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非常优秀的关于家庭教育的文章

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篇非常优秀的关于家庭教育的文章》

一、转变观念

带孩子的过程中,我有很多想法,我认为有三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一是责任。

孩子是我们的,更是社会的,从一棵幼苗长成栋梁之才,孩子的每一点进步,都需要我们付出心血和汗水。也许很多家长说对孩子我已经尽上了最大责任。但我的观察却不是这样,我们在渴望孩子成材的同时,为了自己轻松把孩子放在老人那里“全托”的大有人在;我们在参加一些必要的应酬以外,为了一些纯粹的娱乐我们可以把孩子一个人扔在家里,独享我们自己的快乐;还有的家长因为有钱了,把孩子送到了贵族学校,等等。我对这种选择的看法是,当你把孩子送到贵族学校的时候,你至少输掉了一半,因为你把本来属于你的一份责任也推给了学校。好多家长说,现在的社会竞争的这么激烈,一方面要忙于工作,一方面要忙于应酬,哪有时间带孩子。再说我现在所做的这一切也是为了孩子。我也承认这个现实,但我最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对多数人来说,就现在的基础,追求权利,混到个市委书记了不起了;追求金钱,就目前而言,这辈子挣1000万顶天了,这也算是给孩子创造了发展的资本,但换一个角度,就算当了市委书记,能把的孩子提携到什么位置?就算提携到了那个位置,假若他干不了呢?就算有了1000万,也许不够他花一天的,也许他根本就不会花,这样的孩子又有什么用呢?所以我们还是尽量挤出点时间陪陪孩子。在带孩子的过程中,我和爱人只要能抽出时间,我们就一定陪孩子。我在济南听过一个讲座,一位教育专家说过一句话对我触动很深。他说:如果一个男同志一周能辞掉两次喝酒的时间,一个女同志能把每天化妆、卸妆的时间拿出来陪孩子,那你的孩子就是半个天才。前段时间,方正周考得了第七名,李老师搞了个“方正现象”让同学和家长讨论。我不想对这件事情本身说什么,只是后来我看了孩子和家长写的感受后,很受感动。我感受了孩子的自尊心和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风殷切的希望,但也从中发现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几乎每个孩子写的部分都有个别错别字,没有家长给予改正;另一个是绝大多数是妈妈签的字,不知我们的爸爸们忙什么去了,是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忙,还是这件事情根本就不重要。

二是观念。

经历了贫穷愚昧之后,我们这些做家长的懂得了知识了重要性。一方面现实是残酷的, 1

经常听到一些家长对孩子说,光考上大学还不行,还必须考上重点大学才行。但在这同时我们一些教育孩子的观念还很落后。我们在座的大都是70年前后出生的,这个年龄段意味着我们都经过了贫困年代的边缘,今天我们在尽情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实惠的同时,也不免对过去充满了回忆。常听一些家长说,过去我们也没有早期教育,也没有这么多作业,我们不也上了大学、甚至是研究生。我不否认这是事实,但社会发展太快了,大家对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高考应该都记忆犹新,我说让现在任何一所普通高中的孩子回到当年,那一定是北大、清华,因此,处在这样一个知识爆炸的年代,我们必须对如何教育孩子进行反思。有家长说对孩子的发展要“顺其自然”,这个观点很对。“顺其自然”就是顺应孩子发展的规律,引导孩子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但绝不是“任其发展”。说到这里我想说一下关于孩子玩电脑的事,社会发展到今天,电脑已经成为一种工具,说道底就像自行车和汽车一样,在玩不玩的问题上,很多家长对此意见不一,应该说02年北京发生的“蓝极速”事件给了我们很深刻的教训,在孩子玩电脑这个问题上只能疏不能堵。我主张让孩子玩,但有一个如何引导孩子玩的问题,第一,要诱导孩子对电脑有正确的认识。电脑不仅可以用来娱乐,更是学习的工具。除了查找资料我们是否可以尝试把作文、语文、英语的一些作业让孩子在电脑上完成。第二,玩可以,必须先把作业做完,第三,每次玩之前我都和他约定玩多长时间,让他自己说,到了时间就得下。还有一个对孩子投入的问题,一方面现在条件好了,家长用在孩子身上的支出也大了,我们在孩子吃穿上,高档玩具、名牌服装、麦当劳、肯德基,少则几十元,多则上百元,一点也不心疼,但我们用于孩子教育上的投资又有多少了。麦当劳、肯德基常常是人满为患,书店什么时间能看到这种场面。请问,你带孩子去过几次书店,你给孩子买了多少课外书?从孩子出生到现在,经过几年的积累,我孩子的存书达到了一千多册,我认为这是给孩子最宝贵的财富。另一方面,我们的投入还受传统消费观念的影响。我们可以把钱存在银行里,我们可以买房子、买汽车,甚至孩子结婚的钱都准备好了。前几天听张校长说,今年考入新元的个别学生,尽管学校给出了分期交纳学费的优惠条件,但还是因为没有钱放弃了。他们的理由似乎也很充分,因为买房子,钱都花光了,并且还贷了款。说到这里我不知道该说什么了,我理解不了住宽敞房子让孩子上普通学校的滋味。朋友乔迁,有时带孩子去祝贺。有一次我问孩子,叔叔家的房子好不好,孩子说,好是好,就是没有书。说到投资,我的态度是:我不会给孩子攒钱,如果我在他18岁之前有能力给他攒够100万的话,我会把这100万从现在开始投到他身上,等到他18岁时留给他一个零。他有本事生存他就可能有更大的发展,他没有能力生存我也问心无愧。

