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经济学 小结

公共经济学小结

1、市场失效与公共经济

在经济学中,常用的效率概念是指帕累托效率。帕累托最优是指一个经济体已经处于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中,如果不使至少一个人的利益受损,经济效率已经无法得到提高的状态。如果一种经济行为可以使至少一个人的处境得到改善,而不会给任何一个人的福利带来负面影响,那么这种行为就是帕累托改善。

社会福利要综合考虑效率和公平因素。公平的标准有多种,一个社会根据当时的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标准。

市场失效存在的领域和原因主要有:公共产品、外部性、自然垄断、信息不对称、收入分配不公和宏观经济总量失衡。

公共部门的三大经济作用是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分别对应于公共部门的效率、公平和稳定三大职能。

市场经济下的政府从最初的“小政府”走向“大政府”和有效政府。

2、 公共产品

公共产品最优提供的庇古模型说明,公共产品的提供带给个人的边际效用,应该等于纳税带给他的负边际效用。

鲍温模型指出,私人产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个人需求曲线横向相加的结果,而公共产品的社会需求曲线是个人需求曲线纵向相加的结果。

萨缪尔森模型给出了公共产品提供的最优条件,即个人对公共产品的消费的边际替代率之和,等于公共产品生产的边际转换率。

公共产品最优提供的威克塞尔-林达尔模型,研究了平等的个人(政党)之间共同分摊公共产品成本的问题。

公共产品提供的困难,在于个人对公共产品的偏好不易揭示所致。

公共产品主要由公共部门提供,原因是私人不能有效提供,而非私人绝对不能或不愿提供公共产品。

实验经济学对公共产品的提供,进行了多方面的实验。

3、公共选择

现代公共选择论大致从1950-60年代起步。

公共选择论的方法论三要素是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经济人和交易政治论。

根据现代民主制度的实际,可以将公共选择论分为直接民主制下的公共选择论和间接民主制下的公共选择论。

一致同意规则下通过的集体行动方案是帕累托改善的方案,但一致同意规则的实行成本较高。

阿罗不可能定理证明了投票悖论出现的可能性,其假设符合现代民主制度的基本要求。 单峰定理是指所有人的偏好是单峰的,单维集体行动方案可以是确定性的。相应的公共选择的结果是中间投票人所支持的方案,这就是中间投票人定理。

投票人、政治家、官僚、利益集团等的行为都是根据成本-收益原则作出的。 现代寻租理论通常与政府管制有关,寻租导致社会经济资源的浪费。

4、公共支出理论

公共支出是公共部门提供公共服务的支出。它反映政府的政策选择。政府一旦决定供应哪些产品和服务,生产多少、产量质量如何,公共支出就代表着执行这些政策的成本。

公共支出可以按政府职能、支出的用途、支出的使用部门、对市场需求的影响不同等标志进行分类。

根据对市场需求影响的不同,公共支出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转型期中国公共支出包括预算内公共支出、预算外公共支出和制度外公共支出。

截至19xx年代,各国公共支出出现了不断增长的趋势。瓦格纳法则概括了公共支出的这种趋势。解释公共支出不断增长的理论有许多,例如时间型态模型、“发展型”的公共支出增长理论、公共支出的微观模型,等等。

进入19xx年代之后,各国公共支出进行了调整。未来公共支出应当继续增长,还是应当缩减仍有争议。公共部门的低效率既可以是公共支出缩减的理由,也可能成为公共支出增长的理由。

社会成本-效益分析法,是评价公共支出成本和效益的基本方法。其原理和私人企业财务评价相同,但社会成本-效益分析法因为所要评价的许多成本和收益没有市场价格而变得更难。

5、 购买性支出

购买性支出是指政府按照等价交换原则购买产品和劳务,以便向公众提供各种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支出。

中国目前财政购买性支出主要包括行政支出、国防支出、教育支出、科研支出、公共投资支出等内容。

行政支出的介绍与分析。

国防支出的介绍与分析。

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是指国家预算用于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等事业活动的人员和公用经费支出以及高技术研究专项经费。

