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摘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重大国家战略,对于深入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本文对制约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突出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推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与实现路径。

【关键词】 京津冀地区; 产业协同; 问题; 对策;

在中央的指导和推动下,京津冀协同发展正在扎实推进。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为了调整经济结构和生产力布局,走出一条内涵集约发展的新路子,探索一种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的新模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落实这一战略部署,应以企业为主体,通过市场主导与政府推动有机结合的方式,实现区域产业结构定位科学、产业规划布局合理、产业项目取舍得当。概括起来说,产业协同发展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基础。京津冀产协同发展中,要立足各自比较优势、立足现代产业分工要求、立足区域优势互补原则、立足合作共赢理念,着力加快推进产业对接协作,理顺三地产业发展链条,形成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联动机制。

一、京津冀区域产业发展现状与特征

1、经济总量持续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京津冀三地 20xx年区域生产总值(GDP)达到6.64万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10.44%。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京津冀经济结构调整明显加快,通过优化发展第三产业,推进工业和服务业的产业结构升级,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逐步形成了新的产业发展格局。20xx年,京津冀产业结构为6:43:51(以增加值计),第三产业在与第二产业齐头并进,已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

2、产业结构落差较大,产业协同诉求相异。

三地产业发展呈现北京“退二进三”、天津“接二连三”、河北“培二育三”的特点。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由于京津冀三地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产业发展也有不同的特点,因此三地的产业协同诉求有明显的差异性。满足三地产业诉求的关键在于重新给自己定位,“吃不下”的北京需要发展空间建设新型首都功能圈,关键在于城市去功能化,加快疏解不符合功能定位产业;“吃不饱”的天津需要发展质量建设北方经济中心,重点是产业去加工化,提升自身产业层次和自主创新能力;“没饭吃”的河北需要发展机遇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当务之急是产业去重型化,加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以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3、产业发展梯度初显,主导产业日益成熟。

北京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科技创新、总部经济和高端服务,天津的产业优势主要在高端制造、研发转化和国际航运,河北在资源型重工业方面有比较优势,产业发展以传统产业为主。三地在产业和技术层次

上存在一定差距,这种技术、产业上的梯度性以及生产要素禀赋的互补性是产业协同发展的基础。

二、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面临的瓶颈

1、主导产业同构同质。

比较分析京津冀前五大制造业、服务业投资前3位产业,发现京津冀三地制造业和服务业呈现出严重的同构同质倾向:京津之间有3大制造业重合(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京冀之间有2大制造业重合(汽车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津冀之间有4大制造业重合(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汽车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业);而三地服务业投资前三位均是房地产、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优势产业布局分散。

京津冀内部经济和产业过于集中于京津两地,河北经济相对落后,产业虽然总量大,但以各地级市为节点,表现出分散布局的特征。从产业层次分析,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于京津两地,河北地区仅有少数零星分布,缺少优势产业集群。钢铁产业是京津冀地区的优势产业,在京津冀几乎所有地区都有钢铁企业布局。大型国有企业就有首钢、天钢、唐钢、邯钢、宣钢、承钢、石钢、邢钢等多个。

3、产业辐射带动不足

由于行政体制机制不畅,。三地间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

产业发展、创新合作等多个方面相对独立,缺少相关产业合作机制与平台。北京、天津处在极化效应向辐射扩散的转换阶段,对周边的辐射和扩散能力有限,带动作用比较小,周边的城市、农村发展不是很快。

4、落后区域被动的研发、制造和地方保护加剧了恶性竞争。

为了减少与北京的差距,河北自己发展高科技产业,自主研发、自己制造,很有可能在研发力量上造成和北京水平重复建设。当产业制造技术成熟时,结果却在研发上形成与北京的竞争,产业对接还是无法实现。为了保护已开发的力量,地方壁垒可能相继出现,条块分割变成保护手段,区域内的经济合作被竞争取代,条块分割进一步造成发展差距。