2

三是榜样。

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很重要,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的环境中,他就学会指责;如果孩子生活在敌意的环境中,他就学会打架;如果孩子生活在嘲笑的环境中,他就学会难为情;如果孩子生活在羞辱的环境中,他就学会内疚;如果孩子生活在宽容的环境中,他就学会大度;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的环境中,他就学会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公平的环境中,他就学会正义;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的环境中,他就学会信任他人;如果孩子生活在赞许的环境中,他就学会自爱;如果孩子生活在互相承认和友好的环境中,他就学会在这个世界上寻找爱。我们家长要求孩子回家不玩电脑、不看电视,可我们家长做的怎么样,我们好多家长往往是让孩子做作业,自己玩电脑、看电视,这对孩子没有说服力。其实孩子有他的思维和判断方式。我儿子4岁时对我说过一句话,对我触动很深,有一天他突然对我说,***的家长是混蛋,天天打#9@k,不管孩子。我想也应该引起我们在座的家长的思考。

二、注重方法

孩子是可爱的,教育孩子,首先要被孩子感动。我想我们的家长肯定被孩子感动过,反正我是经常被孩子感动着,孩子给了我太多的快乐。孩子幼稚、纯洁的心灵对我们来说很多时候带给我们的是心灵的震撼。很多人问我教育孩子有没有秘诀,我说有啊,四个字“三心二意”, “三心”就是爱心、恒心、耐心,“二意”就是不经意、不介意。其次,教育孩子最有效的方法是鼓励或者叫欣赏。我看过一个故事,大意是说,一个孩子考试的了59分,他怕回家挨揍,就怯生生的找到老师说,你能不能给我加1分,老师说,加1分可以,但这是我借给你,这次借给你1分,下次考试你要还我10分,孩子答应了。下次这个孩子考试得了71分,老师说你很讲信用,这次我再借给你10分,结果下次这个孩子考了81分,以后这个老师继续借给这个孩子分数,孩子的学习成绩继续提高,最后这个孩子成了一个优秀的学生。作为家长要抓住一切可能奖励孩子的机会,激发他的学习兴趣。我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经常使用这种方法,实践证明效果不错。比如周末孩子要我带他出去玩,只要时间允许,我会马上答应他,但我也会给他提出条件,今晚先做完作业,再看完几本书,结果孩子学习的高兴,我的目的也达到了。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尊心,关键是我们要懂得尊重孩子、欣赏孩子、引导孩子。方正在小学时当过班长,来新元后曾一度为没当班干部耿耿于怀,我就对他说,以你的表现,当个班干部没问题,主要是李老师考虑到你小,再说你的成绩还要再提 3

高提高。为了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我有对他说,李老师让你给她当助理,这个职务比班长还大。前几天我在学校门口遇到了张老师,说起了孩子数学课存在的问题,正好孩子过来了,我就转过脸去对孩子说,刚才张老师说了,你最近进步很大,期末考好了,下学期让你当数学课代表。谁都免不了做错事,孩子更是如此,孩子是在纠正自己错误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重要的不是孩子是否犯错误,而是父母采取何种态度。父母的态度恰如一把双刃剑的两面,它可以割破孩子的心,留下无法愈合的伤疤,也可以从中崛出生命的新水源。孩子做错了事,我就对孩子说,你认为你做的对吗?孩子一旦认识到错了,我就接着对孩子说,人没有不犯错误的,只要认识到自己错了,就是进步,关键是以后尽量不要再犯类似的错误。再就是玩是孩子的天性,作为家长要尽可能给予孩子最大的自主空间,现在物质条件好了,家家户户防盗门、防盗窗,在防盗的同时也把我们的孩子隔开了距离。其实防盗门、防盗窗只是一种形式,关键的是如何看待孩子之间的交流。我鼓励儿子带同学来我家玩,几乎每天晚上都有一两个孩子在我家玩,我住的离公园很近,到了周末,家里能有5、6个孩子,我的朋友都说我们家是儿童乐园。我陪他们玩玩具、玩电脑、看书,带他们去公园。给他们做饭吃、陪他们去麦当劳,在与孩子的交流中真正体会到了带孩子的乐趣。孩子在一起玩时发生矛盾是经常的,我一般不干预,让他们自己去解决。有一次看到我的孩子太不象话了,我就对他说:我很尊重你的朋友,如果你不尊重你的朋友了,我就干脆把他们撵走,让你从此没有了朋友。再以后他就知道尊重同学了。第三,教育孩子的最大成功是树立孩子的自信心。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他对自己的认识。我们在座的可能都有体会:孩子只有自己想学习,他的学习才能见到效果;若他自己不想学习,你怎样逼他也没用,做家长的就要想办法把孩子学习的内动力调动起来,让孩子坚信自己不笨,自己不比别人差,他学习才会有劲头。孩子还小,今后的路还很长,学习差了今后可以努力,一旦孩子失去了自信,也许就失去了整个人生,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据我观察,我们身边的好多家长在看似关爱孩子的同时,不自觉的伤害了孩子的自尊,抹杀了孩子的自信。比如说有的家长很关心孩子的学习,晚上陪孩子做作业,遇到孩子不会的问题刚开始还耐心地给孩子讲解,等到讲了两遍三遍孩子还不会时,就开始指着孩子的额头说,你真笨,你真笨,再没有比你笨的了。我说这种做法最不可取,孩子还小,他可能因为害怕你,不敢反驳你,等到孩子大点了,他就会说,我就是笨,你怎么了!真到了这个地步,你也就没有招了。我在辅导孩子时,也经常遇到类似的情况,结果是我还没失去耐心,孩子就着急了。这时我就会安慰孩子,我会说这道题确实很难,我和你这么大时也不会,听了我的话,孩子开始有了自信,然后我再仔细的讲给他。 4

