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报告之收获体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报告之收获体会 通过本学期几大模块的学习,系统性的提升了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认识到为什么发展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好处,当今中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当代中国发展中的问题以及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这对于一名研究生而言,对于自我反思以及对于未来道路的选择都有很大的帮助。

一、 导论部分

导论部分综合讲述了当代中国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以

及中欧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等。

从总体上认识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

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基本问题。

根据当代中国发展实际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

论体系和制度,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是一个有机统一体。实现社会主义的发展,我们必须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正确认识和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途径。

二、 当代中国基本国情和发展实际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综合国力迈上了新台阶,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但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20xx年第二季度,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跻身于中等发达国家行列,国外被迫承认中国的崛起这一事实。但这不意味着中国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成为经济强国。第一,从人口数量和质量看,中国是人口大国,但并非人才强国。第二,从人均生产总值看,中国仍处在世界后列。第三,从人民生活水平看,中国人名生活仅在总体上达到小康,农村贫困人口仍有7000多万人。第四,从资源占有情况看,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多,面临很大的资源环境压力。第五,从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看,中国仍低于世界水平。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在发展过程中必然经历若干具体的发展阶段。党的十六大在深圳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的基础上,明确提出21世纪头20年是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一科学判断的主要根据在于:一是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国家发展。二是中国经济发展总体

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更加成熟。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中国共 产 党把马克思主义政治观运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实践,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难点和重点。第一,党的领导与执政的关系。第二,党和人大的关系。第三,党和政府的关系。第四,党和司法的关系。第五,依法治党的问题。

政治体制改革是当代政治建设发展的直接动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指导思想。其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理论。二是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三是关于文化建设根本目的的理论。四是关于促进文化发展的理论。五是关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等。

西方国家凭借其强大的经济科技优势,大肆对其他国家进行思想文化渗透,实现其“和平演变”的图谋。当前,我国正处在“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的关键阶段,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抵制西方国家的思想文化渗透,必须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建设理论的内涵十分丰富,涉及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涵盖社会建设各个方面。

加强社会建设,要遵循经济社会发展到规律,统筹各阶层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用历史、具体、发展的视角来看问题。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国社

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维护公平正义,就是要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

社会治理是社会建设的重大任务,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必要条件。社会治理的目的是协调社会利益,引导社会达成利益共识。因此,社会治理必然表现出多元主体参与、表达利益诉求,平等协商、相互配合的互动性。

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当今世界存在着两大类环境问题,一是工业化过程中排放大量废水、废气、废渣带来的环境问题;二是由于不合理靠法利用自然资源导致的森林锐减、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和物种灭绝等生态环境问题。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两类问题兼而有之,更严重的是第二类问题。

当代中中国生态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人口占全球首位,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人均森林和草原面积,居世界第120位;人均水资源居世界第88位。我国每单位GDP的能耗为世界水平的2.4倍。第二,水资源缺乏,水质污染严重。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四位,人均却仅为世界的四分之一。第三,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程度加剧。我国是受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建国以来,全国共有66.7万公顷耕地沦为沙地,有235.3万公顷草地变为沙漠,全国退化草地面积达1.05亿公顷。第四,森林覆盖率低,森林草原生态系统退化。全国90%以上的天然草原不同程度地退化,草原退化、沙化和碱化的面积达到1.35亿公顷,占草原总面积的三分之一。第五,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平衡受到破坏。目前我国环境污染严重,有毒化学品、固体废弃物、噪声等污染给人们的健康造成极大危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要注重,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处理好有限的国土空间与日益扩大的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是有限的国土空间发挥更大的承载能力。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建立在资源得到高效循环利用、生态环境受到严格保护的基础上,构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途径包括:第一,推动绿色发展;第二,推动低碳发展;第三,推动循环发展;第四,加强宣传教育。三,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要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着力推进重点流域和区域水污染防治,着力推进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大气污染治理。即治理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治理水污染,保护水环境;治理水土流失,改善土壤质量。

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并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并列,形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的提出,为努力建设国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走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实现路径。

