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科学养牛学课程总结

养牛学

动物福利问题: “动物福利”最早是1976年由美国人休斯提出的,目前世界上已有100多个国家制定了较完善的动物福利法规。

国际动物福利的五个标准:

1、免受饥饿的自由

2、免受痛苦、伤害和疾病的自由;

3、免受恐惧和不安的自由

4、免受身体热度不适的自由

5、表达所有自然行为的自由

第一章  绪言

第一节  养牛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一.牛能充分利用各种青粗饲料,将饲料转化为畜产品的效率高

?      牛的瘤胃有无数的细菌和纤毛虫,能起发酵作用,分解青粗饲料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因此牛能广泛利用75%不能被人类直接利用的农作物秸秆、藤蔓和各种野草及其它农副产品,转变为人类生活所必需的奶、肉、等食品。

?      奶牛的奶料比小,仅为1:1.9,(猪的肉料比为1:3;鸡的蛋料比为1:2.5)其中又要有一半以上是粗料.肉牛由于具有适应性强,耐粗饲等特点,经济价值也很大.

?      肉牛对饲料的转化效率较低,但高档牛肉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在国外售价是猪肉的3倍以上,利润仍很高。

二.牛为人类提供多种产品——牛奶和牛肉等

?      牛奶含有120种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脂肪、乳糖、各种维生素及矿物质和人体营养所必需的各种氨基酸。

?      全世界范围内乳类提供的动物性蛋白约占乳,肉,蛋动物性蛋白总量的37%。人均占有量为103千克。我国仅为6.2千克。经济发达的国家牛奶及其制品已占人们食品总营养的20%以上。

?      在肉类中1994年世界人均占有牛肉10千克。发达国家为30-40千克,而我国仅为2。73千克,我国很多地区养牛主要是为耕田,上市的牛肉多为由耕牛淘汰的老,弱,病,残牛。味道及营养都较差,近几年牛肉消费的增长速度比其它肉类的增长速度高2-5倍。

三.养牛业为工业提供原料

?      养牛业不断生产的牛皮、牛骨、牛毛、角、内脏、血等都是轻工业和医药业的重要原料。牛皮在制革工业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

?      养牛业能有效地将大量粗饲料转化为高质量的动物性食品——动物蛋白,并且其饲料转化率高,是脱贫致富的重要门路。

?      为农业提供大量的有机肥料。一头牛一年可生产10—15吨有机肥,肥农田8—15亩,这对改良土壤,农业增产具有重要意义。

?      役牛可为农业提供动力,用于耕田、运输等。

五.大力发展养牛业,可以迅速提高我国畜牧业产值

?      世界上经济发达的国家,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一般都在50%以上,其中养牛业占有相当比重。例如,在德国养牛业占畜牧业总产值的60%。美国畜牧业中养牛业也居首位,新西兰、丹麦占90%以上,挪威、瑞典占80%。我国92年为21%,20##年达到30%左右。

第二节  我国养牛业概况

?      我国养牛业己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我国牧区少数民族早有挤奶习题,并以牛乳及其产品为生。初期乳牛多为外国传教士带入, 但至解放前尚未形成牛奶产业。

?      解放后,陆续从国外引进奶牛品种,产奶量提高较快,但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附近及工厂、矿区、学校等,目前人均牛奶的占有量仅7kg。我国计划到20##年和20##年,奶产量分别达1350万吨及4250万吨,使人均占有量达10kg及25kg。

?      乳牛数量变化表

年度       奶牛及改良牛(万头)       产奶量(万吨)

解放初    1  2      

1965       43      

1978       48      

1985       162   

1990       264   

1997       442    601

2000       489    827

肉牛方面,真正重视肉牛的发展只是近几年的事.

1990年我国开始发展“秸杆养牛,过腹还田”综合开发项目,使畜牧业与农业之间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循环。

至1995年,全国推广氨化秸杆2000多万吨,青贮7000多万吨,节约饲料粮近2000万吨。

我国牛存栏数及牛肉产量

年度       存栏量

(万头)       出栏量

(万头)       牛肉产量

(万吨)

1952       5660             

1979       7134             

1993       11201      1867.7    232.4

1995       12667     3031       409.2

2000       13208     3587       502.3

第三节  世界养牛业概况

1990年全世界有牛14亿多头,养牛最多的国家是印度(2.7亿头)、巴西(1.4亿头)、中(1亿头)。以人均计,以新西兰和乌拉圭最多(人均3头)。

国外养牛业,特别是发达国家,正朝着不增加数量甚至减少数量,而单产水平增加,使总产量不断提高的方向发展。目前奶牛单产发达国家普遍达到8000kg以上,比1981年提高了约40%。

世界牛数增长情况

年度       普通牛(亿头) 水牛(亿头)     合计(亿头)

1950       8.0   0.89 8.89

1970       11.4 1.25 12.65

1981       12.1 1.2   13.3

1990       12.8 1.4   14.2

由于国际市场的需要,肉牛业发展也很快.从饲养头数和饲养水平上都在迅速提高,已达到平均日增重1.5—2公斤,周岁体重500多公斤,出栏率近50%.每增重1公斤需饲料3.8公斤.肉牛的发展倾向于大型,瘦肉多,生长迅速,饲料报酬高的品种.肉牛业也不断转向专业化,工厂化,机械化乃至自动化方向发展.

第二章    牛种及其品种

第一节    牛在动物分类学上的地位

牛在动物分类学上属:

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 →单子宫亚纲→偶蹄目→反刍亚目→牛科→家牛属(普通牛和瘤牛,习惯称黄牛)

?          水牛属            

牛亚科→    牦牛属

?          准野牛属

?          美洲野牛属

第二节  我国地方黄牛品种

一、       秦川牛

1、产地

?      秦川牛产于陕西关中地区。

2、外貌及品种特征

?      被毛以紫红为主,鼻镜呈肉红色,蹄壳和角多为琥珀色。在中国黄牛中为大型品种,肌肉丰满,前躯发育良好而后躯较弱;牛群中常见有尖斜尻的个体。

3、生产性能

?      秦川牛体重成年公牛为656kg,母牛为414kg。

?      产肉性能好,在一般饲养水平下,周岁体重公牛为297.2±77.3kg,母牛为271.1±51.7kg。27月龄时屠宰,平均屠宰率为63%,净肉率为53%,肉质细,大理石花纹明显,肉味鲜美。优于国外肉牛品种。

?      其适应性良好,与国外品种及国内其它品种杂交中,杂种优势明显。

二.南阳牛

1、产地

?      原产于河南省南阳地区。

2、外貌及品种特征

?      色以黄色最多,面部、腹下、四肢下部毛色较浅。结构紧凑,属大型役肉兼用品种。公牛以萝卜头角为多,母牛角细;背腰平直,颈短厚而多皱;鬐甲较高,公牛肩峰隆起8—9cm,前胸较发达。

3、生产性能

?      成年体重公牛为980kg,母牛为478kg。南阳牛役力好,最大挽力为体重的70%。其产肉性能;在一般肥育下,公牛1.5岁时屠宰,其平均活重为411kg,日增重813g;屠宰率55%, 3—5岁阉牛强度肥育,屠宰率达64%。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大理石花纹明显。

?      南阳牛在东北严寒地区和南方炎热地带均可正常生长繁殖,适应性好。

三.鲁西牛

1、产地

?      鲁西牛原产于山东省西南部。

2、外貌及品种特征

?      鲁西牛毛色从浅黄到红棕色,眼圈、口轮、腹下及四肢内侧色淡。垂皮较发达,角多龙门角,公牛肩峰宽厚而高。鲁西牛按地区不同而有 “抓地虎”型和“高辕型”。高辕型牛肢高体躯较短,而抓地虎型则体矮,四肢短粗。

3、生产性能

?      成年牛平均活重公牛为644kg,母牛为365kg。最大挽力为体重的55%。肉用性能:18月龄平均屠宰率为57%,净肉率为49%;该牛皮薄骨细,肉质细致,大理石花纹明显。有抗结核病和抗焦虫病的特性。但耐寒力较差。

四.晋南牛

1、产地

?      原产于山西省南部。

2、外貌及品种特征

?      晋南牛属于我国大型役肉兼用品种。毛色枣红,鼻镜、蹄壳粉红。公牛额宽、顺风角,颈较短粗、垂皮发达,肩峰不明显;胸部发达,臀端较窄;母牛乳房发育较差,乳头小。具有役用牛体形特征。

3、生产性能

?      成年体重公牛607kg,母牛340kg。该牛役用能力好,最大挽力平均为体重的55%;一般育肥条件下,24月龄屠宰率为58%,育肥期日增重782g;强度育肥屠宰率和育肥期日增重分别可达63%和960g。表现了良好的肉用性能。

五.延边牛

1、产地

?      延边牛产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2、外貌及品种特征

?      毛色为浓淡不等的黄色,鼻镜呈淡褐色。被毛密而厚,皮厚有弹力。胸部宽深;公牛颈厚隆起;母牛乳房发育较好。

3、生产性能

?      成年体重为公牛466kg,母牛为365kg。延边牛适于水田作业,且喜走山路。瞬间最大挽力为体重的75%。肉用性能:18月龄屠宰的公牛屠宰率57.7%,平均日增重813g。

?      该牛有耐寒、耐粗、抗病力强的特性,是我国宝贵的耐寒黄牛品种。

?      以上五个黄牛品种并称我国五大良种黄牛。

六.蒙古牛

1、产地

?      蒙古牛原产于蒙古高原,广泛分布于包括内蒙古在内的东北、华北和西北诸省。

2、外貌及品种特征

?      毛色多样,但以黑色和黄色为多;头短宽粗重,角长且向上前方弯曲,公牛角长40cm,母牛25cm;肉垂不发达;胸扁而深,背腰平直,后躯短窄,四肢短,蹄质坚实。