还有的家长看到孩子的考试成绩,马上就问考了多少,你看人家,你就是不行。我对孩子,从来就是以表扬为主,方正来新元第一次测验39名,我知道后第一句话就是:你考的很好,第一次你考这个成绩已经不错了,以你的成绩再加上你的年龄优势,你已经是第一了!下次一定考的更好,接下来的几次测验不断上升,期中考试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但是,说出来你们可能不相信,我经常开玩笑喊孩子“傻瓜”,原因很简单,我已经给孩子建立了绝对自信。孩子经常反驳我:我是傻瓜你就是傻瓜的爸爸大傻瓜。

最近我读了阳光家庭亲子书系《最伤孩子心的10句话》一书,把这10句话送给大家共勉。

“笨蛋,没用的东西”,“一看你就没多大出息,将来就捡破烂吧”,“都是一样的孩子,你怎么就不如别人”,“我说不行就不行”,“住嘴!你怎么就是不听话”,“就知道玩,一提学习就没了精神”,“我再也不管你了,随你的便好了”,“你又做错了,真笨”,“你可真行竟做出这种事!”“你若考100分,我就给你买什么什么”。

最后我想对在坐的说,作为父母不应该不精力都投入到孩子的分数上,而应该放在教育孩子怎样做人上,这是最重要的。世界上的人千千万万,出类拨粹的人只是少数,如果我们的孩子能成为其中的一个,我们会很高兴,如果我们的孩子不能成为其中的一个,也不应该难过,因为我想,以现在这样的教育方法,教出一个有道德感、能约束自己、有相当的兴趣、又能在喜欢的领地里自由自在的人,应该不是一件特别难的事。

5

 

第二篇:家庭教育文章

如何把孩子打造成和氏璧

战国时赵国得了和氏璧,使秦朝要用十五座城池来交换,价值连城成语的典故由此而来,今天每一个孩子都可成为和氏璧,关键要看老师和家长是不是卞和了。

通过长期在基层从事基础教育发现,每一个孩子身上都蕴含着丰富的宝藏,只要老师和家长独具慧眼发现这一点,并精心雕琢,悉心打磨,每一个孩子将从我们手中成为熠熠生辉的玉石,如果观察不到这一点那每个孩子只能是一块普通的石头。为何如此说?国庆休假期间受朋友委托要我去教她的孩子。他是小男孩在省重点中学念书,长的非常英俊聪明可爱,但是却不喜欢写作业,不听老师和家长的话,老师和家长对此颇为无奈,有的老师还声称不想再管了,先不提这位老师的师德如何,但从这句话就足矣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学生。但笔者接手跟他交流后发现,他并非像家长和老师说的那样难管,他是一个非常好学的孩子。他的兴趣非常广泛,喜欢军事和运动。经过交流和面试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初步将他稳定在椅子上,让他能安心的写作业。他从小学起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来可以2个小时完成的总喜欢将作业每天分散着写一点,针对这一情况给他规定了时间,告诉他在规定的时间内必须将作业保质保量的完成,如完不成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跟他说了后在规定的时间内果然按时写完了作业;他的记忆力非常好,让他默写曾经学过的课文几乎就没出现错误,只是字迹太潦草并有错别字,针对这种情况让他看一遍课文注意字迹,再默一遍后基本没出现错误。通过这2个案例说明只要措施得当,每一

个被老师和家长视为是“问题学生”都会变成好孩子。事后跟他妈聊天时说这个孩子只要在我手中一定会成为和氏璧的,遗憾的是因为工作原因不能亲手进行雕刻了。

每个孩子都是一座宝藏,关键要看老师和家长如何用正确的方法去开采和挖掘,尤其是要抓住人生成长的三个关键期第一个是学龄前阶段3至6岁,这一阶段是人一生中情感、性格、心理、心态、兴趣等萌芽阶段,这一时期只要家长引导的好,会为孩子一生拥有优秀的德行和良好的性格健康的心态打好基础,第二个是少年阶段6至12岁,也就是小学阶段,一二年级是孩子从幼儿园到成为小学生的过渡期,这时孩子会接受许多新生事物和同学,对事物的善恶判别还不是很清晰,这时家长要经常跟老师多交流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在家里多跟孩子聊天,引导孩子做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并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特长为他们更好的成长打好坚实基础;第三个是中学阶段,在这个阶段的培养最为关键,因为初中阶段为少年期,它是儿童的后期,又是青年的前期,处于儿童向青年的过渡阶段。是人生中具有特别重要意义的特殊时期,引导得好,各种积极情感得到充分调动,成为辉煌一生的开创期。引导得不好,消极情感抬头,有可能成为“危机期”、“难教育期”。 这要求家长和老师给予特别关注,细心引导。当年美国人说钱学森的价值抵上5个装甲师,钱伟长辞世后有很多评论说他抵得上中国52所大学校长。只要老师和家长在人生这三个成长的关键期引导好孩子,那将来孩子必将是一块价值连城的和氏璧。