文教科卫各项目的介绍与分析。

公共投资支出的介绍与分析。中国公共投资体制的变迁。

BOT方式的涵义、内容及其主要运用领域。

6、转移性支出

转移性支出是公共支出的重要内容。社会保障支出又是转移性支出的重点。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公共部门有着密切的关系。

社会保障制度类型的选择直接影响着财政的社会保障支出。现收现付制下,财政的社会保障支出责任较大。个人账户制下,财政的生活保障支出责任较小。

财政补贴的种类主要有价格补贴、企业补贴、财政贴息和税式支出。

其他转移性支出还有援外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

7、税收理论

税收是公共产品的价格。强制性、固定性和无偿性是它的形式特征。

税制要素一般包括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减税免税、违章处理等等。其中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是税制的三个基本要素。

税收根据征税对象可以分为商品税类、所得税类、财产税类与行为税类。

税制结构是指一国税制中税种的组合状况,它反映各个税种在税收收入中的地位。

税收制度可以分为单一税制与复合税制。前者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基本上只实行一种税的税收制度,后者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实行由多种税种组成的税收制度。

现代税收原则包括效率原则、公平原则、稳定原则和财政原则。

税收负担指整个社会或单个纳税人(个人和法人)实际承受的税款。它表明国家课税对社会资源的集中程度以及税款的不同分布所引起的不同纳税人的负担水平。

税收负担可以分为宏观税收负担和微观税收负担。前者主要研究国家当年的课税总额与社会产出总量或总经济规模之间的对比关系,后者主要研究单个纳税人向国家交纳的税收与其产出的对比关系,即企业或个人的税负水平。

税负转嫁就是纳税人不实际负担国家所课税款,而通过购入或卖出商品价格的变动,将全部或部分税收转移给他人负担的过程。税负归宿是税负转嫁过程的终点,也就是税收负担的实际承受者。

在完全竞争和局部均衡分析中,税负转嫁和归宿取决于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对比关系。 拉姆齐开创了最优税收理论。拉姆齐法则是指商品课税之后,对各种商品的需求数量等比例下降。弹性反比法则是其一个特例。

维克里和米尔利斯对最优所得税的研究的结论是应该实行倒U型的所得税率。

税制设计理论更多考虑了税收征管成本和遵从成本,是更加现实的税收理论。

中国的税收制度改革简况。

8、商品税

商品税是对商品流转额和非商品流转额(提供个人和企业消费的商品和劳务)课征的税种的统称,也称流转税。

商品税的特点有:税收负担具有间接性,会直接影响市场活动,具有累退性,管理相对简便,收入较为稳定。

商品税的分类方法有多种。根据课税对象选择的不同,商品税可以分为周转税、销售税和增值税。

销售税是商品税的一种形式,也称为营业税或营业行为税。销售税可按征收环节分类,多环节销售税又称周转税。现代国家课征的多为单一环节的销售税。增值税是课税商品或劳务在产销的每一阶段新增的价值所征收的税种。它可以分为生产型增值税、收入型增值税和消费型增值税。同样税率下,消费型增值税税负最轻。

关税是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边境、沿海口岸或指定的其他水、陆、空国际交往通道的关口,对进出国境或关境的货物或物品征收的一种税。

9、所得税

10、其他税收

财产税对纳税人所拥有或支配的财产征收。按财产税的征收范围,可以将之分为一般财产税和特别财产税。以课税对象为标准分为静态财产税和动态财产税。

土地税是以土地为课税对象的税收,是世界上施行最广泛的特别财产税。

遗产税是对遗产课征的税收。赠与税一般与遗产税配套征收,以防避税。遗产税的主要种类有:(1)总遗产税制(2)分遗产税制(3)混合遗产税制。

资源税是以各种自然资源及其级差收入为课税对象的一种税类。

印花税是对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书立、领受印花税暂行条例列举的凭证征收的一种税。