3、生产性能

?      成年体重公牛为450kg、母牛为350公斤。

?      该牛役力持久,最大挽力占体重的96%。泌乳力较好,因四季营养极不平衡而表现季节性发情。蒙古牛终年放牧,在-50—35℃的不同季节气温剧烈变化的条件下能常年适应,且抓膘能力强,发病少,是我国最耐干旱和严寒的少数几个品种之一。

七.隆林牛

1、产地

?      产于广西隆林、西林和田林县,总数5万多头。产地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喜养大牛,逢喜庆有杀牛习惯。

2、外貌及品种特征

?      体型中等,毛色以黄色为主,鼻镜、眼睑、肛门多呈黑色,而肛门及眼眶周围被毛多呈白色。公牛肩峰高大、肉垂发达。

3、生产性能

?      隆林黄牛属役肉兼用品种。成年体重公牛350kg,母牛255kg。耐粗饲,在只靠放牧情况下,6月龄体重63kg,1岁体重108kg,而在冬春季节适当补料时,可分别提高至106kg和159kg。

?      善爬高山、陡坡,具有较强的耕作能力。阉牛每小时可耕田0.9亩;载重300kg,每日可走30公里。

?      用婆罗门牛和黑白花奶公牛杂交效果良好。

我国培育品种:

1、三河牛

原产内蒙古,由西门塔尔等10多个品种杂交选育而成,红白花色,属乳肉兼用型品种。

2、中国草原红牛

原产内蒙古、河北,由短角牛、本地牛、丹麦红牛杂交选育而成,深红色,属乳肉兼用型品种。

3、新疆褐牛

原产新疆,由瑞士褐牛和当地牛杂交选育而成,褐色,属乳肉兼用型品种。

第三节 国外引进黄牛品种

 一、 奶用牛品种

(一)荷斯坦牛

1、产地

?      原产于荷兰,因为其毛色为黑白相间、界限分明的花片,故荷斯坦牛又称黑白花牛、荷兰牛。

?      荷斯坦牛早在15世纪就以产奶量高闻名于世,现普及世界各地,是奶牛中数量最多,单产最高的著名乳用品种。

?      该品种经各国的风土驯化,培育成各有特点的荷斯坦牛,并冠以国名,如:日本荷斯坦牛,美国荷斯坦牛,中国荷斯坦牛等。

?      由于各国对荷斯坦牛的选育方向不同,又分为以美国荷斯坦牛为代表的乳用型和以荷兰及欧洲国家为代表的乳肉兼用型荷斯坦牛。

2、外貌特征

?      乳用型荷斯坦牛体型高大,四肢较长,外形清秀;兼用型荷斯坦牛体格较小,四肢较短,体躯宽深。

?      黑白相间,黑白比例及位置不等,但额部有白星,尾帚、四肢下部为白色。母牛后躯发达;乳静脉粗大而多弯曲,乳房特别庞大,发达且结构良好,一般个体结构匀称,皮下脂肪少,被毛较细短;

3、生产性能                   单位:kg

       乳用型

荷斯坦牛       兼用型

荷斯坦牛

成年公牛体重       900~1200     900~1100

成年母牛体重       650~750       550~700

犊牛初生重    40~50    35~45

年产奶量       6000~8000    5000~7000

乳用型荷斯坦牛产奶量高,但乳脂率较低,含脂率约3~3.5%,比兼用型荷斯坦牛低0.2%。

兼用型荷斯坦牛的肉用性能颇好。经肥育的该型公牛,产肉性能接近西门塔尔牛,500日龄活重为556kg,屠宰率为63%。荷兰的牛肉几乎全部来自经肥育的荷斯坦公牛。

(二)娟姗牛

1、产地

原产英国英吉利海峡的娟姗岛,并因此得名。

2、外貌特征

  娟姗牛毛色以褐色为主,但深浅不一,在腹下,四肢内侧,眼圈及口轮为淡毛色,而鼻镜、副蹄、尾帚呈黑色。体质紧凑,骨骼细致,颈细长,颈垂发达,乳房形态好,乳静脉发达。

3、生产性能

娟姗牛体格小,成年公牛活重平均为650—700kg,母牛360—400kg,。一般产奶量3000多kg,含脂率5—7%。娟姗牛的牛乳中干物质含量为各种乳用品种之冠,牛乳色黄,风味佳。

因为其耐热性好,是热带、亚热带地区培育乳用牛的一个良好亲本。

其它奶用品种还有:爱尔夏牛、更赛牛

二、肉用牛品种

(一)海福特牛

1、产地

?      原产于英格兰,属中小型早熟肉牛品种。

2、外貌及品种特征

?      该牛体躯毛色橙黄或黄红色,头、颈、腹下、尾帚和肢下部为白色毛。颈短粗多肉,垂皮发达,体躯呈圆筒状,四肢短粗。

3、生产性能

?      成年体重公牛为850—1100kg,母牛为600—700kg。该牛增重速度快,生后200天,活重达到311kg。屠宰率一般为60—65%,肉多汁,大理石纹良好。

?      海福特牛性成熟较早,6月龄可出现性行为,15月龄可初次配种。与各地本地黄牛杂交。杂种牛的增重性能明显优于土种黄牛。

(二)安格斯牛

1、产地

?      安格斯牛属于小型肉牛品种,原产于英国。

2、外貌及品种特征

?      安格斯牛以被毛黑色和无角为其重要的外貌特征,故亦称无角黑牛。该牛体格低矮,结实,头小而方,体躯宽而深;四肢短,且两前肢、后肢间距相当宽。该牛皮肤松软,被毛光泽而均匀。

3、生产性能

?      成年公牛平均活重800—900kg,母牛500—600kg。安格斯牛具有良好的增重性能,平均日增重可达1kg;该牛早熟易肥,屠体品质和产肉性能均高,被认为是专门化肉用品种中肉质很好的品种。肥育牛只屠宰率一般为60—65%。

?      该牛通常在12月龄可达性成熟,18—20月龄可初次配种;初生重小,难产极少。

(三)夏洛来牛

1、产地

?      夏洛来牛原产于法国。

2、外貌及品种特征

?      夏洛来牛体大力强、全身毛色乳白,或枯草黄色;头小而短宽;角圆而较长,并向前方伸展,胸宽深,背宽肉厚,后臀肌肉很发达,公牛常见有双鬐甲和凹背者。

3、生产性能

?      成年公牛平均活重1100—1200kg,母牛700—800kg。夏洛来牛以生长速度快、瘦肉产量高而著称。在良好饲养条件下,哺乳期平均日增重公犊为1296g,母犊为1062g。屠宰率一般为60—70%。

?      该牛在繁殖方面存在难产率较高(13.7%)的缺点。

(四)短角牛

1、产地

?      短角牛原产于英国。

2、外貌及品种特征

?      肉用短角牛被毛红色,眼圈色淡;皮肤细致柔软。典型的肉用牛体形,背部宽平,背腰平直,尻部宽广,丰满,腹线平直;股部宽而多肉。

3、生产性能

?      短角牛成年公牛平均1000kg,母牛700kg左右。肉用性能好,在良好饲养下,肥育期日增重可达1kg以上;在肉用牛中,短角牛的泌乳力很好,成年母牛可泌乳1800—3000kg。

(五)利木赞牛

1、产地

?      原产法国

2、外貌及品种特征

?      被毛黄棕色,角细色白,蹄壳琥珀色。头短、额宽、口方、体躯呈长圆桶形。

3、生产性能

?      成年公牛体重1100kg ,母牛600kg 。在较好的饲养条件下,日增重可达1400g , 肌肉细腻。                   

?      由于特色与我国黄牛相近,用于杂交改良很受欢迎。

三、兼用牛品种

西门塔尔牛

1、产地

?      西门塔尔牛原产于瑞士。

2、外貌及品种特征

?      西门塔尔牛被毛黄白花或红白花,头较长,角较细。体躯长,肋骨开张;前后躯发育好,尻宽平,四肢结实,大腿肌肉发达;乳房发育好。

3、生产性能

?      成年公牛活重平均800—1200kg,母牛600—750kg。产奶性能,平均泌乳量达3500—4500kg,含脂率3.8%;产肉性能,平均日增重1kg以上;肥育后屠宰率65%左右。适应性强,耐粗放管理。

第四节  水牛品种

水牛主要分布在亚洲地区,印度最多,有9219万头,我国第二,有水牛2352万头水牛分为沼泽型和河流型两种不同的类型。

一、沼泽型水牛

中国水牛

1、产地

?      北至山东、河南、陕西,南至海南岛,东至台湾,西至四川、云南都有分布。

2、外貌及品种特征

前额平坦较狭,眼大稍突出,口方,鼻孔大,鼻镜黑色,耳中等大小,角基方形、上部渐成圆尖形、呈新月形。前胸宽阔而深,胸部肌肉发达,肋骨弓张良好,腹大,腰角粗大、突出,斜尻,后躯发育较差。前肢开阔、呈外弧形;后肢飞节弯曲呈X状;蹄圆大,质地致密坚实;乳房呈碗形,乳头短小。

3、生产性能

?      水牛是水稻产区的主要役畜,以耕作为主,也可挽运等。挽力较一般黄牛约大50%,且持久力强,使役时间可达16~18岁。但水牛的肉质较粗,不如黄牛肉嫩味美。

