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生态学学习心得

普通生态学学习心得

学习了普通生态学之后,我越发的发现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我们应该对我国目前的生态现状有所了解,尤其是置身于西北地区的我们更应该对我们身边这块土地的生态现状有所了解。那么现在西部地区的生态究竟出于什么状况呢? 西部地区生态现状:

西部地区几占国土面积的70%,其民族文化、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包括地理气候等极具多样化。总体上西部地区可以大致分为西北干旱区(亦可称为蒙新高原区)、青藏高原区(或称青藏高寒区)和华南湿润区三大区域。西北干旱区大致包括内蒙古、新疆、甘肃、宁夏和陕北地区(约占国土面积的30%),降雨量少蒸发量大,日温差大,冬春季常有强风,东部为半干旱草原地区,向西逐渐过度至半荒漠和荒漠,我国几大沙漠包括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及腾格里沙漠等均分布在此区。青藏高原区在世界上是一个独特的生态地理区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大致包括青海、西藏及四川西部区域(约占国土面积的25%),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空气稀薄,气温低、风力强,植被多属高寒类型,现代冰川作用广泛,是我国最为重要的固体淡水资源库,长江、黄河即发源于此。华南湿润区属我国的亚热带区域,包括陕西秦岭以南、四川(包括重庆)、云南、贵州、广西区域,年降雨量多在800毫米以上,气候湿热,自然植被北部为落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向南过度到典型的常绿阔叶林。

西部地区面积为660余万平方公里,其中森林面积约占14.9%,草场面积约占48.1%,耕地保有面积占6.8%,湿地面积占2.8%。表1为西部地区与全国森林资源对比情况,为便于统计,表中西北区包括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和新疆5省区,大致相当于上面提到的西北干旱区;青藏区包括青海和西藏,大致相当于上面提到的青藏高原区;华南区包括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和广西5省区,大致相当于上面提到的华南湿润区。19xx年森林资源情况根据《中国林业年鉴(1949-1986)》,20xx年森林资源情况根据国家林业局公布的“20xx年全国森林资源情况”。与19xx年森林资源统计不同的是,20xx年的森林资源统计将“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也作为森林资源统计在内,西部地区的大面积灌木半灌木荒漠植被(传统上被化为草场)也被作为“森林”统计在内。可以看出,

西部地区森林面积约占全国森林面积的一半以上,而天然林面积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二,森林蓄积则占全国森林蓄积的60%以上,森林单位蓄积量远高于东部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这表明西部地区森林多为天然林,森林质量远高于东部地区,特别是青藏区和华南区,是目前我国森林资源保存最好的地区。

将近90%的草地分布在西部地区,包括所有18种不同的草地类型,其中有10种草地类型仅分布于西部地区或基本仅在西部地区分布。西北区草地面积占全国的44.6%,青藏区草地面积占全国的33%,华南区草地面积占全国的11.8%。实际上,真正意义上的草原仅分布于西部地区,其中温性草原包括荒漠草原多分布于西北区,而高寒性草原包括高寒荒漠草原等则主要分布于青藏区。需要说明的是,在国家林业局公布的20xx年森林资源统计数据中,有很多草原被同时统计为森林,实际上这些植被既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草”也不是“树”,而是适应于干旱条件的半灌木化荒漠植被(高度常低于30-50厘米)。

森林、草原和湿地是陆地最为重要的生态系统。在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得到了广泛的重视,但草原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或被错误认知,甚至仅仅把草原当成可以放牧家畜的草地。实际上,草原的生物量虽低于森林,但其周转量和第二性生产力甚至高于森林。像森林一样,草原向各级消费者和分解者提供了一个无比多样的成层的生活环境,从而组成复杂的食物网结构。草原生活环境主要可以分为三层:草栖层、地面栖居层和地下栖居层。在草原生态系统中,有很大一部分生产力被输送到地下器官,为地下各种生物提供了食物来源和栖居环境,如各种土壤动物包括蚂蚁、蜘蛛等,及大量啮齿类动物如沙鼠类、跳鼠类等。地面栖居层包括各种昆虫及以昆虫为食的爬行类等,各种啮齿类,以及大量有蹄类动物如野驴、野骆驼、鹅喉羚、黄羊等,还有各种鸟类如善于奔跑的大鸨、沙鸡及各种猛禽类。草栖层动物主要包括各种无脊椎动物如鞘翅目和鳞翅目昆虫等等。草原食物链的最高层为各种肉食性动物如雪豹、狼、赤狐、沙狐、猛禽类等。

可持续发展战略:

(1)经济可持续发展:保持国民生产总值以平均每年8~9%速度增长。粮食产量5亿吨,一次性生产14亿吨标准煤,发电量增加到13000亿千瓦/时;铁路货运量增加到21亿吨,港口吞吐能力达11亿吨以上,钢产量1.2亿吨,化肥1.2亿吨,乙烯产量发展到400万吨。

(2)生态可持续发展:在20xx年前人口增长率控制在12.5‰。工业废水排放量控制在2100~2300万吨,工业废气处理率达90%。城市居民燃气化率达60%,集中供热面积达4.7亿m2。每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4万km2,20xx年前增加树林面积1900万ha,全国树林覆盖率达15~16%,全国各类绿地保护面积达1亿ha,占国土面积的7%。

近年来,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转变传统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以低能耗、低排放为标志的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正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选择,蔡林海博士根据近年来对气候变化以及低碳经济的前瞻性研究,站在俯瞰全球创新竞争大格局的高度,通过多角度多视野分析,为我国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应对气候变化,积极参与全球低碳经济创新提供了新颖的视点,给人以新的启发。

近年来,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转变传统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以低能耗、低排放为标志的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正在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选择。

人的生存过程,就是消费能源,向自然排放危害环境物质的过程。二氧化碳是人类消费能源、资源的必然产物,也是造成温室效应、环境问题的罪魁祸首。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大和活动能量的急骤膨胀,人类的活动已经危及到自身生存的基础。

有资料显示,作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耗国,美国以世界6%的人口消耗了世界30%的能源。而我国的单位GDP能耗是日本的8倍,人口是美国的好几倍,按照这种发展模式,我们缺乏持久的创新能力,环境恶化和能源短缺将是今后50年我国发展过程中最大的瓶颈。实行节能节排,实现低碳发展,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20xx年,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的理念,为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使人们更加关注低碳经济的崛起。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操作性诠释,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节约型社会的综合创新与实践,完全符合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发展思路,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球性革命。 低

碳经济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作为一个高能耗国家,我们需要从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的内在规律出发,找到我国巨大社会浪费和环境污染的本源,创新思维、 改变观念,坚持体用结合,从全局观、系统论的角度出发,才能正确认识并加快低碳经济发)

总之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西部能够越来越美丽。

普通生态学学习心得

普通生态学学习心得

普通生态学学习心得

学生姓名:温*

所在院系:化学化工学院

年级专业:2010级材料化学

学 号:****

 

第二篇:《普通生态学》1份

普通生态学试卷一

一、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2分

1. Gaia假说

2. 阿伦规律

3. 边缘效应

4. 长日照植物

5. 初级生产

6. 次生裸地

7. 单体生物

8. 顶极群落

9. 复合种群

10. 领域

二、判断题(10分),每题1分正确的在( )中写“对”,错误的写“错”。

1. “红皇后效应”就是指寄生物与宿主的协同进化。( )

2. 草原生态系统是大陆上最干旱的生态系统。( )

3. 赤潮是水体被有颜色的有机物污染的结果( )

4. 低纬度地区的短波光较多,高纬度地区的长波光较多。( )

5. 地球上不同纬度出现的典型植被类型被称为显域性植被。( )

6. 动物的婚配制度与资源的分布状况有密切关系。( )

7. 恒温动物的体温也是会变的。( )

8. 集合种群是多个物种的集合。( )

9. 昆虫发育所需要的时间与环境温度有关。( )

10. 群落演替是内部环境的变化引起的。( )

三、选择题:10分,每题2分(不定项)

1. 2个物种间的竞争必将导致(    )。

A  2个种死亡  B  一个种的重量增加,另一个种的重量减少

C  2个种的重量等量减少 D  2个种的重量不等量减少

2. r-对策生物的主要特点有(    )。

A  体型小     B  体型大    C 生殖力强    D生殖力弱

3. 从海南岛沿我国东部北上可能依次遇到的地带性森林分别是(    )。

A  雨林、云南松林、常绿阔叶林和落叶林

B  雨林、落叶林、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

C  雨林、常绿阔叶林、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

D  雨林、常绿林、落叶林和针叶林

4. 某种群个体间竞争强烈,排斥性强,则其内分布型是(    )。 

A. 随机分布 B. 均匀分布  C. 成丛分布  D群集分布

5. 生态系统平衡的标志是(    )。

A 能量输入输出稳定B生物量高 C结构稳定D功能作用稳定E、适于人类居住

四、填空题:10分,每空1分

1. 陆地生物群落的分布规律有地带性特征,这种特征分别是: , ,和 。

2. 某物种在群落中缺乏竞争者时,会扩张其实际生态位的现象被称为 。

3. 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有: , 、 。

4. 生物群落的演替按照其演替的方向可以分为 和 。

5. 在实验室最理想状态下的生境中观察到的种群增长率被称为 。

五、简答题:20分,每题5分

1. 比较谢氏耐受性定律和利氏最小因子定律,分析二者有何不同?

2. 海洋鱼类水分平衡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它们是如何解决的?

3. 简述标志重捕法的使用

4. 简述生态因子作用的特点。

六、论述题30分,每题15分

1. 关于种群调节的理论有哪些主要学派和学说?

2. 什么是中度干扰假说?有何实践意义?

普通生态学试卷二

一、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2分

1. 贝格曼规律

2. 赤潮

3. 垂直地带性

4. 构件生物

5. 建立者效应

6. 动态生命表

7. 林德曼效率

8. 气候顶极群落

9. 生活史对策

10. 生物多样性

二、判断题(10分),每题1分正确的在( )中写“对”,错误的写“错”。

1. 边缘效应是指群落交错区物种的数目及一些物种的密度增大的趋势。( )

2. 春化是指某些植物在生长期需要经历一个寒冷的阶段才能诱导开花。( )

3. 低纬度地区的短波光较多,高纬度地区的长波光较多。( )

4. 对群落进行适度的干扰可以增加群落物种的丰富度。( )

5. 候鸟的迁徙时间主要由环境温度变化引起的。( )

6. 静态生命表是根据某一特定时间对种群作年龄结构调查的资料而编制的生命表。

7. 硫的循环是属于气体型循环, 并可以在全球循环( )。

8. 部分农田的喷洒低浓度、难分解的杀虫剂可能会通过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传递被富集到人体( )

9. 群落中个体生物量最大的物种称为优势种。  ( )

10. 生长在寒冷的高山和极地的植物常比较矮小和体表有毛,这是植物对寒冷气候长期适应的结果。(  )

三、选择题:10分,每题2分(不定项)

1. K-对策生物的主要特点有         。

A  体型小 B  体型大      C 生殖力强      D生殖力弱

2. 北方植物引种到不成功的原因是       。

A. 冬季温度过高  B秋、冬季日照太长C. 降水太多  D夏季温度过高

3. 单元顶级学说中的“顶级”是指      

A. 气候顶级 B. 偏途顶级  C. 土壤顶级  D. 地形顶级

4. 地球上碳的最大储存库是      。 

A.大气层  B海洋      C. 岩石圈     D   化石燃料

5. 海南岛、杭州和大兴安岭的地带性植被分别是        。

A  雨林、黄山松和落叶林     B 雨林、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

C  雨林、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   D  雨林、常绿林和落叶林

四、填空题:10分,每空1分

1、种群分布的空间格局大致可分为3类,分别是 、 和

2、地理物种形成学说认为物种形成过程大致分为 、 、 等三个步骤。

3、根据植物开花对日照长度的适应,可以把植物分为 、 、 、 等四个类型。

五、简答题:20分,每题5分

1、简述植物群落调查时常用的主要数量指标

2、陆地上的动物如何适应干旱的环境?

