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心得

申论者,申而论之。但不论申或论,其出发点必然是党的最高意志,称为宏观部分;其落脚点必然是可操作的层面,可称微观部分。优秀的申论是既能高度结合党的意志,又能具有很好的可行性和操作性。

本年度的申论主题均为科学发展观及其衍生内容。不论是国家公务员的生态文明,还是上海公务员的政府绩效评估均是这个主题。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现在回顾起来,我两次申论之所以均在60分徘徊,其根本原因是未能在宏观上全面认识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因此导致提出的具体操作措施未能紧扣考点,以至落分。

党的报告提出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手段。“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个词组需要着重注意两点:一是变过去的“经济增长”为“经济发展”;二是变过去的“又快又好”为“又好又快”。我们经常所说的要贯彻党的精神,什么是贯彻,第一就是语言上的贯彻。如果申论中的语言仍然是过去的“旧语言”,而不是最新的党的报告的“新语言”,那么就不能说贯彻了党的精神,没有做到与时俱进,这就断然不会是一篇好的申论。

“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可以进一步浓缩为“好发展”,也就是“实现国民经济好的发展”。尽管“好”与“快”是在经济发展中是相互促进的

关系,是辨证统一的关系。但在今天的形势下,事实一再证明了申论的考点只会在“好”这一个字上面。那么对于如何实现“好”这个字,党的报告已经提出了“三个转变”。

一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党的报告把依靠“消费”放到了“投资、出口”之前,可见其重点强调之处。如何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首先就是要让国民口袋里有钱。怎么有钱?就是增加收入。怎么增加收入?这就是操作层面的问题了,可以有很多措施,只要是合理合法、可行可操作的措施,就符合了申论的要求。那么国民有了钱了,第二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让国民敢把手里的钱花出去,也就是让消费有保障。这就需要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这样才能稳定国民的消费预期;还需要改善消费环境,增强国民的消费信息,促进国民扩大即期消费。那么在国民敢于花钱了之后,就需要解决让国民把钱花在哪里的问题。这就需要政府拓宽消费领域,开拓消费市场。

在第一个“转变”中,还涉及到的一个热门话题就是新农村建设。农民是我国人口结构的主体,农村也我国地理结构的主体。那么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消费,开拓农村消费市场也就成了可以在申论中涉及的话题。

二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

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具体的说就是巩固第一产业,做大第三产业,提升第二产业。也就是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不失时机地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

三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里需要重点提到的是,科技进步不光依靠国家政府,还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研发投入和自主创新的主体。

在第三个“转变”中,还涉及到的一个大热门就是节能减排。这个很好理解和操作,就不赘了。

以上三个转变,很可能看起来仍然觉得对申论的写作没有什么作用,但其实意义重大。以本次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的申论为例,主题是生态文明,其实说到底就是让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和谐统一起来。但这两个方面往往是矛盾的,而公务员考试题目往往就是喜欢出这种“矛盾”。如何解决这个矛盾?答案就是上面的“三个转变”。

本次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的申论题目提出的矛盾点就是要不要建水电站的问题。建的话,可能危害生态,但可让经济发展起来;不建的话,可以保护生态,但就少了一个促进当地经济大发展的发动机。解决这

个矛盾,下面就可以套“三个转变”:

套第一个“转变”:当地要发展经济不能光靠投资,建设水电站就是投资,而且是大投资,要一下建十几个,这显然是不行的。经济发展,要依靠消费、投资协调共同拉动,尤其是消费的拉动。怎么消费?增加居民收入。怎么增加?第一个“转变”里说的拓宽消费领域,那么发展旅游业不就是其中之一么。旅游业既可以拉动当地消费,也可能增加当地居民收入,而增加收入之后又可以反过来再促进消费的拉动,这是一个牢牢紧扣科学发展观的措施。