?      江苏的海子水牛、湖南的滨湖水牛、四川的德昌水牛等是我国水牛中的良种。西林水牛和富钟水牛是广西的优良品种。

二、 河流型水牛

(一)摩拉水牛

1、产地:    原产于印度。

2、外貌及品种特征

?      皮肤和被毛黝黑尾帚白毛。公牛前额宽而略突,耳小,薄且下垂;角呈螺旋状弯曲,如绵羊角。母牛乳房发育良好,乳头粗长。尾长过飞节,四肢粗壮。

3、生产性能

?      成年公牛969kg,母牛648kg。泌乳期产奶量为2000kg左右,高产牛群达3000kg左右,乳脂率为7%。该牛引入我国后表现良好。抗病力较强,耐热性超过我国水牛。与当地水牛杂交效果良好。杂交一代平均泌乳期152天,产乳量1128kg,比当地水牛高出一倍。

(二)尼里/拉菲水牛

1、产地

?      原产于巴基斯坦,简称尼里牛。

2、外貌及品种特征

?      被毛、皮肤黑色。玉石眼,面部与四肢下部有白斑,尾帚白色。角短且基部较粗,向后方弯曲。体躯深厚,中躯桶状。前躯较窄而后躯宽广,乳房发达,乳头粗长而分布均匀。

3、生产性能

?      成年公、母牛平均活重分别为800kg和600kg。泌乳期产奶量平均为20##—2700kg,乳脂率为7%。与本地牛杂交一代泌乳期311天,泌乳量平均为1900kg,含脂率平均为8%。尼里牛、摩拉牛与当地牛的三品种杂平均泌乳量为1500—3000kg,优秀个体达3800kg,含脂率平均为8%,乳中干物质率为18%。

第五节  牦牛

西藏高山牦牛 九龙牦牛 天祝白牦牛 麦洼牦牛 青海牦牛

1、产地

?      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牦牛是适于高海拔繁衍的唯一牛种,除家养牦牛外,现还有成群的野牦牛出没于山中,且体格远大于家养牦牛。

?      我国目前约有牦牛1500万头。

2、外貌及品种特征

?      牦牛外貌近似野牛,头长而宽,躯体强壮,全身被毛粗长,体侧被毛可长达20cm以上,形似“围裙”,毛丛中生绒毛。背腰略凹陷,尾短但尾毛长。蹄底有坚硬的突起边缘,能在崎岖的山路上行走自如。

?      毛色较杂,以黑色居多,  也有黑白花、白色、褐色等。

3、生产性能

?      成年体重公牛为300~450kg,母牛200~300kg。牦牛属原始品种,没有专门化的经济用途,除乳、肉、役用外,还产皮,产毛。每头牛负重80kg,尚能翻山越岭,日行25km,有“高原之舟”的称誉。

?      牦牛同黄牛的杂交。其杂种一代称为犏牛,生产性能表现良好。但杂种公牛无生殖能力,母牛繁殖力正常。以黄牛为父本的杂种一代叫真犏牛,以牦牛为父本的杂种一代称假犏牛。

第三章    牛的体型外貌与消化生理

第一节  牛的体型外貌

一、牛的体表部位名称

牛的躯体分为以下四大部分。

各部位名称如图:

二、牛的各部位的形态

(一)头颈部

1、头部

表现品种特征、生产用途、性别等。

公牛头宽短、粗重,不露凶相;母牛头清秀、细致,性温和。要求眼大,明亮。嘴宽阔,口裂深,上下唇整齐,鼻梁正直,鼻孔大。

2、角的形态

有迎风角、顺风角、上向外曲角、扁角、扁担角、笋角等等。

3、颈

有长短,粗细,平直,隆起,凹陷及有无皱纹之分。不论何种品种,头与颈,颈与躯干的连结要自然,结合部位不明显凹陷,否则是生长发育不良的表现。

(二)前躯

1、髻甲

是连接颈,前肢和躯干的枢纽,对保证前肢自由运动和体躯结构极为重要。

理想要求:长髻甲,公牛更高、厚、长。

              分岔髻甲

不理想髻甲:  尖髻甲

              低凹髻甲

              短薄髻甲

2.前肢

(1)肩部

理想型:广长肩:宽、长、适当倾斜,肌肉                                         

                发达。

        肥  肩:肩甲脊不显露,符合肉用。

(2)臂

要求长、宽肌肉强壮。紧贴体臂而有适当的倾斜。

(3)下前肢

前臂:适当长度,肌肉发达,与地面垂直。

前膝:整洁,坚实,有力。

管:光整,筋腱明显。

球节及系:强大,光整,结实有力。与地面

          呈45—55度角;

蹄:质地坚实,致密,蹄形圆大,间隙紧密,

    大小相等。

3.胸

其容积的大小是说明心肺发育程度的标志,胸的宽度与体躯的宽度成正比。

胸要宽大,并有足够深度,肋骨开张,呈圆筒状,两前肢间距离宽。

(三)中躯

1、背

要求长、直、宽、平,强健并与髻甲和腹部结合良好。

2、 腰

要求平直而宽广。

3.腹

(1)充实腹    亦称饱满腹,在胸部以后比较下垂,至臁部下方,开始逐步紧缩。

(2)平直腹      腹下线与地平线平行延伸,腹腔的容量受一定影响,不利于后肢运动。

(3)卷腹    又称犬腹,腹部的后方特别紧缩,容量小,食欲差,体质弱,是严重缺点。

(4)草腹    腹壁两侧凸出,特别膨大而松弛,如不影响背线,不算严重缺点。

(四)后躯

1、尻、臀部   

要求长、平、宽、或稍倾斜,发育良好,肌肉丰满,推进力强。

2、乳房

是乳牛的最重要器官。要求如下

(1)形状:盆状乳房,四个乳区均称,乳头大小适中,间距宽,充奶时底线平坦。

(2)大小

大而深,前乳房向腹前延伸至腰角垂线之前;后乳房向股间的后上方充分延伸,附着极高。

(3)品质

具有弯曲而明显的乳静脉,乳井要大。内部结构中,腺体占75~80%,结缔组织和脂肪占20~25%。富于弹性,挤奶前后形状变化大。

3、生殖器官

公牛: 睾丸发育良好,对称,大小一致,

        包皮整洁。

母牛: 阴唇发育好,大而肥润,闭合完全。

(1)大腿    要求宽、深、适当长度,适当倾斜,发育良好,间距大。

(2)小腿    要求长度适中,与股骨成100~130度角,有利于保证后肢的步伐畅快。

(3)飞节    以跗关节为基础,要求高度、角度适中,后侧宽,肌腱明显,角度适中。

5、肢势与步伐

(1)肢势

(2)步伐

步伐大而轻、稳健。“四蹄两行”、“过步牛”。

三、各种用途牛的外貌特点

(一)奶牛的外貌特点

皮薄骨细,血管显露,肌肉不发达,后躯和乳房十分发达。从侧望、前望、上望均呈“楔形”。

(二)肉牛外貌特点

体躯低垂,皮薄骨细,全身肌肉丰满。前望、侧望、后望均呈“矩形”。

(三)役牛的外貌特点

皮厚骨粗,肌肉强大、结实,富于线条,整个体型呈“倒梯子形”。

第二节  牛的消化生理

一、牛的消化特点

(一)牛胃的组成与功能

1、瘤胃

容积达90多升,占整个胃容积的80%,是细菌发酵饲料的主要场所。

2、网胃

又称蜂巢胃,帮助食团逆吐反刍和嗳气。

3、瓣胃

功能是榨干食糜中的水分和吸收少量营养。

4、真胃

又称皱胃,能产生蛋白酶及胃酸,功能与单胃动物的胃相同。

(二)牛的特殊消化生理现象

1、反刍

由逆吐、重咀嚼、混合唾液、吞咽四个过程构成。通过反刍,粗饲料可两次或两次以上被咀嚼,可提高粗料的消化率和使牛不用仔细咀嚼即可吞咽。

牛通常食后1~2小时开始反刍,每天的反刍时间为6~8小时(每天的反刍、采食、休息时间几乎各占1/3)。

2、瘤胃发酵与嗳气

牛的瘤胃中寄生着大量的细菌和纤毛虫,每ml瘤胃内容物的微生物数量高达数十亿个,分解瘤胃饲料中的营养物质,使微生物增殖以及产生挥发性脂肪酸和气体(二氧化碳、氨、甲烷等)。这就是瘤胃的发酵。

发酵产生的气体通过不断地嗳气排出体外,如不能及时排出,就会发生瘤胃膨气。

3、唾液分泌与氮素循环

一头成年母牛一天产生的唾液量约150升。

4、食道沟反射

在哺乳期的犊牛,通过吸吮乳汁,会使部分瘤胃和网胃收缩出现闭合,形成管或沟状,使乳直接进入瓣胃和真胃。这种现象称为食道沟反射。

食道沟反射可避免乳进入瘤胃中,被细菌发酵和消化能疾病。一般在哺乳期结束后食道沟反射逐渐消失。

二、非蛋白氮(NPN)的利用

原理

从牛的消化特性可知,瘤胃微生物可利用非蛋白氮--氨作为氮源,合成菌体蛋白,所以可用非蛋白质含氮物代替部分蛋白质饲料喂牛。

尿素是最常用的NPN饲料,硫铵、醋酸铵和碳酸铵等都可喂牛,但含N量较低。

但尿素只提供了氮素,无其它营养,必须同时补充能量等养分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尿素换算成蛋白质的方法