3、能量是怎样进入到生态系统中的?在生态系统中是如何流动的?

4、从裸岩开始的群落演替会经历那些阶段?

六、论述题30分,每题15分

1、影响生态系统初级净生产量的因素有哪些?各有何影响?初级生产量有哪些主要测定方法?

2、请论述捕食在生态系统中的意义。

普通生态学试卷三

一、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2分

1. 适应组合

2. 生物量

3. 生物圈

4. 食物网

5. 纬度地带性

6. 限制因子

7. 协同进化

8. 演替系列

9. 原生裸地

10. 优势种

二、判断题(10分),每题1分正确的在( )中写“对”,错误的写“错”。

1. 生命表是描述种群死亡过程的一种图表模式。( )

2. 生态系统的负反馈可以使系统保持稳定,正反馈使系统偏离加剧。( )

3. 生物多样性就是物种多样性。( )

4. 食草性动物种类的领域面积较同样体重的食肉性动物种类需要的领域面积大。( )

5. 土壤环境的稳定性比大气环境的稳定性要好。( )

6. 喜阳植物比耐阴植物能够更有效的利用低强度的太阳辐射光。( )

7. 相互干涉型种间竞争,只在资源缺少时互相抑制对方,当资源充足时,这种抑制作用便不明显。( )

8. 一般而言,食物网越复杂的生态系统越稳定。( )

9. 优势个体在食物、栖所、配偶选择中均有优先权,这样有利于种族的保存和延续。( )

10. 植物光合作用吸收最多的是红光和蓝紫光。( )

三、选择题:10分,每题2分(不定项)

1. 基因频率世代保持不变的种群的是一个( )的种群。

A  个体数量巨大B  随机交配 C 不受干扰    D 没有突变

2. 林德曼效率描述的是两个营养级间的( )。

A. 能量关系  B. 信息传递  C. 物质循环   D. 营养关系

3. 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掌、霸王鞭,分属仙人掌科和大戟科,但它们都以小叶、肉质化的茎来适应干旱生境,这种现象称为( )。

A. 趋同适应   B. 竞争    C. 互利共生 D. 趋异适应

4. 一个功能完整的生态系统的最少生物组成成份应包括( )。

A 植物      B  分解者 C  食草动物   D食肉动物      

5. 在生物群落中,判断一个物种是否为优势种的主要依据是( )。

A. 物种数量  B. 物种生物量C. 物种的体积  D. 物种在群落中的作用

四、填空题:10分,每空1分

1. 丹麦植物学家C. Raunkiaer的生活型分类系统把高等植物分为五大生活类群,分别是 、 、 、 、 。

2. 生态锥体通常指 、 、 等三类。

3. 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成、个体清除的生物被称为 ;由一个受精卵或合子发育而成一套构件组成的个体被称为 。

五、简答题:20分,每题5分

1. 从年龄结构表可以分析出哪些信息?

2. 简答物种多样性在空间上的变化规律。

3. 植物适应寒冷的环境有哪些形态和生理的反应?

4. 引起种群波动的原因主要有那些?

六、论述题30分,每题15分

1. 一个地区的物种多样性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给出一些防止物种多样性减少的建议。

2. 试述群落物种丰富度的简单的模型。并用其解释竞争、捕食和岛屿对物种丰富度的重要影响。

普通生态学试卷四

一、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2分

1. 他感作用

2. 适合度

3. 相对密度

4. 演替顶级

5. 营养级

6. 有效积温法则

7. 原生演替

8. 资源

9. 总初级生产量

10. 生态型

二、判断题(10分),每题1分正确的在( )中写“对”,错误的写“错”。

1. 长日照植物是指那些日照时数超过一定的数值后才开始生长的植物。( )

2. 岛屿上生物种类的多少取决于岛屿与大陆的远近。( )

3. 冻害是指冰点以下的低温使生物体内形成冰晶而造成的损害。( )

4. 对生物生长起作用的所有生态因子在生物发育的各阶段都是同样重要的.( )

5. 荒漠生态系统是大陆上最干旱的生态系统。( )

6. 农田弃耕后的恢复演替是次生演替 ( )

7. 气体型循环的元素以气态进行地球生物化学循环。( )

8. 若某物种的种间竞争强度大而种内竞争强度小,则该物种将在竞争中失败。( )

9. 土壤微生物是生态系统中唯一的分解者。( )

10. 在群落的排序中按照植物群落本身属性排定样地的位序称为直接排序。( )

三、选择题:10分,每题2分(不定项)

1. 在诸生态因子中 ( )的因子称为主导因子。

A.能替代少数其他因子 B.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明显影响

C.把其他因子的直接作用变为间接作用 D.对其他因子有影响作用子

2. 中国植被分类系统中的基本系统包括( )。

A.种群   B.植被型      C.群丛         D.群系

3. 著有《生态学基础》一书并因此获得“泰勒”奖,被誉为“现代生态学之父”的是下列哪位生态学家?( )

A. Odum   B. Haeckel    C. Clements    D. Tansley

4. 以独立生活时相比,2个物种间的竞争必将导致( )。

A.2个种死亡       B.一个种的重量增加,另一个种的重量减少

C.2个种的重量等量减少    D.2个种的重量不等量减少

5. 亚热带地区的典型地带性植被为( )。

A. 苔原  B. 热带雨林  C. 常绿阔叶林  D. 针叶林

四、填空题:10分,每空1分

1. 表型的自然选择大致可以分为 、 、 等三类。

2. 夏季深水湖泊有成层现象,大致可分为 、 、 等三个层次。

3. 在植物群落研究中,根据各植物种的作用划分群落成员型,常用的群落成员型有四类,分别是 , , 和 。

五、简答题:20分,每题5分

1. 简述一个陆地植物群落的原生演替过程

2. 简要介绍逻辑斯谛曲线及其生物学意义。

3. 简述水生动物对水盐环境的适应特征

4. 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特征有哪些?

六、论述题30分,每题15分

1. 试述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

2. 在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是初级生产者,用图形表示所固定的太阳能如何在生态系统中流动。

普通生态学试卷五

一、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2分

1. 捕食

2. 层片

3. 次级生产

4. 次生演替

5. 环境

6. 集合种群

7. 竞争释放

8. 內禀增长率

9. 群落

10. 生活型:

二、判断题(10分),每题1分正确的在( )中写“对”,错误的写“错”。

1. 初级生产是将无机物质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有机物质的过程。 (    )

2. 地球表面的太阳光的分布不同,低纬度地区和低海拔地区的短波光多于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 (    )

3. 动物的婚配制度与资源的分布状况有密切关系。 (    )

4. 寒冷地区内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有变小或变短的趋势,这被称为阿伦规律。 (    )

5. 冷害是指冰点以下的低温使生物体内形成冰晶而造成的损害。 (    )

6. 群落中的关键种是指个体数占多数的物种。 (    )

7. 气体型循环包括碳循环、氮循环和硫循环。 (    )

8. 生物表现出相同外部形态结构适应特征是长期生活在同一生境的结果。 (    )

9. 他感作用是指由植物体分泌的化学物质对别种或本种生物发生影响的现象。 (    )

10. 隐域性植被是不能反应地区的水热特征条件的植被。 (    )

三、选择题:10分,每题2分(不定项)

1. 常绿阔叶林的分布区域属于(   )。

A. 热带       B.亚热带       C.温带       D.寒带

2. 当谈到某森林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时,这里指的是(     )。

A. 群落的垂直成层性  B. 群落的水平成层

C. 群落的垂直地带分布 D. 群落的镶嵌

3. 与水生植物在形态结构方面相比,旱生植物(     )。

A.根系发达   B.叶片角质层厚   C.叶片气孔数少   D.茎杆有节 

4. 种群内个体的水平空间分布型有(     )。

A.均匀型   B.随机型    C.构件型     D.群聚型

5. 种内竞争的表现有(     )。

A.自疏   B.寄生      C.捕食 D.变换体态

四、填空题:10分,每空1分

1. 按照水分生态类型陆地植物可分为:湿生植物、 、和 。

2. 少数几个个体进入到一个新的环境并建立了种群,由于隔离和 ,新种群与母种群的差异越来越大,这种现象被称为 。

3. 生态系统中物质分解速率主要取决于 、 和 。

4. 土壤物理特性是指 、 、 和土壤质地结构。

五、简答题:20分,每题5分

1、简述C. Raunkiaer 的植物生活型分类的标准和类型

2、简述土壤化学性质对生物的影响。

3、简述种群密度调节理论

4、描述一个陆地原生演替系列。

六、论述题30分,每题15分

1、描述我国主要植被类型的分布格局,并说明形成这种格局的主要原因。

2、指出哪些生态因子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

普通生态学试卷六

一、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2分

1. 社会等级

2. 生命表

3. 生态幅

4. 生态入侵

5. 生态系统

6. 生物群落

7. 显域性植被

8. 种群动态

9.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10. 生物学零度

二、判断题(10分),每题1分正确的在( )中写“对”,错误的写“错”。

1. 单元顶级理论认为在一个气候区演替顶级群落只有一种类型。( )

2. 地带性植被是最能够反应当地的水热特征条件的植被。( )

3. 动态生命表是总结的是一组大约同时出生的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命运。( )

4. 光周期现象是指昼夜交替日照时间的长短对植物开花、结果或动物的迁徙换毛等的影响。( )

5. 集合种群是多个物种的集合。 ( )

6. 陆地生物群落分布的格局受降水和温度的影响。( )

7. 群落边缘和生态过渡带有物种增多个体密度加大的趋势。( )

8.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土壤较草原生态系统的土壤贫瘠。( )

9. 生态学的研究内容是生物与周围物理环境的关系。( )

10. 在生态系统中,食肉动物属于一级消费者。( )

三、选择题:10分,每题2分(不定项)

1. 最早给出“生态学”定义的是( )。

A. 奥德姆   B.   郝克尔   C.  达尔文    D. 高斯

2. 中国植被分类系统中的基本分类单位是 ( )。

A  种群    B植被型     C 群丛  D 群系

3. 在北半球从赤道北上可能依次遇到的地带性森林分别是( )。

A  雨林、云南松林、常绿阔叶林和落叶林

B  雨林、落叶林、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

C  雨林、常绿阔叶林、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

D  雨林、常绿林、落叶林和针叶林

4. 下列术语中( )是植物划分生长型的术语。

A  高位芽植物  B 乔木  C  灌木D 地面芽植物  E  草本植物

5. 生态系统的营养级一般不超过5~6级,原因是( )。

A. 能量在营养级间的流动是逐级递减的  B. 能量是守恒的

C. 消费者数量不足    D. 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四、填空题:10分,每空1分

1. 演替是指一般都经过 、 、 、 、 和 等6个阶段。

2. 种群调节学说主要有 、 和 。

3. 在缺乏竞争者时,物种会扩张实际生态位,这种现象被称为 。

五、简答题:20分,每题5分

1. 陆生动物如何适应干热环境?

2. 描述种群数量变化的存活曲线有几种类型?各表明什么特征?

