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国学经典 提升个人品味

诵读国学经典 塑造高尚灵魂

宜阳县樊村镇初级中学九年级学生: 郭晓雅 辅导教师: 赵利 经典的语言常常伴随我们成长,诚恳的语言常常打动我们心灵,这些伴成长动世人的语句都是从经典作品中得到的回首几千年的中国历史文化,出现了许多的名人盛世,从他们的言行举止里能体会出名人的思想,名人的气质。 通过诵读经典诗文,我知道了什么是儒家风范,什么是道家精髓,什么是千古美文……“经典”虽然看上去年纪一大吧,其实火力旺盛的很。他流传了千百年,从“人之初,性本善”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由“道,可道,非常道”至“天将降大任与斯也”,从《归去来兮辞》到《兰亭集序》都熠熠地展示着它博大精深的魅力。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天天挂在我口中。那就是许多人行走,他们之中必然有我的老师。这句让我受益非浅的诗句,就是出自于儒家的圣贤孔子之口。这句之所以能让我受益非浅,是因为它包含着一个哲理:“能者为师,虚心请教。”你见过高山吧?它是那样雄伟绵延!你见过大海吧?它是那样壮丽无边!山之高,是因为它不排斥每一块小石头;海之阔,是因为它聚集了千万条小溪流。如果你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般渊博的知识,是否就应该善于从生活中寻找良师益友,吸收他人的点滴长处呢?这也是曹操的短歌行中的“山不厌高,水不厌深的哲理”啊!

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在这经典的语句中让我们看到了诚信的重要性,它启迪我们做人要诚实,不讲假话,不欺骗,不作弊,不掩盖错误缺点;与人交往要讲诚信,言必有信,说到做到;对国家、对事业、对工作,要忠诚,尽心竭力,不弄虚作假,欺上瞒下。但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少人违背了诚信的原则,或许在那时能够有一时之利,可论长久而言,却在以后的道路中留下了抹不去的黑影,将用一生的时间来弥补这个“道德”准则。

“百事孝为先”是民族历史上的佳话,是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在这经典的五字中让我们看到了孝的重要性,它启迪我们要想做一个好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一个有成就的人,必须首先做到孝。历史上有许多关

于孝的故事,如“闵子骞劝父感后母”感人至深。可见孝心无价,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要谨记于心且把它发扬广大。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这经典的诗句中让我们领略到了坚定信念的重要性,它启迪我们:困难好比那巍峨群山屹立在面前,只有怀有一颗坚定信念的心,才能在最后战胜一切几乎不可能的奇迹。当我们回望从古至今的悠久历史,会为中国强大的发展过程感动惊奇,多少次灾难被我们征服,多少次战争被我们以巧取胜,多少智慧的结晶都经历你挣我抢后存留于世??这无不是坚定信念的体现。

一个坚强伟大的民族铸就了一批批的文人墨客,使经典语句诞生。他们将人生路程中的经历铸成了精辟的文本——《国学经典》。这本书在扩大我们阅读量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我们的思想、品格、行为。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就拿我们班来说吧!在这个45人的集体里,就有我许多的良师益友:作文天才徐甜甜;唱歌能手徐凯;小书法家徐明科;管理专家冯佳迪……他们的才华和智慧都值得我好好学习。这样我不就可以在这万顷绿田中增添自己更多知识的养分吗?这正是《论语》孔子传与我的做人学问的道理呀!

人的一生犹如一条长路,有许多的岔道,我们有时会走错路,但有人会来提醒你,它就是国学就是经典诗文,因为它聚集了所有成功人的经验,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其价值历久悠久,我们没有理由不继承和发扬这一民族的瑰宝。而且对于我们学生来说读诵经典,自幼就开始接受五千年文化的熏陶,就定能奠定一生优雅的人格。读诵经典的同时也可以提高我们的古文和白话文水平,有助于我们对其它知识领域的领悟和旁通,更能促进各科学业的进步。

假如说我们的心田是一块最普通的土地需要阳光、雨露、肥料和辛勤的耕耘,那经典诗文就是那阳光、惠风和细雨。只要你愿意时时刻刻去吮吸去领悟去诵咏,那我们的理想之花一定会开得更艳持得更久。

那我们就继续诵读吧!好好地拥有它,记住它。让它来净化我们的心灵,让它来耕耘我们心中的土地,提升我们的品位,弘扬中华民族之精髓,更让它引领我们克服重重困难,向成功迈进吧!

