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3000字

读资治通鉴有感

资治通鉴作为我国历史上一本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大影响。其内容丰富,跨越年限之长也是比较少见的。读完这本书后感想也是很多,从各个角度都有不同的感受。历史,文化,人物,计谋都给人很深的印象。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资治通鉴让我对中国的各个朝代的发展交替都有了比较清晰地概念。从周纪开始,每一个王朝的兴起和衰落,在资治通鉴里因为是以时间为顺序的,所以给人的感觉特别清晰。资治通鉴里面不像三国里面说的“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那样明明白白的展示着天下的格局变化,而总是以某一个集团为主线来写的。也有各个集团之间的斗争,但是其势力格局很不清晰。在历史的潮流中,胜者为王败者寇始终都是真理,然而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时候是分裂的局势,没有一个绝对的胜利者,势力相当,可能同时有十几个或是几十个国家机构存在,在司马光对主线的选择上也就带有了几分个人色彩,认为那个国家是正统,其余的则不予承认。这很容易看得出来,比如说三国时期,有魏纪,而没有蜀纪和吴纪。对他的观点我不加以评论,以示对作者个人观点的尊重。历史也给了我很多启示,在乱世,能做将军的都不是文弱书生,而以身强体壮的有地痞流氓性质的人居多。因为乱世里没有人愿意和你理论,武力才是真理。在汉纪里面写刘邦打败项羽后刚刚称帝的一个小故事里面就可以看出来。刚刚结束战争,是论功行赏的时候,刘邦一次宴请将士们喝酒,酒会上将士醉酒后有的就大吵大闹,有的干脆拿出佩剑砍厅堂里的石柱,让刘邦很不舒服,他根本感受不到皇帝的尊贵,所以刘邦私下说他们是粗鲁野蛮的匹夫。也的确是这样。当然,谋臣也很重要,能帮助获取天下,但谋臣不够骁勇,一般都无法带兵,做不了将军。而在相对稳定的时期,则往往是有才气的文臣在历史舞台上露脸。比如汉代吕后当政时期,虽然朝廷内部很不稳定,但是整个国家没有什么内乱。在朝廷上崭露头角的绝大多数都是文官,武官只是以辅助的姿态露了露脸。吕后死后最后还是陈平、周勃他们这些文臣把吕势政权给扳倒而维持了刘氏政权的延续,也稳定了朝廷内部的关系。可以看的出来文臣武将在历史的各个时期扮演的角色是很明显的。

从文化角度来看,各朝各代都有很多不同寻常的人,如周纪里面有一个故事:豫让吞炭。就是讲的一个智襄子的旧臣想着替智襄子报仇,其实智襄子是暴君、昏君,而豫让却对智襄子誓死效忠,赵襄子大度包容,对豫让的第一次对他的刺杀原谅了,还看重豫让的忠君,希望收他为自己门人,豫让誓死不从,赵襄子把他放了,而豫让却竟然将自己皮肤漆黑,吞炭把自己弄哑,让别人认不出来,最后还想着找赵襄子报仇。第二次刺杀失败,豫让被处死。豫让的忠到底是出自什么,没有中国古代的文化的作为基础是很难理解的,这可能就是忠臣不事二主,所谓的气节吧。因为人们头脑中的对错原则往往受环境的熏陶,封建时代的社会环境严重制约着人性的自由发展,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不可动摇的社会风向标。这和现代社会的区别很大,如今是法治的社会,女性也可以在社会上享有很高的社会待遇,这对比于中国历史,很容易看出来差异性。从各个朝代的社会发展上不难总结出:社会的发展方向是受统治阶级的影响的。就拿婚姻来说,在宋以前,婚姻都是相对自由的,女子再婚不会是什么很“严重”的事。平民就不说了,就拿皇室来说,隋炀帝杨广对自己父亲的妃子陈夫人都有不可说的关系,唐高宗李治的妃子后来被选为皇后的武则天,曾经服侍过李

世民,像这样的事,在宋朝及宋朝以后基本上就没有发生过了,因为宋代“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样的一个观点被宣扬的如火如荼,所以女性的自由也受到了严重的制约。这些都是统治者主导的方向。