11、国有经济

国有资产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国有资产是指属于国家所有的一切财产。狭义的国有资产即经营性财产,可定义为法律上确定为国家所有的并能为国家提供未来经济效益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和。

国有资产收入的基本形式包括经营性国有资产收入,国有产权转让收入,国家投资借款归还收入等。

财政的公共化对国有资产活动范围和国有资产监管都提出了要求。市场经济下的国有资本收入只是财政收入极为次要的形式。

12、公共规制

公共规制是公共部门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而进行的经济活动。公共规制是指具有法律地位的、相对独立的公共部门,为了实现特定目标,依照法律法规对企业、个人或其他相关利益主体所采取的一系列行政管理与监督行为。

公共规制的目标有提高社会福利和利益集团利益之分。前者属于规制的公共利益理论。后者属于政府规制经济理论,政府规制俘获理论就是其核心内容。

公共规制可大致分为经济性规制和社会性规制。

公共规制过程大致包括立法、执法、规制的放松和解除三个阶段。

规制的方式主要有:进入规制或退出规制、标准规制、价格规制、征税规制等。

经济性规制的绩效的提高可以通过设计不同种类的合同菜单而得以实现。根据合同激励强度的高低,可以将合同区分为高强度激励合同和低强度激励合同。

拉姆齐定价要求每种服务的价格都应该对回收企业的固定成本作出贡献,并且尽量减少由此造成的经济扭曲。

社会性规制的加强一是通过健全规制机构,二是通过加强立法。社会性规制还可以通过市场化方法,提高社会效率。

13、政府预算

政府预算是就是政府预先编制的收支基本计划。

政府预算可以根据不同标准主要分为:单一预算与复式预算;项目预算和绩效预算;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

政府预算编制的会计基础包括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相应地,有收付实现制预算和权责发生制预算。

收付实现制预算编制较为简单,但权责发生制预算能更好地反映公共部门活动的绩效。近年来,多个国家出现了编制权责发生制预算的倾向。现实中,权责发生制多采取经过修正的形式。

广为市场经济国家接受的政府预算编制的原则有:公开性原则、完整性原则、可靠性原则、年度性原则、统一性。

政府预算的编制的方法有基数法、系数法、比例法、定额法、综合法等。

政府预算草案在立法机构审批后,就成为了正式的法案,进入执行阶段。

政府预算调整是指在预算执行中,通过改变预算收入来源、支出用途以及收支规模,组织新的平衡的重要方法。

政府决算是指经过法定程序批准的,对年度预算执行结果的总结。

14、赤字、公债、财政政策

弥补财政赤字的途径有多种,但最为常见的是发行公债。

公债是国家或政府以其信用为基础,在向国内外筹集资金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也就是说国家或政府以债务人的身份,采取信用的方式,通过借款或发行债券等方式取得资金的行为。

公债的结构包括公债的期限结构、公债的持有者结构和公债的利率结构等。

现代社会中公债的主要发行方法有公募法、承受法和公卖法。

公债的偿还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买销法、比例偿还法、抽签偿还法、一次偿还法等。 偿还债务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预算盈余、预算列支、发行新债还旧债以及偿债基金等。 李嘉图等价定理是指,符合特定假设,政府征税和发行公债,对民众的消费和投资行为的影响是一样的。现代公债理论有许多讨论是围绕该定理进行的。

15、 政府间财政关系

政府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科层组织,它们都参与了财政活动。财政体制在它们之间划分和确立了财权财力关系,确保了整个政府收支活动能够形成一个有机统一体。

世界上除少数城市国家外,大部分国家存在多级财政。市场经济国家多实行财政联邦制。 市场经济下,资源配置职能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承担。前者主要提供全国性公共产品,后者主要提供地方性公共产品。

蒂布模型指出人民的迁移权有助于地方政府公共产品的有效提供。

收入分配职能和稳定职能应该主要归属中央政府。

政府收入权限的划分涉及税收、国有资产收益、公债等,其中主要是税收权限划分问题。 从理论上说,税收分权方法大致有两种思路,一是根据税种本身属性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划分税收;二是根据受益原则确定税权。

