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教学总结与反思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总结与反思

今年,我们高一语文教学打破常规思路,从文言文着手,开始了我们新学年的教学安排,主要目的是想把初高中的教学有效地联系起来。之所以一开始就选择文言文,是觉得初中语文在教学上没有对语文语法进行落实。这使得我们高中的语文教学很被动,不利于高中语文教学的纵深开展。

正式上课近十六天来,我们已经完成了《鸿门宴》和《荆轲刺秦王》的教学。总体上来说,学生对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内容和方式有了大致的把握,基本的知识点和文言语法都有了接触。这也就为《烛之武退秦师》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今天,在教科处老师的安排下,我讲了一次公开课,受益匪浅。在各位老师评课之后,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环节,其中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这些不足是自己这一阶段教学中不曾注意的,更应该是日后需要努力改进的地方。

为了更加细致地分析自己的教学环节和内容,下面,我先把自己的教学设计列出。如下:

本课的教学设计:

1、以“秦晋之好”这一成语导入。(板书课题和出处)

2、出示教学目标

3、按照教学目标,借助《烛之武退秦师》学案来学习《左传》的相关知识;了解本文背景故事

4、播放朗读录音,订正字词。

5、让生齐读文章,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6、共同来学习本文的文言知识(重点句子请同学们来翻译)

在我的教学设计中,存在着诸多的不足,这些严重影响了整堂课的生成效果。其一,总的来说,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还不是特别优化,主要表现在录音的播放和生朗读环节的搭配上。怎样让生的朗读和录音播放有机地融合起来,如何激发学生想读的欲望,使生能够体会到文言文所带给心灵的美。这是我在教学之前没有解决的。其二,在教学目标的叙写上还存在很多漏洞(文章后边附有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形式化太明显,实质性不强,不能够将本课的知识内容予以量化,语言的运用上还存在着诸多的不准确。其三,在第六个环节的落实上存在着难以把握的因素。由于学生课前没有预习课文,对文章的大致内

容都没有了解,更谈不上对文章有一个比较明了的把握。这对最后这个互动环节的开展制约太大,课堂效率也就大打折扣了。其四,缺少朗读环节。这一环节对于文言文教学来说是很关键的。

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环节上,也有很多地方做的不是很到位,或者说做的不准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我所找的录音是新课改之前的课本录音,在朗读上不仅没有达到校对字音的目的,反而给学生一种错误的认识,录音范读所预设的效果不仅没有达到,还会对学生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这一教学内容可以说是无意义的、负面的。其二,在本文情节概括上,我没有从实际出发,只是按照个人意愿来让生描述,完全忽略了文章短小这一问题。更不应该的是在学生概括完后,我又赘述了一遍。这一过程是可以略掉的。其三,点评上不恰当。有这样一个细节:我让学生翻译某个句子,学生很准确地译了出来,我却没有及时给予评价,反而问全班同学他翻译的准不准确。上边的这个点评是很不恰当的,不仅打击了回答问题的同学,也使其他同学的思路走上了错误的轨道。其四,在教学相关知识点的回顾上,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比如我在回顾荆轲如何将樊於期说服自刎时,主要目的是想将它和烛之武说退秦穆公对照起来,在这个地方我大胆的提出了说客“三步走战略”。这一过程完全是自己完成的,学生们有说的愿望,我却没有给他们机会。这样就造成了部分学生不去动脑筋,教学

环节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其五,在讲课过程中语言不是太精炼,重复现象严重。其六,在进行课文环节上,没有留出1—2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去消化吸收,这也就降低了课堂效率。课上留给学生巩固的时间是很有必要的,而且是必须的。其七,板书的书写还不是很规范,没有将自己预设的板书落实到黑板上。

从这次讲课的情况来看,我还有很多很多的问题需要去解决。我要争取把每一节课都当作公开课、精品课来准备,把功夫用在平时。尽最大的努力来夯实自己的教学基本功,争取最短的时间内成长起来。

 

第二篇:《烛之武退秦师》知识总结

烛之武退秦师 总结

一、文学常识

《左传》为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为“十三经”之一。孔子作《春秋》以时间为顺序,记录了春秋时期的重大政事,而《左传》、《公羊传》、《梁谷传》都是为解释《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其中《左传》最为出色,又叫《春秋左氏传》,所以《左传》以《春秋》的记录为纲要,以时间先后为序,详细地记录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27年)记事比春秋详细而具体,字数近20万,超过《春秋》文本十倍。

二、一词多义

实词归纳

1. 贰

(1) 从属二主,存在二心。例:“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 再,重复。          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3) 副职。              例:“其内任卿贰以上。”(《少年中国说》)

2. 犹

(1) 尚且。例:“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3. 亡

(1) 灭亡,亡国。      例:“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2) 逃亡。            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

(3) 使动用法,使…亡。例:“焉用亡郑以陪邻。”

4. 鄙

(1) 边邑。        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使动)