3. 生态系统有哪些主要组成成分,它们如何构成生态系统?

4. 生物对低温的适应有哪些?

六、论述题30分,每题15分

1. 北方植物引种到南方可能遇到的不适生态因子有哪些,为什么?

2. 气体型循环与沉积型循环各有何特点,各循环类型的代表物质有哪些?

普通生态学试卷七

一、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2分

1. 初级生产力

2. 次生演替

3. 分解者

4. 竞争排斥原理

5. 静态生命表

6. 领域行为

7. 陆地植被分布三相性

8. 群落排序

9. 群落交错区

10. 群落演替

二、判断题(10分),每题1分正确的在( )中写“对”,错误的写“错”。

1. 最适密度是种群增长处于最快状态时的种群密度;超过或低于这个密度,种群的增长都将受到影响。( )

2. 自然界中k选择的物种种群可以较长时间维持在一个稳定的种群密度。( )

3. 种群中的优势个体在食物、栖所、配偶选择中均有优先权,这样有利于种族的保存和延续。( )

4. 种间竞争促使两物种生态位接近,种内竞争促使两物种生态位分开。( )

5. 植物生长特性和环境资源不均匀性影响了种群分布型。( )

6. 正反馈可以使系统保持稳定,负反馈使系统偏离稳定点。( )

7. 一个稳定的群落可以被认为是气候顶级群落。( )

8. 水胁迫指土壤中有效水分太少引起根系吸收水分困难时产生的胁迫。( )

9. 生态系统中枯落物和其他有机体的分解速率主要取决于枯落物的成分.( )

10. 若某物种的种间竞争强度大于种内竞争强度,则该物种将在竞争中获胜.( )

三、选择题:10分,每题2分(不定项)

1. 赤潮的形成主要与下列哪种因素的关系最为密切?( )

A. CO2浓度升高 B.水体温度变化 C.水体富营养化 D.水体重金属污染物

2. 土壤常常成为动物极好的隐蔽所是因为( )。

A.土壤中食物多   B.环境条件较稳定  C.环境条件最好 D.无天敌

3. 下列哪项内容和物种形成有关?( )

A. 出现地理障碍 B. 出现生殖隔离 C. 生态位分化   D. 近亲繁殖

4. 下面的哪项内容是生长在干旱环境中的植物应该具有的特点( )。

A.根系发达  B.叶表面积较大  C.叶表面凹陷 D.茎可进行光合作用

5. 下列对各类生态系统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森林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繁多,但其调节能力差

B.草原上生活着多种动物,其中主要是两栖类动物

C.自然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可以循环流动

D.任何自然生态系统中,分解者都是必不可少的

四、填空题:10分,每空1分

1. 以死的动植物尸体为起点的食物链被称为 ,以生活的动植物为起点的食物链被称为 。

2. 生活史的关键组包括 、 、 、 。

3. 广义的捕食分为 、 、 等三种类型。

4. 某物种在群落中缺乏竞争者时,会扩张其实际生态位的现象被称为 。

五、简答题:20分,每题5分

1. 水生动物如何适应低盐度水环境?

2. 简述影响群落组成和结构的因素

3. 简述表示种群存活格局的三种方法

4. 简述植物适应高温环境有哪些形态和生理的反应

六、论述题30分,每题15分

1. 试论述如何维持草原生态系统的平衡。

2. 什么是生物多样性?那些因素可以增加生物多样性?

普通生态学试卷八

一、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2分

1. 生物圈

2. GAIA学说

3. 物种

4. Allen规律

5. 构件生物

6. 相对密度

7. 生活型谱

8. MacArthur平衡说

9. 抽彩式竞争

10. Lindeman效率

二、判断题(10分),每题1分正确的在( )中写“对”,错误的写“错”。

1. 自然界中,种群增长一般不会达到内稟增长率。( )

2. 种群是在同一时期内占有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 )

3. 种内竞争促使物种生态位扩展。( )

4. 植物群落的镶嵌性是群落中不同植物的生活型造成的。( )

5. 植物光合作用吸收最多的是红光和绿光。( )

6. 在生态系统中,食草动物属于一级消费者。( )

7. 土壤质地是指土壤颗粒的排列形式、空隙度及团聚体的大小 ( )

8. 苔原生态系统是大陆上最干旱的生态系统。( )

9. 冷害作用的环境温度是0°C以下,而冻害则发生在0°C以上。( )

10. 地球上不同纬度出现的典型植被类型被称为显域性植被。( )

三、选择题:10分,每题2分(不定项)

1. 一般,植物在下列哪种土壤结构上生长最好?(   )

A. 块状结构    B. 团粒结构   C. 松散结构    D.片层结构

2. 形成"赤潮"的种群动态是(   )。

A. 不规则波动  B.周期性波动 C. 种群爆发 D.生态入侵

3. 物种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基本单位是(   )。

A.个体    B.种群      C.种       D.基因库

4. 生长在高光强环境中的草本植物的光合特点不可能是(   )。

A. 补偿点较高,光饱和点高   B. 光补偿点较高,光饱和点低

C. 光补偿点较低,光饱和点低 D.光补偿点较低,光饱和点高

5. 个体大,寿命长,存活率高的生物的生存对策是 (   )。

A. r-对策    B. K-对策    C. A-对策    D. G-对策

四、填空题:10分,每空1分

1.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按作用可划分为三大功能类群,这三大功能类群分别是 、 和 。

2. 生物多样性一般有三个水平,分别是: 、 、 。

3. 植物群丛的个体论认为群落是 ,没有明确的边界,它不过是不同 的组合。

4. 陆生植物的水分生态类型可分为:湿生植物, 和 。

五、简答题:20分,每题5分

5. 生态系统具有哪些特征?

6. 食物链分为哪几种类型?各具有哪些特点?

7. 温室效应、臭氧层被破坏、光化学雾、酸雨产生的原因何在?

8. 比较分析层片和层次的生态含义及异同点。

六、论述题30分,每题15分

1. 利用物种丰富度模型说明资源、生态位幅度、 重叠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以及捕食和岛屿现象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2. 比较分析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三大类型的特点,并分析人类经济生活中对它产生怎样的影响?

普通生态学试卷九

一、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2分

1. 耐受性定律

2. 生态幅

3. 年龄结构

4. 生态位

5. 同资源种团

6. 植被型

7. 生物放大作用

8. 生态平衡

9. 全球变化

10. 赤潮

二、判断题(10分),每题1分正确的在( )中写“对”,错误的写“错”。

1. 光照强度随纬度或海拔的升高而减弱。( )

2. 竞争的结局取决于种间竞争和种内竞争的相对大小。若某物种的种间竞争强度大而种内竞争强度小,则该物种将失败。( )

3. 昆虫发育所需要的时间与环境温度有关。( )

4. 在群落的排序中按照植物群落本身属性排定样地的位序称为间接排序。( )

5. 只要2种生物生活在同一生境中,它们之间的竞争就不可避免。(  )

6. “红皇后效应”就是指寄生物与宿主的协同进化。

7. 草原生态系统是大陆上最干旱的生态系统。( )

8. 赤潮是水体被有颜色的有机物污染的结果。( )

9. 生命表是描述种群死亡过程的一种图表模式。( )

10. 生态系统的负反馈可以使系统保持稳定,正反馈使系统偏离加剧。( )

三、选择题:10分,每题2分(不定项)

1. 北极狐的外耳明显短于温带的赤狐,而温带赤狐的外耳又明显短于热带的大耳狐,这种现象可以用(   )解释。

A. 贝格曼规律 B. 阿仑规律  C. 谢尔福德规律 D. 高斯假说

2. 当环境中的资源(   )时,植物会投资较多的生物量于能充分吸收此资源的构造上。

A. 丰富  B. 缺乏    C. 变化大    D. 稳定

3. 某种植物向环境中释放次生代谢物,排斥其它植物生长的现象称为(   )。

A. 他感作用    B. 抑制作用    C. 竞争    D. 领域性

4. 生物休眠的意义体现在(   )。

A. 适应逆境    B.提高生产力  C.促进代谢  D. 推迟生育

5. 生态系统平衡的标志是(   )。

A 能量输入输出稳定 B生物量高C结构稳定D功能作用稳定E、适于人类居住

四、填空题:10分,每空1分

1. 从生物圈的观点出发,生物地化循环可分为3种主要的类型,分别是 , 和 。

2. 生物群落的演替按照其演替的起始条件可以分为 和 。

3. 生物多样性研究内容包括 、 和 等三方面的内容。

4. 植物群落的成层性包括 与 。

五、简答题:20分,每题5分

5. 水土流失、地面沉降等生态破坏产生的原因何在?具有哪些危害?

6. 怎样估计初级生产量?

7. 食物链分为哪几种类型?各具有哪些特点?

8. 何为中度干扰理论?

六、论述题30分,每题15分

9. 竞争是如何影响植物和动物群落结构的?

10. 比较分析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三大类型的特点,并分析人类经济生活中对它产生怎样的影响? 普通生态学试卷十

一、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2分

GAIA学说

适应组

气候驯化

单体生物

自疏现象

边缘效应

群丛

顶极群落

营养级

全球变化

二、判断题(10分)每题1分正确的在( )中写“对”,错误的写

1. 昆虫发育所需要的时间与环境温度有关。( )

2. 生长在寒冷的高山和极地的植物常比较矮小和体表有毛,这是植物对寒冷气候长期适应的结果。

3. 地球上不同纬度出现的典型植被类型被称为显域性植被。( )

4. 种内竞争促使物种生态位扩展。( )

5. 正反馈可以使系统保持稳定,负反馈使系统偏离稳定点。( )

6. 地球表面的太阳光的分布不同,低纬度地区和低海拔地区的短波光多于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 )

7. 集合种群是多个物种的集合。 ( )

8. 集合种群是多个物种的集合。 ( )

9. 单元顶级理论认为在一个气候区演替顶级群落只有一种类型。( )

10. 地球上不同纬度出现的典型植被类型被称为显域性植被。( )

三、选择题:10分,每题2分(不定项)

1、常绿阔叶林的分布区域属于(    )。

A. 热带   B.亚热带   C温带   D.  寒带

2、种群内个体的水平空间分布型有(      )。

A.均匀型   B.随机型    C.构件型     D.群聚型

3、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掌、霸王鞭,分属仙人掌科和大戟科,但它们都以小叶、肉质化的茎来适应干旱生境,这种现象称为( )。

A. 趋同适应 B. 竞争 C. 互利共生 D. 趋异适应

4、下列对各类生态系统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森林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繁多,但其调节能力差

B.草原上生活着多种动物,其中主要是两栖类动物

C.自然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可以循环流动

D.任何自然生态系统中,分解者都是必不可少的

5、林德曼效率描述的是两个营养级间的( )。

A. 能量关系B. 信息传递  C. 物质循环D. 营养关系

四、填空题:10分,每空1分

1. 生物群落的演替按照其演替的方向可以分为 和 。

2.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按作用可划分为三大功能类群,这三大功能类群分别是 、 和 。

3. 夏季深水湖泊有成层现象,大致可分为 、 、 等三个层次。

4. 以死的动植物尸体为起点的食物链被称为 ,以生活的动植物为起点的食物链被称为 。

五、简答题:20分,每题5分

1. 生态因子作用有什么特点?

2. 为什么说种群是物种在自然界存在的基本单位和进化单位?

3. 何为Raunkiaer频度定律?它说明了什么?生态系统的物质分解包括哪些过程?

4. 分解的生物类型有哪些?

六、论述题30分,每题15分

1. 当今人类面临哪几大问题?它们是如何产生的?

