《实践论》学习心得体会

《实践论》学习心得体会

任何事物的诞生均有特殊的历史背景,《实践论》也同样如此。这篇文章是毛泽东同志在19xx年7月创作的,当时正是中国革命的生死关头,党内却出现了两种非常不好的思想,即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这严重妨害着革命的发展。正因如此,毛泽东站在中国发展大局的高度,深刻揭露了这种不好现象,对推动中国革命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总体来看,由于毛泽东的个人魅力和文学底蕴,这篇文章不仅到处闪耀着思辩的哲学光线,同时还充满了文学气息。通读全文,有这么几个哲学观点对我深受启发:

第一, “实践是熟悉的来源、动力、目的和检验标准。” 简单来说,实践是寻求真知的唯一途径。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熟悉的真理性的标准。实际的情形是这样的,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熟悉才被证实了。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假如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人们经过失败之后,也就从失败中取得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人们就能变失败为胜利,所谓“失败者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

第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的内在实质,其实就是阐述了熟悉——实践——再熟悉的实践路线。

实践,就是一个怎样验证真理是否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本来面目的过程。当然,实践要注重方法。要准确掌握运用实践的方法,我们首先必须认识和了解实践的特性。通过学习和思考,我认识到实践有这样几种特性:一是具有时间性和地点性,实践的内容会随时间、随场合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被前期、他地的实践所证实的东西不一定适用于当时(以及未来)、当地。“刻舟求剑”者犯得就是类似的错误。二是具备局部性和偶然性,某种局部实践的结论不一定适用于全局实践,某种偶然实践的结果不一定体现基本的、普遍的规律。“守株待兔”者犯得就是类似的错误。三是具有层次性,此一层次实践的结论不一定适用于其他层次和全部层次。四是具有主观性,人类的任何实践活动不可能绝对摆脱实践主体主观因素的制约,绝对客观的人类实践,是不存在的。主体能动发挥程度的不同,必会影响到实践的具体效果。正是因为实践具有这些特性,其共同作用,便会对人类实践产生很大程度上的影响,并形成一种隐蔽性或者说是局限性。因此,仅仅依靠一时一地的、个别的、局部的具体实践,来完全否定或肯定某种熟悉,那是不充分的;仅仅依靠具体实践所得出的具体结论,而不给予理性地抽象、概括和总结,却来完全否定或肯定某种熟悉,同样是不充分的。概括起来说,具体实践只能用以证实具体结论,基本实践只能用以证实基本结论,普遍实践则可用以证实普遍结论,而唯有借助于人类的理性思维能力(能动),把人类的全部实践从局部上升到基

本、从基本上升到普遍、进而抽象地形成人类的普遍实践(绝对实践),才能足够地证实客观事物的真理。当然,这个过程中,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这两大禁忌产生的土壤很是肥沃,我们必须谨慎预防。这篇文章,从本质上深刻批判了当时革命中存在的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两种不良倾向,对当时中国革命的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

第三,实践要注重总结。总结的过程其实是一个熟悉飞跃的过程。要善于在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中学习,在再熟悉的环节上下功夫。不论是学习还是总结,都要找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在结合中升华,在结合中创新,在结合中发展。为此,要把调查与研究结合,既要弄清情况,又要理出头绪;把经验与教训结合,成功的经验固然重要,但失败的教训更可贵,从教训中学习往往使人更聪明;把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既要有丰富的材料,又要找出本质;把集中起来与坚持下去结合,既要善于集中正确的意见形成科学的决策,又要持之以恒的抓好落实。这样,经常不断地升华,使零碎的变成系统的,朴素的上升为理性的,又回到实践中运用,在实践中检验,在实践中发展。从而,形成实践、熟悉、总结、再实践、再熟悉、再总结的良性循环。

对于像我一样的工商干部来说,我们的具体工作,可以说,其本质上其实也就是一个实践的过程,一个熟悉的过程。我们的工作中,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与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在具体的工作中去探索去总结,在实践中总结经验,用经验

再去熟悉,真正实现实践和熟悉的二者统一。所以,只有正确对待实践与熟悉过程中的辨证关系,才能科学地推动我们的工作协调发展。

 