尿素含氨量为46%,一克氮相当于6.25克蛋白质。一公斤尿素相当于46%×6.25=2.875kg粗蛋白质。

以油饼类含粗蛋白36-50%计,1kg尿素上当于5~8kg油饼类饲料。

尿素喂牛的应用效果

对于日产奶20kg以下的奶牛,日粮中添加尿素,其产奶量,奶的成分等无不良影响。

犊牛瘤胃具有利用尿素能力约在6周龄停奶后,以尿素氮代替部分油饼类饲料增重效果相似。

肥育牛喂尿素与用饼类饲喂具有同样的增重效果。且长期饲喂尿素对牛肉的质量没有发现不良影响。

影响尿素利用的因素

日粮的蛋白质水平

日粮的蛋白质不足时,加喂尿素效果好;当日粮蛋白质足够时,再喂尿素便造成浪费。

2. 蛋白质的可溶性

饲料蛋白质的可溶性强,在瘤胃中释放氨的速度快,而细菌利用NPN的能力有限,从而降低NPN的利用率。按每100g蛋白质加2克甲醛可降低蛋白质的可溶性,提高NPN的利用率。

3. 日粮中碳化合物的种类

瘤胃微生物在利用氨时需要耗费能量,作为能量提供者,碳水化合物的种类和数量直接影响非蛋白氮的利用效果。纤维素提供能量的速度太慢,糖过快,淀粉效果好,熟化后更好。

4. 硫的补充

硫是合成蛋氨酸,胱氨酸的原料,如果硫缺乏则影响到这两种含硫氨基酸的合成,从而影响增重,但一般日粮中不缺硫。

(五) 尿素的用量与用法

1、用量

(1)替代日粮蛋白质量的35%;

(2)占精料的3%;

(3)占日粮干物质的总量的1%;

(4)每日每头限喂150~220g。

2.使用方法

(1)尿素青贮:按青料重量的0.5~0.6%将尿素配成33%的溶液,均匀喷在青料上装填。

(2)做成舔砖:由尿素、糖蜜、石灰、黄泥、短稻杆、盐等搅拌晾干而成。

(3)拌入精料中喂。

(4)拌入粗料中喂。

(六)防止尿素中毒

1.尿素中毒的机理

喂量过大→分解为氨的速度过快→微生物来不及利用→吸收进血液→血氨升高→中毒。

2. 尿素中素的原因

(1) 喂尿素未经过适应期:瘤胃微生物的适应期为2-4周,适应期尿素应逐渐增加。

(2) 每日喂量过大。

(3)尿素的每日量一次喂。

(4)尿素溶在水中喂,使尿素分解加快,饲喂尿素后也不宜立即饮水。

(5)尿素青贮时,加得不均匀或水份过多渗漏使尿素集中。

(6)与其它料混合不匀。

(7)尿素舐剂潮解变软或雨淋引起采食过多。

2、中毒症状

前期:不安,精神紧张,唾液多,肌肉震颤。

中期:共济失调,呼吸困难,频频排尿,前肢僵硬,挣扎叫喊。体温下降。

未期:阵发性强直性痉孪,抽搐,颈静脉明显跳动。瘤胃常有膨胀。

常在30分钟~2.5小时死亡。

3. 治疗方法

(1)在痉孪前灌服2%醋酸溶液2~3升。可使瘤胃pH值下降,与氨合成不易溶解的醋酸铵。

(2)灌服大量的冷水(20~30升)。

(3)重症病牛,可用硫代硫酸钠50~100克,静脉缓慢注射。

(七)其它NPN饲料的利用

1.双缩脲:是尿素的缩合物,比尿素难溶解,分解为氨的速度慢,毒性小,效果比尿素好。

2.铵盐:硫酸铵,醋酸铵,氯化铵等。

3.异丁基二脲:含氮32%具有氨的释放速度慢,较安全,利用率高,且能提供能源——异丁酸。饲喂效果比尿素好。

(八)氨化粗饲料

1、堆放稻草,密封,按稻草重的3%通入液氨。

2、 按稻草重的3~5%称取尿素,并溶解于20倍的水中,然后边堆稻草边加尿素水,最后用塑料薄膜盖紧(用水泥窑或池更好)。

处理时间约2~5周(温度高则需时间短)。

 第四章  公牛的饲养管理

第一节 养好种公牛的意义与要求

一、意义

随着牛的人工授精技术的提高和普及,每头种公牛能为数千头母牛配种,只有优秀的种公牛才能用于繁殖配种。

因此种公牛饲养管理得好可不断提高牛群的质量,否则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二、对种公牛的要求

1、健康的体质

种公牛应保持良好的种用体况、充沛的精力,种用年限长,尽量发挥种公牛的优良遗传特性。

2、旺盛的性欲

要顺利地配种或采精,必须使种公牛保持旺盛的性欲。公牛的性欲与其健康状况、精液质量是密切相关的。

3、良好的精液品质

种公牛应该射精量大,精子密度高、活力强,且能耐冻,适于冷冻精液制作的要求。

第二节 种公牛的饲养

一、喂全价营养的日粮

精液中含有全部必需氨基酸,所以要注意日粮营养的全价性,特别是蛋白质、钙磷和维生素A、D、E的营养要充足,如果缺乏会造成精液品质和性欲下降、睾丸萎缩等不良后果。

给种公牛加喂些鸡蛋、鱼粉和牛奶等动物性饲料,可增加公牛体力,提高精液品质。

冬季青料不足时,可喂给胡萝卜、豆芽来补充维生素的需要。

二、日粮容积不能太大

种公牛的日粮应是精料型的,易于消化,容积不宜太大,精料提供的营养约占60%,粗料占40%,喂量要根据公牛膘情调整,不实行自由采食。以免公牛过肥。

应喂给公牛优质的粗料,体积过大、营养价值低的粗料(如秸杆、酒糟、木薯渣等)不宜喂,以免形成草腹。

三、限制一些饲料的用量

菜籽饼,棉子饼因为含有芥子苷、棉酚等有害成分,应限制用量,最好不喂。

玉米含能很高,在精料中的用量不宜超过30~40%。(豆饼、麦麸可多用一些)

青贮含有较多的酸,要控制在10kg以下,饲喂过多会影响配种和精液品质。

钙、磷的需要量没有泌乳母牛高,不能共用精料,否则易患关节炎症。

四、饲喂方法

种公牛一般日喂三次,定时定量。饲喂时可先给精料,再给粗料。

保证充足饮水,但配种或采精前后、运动前后的半小时以内不应饮水。

第三节 种公牛的管理

一、公牛的特点

1、记忆力强

不能随意打骂公牛,兽医员与饲养员要分开。

2、防御反射强

不要挑逗公牛,不轻易接近公牛及与其对视。

3、性反射强

采精时动作要熟练、准确、迅速。

二、种公牛的日常管理

1、拴系

公犊在6月龄应习惯于戴笼头牵引,10~12月龄穿鼻,戴鼻环。鼻环用皮带吊起系在缠角带上,缠角带上的两条绳索分别系在两侧立柱上。

2、牵引与运动

经常牵引训练,养成温驯的性格。每天运动两次,每次约2小时,行走距离4公里,保持健壮的体质。

3、刷拭、洗浴与修蹄

公牛每天应刷拭一、二次,特别注意头,颈部的刷拭,以免皮肤发痒,养成顶人恶习。夏季可给牛洗浴,边洗边刷,浴后擦干。

每年可修蹄1-2次,每日应冲洗蹄部、清除牛蹄壁和蹄叉内的粪土。

第四节  种公牛的繁殖利用

一、合理利用种公牛

种公牛一般1岁半开始利用,进行后裔测定的可在12月龄便开始采精,未得到结果前,进行人工采精、精液冷冻贮存。5~6岁后繁殖机能减退。

二、精液品质检查与处理

主要检查射精量、外观、气味、精子活力和密度等内容。合格后制成冷冻精液保存、利用。

第五章  幼牛的饲养管理

第一节 幼牛的生长发育规律

幼牛根据生长阶段又分为犊牛和育成牛两个阶段。

犊牛是指出生至6月龄的小牛。过去指断奶前的小牛,因哺乳期已大大缩短,不再适合。

育成牛又称青年牛是指6月龄以后至第一次产犊为止的牛。

一、       幼牛一般生长发育规律

强度顺序       1    2    3    4

部位       头    颈和四肢       胸部       腰部

组织       神经       骨骼       肌肉       脂肪

骨骼       管骨       腓骨       股骨       骨盘

脂肪       肾脂       肌间脂    皮下脂    肌内脂

二、体型发育

1. 体型的发育

初生时各部位占成年的百分率

体重       腿长       髻甲高    胸宽       坐骨宽

6.5%      63%       56%       37%       31%

初生犊牛特点:腿高、后躯较前躯发育迟缓,故有早期长高,中期长深,后期长宽之说。

2、营养水平对体型发育的影响

营养水平高,生长发育快;营养水平低则慢。

低营养水平对后发育的组织比优先发育的组织影响大;对公牛影响比母牛大。

低营养水平造成的生长发育落后,能否得到纠正和补偿取决于三个条件:

①低营养的程度

②低营养持续的时间长短

③低营养所处的阶段

三、 瘤胃的发育

1. 瘤胃的发育规律

牛成长期胃容积比例的变化

       初生       2月龄    3月龄    4月龄    18月龄

瘤网胃容积    30%       50%       70%       80%       80%±5%

瓣皱胃容积    70%       50%       30%       20%       15%

犊牛在1~2周龄时几乎不进行反刍,3~4周龄时开始反刍,但此时消化以第四胃及肠道为主。

2. 饲料的种类与瘤胃的发育

犊牛补饲精料及干草,可促使瘤胃迅速发育。12周龄时,喂全乳补喂固体饲料的瘤胃容积是单喂全乳的两倍。如不补饲,12周龄后瘤胃发育完全停滞。

3.精料和干草对瘤胃发育的作用

 在犊牛生后12周内,除饲喂全乳外,多喂精料的犊牛,其瘤胃乳头成长较为良好;而多喂干草的犊牛,则以胃容积和肌层的发育较为优越。

但如果单喂精料,不给干草,或单喂干草不给精料,则不能收到良好效果。因为瘤胃的发育是精料和干草共同营养作用的结果。

第二节  犊牛的饲养管理

一、       初生犊牛的护理

(一)清除粘液

先清除口鼻粘液,再清除体躯粘液。也可让母牛自行舐食,这有助于刺激犊牛呼吸和加强血液循环。

(二)断脐

在距犊牛腹部约10cm处用消毒剪刀剪断,挤出脐带中的粘液,再用碘酊消毒。

(三) 喂初乳

1、初乳的成分

初乳是母牛产犊后5~7天内所分泌的乳。

生后24小时初乳与常乳成分比较(%)