2. 利用物种丰富度模型说明资源、生态位幅度、 重叠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以及捕食和岛屿现象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生态学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共40分,每体4分)

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生态因子 生活型谱 构件生物

原生演替 林德曼效率 群落排序 生态对策 种间关联

二、填充(共15分,每空1分)

1、生物多样性一般有三个水平 、 、 。

2、群落演替按演替发生的时间进程可分为: 、 、 。

3、影响陆地生物群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 。

4、种群动态主要表现在: 、 、 。

5、生物地化循环可分为: 、 、 。

三、 问答题(共30分,每题10分)

1、简述群落的基本特征。

2、试述种群两种进化动力的关系。

3、用能量流程图 简述在最适条件下植物利用太阳能形成净初级生产力(千卡· 米-2·天-1)。

四、计算题(15分)

用比例重叠法计算A、B两物种利用食物资源(以食物大小表示)的生态位重叠值?

物种 食物资源大小(mm)

1-10 11-20 21-30

A 11 2 0

B 5 2 1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

生态型 协同进化 生态入侵 演替 群落排序

生态位 食物链 初级生产力 负载量(carrying capacity) 同资源种团(GUILD)

二、问答题(70分)

A 必答题(10分)

绘图说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渠道和基本特点。

B选答题(任选4题,每题15分)

1、试论Logistic种群增长模型中各参数的生物学意义及该模型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2、试分析野生生物管理应遵循的生态学原则。

3、试述捕食对群落结构的影响。

4、比较三种演替理论模型的异同点。

5、试论“冷血生物——温血生物(cold-blood vs warm-blood)";"同温生物——异温生物(homentherm vs poikilotherm)";"内热生物——外热生物(ectotherm vs endotherm)"三对术语的含义及适用范围。

一、名词解释

生态位 内禀增长能力 生物地化循环 生态入侵 生活型 顶极群落

生物多样性 林德曼效率 种群增长类型 K选择

二、问答题

1、光作为重要的生态因子有哪些特点?对动物和植物各有什么生态作用?

2、解释“耐受性定律”,并举例说明在环境保护研究中的作用。

3、评述几种(至少3种)当前流行的种群调节学说。

4、用种群消长数学公式或曲线图结合文字讨论两物种竞争的过程和结果。

5、概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测定的常用方法。

6、请自选一个生态系统,说明其主要结构和功能。

xxxxx学校森林生态学试题(二)

一、 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⒈ 冻害 ⒉ 进展演替 ⒊ 主导因子 ⒋ 竞争排斥原理 ⒌ 光补偿点

⒍ 地表径流 ⒎ 酸雨 8. 食物网 9. 光周期现象 10. 异株克生

二、 简答题(共60分)

⒈ 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有哪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6分)

⒉ 种群的逻辑斯蒂增长和指数增长的区别?(9分)

⒊ R对策种与K对策种的实践意义是什么?(8分)

⒋ 典型森林群落的主要层的地位与作用是什么?(6分)

⒌ 简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8分)

⒍ 简述丹麦脑基耶尔的生活型分类依据、类型及生活型谱的意义。(10分)

⒎ 简述树种耐荫性的概念、类型、鉴别方法及影响因素。(7分)

⒏ 简述积温的生态学意义。(6分)

三、 辨析题(20分)

层次与层片的区别与联系

四、 论述题(50分)

1. 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包括哪些?(22分)

2. 植物对大气污染的净化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28)

中科院*****2002植物生态学

一 名解释(30)

1 生态位(英文) 2光和有效辐射 3 种群 4 群落交错区5 生态农业 6 光化学烟雾

7 初级生物量 8 大地女神假说9 最小因子法则 10 竞争排斥原理

二 填空(20)

1 生态因子作用的特点有----,----,----,----。

2 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可分为-----,-----,----。

3 生物多样性包括多个层次或水平,意义重大的主要有4 个层次-----,---,----,---。

4 生物群落的饿动态至少包括三方面----,---,---。

5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可分为三大类型---,---,--。

6 演替的顶级学说是英美学派提出的,有关群落演替的理论主要有---,---,---。

三 简答题

1 简述植物钟群的生殖对策(10)

2 简述MacArthur的岛屿生物地理平衡说并分析其在自然 保护区设计中的作用(10)

3 分析植被分布的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的关系(10)

4 生物资源属于什么性质的资源?如何生物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之间的关系(10)

5 “退耕还林”是我国正在进行的一相重大生态工程,请问农田弃耕后自然恢复演替是一种什么类型的演替?简述演替过程中植物群落结构的 变化特性(10)

华东师范大学 普通生态学-1996

一. 名词解释 生态价 生活型谱 重要值 种群适应对策 极端排序法 生态位宽度

群落系数 生态效率 遗传生态分化 次级生产

二. 填空

1生物多样性是指()()() 2 光的生态作用表现在()()() 3 种群空间动态包括()()()

4 生态系统功能为()()() 5.生态系统中的物理信息一般有()()()

三. 是非题 1 每个世代的实际增长率,即为种群的内禀增长能力。 2群落的净生产力等于总初级生产力减去自养呼吸 3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是属于沉积型循环。 4群落季相变化的主要标志是群落主要层的物候变化。 5 群落的优势度是以相对密度、相对频度、相对显著度和相对重量计算的。

四. 问答题 1简述我国植被分布的地带性规律。 2试述营养物质再循环的途径

五. 计算题

用Simpson 指数计算A,B两个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并说明其差异的原因。

资料如下:

A群落中的四个物种的个体数均为25

B群落中的四个物种数分别为1,9,20,70。

华东师范大学

生态学-1997

一 名词解释

生态寿命 生态位 适应 物种多样性 群落演替 食物链 指数增长 共生 系统生态 r-&k-理论

二.问答题(5选4)

1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有哪三中类型?请举例说明 2 概说近代生态学流行的种群调节理论。 3试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主要测定方法及原理 4生态位相同的两物种竞争,会产生哪几种可能的结果?请用数学模式或图形加以说明。 5从能流特点,试述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的特点和区别。

生态学-1998

一. 名词解释

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生态因子 生活型谱 构件生物 原生演替

林德曼效率 生态位 群落排序 生态对策 种间关联

二. 填充 1生物多样性有3个水平:。 2群落演替按演替发生的时间进程可分为()()()

3影响陆地生物群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4. 种群动态主要表现在 5生物地化循环可分为

三. 问答

1. 简述群落的基本特征。 2. 试述种群两种进化动力的关系。 3. 用能量流程图简述在最适合的条件下植物利用太阳能形成净初级生产力(千克/每平方米*天)的效率(%)

四. 计算题。

用比例重叠法计算A、B两种物种利用食物资源(以食物大小表示)的生态位重叠值。

物种 食物资源大小(MM)

1-10 11-20 21-30

A 11 2 0

B 5 2 1

生态学1999

一.名词解释 生态位 内禀增长率 生物地化循环 生态入侵 生活型 顶级群落

生物多样性 林德曼效率 种群增长类型 K选择

二.问答题(6选5)

1. 光作为重要的生态因子有哪些特点?其对动物和植物各有什么生态作用? 2. 解释:耐受性定律,并举例说明其在环境保护研究中的作用。 3. 评述(至少3种)当前流行的种群调节学说

4. 用种群消长数学公式或曲线图结合文字讨论两物种竞争的过程和结果。 5. 概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测定的常用方法。 6. 请自选一个自然生态系统,说明 其主要结构和功能。

生态学-2000

一名词解释 生态型 协同进化 生态入侵 演替 群落排序 生态位

食物链 初级生产力 负载量(Carrying Capacity)同资源种团(G uild)

二.问答体 A. 必答题。绘图说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渠道和基本特点。

B. 选答题。(5选4) 1. 试论Logistic种群增长模型中各参数的生物学意义和该模型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2. 试分析野生生物管理应遵循的生态学原则。 3. 试论述捕食对群落结构的影响。 4. 比较三种演替理论模型的异同点。 5. 试论“冷血生物-温血生物(COLD-BLOOD VS WARM-BLOOD)”;“同温生物-异温生物(HOMEOTHERM VS POIKILOTHERM)”;“内热生物-外热生物(ECTOTHERM VS ENDOTHERM)”三对术语的含义及适用范围。

生态学-2001

一名词解释 耐受性法则 内稳态机制 光补偿点 标志重捕法 生态入侵

哈-温定律 群落交错区 间接梯度分析 营养级 生态效率

二问答题(5选4)

1. 动、植物是如何适应干旱沙漠环境的? 2.试比较生物R-对策、K-对策的异同。 3. 试述生物群落演替的顶级理论,以及与地带性植被的关系 4 叙述生物多样性的分布规律及其原因。 5. 简述生物资源保护中有关的生态学原理。

生态学-2002

一. 名词解释

种群内分布型 生活史对策 重要值 群落 生活型 演替 初级生产量 食物网 生物多样性 功能种团

二问答题

1. 在城市的人工草坪里,常有大量杂草出现,请用生态学理论及学说来解释分析此种现象。 2. 举例说明三相地带性学说。 3. 什么是MacArthur的岛屿生物地理平衡学说?它在自然保护区建设中的意义? 4. 举例说明生物间的互利共生现象。 5. 1949年我国人口是5.4亿,2000年人口普查结果是约13亿,请计算51年来我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ln5.4=1.686,ln13=2.565)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历届考研题--生态学专业2000年

一、 名词解释 (共8小题,每小题4分,合?2分):

   1、内禀增长率  2、生态型 3、沉积型循环 4、捕食者的 功能反应 5、优势种  6、耐性(或忍受性)定律   7、生态效率   8、次生演替

二、认真阅读下面4个图,然后回答后面的4个问题:

1、比较图1中3种基本存活曲线的特征(5分); 2、说明图21P旅鼠种群动态的特征(5分);

3、图3说明了生态位的什么现象,为什么?(5分) 4、说明图4中水体生产力与水源的关系(5分)

三、下面是一种显示属植物自然种群的生命表的一部分,填出表内括号中的数字(6分)

四、计算(共2小题,每小题6分,合计12分):

1、其水体磷元素库存10g/m2,输入输出的磷流均为2g/m2天,求磷的转周时间。

2、一假想群落有A、B、C三个物种,其种群密度分别为4、8、16、求该群落物种多样性 的shannon指数。

五、简要回答下列问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合计30分):

1、举例说明高斯的竞争排斥(除)原理; 2、以植物中的红杉和藻为例说明生物的生活史对策; 3、任举两个测定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方法并加以说明;

4、生态系统中分解者对物质循环有什么作用? 5、生态学可用于指导解决人类面临的那三大问题?为什么?

四川大学 2000年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适用专业:生态学

1、名词解释(6小题,每题3分,共18分):  静态生命表  营养生态位 气候学派  捕食者·食物的共同进化

2、简要回答下列问题(3小题,每题6分,共18分)

2.1 美国Clausen, Keck 和 Hiesey 等研究植物,Arermisia vulgaris,发现该种植物 在加利福尼亚海滨(   气候干燥)的染色体n=9,在美国内陆(湿度适中)染色体n= 27,在美国大盆地和大平原(湿润)染色   体n=18,从生态学上讲,这是一种什么现象?

2.2试说明a多样性和?多样性之间的区别。

2.3试说明Logistic 方程中参数r和K的生态学意义,用它来描述种群增长有什么优缺点 ?

