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心理学总结

传播心理学复习提纲:

1通读笔记,确保理解授课内容,能用传播心理学专有名词解释一些经典案例。

2通读的基础上重点记忆名词解释

(1)感觉

感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时,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个别属性:如颜色、形状、大小、气味、温度、轻重等等)

根据感受器所处的位置,一般可将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2)知觉的生理机制

知觉的生理机制是多种分析器联合活动的过程

(3)晕轮效应

定义:在人际知觉时,人们常常从对方所具有的某个特征而泛化到其他一系列的有关特征,也就是从所知觉到的特征泛化推及到未知觉到的特征。从局部信息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

(4)刻板印象

是指社会上对于某一类事物或人物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其形成过程是按照预想的类型把人分成若干类别,然后按照这些类别贴上固定特征的标签,这种知觉模式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我们所属的传统、文化遗传给我们的

(5)心理定势

指人在认识特定对象时的心理上的准备状态;这种定时或心向作用,使我们对住对刺激的知觉反应更迅速,更有方向性,但也会使人从主观状态出发来歪曲客观信息。我们在对人知觉和评价时,常常离不开心理定势,所以总是顺着一定的倾向性来解释所得到的信息。

(6)模仿

指个人受到社会刺激后而引起的一种按照别人行为的相似方式行动的倾向。它是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基本的人际互动现象。模仿是对显行为的模仿,而不能模仿内心模仿隐心理。原因:人的本能。

模仿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反射性模仿,一种是观察性模仿。

(7)感染

表现为个体对他人的特定情境中的情绪状态的自觉共鸣或产生相类似的情绪活动。感染的形

式有情绪共存和情绪感染。感染有联动性和情境性的特征。

(8)从众现象

指个人的认知或行为且于所处媒体的无形压力,而不由自主低与多数人保持一直的心理现象。

(9)个体空间

人都有一个把自己圈住的心理上的个体空间,就像一个无形的“气泡”一样为自己“割据”了一定的“领土”,一旦这个“气泡”被人触犯,就会感觉到不舒服或是不安全,人们都有一种保护自己的个体空间的需求,这并非表示拒绝与他人交往,而只是想在个体空间不熟近战的情况下自然的交往。

(10)非言语交往

指人在传达讯息时,会使用语言、文字以外的媒介,例如脸部目光、表情、身体运动与接触、姿势、衣着、以及饰品等等,来辅助说明语文的意旨

② 简答论述类:

(1)解释最初印象的成因及作用。

最初印象的成因:其形成与我们知觉的恒常性有关。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改变了的时候,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

最初印象的作用:

1当不用的信息结合在一起,我们总是倾向于重视前面的信息,而忽视后面的信息。

2即使人们同样也注意了后面的信息,但也会倾向于认为后面的信息是“非本质的”、“偶然的”。

3当人们接受了前面的信息后,就会按照这种信息来接受后的信息,即使后面的信息与前面的信息不一致,也会去屈从于前面的信息从而形成整体一致的印象。

(2)集合行为是一种自发的反常现象,请解释它的产生原因。

结构性的压力,如在自然灾害,经济萧条,失业,物价不稳,政治动荡,种族关系恶化等危机状况下,社会上普遍存在着不安心理和紧张情绪。

触发性事件:因某些突发性事件或突然的信息刺激引起。

正常的社会传播系统功能减弱,非常态传播机制活跃化。(如瓮安事件中的中学女生非正常

死亡)

(3)从单面证据和两面证据简述传播内容的组织。

劝说需要证据来阐明所传播的观点。在劝说中是只提有力的证据呢还是同时提出正反两面的证据?这要考虑到具体的情况。美国心理学家霍夫兰在二战将要结束时进行的说服效果实验,实验结果教育程度较低的和受过中等教育的;原先就认为战争会结束的士兵和原先不认为战争会结束的士兵。结论:对于较复杂和存有争议的观点进行劝说,应该尽可能同时提出正反两面的证据,这样一方面使被劝说者觉得传播是客观的,另一方面又使他们能学会比较与辨别正确与错误,对以后可能接触的相反证据产生免疫力。