成分       初乳       常乳

干物质    25    12.5

蛋白质    15    3.5

免疫球蛋白    6.2   0.09

乳糖       3.3   4.7

镁    0.04 0.01

2、初乳的作用

(1)初生犊牛胃肠壁粘膜不发达,吃初乳后乳覆在胃肠壁上,可阻止细菌侵入。

(2)初生的犊牛没有免疫力,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使犊牛获得被动免疫;含有的溶菌酶,能杀灭病原菌。

(3)初乳的酸度高(45~50oT),使胃液变酸,可抑制有害菌。

(4)可促进皱胃分泌消化酶。

(5)初乳中较多的镁盐,促进胎粪排出。

(6)初乳中丰富的养分使犊牛获得充足的营养。

初乳的哺喂一定要及时,因为初乳的养分含量不但随着产后时间的延长而迅速下降,而且犊牛生后约36小时发生的“肠壁闭锁”现象,使免疫球蛋白不能再以大分子的状态通过。

3、初乳的哺喂方法

生产上要求生后1小时内吃到初乳,第一次喂量不可低于1公斤,初乳的日喂量可为体重的1/6,日喂2~3次。

以后每天增加0.5kg,第五天达到8~9kg。也有的不论日龄大小,每天均喂5kg,不足部分靠采食精料补充。

奶温要保持在35~39℃,不可过高或过低。

壶喂、桶喂均可使用。

二、哺乳期犊牛的饲养

(一)哺喂方法

1、保姆牛哺育法

指犊牛直接随母牛哺乳。广泛地应用于肉役犊牛,乳用牛也有利用低产牛为保姆牛的。

优点:(1)乳质不受污染;

     (2)易于管理;

 (3)节省劳力。

缺点:犊牛吃奶量不易控制,哺乳期较长。

2、人工哺乳法

(1)充裕全乳哺育法

全乳任其饮用,以不引起不痢为度,一般充分饲喂6~8周,多用于“小牛肉”生产,过去乳牛也曾采用。哺乳期3~4个月,哺乳量800kg。

(2)限量全乳哺育法

限制全乳用量,不足部分用代乳品和精料等补充,多用于乳犊牛。通常与早期断奶结合,哺乳量在400kg以内,少者不足100kg。

3、补喂植物性饲料

(1)干草      犊牛从7~10日龄开始即可训练采食干草,促进瘤胃发育。

(2)精料      犊牛15~20日龄开始训练采食精料。涂于犊牛口鼻或撒于奶桶等教其舔食,适应后再单独用料槽饲喂。

(3)    多汁料   能采食精料后可加入胡萝卜等多汁料,由于犊牛的胃容积不大,量不宜多。

(4)    从2月龄开始喂给。最初100~150g/天,3月龄2kg,6月龄增加到5kg。

(5)    饮水     自由饮水,1周内水温与奶温一致,以后可饮常温水。

(二)犊牛早期断奶

一般把犊牛在4~8周龄断奶称早期断奶。

1、早期断奶的优点

(1)节约商品乳,降低犊牛培育成本。

(2)提早补饲精料和牧草,促进消化器官的发育。

(3)减少哺乳期设备的购置,节约劳动力。

2、早期断奶的饲养方案 

美国南达科他州立大学方案

日龄       全乳、代乳料

或酸初乳       犊牛料    草料

0~3       初乳2.7kg            ??㏒???琰茞??ü

4~24     3.2kg      自由采食犊牛料,至断奶时应能采食0.75kg。       采食少量优质青料或干草。

25~31    1.4kg            

合计       85.1kg          

北京农大方案:

日龄       0~10     11~20    21~30    合计

喂乳(kg)      4.5   3     2.5   100

犊牛料开始时需要调教,经2、3天后可自由采食,为促使犊牛多采食犊牛料,1月龄内暂时少喂青料,但必须有。

断奶后采食精料达2kg/天时,不再增加。

早期断奶的犊牛,在6月龄之前的体重稍低于晚断奶的牛,但在6~18月龄可得到很好的补偿生长。

早期断奶后约有1~2周的增重很慢,甚至不增重,毛色暗淡,不活泼等。这是瘤胃的微生物区系正在建立,日粮营养水平偏低生成的。只要采食量达到1kg精料和适量干草,这种现象可很快消失。

3、代乳料及犊牛料的配制

(1)代乳料的配制              单位:%

       配方1     配方2    配方3

乳清粉    38    32   

脱脂乳粉       25    51    78.5

脂肪       17.5 15    20

大豆蛋白浓缩物    17.5       

代乳料又称人工乳,是以乳业副产品为主的粉末状的商品饲料,要求粗蛋白含量≥20%(如加大豆蛋白浓缩物则提高到22~24%),粗脂肪 10~20%,粗纤维≤0.5%。

