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我推荐大家阅读《狼图腾》

《狼图腾》(姜戎著)又称《狼性》是一部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一部以狼为叙述主体的小说。

我原本是一个不爱看书的人,但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这本书,刚开就被书中紧张激烈而又新奇神秘的狼的故事所吸引。从这本书中,可以感受到图腾文化对于一个民族的重要性。人类毫不怀疑地把自己的种族、部落看做是这种或那种具有神奇色彩的动物种族的属员,把它们奉若自己的祖先而加以敬仰,把这种动物作为自己部落的标志 -- 这就是所谓的图腾。

这本书的故事情节大概如下:一个年轻的汉族知青陈阵来到蒙古的额仑草原,在这里,他结实很多蒙古人,特别是他跟随的蒙古老人毕利格,他睿智,崇尚腾格里(上天)和狼图腾。在美丽的蒙古草原,陈阵受到草原文化的熏陶,渐渐地崇拜上了狼图腾。他不断尝试着与狼打交道:窥视狼群狩猎、见识狼群偷袭羊群、挖狼洞、养狼崽、面临了狼灾··在对狼的不断了解和研究中,陈阵领悟到,狼图腾是一个强大、神秘、极具魅力和吸引力的图腾,它会在冥冥之中影响一个人的信仰。

在人们心目中,狼一般是残忍、凶恶、贪婪的代名词,而这本书却让人们从所有有关狼的传说和故事中走出来,正真的领略狼图腾的独有魅力。这本书颠覆了以往人们对狼的印象,它超出了我们的日常阅读视野和想象。《狼图腾》通过三个层次的递推关系,来进行形象化的表达。第一:“狼图腾”文化是中华文明史上不可否认的存在过。

第二:游牧民族为什么信仰“狼图腾”。第三:“狼图腾”在悠久的历史演变中的深刻的影响力。

书中对蒙古草原狼的描写细腻而深刻,可以看出作者对草原狼的敬意之深,作者很敬佩草原人对大自然的感恩之心(他们不会把任何东西赶尽杀绝,即使这种东西的作用、价值对他们来说很高),特别是草原人对他们懒以生存的草原的热爱,对他们视为有灵性的狼,他们是既爱又恨,也正是因为狼的狡黠和智慧、狼的出乎意料的军事才能和其顽强不屈的性格,使他们对狼更是敬畏有加。草原人觉得他们就是草原狼的后代,是草原狼教会了他们如何生存、发展、壮大。

书中描写了作者与狼的战斗与亲近,最让我影响深刻的是他与小狼的共同成长,共同患难的过程。作者在描写陈阵收养小狼的过程让人觉得似乎和我们普通人养宠物的感情发展很相近,但是由于狼毕竟是狼,它始终改不了狼的天性,所以在养小狼之前就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其间更是问题重重、困难不断。以至于产生最后让读者很揪心的场景,小狼被打死了。小狼艰难的成长过程,很容易使我们联想到人类的进化史。

在这本书的结尾,作者描写了让自己很无奈的场景:兵团的到来,完全破坏了草原原有的秩序,他们贪婪、肆意的破坏,使草原成了这样的景象:狼遭到了大量的捕杀,曾经美丽的额仑草原已经是一个山不再绿,水不再清,草不再肥,生灵不再丰富,鼠灾严重的地方。再度来到这里的陈阵,心里充满了无法发泄的悲痛和失望。在书的最后作者这样描写: “一路上几乎见不到一个蒙古包、一群马、一群牛。

偶尔见到一群羊,则乱毛脏黑、又瘦又小,连从前额仑草原的处理羊都不如……”;“陈阵在草原的盛夏,居然想起了描写草原初春的古代诗句,他苦涩地吟道:‘草色遥看近却无。’”; “可是草场一年不如一年,前年一场大旱,沙起了,草焦了,羊渴死饿死一大半,他只好出来打工。”。 这些都引导着人们去反思:人类不肯正确的面对狼的优点和缺点,如果只死拽着狼的缺点,疯狂的消灭狼,恐怕,不久的不久,也将是我们人类的末日了。

本书的最后,我自己觉得作者有点讽刺的意思。这个世界绝不可能为了让一种生物活下去,而让另一个生物失去生存的权利,包括人类。大自然是由各种生物环环相扣组成的,如果你剥夺了其中一个生物的生存权利,而你也将受到灭顶之灾。当一片片树林倒下时,随即而来的泥石流摧毁了人类的房屋,夺取了人类的性命;当人类放出污水,破坏了海洋生物的生活环境时,自己的生命质量因水质量的变坏,而得不到保证··人类是自私的,他不能容忍任何一种生物来掠夺他的财产,而目光短浅的他不知道,在他残忍地残害了一个生灵的同时,大自然都将给他记上一笔永远不能抹去的账,而这笔账,在未来,将放大无数的威力,慢慢的偿还给他。可人类好像还没有醒悟,仍向在他们心中罪深恶极的生物,一次次举起了屠刀··