孩子是我们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中华复兴的希望在他们

身上。我们的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应该共同努力,把我们的孩子打造成价值连城的和氏璧,使我们卸任前把他们扶上马送一程后可以放心交手。

中美家庭教育差距

辛卯年七月十六日参加了“第二届中美教育论坛”在跟美国著名汉语专家谢博德教授交流后深有感触,中美两国家长在家庭教育教育的方式尤其是意识方面存在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就以上网来说中国的家长担心孩子一上网就玩游戏上瘾而不给他们玩,殊不知他们心里有这个欲望就像水一样,只能进行疏导而不能堵,堵大了是要决堤的,而美国家长在这方面就很开放,只要学习好表现好就把上网作为一种奖励,担心孩子上一些不健康的网页就给孩子指定一些他们该看的网址。很好的做到了收放有度的原则。

参加完座谈会不禁在反思,中美两国虽然有着不同的社会制度,但在家庭教育中却有共同点,在跟谢老师的交流中他也说在美国家庭教育跟中国一样也是教育中的盲点,这一点跟中国有着惊人的相似。虽然美国的家庭教育跟中国一样存在盲点,那为什么美国孩子的自理能力,创新意识等远比中国孩子强得多呢?说到底这是教育方式的不同和家长的意识造成的。通过交流了解到美国的家长是以开放式的教育方式来教育孩子,什么事情都让孩子自己做,比如过马路虽然有危险但也要让孩子自己过去,让他们在做事情中锻炼自己的自力能力和创新意识,而中国家长呢,因为每家都是独生子女因此非常宠爱,什么事情都不忍心让孩子动手自己做,以至于让孩子从小就养成了衣来

伸手饭来张口的恶习,家里有车的家长更是对孩子的上下学车接车送,很多孩子现在一写作业有不会的不是主动问老师而是上网查,上网查资料是好事情但却给很多孩子有了上网的借口,以上网查资料为理由查完资料玩游戏,这一习惯直接导致很多孩子提笔忘字,字写得不成样子,再就是车接车送的恶果直接导致让许多孩子没有吃苦和节俭意识,外出来回远足才30公里就叫苦不迭,如果没家长接放学就直接打车回去这样长此以往会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岂不是很可悲,这样中国的孩子能培养出自理能力和创新能力吗?当然不能,有一种爱叫做放手,中国家长把孩子握得太紧了以至于都舍不得放下,以为这样是爱,结果到了大学甚至连基本生活都不能自理要让家长去照顾而被劝退,这样的孩子即使考上名牌大学又有什么用呢。而美国的孩子从小就被家长锻炼自力自强的能力,所以他们的创新能力、自理能力远比中国孩子强的多。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差距呢,有教育行政部门的责任,因为长期以来中国一直在奉行应试教育,唯分数至上,忽略了对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方面的培训,以至于成为教育的一个盲点,希望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和家长委员会的建立能逐步补上这个教育中盲点,为家校教育的和谐统一打好坚实基础;再就是家长的意识问题,尤其是老年的家长对孩子特别宠爱,对孩子的爱可以说达到了6:1,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为孩子代劳的太多往往使孩子丧失了自理能力和责任、节俭等意识,更不用谈什么创新能力了,这就是差距的根本原因;好在国家已经认

识到这个问题,教育部新修订的课程标准已经发布实施,新的课程标准更加注把德育和重素质教育贯穿于课堂和各科,使教育能更好的按照素质教育的理念来进行;还有教育部全国妇联等七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我国家庭教育的质量补上这个盲点。美国家长虽然开放,但在教育孩子方面还是非常严格的,比如孩子如果因为学习问题让老师找到家长,那家长会禁止孩子出去跟朋友玩,打篮球,不准上网等事情,直到学习成绩提高了才让孩子做这些事情,美国家长在有保有压和收放有度这两点上做得很好,是值得中国家长学习和借鉴的。

中美两国虽然制度不同,体制各异,但文化和教育是不分国界的,让我们在这样的交流中多吸收一些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方式方法教育孩子,同时也把中国一些好的传统教育方式推荐给美国的专家,互相学习交流,为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孩子而努力!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

中美家庭教育差异

壬辰七月二十一参加了第三届中美教育论坛,通过跟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生的深入交流和倾听现场家长和老师们的交流互动非常受益并深有感触,为什么美国是发达的国家,透过家庭教育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来看是有原因的,凡事要追本溯源,教育尤其是如此,美国家长在教育孩子的理念方法等很多方面是值得中国家长学习并借鉴的。 美国的家长对孩子从小就培养自理能力和独立精神,让孩子小学开始就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体验生活的艰辛,到十八岁之后大多数家长

是不为孩子提供学费和零花钱的,这需要靠孩子通过自己打工来获得,在学校要刻苦努力取得奖学金。仅凭这一点是值得中国绝大多数家长学习和借鉴的,中国的家长对孩子确实是爱的太深了,可以说深到让孩子丧失了动手能力,只要是家里有车的家长从上小学开始上下学都是车接车送,甚至周六周天去辅导班没车的打车回家,更别说让孩子上大学靠自己打工挣学费了,在这种环境长大的孩子可能有自理能力吗,从一开始就把孩子的自理能力和独立精神给扼杀了,这绝不是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而是输在起跑线上,现在看是在爱孩子但实际上这是对孩子一种极大的伤害,付出的代价非常高昂而且不会有任何回报,这确实是非常可悲也是值得许多家长警醒的。