添加的脂肪可用大豆卵磷脂等进行乳化,再经过均质,其吸收效果与天然牛奶一样。

在饲喂时必须稀释成液体,约按1:7的比例加水,喂法与全乳相同。

(2)犊牛料的配制           单位:%

      日本       美国       北农大

玉米       40    52    50

燕麦       5~10     20   

豆饼       20~30    20    30

鱼粉       5~10            5

糖蜜       4    7    

       油脂5~10            麦麸12

要求蛋白质含量不少于18%,粗纤维不高于6~7%。以高能量籽实类及高蛋白植物性饲料为主,也可用少量鱼粉。此外还要添加矿物质、维生素、食盐等。

犊牛料按1:1的比例加水拌匀后喂给,喂至8周龄后转为一般的配合饲料。

(三) 犊牛的管理

1. 犊牛的卫生管理

(1)哺乳卫生

首先要注意哺乳用具的卫生,每次用完后要及时洗净,用前消毒。

喂奶完毕,用干净的毛巾将犊牛口鼻周围残留的乳汁擦干,防止养成“舔癖”。

(2)   饲喂抗菌素

在犊牛瘤胃没有发挥功能以前,加喂抗菌,能使犊牛增强抵抗能力,还可以提高饲料报酬及日增重。

(3)刷拭

每日刷拭一次,保持牛体清洁,促进犊牛健康,养成温驯的性格。

2、犊牛栏的卫生

(1)户外单栏培育法

这种犊牛舍为一半敞开式单间,前面设一简单犊牛围栏,并有小饲槽与草架。

有容易保持清洁卫生,用阳光自然消毒,防止犊牛间互相吸吮传播病菌,可提高犊牛成活率和抗病力。

(2)群栏培育

3月龄后由单栏转入群饲,每栏约5头。

3、 称重及编号

初生时要称重,以后每月称重一次。

永久编号可用墨刺法、剪耳号法、耳号牌法、烙号法等;暂时编号可用颈链系号法、油漆

等。

4、运动与放牧

犊牛应在10日龄起开始运动,逐渐增加运动量,第二个月后开始放牧。

5、去角

为便于管理,在生后7~10天时去角。

苛性钠(钾)棒法

先将角基部的毛剪去,用凡士林涂一圈,然后用棒状苛性钠(钾)稍湿水后涂擦角基部,有血渗出为止。

电烙铁法

用烧红的电烙铁烧烙,待角基成白色时再涂以青霉素软膏。

第三节  育成牛的饲养管理

育成牛又称后备牛、青年牛。

育成牛在体型、体重、乳腺等方面发育迅速,相对而言,需要较多的能量及钙磷的补充。

由于育成牛抗病力增强,采食量大、消化率高,而又没有产乳,使得饲养管理上往往过于粗放,而导致体重不足。

一、 育成牛的饲养

1、6~12月龄的饲养

此阶段性器官发育很快,同时增重迅速。

已能利用较多的粗料,干草、青贮、秸秆都可喂给,刺激瘤胃的继续发育。

但瘤胃容积有限,1岁以内的育成牛仍需喂给适量的精料(1.5~3kg/日)。

为节约成本,可用尿素代替20~25%的粗蛋白质。

2、 12月龄~初次配种的饲养

此阶段消化器官、性腺的发育已接近成熟,又无妊娠、产乳负担,只喂优质青粗料就能满足需要,青精料质量差时可补给精料,并注意矿物质、食盐的补充。

争取在15、16月龄时使体重达到350kg以上,即可配种。

3、受胎~第一次产犊的饲养

怀娠前期仍按配种前的水平饲养。到产前3个月,随着胎儿的迅速增大逐渐增加营养。一方面满足胎儿的需要,另一方面为泌乳贮备营养。

饲料以优质青粗料为主,体积不宜太大,以免压迫胎儿,另外加喂精料2~4kg,喂量逐渐增加,以适应产后大量喂精料的需要。

二、 育成牛的管理

1.分群

公母犊牛在6月龄后,由于公母牛发育及饲养管理条件要求不同,必须分开饲养。

2. 刷试

刷试有利于畜体卫生或性情的培育,建立人畜感情,便于产犊后挤奶。每天1~2次,每次5分钟。

3.初次配种

体重达成年70%时可进行配种。在预定配种前1个月,要注意后备母牛的发情情况及日期,以便及时配种。

发情母牛兴奋,哞叫,频频排尿,食欲减退,反刍减少,爬跨其它牛,也接受爬跨。外阴部肿大充血,阴门附近有粘液结痂或透明粘液流出,体温升高0.7~1℃,泌乳量下降。

发情牛与不发情牛的区别

       被爬跨时       爬跨时

发情牛    站立不动、举尾    阴门搐动、滴尿

不发情牛       拱背逃走,回头反击    无爬跨行为

生产中一般在观察到发情后8~12小时用直肠把握法进行输精配种。

4.乳房按摩

性成熟后是乳腺组织发育旺盛的时期,特别是妊娠中后期,按摩乳房可促进乳腺发育。

一般妊娠后5~6月开始,用温水清洗、按摩乳房,每天1~2次,每次5分钟,至产前1个月停止。

5、运动

母牛运动有利于胚胎发育及分娩,是预防难产的重要措施。每天可行走2km。

6、其它管理事项

使育成牛逐渐习惯于成年母牛的牛舍、颈枷、触摸等,以利于将来的挤奶操作。

不要驱赶过快、碰撞,防止流产。

第六章 乳用母牛的饲养管理

第一节 乳房的结构与泌乳规律

一、乳房的内部结构 

1、韧带   

悬韧带和侧韧带将乳房分成四个独立的乳区,互不连通,后乳区的产奶量一般大于前乳区。

2、结缔组织

也称实质部,有支持腺体分泌细胞的作用。

3.乳腺

牛奶的分泌器官。许多乳腺组成乳腺小叶,乳腺小叶再组成乳腺叶。

4.导管

乳的通道,并有贮存乳汁的作用,它与乳腺连接形成葡萄串状,渐渐汇集变粗。

5.乳池

上与乳导管相连,下与乳头中的乳头管相连,并在乳头的下端开口。

二、乳的分泌

1. 乳的合成

乳的合成是以血液为原料,在乳腺腺泡内通过复杂的生理生化反应而形成的。并非简单的渗透或传递而形成。

牛乳与血液成分比较

牛乳       酪蛋白    乳糖       脂肪多    矿物质多

血液       游离氨基酸    葡萄糖    脂肪少    矿物质少

2. 乳的分泌

泌乳期间奶的分泌是持续的,刚挤完奶时分泌速度最快,挤奶前最慢。两次挤奶期间,由于内压不断提高,奶的分泌速度随之下降,如不挤奶,约在最后一次挤奶后35小时泌乳停止。

乳的分泌速度在挤奶后8~10小时快而较为稳定,所以母牛每天要挤奶2~3次。

3、乳的排出

乳腺泡分泌的乳汁绝大部分留在腺泡腔和小导管内,少部分流入导管和乳池。

在犊牛吸吮或挤奶操作的刺激下,垂体分泌催产素进入血液,引起乳腺壁的收缩,大量乳汁才能流入乳池。这种现象称为“排乳反射”。

排乳反射维持的时间约4~7分钟,超过此时间就不容易将牛乳挤出。

三.泌乳规律(曲线)

产后产奶量逐渐增加,30~60天左右达到泌乳高峰,此后逐渐下降,高产牛一般高峰期稍迟,持续时间长,下降较慢,低产牛则相反。

第二节  挤奶技术

一、清洗与按摩乳房

开始挤奶前,首先用水、毛巾清洗乳房,在洗擦过程中起到按摩和刺激作用,使乳房膨胀,皮肤表面血管努张,呈淡红色,这是引起排乳反射的象征,要立即迅速地挤乳。

因近乳头的奶含细菌较多,且为了检查乳房炎的需要,第1、2把奶要挤到玻璃杯上不要。

二、挤奶方法

(一)手工挤奶

1、压榨法

又称拳握法,先用食指和拇指紧握乳头上端,堵住回流,然后用中指、无名指、小指将乳头内的奶挤出。

2、滑榨法

又称滑下法,以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乳头上端,向下滑动,将乳挤出。适用于乳头短小者。

手工挤奶时的握力约15~20kg,挤奶速度为80~120次/分钟,由慢到快,最后又变慢。

挤奶操作要尽量在排乳反射消失前完成,否则会挤不干净。所以在挤奶时不能中途停顿,对于高产牛甚至要采用两人同时挤。

将要挤完时,按摩一下乳房,再把最后一些奶挤干净,可提高乳脂率和产奶量。

挤完奶后,进行乳头药浴,可有效预防乳房炎的发生。

(二)机器挤奶

机器挤奶不是用压力将奶挤出,而是利用真空负压,将乳头内的奶吸出。一个挤奶动作包括吸吮、压缩(休息)节拍组成,每分钟搏动次数为48~60次。

优点:

1、吸吮动作接近自然哺乳,对乳头损伤少。

2、四个乳区同时挤,较手工挤奶快。

3、牛奶受污染少,干净卫生。

4、节约劳动力,减轻劳动强度。

三、每天的挤奶次数

根据乳腺的泌乳特点以及劳动力条件,目前一般多采用每天挤奶两次或三次,每次挤奶间隔尽量相同或相近。

高产牛每天挤三次比两次产量高5~20%,四次挤奶又比三次多5~10%。但日产15kg以下的牛每天挤三次与两次差别不大,为节约劳动力,只需挤两次即可。

第三节 泌乳牛的饲养管理

在泌乳牛的生产实际中,由于各阶段奶牛的产奶水平和营养需要有明显的差别,所以通常采用阶段饲养法,即分为泌乳初期、泌乳中期和泌乳后期三个阶段,以后进入干乳期。

一、 泌乳初期饲养管理

由产犊后的第一个10周为泌乳初期。是产奶量迅速达到产奶高峰的时期。

1、产前15天的饲养管理

产前15天属于围产期阶段。

产前15天开始,在原来每天喂给奶牛精料1~2kg的基础上,每天增加0.5kg精料,所用的料应与产后的料相同,直至达到体重1~1.5%为止。

优点是可使瘤胃微生物提前适应产后高精料的饲喂,同时可贮备部分营养成分。

为预防奶牛产后瘫,可控制钙、磷的用量,每日喂给40g钙、25g磷。

2、产后0~70天的饲养管理

刚产后的母牛身体虚弱,消化机能和繁殖机能都需逐渐恢复,食欲很差,可喂给温盐麸皮粥,以利体力和消化机能的恢复。

高产母牛产后3天内不可将乳汁挤净,以防产后瘫。第1天约挤出5kg,够犊牛饮用即可;第2天挤出乳量的1/3;第3天挤出1/2;第4天挤出3/4或挤完。

产后头3天以优质青粗料为主,精料量与干奶末期相同,从第4天开始,食欲逐渐恢复旺盛,按每多产2.5kg奶则相应增加1kg精料的比例增加,直到再增加精料,而奶量不再增加时,维持这一精料喂量至奶量下降时再相应减料。

该期的精料用量较大,优质粗料供母牛自由采食,精粗比为60 : 40,低产牛则为50 : 50。

此法与传统的饲养法相比,加精料早而且快,用“预支”养分的方法“引导”产奶新高峰的出现,提高了母牛的产奶量,所以称为引导饲养法。

传统的饲养法,母牛产前只喂很少精料,产后若食欲正常,每天增喂0.5~1kg,若食欲不良,则不能加料,其精料量控制在每产3斤奶投给1斤精料。并认为产后加料催奶,会影响母牛健康,引起产后瘫。

但实践证明,重要的不是产后限制饲喂,而是在产前把牛养壮,并习惯于采食较多的精料,就不会引起发病,而且能够充分发挥母牛的产奶潜力,提高产奶量。

但并不是所有的母牛都对引导饲养法有良好的反应。对于泌乳潜力大的高产牛的产乳量提高有很明显的效果;但对低产牛效果不大,且易导致过肥。

3、母牛体重的下降

泌乳初期母牛的产奶量上升很快,泌乳旺盛, 通常在产后4~8周出现产奶高峰,而干物质采食量高峰则出现于产后10~12周。这种养分的摄入量滞后于泌乳需要量的现象,造成养分入不敷出,使得母牛动用体脂和蛋白质来产奶。在产奶高峰时,体重下降到最低点。

一般母牛约减重35~50kg,高产牛可达100kg以上。

为避免母牛体重下降过多,可用下法:

(1)增加精料量       

但最多不能超过总量的70%,精料过多会发生消化机能障碍、酸中毒、产奶量下降等问题。精料>50%时,在精料中添加碳酸氢钠(1.2%)与氧化镁(0.7%)等缓冲剂有一定作用。

(2)提高粗饲料品质       

粗料越差,不但消化率低,且影响采食量。

(3)添加油脂或甜味剂       

4、母牛产后的配种

母牛产犊后需要有一段时间来恢复繁殖机能,才能够再次发情配种。据统计,产后第一次发情在60天以内的约占40%,61~90天占40%,91天以上的占20%。

在产犊1个月后开始观察母牛的发情,以便及时配种,产后85天内配上种可做到一年一胎。

产后3个月仍未发情的必须进行检查,查找原因。

二、泌乳中期的饲养管理

母牛产后第11周~20周为泌乳中期。此时泌乳高峰已过,而干物质量达到高峰,奶牛食欲旺盛,体重开始恢复。产奶量每月下降4~10%,高产牛下降慢,低产牛下降快。

精料按产奶需要供应,每下降2.5kg奶减料1kg,不可看到奶量一下降就急于减料,目的是控制产奶量下降,保证稳产。

三、泌乳后期的饲养管理

产后141~305天为泌乳后期。产奶量继续下降,营养供应以粗料为主,精粗比约为30 : 70。

此时母牛已进入妊娠中后期,体重的增加约为500~750g/天。此阶段母牛利用代谢能转化为增重的效率(74%)高于干奶期(58%)。

从饲料利用率来说,恢复体重可在该期进行,但又要防止母牛过肥,保持中等以上膘情即可。

四、干奶期的饲养管理

1、干乳意义

泌乳牛在下一次产犊前有一段停止泌乳的时间,称为干乳期。干乳期一般为60天。

(1)保证妊娠后期胎儿迅速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

(2)进一步改善母牛营养状况。

(3)进行乳腺分泌上皮细胞的更新,为下一泌乳期能正常分泌作必要准备。

据测定,无干奶期连续挤奶的母牛,第二胎的泌乳量会下降25%,如再不干奶,第三胎则下降40%。

当40天>干奶期>75时,都会影响母牛的终生产奶量。

2、 干乳方法

(1) 逐渐停奶法

在计划停奶前1~2周,通过改变日粮组成(减少多汁料、精料,限制饮水、增加干草);减少挤奶次数及饲喂时间;停止按摩乳房、改变环境等,以抑制乳分泌活动,最后停止挤奶。