 

第二篇:国学经典之《大学》

国学经典之《大学》十二句 编者:金涛

【原文】

大学之道(1),在明明德(2),在亲民(3),在止于至善。

【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人人本有的光明德性,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评析】

出自《礼记.大学》。此句意在阐明所有博大的学问,都是为了彰明人类天赋的光明正大的德性。如果从教育上来讲,也体现了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彰明人的光明正大的德性,通俗来说,就是教育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教人如何做人。在我们现代教育专业化的今天,往往忽视了教育的本身是为了做人,因此此句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当然要达到至善的境界,即完美的境界,需要不断的推陈出新,不断的学习新的东西。以学习新知识为手段,以彰显光明德性为目的,就能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金涛)

【参考】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原文】

知止(1)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2),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

(3),虑而后能得(4)。

【译文】

确定自己的目标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

【评析】

出自《礼记.大学》。此句意在强调每个人都应该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自己要明白自己应该去往何处,强调了人生志向的重要性。当然,仅仅有志向还不够,还必须志向坚定,因为志向坚定是取得成功的首要条件。任何成大事者,都必有崇高的志向和坚定的毅力,只有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才能心安理得,才能思虑周详,最终才能实现理想,获得成功。作为大学生朋友们,大家现在应该做的就是确定自己的人生理想并坚持自己的人生理想,终有一天你会实现理想,收获成功。(金涛)

【参考】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原文】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1),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2)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3)。致知在格物(4)。

【译文】

古代那些想弘扬光明正大品德于天下

的人,必须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评析】

出自《礼记.大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的伦理政治。其内在的逻辑不是简单的由修身到齐家到治国到平天下。而是一个递进蕴含的关系,即要做到齐家必须先修身,要做到治国必须先要修身、齐家。因此修身贯穿于始终,

是实现治国平天下的必要条件。修身,就是修养自身的品性,就是要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有道德的理想人格具体表现在行为节操之中,可行为节操由意念志向所决定,如果意念夹杂着恶念。就表现在行为节操不符合道德规范。所以要做道德高尚的人,必须端正自己的心思,必须要做到意念真诚。人们常常觉得只要自己的意念真诚就可以达到修身的目的,这样就得出意念决定论,常常忽略了最后两句“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即做到意念真诚,要做到端正心思已达到修身的目的,必须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如何获得新知识呢?必须认识、研究万事万物。通过这段话我们可以了解到“修身”不仅仅是“意念”的问题,不仅仅是“心诚”的问题,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这行动就是不断的研究万事万物,在对万事万物的研究中获得做人的道理。而只有弄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并身体力行,修养自己的品性,才能够完成“治国、平天下”的人生事业。(金涛)

【参考】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原文】

物格(1)而后知至,知至(2)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注释】

(1)物格: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

(2)知至:获得知识。

【译文】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评析】

出自《礼记.大学》,这段话是对上一段话相对的复述。上一段话说明要明明德平天下,最终推到人要学习掌握知识,明白事理,修身养性,培养道德情操。而这段话强调通过学习,修养学问道德,建立自己的道德人格,有仁德修养的人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也是关键。两段话在说理逻辑上只是修辞手法上的先后而已,都阐述的是治国平天下的道理。(金涛)

【参考】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五、

【原文】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1),一是(2)皆以修身为本(3)。

【译文】

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

【评析】

出自《礼记.大学》。儒家文化强调修身为本,认为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如果忘记了此根本,就是舍本逐末,就会做不好任何事情。 (金涛)

【参考】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六、

【原文】

所谓诚其意①者,毋②自欺也。如恶恶臭③,如好好色④,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注释】

?诚其意:使意念真诚。

?毋:不要。

?恶(wu)恶(e)臭(xiu):厌恶腐臭的气味。臭,气味,较现代单指臭(chou) 味的含义宽泛。

(4)好(hao)好(hao)色:喜爱美丽的女子。好(hao)色,美女。

(5)谦(qian):通“谦”,心安理得的样子。、

(6)慎其独:在独自一人时也谨慎不苟。

(7)闲居:即独处。

(8)厌然:躲躲闪闪的样子。

(9)掩:遮掩, 掩盖。

(10)著:显示。

(11)中:指内心。下面的“外”指外表。

【译文】

使意念真诚的意思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要像厌恶腐臭的气味一样,要像喜爱美丽的女人一样,一切都发自内心。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品德低下的人在私下里无恶不作,一见到品德高尚的人便躲躲闪闪,掩盖自己所做的坏事而自吹自擂。殊不知,别人看你自己,就像能看见你的心肺肝脏一样清楚,掩盖有什么用呢?这就叫做内心的真实一定会表现到外表上来。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