再一个美国的中学课程跟中国的中学课程门数基本上差不多,但却没有跟中国这么多的作业量,下课后在学校基本就可以完成,而且回家都不用进行复习和预习,但跟中国相同的是作业必须要做好,如果做不好作业考试成绩是受很大影响的。美国的小学是六年制,中学三年,高中四年。实行的是学分制,中学升高中不需要参加跟中国一样的中考,可以直接升入高中。但高考的时候既要看学分还要看成绩,主要看的科学和逻辑学的分数,这说明美国的教育看重的动手能力和孩子的思考能力,但跟中国不同的是在美国一年中可以参加多次高考,直到考上大学为止,所以孩子的课业负担并不是很重,在学习过程中是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社会实践和动手能力培养的。但这不能归咎于中国跟美国制度不同的原因,教育部在新修订的课程标准中也强调要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理科尤其要注重动手实践的能

力,在物理和化学课程标准中还特意安排了理化要做的实验项目,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没能很好的落实好。再一个现在的考试虽然是看分数,但再也不是像以前那种靠机械记忆的方式来考试,考的完全是学习能力也就是在学习扎实的基础上对各科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的能力,学习能力的强弱跟分数的高低是等式,这也是课程标准的要求,说明中国开始重视并在实际中进行着改革,尽可能的减轻学生负担,但中国毕竟很多事情不是能立即解决的,这既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又需要家长意识的转变,所以这需要时间,想快些其实也容易,只要我们教育者的工作做到位使家长的意识转变了,明白现在学习能力跟分数是等式的关系那可以尽快改变的,这样学生的负担自然会减下来。再一个教育主管行政部门尤其是国家应尽快普及十二年义务教育,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这样在避免择校热同时可以为家长和孩子减负。

美国的学生在表达对父母的爱的时候往往都非常直白不像中国这个礼仪之邦这么委婉含蓄,在过父亲节的时候正值他们在中国所以就通过打网络电话和发邮件的方式给父母进行问候,而中国很多都是通过送礼物或者别的方式来表达。中国家长大多数是批评孩子的时候多,孩子一犯错误就喋喋不休的开始进行批评甚至直接体罚而不是耐心的进行引导和教育,这对培养孩子健康的身心和健全的人格是极为不利的,有做的好的家长,跟孩子直接就是知心朋友的关系这非常好,而美国的家长不是采取体罚的方式而是进行耐心教育的方式来引导孩子,这样既不会给孩子有叛逆的情绪又会让孩子有健康的身心和健

全的人格。美国家长在对孩子的合理诉求方面是非常民主的,不像很多中国家长那样总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孩子身上,根本不倾听孩子的合理诉求,这样久而久之必然造成孩子跟家长交流受阻,孩子的心理话不愿跟家长说,家长不了解孩子的心声这样势必会出现一系列连锁反应,许多孩子直到出事后家长痛哭流涕哀恸不已悔之无及,其实这都是跟教育方式和方法是有极大关系的,所以在家里适当的民主是非常必要的。这些都是值得中国家长学习借鉴的。

中美两国虽然存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体制各异,但文化和教育是不分国界的,让我们在这样的交流中多吸收一些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方式方法教育孩子并求同存异,同时也把中国一些好的传统教育方式推荐给美国的专家,互相学习交流,为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孩子而努力!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

司马懿教育孩子的方法给今天的启示 最近一直在看《百家讲坛》这个栏目,今天讲的提到了司马懿教育孩子的一些方式和方法,虽然在2000多年前的三国时期,但仔细想来对今天的教育者依然有很好的学习和借鉴作用。

司马懿虽然有一些缺点和错误,但他的成功之处是教育好了两个孩子,这为司马氏将来建立晋朝打下了良好基础。因为司马懿祖上是书香门第,非常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但却是用爱心增加严格的力量,爱但不溺爱,在艰苦的环境中培养孩子的各种优秀的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司马懿无论身处顺境和逆境时都让孩子跟他一起经历,在身处顺境时并没对孩子采取放纵娇惯的教育方式,身处逆境并没有消沉

依然严格的教育孩子,给孩子培养出了坚韧容忍的性格,和遇到大事能沉着冷静的良好素质。现在的家长对孩子包办的太多了,不忍心让孩子吃苦,竭力为孩子创造了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这样把孩子的很多能力都给扼杀了,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很多孩子自理能力和心理素质差,没有节俭和吃苦和责任意识的根本原因,你不给孩子创造这样的环境,害的是孩子自己,这是中国家庭教育中最缺乏的一个方面之一,所以这是应该引以为戒的。