我推荐大家读这本书不只是丰富一下课余生活,让大家对狼有更深了了解,最重要的是我觉的草原人对待大自然,对待草原的一切的那种适可而止的态度。

 

第二篇:读后感

撞钟人

——读《巴黎圣母院》有感

402 C

他是一位面目不堪的撞钟人,驼背,独眼,又聋又跛,受尽了歧视,受尽了嘲笑。

可是他如此之美,正义感,质朴,真诚,灵魂高贵,善的化身。 卡西莫多,巴黎圣母院的撞钟人,十五世纪的法国,世俗的不堪,成千上万的灵魂被扭曲,他却与那个混浊的世界,如此格格不入。 错落的建筑群里长满冰冷,神父克洛德,道貌岸然,阴险毒辣,指使卜西莫多掳走爱斯梅达拉,刺伤弗比斯却又嫁祸于她,最后因得不到爱斯梅达拉的爱情而置她于死地,克洛德是宗教禁欲主义的牺牲品,被可悲地扭曲灵魂,意识到自己失去了人生的欢乐,因而仇恨世人,他陷入了黑暗之中,良知被吞噬。

而被克洛德收养的卜西莫多却与他完全相反,从外表到内心,他与教父形成了强烈的美丑对比,在雨果的笔下,被描绘成色彩斑斓的人物。

卡西莫多从小就受歧视,因此他对于给了自己温暖的爱斯美达拉表现出自己的生命的热情,可以为她赴汤蹈火,可以为了她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一切,可以在最后,执着爱斯梅拉达的尸体殉情。 这位外表极其丑陋的撞钟人——卜西莫多,是美的化身,他对爱斯梅拉达的爱慕是一种混合着感激,同情和尊重的柔情,一种无私的,永恒的,高贵质朴的爱,完全不同于克洛德那种邪恶的占有欲,也不

同于花花公子弗比斯的逢场作戏,他的爱是纯洁的,尤其是在那个黑暗的年代。

教堂的尖顶直指人们的哀号,时光腐败,有多少像卜西莫多那如渺不足道的微粒尘芥一般的存在,支配人类命运的,是那愚味时代的黑暗之力,卜西莫多,克罗德,他们归根到底是社会的人。

人与人内心的分裂,冲突,反映着那个时代神权与人权,愚昧与求知之间,庞大沉重的黑暗,这种动荡不安的社会,最后终究造成了所有人都死去的悲剧。

卡西莫多生活在一个泯灭人性的时代,混乱黑暗是社会主旋律,乞丐、残废、教父、贵族、外表不代表内心的时代里,贫困畸形的卡西莫多,却是最富有的,因为他有太多人所没有的纯真,善良、热情与正义,他的存在,对于那个脏乱的年代,无疑是一把火,点亮了光明。

他是圣母院的撞钟人,也是时代的撞钟人。

读《亲情无价》心得

402 C

每次毕淑敏奶奶的作品,总有一种畅快淋漓的感觉,畅快过后是一连串的深思。读伊的作品,就像是一次心与心的对话。伊用女子特有的柔情和细腻将感情结合得天衣无缝。我想,伊一定是在写作之前和自己的心密切交谈过了,像表达自己的心一样来演绎作品,这就是为什么伊的作品总能打动人心,发人深省的原因了吧。

读了毕淑敏奶奶的这篇文章,我想,伊一定是一个深切地感受到亲情并为其所动的人。其实,我们之中谁又不是这样呢?哪个不是在亲情的浇灌下长大的。可是为什么我们不能像伊那样感受得那么彻底,那么感人至深。并不是伊得到的亲情比我们多,而是伊比我们多了一颗感恩的心。

我们总是觉得亲人的照顾是理所当然,但我们可曾想过,倘使去掉了法律这根藤条的约束,我们的亲人没有任何责任来照顾我们,抚养我们。亲人也决不会就此撒手不管。你真以为那是他们自己犯贱吗?当然不是,那正是出于亲情,就拿离我们最近的父母来说,给予了我们生命已经是他们给我们最好的馈赠。再看看我们吃的一饭一粥,哪一个不是父母给我们;我们身上穿的一针一线,哪一个不是父亲用血汗钱换来的。而他们也毫无怨言,更不曾期盼我们的回报,我们那小小身躯又怎能回报得了这如山的爱,这就是至高的亲情。

毕淑敏奶奶说:“亲情是无法用钱来衡量的。”其实,不仅仅是钱,有什么东西能与亲情抗衡呢?现代的社会很复杂,技术化的社会要求我们具有钢铁般坚挺的素质,可是,亲情是万万不能丢的,因为没有了亲情,我们又是什么呢?我想到那时候我们肯定连生存的资格都没有??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是世上一大悲哀,孝顺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质,也是人一生的事业。孝顺不能等,其实又何必等到长大了再孝顺呢?从今以起,好好关爱自己的父母吧,爱是一个人的灵魂,在学会如何爱别人之前,好好感受一下身边的爱吧。

