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读书心得

《弟子规》读后感

康熙年间,有一位秀才叫李毓秀,他写了一本书,叫《弟子规》。最近半个学期,我们一直在读这本书。刚开始觉得好难读好难懂,渐渐地,随着读得遍数越来越多,直到滚瓜烂熟,我才慢慢明白了《弟子规》的意思。这才发现,原来做人也有许多规则。我懂得了:要做一个受人敬重的人,就得遵守规矩,有礼貌,尊老爱幼,守信用。

例如,《弟子规》的第一篇“入则孝”,主要是教育我们要孝顺父母、亲人。他们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了我们好,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听从他们的。因为,毕竟是他们生下了我们,养大了我们,我们总不能忘记养育之恩吧?更何况弟子规里面也有写到“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我们都要用自己的真心去爱他们,都要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

其次是第二篇“出则弟”,它是教我们怎么和别人相处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就是教育我们: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你们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亲的一份担忧,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和兄弟姐妹们和谐相处,这样我们的父母看了才会从心里面为我们感到高兴,我们也会因此更快乐的。 在读《弟子规》的日子了,我学到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可光知道还不行,还要学会做。我觉得《弟子规》对我们的一生都会有帮助,我会时时刻刻用这本书来鞭策自己。

 

第二篇:弟子规读书心得

读 书 心 得

自读书活动开展以来,我紧密结合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际,读好书、多读书,让我获益良多、感悟颇深。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朝李毓秀先生依据先师孔子的教诲,以论语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纲领,并综合朱熹《小学》编著而成。它注重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具体到我们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等应有的礼仪与规范,也是教导我们扎稳孝敬德行、启蒙养正、教育子弟、养成忠厚家风、教化一方的首要法宝。

入则孝是圣贤教导我们,要从内心深爱、恭敬、感恩我们的父母,因为对我们恩德最大的,莫过于自己的父母,怀胎的辛劳,生育和教育的付出。父母的恩德,我们一生都无法报的了。我们今天能够有幸认识到这些圣贤人的教诲,就应该首先尽心尽力做好我们为人子之道。

出则悌是圣贤教导我们,首先要友爱兄弟姐妹,兄弟团结,多照顾帮助兄弟姐妹;其次出外要友爱朋友以及一切和我们身边相处的人。我们扩大自己的心量,常修布施,在财物上就会看淡,以谦卑、仁爱、智慧之心,言语上就会忍让,广结善缘。以自己的道德学问做周围人的榜样,真诚、恭敬、忍辱以及智慧的善巧方便来化逆缘为善缘!

凡出言,信为先。孔老夫子说“人无信不立”,一个没有信

用的人很难在社会立足。在现在这个普遍没有信用的社会,我们要立志做圣贤,做他人的榜样,去掉以往的虚伪、不诚实,以诚实守信,仁义道德来处世,来感化周围的人。

天地万物因为仁爱而生生不息,世间因为仁爱才能和平共处。纵然是现代这个以物质、功利主义的时代,众生因为愚痴贪爱、自私自利而迷惑颠倒,但是只要有真正德行的人,以身作则来教化,人们也是容易觉醒和向善的。

社会中人们的迷惑有深浅不同,智慧与福德机缘也不一样,所以心智高低、德行素质也不一样。现实社会中受到风俗习气影响误导的人多,真正有德行、仁慈宽厚的君子圣贤人少。如果真正有德行的人,人们是会自然对他生敬畏之心。

道德学问的增长,贵在力行落实。我们把立身处事的行为落实生活中,德行都扎好。还有空余的时间,要努力学习经典和圣贤的教诲。如果只是学习,而不能力行做到,只是记住学问,会增长我们的浮华不实的习气,变成一个不切实际的人。如果只是遵守教诲,却不能够多读书学习圣贤的教诲,就不能真正明白事理,就容易依照自己认为的偏见去做事,造成了错误还不知道,这是愚痴的行为啊!

通过这段时间学习《弟子规》,使我感触很深,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才知道自己具体的差距在那里,明确了做人的本份,知道了自己应该从认真学习力行《弟子规》的教诲以及种种准则去扎稳根基,在生活中孝敬友爱、慎言慎行、诚信仁爱,并身体

力行,加强自己的道德素质修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