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力量

中国共 产 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始终高度重视并不断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使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经受住各种风险和挑战的考验并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中国共 产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的特征,这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新论断。中国共 产 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在长期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巩固起来的。中国共 产 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政治领导;二是思想领导;三是组织领导;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是改善党的领导的前提,不断完善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方式。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是党治国理正的基本方式。

八、 当代中国与世界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准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一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二是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三是科学技术酝酿新突破;四是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影响深远;五是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六是人类共同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20世纪90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形势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国际局势呈现出来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的基本态势,和平与发展任然是时代主题。

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同170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签署了300多个国际公约,与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双边贸易协定或经济合作对话机制。世界的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在过去30年里。中国有6亿多人摆脱了贫困,对全球减贫事业贡献率达70%。中国经济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比从1%提高到12%,目前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将近30%。

当代中国国际战略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

和谐世界;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学习的是思想,有助于我们理解历史,正确认识看待历史。中特这门课程在本科阶段已经学习过,现在研究生阶段再次学习该课程,细细品来仍然感觉到受益匪浅。

 

第二篇: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论文

2011-20xx年第一学期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论文

浅析农村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

[摘要] 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正变得越来越突出,落后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村生活方式造成对环境的持续的面源污染。城市及其工业的污染源不断向农村地区的转移,则是农村环境质量下降的外部原因,而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政策差异体现了城乡之间的不公平。本文从农村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建设、政府农村环境保护行政职能分配、农村环保管理机构设置和国家社会资源配置等方面分析了目前的农村环境保护制度与农村环境现状之间的不适应之处,总结了农村环境问题的制度成因,并进一步提出改进农村环境保护的对策性建议。

[关键词] 农村环境保护、面源污染、城乡公平、生态文明、生态农业

1 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现状和特点

1.1 农村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苏杨在《中国农村环境污染调查》一文中概括了农村的三类环境污染问题[1]。其中包括:现代化农业生产造成的各类污染;由于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管理滞后产生的生活污染;乡镇企业布局不当、治理不充分产生的工业污染。

可以说,由上述原因造成的污染在莱州市都有明显的体现。土壤受到化肥、农药、除草剂以及地膜的污染,水土流失严重,年土壤侵蚀量为229.18万吨,侵蚀模数1593吨/年×平方公里,年平均土壤侵蚀深1.18毫米,造成土壤肥力下降;海水入侵面积达251.7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而全市的河流基本断流,水库总氮超标,有富营养化趋势,已经造成饮用水紧张多数村庄垃圾围村,畜禽养殖户引起的废水、恶臭污染纠纷不断,地下水水位下降的同时水质也不断下降,没有接集中饮用自来水的村庄饮用水井过几年就要更换;规模小、技术土、污染分散难治理的废塑料加工、菱苦土和滑石粉生产、石矿开采、石材加工、铸造等行业造成的区域性水污染、粉尘污染、大气污染等难以治理。

1.2 落后的农村生产生活方式是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普遍原因

从农村目前的污染状况来看,生态环境恶化的普遍性原因是目前农村生产生活方式落后。 我国农业生产大部分依靠化肥、农药、地膜,采用传统的耕作方式,而化肥农药的流失量惊人。一些地方氮肥的利用率在20%-50%,磷肥的利用率在10%-30%,氮、磷的利用率太低,化肥流失加剧了湖泊和海洋等水体的富营养化,造成了地下水和蔬菜中硝态氮含量超标,影响了土壤自净能力农药利用率平均只有施用量的,比发达国家要低,农药大部分进入了水

1

2011-20xx年第一学期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论文

体和土壤中,使自然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破坏了生态平衡,威胁着生物多样性。据浙江省环保局的调查,浙江省被调查区地膜平均残留量为3.78吨/平方千米,造成减产损失高达产值的1/5左右。农药、化肥和地膜中的相当一部分流失在环境中成为污染物,造成严重的面源污染,农药甚至残留在农产品中,直接危害着人民的身体健康,因农药残留引起的急性食物中毒时有发生,而慢性中毒可触发多种慢性疾病,包括癌症、生殖和神经疾病、以及干扰内分泌系统等。然而,有关环境和生态保护方面的理念未能很好地融入土地整治中,主要表现在:1)对生态自然环境方面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考虑较少,有关环境、生态保护的资金投入不足。2)现有规划中,对环境保护的理解局限于减少水土流失、防风固沙等自然环境因子方面,忽略了对自然景观、人文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2]。