地方政府应该拥有一定的发债权。

分税的结果通常会导致地方收不抵支,这样就要求中央政府进行转移支付。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还可以促进各地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具有外部性的地方公共产品的提供、国家的统一等功能。

按照是否附加条件,转移支付可以将之分为有条件的转移支付和无条件转移支付。

转移支付数量以较为规范的公式为基础,考虑到各地具体的因素,促进各地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但是,均等化不是说各地的公共服务水平要完全一致。

 

第二篇:公共经济学听课心得

第一课:

1.理性和稀缺

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假设。我个人认为,理性可以保证人做出的行为都是合理的,而稀缺则说明了资源的不足和人的需求的矛盾,因而才会产生人的分析。

这两个基本假设保证了经济学它的规律的合理性,也使经济学成为一门理性的学科。 个人来说,我不认为稀缺性是经济学的基础,但不可否认的是,如果不存在稀缺性,那么经济学解决问题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老师讲的一点很有意思,就是经济学是一门理科。之前,我一直觉得经济学是很虚的东西,但是现在看到了这两个前提我就感觉很被吸引;对我们理科生来说,一个理性的头脑反而更适合思考经济学的问题。

2.现实中的人都是经济人吗?

这个问题正如老师介绍的,可能还是存在很多争议的。

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我们可以做出这样一个合理的假设,至少在经济学领域研究问题时,可以将所有人当做经济人看待。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人总是会首先为自己的利益考虑,这是一个本能反应,是生来就有的。人所作出的所有的利他行为,本质上还是会有利己的因素在里面,否则人就不会做这些事。例如有人会做善事,会帮助他人,这显然求的就不是物质上的回报,可能就是为了自己心灵的满足,情感的需求,而这些都是对他有利的。因此,人可以在做某件事之前,评估自己的成本和收益(各个方面),然后选择做或者不做。这又体现出人的理性的一面,即感性也可以归入理性中的情感需求这个方面。至于反对者所强调的不存在绝对的理性,我是很赞同的。但是这并不能说明什么,如果只因为绝对理性不存在而否定人的理性判断,不也是很荒谬的吗?

3.自利和自私

这两个词,看似是很接近的,但是经济学中的意思就完全不同了。

经济人假设中,提倡自利反对自私。

我认为,自利是人的本性,符合经济人的前提,而且自利通常不会造成对他人利益的损害。而自私则是完全能不考虑他人利益的另一种行为,两者还是有比较大的区别的。

但我们不能否认自私这个现象的存在,虽说人生来是自利而未必自私,但它的确又是存在的,因此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更多地用制度去引导这些人走向自利。

正像老师所说的,自利的同时同样可以利他,从而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而很显然自私的行为只能导致背离。以PPT中的1+2为例,为何学生很欢迎这个制度,它利用了人自利的特点,让学生去做公益的活动来利他,而对学生来说实现了双赢。

第二课:

1.竞争性、排他性和免费搭车者

这是区分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关键点。

这里我想提出一点自己的看法,关于竞争性,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混合产品还是俱乐部产品,其本质上还是不同于私人产品。那么,是不是竞争性就是私人产品的特征呢?也就是说,因为每个人的消费,会影响他人的使用,数量增多则使用效果变差,所以才是因人而异,作为私人产品存在吧。

免费搭车者,这个概念很有趣,名字也起得很特别,但仔细想来还真没有一个更好的定义来形容这种行为。老师用的是灯塔这样一个例子,就是说如果灯塔是私人运营的,前一艘

船已经付费照明,那么之后的一艘船就直接跟着前进而不停下来缴费。但是这里对非排他性的定义就出现了一个有些模糊的概念。还是以灯塔为例,不考虑成本高的设卡拦截方案,如果我计算好了照明所需时间为10分钟,然后告知后面想免费搭车的船只,只要前一艘船离开危险范围我方就会停止照明,那么船只就会考虑自身安全问题而不得不付费。这只是个例子,想说明的是,如果管理方法的进步可以导致排他的成本降低,那么关于排他性和非排他性的界限并不是那么容易区分的。