3.计算(4小题,3.1-3.3每题5分,3.4题6分,共21分):

3.1 某湖泊生态系统中所含的氮为500千克,这些氮在400天的时间里全部循环一次,求 该湖泊氮的转周率。

3.2 一个种群的瞬时增长率为10-2,在种群为指数增长的前提下,求该种群的密度的加倍时间。

3.3 假设一个植物群落有4个物种,其种群密度分别为128,64,16,4(株/平方米),用Shannon指数表示   其物种多样性。

3.4为估计一个湖泊中某物种的鱼的数量,先在湖中捕捞一网,捕获该种鱼50条,将50条 鱼的一侧胸鳍剪去后  放回湖中。然后再捕第三网,发现第二网40条鱼中有4条被剪去 了胸鳍。试用Pearson方法估计湖中该种  鱼的数量,并说明用这种方法估计鱼的数量 应该有哪些假设。

4.回答下列问题(2小题,每题12分,共24分):

4.1说明生态系统进化(或叫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结构的变化趋势。

4.2说明生态学对人类的意义。

5.说明下列各图的生态学意义(2小题,5.1题12分,5.2题7分,共计19分):

5.1Gause 先用营养充足的培养液在不同容器中分别培养草履虫Paramecium aurelia和P aramecium      caudatum,观察两个物种在18天中种群密度的变化情况(下图)。 试说明两个图的生态学意义。

5.2 下图是一个寄生者-宿主系统在30个世代中成年个体种群密度的变化情况,说明它的生态学意义。

生态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一)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

生态型 协同进化 生态入侵 演替 群落排序 生态位 食物链 初级生产力 负载量(carrying capacity) 同资源种团(GUILD)

二、问答题(70分)

A 必答题(10分) 绘图说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渠道和基本特点。

B选答题(任选4题,每题15分)

1、试论Logistic种群增长模型中各参数的生物学意义及该模型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2、试分析野生生物管理应遵循的生态学原则。

3、试述捕食对群落结构的影响。

4、比较三种演替理论模型的异同点。

5、试论“冷血生物——温血生物(cold-blood vs warm-blood)";"同温生物——异温生物(homentherm vs poikilotherm)";"内热生物——外热生物(ectotherm vs endotherm)"三对术语的含义及适用范围。

生态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二)

一、名词解释

生态位 内秉增长能力 生物地化循环 生态入侵 生活型 顶极群落 生物多样性 林德曼效率 种群增长类型 K选择

二、问答题

1、光作为重要的生态因子有哪些特点?对动物和植物各有什么生态作用?

2、解释“耐受性定律”,并举例说明在环境保护研究中的作用。

3、评述几种(至少3种)当前流行的种群调节学说。

4、用种群消长数学公式或曲线图结合文字讨论两物种竞争的过程和结果。

5、概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测定的常用方法。

6、请自选一个生态系统,说明其主要结构和功能。

生态学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50分)

1、内稳态 2、休眠 3、生命表 4、赤潮 5、高位芽植物 6、偏途顶极 7、排序 8、营养级 9、矿化 10、全球变化

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太阳光的主要光谱成分有哪些?地球表面的热量来源于什么类型的光?

2、什么是种群的内分布型?

3、简述中性假说(total neutrality hypothesis)的主要内容。

4、自然状况下,岛屿中的物种—面积关系是什么?如何表达?

5、什么是生态系统的基本过程?

三、论述题(任选3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

1、试述植物是如何通过调节根系吸水和叶片蒸腾来保持其体内水分平衡的。

2、描述Lotka-Volterra的种间竞争模型并解释其意义。

3、一般说来,热带生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高于温带地区,试述其原因(或主要假说)。

4、全球碳循环的主要过程。

生态学课后习题答案

1. 如何理解生物与地球环境的协同进化?生物依赖于环境,只有适应了环境生物才能生存并进化;同时,环境又靠生物来维持与调控;生物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的。

2. 试述生态学的定义、研究对象与范围。生态学的定义: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研究对象与范围:从分子到生物圈都是生态学研究的对象。

3. 现代生态学的民展趋势及特点是什么?研究对象的层次性更加明显,向宏观与微观两极发展;研究手段的更新;研究范围的扩展;国际性是其民展趋势。

4. 简述经典生态学的几个学派及其特点法瑞学派:重视群落研究的方法,用特征种和区别种划分群落的类型,建立了严密的植被等级分类系统。北欧学派:重视群落分析、森林群落与土壤pH值关系。英美学派:重视群落的动态,从植物群落演替观点提出演替系列、演替阶段群落分类方法,并提出了演替顶极的概念。苏联学派:注重建群种与优势种,建立了一个植被等级分类系统,并重视植被生态、植被地理与植被制图工作。

5. 简述生态因子的概念及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生态因子: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综合作用;直接和间接作用;主导因子作用(非等价性);不可替代作用和补偿作用;阶段性作用。 6. 关于生态因子的限制性作用有哪些定律?限制因子: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就是限制因子。主要有以下两个定律: A. Leibig最小因子定律:生物的生长取决于处在最小量食物的量;不少学者对此作了两补充:这一定律只适用于稳定状态;要考虑各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B. Shelford耐性定律:生物的生存与繁殖要依赖于某种综合环境因子的存在,只要其中一项因子的量(或质)不足或过多,超出了某种生物的耐性限度,则使该物种不能生存,甚至灭绝。应作几点补充:生物能够对一个因子耐受范围很广,而对另一个因子耐受范围很窄;对所有因子耐受范围很宽的生物一般分布较广;在一个因子处于不适状态时,对另一个因子耐受性会受影响;生物不同生长阶段对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不同,繁殖往往是敏感期;生物实际并不是在某一特定环境因子最适范围内生活,可能有其它更重要的因子在起作用。

7. 生物内稳态保持机制,有何生态意义?生物内稳态:生物控制体内环境使其保持相对稳定的机制。机制:恒温动物通过体内产热过程以调节体温(生理过程);变温动物靠减少散热或利用环境热源使身体增温。生态意义:使生物对环境因子的耐受范围扩大。

8. 贝格曼规律与阿伦规律。 Bergman 规律: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其身体往往比生活在低纬度地区的同类个体大。因为个体大的动物,单体面积的散热相对较少。 Allen 规律:恒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如耳、尾、四肢等在低温环境下有变小变短的趋势。

9. 土壤的生态作用,三种耐碱植物类型各有哪些特征?生态作用:a 是许多生物的栖息场所;b 是生物进化的过渡环境;c 是植物生长的基质和营养库;d 是污染物转化的重要场地。 聚盐性植物特征:这类植物能适应在强盐渍化土壤生长,能从土壤里吸收大量的可溶性盐类,并把这些盐类积聚在体内而不受伤害。该类植物原生质对盐的抗性强,极高的渗透压。泌盐性植物特征:这类植物的根细胞对于盐类的透过性与聚盐性植物一样是很大,但是他们吸进体内的盐分不积累在体内,而是通过茎、叶表面上密布的分泌腺,把所吸收的过多盐分排出体外,这种作用称为泌盐作用。不透盐性植物:这类植物的根细胞对盐类的透过性非常小,所以他们虽然生长在盐碱土上,但在一定盐分浓度的土壤溶液中,几乎不吸收或很少吸收土壤中的盐类。

10.什么是种群?与个体特征相比较,种群有哪些重要的群体特征?种群:一定空间中同种个体的组合。群体特征:a 空间特征 具有一定的分布区域及分布方式;b 数量特征 密度随时间而发生变化;c 遗传特征 具有一定的基因组成,以区别与其它物种。

11.内禀增长率及其在控制人口方面的意义。内禀增长率是指当环境不受限制时稳定年龄结构的种群所能达到的最大增长率。计算公式rm=lnR/T 控制人口途径:降低Ro值:降低世代增值率,限制每对夫妇的子女数;T值增大:推迟首次生殖时间或晚婚来达到。

12.比较种群指数增长模型(Z)和逻辑斯谛增长模型(L)。 A 前者适用于资源无限的条件下,后者适用于资源有限的条件下。 B 种群指数增长模型是与密度无关的增长模型,逻辑斯谛增长模型是与密度有关的增长模型。 C Z的增长曲线呈“J”型;L的增长曲线呈“S”型。 13.描述并分析Logistic模型,该模型有何重要的意义。 描述与分析:呈“S”型。具体可分为5个时期:①开始期,由于种群个体数很少,密度增长缓慢;②加速期,随个体数增加,密度增长逐渐加快;③转折期,当个体数达到饱和密度一半(K/2)时密度增长最快;④减速期,个体数超过K/2以后,密度增长逐渐变慢;⑤饱和期,种群个体数达到K值而饱和。 重要的意义:它是许多两个相互作用种群增长模型的基础;它是农、林、渔业等实践领域中,确定最大持续产量的主要模型;模型中r、K两个参数已成为生物进化对策理论中的重要概念。

14.举例说明生态入侵现象。 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地扩展,这种过程称生态入侵(ecological invasion)。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原产墨西哥,解放前由缅甸、越南进入我国云南,现已蔓延至25°33’N地区,并向东扩展到广西、贵州境内。它常连接成片,发展成单种优势群落,侵入农田,危害牲畜,影响林木生长,成为当地“害草”。

15.什么是种群空间格局,主要有哪些类型? 种群空间格局(spatial pattern)定义: 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称为种群空间格局或内分布型(internal distribution pattern)。 三种类型①均匀型(uniform)②随机型(random)③成群型(clumped) 16.比较主要种群调节假说的优缺点。 ① 气候学派, 气候学派多以昆虫为研究对象,他们的观点认为,种群参数受天气条件强烈影响,他们强调种群数量的变动,否定稳定性; ② 生物学派, 生物学派主张捕食、寄生、竞争等生物过程对种群调节的决定作用; ③ 食物因素; ④ 自动调节学说,包括行为调节、内分泌调节和遗传调节。

17.简述生物繁殖方式的生态学意义。1包括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方式。2生态学意义:①在现有环境压力下的扩展性;②对多变环境的适应;③繁殖速度;④繁殖潜力;⑤在自然选择条件下的进化速度。3比较而言,无性繁殖在现有环境扩展性、繁殖速度、繁殖潜力方面优于有性繁殖,但对多变环境的适应性却较差。

18.简述动植物扩散的生物学及生态学意义。  答:扩散是指生物体或繁殖体从一个生境转移到另一个生境的过程。动物扩散的生物学和生态学意义如下:①可以使种群内和种群间的个体得以交换,防止长期近亲繁殖而产生的不良后果;②可以补充或维持在正常分布区以外的暂时性分布区域的种群数量;③扩大种群的颁布区。对于动物来说,扩散可能带来遭到天敌侵袭、存活和繁殖成功率降低等诸多风险,但也可能降低暴露给捕食者了染上疾病的机会,增加遇到资源和配偶的机会。并由于杂种优势而产生更多的合适后代的机会。

19.理解繁殖价值、亲本投资、繁殖成本的含义。繁殖价值:是指在相同时间内特定年龄个体相对于新生个体的潜在繁殖贡献。亲本投资:有机体在生产子代以及抚育和管护时所消耗的能量、时间和资源量。繁殖成本:有机体在繁殖后代时对能量或资源的所有消费。

20.比较两种繁殖策略(r-选择和K-选择)。r—K选择理论在生产实践中具有什么指导意义?答:具体见下表:

21.种间关系有哪些基本类型?  答:种间关系是指生活在同一生境中的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种间关系有三大类,即有利、有害、无利无害,具体见下表:(两偏两竞,寄互捕中原)