套第二个“转变”:当地经济落后,经济基本只靠农业。第二个“转变”中对农业的要求是什么?是发展现代农业。怎么发展?当然是科学兴农,这就需要政府加大这方面的投入,而不是把钱全花在建设那十几个大水电站上。而发展旅游业也正是“做大第三产业”的要求。

套第三个“转变”:科技进步不仅可以体现在农业的现代化上,也可以体现在建设水电站这个问题上。水电站可不可以建?当然可以。我们所说的生态文明又不是以建不建水电站为标志的。但问题就是该怎么建。是不是可以把建设的数量减少一点,把水电站的科技含量再提高一点。国考的申论资料里不是已经举了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例子了嘛,美国也建水电站,可人家建的是符合生态发展的水电站。也就是说人家依靠科技进步,把老式的可能危害当地生态文明的水电站改进成了

可以促进生态和谐发展的新型的水电站。

这样套用下来,至少我自己感到我当时在做这个题目时是多愚蠢,而现在是多明智而轻松。

当然,我以上只是举了个例,而且是个大概。今后在真正的申论写作中还需要根据具体的题目详细的加工和发挥。而党的报告对申论的指导作用也显然不只是上面所说的“三个转变”。比如,在解决官员一切向钱看的问题上,有的地方官员乐于投资建设众多重污染的企业,因为在现行的以增值税为主体的财税体制上,重污染的企业往往会大大的增加当地政府的税收。所以,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不光要涉及到科学发展,也涉及到了我国的财税体制改革,进而涉及到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总之,以“党的意志为出发点,以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为落脚点”的申论写作,需要我们不断的加强理论上对问题的把握,同时需要在操作措施上的创新。写一篇好的申论是很不容易的,尤其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更是不易,如果我的这篇文章能给自己给大家来哪怕一点点的益处,那也不白费我这一个多小时的键盘敲打了。

 

第二篇:申论的心得

猴哥的

首先是一定要练习,写了这个比较熟悉的材料发现原来还有这么多不足,不练习不知道国考的深浅,发现不了问题,也提高不了; 其次是处理好交流借鉴和个人主导的关系,借鉴是需要的,但是不能听别人的太多让自己无所是从,还得以自己为主,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风格,包括语言、结构、要有自己的一套,以利于考试时快速成文;

第三条体会是要多了解、多思考感悟国考管理类和执法类大作文的区别。

Xyz的

第一,从08年申论的命题和往年比较能看出来,申论考察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04年以前的申论命题模式的练习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申论复习的需要了!这就要求我们在练习的时候要注意题型的搜集和适应。 第二,申论命题的深度一年比一年在加深。04年的汽车工业发展和城市交通拥堵;05年的农村扶贫开发问题;06年的应对公共突发事件;07年的土地问题;08年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命题内容越来越宽泛。我们在复习的时候不能拘泥于所谓的热点,必须注重平时的积累和对党的方针、政策、路线的理解,做到一法通万法通。

第三,国考申论命题的内容变得越来越宏观,要求越来越细化。国考大作文理论性一直都很强,在08年以前,申论对策都可以很具体,一直都以可操作性位第一要务,但是08年申论,管理类的大作文题目给人一种宽泛的没有边的感觉,使人难以把握。其实,申述没有什么大

的问题,关键在对策,如果还是很具体的对策就会写成行政执法类的作文,单纯的讲怒江水电开发了。这种文章的对策一定要讲究虚实结合,必须以怒江水电开发为引子,但决不能只局限于怒江水电开发,如果平时积累不够,对政策了解不深,就很难写出新意。

第四,语言生动。这是08年国考大作文的一个要求,这是对大家语言运用能力的一个要求,除了多练习,没有别的办法。

传奇的

一、要把握得分的诀窍,抓小放大

什么是抓小放大?就是练小题,把一二三题拿住,然后大作文没关系,反正分差不大。好多人可能都要叫,大作文我最不会了,怎么可能不重要?我不得不说,我的好几位朋友,都是国考大作文没写完,但都考了50+,而有一些大作文很有一手的,考的还不到50。所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分数才是硬道理。