2.公共产品的私人供给

我对于这个方面不能更赞同了。在我国,对于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供给往往是非此即彼,但经济学更有研究的其他国家却想出了一个更好的方法。

很显然,不少的公共产品在政府供给下配置效率低下,浪费严重,所以私人供给是有存在的必要的。

从课堂上所讲的两个条件来看,最根本的依据还是私人配给更能反映真实的需求和消费,更能够贴近市场。

囚犯外包,是因为政府的统一管理资源消耗大,在同等状况下,引入私人供给,有效降低了成本。而遮阳棚,则是它能够在为民众提供便利的同时,满足广告商的需求,实现共同利益的最大化。这两个,都是政府供给无法实现的。

从这两点我的体会是,公共产品的私人供给是完全可以实现的。我们需要保证的是两个基本点:一、公共产品的性质不变,它的功能完全能够得到实现,政府和机构仍然要承担对它的责任;二、私人供给的效率必须高于政府供给,否则考虑到管理成本,它将失去存在的价值。

当然,在我国,由于可借鉴的历史不多,我们要走的还很远。首先应该由政府主动引入私人供给,并以补贴等形式进行鼓励。另外,加强监管,避免权力滥用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第三课:

1.公地悲剧

公地悲剧,以及对应的反公地悲剧,不能完全说是道德问题,也是一个公共经济学可以分析的现象。我认为,不论在何种情况,什么领域,产权的模糊往往就对应着整体利益的损害。人从自利性出发,自然是希望从这些资源中获取最大的利益,而与此相对应的成本,往往就面临无人愿意承担或者无法承担的窘境。案例中富阳市的做法就很值得我们学习。我非常赞同的一点是由政府或者公共机构出面,在保证公平的前提下明确产权关系,确定约束成本的共同开发或者将其转化为私人承包等形式。

2.谁来养活中国

以我们现在的观点来看,布朗的观点是有点武断的。我认为,他忽视了一个重要方面,那就是技术的进步。多亏了李振声院士和袁隆平院士相继解决了小麦、水稻单产的难题,中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粮食大丰收。而未来,科技依然将是中国解决粮食安全最重要的依靠。以7%的耕地,养活了22%的人口,是不可驳辩的事实。

但是,从客观来说,他的分析又的确是很有预见性的。人口、消费、耕地、缺水,每一个都是困扰中国的大问题,并且至今也没有完全能够解决。中国的人口还在快速增加,即使人均粮食消费量保持不变,中国每年也需要大量增产粮食。与粮食需求快速增长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的耕地却在不断减少。人口向城市迁移,水源问题以抽水马桶为典型例子,急待我们解决。

3.税价联动控烟

根据数据来看,我国的烟草价格远远低于国外水平。先不考虑物价的原因,以万宝路这种进口香烟来看,我们就比国外很多国家便宜了一倍多。

从这里看,我们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吸烟成本过低,烟草价格便宜,违法成本也很低;

2.进口烟草的关税过低,导致价格偏低,不仅不利于控烟,还挤压了国产烟草的利润空间。

3.烟草的产业规模大,不能一下打压得太厉害

综上来看,税价联动控烟是最好的办法了。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6项具体的政策措施,其中提高烟草税已被证明是最有效的措施,特别是能阻止年轻人成为吸烟者。针对进口烟的问题,至少需再提高30%的关税。

另外,政府应通过更加严厉的执法手段来打击香烟走私,而不是仅仅降低税率。

第四课

1.寻租、设租的社会影响

我不认为寻租和设租是完全为了考虑腐败问题而产生的一个经济学概念,但它的确为分析这样一个公共经济学的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依据。