再就是体验教育,提升孩子的核心能力。什么事情都让孩子亲身体验一下,可以增强孩子的社会实践能力。司马懿当时复出后打街亭的时候,他让二儿子司马昭担任了去蜀营哨探的任务,没派人让他一个人去的,去了回来之后,询问了一下那边的形势,并制定了作战方案,通过这种体验教育的方式和交流对话中让儿子学会了应该如何在战场上取得主动权,让儿子从小事开始做,慢慢积累了实践经验。体验教育是要教孩子从小事做起,一件小事做得好任何事都可以做好。正如老子所说:“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可在中国的教育中,家长和学校把孩子的体验教育实践经验的机会全部给剥夺了,笔者随机调查了几个97后的孩子,虽然学习特别棒但会自己做饭做家务的孩子却寥寥无几,这是为什么呢,很明显家长把孩子体验生活的机会完全给剥夺了,不在家让孩子自己去买,只让孩子学习;有很多学校也是只知道给孩子灌输知识,采取填鸭式教学,结果把孩子的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全部给抹杀了,结果培养出来的都是高分低能的孩子,学校被誉为第一监狱的

美誉,学校和家长都以为包办的越多越是对孩子的爱,殊不知过度的爱是伤害,在温室里培养的永远是花朵,而在外面历经风霜的才是参天大树,中国培养的花朵太多,而大树却是凤毛麟角,这就是为什么钱学森之问为何至今都不能回答的原因之一。学校和家长都不放手,很多学校以安全为借口不带孩子踏青出游,以学习为主为借口不对孩子进行小发明小创造的培养,这样可能培养出孩子的创新能力吗;家长是因为疼爱什么都不让孩子做,暑假不让孩子出去玩,说什么怕出危险,更有甚者7月份参加中美教育论坛时一位家长担心她孩子写的文章不好,不会被报纸发表竟想请我为他孩子写,这个家长的心情我理解但对她的行为深感悲哀,你不把自己最擅长的事情让孩子做,给他平台,不放手去让孩子体验一下,亲身实践一下怎么锻炼孩子的独立能力,有一种爱叫做放手,这个道理家长都懂,但在现实中做起来怎么就这么困难呢?

笔者不由的回想起自己的亲身经历,记得16岁时独自一人从青岛去家乡南京看亲戚,父母因为上班没送我去,那时可没有现在的动车组和高铁,火车也没提速,我是从青岛坐了整整16个小时的火车凌晨2点到的南京城,自己打车回去在楼下等着等到早晨6点,一进家门见到阔别13年的姑奶奶时激动不已,姑姑带我出去玩在车上跟同事骄傲的说:“你看这个小鬼今年才16岁就一个人从青岛来了。”回青岛的时候也是一人回去的,可以说这是千里走单骑。有了这个经历之后前些年在外地工作都是自己坐火车来回,一人在外面无论做什么都是靠自己独立完成,生活完全可以自理。“学习”这是两个字,

“学”是学习知识,“习”是在生活中实践。很多孩子现在学的知识很多,但实践的太少,所以说家长该放手时一定要放手,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什么事情尽量要让孩子去实践一下,这对提升孩子的核心能力是大有裨益的。希望随着由全国妇联、教育部、中央文明办、民政部、卫生部、国家人口计生委、中国关工委7部委联合制定的《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的发布实施能补上家庭教育方面长期缺失的盲点,能够转变家长的观念和意识。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希望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和家长转变传统观念和意识,因材施教与时俱进,该放手时放手,让孩子在比较艰苦的环境中训练,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好行为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孩子进行体验教育,提升孩子的核心能力,通过家校教育的共同努力把孩子打造成和氏璧。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

家庭教育调研感悟

通过最近的调研发现,许多家长因为不懂的家庭教育和孩子成长规律,导致孩子从小开始犯小错误时没能及时发现并纠正,导致长大后积弊难改,令家长非常头疼。

那些家长眼里问题孩子的错误主要集中体现在沉溺电脑不能自拔,离家出走,谈恋爱,不爱学习。这些问题的集中爆发都是由于从小犯一些细微错误时家长因为忙于工作,疏于防范,没有及时发现,再就是由于溺爱孩子而引起的,所以说家长应该对孩子的这些错误负主要责任,很多家长主观主义是非常强的,总认为自己唯一正确,即使错误了也是正确的,在家里搞一言堂,从不听孩子的讲话,也不该

孩子讲话的机会,总是有了错误不先问一下原因,就不由分说的训斥一番,严重的甚至使用家庭暴力,给孩子的身心造成很大的伤害,他可能对家长不逆反吗,所以奉劝各位家长想教育好孩子先教育好自己,正如孔子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很多家长说自己没文化,素质低,不会教育孩子,这都不是理由,不会可以学习嘛,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着终不解矣。圣经里也说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这都强调了家长对孩子正确引导的必要性。

家长如果要问,我想学家庭教育该怎么学,学什么呢,首先要给孩子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不要以家长的身份跟孩子讲话,要以比朋友还亲密的孩子跟孩子交流,苏霍姆林斯基说老师要用心灵跟孩子讲话,家长同样也需要用心灵跟孩子讲话,因为家长跟孩子的关系是最亲近的,家应该是孩子温暖的港湾,而不是监狱,一旦孩子把家视作监狱,那就是家长的彻底失败,严重点说在孩子面前你不配做家长,是你把孩子本应看为温暖的家变成了监狱,这不是家长的失职又是什么呢?其次彻底改变主观主义,学会善于倾听孩子的讲话,即使在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也要耐心的听孩子说明原因,然后根据孩子所犯错误进行相应的处理,只要家长问明白,让孩子讲清楚了从心里面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可以心甘情愿的接受体罚,那这时怎么体罚都没事,孩子也不会有逆反心理,凡是问题孩子逆反心理都是非常强的,所以这方面家长是必须要改正的;最后夫妻二人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必须达成一直,形成合力,这有这样才能取得成功。不能说爸爸管着妈妈