1.3 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也是目前我国城乡关系的又一种表现

国家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潘岳曾撰文指出:中国农民为经济现代化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他们却愈来愈被排挤在现代化的成果之外。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0世纪80年代1.8:1,扩大到90年代的2.5:1,20xx年更达到3.2:1。拿环境来说,中国污染防治投资几乎全部投到工业和城市,农村环保设施几乎为零。城市环境的改善以牺牲农村环境为代价,通过截污,城区水质改善了,农村水质却恶化了;通过转二产促三产,城区空气质量改善了,近郊污染却加重了通过简单填埋生活垃圾,城区面貌改善了,城乡结合部的垃圾二次污染却加重了。农村在为城市装满“米袋子”、“菜篮子”的同时,出现了地力衰竭、生态退化和农业面源污染[3]。

农村污染问题涉及家家户户,且主要为面源污染,量大面广,同时,负责管理的责任主体不明确,在治理方法和运作模式上也较之城区和工业污染难度更大,投入资金治理效果较城市和工业污染治理效果相比很不明显,投资回报率很低,所以农村的面源环境污染问题被“边缘化”。与弱势产业的农业和弱势群体的农民一样,农村环境问题也处于某种弱势。莱州市环境污染防治资金同样大部分投入到城区和工业,农村环境保护受到有意无意的忽视。

同时,工业污染与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造成了局部农村环境日趋恶化。随着全民环境意识的提高,外地较大城市以及本地市区内的污染企业越来越难以生存。一方面是政府部门的管制越来越严格,另一方面又要面对周围市民的不断投诉抗议,再加上市区内企业所占有土地的超高价格,企业向农村搬迁成为理所当然的选择。而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居民所产生的人均超过农村数倍的废物最终的流向也是农村,造成了从城市边缘向农村纵深发展的污染带。郇庆治指出,许多欧美国家实行“己所不欲,转嫁与人”的双重环境标准[4],许多地方都深受其害。

2

2011-20xx年第一学期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论文

2 我国的农村环境保护体制及其存在的问题

2.1 从法律法规体系角度看农村环境保护体制

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已经构成一个完整体系。从环境保护基本法到各个单项法及其实施细则等,己经成为一个针对工业和城市污染的比较完备的整体。概括地说,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主要设计了八项基本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限期治理制度、排污收费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申报登记与排污许可证制度。

我国在工业化和城市环境已经受到严重危害的情形下才。提出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环境政策原则,并制定了以这八项制度为主干的环境政策。自从环保法实施以来,实践证明,这八项制度在针对工业与城市污染的治理方面具有可操作性,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使得大部分城市环境有所改善。环境政策制定者的初衷并不想偏离农村,希望制定的环境政策是系统而完整的,具有普适性。然而,由于农村和城市环境的特点及造成环境问题的原因不同,现行的环境政策在农村的成效是十分有限的。从这八项基本制度看,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目前主要涉及城市环境质量以及节能减排、辖区企业限期治理、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阶段性环境任务,目前设计的指标与设定的任务与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相关度太低,仅能涉及在农村排放污染物的有一定规模的企业而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目前只涉及工业点源污染物,没有将面污染源尤其是农村生产生活污染源进行控制限期治理制度、排污收费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申报登记与排污许可证制度这几项制度完全针对工业企业,虽然考虑到了这些企业对所在环境包括农村环境的影响,但不涉及农村的面源污染问题。所以,农村环境保护缺乏法律支持,针对农村的面源污染,基层环保局感到力不从心,无从操作。