第二篇:实践论心得体会

读毛泽东同志《实践论》心得体会 凡是有过生活阅历的人,想必都懂得实践的重要性。现在的招聘会,无论大小,你总会看到些”有经验者

优先”的字样,试问经验从何而来?当然是实践了。古人云“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现在体会更加深刻了。

作为一个唯物主义者,以前对于认识和实践,只是停留在自己的感觉认知和少许经验(这认识和经验

当然大多来自学习)上,现在看来太狭隘了。进入大学,随着课程学习的深入,实践机会的增多,特别是对毛泽东同志《实践论》的反复研读,我对“知”和“行”的关系有个更加深刻的认知和体会。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为真理,不是依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赖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躬行”。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什么实践就有着这样神秘而又不可替代的力量呢?我们认识到,人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过程,是一个意见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真理完整地反馈于人的大脑的过程,也就是说,人在主观能动地对象化外在于人的客观实在的时候,将自身的感性的意识也带进了对客观存在的认识当中去了。由此带来的后果必然是理论相对于绝对真理的相对失真。 那么我们要如何克服呢我们发现,实践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行之有效的办法。真理的阳光从不畏惧冬日的冰霜,实践可以将理论中的种种谬误统统暴露无疑,并将人类理论的探索带回到唯一正确的轨道上来。实践是人类找到自身精神与客观真理的唯一契合点的唯一方法,是人类完美解决理论缺憾的不二法门。“实践高于认识,因为它不但具有普遍的品格,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给予变革现实的实践而产生的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认识的逐渐深化运动“让我们辩证的看到

了“秀才不出门,知天下事”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你要知道梨子的味道,你就得变个例子,亲口尝一尝”这些俗语所蕴含的深刻的唯物主义内涵: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辩证统一。“一个人的知识,不外直接经验的和间接经验的两部分。而且在我为间接经验者,在人则仍为直接经验。因此,就知识的总体说来,无论何种知识都是不能离开直接经验的。” 我们真切地意识到,人类的理性认识深深依赖于人类的感性认识。 从认识过程的秩序来说,感觉经验是第一的东西,任何知识都不能离开直接经验,由此而来的,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可能的,人若是否认了这一点,那么,他就不是一个彻底的唯物论者。

在实践论中我们会看到些许贴近生活易于理解的社会现象或例子,从而给我们阐述深奥的辩证唯物

主义内涵。在谈到认识的过程时有这样一个例子:有些同志在不能勇敢接受工作任务时会说 :没把握。之所以没把握是因为他对这项工作的内容和环境没有规律性的了解,或者他从来没接触这样的工作再或者接触的不多,因而无从谈到这类工作的规律性,也就无从有把握了。这不禁让我想到了我们的学习,我们现在大学的学习自主性,自觉性比较强,有些课程自己课下不下功夫去学习是根本无法跟上进度的,从而就出现了一个现象(问题),有些老师经常会跟我们些时间去提学习中自己有疑惑问题,给我们作答,可是在这段时间里课堂里是一场的安静,偶尔可能会有提问题的,而那问题也不怎么地有“科技含量”。大部分人根本提不出什么问题,追其原因,很大一个原因是我们对这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连根本的材料都没有,自然就想不出什么有“科技含量”、有水平的问题了。我们只有开始接触了事物,才能对“综合的感觉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我想这就是认识的过程了:感觉阶段和概念判断及推理阶段,当然只有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和呼吁世纪才能根据这样的材料早出正确的概念和论理来。认识论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告诉我们,认识开始于经验,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建立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的),同时认识有待于深化,认识的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阶段。认识到理性阶段只能说认识到了一半,斯大林曾说:“理论若不和革命实践联系起来,就会变成无对象的理论,同样,时间若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就会变成盲目的实践” 。当在实践中得到我们预想的结果时,我们对于在某一事物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某一客观过程的认识运动算是完成了。 实践论最终给我们的行动指南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通过实践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证实和发展

真理。从感性认识能动的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能动的指导革命实践,能动的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的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这就是毛泽东同志《实践论》的全部理论精华

所在。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刻实践。是我们认识和行动的指南,思想的规范标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