对有一定只是和认识能力的对象进行劝说,应尽可能同时提出正反两面的证据。

(4)请稍结合事例说明从众现象的产生原因。

19xx年的阿西实验(阿希关于线条判断的从众实验)

从众现象如:入乡随俗、人云亦云、赶时髦、随大流等。

1、信息作用;从众并非只是一种消极现象,在许多情况下,尤其是在信息不明或是模糊的情况下,我们要通过众人的行为来获得信息。

2、人际关系的制约:当一个人在明确信息的情况下仍然可能从众,这往往是处于人际关系的制约。

3、群体一致性:人们是否从众,还受到群体凝聚力的影响,一个群体凝聚力越强,个人对群体就越忠诚,越主动担负起群体责任,按照群体规范行事,因而群体间的意见就越一致。

4、个别差异:人与人之间,在从众性上是因个人的地位、知识、性格、情绪状态等具体特征而存在差异的。

(5)在有关记忆生理机制的理论中,请叙述信息加工系统说。

近xx年来心理学家把现代信息论引入记忆的研究中,认为人类的记忆是信息加工系统过程,分三个阶段:

感觉储存阶段:也称瞬时记忆,是记忆的开始阶段,当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物已经消失,而存在留在感官中的印象并未立即消失,还会保留很短一段时间,大约为0.25-2秒,例如我们用心听一首歌曲,歌曲已经播完,在很短的时间内仍然记得歌曲的旋律。

特点:持续时间很短,瞬息即逝,容量较小。

比如在电视中播放的商品广告,有的十秒钟广告单字达到八十个,使消费者难于记忆,效果很不理想。

短时记忆阶段:短时记忆中材料保持的时间约为5-20秒,最长不超过一分钟,感觉记忆中的材料如果收到主体的注意,就会输入短时记忆阶段。商业广告要想便于消费者超过感觉记忆阶段,就必须利用种种方法和手段,引起消费者的注意。

长期储存阶段:指一分钟以上直至多年甚至保持终生的记忆,长时记忆是对短时记忆加工复述的结果,有时富有感情的事物由于印象深刻也能一次形成。

(6)叙述传播中的说服策略。

一、分散注意:采用迁回方法,把对象的注意力从敏感问题上引开,此方法即可避免陷入僵局,又使他有较大的开放头脑,但是注意要回到正题上来。

二、共同语言:当有实质性分歧时,寻找一些对方无法拒绝客观事实入手。先找一些与劝说的观点并无关系而双方意见一致的话题。

三、对症下药

四、打破“完型”: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完型就是各个组成部分相互协调一致的方式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和系统。

五、以情动人:说理不通的情况下,可先从情绪上打动他。如“恐吓战术”对调皮小孩

六、行为反馈:创造一定情境与条件,使被劝说者做出某种积极的行为,并使他从自己行为中认为到正确态度与观点。例如、种族歧视

七、“登门槛”战术:研究证明:当先说服被试者接受一个较小要求,被试者对虽有较大要求就有了较大的可接受性。

八、逻辑诱导:背景:对说要摆事实,讲道理。

九、以退为进:适当的退让和承认对方观点和合理性

十、运用幽默

(7)叙述传播中舆论的形成机制。

舆论的定义,被认为是多数人共有的,能够在公开场合声明的意见才能成为舆论。 “沉默的螺旋”理论:个人一件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

一件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一方面“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是“优势”意见更显得强大。这种强大反过来又逼迫更多的持不同意见者转向“沉默”,如此循环,便形成了“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而另一方越来越沉默的螺旋式过程”

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

超出人们直接感知范围的问题上,大众传播的影响尤其强大。因为1,共鸣效果:多数传媒的报道内容具有高度的相似性,2、累积效果:同类信息的传达活动在时间上具有持续性和重复性。3、遍在效果:媒介信息的第大范围具有空前的广泛性。