乐小芳等提出,在农村,引导性环境政策不仅应当使农民参与到环境保护活动中,监督企业和其它个体的行为,更主要的是应当能够通过经济利益激励调整农民的行为,这样的政策既可以节约环境政策实施成本,又可以有利于农村环境的保护和改善。“要使政策在现实中顺利实施,必须保障其动力机制的顺畅。引导性环境政策的实施动机来自权利和受益的结合,即“权益”。但是,“我国环境法中尚未明确规定公民的环境权,加上农村土地等资源产权关系不明晰,致使农村的环境资源具有一定的‘公共属性’,这不仅导致污染由城市向农村的转移,而且鼓励了农村居民掠夺式生产方式和崇尚奢侈消费的生活方式”[5]。

2.2 从行政职能分配角度看农村环境保护体制

我国的环境保护职能主要由各级环保局承担,其他的解放军设有环境保护机构,国家海洋局承担海洋环境保护职能,农业部门设有环保站,负责农业环境保护工作,组织生态农业建设以及绿色食品的申报管理工作,其他的林业部门、水产部门、交通部门及水务部门也有部分环保职能。环保系统中最基层的是县级环保机构,少数乡镇一级设置有环保办公室、环

3

2011-20xx年第一学期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论文

保助理、环保员等环保机构,辅助环保部门的工作。因而,环保工作分散在各个相关部门,部门利益不协调,导致谁都不管或不能进行有效的综合管理环保机构的隶属关系复杂,不能很好的贯彻实施环保法规、政策,许多工作很难落实。

目前,县级政府的环境保护职能基本上全部归于基层环保局,而农业部门的环保科室主要承担生态农业建设以及绿色食品的申报管理工作。以莱州市环境保护机构为例,市环保局基本分设三大块监察大队、监测站以及法规宣传和承担审批、规划、统计等职能的管理科室。监察大队可根据辖区划分范围,分设监察中队,主要承担排污费征收、环境信访处理,排污企业污染物排放申报等工作监测站主要承担水、大气、噪声环境质量监测工作以及企业污染物排放浓度或排放量监测工作其他的审批、规划、考核、统计等任务由管理科室承担,法规宣传功能也归属职能科室。

2.3 资源配置角度看农村环境保护体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三农”问题突出摆在了社会发展的前沿,成为一个重大的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党的十六大后,城乡二元结构社会如何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己经成为国家战略,如何保护农民的权益,也成为党和国家日益重视的问题。但相比农民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权利,农民的一项基本的也是重要的环境权利却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农村环境保护资源配置一直严重不足。正是由于对农村、农民的环境权益的相对漠视,造成了对农村环境保护的长期忽视。近几年来,虽然对乡镇企业的污染加大了治理力度,农村生产生活的面源污染却仍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是忽视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另一个体现。受传统习惯及乡村自然经济的深刻影响,跟全国大部分农村一样,莱州市大多数乡镇,村庄在发展进程中忽视了环境规划和治理,与城市相对规范的规划!较完善的环境基础设施相比,小城镇和农村村庄在这些资源的配置方面明显落后,污水管网、污水处理设施、垃圾处理设施、集中供暖设施基本没有,很少使用清洁能源,直接造成了农村在向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只是由于农村地区人口密度相对城市要低得多,没有引起急性事故而不被人重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无疑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极大发展,但配合这种体制下的环境立法缺位、村集体经济及行政权的弱化、单个家庭及个体行为的极大自由化,对于已经成为“公共事务”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治理既缺乏强制性机制又缺乏激励性机制。所以,在我国农村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体制下,农村污染更应向源头控制模式转化。

4

2011-20xx年第一学期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论文

3 关于我国农村环境保护的对策与建议

3.1 明确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农村的目标

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天人合一”的思想,追求人与自然界的统一,“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和谐”的思想推而广之,也体现在传统的伦理道德、社会组织、政治形成了一种追求“和谐”与平衡的文化。进入现代社会后。由于人口剧增、生存压力增大,对农产品以及各种自然资源的需求量急剧增长,对合理利用资源又认识不足,因而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资源掠夺式开发的情况,破坏了人与资源的平衡关系,使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逐渐突出,再加上西方竞争思想随着现代工商经济飞速发展的扩散,体现更多的是竞争甚至掠夺的思想。竞争可以促进发展,但由于没有形成恰当的竞争规范,却加速破坏着环境等“公共资源”,正是因为如此国家提出了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协调好人口、资源、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保护好农村环境。要严格控制农村人口的迅速增长,同时要从文化水平、科技素质和社会公德等方面提高人口素质,尤其要加强生态、环境知识的教育和普及,树立生态意识和环境意识,提倡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新农村要求保留农村传统文化中与自然相和谐的部分,同时还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针对现代农村的特点,建立新的和谐价值观,农村的发展也要有新的可持续性的模式,农民也要形成新的环境友好型的生活生产方式,要在传统的农业文明基础上创造新的生态文明。

