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读后感

从日本的垃圾处理所想到的

——读《行走在爱与恨之间》有感

去年暑假,本想去日本旅游,后来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没有去成,这时学校里刚好发了白岩松的《行走在爱与恨之间》,它是20xx年《岩松看日本》的文字稿本,便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

读了序,才知道了白岩松日本之行的原因:20xx年,中日关系处于低谷,而白岩松认为对于中日关系的真正正常化,要靠中国的实力。中国强大了,一切就好办了。而走近对方,了解对方,是了解自己,并让自己变得更强大的一条重要途径。

书中所涉及的内容很多,比如“靖国神社”以及和它相对立的“和平博物馆”,“旷日持久的劳工案”,日本著名的歌手、漫画家等等,其中不少内容让人读着心情沉重,但是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却是描写日本垃圾处理的章节。

白岩松来到了日本的孙子市,它从19xx年就开始实行垃圾的分类回收了。日本垃圾分类工作做得非常细致。当初他们把垃圾只是分为报纸、杂志、瓶、罐等7类,而如今则细到了17类,比如说瓶类还分为无色瓶、茶色瓶、其他瓶等等。对于可以回收的垃圾,日本市民都会自觉地把它处理后才送走,比如说旧报纸要放整齐并捆好,一些瓶瓶罐罐要清洗干净。垃圾一周回收两次,有些垃圾的回收周期要更长些。到了该收垃圾的时间了,市民们会把分装好的垃圾送到指定的回收点去。而在垃圾回收点,每个垃圾袋的上面都蒙上了一个网罩,以尽量保持这里的清洁,而收、放网罩等工作就是由当地的家庭来轮流负责的。

日本是一个号称“不产生废料垃圾的国家”,那么日本的公共环保又做得如何?为此,白岩松一行还特意来到日本东京一个比较大的超市,在这里他们发现一个很特别的细节:市民们在超市里买走用白色塑料饭盒装着的东西后,使用完毕后还要把饭盒交回来。而很多回收的白色饭盒已经被洗得相当干净,据当地人介绍,这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这个超市在整个一月份回收了牛奶纸袋36公斤,塑料瓶子25公斤,白色饭盒15公斤,白色饭盒非常轻,整个一月份回收的个数是5538个,2月份是5885个。

没有读这本书之前,也听说过日本垃圾分类做得很好,想着跟我们这儿也不会差太多,也就是社区里有很多的分类垃圾箱,大家能自觉地把垃圾按要求倒入不同的垃圾箱而已。没有想到的是,日本的垃圾分类是从家庭内部开始的,垃圾送出门前有这么多道程序。我们常常说要了解一个人,只需要看他对待一些小事的态度上就能感受到。要了解日本这个民族,从他们对待垃圾的态度上,不是就能够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了,他们的那种认真,一丝不苟,

持之以恒。正因为如此,从日本回来的游客才会感叹:日本真干净,日本的水真清,天真蓝;正因为如此,日本才会成为世界上先进的环保国家之一。

而我们这儿,入秋以后,雾霾充斥的日子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临放寒假前,冷空气过后,终于迎来了清新的空气,瓦蓝通透的天空。中午,我们一圈一圈地在操场上散步,尽情享受着这明媚的阳光,贪婪地呼吸着这新鲜的空气,因为每个人的心里都知道:这样的日子不会太多,说不准什么时候雾霾又有会卷土重来。你看,连呼吸新鲜空气都成了奢侈的事情,这是多么的可怕!可见,保护环境已迫在眉睫,我们不应该仅仅只停留在口头上,却没有行动。打开电视,你会看见许多关于环境保护的公益广告:提倡过年不燃放烟花鞭炮;提倡绿色出行,少开车的等等。我觉得这些事情都是我们力所能及的。过年的时候,劝导家里人不要再燃放烟花爆竹,要有年味,在自家门上贴副对联,剪个窗花,挂个灯笼,不是一样也很喜庆吗?而平时的出行,近距离的尽可以选择骑自行车,既环保还能锻炼身体,一路上又能欣赏自然风光,多好的事啊!我觉得我们现代人并不缺乏环保的意识,缺乏的是一种“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的意识。一边在埋怨着这让人窒息的雾霾,为我们下一代的生活环境深感担忧,一边即使是再短的路程,也不愿走走路,骑骑车,离开了汽车几乎是无法行动,认为环境的整治那是国家的事。回过头来再来看看日本市民,他们则认为环境是自己的环境,保护环境也得从自己做起,他们的行为是那么的自觉。

是啊,环境是我们自己的环境,保护环境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伸出我们每个人的手,让我们共同去擦亮蓝天,播撒绿色吧!

