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科学发展观的体会

学习科学发展观的体会

科学的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对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和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科学总结,是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进行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导方针。认真学习、全面贯彻科学的发展观,对于高等学校办学的快速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深入学习、全面贯彻科学的发展观,是“三个代表”的客观要求

(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科学的发展观的问题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来的,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的发展观包括如下要义:

1、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就是把人的生存发展作为发展的最高价值。具体地说,就是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以及全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马克思曾经指出,未来的社会应该是以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态。显然,马克思把“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先进社会形态的重要目标和根本标志。世界经济社会的发展曾经经历了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误区,我国社会的发展也走过了忽视人民群众各种需求的弯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的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此,以人为本,应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2、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目标。所谓的全面发展,就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更包括社会的发展,即经济、政治、科学、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概括起来说就是社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全面发展。

3、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原则。所谓的协调发展,主要包括:一是经济自身得协调发展,就是要使发展的四个方面要素,即速度、结构、质量、效益有机统一。这里需要明确的是,增长不等于发展,增长只是表现在数量和规模上的提高和扩大,而发展则既表现有量的增长,规模的扩大,还要有结构的优化,质量的提高,特别是效益的增加。离开了后者,任何量的增长都是无效的。二是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经济的发展不等于社会的进步。经济发展必须以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目标,也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社会的公平、安全、自由与和谐,特别是要满足人的多样化的需求,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使人生活得更健康和幸福。三是城乡和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四是人与自然的发展。

4、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点。可持续发展包括两个方面的可持续:一是当前的持续,如果经济结构内部不协调,或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过大,经济发展就会难以为继;二是长远的持续,这是由生态、资源的承载和支撑力所决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的需要。这是人类所应共同遵守的价值理念,也是人类对发展认识的最高境界。

5、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要实现此目标,就必须做到以上五个方面的统筹。因而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二)科学发展观的特点和意义

1、科学性。首先,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社会发展的过程,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不断相互适应与协调的过程,也是人与自然的相互适应与协调的过程。科学的发展,就是坚持发展的辩证法,以联系、连续的观点,系统的观点,全面的观点认识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有效地调控矛盾运动的各个方面,使其达到协调和统一,促进经济与社会向更高的水平迈进。

其次,科学的发展观是以人类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为依据的,或者说是以现代的发展观为依据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人类的发展观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经济增长优先的传统发展观,在20世纪的50—60年代占主导地位;二是综合和可持续的发展观,在20世纪70———80年代占主导地位;三是以“人类发展”为核心的现代发展观,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占主导地位。19xx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表了第一份《人类发展报告》,提出了“人类发展”的概念,所谓人类发展,简言之,就是通过强化全体民众的能力和机能而扩大人们的选择过程,它强调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改善所有人的生活,增进人类的幸福、自由、尊严、安全、公正、参与等。因此我们说科学的发展观,既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也反映了世界关于发展的普遍的价值取向,又符合中国实际,因而它是科学的。

2、理论指导性。科学的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哲学,他解决的是如何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他是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成部分。毛泽东有《论十大关系》,邓小平有“共同富裕”和“两个大局”的思想,江泽民关于全面发展的问题也有系统论述,西部大开发就是解决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3、时代性。科学的发展观具有与时代同步的时间坐标,他是解决当代中国的发展问题,因而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4、针对性。科学的发展观是针对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出现的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导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差距过大,资源环境状况进一步恶化的现象提出来的,这些问题不解决,就会严重危及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5、实践性。发展观是发展的哲学,是实践的哲学。它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基本观点,有

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经济建设的全局发生重大影响。因此,温家宝总理说“科学的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导方针。

二、理解科学的发展观,要把握几点关键性的认识

(一)科学发展观的要义是发展。科学的发展观是对“发展是硬道理”的充实、提高。“发展是硬道理”精辟地说明了发展的重要地位,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发展是永恒的主题。而科学的发展观则包括了更加丰富、系统的理论内涵,它系统地概括了发展的本质、目的、原则、重点、要求和途径,具体地说,就是进一步解决和说明如何发展,怎样发展。

(二)发展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科学的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并不是否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告诉我们: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一定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进而也决定着整个社会的性质和发展状况。与此相适应,经济建设的发展水平也就必然决定着政治、文化的发展程度。所以党的十六大指出:“发展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三)发展是平稳持续快速的发展。我国是一个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抓之机遇,加快发展,对于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而发展必须保持一定的速度,特别是平稳持续的发展速度。但是我们所需要的速度,是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增加效益基础上的发展速度,而反对片面追求发展速度的倾向。只有坚持结构优化、区际协调,才能保持持续的快速发展。否则,就会导致经济发展的大起大落。

三、推进高等学校办学快速协调发展应重点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德育与智育的关系,也就是育人与育才的关系。大学究竟是干什么的,儒家经典《大学》开篇中就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也就是说,大学之根本,在彰明人的光明的德性,培养一代新人,达到至善的境界。由此出发,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古代的教育,主要是德育教育,即做人的教育。而现代大学教育应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就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全面和谐发展。然而全面发展并不是平均发展,从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出发,就是要把做人的教育,即德育摆在首要地位,避免和克服在现实中存在的重科学轻人文、重技术轻道德的倾向。坚持以人为本,要求现代教育必须体现对人的终极关怀,特别是大学德育,要走进学生的心灵,促进大学生人格的完善和个性的和谐发展。

