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读后感 思修作业

《红岩》读后感

这是我第一次通读了《红岩》这本书,对于这本人们口中的好书我一直抱着一种敬畏的心态来面对,细细地品读。当我看到封面上的那句话:“用鲜血染红我们的旗帜”,年轻的心就此沸腾了,想重新回到那理想与信仰占领一切的年代!

我感受到这是一部用血与泪书写成的悲壮篇章。解放战争时期,在山城重庆,我中国共 产 党领导下的地下工作者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特务机关的残酷镇压和迫害,但是他们不畏强敌在监狱中与之进行不泄的斗争。19xx年11月27日,重庆解放前夕,这里却奏响“国际悲歌歌一曲”,200多名戴着脚镣手铐的共 产 党员、革命志士、青年学生、军人、甚至还有只有10岁的 “小萝卜头”宋振中,遭到了国民党军统特务惨绝人寰的大屠杀,鲜血染红了歌乐山下的步云桥、渣滓洞、白公馆、松林坡、梅园??虽然他们大部分的人都牺牲了,但他们的精神激励着剩下的革命同志坚持到了革命胜利! 《红岩》为我们塑造了革命英雄的群体形象。这些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经历、不同性格的共 产 党员和革命者,经过作者的精心刻画,都活灵活现地以各自的形貌出现在我们面前。江姐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一个主要人物,她对党忠贞,对敌斗争顽强不屈,在危急关头从容镇定,对革命同志血肉情深。在赴华蓥山途中,她看到城墙上悬挂着丈夫的头颅,虽然悲痛欲绝,但为了不暴露身份,仍旧镇定自若地去与双枪老太婆会面。在就义前,她平静地与战友们一一告别,亲吻“监狱之花”,梳理好头发,换上整洁的蓝旗袍,平整好衣服的皱痕,而后从容走向刑场。 最令我难忘的一幕是江姐被捕后,特务用粗长的竹签钉入江姐指甲缝间进行逼供的情景:“……?十指连心,考虑一下吧!说不说??没有回答。铁锤高高举起。墙壁上映出沉重的黑色阴影。?钉!?人们仿佛看见绳子紧紧绑着她的双手,一根竹签对准她的指尖……血水飞溅……”读到这里,我不禁泪流满面:特务们残暴得令人发指,而江姐又是多么的坚贞顽强!面对敌人的拷打利诱,面对狱中生活的艰难困苦,江姐等可钦可佩的勇士们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顽强地与敌人抗争。

最值得赞叹的是里面都是一些真实的人和事情,而这些人和事情同一个年代、一个时代紧紧地结合在一起。 “为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把牢底坐穿”,“失败膏肓土,成功祭苍生”,“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而在这些思想当中,所实践的都是具体的人,而这些人都不是当时一些家庭条件困难,吃不饱饭,穿不暖衣的,都是一些青年知识分子,从小都有富裕的家庭生活和优越的生活条件。但是在自己的人生实践选择道路当中,他们投身于社会革命,为整个国家民族和大多数的利益进行实践,这崇高的选择促使我们去思考,人应该怎么去活着,该怎么去奋斗,怎么去确定自己的价值取向,以及个人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应该所尽的责任和承担的义务。

我相信红岩中的每一位战士,都是“红岩精神”的代表,红岩精神激励着一代又

一代热血青年为理想和信念奋斗不息。无数个大义凛然的共 产 党员前仆后继,用生命和鲜血捍卫党的尊严和机密,配合武装斗争,沉重地打击了敌人的反动气焰,正是有他们的努力,才有共和国今天的繁荣昌盛和国泰民安!这句话说出来是多么容易,但现在的中国人又有多少真正地从心里感激,对下一代的教育是否会慢慢淡忘这曾经惊天动地的壮举和牺牲,不让孩子接触血腥,红岩里的精神是否会失传?我常常担心这样的事情会发生,或许是因为我身处大学的原因。在我眼里的大学,很多人无聊,空虚,苦闷,浮躁,整日除了学习和逛街就无事可做,相比于革命年代的青年学生如饥似渴地获取知识的劲头,随时为理想,为革命献身的热情,我不禁为我们这一代人汗颜。我究竟该何去何从?如何正确定位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是我进入大学要考虑的问题!!认真思考:怎样去树立真正的信仰并为之奋斗?!红岩,这面用鲜血染红的旗帜将永远在我心中飘扬,引我迈步人生路!

他们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了我们的国旗,那我们该怎样让我们的国旗更加鲜艳?在我们享用现代文明的时候,能够忘记和平的生活源于血染的历史吗?能够忘记曾经发生过的战争吗?能够忘记曾为此付出了生命和鲜血的先烈们吗?能够忘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庄严意义吗?不,不能,我们也没有资格忘记。先辈们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和幸福,现在他们都已没入历史的长河中,那剩下的,除了珍惜这一切以外,就是我们的责任了,我们要将先辈们的精神一直一直延续下去,让中华民族的红岩精神永远屹立与世界民族之林!

杜 璇 市政1002 班11 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