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8)叙述对抗心理中的4种障碍。

1认知障碍:各自所持的观点相距太远以至明显对立,因而会遭到拒绝。此时会做出三种反应:拒绝劝说信息;把它歪曲而使之符合自己的观点;促成认知结构改变而顺应和接受劝说信息。

结论:去除这种认知障碍可采取“登门槛术”和“以退为进”的妥协法,使彼此的观点从对立转为彼此逐渐接近。

2情绪障碍:以主观愿望来排斥劝说信息,而不是以理智来衡量客观事实和劝说的道理,于是形成了情绪障碍。

方法:充分运用幽默,分散注意,寻找共同语言和以情动人等方式,以潜移默化之功。 3行为障碍:错误的行为本身也会成为对抗劝说时的心理障碍。例如吸烟、戒烟。

结论:通过行为反馈的劝说方式,使被劝说者看到改变错误行为的可能性,是去除他们行为障碍的最佳途径。

4群体障碍:一个人的对抗心理不仅产生于他本人,而且会产生于他所属的群体的影响。 方法:要改变一个受群体规范制约着的人的态度时,劝说人必须不针对个人,而针对其群体。其次,要改变一个人的态度,可切断其所属的不良群体与不良群体与他的联系和对他的影响。另外,改变一个人的态度还可以使他认同或归属于一个新的、有利于他形成新态度的参照团体。

 

第二篇:教育心理学总结

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学习过程

2.19xx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

3.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时期:初创时期、发展时期、成熟时期、完善时期

4.处在关键期的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

5.儿童的思维运算已具有可逆性和守衡性,但思维运算还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说明儿童的认知发展所处的阶段是:具体运算

6.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6-11岁儿童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勤奋感对自卑感

7.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三阶段是:心理自我

8.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

9.斯金纳是美国著名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他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10.经典性条件作用论是由俄国著名的生理学家巴浦洛夫提出的

11.联结学习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

12.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

13.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有效果律、练习律和准备律

14.成败归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维纳提出的

15.提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心理学家是:奥苏伯尔

16.操作技能形成的四个阶段是: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操作熟练

17.我国教育心理学家在加里培林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的心智技能形成的三阶段论

18.一般来说,学习策略可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三种。

19.问题解决得过程可分为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四个阶段

20.问题的三个基本成分是给定、障碍、和目标。

21.创造的基本特征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

22.影响创造性的因素有环境、智力和个性

23.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个部分

24.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认为,儿童10岁以前,对道德行为的判断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他律道德;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使儿童达到自律道德。

25.态度与品德的形成是要经历依从、认同和内化三个阶段。

26.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

27.教师要充当的角色有知识的传授者、团体的领导者、模范公民、纪律的维护者、家长的代理人、亲密朋友、心理辅导者等。

28.教师的期望效应是罗森塔尔通过研究发现的。

名词解释:

1.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

2.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3.关键期:是个体早期生命中的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则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4.学习: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环境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狭义的学习是指学生的学习。

5.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6.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7.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的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

8.问题解决得特征是:认知性操作、目的指向性、操作系列性。

9.创造性: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征。

10.问题解决:是指在具有明确目标的情况下,却不明确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而运用一系列有指向的认知操作过程。其基本特点是目的性、认知性和系列性。

11.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12.品德: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13.评价性会谈的技术有哪些?倾听、鼓励、询问、反映、澄清、面质六种。

14.教学策略: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的选择与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形成的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的教学方案。

15.教学评价:是指有系统的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其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作出决策。过程包括:确定评估目标;搜集有关材料;描述其分析资料;形成价值判断;作出决定。功能分为:配置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严谨程度分为:正式和非正式评价

16.微格教学:是指以少数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5-20分钟),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同时把这种教学过程设置成录像,可后再进行分析。这是训练新教师有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种重要途径。

简答题:

1. 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其一,连续性与阶段性 其二,定向性与顺序性 其三、不平衡性 其四,差异性

2. 简述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感觉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上),以上理论被称为是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

3. 简述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及意义:苏联杰出的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