二、要紧扣大纲,培养自己的能力

大纲是最好的指导,高手们通过阅读大纲就可以知道怎么答题。 接下来,我以20xx年的考试大纲、省部级别为例,进行解读。

第一段: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如果报考的是此类,那么就要注意训练自己这四种能力。【申论说到底就是能力的考察】日常训练可以这样,一是迅速浏览报纸,找中心句,培养阅读能力;二是透过一个信息或一个现象,要能分析出深刻的东西,

能扯到十二五规划中,然后要能解决,培养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那怎么分析呢?可以从宏观和微观方面进行分析,宏观上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微观上有思想观念、制度机制、专业技术、主题素质。还可以用主题分析法等等。

那解决呢?用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的思路解决问题,我觉得近两年很好用,但是在往大的方面拔高之前,一定要紧扣材料中的问题,给出解决的近期方案,因为我们的申论不是“胡哥”在作报告,而是给他讲我们的看法。我感觉,国考时候的大作文要更多得像一位学者给上级提意见,省考的时候则是公务员群体里的高参。还有一些朋友问我,万能八条是不是过时了,事实上,你看很多政府工作文件里面还在用呢,那八条思考方式可以用,但必须死学活用,生搬硬套,甚至原句使用,肯定死的很惨!

后面的大纲上把解题方向更是写的一清二楚。

比如:阅读理解能力——要求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关键字——全面把握资料内容,准确理解含义,准确提炼观点,揭示本质。

考过国考的肯定能联想到很多,因为第1小题多是按照这个要求出的题。就像请谈谈你的理解、请概括资料中的观点等等。

20xx年,第1题,请概述D部长谈话的主要内容;20xx年,第1

题,根据给定材料内容,整理一份供有关负责同志参阅的材料;20xx年,指出材料中争议的焦点是什么,并对理由分别加以概述;20xx年,死海是什么意思,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20xx年,结合对这句话的理解,谈谈对黄河规律性的认识;概括黄河安澜800年的原因;这些概括性题目都是在围绕这个能力要求在做文章,那我们怎么答能得高分? 就是那些关键字,全面把握资料内容==所以要找到信息点,宁多勿缺,全面概括,准确理解含义===所以关键词要规范化,不能口语化,准确提炼观点,揭示本质===所以要高度概括、观点鲜明、指出本质。 说个题,大家感受一下:

谈谈你对“海洋污染将毁灭鱼儿的家园,但让人类不寒而栗的毁灭绝非仅此而已!”这句话的理解。

满分答案参考是:这句话敲响了海洋保护警钟,表明了治理海洋污染、保护海洋的紧迫性。就像材料中提到的日本濑户内海,由于水质污染,不仅鱼虾绝迹,而且赤潮频发,海洋自净能力减弱,也引发了水梧病,人类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所以,我们必须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原理,认识到海洋在自然环境稳定中的重要性,停止海洋污染,通过综合性海域管理、禁止海洋无序开发等办法,多措并举地保护海洋生态。

后面的内容,就不再长篇累牍,大家自己好好摸索一下或者听我的录音!

三、要精益求精,动手做好每套练习题

我复习的时候,申论题目做的并不多,但我每一套题都确保了效

果。方法是:一按时间要求做题,二题目做完,去查阅题中涉及问题的相关资料,三对比参考答案,查阅资料,完善自己的答题,重新写下来,四把答题时、搜集时见到的好词、好句抄下来或用红笔划下来,整理到一起,没事儿就看看,模考前一天也看看。

四、要与人交流,吸取天地精华

上述方法有一个弊端——完全闭门造车、自学成才。有些交流群和公益讲堂,大家都可以去听去看,取其精华,及时找到正确的方向,勤学苦练,我相信天道酬勤,而且成绩越差的提高的越快,因为没有思维定式容易提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