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人文素养观看心得体会

教师的人文素养观看心得体会

匿名

教师,既要以学问教人,还要以道德育人。作为教师职业的从业者,其个人的道德行为对学生有着强烈的示范性,其道德影响广泛而深远,教师的思想品德、人格修养甚至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教师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教师只有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塑造出使学生难以忘怀的可亲可敬的师长形象。那么,如何提高自身素养?

首先,教学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 千变万化。不必要也不应该强求一律; 要真正能使学生获得实益,归根到底还得靠执教者处理得当,应用得法。 任何学科, 尤其是语文学科,要真正提高教学效率,要真正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关键 在于提高教师本身的素养。名师出高徒”,这些话仍然是朴素地反映了教育和教学规律的名言至理。教师的这种责任感和教学积极性 ,是来自对教学工作本身的意义的正确理解。 时代要求每个从事教育工作的人,不仅要明白自身工作的意义,明白教育的目标在于把新生的一代培养成合乎社会需要的“人”;而且对他所致力培养的,究竟该是怎样的“人”,这样的“人”又应该怎样去培养,心中都得有根权衡的标尺。这标尺就是教育工作者的理想。每个教师都应该是有理想、有追求的灵魂工程师,而不是那种单纯 书本知识的教书匠。

其次要有健康的身心,完美的人格态度。要有强健的体魄,这是所有人事业成功的基础。其次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第三要有良好的个性特征。忠于教育,正确的价值取向。良好的职业操守。在教育中,要做到德育与智育的统一、教学能力与育人能力的统一、学高与身正的统一、个人与社会的统一.这就是教师的职业操守。学高身正,高尚的品德言行。品德内在,言行外显。一位优秀的教师要有端庄的容貌、整洁的仪表、得体的举止、文明的谈吐、优雅的风度、振奋的精神、严肃活泼的工作作风。积极进取。执著的创新精神。不论在哪个岗位、哪种专业,教师都应该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现者、开发者,如果教师本身缺乏创新素质,怎么能以身教的师表来树楷模、导方向、做人梯,怎么能有创新教育因此,时代呼唤高素质的创新型教师。

适应世纪小康社会需要,迫切需要对传统师德观进行更新和提升,树立新型的教育观、学生观、发展观。以学生为主体,确立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自觉做到依法执教师生伦理关系是师德主体?新型师生关系的内涵。?平等、民主、合作是新型师生关系的理念。?我们怎样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新课程下,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发生的变化。师爱的特点:泛爱,不是偏爱;是严爱,不是溺爱;既育人,又交人。坚持依法执教?德治与法治不可偏废。法治靠他律,德治靠自律。?记住学生的受教育权、生命健康权、隐私权、名誉权、人身自由权、性不可侵犯权、财产所有权的概念。教师应享受的基本权利及其救济的途径。评析学校中侵犯学生权利行为的。教师需要有体面的生活,更需要精神充实的人生

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成败。献身教育甘为人梯,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教师的天职。尊重学生人格,关心热爱学生,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是学生最直接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学生,都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教师应该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愿为国家和民族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全部力量;应有刻苦钻研的

毅力,实事求是的态度,开拓进取的精神;热爱教师工作,爱护学生,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对学生认真负责,能把握教育的真谛,了解青少年发展的规律,启迪学生的心灵,发展学生的智慧,发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具有正直、真诚、善良的品德。教师的职业道德体现在:以开放的态度对待学生;以科学的态度了解学生;以尊重的态度看待学生;以专业的态度教育学生;以友善的态度爱护学生。教师既要做经师,又要做人师。要做人师,即做好以下四方面:教师要能教人以道理;教师要能教人以知识;

最后,要有丰富的 课外知识本领,独特的教学技能

拥有从事教育和教学工作的学识和才能, 还是不能保证工作的确有成绩。 “教师 必须自励 ,一则自己善读善作,心知其所以然,二则能真知语文教学之为何事 ” 这二者就是语文教师的“本钱”。就是指真正掌握语文教学的规律,真正懂得语文教学的性质、任务、目的要求等等。这是语文教师必备的素养。 中国的语文教育界真正懂得这些规律并切实地按规律去施行教学的,高超的师识本领和师艺技能,是教师高素质的集中体现。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和文化功底,文化功底深的老师,就是特受学生欢迎。大家都说,你要给学生一杯水,你自己必须有一桶水。为了灌满这一桶水,并让它不因为蒸发而减少,在业余要认真学习业务知识。教师只有坚持不懈地增长自己的才学,不断探索教育技巧的奥秘,才能使学生产生一种依赖感,才能赢