惯,这样不仅没有作用还会起反作用。这是家庭教育中的大忌。再一个多看看我国著名家庭教育专家卢勤、孙云晓的书,借鉴着他们写的教育事例参考着自己的孩子来做,千万不要照搬,因为那些事例是他们通过研究孩子写出来的东西,如果照搬不仅达不到教育效果反而会毁了孩子的,这点千万要注意。

每一个孩子都是价值连城的和氏璧,关键要看家长会不会正确的打磨了,希望由全国妇联、教育部、中央文明办、民政部、卫生部、国家人口计生委、中国关工委7部委联合制定的《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的发布实施和家长委员会的建立补上家庭教育的这个忙点,再一个家长应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掌握正确的教育孩子的方式和方法,本着对孩子未来高度负责的态度来教育他们,把他们打造成和氏璧而努力!

青少年教育研究

青少年时期是公认的难教育期,应该怎么破解家长在教育青春期教育孩子的烦恼呢,听了著名教育家孙云晓主任的讲座后受益匪浅,深受教育和启发。

孙老师首先指出好关系胜过教育。他指出只有父母跟孩子建立起了融洽的关系,是比任何教育都管用的,12岁之前特别需要母亲,因为在人从出生到小学阶段母亲对孩子养成良好的性格、心态、行为习惯有很重要的作用,青春期需要父亲,这一时期性格、心态等各方面都逐渐在快速发展,接触的人和事也在逐渐的增加,这时需要父亲来进行引导并培养好的人格来为人处事。接着他说孩子为什么难教

育,难在哪儿提出了三点:一、信息化时代动摇了成年人的权威地位,

二、独生子女时代给教育带来挑战、独生子女的父母应学会拼养,变小家为大家。三、孩子性发育提前,性教育落后,四、应试教育带来巨大压力。怎么理解这四点呢,1、现在的网络非常发达,我们的孩子很小就会上网玩游戏,大点的孩子就会上网聊天,接受了许多网络语言,而家长在这方面确实跟不上孩子的思维,很多孩子跟家长说聊天中的网络用语家长不理解这样会让孩子心里上觉得自己比家长懂得多,所以这样家长的权威地位就动摇了,2、现在城市家庭的孩子一般都是独生子女,因为家里就这一个孩子所以把所有最好的都给孩子了这样就必然给孩子养成极端个人主义的性格,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所以应设法从小让孩子多跟亲戚的孩子在一起玩,这样逐渐会给孩子养成谦让、有礼貌、节俭等好的行为习惯。4、现在的孩子确实早熟,记得带班时四年级的男孩和女孩居然谈起了“恋爱”,孙老师也说调查了一些高中生因为性教育落后偷食禁果造成对自身伤害的实例令人非常痛心。4、现在的孩子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压力确实很大,在假期应该让孩子放松身心,没必要去报补习班上课,因为假期的本质是过与学校不同的学校生活,不要把假期的时间给孩子排的那么满,把孩子的力气都用尽了等想学的时候就没力气也没兴趣学了。同样教育体制下孩子成长各有不同,孩子年龄越小微环境越重要,老师父母和环境对孩子的成长都有影响。

针对这些难题孙老师给予了忠告1、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的身心和人格。要培养孩子有健康的身心和人格要教会孩子怎么交朋友,

如果孩子没有朋友会比考试不及格严重,这样会让心理上孤僻起来,孩子没有朋友危险交坏朋友更危险,这会让孩子走向歧途,也就是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而孔子也把朋友分成了益者和损者,他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意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孩子在所处的环境中教好朋友对自己健全的人格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再一个要从小给孩子养成能节制住短期欲望的习惯,因为一个被过度满足的时候快乐也被随时剥夺,所以要刻意从小培养孩子有节制力和自制力对培养健全的身心和人格是有好处的。

2、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性的问题是挑战的亲子关系,孙老师说据调查很多发生关系的孩子都不是学习差的,反而都是学习好的,但这样的事情往往是父母最后才知道的,所以说只要是跟孩子亲子关系好的父母可以让这样事情的发生率大大降低,孙老师举了几个实例因限于篇幅就不列举了,父母关系的好坏决定孩子学习的成败,就像孙老师说的父母打架时应避开孩子找地方单练,亲热时应面向孩子,给孩子一个正面的影响这样会促进孩子的学习更优秀,这也是家庭关系中夫妻关系比亲子关系更重要的原因。父母坚定不移的爱会让孩子走向胜利,改变孩子要先从改变自己开始,因为父母是孩子的镜子,正像孔子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同意的道理,父母不改变自己怎么可能改变孩子呢,让孩子吃好饭才是最好的教育,孩子在吃饭的时候即使孩子有错误也不要在饭桌上喋喋不休的训斥,这样会让孩子非常反感也吃不好饭,吃饭时应给孩子一个和谐的气氛,饭后1小时在进行教育这样才是最好的方法。一定要创造一个温馨的家庭