【评析】

出自《礼记.大学》。此段话道出了君子与小人的重要区别在于独处时的状态。君子表里如一,无论是在公共场合,还是在个人独处的时候,都非常谨慎,都能够严格要求自己。而小人则不同,私下里放纵自己,还在表面上自吹自捧。所以,道德高尚的人在独处时,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这就是所说的“慎独”!(金涛)

【参考】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原文】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①,则不得其正②;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注释】

①忿懥(zhi):愤怒。

②不得其正:不能够端正心思。

【译文】

之所以说修养自身的品性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是因为心有愤怒就不能够端

正心思;心有恐惧就不能够端正心思;心有喜好就不能够端正心思;心有忧虑就不能够端正心思。心思不端正就像心不在自己身上一样:虽然在看,但却像没有看见一样;虽然在听,但却像没有听见一样;虽然在吃东西,但却一点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所以说,要修养自身的品性必须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

【评析】

出自《礼记.大学》。此段在强调心思端正,即“中正”对于修身的重要性,并罗列了影响心思端正的一些因素,如愤怒、恐惧、好乐、忧患。旨在强调修身在于内心清明、专心致志。不要被情绪所左右,更不要心不在焉。

在现实社会中,注重修身的人就必须做到使自己的心志端正,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中正,而要做到中正,是不容易的。那对我们的心地是个考验。在生活中,许多东西与事情都会影响我们的判断,以至于做不到中正的境地。比如我们遭遇愤怒、恐惧、喜好、忧患等等,就会在此种情绪的影响下,直接表现出自己的情感,因为直接,所以有些与生俱来的本能反映,也可能会产生缺乏理智的可能。从而失去了中正。君子是最讲中正的,要做到时时处处端正自己的心态,这样,就能够在任何情况下,自己所做的判断都不失“正”。(金涛)

【参考】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八、

【原文】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注释】

?之:即“于”,对于。

?辟:偏颇,偏向。

②哀矜:同情,怜悯。

③敖,骄做。惰:怠慢。

④硕:大,肥壮。

【译文】之所以说管理好家庭和家族要先修养自身,是因为人们对于自己亲爱的人会有偏爱;对于自己厌恶的人会有偏恨;对于自己敬畏的人会有偏向;对于自己同情的人会有偏心;对于自己轻视的人会有偏见。因此,很少有人能喜爱某人又看到那人的缺点,厌恶某人又看到那人的优点。所以有谚语说:“人都不知道自己孩子的坏,人都不满足自己庄稼的好。”这就是不修养自身就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的道理。

【评析】

出自《礼记.大学》。此段旨在说明修身对于治理家庭的重要性。因为人对于亲爱、贱恶、畏敬、哀矜、敖惰都有偏私之情。如果人不知道修身之道,立身之本,任情恣意而不能有所节制,有所省察,就会产生偏私执见。而君子之所以能成为道德的楷模,是因为在思想上具备一种和平中正、无私无偏的大公精神。 古时家庭人口众多,作为一家之长如果不存亲疏之见,不以好恶而别,都一视同仁,互尊互爱,平等相待,这样就可以化解家庭各种矛盾,治理好自己的家庭或者家族。所以治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必须不存偏私之心,如果有,就说明自身修身不足。因此,齐家的关键就是修身,使自己有“中正”之心。(金涛)

【参考】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原文】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

【注释】

?悌(ti):指弟弟应该服从哥哥。

?慈:指父母对子女的慈爱。

【译文】

之所以说治理国家必须先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是因为不能管教好家人而能管教好别人的人,是没有的,所以,有修养的人在家里就会受到了治理国家方面的教育。对父母的孝顺可以用于侍奉君主;对兄长的恭敬可以用于侍奉官长;对子女的慈爱可以用于统治民众。

【评析】

出自《礼记.大学》。此段旨在说明治理家庭和治理国家的关系。古时一般家庭或者家族很大,因此古人常常把治理家庭和治理国家联系在一起。认为家是国家根本,国是由家构成的,千千万万的家庭构成了国。虽然家庭之间的具体情况有可能不一样,但是治家的道理确是相通的,虽然家与国大小不同,但是齐家与治国的道理也是相同的。齐家的秘诀,无非有三:达孝、行悌、能慈,即子女孝敬父母、兄弟手足之间相互关爱、尊长慈爱幼小。只有做到这三点,才能达到齐家的目的。

治国也和齐家一个道理,对长辈的孝敬如同对君主的忠诚,对兄长的爱戴如同对长官的服从,对幼小的慈爱如同对下级的关爱,使下级服从。所以治理国家必须先治理好自己的家庭,从治理家庭的过程中学习治理国家的道理。(金涛)