2、处理好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毫无疑问,大学是专业教育。但大学又不同于职业训练所,或者说大学不同于专业技术学院。我国已经进入了大众化教育时代,其特点是精英教育和大众化教育并存。大学有他自己的任务。党的教育方针明确要求: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里实质上是指明了要培养两种人,建设者是什么,就是大众化人才;接班人是什么,就是精英。大学是干什么的,特别是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大学主要是培养精英的,至少进入“985”工程和“211”工程学校主要面向的是精英教育。其他的学校都主要是承担培养大众化人才的任务,即培养建设者的。作为教育部直属的重点建设的大学,就不能对学生仅仅进行专业教育,而必须把提高学生的素质、启迪学生的心智放在重要的位置,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就要求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现代大学要求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结合起来。

3、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科学研究是现代大学的重要职能。相对于专门的研究机构而言,大学的科研具有特殊的意义,他是学科发展的关键,是研究生教育的基础,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一所大学水平与实力重要标志之一。教学与科研的最优状态是将二者统一于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我们常说教书育人,实际上还要坚持科研育人,往往是一流的教学需要一流的科研来保证。争论教学科研孰轻孰重是毫无意义的。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要求教师、特别是一流的学者,既要科研,又要教学,优秀的学生慕名校而来,就是看重一流的教师。名师上讲台,既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需要,也是实现教育公平所需要的。

4、处理好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之间的关系。学校的规模是由三个方面决定的,即学生、教师和物质资源。而后两者又决定学生规模。所以办学不是学生规模越大越好,它必须与你的教师、以及物质资源相协调,否则必然导致质量的下降。国外著名的大学它的生均资源占有量都是较大的,著名的法国高师每年只招收200多名学生,他是典型的精英教育,出了多位总统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

5、处理好大学独立的价值追求和为社会服务之间的关系。传统的大学有三项任务,或者是三项功能:保存知识、发展知识、培养人才。保存知识就是传承文明,发展知识就是追求真理,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哈佛大学的校训就是“让你与真理为友”。因为追求真理,传统的大学对功利的技术学科不感兴趣,因而文、理是大学的标志。因为要追求真理,大学要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反对任何的政治干预,以免失掉大学的公正性。也是为了追求真理,坚持学术自由,大学设立终身教授,不能随便解聘。也正因为如此,有人把大学称为“象牙塔”。二战以后,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大学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社会对大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则走出了“象牙塔”,承担社会责任,成为科学发展、技术创新的基地,也成为社会的“服务站。”因而现代大学有四项职能,即保存知识、发展知识,社会服务、培养人才。但是现代大学的发展表明,大学决不能仅仅是社会的“服务站”,大学不仅要向社会提供有用的东西,大学还要提供暂时不需要但从长远来说又是社会所必需的东西。这才是大学的恒久价值。所以大学必须有独立的精神追求,创造和形成独具个性的大学精神,既要面向社会,又要保持独立的精神价值,将大学的自主、自立与社会责任有机的统一起来。

 

第二篇:谈谈学习科学发展观的个人体会

谈谈学习科学发展观的个人体会

当前,举国上下掀起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热潮。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变化的国际环境中推动我国发展的迫切需要,是落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的迫切需要,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迫切需要。因此,我认为必须做到“三个结合”。

一是要结合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学。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唯有发展才能不断为社会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才能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使社会公平正义,发展是解决诸多矛盾的有效途径。从当前来说,就是要用发展的方式来化解国际经济衰退带来的各种挑战和影响。进一步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坚强意志、谋划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促进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要有新的思维,新的举措,新的工作方式。面对挑战,树立信心,不畏缩,不后退,既要充分估计国际国内环境的复杂性,深刻认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艰巨性,又要正确看待我们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紧紧抓住扩大内需政策措施

带来的新机遇,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审时度势、果断决策、周密策划,采取有力措施,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是要结合关注民生紧密学。要紧密联系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实际,紧密联系民生问题,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切实保障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既要抓经济求发展,又要处理好群众的热点、难点。多深入基层,多深入实际,多深入群众。食品药品都是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也都与民生息息相关。作为监管管理部门,管理得好不好,方法得不得当,效率高不高,都能反映出部门和工作人员是否进行了深入调研,贴近群众,联系实际找问题,作研究。不提脱离实际的高指标,不喊哗众取宠的空口号,不搞劳民伤财的假政绩,不掩盖问题,不因循守旧。当前,要特别注意解决应对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世界经济衰退带来的宏观政策层面的突出问题。要下大力气解决基层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特别是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下群众生产、生活方面出现的新问题。立足于当前,着眼于长远,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从而达到共建共享、共享共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三是要结合加强党的建设学。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是保持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党的领导干部是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谋发展的领路人,要谋发展,就得把握好方向,制定好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解放思想,加大改革的步伐,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因而要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统筹规划、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切实负起领导责任,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千方百计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各级领导干部要做推动科学发展的表率,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同做好各方面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解决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工作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群众利益的关系;处理好群众现实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切实做到通过学习推动实践,在推进实践中深化学习,以身作则促进科学发展、真抓实干落实科学发展,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