蒋惠英

 

第二篇:独自行走在13亿人中-读后感

独自在13亿人中

我是一个喜欢旅游的人,但是受到经济和时间条件的限制,没有太多的机会出行。所以平时读书很爱读一下游记类的书籍,开阔视野的同时也满足了我足不出户便能游历世界的愿望。

最近读到一本有趣的书:《独自在13亿人中—一次横跨中国的旅行》,是一位叫柯立思的德国人,跟随中国太太来到北京定居,在小区大院里被运垃圾的老大爷一次次追问“你在中国是干什么的?”之后,终于决定一个人横穿中国,学学如何成为真正的中国人。他计划在三个月内走完318国道的全程,因为318国道是中国境内所有东西方向的公路中最长的一条,全长5476千米。沿途有长江口、钱塘江、西湖、太湖、黄山等著名景色。

为了保证这次旅行是一次真正的中国式的旅行,他决定只乘坐普通的长途汽车,从上海启程,沿着长江一路向西,途径浙江、安徽、湖北、重庆、四川,最终到达西藏的友谊桥。

微笑之国中形态各异的面孔在作者的笔下汇成了一幅表现这个泱泱大国的印象派画卷。一个基本上不怎么会说中文的德国人行走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尤其是他到的很多地方外国人还是稀缺物种,他的遭遇便可想而知了。被当地人目不转睛的盯着看,追着看的这种待遇自然不必说,还有好客的中国人“哈罗哈罗”地打招呼,被人欺负被人骗也基本上是家常便饭。由于经常随遇而安地住在那些在景区拉客的小旅店里,也少不了跟那些小老板斗智斗勇;为了更好的感受长江,他跟一个摩托车手不断的讨价还价;一个英语教师请他喝酒吃火锅,还和他称兄道弟。旅行中他并不是孤独的,他还有好多虚拟的陪伴者,比如,他在书里提到《猜火车》、《辛普森一家》、创世纪乐队、汤姆克鲁斯的电影、摇滚乐队、好莱坞明星,甚至渡轮上

的小强,都是陪伴他走过这一路的朋友们。

草根式的幽默叙述着一个德国人视角下的中国。柯立思是个爱思考的人,他对中国的观察很细致,不少地方值得我们思考。 比如他在饭店前台拿的导游小册子上讲像这样的运河在西塘城里一共有九条,把城市切成八块,然后再由104座桥连接起来,此外城里还有一共122条小巷。“我觉得我应该仔细考察一下这些数字是否都是真的。不需要考察的是:中国人很喜欢总结,喜欢用统计数字说话,而且有时喜欢到疯狂的地步。我也要学会用数字说话,不然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中国人。 ”再比如在中国购物和旅游密不可分,如果没买什么东西,就是参观了金字塔、马可广场,或是罗浮宫,也算不上是旅游。 他在书中还提到了很多观点现象让人回味:“中国的很多城市在经历了过去三十年的现代化改革后变得不堪入目,因为好像现代的中国人完全没有比例的概念...在一座典型的中国现代化大都市里还必须有一个正在被拆迁的区和几座烂尾的高楼”。

柯立思不是板着脸过日子的那种人,既不媚俗也不媚雅,语言平实流畅又妙趣横生,各种各样光怪陆离的故事在作者简洁的描绘下,都成为旅途的风景;嬉笑怒骂中描绘了一个普通德国人眼中的神奇的国度。《独自在13亿人中—一次横跨中国的旅行》中作者的风趣幽默让人忍俊不禁,而作者的观点视角又着实发人深省。这绝对是一本令人耳目一新,源于真实生活的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