(2) 快速停奶法

在停奶之日最后一次挤乳时,认真按摩乳房,将奶挤净,将乳房乳头抹干净,并对乳头进行一定的消毒等处理后即停止挤奶,并保持环境清洁。

消毒方法:

A、用5%碘酒浸一下乳头。

B、从乳头管注入青霉素软膏或水剂。

此法要注意乳房的变化,乳房最初充胀,只要不出现红肿疼痛、发热、发亮即可。3~5天后乳房内积奶逐渐被吸收,约10天左右乳房收缩松软,处于休止状态,说明停奶完成。

如出现过分红肿、滴奶等现象,应再挤净后加青霉素眼膏封闭为好。

对产奶量很高、正患或曾有乳房炎的母牛不宜使用。

由于简单方便,在生产中广泛采用。

3、干乳期的饲养管理

(1)干乳前期的饲养管理

自停奶之日起至泌乳活动完全休止乳房恢复正常松软为止。约1~2周。饲养要求:满足干乳牛营养的同时不喂多汁料及副料,以青粗料为主,适当搭配精料。

加强运动,洗刷牛体时防止触摸乳房,密切注意乳房变化。

(2) 干乳后期的饲养

自干乳前期结束至分娩前为止。对膘情差的牛适当控制青粗料,加喂一定的精料,加喂量应根据当时母牛膘情、健康、食欲及预期产奶量来决定。由于胎儿的快速生长,母牛应有适当的增重,至临产前应达8成膘,健壮而不过肥。

五、奶牛热应激的预防

奶牛的适宜环境温度为15~20℃,气温超过27 ℃时,会使产奶量明显下降。为减少热应激给奶牛带来的影响,可采取以下措施:

1、合理的牛舍结构

牛舍要东西走向,坐北朝南,敞开式,有足够的高度,舍顶最好有隔热层,牛舍间的距离在2倍高度以上。

2、搭凉棚

在牛舍的南面搭凉棚,防止阳光直射入牛舍。在运动场上也需搭建凉棚或种树,供牛遮阴。

3、安装电风扇

可促进牛舍通风和牛体散热。

4、喷水淋浴

直接给牛体喷水淋浴能有效地减轻热应激,如与风扇相结合效果更佳。

5、饮冷水

利用温差传导散热,减少热负担,提高食欲。

6、夜间凉爽时加喂饲料

补充白天由于天气炎热造成的采食量下降,避免白天大量的消化代谢产生的体增热加重热应激的影响。

六、饲养方式及设备

(一)拴系式饲养

拴系式牛舍亦称常规牛舍。母牛的饲喂、挤奶、休息均在牛舍内进行。

1、拴系方式

常见的有杆式颈枷法和链式颈枷法两种。

2、排列方式

分单列式、双列式、四列式等。最常用的是双列式,根据母牛站立方向的不同,又分为对尾式和对头式两种。

3、其它设备

在对尾式牛舍中,从一侧往里依次是:给饲通道→饲槽→牛床→粪尿沟→中央通道。

4、优缺点

优点:

(1)能做到个别饲养,分别对待。

(2)母牛如有发情容易发现

(3)防寒效果好。

缺点:

(1)耗费劳力较多。

(2)牛舍造价较高。

(3)乳房易受损伤。

(二)散放式饲养

1、牛舍布局

除挤奶外,其余时间不加拴系,可自由活动与采食,一般包括休息区、饲喂区、挤奶区等。

2、挤奶设备

通常在挤奶厅集中挤奶,常见的有鱼骨式挤奶厅和转台式挤奶厅。也可采用移动式挤奶机。

3、优缺点

优点:

(1)便于机械化操作,节约劳动力。

(2)牛舍结构简单经济。

(3)母牛感觉舒适,运动充足。

缺点:

(1)不易做到个别饲养。

(2)共用饲槽和水槽,传染疾病机会较多。

(三)放牧式饲养

在草原牧区可实行放牧式饲养,为避免牧草被过度践踏,遭受破坏,应进行划区轮牧。

采用人工挤奶或移动式挤奶机挤奶。

第七章  肉牛的饲养

一、 肉牛的生长

一) 体重的增长

1.体重的一般增长:

体重的一般增长常用初生体重,断奶体重,1岁,1.5岁体重和平均日增重。

牛在性成熟时加快生长,以后减慢,肉牛一般达体成熟时(12月龄左右)的1/3∽1/2时屠宰较经济。

1.同类型牛的体重增重特点

以胴体等级衡量,小型早熟品种比中型比大型晚熟品种提前达到要求。以日增重衡量,大型品种比中型比小型日增重大,生长快。

一)牛生长过程中体组织化学成份的变化

牛体的化学成份主要是水、脂肪、蛋白质和矿物质,它们随着生长过程而有较大的变化,水分逐渐减少,蛋白质和矿物质不断增加。400天后的水分和蛋白质、矿物质比例稳定,脂肪逐渐增加。

1.肌肉组织的化学成分

肌肉中蛋白质为20.5%左右,水分为72∽74%,脂肪3-5.6%,灰分则不到1%。

1.双肌的发育

双肌是对肉牛肌肉过度的形象称呼。近年来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双肌牛胴体脂肪比正常少3∽6%,肌肉多88∽11.8%,个别达20%,骨少2.3∽5%。

双肌牛外貌特点:

① 以膝关节为圆心,以膝关节至臀端为半径画一圆,双肌牛的臀部外缘正好与圆周相吻合,且能看出肌肉之间有明显的凹陷沟痕,行走时肌肉移动明显,非双肌牛臀部外缘都在圆周以内。

② 沿脊柱两侧和背腰的肌内很发达,形成“复腰”,腹部上收,体躯较长。

③ 肩区肌肉较发达,肩肌之间有凹陷,颈部较厚。

双肌公牛杂交的后代初生体重大,生长速度快,尤其是生后8-17月令的育肥饲养阶段生长较快。饲料利用率高,屠宰率和胴体肌肉厚度均有所提高。

双肌牛的缺点:①繁殖率低;②难产率较高;③不易饲养管理。因此双肌牛多用于经济杂交。

一、 生长肥育牛的饲养

一) 放牧饲养的季节特点

二)肉牛饲养的增重和出栏时间

欧美国家有49%的牛在12-24月龄之间屠宰出栏,有45%的牛在2岁以上屠宰出栏,其余的6%为阉牛和育成母牛在12月龄前宰。

根据我国的特点,春季产犊,第二年秋季出栏的约为18个月令其体重可达300kg为好。

一) 从乳用或乳肉兼用牛群生产牛肉

奶牛业发达的国家,牛肉大部分来源于乳用牛。荷兰100%,英国40%,美国56%。

以肉牛产肉,基础母牛群只用来产犊和哺乳,产肉成本要包括母牛的饲料消耗,而以乳牛产肉,基础母牛产犊和哺乳外还生产商品奶。饲料利用率和经济效益较高。

培育方法:①提早补料和断奶,可增加高品奶量又不影响犊牛生长。②周龄对开始补料0.1mg渐增到8周龄时为0.9kg,同时断奶。③断奶后根据季节,粗料情况配给合理日粮。使其蛋白质水平在15%。

一、牛的肥育饲养

一)持续肥育

犊牛断奶后就转入肥育阶段进行肥育,直至达出栏体重称为持续肥育法。优点:饲养期短,增重高,总效率高。

二)“架子牛”(后期集中肥育方式)

犊牛断奶后给予粗放的饲养管理,牧草条件差,犊牛不能持续保持较高的增重速度;在屠宰前加强肥育。拉长饲养期并以后期补偿的方式使牛达到出栏体重的方法

一、 放牧饲养

1.放牧行为:牛的采食主要是在黎明,上午的前半段及日落之前,热天时夜牧,中午休息反刍。

采食速度先快后慢,平均为50-70次/分钟,并受遗传的影响。

2.反刍:犊牛在3周龄之前开始反刍,成年牛平均每天反刍4-9小时。

二)放牧饲养的采草量

每天采食的干物质一般约相当于干体重的2%左右。

一) 放牧饲养方法

肉牛的放牧有固定放牧,轮牧和条牧。

1.固定放牧:牛群春季进入放牧场一直放牧到秋季。

2.轮牧:将草场分为放牧场和割草场,放牧场再划分为若干小区,轮回使用。在冬季补给割草场的干草的放牧形式,一年轮牧2-4次。

3.条牧:在固定围栏中,用移动式围栏隔成一个长条状的小区,每天移动围栏一次,更换一个小区。

自然配种时公、母比1:30。

一、 激素对促进肉牛增重的应用

天然或合成激素能促进牛体氮的沉积,增加饲料的采食量,提高饲料利用效率,因此在世界养牛业中已广泛应用。常用激素有:已烯雌酚、已雌酚、双烯雌酚、雌二醇、睾酮,其效果是提高饲料利用率7-20%,提高增重8-25%。

第八章 役牛的饲养管理

役牛占我国总牛数的78%以上,占役畜的70%以上,是当前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农耕动力。同时又是种植业有机肥料的重要来源和增加肉食的重要家畜。

一、 役牛的饲养特点

1、牛是复胃动物,胃容积大,可自由采食稻草占体重的,1.5-2.6%,青草可达8-10%,因此在役牛的饲养中,不仅要考虑满足其营养需要,还要满足牛对饲料容积的要求。

2、利用粗料能力强,耐粗饲:黄牛对粗纤维的消化率为44.5-51.5%,水牛为46.8-62.7%,饲养役牛应以青精料为主。

3、日粮组成应以碳水化合物饲料为主:役牛在使役期间机体消耗的热能急剧增加,碳水化合物主要供给热能,饲料应以其为主。

4、每天要有足够的采食和反刍时间

耕牛在使役期每天反刍13-16次,白天2-4次,夜晚8-12次,饱食后约2-15分钟反刍。

耕牛每日活动的时间分配见下表

牛种杂食青草干物重采食时间反刍时间行走饮水休息耕作时间

黄牛14kg7″:15′7:58′2h6-7h水牛20kg6:58′9:35′2-3h5-6h

采食稻草需增加采食时间25-40%反刍时间20-22%,因此农忙时要给予优质青粗料。

为保证役牛的健康和充分发挥役力,必须给予足够的采食和反刍时间。

二役牛的营养需要.....