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也就是说,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的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临近发展阶段的过渡状态。它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其意义在于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已达到的发展水平,还应该看到仍处于形成状态的、正在发展的过程。所以,维果斯基强调教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现有水平,走在发展的后面,而应适应最近发展区,从而走在发展的前面,并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

4. 简述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教育意义:埃里克森的发展理论指明了每个发展阶段的任务,并给出了解决危机、完成任务的具体教育方法,有助于教师理解不同的发展阶段的儿童作面临的冲突类型,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势利导,对症下药。如初中与高中阶段正是青少年儿童开始发展自我同一性的时期,教师要理解学生需要大量的机会来体验各种职业选择和社会角色。同时提供机会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自我。通过讨论的形式使他们解决自身所面临的问题。在这当中,教师要始终给学生有关其自身状况的真实地反馈信息,以便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确定合理的适当的自我同一性。

5. 简述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精神学家埃里克森将人格的发展分为8个阶段,其中前5个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它们分别是(1)基本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2)自主感对羞耻感和怀疑(2-3岁);(3)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4)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

6. 简述加涅学习结果分类说:五个学习结果: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动作技能、态度五类

7. 简述苛勒的完形—顿悟说的基本内容:第一,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动物只有在清楚的认识到整个问题情境中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时,顿悟才会出现。第二,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

8. 简述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的主要观点:其一、学习观。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其二、教学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

9. 简述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观点:主要代表人物是阿特金森。他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类是避免失败的动机。根据这两类动机在个体的动机系统中所占的强度,可以将个体分为力求成功者和避免失败者。力求成功者会选择有所成就的任务,而成功率为50%的任务是他们最有可能选择的,当他们面对完全不可能成功或稳操胜券的任务时,动机水平反而会下降。避免失败者则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如果成功几率大约是50%时,他们会回避这种任务。

10. 需要层次理论对学习动机的培养有何启发?五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一般来说,低级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才会产生高级的需要。需要层次理论说明,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可能是由于某种低级需要没有得到充足的满足,反而使这些因素会成为学生学习和自我实现的主要障碍,所以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也应该关心学生的生活,以排

除影响学习的一切干扰因素。

11. 简述遗忘的原因:痕迹衰退说:这是一种对遗忘原因的最古老的解释。按照这种理论,遗忘是由记忆衰退引起的,衰退随时间的推移自动发生。干扰说认为:遗忘是由于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了其他刺激的干扰。一旦排除了干扰,记忆就可以恢复。在保持期间如果没有其他信息进入记忆系统,则原有的信息不会遗忘。动机性遗忘理论认为:遗忘是因为我们不想记而将一些记忆信息排除在意识之外,因为它们太可怕、太痛苦或有损自我的形象。同化说:奥苏伯尔根据他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对遗忘的银原因提出了一种独特的解释。遗忘就其实质来说,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

12. 结合实际分析如何培养创造能力:首先,要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即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改革评价机制,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其次,注重创造个性的塑造。再次,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13. 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首先,要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即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改革评价机制;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其次,注重创造个性的塑造。再次,开设培养创造性地课程,教授创新性思维策略。

14. 简述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课程;开设心理辅导的活动课;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小组辅导。

15. 一个有效的自编测验应具备的必要条件有哪些:信度、效度、区分度和难度。

16. 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的差异表现在那些方面?课时计划的差异;课堂教学过程的差异;可后评价的差异。

17. 怎样理解教师的期望效应?罗森塔尔等人对教师的期望进行了研究。他们对小学生作了一次所谓的学习潜力测验(实质上只是普通的智力测验)。随后,随机的在各个班抽取少数学生,故意告诉教师说,他们是该班最有发展潜力的学生,并要求教师注意长期观察,但不要告诉学生本人。八个月后发现,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智力的确比其他学生进步快。十分明显,由实验者提供的假信息所引起的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产生了预言效应。也就是说,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被传送给学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教师的预言似乎自动的应验了。罗森塔尔借用古希腊神话中的典故,把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也有人将之称为罗森塔尔效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