环境,让孩子对家对父母依恋是教育的成功,如果孩子连家都不想回视父母如洪水猛兽那教育一定是失败的。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而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不要搞主观主义,要跟孩子用心灵对话,这样才能走进孩子的心里,也能达到好的教育效果。3、习惯是培养的关键。教育孩子最大的难点在培养好的习惯,好习惯要从小培养,点滴做起因为好习惯会让人终身受益。4、儿童健康成长需要因性施教因为男孩比女孩各方面发育稍微要晚一些,不要在6岁前上学,女孩最擅长的学习方式有聊天、阅读等,男孩最擅长的教育方式是运动、实验操作、计算机、才能体验,女孩进入青春期应注意的是自信心下降,应培养独立的性格,自信不要过于时尚。因为女孩过于喜欢打扮再就是喜欢减肥是不自信的表现,这是不好的。5、父亲的教育很重要,因为父教的缺失会导致很多问题,很多单亲家庭的孩子就是这样的情况,父母联盟是最好的家庭教育方式。6、遥控孩子上网。在小学和初中阶段要把电脑放在父母房间,这样孩子心里会认为有家长的监督会看正面的东西,孩子上网时间要有节制,再就是要用丰富多彩的生活来代替上网时间,导致网瘾的根本原因是亲子关系和人际关系糟糕,给孩子很好的环境和关系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有益的。

两个小时的时间孙老师讲了这么多,整场报告会过程中气氛活跃互动频繁,最后的交流互动环节解答了家长孩子在成长中的问题。最为教育者听后也在反思该怎么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人,除了孙老师跟家长讲的,老师在学校应该再做什么来达到家

校教育的和谐统一这是值得每一个人民教师深思的事情,让我们以使命感和责任感来教育我们的孩子,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努力达成家校教育的统一,竭尽努力把他们雕琢成人格健全身心健康的和氏璧,让他们为祖国早日走向复兴贡献自己应尽的责任,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

体罚孩子(学生)的利与弊

最近在调研时问及一些孩子是否在家里被父母体罚过,大多数孩子皆点头称是,在操场跟学生聊天时也听到一些学生反映老师对学生体罚的事情,感到非常惊讶!没想到在实施所谓“幸福教育”理念的学校竟有体罚孩子的老师。要知道这点在他们学校的校规里可是属于不能碰的红线。听到这些开始不禁思考学校和家庭对孩子的体罚是否应该取消?体罚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

作为孩子,生性顽皮好动是天性,如果孩子不淘气岂不是失去了孩子的本性了。但只要一淘气那一定会犯错误,比如像男孩子贪玩不想写作业,因为贪玩学习不好考试成绩亮红灯老师一心急就让请家长等这都是比较常见的错误。重要的是老师和家长遇到了犯错误的孩子该采取什么方式方法来正确处理这才是最关键的,处理得好可以让孩子改正错误,成为好学生,而处理的如果有了偏差,很可能就会使孩子成为问题学生。可遇到了犯错误的孩子该怎么处理的得体呢?以笔者的经历来看首先得耐心调查原因,如果说班主任非常了解自己的学生那最好,可以直接让他自己解释一下犯错误的原因,为什么会犯错误,给学生为自己错误解释的机会,看他能否对自己的错误作出合理

的解释。一般学生会拼命为自己辩解的,这时班主任需要静静地听他辩解,不用插话,等他说完了再根据他说的疑点进行询问,最后他一定会被问得不能自圆其说,这时要抓住机会让他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家长也要如此,等老师跟家长说了学生在学校的一些不好行为表现时,即使心里非常生气回家也要跟孩子心平气和的让他对自己的错误进行解释,给孩子解释的机会,只要我们老师和家长给孩子为自己所犯错误解释的机会,那他一般不会撒谎,会实话实说的。等孩子为自己的错误解释了之后,家长应该趁热打铁问他是否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该不该为自己的错误负责,孩子一般都会点头的。这时是使用体罚的最好时机,无论体罚的多么重孩子都会心甘情愿的接受,而且心里不会有任何逆反心理,这是笔者的实践经验。往往很多老师和家长在处理孩子的错误时根本没有耐心去认真调查孩子犯错误的原因,不给孩子解释的机会。仅凭主观臆断就简单粗暴的对孩子进行了严厉的体罚,这样虽然可以快速的解决问题,但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无法挽回的。

所以说体罚是不能取消的,现在的孩子确实非常难管,尤其是小学生太淘气了,《教师法》等规章制度对老师管学生的限制也太多,导致孩子犯了错误老师管不了孩子,这个现象在全国的一些地区确有其事。学校不让老师体罚学生的原因是因为很多老师不能掌握体罚的限度,对孩子身心造成了很深的伤害,所以就明令禁止了;而很多家长因为不懂家庭教育的原理,只要在学校听到老师说孩子有错误,回来不问青红皂白就把孩子打一顿,让很多孩子心里对家长非常厌恶,

久而久之就养成了逆反心理,撒谎等坏习惯,可以说很多孩子的坏习惯可以说是在老师和家长的体罚下逼出来的,这确实非常悲哀的事情。

体罚是一把双刃剑,关键要看怎么用。用得好可以让孩子改正自己的错误,向着正确的人生轨迹健康成长;而如果用错了伤到的不仅是孩子,还会伤到老师和家长自己。这就需要学校在进行老师培训时多跟老师交流应该采取什么方式来有效教育犯了错误的孩子,即使是使用体罚的方式也要让学生心甘情愿的接受,在周末和家长会跟家长交流时也应该如此教授,通过学校和家长共同努力,力争让体罚这把双刃剑既能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又能避免对孩子身心造成的严重伤害。

让体罚这个词不再让学生觉得厌恶,使老师和家长不再视为高压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