蛋白质以9-12%为宜。

由于使役时要由评和粪尿中排出水分和无机盐,因此要适当增加Ca、P和Nacl的给量。

一、 役牛安全越冬、渡春(役牛的饲养管理)

一)抓秋膘

秋季既有青草供饲,又有秋收后丰富的农副产品,特别是籽实类、饲料的条件好,必须让役牛吃饱吃好增膘复壮。

二)    贮备草料和防寒保温:

贮备冬草是解决役牛安全越冬渡春的一个根本性措施。夏秋季节就可组织人力收割野山草,经晒干后贮备。贮备冬草的数量按每100kg体重2.5kg/日计,再加10%垫草和浪费消耗量,冬料以每头牛留50∽150kg。

一)加强饲养管理(舍饲要点)

1.分槽饲养

2. 定时定量:一般每天早、中、晚喂三次,一般以八、九成饱为宜。

3. 少喂勤添,把一顿草分两三次喂,让牛快吃完时添上新草,保持旺盛食欲,直到吃饱为止。

4. 合理拌草,要做到“有料无料,四角拌到”和“先草后料”的原则。

5. 充足饮水,大量饲喂稻草时每100kg体重需饮水5.72kg,喂鲜草时为3.52kg;日饮水以2-5次为宜。

1. 防寒防湿,潮湿使空气的热容量及导热性增大,可加大寒冷对牛的危害。

养役牛要做到“三知,六净”既知冷暖,知饥饿,知力气大小和疾病;草净、料净、饲槽净;水净、圈净、牛体净。

一) 抓好评膘工作

下等膘表现:身体瘦,前肋骨显露,髋结节,坐骨结节显露,被毛粗乱,缺乏光泽。

四、役牛在使役期的饲养管理

使役期(农忙期)的合理饲养管理

一)提前补料:役牛在越冬渡春时易掉膘,体况下降,原因是冬春草料质量差。农耕季节到来之前提前补料。俗话说:“早喂吃在腿上,晚喂吃在嘴上”。一般在使役前1-2月开始补料,使牛及早恢复体力,保持健康体态。

对于水牛每天保证1-2小时的泡水时间。

一) 合理调教:调教是在正式使役前进行训练,使其学会在使役时听人指挥,完成作业要求。黄牛在1∽1.5岁,水牛在1.5∽2岁时开始使役调教,调教过早影响生长发育,调教过晚造成调教困难。

调教需要有耐心和毅力,不能随意叱责鞭打以免造成恶癖而难以纠正,调教时选择僻静的沙壤土(或犁过的土)学犁,先空犁再由浅到深,一人在前牵引前进,一人在后扶犁,行动过程中伴以前进停止等令。

一)正确使役:使役是否合理,不仅关系到牛体健康和役力的发挥,而且关系到牛的使用年限。俗话说:“三分养牛,七分用牛”使役时要根据体格、性别、年龄、膘情、地形,土质安排农活种类和工作量,杜绝盲目用牛的现象,也不能使役过重,犁田时要做到“两头慢,中间稳”不能急追猛打,农谚说:“牛有千架力,就怕一时急”。“不怕千日用,只怕一日劳”。使役时如牛口流诞,呼吸急促,行走摆动,伸颈凹背,频频排尿;使役之后,精神萎顿,行走缓慢,食欲不振,喜欢躺卧,反刍减少,均为使役过度的表现,应立即休息,怀孕母牛要注意保护,产前产后一个月应停止使役。

二、肉牛的生产能力  

一、 影响肉牛生产能力的因素

1. 品种和类型的影响

肉用品种的牛,生长期短,日增重1~1.2kg,能早期进行肥育,提前出栏,节约饲料;并且屠宰率,出肉率高,肉质好。能均匀地储积脂肪,形成大理石花纹。

牛的体型对肉的生产水平也有影响,肉用体型愈显著,产肉能力越高。

2. 年龄和性别的影响

一般1.5岁以前的牛生长最快,饲料转化率高,国外肉牛多在此时出栏屠宰,最迟不超过2岁。

一般认为母牛肉质较好,肌纤维细,结缔组织少,肉味好,易肥育。

过去认为,去势公牛较易肥育,产肉量高,但试验表明:育成公牛比阉牛有较高的生长率(高8.7%)和饲料转化率(高12%),瘦肉多,屠宰率高,眼肌面积大。

1. 饲养水平和营养状况的影响

牛在正确的培育及肥育情况下,能提高肉的产量,并获得含水量少,营养物质多,品质优良的肉。

四)杂交对提高肉牛生产能力的影响

品种间杂交可使杂种后代生长快,饲料效率高,屠宰率和胴体出肉率高。

五)影响牛皮质量的因素

皮的质量是按皮张的大小,厚薄及柔软程度来评定的,牛皮坚固、结帝、耐用,一般占体重的9-10%。

影响因素:

品种:黄牛皮比水牛皮好(细软)

年龄:犊牛和育成牛皮比老年牛皮好。

性别:阉牛好于公、母牛皮;母牛因妊娠和泌乳期营养不足而使皮干硬脆弱。

气侯:凉爽干燥地区的牛比山区、炎热地区的牛皮好。

营养:日粮中蛋白质的含量易影响皮质,蛋白质丰富可使皮细致、富弹性。

疾病:皮肤寄生虫和疮疤降低牛皮质量。

一、 肉牛生产能力的测定和计算

一) 日增重的测定与计算

日增重是测定牛的生长发育和肥育效果的重要指标,它通过实测各阶段体重来计算:

1.  初生重:与哺乳期间的日增重呈正相关。

2. 断奶重:断奶重与哺乳时间有关,因此在计算时进行校正。一般以6月龄为准。  

校正的断奶体重=   断奶重―初生重   ×校正断奶天数+初生重

实际断奶日龄

1.断奶后的增重:

一般采用校正一岁或1.5岁体重。

三、役牛的生产能力

一、影响役牛役用能力的因素,归纳为三大方面

① 牛体方面

1. 牛种及品种

一般水牛体大骨粗役力比黄牛大,黄牛也各不相同,最大挽力:南阳牛517kg延边牛445kg秦川牛398kg。

1. 年龄

一般黄牛3-9岁,水牛4-10岁壮年时期,役用能力最高,幼、老牛较低。

2. 性别与妊娠

一般役用能力公牛最高,阉牛次之,母牛再次,妊娠牛最弱。

3.   体格大小、强弱与肌肉发达程度

一般体格大,体质强挽力大。胸围宽大,肌肉发达挽力较大,矮脚比高脚挽力大,但速度慢。一般挽力是体重的1/4~1/5。

1. 饲养管理和营养状况

饲养管理良好的牛,挽力大,俗:“草膘,料力,水精神”

2.  道路性质及耕地情况,土地的种类;农活种类、农具种类;前进的速度与工作时间;车辆和农具的构造等。

二役牛役用能力的测定和计算

一) 挽力的测定

1. 经常挽力(平均挽力):是家畜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克服农具或车辆前进时的阻力所表现出来的力量。挽力大小一般与体重有正相关,我国黄牛平均挽为体重18∽20%,测定方法:将挽力计系于畜体与挽具之间,挽力计可指示出挽力。

1. 最大挽力

①将挽力计拴在双犁和被测牛之间,使牛牵引,犁头入土由浅到深,直至牛拉不动为止,挽力计的读数即是该牛最大挽力。(以车代犁,增加制动力也可)

②将挽力计栓于树干和被测牛之间,使牛猛拉3次,求其平均数即得最大挽力。也称瞬间最大挽力,一般偏高。

③在平坦道路上,使牛挽曳木橇,使橇的平均阻力以20kg为梯度增加,在50米距离中一次不停地完成牵引的最大阻力量为最大挽力,此法简便易行,可测知役牛的实际最大挽力。

一)持久力的测定

测定役牛持久力的大小,是鉴定牛的役用性能重要措施之一。

方法  先测定试验牛每分钟脉博和呼吸次数,然后让其以平均挽力(体重的20%),作业1小时或一定距离,随即测定役后的脉博和呼吸频率,以后每隔5分钟测定一次至恢复到役前水平为止。以恢复时间及其它情况(疲劳、出汗等)判断持久力大小、恢复快、持久力强。

测定时应做详细记录,包括土壤、气候,地势,农具种类,四块大小,耕宽,耕深及时间进点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