22.生物密度效应的基本规律有哪两个?其主要特征是什么?答:生物密度效应:在一定时间内,当种群的个体数目增加时,出现的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主要两个基本规律是指产量恒定法则和-3/2法则。前者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当条件相同时,不管一个种群的密度如何,最后的产量差不多总是一样,即Y=W*d=Ki .后者则是指当种群密度提高时会出现“自疏现象”,即W=C*d-a,其中a为一个恒值3/2。

23.什么是他感作用?研究他感作用有什么重要意义?他感作用:一种植物通过向体外分泌代谢过程中的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研究意义:①他感作用与歇地现象;②他感作用与植物群落中的种类组成;③他感作用与植物群落的演替。

24.什么是高斯假说与竞争排斥原理?高斯假说:当两个物种对同一种资源和空间的利用越相似,其生态重叠越多,竞争就越激烈。竞争排斥原理:在一个稳定的环境内,两个以上受资源限制的、但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种,不能长期共存。

25.理解生态位、基础生态位和实际生态位的含义。生态位:在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基础生态位:在生物群落中,能够为某一物种所栖息的、理论上的最大空间。实际生态位:在生物群落中,一个种实际占有的实际生态空间。

26.什么是生物群落?它的主要特征有哪些?答:生物群落是指在特定空间或特定环境下,具有一定的生物种类组成及其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外貌及结构,包括形态结构与营养结构,并具特定的功能的生物集合体。基本特征:①具有一定的外貌;②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③具有一定的群落结构;④形成群落环境;⑤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⑥一定的动态特征;⑦一定的分布范围;⑧群落的边界特征。

27.群落种类组成及其研究意义。答:以发展比较成熟的植物群落为例,群落组成主要有:①优势种(对群落的结构和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植物种)和建群种(优势层的优势种);②亚优势种(个体数量和作用仅次于优势种的物种);③伴生种(与优势种相伴存,但不起主要作用);④偶见种或稀见种(在群落中出现频率很低的种类)。群落种类组成的研究意义:①群落种类组成是决定群落性质最重要的因素,也是鉴别不同群落类型的基本特征;②群落学研究一般都从分析种类组成开始。

28.群落结构的时空格局及其生态意义。答:群落结构的时间格局:主要是指群落波动(如群落季相变化)和群落演替。群落结构的空间格局:包括水平格局和垂直格局。生态意义:对群落结构的时空格局的研究是研究群落性质与功能、群落变化或演替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

29.简述群落交错区的生态意义。答:群落交错区是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或生态地带之间)的过渡区域。群落交错区是一个特殊的区域,具有相邻群落的特征又有自己独特的特征;群落交错区种的数量及一些种的密度有增大的趋势,也即边缘效应。    生态意义:目前,人类活动正在大范围地改变着自然环境,形成许多交错带,如城市的民展,工矿的建设,土地的开发等。这些新的交错带,可以控制不同系统之间能量、物质与信息的流通。对生态系统交错区生物多样性、能流、物流及信息流的研究,有助于了解生态交错区对全球气候变化、土地利用、污染物的反应及敏感性,也有助于对变化的环境中怎样对生态交错带加以管理。

30.影响群落结构的因素有哪些?答:主要因素有:生物因素:竞争(引起生态位的分化);捕食(泛化捕食者的捕食强度与植物多样性的关系是呈单峰曲线,具选择性的捕食者喜食的是群落中的优势种,则捕食可以提高多样性,如捕食者喜食的是竞争上占劣势的种类,则捕食会降低多样性。)。干扰:不同程度的干扰,对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是不同的;干扰对群落种不同层和不同层片的影响是不同的。空间异质性:空间异质性愈高,群落多样性也愈高。岛屿:广义上的岛屿是指一类群落被其它群落包围而成。岛屿的面积大小、隔离程度均对岛屿生物多样性有影响。

31.干扰理论与生态管理答:干扰理论:中等程度的干扰水平能维持高多样性。生态管理:如要保护自然界生物的多样性,就不要简单地排除干扰。

32.岛屿生态与自然保护 答:MacArthur 的平衡说认为,岛屿上物种数目是迁入和消失之间动态平衡的结果。岛屿生态主要内容:①岛屿上的物种数不随时间而变化;②.动态平衡,灭亡种不断被迁入的种所代替;③大岛比小岛能“供养”更多的种;④随岛距大陆的距离由近到远,平衡点的种数逐渐降低。在自然保护中的应用:①保护区地点的选择。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应首先考虑选择具有最丰富物种的地方作为保护区,另外,特有种、受威胁种和濒危物种也应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②保护区的面积。按平衡假说,保护区面积越大,对生物多样性保育越有利。如果保护区被周围相似的生态系统所包围,其面积可小一些,反之,则适当增加保护区面积。③保护区的形状。保护区的最佳形状是圆形,如果狭长形的保护区包含较复杂的生境和植被类型,狭长形保护区反而更好。④一个大保护区还是几个小保护区好?许多研究认为,一个大的保护区比几个小保护区好。⑤保护区之间的连接和廊道。一般认为,几个保护区通过廊道连接起来,要比几个相互隔离的保护区好。⑥景观的保护。许多学者现在倾向对整个群落的保护,而景观水平的探索和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33.群落结构的平衡说与非平衡说 答:平衡说:共同生活在同一群落中的物种处于一种稳定状态。非平衡说:组成群落的物种始终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自然界中的群落不存在全局稳定,存在只是群落的抵抗性和恢复性。三点不同:①对干扰作用的强调不同;②对时间和变异的注意不同;③是封闭系统还是开放系统,认识不同。

34.简述群落演替及其类型 答:演替是一个群落被另一群落代替的过程,是朝着一个方向连续的变化过程。演替有很多类型:根据演替时间的长短可以分为世纪演替、长期演替和快速演替;根据演替的基质可以分为水生演替和旱生演替;根据演替的起始条件可以分为原生演替、次生演替;根据控制演替的主导因素可以分为内因性演替和外因性演替。

35.阐述主要的演替顶极学说。答:单元顶极论:在一个气候区内,群落会朝着与当地气候条件保持协调和平衡的演替顶极演替,即气候顶极。除气候顶极外,还有亚顶极、偏途顶极、前顶极、超顶极。    多元顶极学说:在一个气候区内,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不一定都汇集于一个共同的气候顶极终点,只要群落在某种生境中基本稳定,能自行繁殖并结束它的演替过程,就可以看作顶极群落。顶极---格局学说:在任何一个区域内,环境因子都是连续不断地变化的,随着环境梯度的变化,各种类型的顶极群落不是截然呈离散状态,而是连续变化的格局,构成一个顶极群落连续变化的格局。

36.你认为毁林过程中会出现哪些生态问题?答:蒸腾作用的消失;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变化;土壤侵蚀性增加。

37.控制演替的几种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①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散布和动物的活动性。这主要发生在植物的定居过程,因此,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是群落演替的先决条件;②群落内部环境的变化。环境的改变不利原有部分生物的生存,同时对另一些生物创造了有利条件,因而促进了演替;③种内和种间关系的改变。当密度增加时,不但种群内部的关系紧张化了,而且竞争能力强的种群得以充分发展,竞争能力弱的则逐渐缩小地盘,群落发生了演替;④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凡是与群落发育有关的直接或间接的生态因子者可成为演替的外部因素;⑤人类的活动。人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可以对自然环境中的生态关系起着促进、抑制、改造和重建的作用。

38.在群落演替研究过程中,出现哪两种演替观?答:经典的演替观:有两个基本点:①每一演替阶段的群落明显不同于下一阶段的群落;②前一阶段群落中物种的活动促进了下一阶段物种的建立。个体论演替观:当代的演替观强调个体生活史特征、物种对策以及各种干扰对演替的作用。主要有三种模型:①促进模型。相当于经典演替观;②抑制模型。先来物种抑制后来的物种,使后来者难以入侵和繁荣;③忍耐模型。认为物种的替代决定于物种的竞争能力。

39.简述我国的植物群落分类 答:我国的植物群落以“群落生态”为原则,采用3级主要分类单位(植被型、群系、群丛),每一等纺之上和之下又各设一个辅助单位和补充单位。其系统如下:植被型组,植被型,植被亚型;群系组,群系,亚群系;群丛组,群丛,亚群丛。根据该分类系统,我国植被分为11个植被型组、29个植被型、550多个群系,至少几千个群丛。

40.试述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其一般特征。答: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空间中共同栖居着的所有生物(即生物群落)与其环境之间由于不断地进行物质和能量流动过程而形成的统一整体。一般特征:①是生态学的一个主要单位和结构,属于生态学研究的商层次;②内部具有自我调节功能;③能流、物流及信息流是其三大功能;④生态系统营养级的数目取决于生产者所固定的最大能量和能量在流动过程中的损失,一般营养级的数目不超过5-6级;⑤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的系统。

41.你认为目前关于生态学方面的研究主要有哪些?  答:主要有:①生态系统的保护与利用:各种各样的自然生态系统有和谐、高效和健康的共同特点,许多野外研究表明,自然生态系统中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稳定性。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比一个退化的更有价值,它具有较高的生产力,能满足人类物质的需求,还给人类提供生存的优良环境。因此,研究自然生态系统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合理性机制、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对于有效利用和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均有较大的意义。②生态系统调控机制的研究:生态系统是一个自我调控(Self- regulation)的系统,这方面的研究包括:自然、半自然和人工等不同类型生态系统自我调控的阈值;自然和人类 活动引起局部和全球环境变化带来的一系列生态效应;生物多样性、群落和生态系统与外部限制因素间的作用效应及其机制。③生态系统退化机理、恢复及其修复的研究:在人为干扰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下,有大量的生态系统处于不良状态,承载着超负荷的人口和环境负担、水资源枯竭、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在加重等,脆弱、低效和衰退已成为这一类生态系统的明显特征。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有:由于人类活动而造成逆向演替或对生态系统结构、重要生物资源退化机理及其恢复途径;防止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失调;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以及污染物的处理。④全球生态问题的研究:近几十年来,许多全球性的生态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靠全球人类共同努力才能解决的问题,如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全球变化等。这方面的研究重点在:全球变化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反应;敏感地带和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反应;气候与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模拟;建立全球全球变化的生态系统发展模型;提出全球变化中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等。⑤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过去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的道路使人类社会走进了死胡同,人类要摆脱这种困境,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把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协调一致,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研究的重点是:生态系统资源的分类、配置、替代及其自我维持模型;发展生态工程和高新技术的农业工厂化;探索自然资源的利用途径,不断增加全球物质的现存量;研究生态系统科学管理的原理和方法,把生态设计和生态规划结合起来;加强生态系统管理(ecosystem management)、保持生态系统健康(ecosystem health)和维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ecosystem service)。

42.什么是食物链、食物网和营养级?生态金字塔是如何形成的?答:食物链: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和物质,通过一系列取食和被食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传递,各种生物按其食物关系排列的链状顺序。食物网:食物链彼此交错连结,形成一个网状结构,这就是食物网。营养级: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种的总和。由于生态系统中能流是单向的,通过各个营养级的能量是逐级减少的,如果把各个营养级的能量由低到高划分图,就成为一个金字塔形,即生态金字塔。

43.什么是负反馈调节?它对维护生态平衡有什么指导意义?  答:负反馈调节:使生态系统达到或保持平衡或稳态,结果是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的变化。它对维护生态平衡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①对已退化的生态系统,经人为修复使其负反馈系统恢复正常,生态系统就能得到修复。②在生态系统的利用中,不能超过其生态阈值,否则负反馈作用下降,生态系统将遭到破坏。③生物多样性愈高,结构愈复杂,负反馈功能就愈强,生态平衡就愈稳定。因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在维护生态平衡方面很重要。

