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勇气读后感

教学勇气读后感

说实话我不太喜欢美国口述式的著书模式,尤其是他的写作方式,他们特别喜欢引用别人的话,一本书下来光参考文献就要好几页。当初拿到教学勇气这本书的时候应该说是随便翻了几页,到第四页的时候我看到了这么一句话“仅仅依靠增加拨款额、重组学校结构、重新编制课程以及修改教科书,改革永远不能成功。”。正是因为这句话,吸引着我读完了着本书,细细品来终于发现原来真正的教学与其说是教师与学生的相遇,还不如说人与人在教学中的相遇。所以说,教学不是教书,而是教人。

综观全书,它都基于这样一个逻辑前提: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帕尔默在书中提出了产生教学困惑的三个原因:

一是我们所教的学科像生命一样广泛和复杂,而我们对此的理解总是残缺不全;

二是我们所教的学生远比生命广泛和复杂,要清晰、完整地认识他们,需要整合所罗门和弗洛伊德的智慧;

三是作为教育者,我们由于不认识自我,而经常处于一种不自觉地与自我的分裂甚至对立中。

帕尔默主要就上面三个原因中的第三个原因来作为重点来讨论,在他看来,教师在教室里体验到的纠缠不清只不过是折射了教师内心生活中的交错盘绕。就优秀教学而言,认识自我与认识其学生和学科是同等重要的,甚至可能是前提性的是第一重要的,认识学生和学科主要依赖于关于自我的认识。因为当我们不了解自我时,我们就不了解我们的学生们是谁??当我们还不了解自我时,我们也

不能够懂得我们教的学科——不能够出神入化地在深层的、个人的意义上吃透学科。我们只是在抽象的意义上,遥远地、视其为疏离于世界的概念堆砌一样看待学科”。

当然,教学技巧和教育理论并不是不重要的。拿帕尔默自己的话来说:“30年来,我努力探索教学的技巧,我上的每一节课都是这样的:我的学生和我,面对面地进行一种古老精深的、被称为教育的交流。”内化的教学技巧是肯定存在的,但它是与教师的自我认识完整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被波兰尼所说的“个人知识”与斯腾伯格所说的“成功智力”中的。

“所有真实的生活在于相遇。教学就是无止境的相遇。”在帕尔默的《教学勇气》里,以心理学的角度,简化教育技术层面的东西,让我们知道,相遇,要先认识你自己,更自觉、更清晰地认识自己,认识到教育与自己生命复杂性的同一关系,真正走上反思性成长的第一步!

 

第二篇:读《教学勇气》有感

重拾教学勇气

——读《教学勇气》有感

曾经,为着心灵的自由,带着美好的愿望,选择了教师作为职业,并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学生和课堂,但是外部的“教学要求”常常使得我们心灵失落,激情消退,以致失去了教学的勇气。拜读了帕克.帕尔默的<<教学勇气>时>,刚开始觉得枯燥乏味,但静下心来,细细品读,才读出其中味道,耐人寻味,让人受益匪浅。

帕克?帕尔墨在他的《教学勇气》一书中,他说“当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时,惟一能供我立即利用的资源是:我的自身认同,我的自我的个性,还有为人师的我的意识。”这本书基于这样一个简单的逻辑前提: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只有当我们清楚自己是谁,要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去做的时候,我们的行动从此变得有了方向,我们可以凌驾于我们的行动之上来审视自己的行动。帕尔默教授的《教学勇气》一书,带领教师,为重新点燃教师对人类最困难最重要的教育事业的热情,进行一次心灵之旅。这是一次激动人心的、深刻的、探索教学本质的精神之旅。确实,身为老师,热爱教育工作、为学生奉献心力,却不免会遇到挫折。有时候,学生像是不知名星球的外星人,顽皮吵闹的可以,这时就开始令人怀疑自己的权威性和领导能力﹔认真准备教材、用心教学,学生却直说不了解,又令人开始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失去信心。这些恐惧会把心中的我逐渐瓦解,原本能上的有声有色的课也因此变的有气无力,很难让学生喜欢学习。所以老师们在遇到教学上的问题时,先别急着否定自己,或是根深蒂固的认为你和学生间年龄差距的代沟无法可解,而造成了「我就是教不好、学生就是不会听」的恐惧。其实,试着用同理心和缓地和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心中的恐惧根源和深植于教师心中的担忧,就能用更清明的眼光看待教学上遇到的挫折,许多问题也就随着你新的视觉角度发掘出更合适的改

善方法。剥去世俗的外衣,挣脱外在的羁绊,教师自我回归本位,教学返回本真。教学就是教师利用自己的天资,发挥自我的独特优势,引领学生探寻真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学习用更真实的方式来看世界,在这个世界中生存。教师的教学方式就是教师在书写自我、认同自我、完善自我。自我是有待开发的资源,自我是有待实现的潜能。优秀教学之源在于教师的心灵而非其它。如果没有这样的鼓励和引导来探索教师自我的内心世界,那么我们的教学,将如何完成它的任务和使命呢?

教师以职业要求回应生命之需。教师品尝着职业价值,感悟着生命真谛,教师拥有了职业幸福感。前进的路上,还会畏惧那种种难以名状的苦难吗?纵然,我们面对重重困难,但是,当教师、学生、学科、家长、社区结成共同探索和追求的网络时,凝聚的合力会远远大于外部所给予我们的磨难。

当教师找回了真心真我,教师就有勇气保持心灵的开放。教师以敞开的心灵启迪学生的智慧、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教师以敞开的心灵开放曾经害羞的课堂;教师以开放的心灵聆听多种声音的激荡与碰撞。于是,一颗真实、开放的心灵,为教师树立了能在学生内心默契共鸣的教学威信。

正如《教学勇气》中所言:要关照教师的内心,使其不会僵化,对深层的自我待之如友,培养一种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的意识,使他们无论在哪里都感到回归了精神家园。是呀,失落的心灵回归精神的家园,舒展、静息,教师的生命意识才会觉醒,他们才有勇气、有能力圆融自我的人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