5、对已有重复建设整合的矛盾促使域内竞争加剧。

为避免区域内的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各地积极商讨区域经济一体化规划。在规划当中,必然涉及到各方的产业分工问题,涉及到重复建设的部分如何整合的问题。在都希望联合,都有相同产业的情况下,都希望自己的投资能实现最大效益,为此争论不休。联合协作会议经常召开,重复建设的项目不停上马,恶性竞争不断加剧。

6、落后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吸引力差与吸纳产业的落后状态循环。 新北京功能定位以后,天津和河北都面临着承接北京产业转移的机会,有实力、技术好的企业大多更看重市场和发展机会,对核心城市周边落后地区的招商引资政策积极性不高,转移出来的可能性不大,实力较弱、技术落后、高污染、高消耗企业转移出来的积极性却很高。

京津两市的合作欲望很强,河北在参与合作过程中因优势不突出,这将进一步加剧河北吸纳产业的落后状态。

7、京津冀文化差异是导致产业对接和协同发展不畅的潜在因素。 虽然文化差异在短期内不能消除,但在教育以及科技、培训资源利用上,在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上是可以先行一步的。而且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也伴随着专业人员就业及培训的地域转移调整,没有配套的人力资源,产业转移和调整就无法实现。

三、、京津冀产业协同、优势互补的发展路径

1、资源要素无障碍流转和对接,实现产业“共赢发展”

从发展条件看,京津冀已经具备了较好的产业合作基础,各地市应以促进区域快速发展为总体目标,树立起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理念,在壮大自身经济的同时,更多地关注区域总体竞争力的提高。京津要放下大城市的架子,主动与河北各市展开密切合作,河北各市要有开放的眼界和共同发展的心胸。只有各方抛开狭隘的行政区观念,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世界经济格局中使京津冀地区占有一席之地。

2、优势互补,避免产业同质化,实现产业“错位发展”

从区域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和区域内产业分工联系看,北京拥有教育、科研等方面的优势和高新技术产业优势,属知识技术型地区;天津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占有优势,属加工型地区;河北在原料工业、重化工业,以及农副产品生产、加工方面占有一定优势,属资源型地区。三地应通过合理的区域分工与协作,形成区域内不同地区间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有机结合的产业结构,实现产业链在区域

内的扩延伸,逐步形成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

3、促进产业布局合理化分工,实现产业“特色发展”

为提升京津冀区域的产业竞争力,必须大力发展产业集群,促进产业向适宜地区集中,要在现有产业布局基础上,积极引导形成若干具有鲜明发展特色和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并探索多种集群发展模式。鼓励发展具有上下游关系或具有服务与被服务关系的企业集中布局,在较小的地理范围建立企业之间紧密的经济联系,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在合理分工、促进规模扩张的过程中提高企业群体的竞争效率和应对市场的反应能力。

4、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实现产业“集聚发展”

打造京津冀研发创新—加工制造—配套服务完整化价值链条。京津要加快向河北辐射、扩散资金、技术和人才要素,壮大河北制造业生产的能力和水平。通过京津的科技研发与创新,推动整个区域电子信息、汽车及装备制造、医药等产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壮大这些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京津要继续做大做强研发和配套服务环节,提高产业价值链中利润空间大,通过发挥京津售后服务的优势,将区域制造业高端产品推向全国和世界市场,提高京津冀参与世界产业竞争的能力。

5、培育技术创新体系,实现产业“创新发展”。

制定促进企业技术进步的产业技术政策,建立并健全企业技术创新机制,鼓励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引导企业与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大力开展“产学研用”结合,实现优势

互补;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利用网络技术,实现从产品设计、开发、制造到市场营销全过程的计算机化,使企业的生产方式、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上台阶,增强市场竞争和应变能力。

参考文献:

[1]胡梦琪.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的几点思考[J].财经界.2014(24).

[2]李君艳.促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策略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

(15).

[3]宋强.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环境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经贸导刊.2014(24)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