44.试述全球初级生产量概况及分布特点。答:①陆地初级生产量比水域高。陆地生态系统约占地球表面1/3,而初级生产量约占全球的2/3;②陆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量随纬度的增加而降低。由热带雨林、亚热带阔叶林、温带针叶林依次降低;③海洋中初级生产量由河口湾向大陆架和大洋区逐渐降低。④水体和陆地生态系统垂直变化,如如森林不同层次生产量的排序为:乔木层>灌木层>草被层。⑤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量随群落的演替而变化。早期植物生物量很低,初级生产量不高;随演替进行,生物量逐渐增加,生产量也提高;森林一般在叶面积指数为4时,净初级生产量最高;系统到达顶极时,生物量接近最大,但净生产量反而降低;⑥全球初级生产量分为三个等级:①生产量极低的区域。生产量1000大卡/m2.yr或者更少。大部分海洋和荒漠属于这类区域。辽阔的海洋缺少营养物质,荒漠主要是缺水。②中等生产量区域。生产量为1000-10000大卡/m2.yr。许多草地、沿海区域、深湖和一些农田属于这类区域。这些地区的生产量居于中等水平。③高生产量的区域。生产量大约为10000-20000大卡/m2.yr或者更多。大部分湿地生态系统、河口湾、泉水、珊瑚礁、热带雨林和精耕细作的农田、冲积平原上的植物群落等属于这类区域。

45.目前测定初级生产量的方法有哪些?答:①收获量测定法;②氧气测定法;③CO2测定法;④放射性标记测定法;⑤叶绿素测定法。

46.分解过程和特点和速率决定于哪些因素?答:①分解者的种类和数量;②资源质量:单糖分解快,一年失重99%>半纤维>纤维素>木质素;③理化环境:温度高、湿度大的地带,有机质分解速率高,低温干燥地带,分解速率低。分解速度随纬度增高而降低(热带雨林—温带森林—寒冷的冻原)。

47.简述影响物质循环速度的因素。答:①循环元素的性质。元素化学特性和被生物有机体利用的方式不同所决定的。如CO2周转时间为1 年左右,而大气圈中氮周转时间为100万年。②生物的生长速率。它决定生物对该物质吸收的速率以及该物质在食物网中运动的速度。③有机物分解的速率。适宜的环境有利于分解者的生存,并使有机体很快分解,供生物重新利用。人类的影响。如开垦农田和砍伐森林引起土壤矿物质的流失,从而影响物质循环的速率。另,化石燃烧把硫和二氧化硫释放大气中。

60.你认为垂直地带性和水平地带性有何异同?答:同:①两者的植被分布顺序相似;②垂直带与水平带上相应的植被类型,在外貌上也基本相似。    异:①纬度带的宽度较垂直带的宽度大的多。②纬度带的相对连续性,垂直带的相对间断性。     ③纬度带、垂直带植被类型分布顺序的相似性,指群落的优势生活型和外貌,植物种类成分和群落生态结构有很大差异。

61.湿地的定义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答:湿地系指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暂时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钖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水域。湿地在空间上分布在陆地和水域交接的相对稳定的过渡区和生态交错区;在时间上呈现周期性干湿交替的动态变化;在生态上表现为水、陆环境因子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是兼有水陆特征的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以及信息传递将陆地生态系统与水生生态系统联系起来。湿地的陆生环境和水生环境的双重特性使其具有单纯陆地类型和单纯水域类型所不具有的复杂性质。■特殊的界面系统   湿地是水、陆两种界面交互延伸的一定区域,是水域和陆地过渡形态的自然体。湿地处于大气系统、陆地系统与水体系统的界面交合处,存在联结各界面的水体-陆地-植被-大气界面系统,区别于一般陆地生态系统只具有陆地-植被-大气界面系统和一般水域生态系统只具有的水体-植被-大气界面系统。 ■特殊的景观特征    湿地生态系统处于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区域,湿地区域的多种表现形式,体现为湿地景观的特殊性。湿地的景观也具有周期性变化的特征。湿地具有明显的植被、土壤、水位和盐度的梯度变化、斑块变化、时间变化的特征。■特殊的生物类群   湿地生态系统所处的独特的水文、土壤、气候等环境条件所形成的独特的生态环境为丰富多彩动植物群落提供了复杂而完备的特殊生境。由于湿地物种种类异常丰富,又有非常高的生物生产力,所以湿地生物之间形成了复杂食物链、食物网。■特殊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   湿地土壤不同于一般的陆地土壤,它是在水分过饱和的厌氧环境条件下形成的,这种环境条件使得湿地有其独特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湿地土壤在淹水时形成强还原区,但在水体-土壤界面上常有氧化薄层,这不仅影响着碳、氢(水)、氧、氮、磷和硫以及各种生命必需元素在湿地生态系统内部的土壤和植物之间进行的各种迁移转化和能量交换过程,也影响着湿地与毗邻生态系统之间进行的化学物质交换过程。

62.红树林生态系统有哪些特点?答:生境特征 ①地质地貌:分布于隐蔽海岸,风小浪小,水体运动慢而多淤泥沉积。花岗岩或玄武岩的风化产物。②底质:细质的冲积土,含大量的有机质,含盐量02-2.5%,pH 4-8。③温度:海水温度24-27度,气温20-30度。④海水和潮汐:必不可少。红树林的组成:7个主要群系,即木榄群系、秋茄群系、红树群系、桐花群系、海桑群系、白骨壤群系和水椰群系。对海滩湿地的适应性:根系形成各种适应的根系(表面根、气生根、呼吸根、支柱根等);胎生;旱生结构与抗盐适应:叶片出现旱生结构,具有高渗透压,树皮富含丹宁,也现拒盐或泌盐适应。红树林植物群落分布和演替特点 低潮泥滩带:是红树林先锋植物种类生长的地带。中潮带:是红树林植物生长的繁盛地带。高潮带:是红树林带与陆岸过渡的地带。 红树林区的底栖动物  红树林中占优势的海洋动物是软体动物,还有多毛类、甲壳类及一些特殊鱼类等。

63.什么是缀块-廊道-基底模式?如何区分这三类景观结构单元?答:景观生态学家认为,景观由三种结构单元组成,即缀块、廊道、基底,并由此发展出一系列的理论和方法,这种观点被称之为缀块-廊道-基底模式。缀块泛指与周围环境在外貌或性质上不同,但又具有一定内部均质性的空间部分。廊道是指景观中与相邻两边环境不同的线性或带状结构。基底是指景观中分布最广、连结性也最大的背景结构。必须指出的是,缀块、廊道、基底的区分往往是相对的。

64.什么是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动态?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答: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动态是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景观结构是指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多样性及其空间关系;景观功能是指景观结构与生态迷过程的相互作用或景观结构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景观动态是指景观结构和景观功能随时间推移发生变化。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结构一定程度上决定功能,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又受到功能的影响,结构与功能是动态发展的基础。 65.什么是景观连接度?它对景观功能的重要意义是什么?答:是指景观空间结构单元相互之间连续性的量度,它包括结构连接度和功能连接度。景观功能是通过景观结构之间的相互联系得以表达,而景观连接度是反映景观结构联系的指标,因此,景观连接度是景观功能体系的重要内容。

66.什么是中性模型?  答:是指不包含地形变化、空间聚集性、干扰历史和其他生态学过程及其影响的模型。

67.全球变化的主要现象和研究领域有哪些?答:①温室气体浓度增加;②全球气温升高。自19世纪后半叶以来,全球地表年均温升高0.3-0.6度;③海平面上升。据估计,在过去的100年间全球海平面升高了10-25cm;④土地利用和覆盖变化;⑤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的变化。

68.你认为目前全球变化产生了哪些生态后果?答:①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呼吸和分解。温度和生长季长度是制约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植物生产力的主要因素。全球变暖使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植物提高生产力,而使高温、干旱地区生态系统生产力下降;②生物群落的空间分布。根据IPCC的分析,假如地表气温上升2-3.5度,气候带将向高纬度地区迁移1度,向高海拔地带迁移100米。导致生物群落的迁移和在地理空间上的再分布;③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和生物多样性。环境变化的速率可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④生态系统的结构。生物群落的变化和物种组成的改变显然使生态系统结构产生重大变化;⑤生态系统的功能;⑥需要进一步加强的研究领域。包括:1.微观层次生态生理学2.生态系统动态的研究3.大范围生态与环境监测。

70.你认为该如何减缓全球变化?答:①减缓全球气候变化。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和颗粒物的形成。其核心是控制化石能的消耗。途径:提高化石能的能效;开发其他形式的能源。②生态系统管理。摆正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人类社会必须寻求有效的途径,使其适应并管理环境。③减缓变化的机制,包括技术、管理、法律和教育几个层面进行。

71.简述生物多样性的类型及保护意义。答: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与景观多样性。保护意义:在现代农业育种中,作物与家畜的遗传多样性更具特殊意义;目前,在部分牿的用途不明,它们中许多是人类粮食、医药等宝贵的后备资源。(待补充) 72.假设你主持规划建立一个新的自然保护区,你将如何规划?步骤是什么?答:建立一个新的自然保护区,其关键是围绕三个问题展开:保护的对象是什么?在哪里保护?怎样进行保护?据此,我们可按以下步骤来规划自然保护区:①对保护对象进行评估,包括与保护对象有关的其它生物的评估;②对保护区进行人文地理等方面的调查;③确定保护区的面积,以及规划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外围隔离等内容;④制定相应管护计划;⑤制定保护区的中长期保护计划。

73.如何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含义?答: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包含了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1.公平性原则:即代际公平、代内公平•2.持续性原则:调整人类的生活方式和对资源的要求,在生态系统可以保持相对稳定的范围内确定自己的消费标准。•3.系统性原则:从全局着眼,从系统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和宏观调控。

2011动物生态学名词解释(及其异同)

上行控制效应与下行控制效应

生境与生态位

最佳摄食理论与边际值原理

种群的平衡学说与种群的不平衡学说

似然竞争与资源利用性竞争

营养物种与资源种团

原生演替与次生演替

趋异适应与趋同适应

简答题(不是很准确,要点差不多)

土壤的生态学意义有哪些?土壤对动物的影响?。。。

协同进化的概念,简述竞争物种间,捕食者与猎物间,寄主与寄生物间,植物和食草动物间的协同进化的结果

生命表的概念,如何通过生命表计算出种群的内禀增长率rm

群落稳定性的含义是什么?结合你所学的知识,讨论群落多样性与群落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社会等级与领域的概念,并简述行为调节学说

还有一个暂时想不起来了,想起来再补吧。

论述题

几乎就是06年真题的原版

多了第五问而已:保育该物种的措施。

2、由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过度索取和环境污染,物种灭绝速度逐渐加快,试利用生物学原理,分析生物学保育的意义和措施?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9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

科目名称:生态学(甲)

一、名词解释并区分以下6组概念(每组8分,共计48分)

1.最小因子定律与限制因子定律

2.富营养化与富集作用

3.动物信息素与他感作用

4.群落稳定性与恢复力

5.利他行为与互利共生

6.演替系列和顶级群落

二、问答题(每题15分,共计75分)

1.土壤的生态作用,土壤各生态因子对土壤生物的影响。

2.动物与捕食者,植物与食草动物,寄生者与寄主的协同进化关系。

3.分别列举一个捕食、寄生、腐生食物链,食物链为什么通常只有五到六环。

4.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内容和研究生态服务功能的意义。

5.水生环境的原生演替和退化草原上的次生演替。

三、综合分析题(27分)

为什么会产生温室效应,碳的全球循环,以及CO2浓度升高对生态系统各个层次的影响。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9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

科目名称:生态学(甲)

一、解释下列术语或概念(每题4分,共计60分)

1.自然选择

2.生命表

3.存活曲线

4.竞争排斥原理

5.协同进化

6.种群调节

7.食物链与营养级

8.关键种

9.生物量

10.生态系统服务

11.生态入侵

12.亲缘选择

13.可持续发展

14阿利氏规律

15他感作用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计90分)

1.什么是适应?简述动物对寒冷(低温)环境的适应方式。

2.影响种群动态的基本参数是哪几个?种群间主要相互作用有哪几种?主要特征是什么?