渐悟人生——读《我与地坛》

402 C

野草、荒藤、古相、残恒、断壁、斜阳。

这绝对是一幅凄美绝伦的油画,在这幅画中,有位青年正坐在轮椅上,手里拿着本书或几张纸,咬着笔杆上子想点什么或抓着笔杆子写点什么;也许根本不想也不写,只用一支笔支着下巴,愣愣地听着寂静。

这个青年,便是史铁生。

读着史铁生《我与地坛》,想着那衰草寒烟,那落日晚餐,生命的神秘与美丽也一层层,难以名状地铺展开来。一个“与”字将古老的地坛和一位残疾青年联系起来,连成了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生命。 史铁生说:“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人都可能被命运击昏,史铁生当然不例外,这时,就需要去一个僻静的地方,让头脑渐渐冷却。史铁生在地坛废园里呆了xx年,看太多花开花谢,生老病老、我想,他是思考了xx年。 传媒钟情报道残废人自强不息的感人事迹,殊不知毅力并非人人都有,至少不会一下就有,毅力是在对生命的思考中感悟中,一步步找到自立于人世的信心。这是必然的过程,不算消极。

除了自身的思考,史铁生还写了一群人。他抱残在身,走的路,见的人,固然较少,然而,他对这些地坛的匆匆过客进行了一番猜想,他们出自何处,将往哪里?他们平凡的足迹走出了多少不平凡的故事?他们紧闭的嘴唇又抿下了多少坎坷的苦痛?“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xx年过去了,地坛的人换了一批又一批,即使还在的人也已两鬓披霜。也许,这就是生命吧?

上帝把世间事务定义为善美丑恶。然而,没有丑恶,哪来美丽?没有愚昧,哪来智慧?没有恶劣和卑下,善良和崇高又该如何定位?没有差别的世界将是死一潭——这一点大概很少有人想到。总要有人来充当“幸运心”承担苦难的。此时此刻,史铁生定是意难平——这种伤痕是永远平不了的于是他写道:“只好听凭偶然,是没有道理好讲的。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

是的,命运的确不讲公道。“但是太阳,它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是旭日。当它熄灭着走上出收尽苍凉之际正是它在另一面燃烧爬上山巅布散光辉之时。”人的生命不也如此吗?

读《闹学记》有感

402 C

三毛:“我一个人流浪,提着行李,连自己都不知道下一次会出现在哪里。”

我说:“西雅图的冬季是什么味道?”

三毛:“我在西雅图等华盛顿州的春天。”

我说:“现在是隆冬,剩下的四个月你做什么?”

三毛:“我站在注册台的柜台前翻阅厚厚的课程表格,终于知道自己贪心的欲望从何而来了。我尽可能不去看历史和美术的课程, “英语角”,我到艾琳的名字,突然告诉自己这就是选择。”

我说:“你还是没变,习惯用自己的第一感觉,就这样解读一个人的全部。如此单纯的判断你却从没有失误。曾经,我是那么地麻木,还没有对一个人有瞬间的感觉,我好傻,我甚至常常神经地问自己,不确定交往了好久的她是不是朋友。这就是我那时始终无法敞开心扉的纠缠。等到她终于离去,留下她的遗憾,放纵我的悲哀。我好压抑,恨自己的胆小,如果不是害怕受到伤害,为什么我要故意隐瞒自己的情感,真心就是我当时触及不到的。你告诉我,人要习惯伤害,试着让自己学会在受伤后依旧冷静地处理伤口。可是,我没有受那么多的伤,我很好,有时只是一些皮外伤。最后我不得不承认,人的第一感觉真的是很神奇的眼睛,可以看到人的内心深处;最后我又不得不承认,挚友是需要缘分的,缘分来了,就真的只需珍惜,那些徘徊都没必要。

三毛:“我的第一感觉让我在西雅图不再孤单。我也好庆幸,我没说出那句话失去那个可爱的日本朋友。”

我说:“那次的新生介绍会上,我记得你们谈起了伊朗的问题。结果,两个伊朗同学把三个伊拉克弄哭了。你为了缓解气氛,险些伤害那个正借你书的日本同学,你在‘我们中国以前也有个坏邻居??”,打住。你也有说,你对日本人的守、礼、分很敬佩,你说即使过去有错误,也不能把其混动个人感情上来。我是不是不该庆幸日本20xx的地震?我是不是不该诅咒日本的核幅射?我是不是不该在看到那些无辜的灾民时大骂报应?我是不是要试着放下?”

三毛:“因为原谅,因为理解,我和那个可爱的日本女孩相处得很好。我在走的时候才能那么没有遗憾,那么潇洒地说:“我先走了。”才能全面对她的不舍得时,挥挥手:“这已是永恒,再来不来,重要么?”

我抬头看了看天空,我想问一下三毛,你现在过得幸福么?我不能原谅你,你是那么睿智,你不能在我刚刚明白一些事的时候就走得那么匆忙。可是,我又必须原谅你,因为你又再牵上了荷西的手,懵懂的我望着白去傻笑,祝福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