(2) 庸俗,鄙陋。  例:“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左传·庄公十年》)

(3) 看不起,轻视。例:“我皆有礼,夫犹鄙我。”(《左传·昭公十六年》)

(4) 目光短浅。    例:“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5. 许

(1) 答应,听从。例:“许之”;“许之焦、瑕”

(2) 赞同。      例:“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3) 约数。      例:“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

(4) 表处所。    例:“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五柳先生传》)

6. 微

(1) 如果没有。    例:“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2) 荫蔽,不显露。例:“康熙微服私访”;“恒公微服而行于民间”(《韩非子》)

(3) 幽微,精妙。  例:“微言大义(成语)”

(4) 卑贱。        例:“身份卑微”;“参如微时,与萧何善”(《史记·曹相国世家》)

7.辞

(1)推辞。      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2)推脱。      例:“不辞劳苦”

(3)辞别。      例:“故人西辞黄鹤楼”

(4)文辞,言辞。例:“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

8.若

(1)假如。          例:“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2)你,你们,你的。例:“若属皆且为所虏”

(3)好像。          例:“关山度若飞”

(4)句首语气词,与“夫”连用。例:“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虚词归纳

1.以

(1)因为,连词。  例:“以其无礼于晋”

(2)表顺承,连词。例:“越国以鄙远”;“焉用亡郑以陪邻”

(3)拿,用,介词。例:“敢以烦执事”

(4)把,介词。    例:“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2.而

(1)表顺承,连词。例:“今急而求子”;“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2)表转折,连词。例:“朝济而夕设版焉”;“因人之力而敝之”

(3)表修饰,连词。例:“夜缒而出”

3.焉

(1)语气词,表陈述。  例:“子亦有不利焉”

(2)疑问副词,为什么。例:“焉用亡郑以陪邻”

(3)疑问副词,怎么能。例:“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4)疑问代词,哪里。  例:“且焉置土石”

(5)代词。代文章。            例:“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6)兼词,于此。      例:“永之人争奔走焉”

4.之

(1)宾语前置的标志。例:“何陋之有”;“何厌之有”

(2)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意义。例:“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邻之厚,君之薄也。”

(3)语气助词,相当于“的”。例:“是寡人之过也”;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

“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所+动词=名词)

(4)代词。例: “公从之”(代指“佚之狐”)

                 “许之”(指“这件事”)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代指“土地”)

                 “使杞子、逄孙、杨孙戍之,乃还。”(代指“郑国”)

                 “子犯请击之”(代指“秦国”)

                 “亦去之”(代指“郑国”)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代指“阙秦以利晋”这件事)

三、词类活用

1.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

2.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动,使…灭亡)

3. 越国以鄙远(鄙—名词边邑,意动,把……当作边邑;远—远地,形作名)

4.邻之厚,君之薄也(厚:形容词作动词,加强;薄:形容词作动词,削弱)

5.朝济而夕设版焉(朝:名词作状语,在早晨;夕:名词作状语,在晚上。)

6.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封:疆界。名作动,使…成为疆界;东:名作状,在东边。)

7.若不阙秦(使动用法,使……削减)

8. 共其乏困(形容词作名词,缺少的东西)

9.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

四、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语气词)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通“供”,供给)

3.秦伯说(通“悦”,高兴)

4.失其所与,不知 (通“智”,明智)

五、古今异义

1.行李之往来(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时所带包裹”)

2.共其乏困(古义:“缺乏的东西”。今义:“乏力困倦”)

2.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义:“那个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4.亦去之(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5.  走(古义:“跑”。今义:“行走”)

6.  妻子(古义:“妻子和孩子”。今义:“男子的配偶”)

六、文言特殊句式

1.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A.以其无礼于晋

B.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C.佚之狐言于郑伯

2.宾语前置(“之”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A.夫晋,何厌之有

B.何陋之有

3.省略句

A.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 (省略介词“于”)

B.()许之(省略主语“烛之武”)

C.()许君焦、瑕(省主语“晋惠公”)

D.敢以(之)烦执事(省略介词宾语,以之)

E.夜缒()而出(省宾语“烛之武”)

F.(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省略主语)

G.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省宾语“郑国”)

4.判断句

A.是寡人之过也。

B邻之厚,君之薄也。

C因人之力而蔽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否定判断)

七、翻译(疑难问题)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译: 因为晋国曾对晋文公无礼,而且对楚国存在贰心(在依附于晋的同时又依附于楚)。

2.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译: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成什么了。

3.因人之力而蔽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译: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以混乱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

六、重要虚词总结归纳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2.而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副词,怎么能)  
  ④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4.其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代词,指代“行李”)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代词,指代“那件事”) 
  ③失其所与,不知 (代词,自己的) 
  ④吾其还也 (证据助词,还是,表商量) 
5.之 
  ①公从之 (代词,代佚之狐的建议) 
  ②是寡人之过也 (的) 
  ③行李之往来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④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有何厌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