3.2 充分尊重并保障农民的环境权益,使城乡公平协调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用行政手段,以不平等交换,把农村的经济资源转入城市工业之中。“可以说,建国后我国工业化的投资主要是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获得的。正因为农业对工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我国的工业化才得以在较短时间内取得辉煌的成就。”谢根成认为,剪刀差政策是我国建国后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主要政策支点之一。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剪刀差政策是重要原因。如果说为了工业化的迅速推进,剪刀差政策是一个无可奈何的选择的话,那么当工业化达到中后期阶段时,我国的政策取向应当尽可能快地缩小剪刀差乃至消除剪刀差,城市因为从农村获取工业材料和农产品受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发展[6]。要真正解决这些问题,还要在实施生态补偿理论的同时将环境产权明晰化,私人净收益大于社会净收益,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所体现的环境不公平,是因为环境物品产权不清,以致人们容易“免费搭车”,酿成“公共财物悲剧”。结束这场悲剧的根本措施在于使环境物品产权明晰[7]。

总之,要让农村居民认识到自己拥有公平的环境权益,认识到目前农村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让城市居民认识到保护农村环境是与城市利益息息相关的,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

5

2011-20xx年第一学期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论文

分让政府、科研部门组织更加重视农村环境保护,大力培育以保护农村环境为目标的非政府组织,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学习其他国家保护农村环境的先进做法和经验。地方政府应当充分重视农村居民的环境权益,重视农村的环境问题,在对政府城市环境质量考核时,也要考核辖区内的农村环境质量,把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成为政府的重要工作目标之一。政府应当调整资源配置,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从环境保护基础设施以及生态农业建设方面加大农村的环境保护投入。

4 结语

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由于农村生产生活方式落后而造成的面源污染、粗放经营重复建设的乡镇企业造成的局部污染以及城市和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而越来越突出。我国现行环境政策对农村环境保护有所忽视,城乡资源配置不公平导致环境权益不公平,目前的环境保护制度对解决农村环境问题并没有针对性。本文建议采取以下对策把建设农村生态文明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晰环境产权、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以实现环境权益的城乡公平建立引导型的源头污染控制模式,以形成坏境友好型的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建设适合农村特点的农村环境保护制度,为农村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提供制度保障通过创新,建立以诚信为基础的生态农产品市场以引导农民走生态农业道路。

6

2011-20xx年第一学期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论文

参考文献

[1] 苏杨:中国农村环境污染调查困[N].经济参考报,2006-01-14

[2] 刘展鹏,郭海军,王青梅等:环境保护在土地整理中的哲学思考[J].水利科技与经

济,2006,12(12):849-851

[3] 潘岳:环境保护与社会公平,2004-10-28;人民网首页>环保>环境观察

[4] 郇庆治:《环境政治国际比较》(20xx年7月第1版),山东大学出版社,20xx年7

[5] 乐小芳,栗胜基,万劲波:论我国农村环境政策的创新[J].2003-05-07:中国环境法网首

页>学术文章>未知分类>文章阅读

[6] 巴志鹏,《建国后我国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分析》,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xx年27

卷2期,59-62

[7] 李建平,《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830-831

[8] 谢根成,《加入WTO后我国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的思考》[N],2004-04-22, WTO与

法治论坛>论文选粹

[9] 李贵宝,王东胜,谭红武,朱瑶,《中国农村水环境恶化成因及其保护治理对策》,2002

年8月8日,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xx年02期

[10] 钟格梅,李书钟等:《广西农村居民户厕的现状调查》[J],环境与健康杂

志,2007,10(12):791-793

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