得学生的敬佩,从而转化为一种很强的人格力量去鞭策和激励学生。 多元的知识结构教育内容的社会化是新课程计划的一个特点,新课程计划要求加强对学生进行劳技、人口、青春期、心理健康等教育,并渗透环境、交通、目防等教育。学科教学的整体化,是世纪教学工作的发展趋势。在多学科同一个学生施教的过程中,要求各科教师有互相配合的意识,应善于从学科交叉、学科对比与学科渗透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这些都要求教师不能只掌握单一的学科知识,而要构建多元的知识结构。教师在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前沿的最新成果、最新知识,必须更多地学习和掌握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现代教师不仅是实践者,而且要成为研究者,因此还要学习与提高对人的认识、教育哲理的形成、管理策略、教育教学活动设计、方法选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以及教育研究等方面的知识,使自己不仅会教,而且有自己的教育追求与风格,充分发挥出教师教书育人的功能。科学的教育理念、较强的教学能力、现代化的信息素养和较强的科研意识、良好的语言表达素质、独特的人格魅力、多向的教育交往、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承担着人的思想文化传播,新生一代的培养,各种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的造就等艰巨任务。在具体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进行着教书育人的劳动。作为一名合格教师必须具备多种素质,而具备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是重中之重,也是一位合格人民教师灵魂的体现。

 

第二篇:教师人文素养

论教师人文素养的缺失与养成

摘要:在这个技术理性统治的时代,我们坚决不能低估人文素养对于教师发展的价值。人文素养是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在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中,养成与提升人文素养水平是教师成长与发展所不可忽视的,也是培养的全面发展个体的必然要求。

关键字:教师;人文素养;缺失;养成

一、教师人文素养的内涵释义

对于人文素养的理解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相对于科学素养而言的,主要指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人文态度、方法等,另一种相对于专业素养而言的,指与专业知识、技能相对的其他文化知识与素质等。本文所指的教师人文素养主要涉及的是后者,是相对于教师过于注重专业知识、能力的习得和训练而提出要使教师综合、全面发展。教师人文素养实质上指教师在习得专业知识、技能以外其它人文知识的基础上,体现教师对待职业的人文情怀、态度的一种修养。其中的人文知识一定要有人文情怀与人文精神的滋养,否则又成为理性、客观的认识。

二、教师人文素养缺失的表现

在当今技术理性统治的时代,追求的是客观化、功利化,实效化,具体体现在教育领域就是“知识至上”,功利化的教学态度与行为,轻教学过程重效率。教师只注重专业知识、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人文素养的养成,致使人文素养的普遍缺失,具体体现在:

1、人文知识匮乏——教师综合素质有待于提升

人文知识是相对于教师专业知识以外的其他知识,是教师人文情怀、态度及品格形成的基石与载体,是教师综合素质提升所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学科专业化的发展,自然科学的教师只注重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观察能力、逻辑能力、思维能力等)一心致力于自然科学知识教学的历练,而忽视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修养,普通学校的教师只注重文化课知识的习得与掌握而忽视了对艺术领域知识的关注,从而导致大部分的理科教师不会写文章,不会搞研究,文科教师不懂得基本的自然现象与规律,普通学校的教师艺术方面知识贫乏,搞艺术的教师文化知识不够,形成教师的片面发展。这似乎也导致不良的后果,语文教师不能够很好的利用艺术的知识来使学生理解文学内涵,数学教师也不能很好的应用美术的空间形态来形成学生的空间智能等。因此,对于日益走向专业化的教师来讲,专业知识是重要的,但是其他人文知识也是不可或缺的。

2、人文情怀淡漠——教师对生命的漠视

所谓“人文情怀”最基本的要求是对人文的敬重、对人及人的多样性的尊重与接纳,它透射出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对美好未来的深情眷顾。[1]而在教育领域中,我们经常看到不和谐的一幕,那就是教师漠视学生的生命,教师为了眼前利益,视学生为一种实现目的的手段或工具。典型的如“惩罚”或者“规训”等,压抑着学生的自由,以下一个简单的例子反映出教师对生命的压制,最可怕的是教师还没有意识到,以致达到麻木的状态:

一次荷兰首相来中国访问,中方安排他的夫人参观幼儿园。当时天空飘着蒙蒙细雨,礼宾车队到大幼儿园门口时,只见门口齐刷刷的占了两对小朋友,列队欢迎首相夫人的到来,并且有规则的舞动着鲜花,喊着:“欢迎,欢迎,热泪欢迎”。来宾走进教室,整个课堂鸦雀无声,孩子们个个笔直端坐着,纹丝不动,表情严肃的听老师讲课。看到这些,首相夫人很快结束了参观。回国后,首相夫人对中国大使说,这是她出访中感觉最不好的一次。为什么天下着雨还要同学们在大门口列队等候,大家整齐的挥着手,喊着口号,如同木偶一样?为什么进了教师那么肃静,静的连根针掉到地上都能听到?五六岁的孩子,是撒野的时候,天真活泼,可这些孩子都像受过军事化训练的士兵,一点都不像孩子。 [2]

从这个简单的例子可以看出,教师对学生生命的淡漠,教师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忽视了学生是一个成长中的个体,完全是一种对生命的漠视,充分体现出教师缺乏人文关怀,没有人文关怀的意识的一种麻木状态。

3、人文态度不良——教师德性有待于提高

人文态度是人文素养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人待人接物的态度就会自然留露出人文素养。对于教师而言,德性是人文态度的标尺,现存状态下,教师应该怎么样,不应该怎样主要依靠外部职业道德来约束,教师自身内在的德性修养不高,自觉德性修养较差,主要表现为教师责任意识淡薄,教师只重视职业道德规范的范围之内,只要一些工作在职业规范没有明确,即使对学生有利,教师也不会去做,教师甚至处理一些事情也是睁一眼闭一只眼,得过且过,只要能应付检查足以。其次,教师只注重眼前的得失(成绩,升学率等),教师越来越功利,自己的付出只是为了能有几个同学取得名牌儿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提升自己的声望,获取更高的工资、奖金,大多数学生发展则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一些差生更是成为教师的“眼中钉”、“肉中刺”,有什么不对就在他们身上撒气,根本没有体现出一名教师所具有的人文素养。

三、教师人文素养的生成

人文素养对于促使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结合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增强教学感染力,易于教学效果的实现。提升教师人文素养对于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自身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并且我们正处在素质教育改革的关键时期,这一任务已经刻不容缓。至于如何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基于以上教师人文素养缺失的表现,有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1、教师要自觉读书,拓宽知识面

读书是拓展教师知识面,增加信息量有效途径,只有自觉读书才能提升教师思想的深度,当今许多教师感言没有时间读书,其实大多数是没有心思去读书,有的教师抱着这样的心态,我有大专、本科甚至研究生的文凭,教小学、

初中我还教不了吗?指望着自己的学历享用一辈子,其实大错特错了,不去了解新的东西,只挖掘过去积累的东西,迟早会被时代所淘汰。

特别在新课改以后,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促使学生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教师知识面狭窄是无法应对层出不穷的问题的,也就无法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与需求,当然教学效果也就不会很好。

自觉读书,汲取精神养料,加强人文知识修养,是教师人文素养形成的基础,更何况我们是教师,为人师表,我们都不去读书、学习,学生怎么会自觉去学习呢。

2、教师要有关爱情怀

教师要形成关爱学生的情怀,这种情怀建立在对学生“尊重”,对学生“珍视”的基础之上,是教师发自内心的一种对学生的关爱。表现为对学生的宽容、欣赏、同情,当学生犯了错误的时候,教师更多能够以宽容的心态去对待,而非一味的责备与挖苦。要学会欣赏学生的优点,能看到每名学生的长处,给予鼓励与赞扬,能够站在学生的立场来看问题,给予学生适当的同情。充分体现出教师平易近人,善待学生,真情关爱学生,视其为自己的孩子来照顾与对待,全力维护学生的利益。其实教师人文素养这棵大树就是靠点点滴滴的人文关怀来滋养的。

3、教师养成良好的人文品格,加强德性修养

教师处事的方式体现的是教师的人文品格,如何提升教师的人文品格,最主要靠的就是加强德性修养。具体说就是“能体认教师角色的神圣性;能坚持育使人向善的乐观信念;有责任心,有使命感,有不为物诱的牺牲精神,对学生有爱心、耐心、恒心的教不厌诲不倦的教师性格”。[3]爱岗敬业、淡泊名利、甘为人梯对于教师来说什么时候都不过时,教师就是一个典型模范,经常不断反思自己的过失,要有自律的操守和道德追求,形成超功利的价值观,不为一时的眼前利益而牺牲学生的长远发展。要追求的是一种自我实现,反对违背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教育教学行为,深切关注学生的需要、兴趣、渴望与梦想,这才是有人文素养教师的的一种表现。

参考文献

[1] 邓志伟. 论中小学教师人文素养的内涵建构[J]. 全球教育展望.2008(11).

[2]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1).

[3] 张春兴.教育的应为与难为[M].台北:东华书局,1993.9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