【参考】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原文】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注释】

?此:乃,才。

?争民施夺:争民,与民争利。施夺,施行劫夺。

?悖:逆。

【译文】

所以君子必先慎乎于德。有德才有人,有人才有土地,有土地才有财,有财才有日用给养。德是根本,财是枝末。将本当作外,将末当作内,主次颠倒,就是与民争利施行掠夺。这样一来,财富聚则民心散,财富散则民心聚。所以,出言悖逆道德的,自己必定会遭到同样悖逆道德的言语;以悖逆道德方式得到的财富,也会以同样方式失去。

【评析】

出自《礼记.大学》。此段旨在论述道德对于君子治国的重要性。为什么德如此重要,因为有了德就会得到人心,得到了人心就会得到土地以及土地上的财富,那些财富才能为你所用。值得注意的是:用财的方式就是德的很重要的方面,用财无度,不以民的好恶而用财就是失德,就会失民心。所以德是根本,财是这些根本化生而出的枝叶,即为末。

紧接着,此段文字又利用本末理论来阐述德财的方法论,就显得顺理成章。有的君主对外对人民要求人家遵循道德规范,而自己却一心想着财富,这叫外本内末,于是就施行与民争利各种措施,到头来,财是聚敛了,民心就丧失了,反之,如果按照同民好恶的道德规范来指导用财,就会尽可能地多考虑人民的利益,虽然这样看上去财富散出去了,但是民心聚合了。所以,作为治国者,必须懂得德与财乃本与末的道理,不要舍本逐末,倒行逆施。(金涛)

【参考】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十一

【原文】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注释】

?疾:迅速,引申为:勤快。

?舒:舒缓,引申为:节俭。

?发身:修身。

【译文】

生财是一门大学问,生财者要多,耗财者要少,经营者要勤快,理财者要节俭,这样做下去财富才会永远充足。仁德之人,用财富来提高自身修养,不仁之人,不惜做有损自身品德之事来聚集财富。

【评析】

出自《礼记.大学》。“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是我们时常听到的至理名言。在用财和理财方面,此段文字给我们提供了一些经典思路。在物质还不发达,自然财富日益减少的社会中,我们更应该注重勤俭节约、有序生产,要坚决制止铺张浪费。因为,我们不仅仅在浪费自己的生产资料和劳动成果,更是在减少下一代以至更多后辈们的生产资料。财富需要累积,但更要讲求道德。依靠权力和手段得来的财富是对人类的一种掠夺、侵略。不惜自身品德来获得财富的人,最终为众人所耻。

当今世界上有很多富翁,有仁德且为世人铭记的富翁无不是遵循“仁者以财发身”的道理。以华人富翁李嘉诚为例,就是用财富提高自身的修养,创立李嘉诚基金会,并说“人生在世,能够在自己能力所逮的时候,对社会有所贡献,同时为无助的人寻求及建立较好的生活,我会感到很有意义,并视此为终生不渝的职志。”正是本着这样的忠义之心,李嘉诚基金会才在推动建立“奉献文化”及培养创意、承担和可持续发展的精神两大目标上不断奋进,并为社会公益事业支持达100亿港元之多。所以只有那些乐于为社会贡献的人,才会获得更多的财富,也才会为人们所铭记。(金涛)

【参考】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十二

【原文】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注释】

?恶:厌恶。

?毋:不要。

?絜矩(xié jǔ):絜,度量;矩,画直角或方形用的尺子,引申为法度、规则。絜矩:儒家以“絜矩”来象征道德上的规范。

【译文】

如果厌恶上司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你的下属;如果厌恶下属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你的上司;如果厌恶在你前面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后面的人;如果厌恶在你后面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前面的人;如果厌恶在你右边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左边的人;如果厌恶在你左边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右边的人。这就叫做“絜矩之道”。

【评析】

如果你厌恶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其他人。在社会中应对各种上下、前后、左右等关系时,都应该保持一种视人如己、宽以恕人的博大气度。儒家“己所不欲,毋施于人。”就是教我们处世待人一定要能够将心比心,以心体心,心心相印,同归至善。 生活中的我们之所以不能够放大自我的心量,去包容宽恕他人,爱人如己,是因为自心还存有一己之私念,困缚于自身形气的偏执。儒家爱人如己的思想告诉我们,君子不以自我一己之心为心,而是以众人之心为心。

所以这段文字,对于我们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关系有很大的启发意义。(金涛)

【参考】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