3.决定群落中种的多样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为什么热带地区生物群落的多样性高于温带和极地?有哪些主要学说?

4.从营养结构上讲,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包括哪些组成部分?试以草地或池塘生态系统为例进行阐述。

5.什么是生物多样性?简述生物多样性保护途径有哪些?

6.什么是生物入侵?简述入侵生态学的核心科学问题。

2011年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考研生态学试题(甲)

一、简述下列每组两个概念并阐述其异同(每组6分,共60分)

1.生态型与生活型

2.上行控制效应与下行控制效应

3.生物量与生产力

4.表型适应与进化适应

5.种群与异质种群

6.r-对策者与k-对策者

7.生物富集作用与富营养化

8.优势种与建群种

9.原生演替与次生演替

10.群落的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

二、问答题(7选6 .每题15分 .共90分)

1.光的生态作用?植物对光照强度的适应和动物对光周期适应的生态类型?

2.生态系统由幼年期到成熟期在结构和功能上有什么变化特征?

  并论述对退化群落自然恢复的指导意义和对生态系统管理的指导意义.

3.内禀增长率rm?(lnR0)/T 中R0 和 T的生态学意义.

  根据该公式指出控制人口增长的途径.

4.碳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全球气候变暖对生态中四个层次的影响.

5.协同进化?简述竞争物种间,捕食者与猎物种群间,寄生与寄生物间,植物与食草动物间的协同进化.

6.外来入侵种?外来入侵种带来的可能生态后果?

  从外来种自身遗传特性与侵入地的自然、生物环境角度,探讨外来种爆发的可能机制?

7.中国植被分的原则和主要系统单位的划分标准是什么?

  主要分类单位?

一、简述下列每组两个概念并阐述其异同(每组6分、共60分)

  1.生态型与生活型

  2.上行控制效应与下行控制效应

  3.生物量与生产力

  4.表型适应与进化适应

  5.种群与异质种群

  6.r-对策者与k-对策者

  7.生物富集作用与富营养化

  8.优势种与建群种

  9.原生演替与次生演替

  10.群落的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

  二、问答题(7选6、每题15分、共90分)

  1.光的生态作用?植物对光照强度的适应和动物对光周期适应的生态类型?

  2.生态系统由幼年期到成熟期在结构和功能上有什么变化特征?并论述对退化群落自然恢复的指导意义和对生态系统管理的指导意义。

  3.内禀增长率rm?(lnR0)/T 中R0 和 T的生态学意义。根据该公式指出控制人口增长的途径。

  4.碳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全球气候变暖对生态中四个层次的影响。

  5.协同进化?简述竞争物种间,捕食者与猎物种群间,寄生与寄生物间,植物与食草动物间的协同进化。

  6.外来入侵种?外来入侵种带来的可能生态后果?从外来种自身遗传特性与侵入地的自然、生物环境角度,探讨外来种爆发的可能机制?

  7.中国植被分的原则和主要系统单位的划分标准是什么?主要分类单位?

2011中科院841生态学(乙)真题

一.名词解释(40分)

生物扩大效应

局域种群

生态流

光周期现象

生物学零度

繁殖成本

瓶颈效应

二.比较辨析(30分)

原生裸地和次生裸地

狭义Meta-种群与广义Meta-种群

单体生物和构件生物

基础生态位和实际生态位

内禀增长率和瞬时增长率

三.不定项选择(20分)

1.植物适应干旱环境的特点有

A.有发达贮水组织B. 原生质浓度低C.高根/冠比D.叶片大Q:735074402

2.以下属种间关系的有

A.中立B.互利共生C.捕食D.偏害作用

3.群落分类的基本单位是

A.植被型、群系、群从  

4.与生态平衡有关的概念有

A.稳定性B.自治力C.镶嵌性D.协同作用

5.河流廊道包括

A.河流B.河漫滩C.河岸D.岸边高地E.周边公路

四.简答(30分)

1.“可杂交性”作为物种划分标准的优缺点

2.可持续发展定义涵盖的三大原则是?

3.生态规划的主要内容和你对生态规划的理解

4.物种多样性在空间上的变化规律

5.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基本类型

五.论述(30分)

1.群落结构形成的平衡说和非平衡说的主要内容和它们的主要区别

2.岛屿生物学理论主要内容及其在自然保护区设计中的应用和局限性。

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1997-2005硕士生态学试卷

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硕士生态学试卷(1998)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1、生态平衡2、温室效应3、生境4、生态学5、生物小循环6、生态工程

二、简述题(每题10分)

1、生态演替的主要类型及其内容

2、举例解释边缘效应

3、分析单种群增长的两种模型

4、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组成成分

三、论述题(每题15分)

1、试论述种间关系及其内容

2、试用系统科学或控制论的观点举例分析一个生态学问题

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硕士生态学试卷(1997)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1、协同进化2、内禀增长率3、生态工程4、净初级生产力5、生物地球化学循环6、谢尔福德氏耐性定律7、边缘效应(作用)8、生态演替

二、简述题(任选三题;每题14分)

1、简述种群增长基本类型,并说明环境容量对种群增长的影响

2、简述生态学发展的理论与人类发展的关系

3、简述生物群落多样性与稳定性的关系

4、简述生态系统的定义及功能

三、论述题(任选两题;每题17分)

1、试论述生物多样性保护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

2、论述恢复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

3、论述生物多样性的内涵、丧失的原因及保护的对策

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硕士生态学试卷(1999)

一、概念解释(每题2分)

1、生态因子 2、生态型 3、R-对策 4、K-对策 5、食物链

6、食物网 7、种群 8、群落 9、竞争 10、协同进化 11、耐性限度 12、生态幅度 13、原生演替 14、次生演替 15、初级生产 16、次级生产 17、可再生资源 18、不可再生资源 19、温周期现象 20、光周期现象

二、简答题(每题5分)

1、种群空间格局的类型及其特征

2、林德曼百分之十定律

3、生活型与成层现象

4、列举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主要类型

三、论述题(每题20分)

1、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及分类

2、生态学的概念及其分支,并谈谈你对近年来生态学发展趋势的理解

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硕士生态学试卷(2000)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1、生态位(ecological niche) 2、最小最大限制定律(Sheford limiting law) 3、基质(matrix) 4、边际效应(edge effect) 5、生态等值(ecological equivalents) 6、基石种(key stone species 7、腐食食物链(detritus food chain) 8、密度制约(density dependent) 9、生态系统服务功能(ecological services) 10、生态工程(ecological engineering)

二、简答题(每题10分)

1、简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

2、简述种群增长的类型

3、简述景观格局及其形成类型

4、简述生物多样性内涵、丧失的原因及保护途径

三、论述题(每题15分)

1、试论述生态演替过程及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演替趋势

2、阐明全球碳循环过程,并论述温室效应(这里指全球温度上升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及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过程

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硕士生态学试卷(2001)

一、概念(每题3分)1、生态学2、生境3、耐性限度4、温周期现象5、光周期现象6、种群密度7、生态平衡的阈值8、协同进化9、演替 10、食物网

二、简答题(每题5分)

1、列举生态学的主要分支学科

2、生态因子的概念及主要类型

3、种群年龄结构的概念及类型

4、两种生态对策对比

5、种间关系的类型

6、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组成

三、论述题(每题20分)

1、概述物质循环的一般过程及主要类型

2、试分析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

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硕士生态学试卷(2002)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1、生态位2、内稳态3、景观连接度4、生态等值5、生态幅6、基石种7、生物富集8、生态效率9、生物多样性10、生态服务功能

二、简答题(每题10分)

1、简述植物对光强的适应类型

2、简述种群存活曲线的类型

3、简述景观格局及其形成机制

4、简述生物入侵的危害与控制途径

三、论述题(每题15分)

1、试论述生态演替过程及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演化趋势

2、阐明全球氮循环过程,并论述人类活动对氮循环的影响(氮沉降、富集养化、温室气体排放)及其对生态效应的影响

2003年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

1、生态型(Ecotype) 2、无性系种群(Clone population) 3、竞争排斥原理(Competition exclusion principle) 4、功能反应(Function response) 5、 盖阿假说(Gaia hypothesis) 6、净生产力(Net productivity) 7、 香侬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ner index)8、生物富集(Ecological amplify) 9、基质(matrix) 10、生态系统服务功能(Ecosystem service)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1、 简述种群相互作用类型

2、 试写出种群增长模式、逻辑斯谛增长模型与两个种群警长模型,并说明式中r,K,α,β等的生物学意义

3、 植物对二氧化碳的浓度升高的响应方式

4、 简述顶级群落的类型

5、 简述生态系统分解者的主要类群及其过程

6、 简述廊道的类型和生态功能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60分)

1、 简述植物对干旱的反应与适应方式

2、 阐述生物入侵的过程、危害与控制途径

3、 阐述自然生态系统与人工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区别

4、 阐明全球硫的生物地化循环过程,并论述人类活动对硫循环的影响及其生态效应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05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试题名称:生态学

一、限制海洋自养生物生长的营养盐和微量元素主要有哪些?举例说明海洋中生源要素的循环规律和作用机制。(20分)

二、沿岸上升流区的温度、溶解氧和营养盐含量与其邻近海域有何差别?形成沿岸上升流的主要机制是什么?沿岸上升流的生产力、食物链营养级有哪些基本特征?(20分)

三、简述下列国际研究计划的重点研究内容与目标。(15分)

GEOHAB、JGOFS、生物多样性

四、试述近海赤潮发生的原因、消长过程与防治对策。(15分)

五、简述海洋初级生产力、新生产力、再生生产力的涵义,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20分)

六、退化生态系统有哪些特征?扼要说明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原则与目标。(10分)

七、从以下主题内容选择一项命题并撰写一篇不少于2000字的文章(文体自定)。(50分)

1. 近海陆源污染物来源、扩散与归宿

2. 海水网箱养殖容量与环境修复技术

3. 近海生态系统动力学与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

4. 现代生态学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

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2000年度硕士学位研究生生态学试题

一. 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30分)

生态学 生物圈 主导因子 生物量 温周期

生活型谱 竞 争 最小面积 次生演替 生态系统

二. 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生态因子有那几类?

2、什么是短日照植物?什么是长日照植物?其分布有什么规律性?

3、简述00 c以上的低温对喜温植物的危害。

4、什么是种群的指数增长和逻辑斯蒂增长(density-independent

growth and density- independent growth)?如何表述?

5、什么是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其含义是什么?

三、论述题(任选3题,每题15分,共45分。其中报考植物生态学方向者必做4题和5题)

1、试述趋同适应和趋异适应的生态学意义?

2、试述MacArthur等提出的K-对策者和r-对策者的概念及其特征,可举例说明。

3、试述生态位概念及其群落学意义。

4、山地条件为什么会导致植被分布的垂直差异?并举出一例山地植被垂直带谱。

5、试述植被演替“顶级理论”的主要内容并对其进行评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