人物方面,虽然资治通鉴不像三国那样对人物刻画的惟妙惟肖,但是也有很多让人难忘的人物。最先出场的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蒙毅。因为成龙拍了一部电影:《神话》,其中的主角就是蒙毅。很多电影往往有杜撰人物的习惯,而秦纪里面的确看到了蒙毅这样一个真实的人物。蒙毅和蒙恬是亲兄弟俩,蒙恬在外为将,蒙毅在朝中任职,可以说都是文武双全的人物。而他们两人最后都是被以赵高为首的奸臣害死的。对秦而言,他们忠心耿耿,而且蒙恬也是相当有名的武将,“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足以形容蒙恬之才。第二个就说是田横五百壮士,田横是秦末时候凸显出来的一位人才,帮助重新建立了齐国。而楚汉之争时韩信贪功,从而导致了汉将郦食其冤死而且破坏了汉和齐的联盟计划,齐国被韩信灭,田横带着五百人逃到了一个海岛上。最后汉败楚以后刘邦把田横请出了海岛,而田横因为曾经杀掉郦食其和觉得这样去侍奉刘邦是耻辱,自杀了。还在海岛上的五百壮士听到噩耗以后全部都自杀了。他们的那种义是何等地重。在现在看来是很让人难以理解和震惊的。还有个故事就是信陵君窃符救赵,信陵君因为与赵平原君结为婚姻,在秦围攻赵国都城邯郸的时候,信陵君必须得站出来,帮助赵国解围,而在劝魏王出兵无效的情况下,里面出现了一位关键的女性,重情重义来形容她最合适不过了,她就是魏王宠妾如姬,因为信陵君帮助如姬报了杀父之仇,所以在信陵君请求如姬帮助他窃取虎符的时候,如姬毫不犹豫的答应了,虽然她知道这很可能是杀头之罪。了解历史的都知道古代像如姬这样如此重情义的女子也还不少见,很让人敬佩。资治通鉴里面个性鲜明的人物也还有很多。

从资治通鉴看计谋。资治通鉴里面对朝廷之争,或是战事都有比较清晰度的阐释。就拿刘邦来说,在打败项羽之后就开始了“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悲剧。这是朝廷的权力纷争,萧何他们一批忠臣一心维护刘邦,所以尽全力避免朝廷的猜疑,不贪财,不贪权;张良在这上面做的更是彻底,因为他很明白飞鸟尽良弓藏的道理,在帮助刘邦夺取天下之后就功成身退,不再参与朝廷政事。所以也是寿终正寝,结局是比较好的。对比之下,那些鲁莽武将却都不清楚其中的利害关系,依然手握重兵,这怎么能让刘邦放心?所以在之后汉朝很多逆反事件接二连三的发生,一部分是武将自身的原因,很重要的是统治者的原因,他需要巩固他的政权,就不能在外界有太大的威胁,而和他一起打江山的那些武将多是粗鲁的野汉子,虽然也懂得一些权谋知识,但认识不够深刻,最终招来了杀身之祸。作为臣子,就必须明白自己的身份,一味的高傲自负,像韩信,虽然军事能力高超,无人能敌,但是却太自负,在刘邦急需要援助的时候他却以变相要挟的方式取得了一个虚无的名号,这已经为他的结局埋下了伏笔,而且论功时还不知自己该做什么,还对自己的地位心有不甘,在刘邦手下,在那样一个封建社会,这样怎么能行!此外比较著名的还有孙膑减灶杀庞涓,故事是发生在魏、齐、赵三国之间。魏恃强凛弱,欺负赵国,赵国不敌,就像齐国求救,齐国就派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于是就有了围魏救赵,也有了减灶杀庞涓,在这之中对孙膑的计谋描绘的很细致。孙膑对兵法有很深刻的理解。在进攻魏国的时候故意减少灶的数量,而且是按天依次递减,让庞涓以为齐国的军队都逃散了,于是只派骑兵出击。这一切都在孙膑的意料之中,最终庞涓兵败,死在了孙膑为他准备好的大树下。这就是兵法中的虚虚

实实,孙膑看准了照前顾后的时候庞涓只会疲于奔命,急切的回师救驾的心理,所以为他再给庞涓营造了一种氛围,让对手找到自己的感觉,朝着错误的方向跑去,最终落入圈套。兵者,诡术也,兵不厌诈,对古人的种种的计谋,近人感慨。特别是像韩信这样的高手,更是让人们惊叹他们的谋略。

总结历代古人的经验,我感受到了历史的魅力,读史使人明志,让人明白该怎么做人。也让我很震惊,因为身处和平的年代,很难想象古代乱世的现实情形,英雄人物的才情,度量,远见卓识都让人大开眼界。历史也给了我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同时在对古代人文风气的认识中开阔了自己的眼界,对事物的认识上也更具有包容感,也看的更加透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