对于寻租,它有时可能是一个损人利己的行为,即对寻租者而言是利益的扩大,而对于其他人以及从整个社会看,都是一种“负和博弈”。寻租者付出了成本,其中有游说和贿赂的成本,有对消费者应有权益的损害,而这些付出的成本最终都是转嫁给了整个社会的。如果寻租行为的利益超过了寻利行为,也就是说我通过游说贿赂等手段能够取得比改善自身生产条件更多的利益,那么整个社会也就停滞不前了。

而设租,则是在寻租的同时与之对应的一种手段。应该说,它和寻租是相互补充的,并且设租者可以和寻租者共同分享利益。不可否认有些设租是被迫的,因其条件复杂性必然要考虑成本的分摊,但很多设租实际上是权力拥有者一种牟利的行为。此类设租行为往往和职业密切相关,处于自利甚至是自私的目的,人们故意设置困难,来获得与寻租者分享利益的机会。

这两个行为,我认为都是很正常的经济行为,一定范围内都是合理的。甚至我大胆地说,如果不存在这两种行为,而是每个人都进行单纯的寻利行为,并不一定会比合理的寻租行为带来更多的积极影响。反而,因为有了这样的行为,寻租者可以不需要付出很多的成本去提高技术以获取竞争优势,而仅仅付出少量代价就获得自己需要的利益;对于市场来说,管理成本也需要分摊,在同等条件下自然会选择可以为其带来更多利益的寻租者。所以寻租行为就有了存在的必要性。如果说实在要做的,那就是对这类行为的控制,即不能让寻租行为获得的利益远高于其风险,而应当加大处罚力度,改进监督机制,限制权力的范围,使这样的行为产生的消极影响降到最低。

2.腐败和寻租是否等同?

正如上面说的,这两者必然是不能划等号的。

首先看下对腐败的定义吧,即寻租者将钱交给了代理人,而代理人利用了自己被委托人授予的职权,却并没有让委托人分享利益。在我的理解中,那个腐败者就是代理人。

相对应的,如果这是一种寻租的行为,那我可以这样改。委托人授予代理人权力,第三方(寻租者)给了代理人一笔钱,代理人应当选择的是将利益交给委托人或者和其分享,这样就是一个完整的环节。

所以,我认为寻租并不一定就是腐败的表现,他们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权力和利益能够对等。也就是关键在于代理人,他本身不是委托人,不是权力的拥有者,但他获得了自己不应当获得的利益,这才是腐败。而这本身与寻租的行为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寻租也可以是市场对成本的一种自然调节和补偿。就以老师课上讲的医生为例,我们国

家医生收受红包的行为实际上是已经成为一种风俗了,而美国等发达国家却没有那么明显,为什么呢?一方面可能有文化方面的因素,但我们也不可否认,美国的医生工资比我们要高出数倍,医生的地位也高出不少。众所周知,医生的工作非常劳累,也就是成本高,而受益却和成本不对等。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医生无论是从自身出发,还是客观条件决定,不可能保证对每一个自己负责的病人都尽其所能,因而就有了这样一种寻租和设租的条件。我认为这样的行为与经济人的理性并不矛盾。难道这就被认为是腐败么?

3.对副题:政府的一点理解

政府,其本质上来说也是一种服务性的组织,那么它的运作也就离不开经济学的机制了。 这里,我们更多地用公共经济学的思维来分析政府的行为,也是考虑到它与一般经济组织的区别性。

首先是有限政府,不管什么政府,它的影响力都应该小于整个市场。政府应当无条件遵循市场机制,对纳税人负责。

之后谈到企业化政府,这一点很有启发性。试想,如果政府能够像企业那样,考虑投入和产出,合理利用资源,可以大大提高行政效率。

(前提是,政府的功能不受影响,其运作目的,即对公众产出没有改变)

毫不客气地说,我们的政府就是上面所说的官僚政府。

1、即使抛开国有企业,我们依然发现在很多情况下,政府对市场的影响力实在是太大了,这绝非是一个好的倾向。

2、我们的政府监督机制完全不透明,本来其应当对纳税人负责,现在却变成了对上级,对国家机关负责。

3、机构管理混乱,人员过多,效率低下

这十条改革的建议很有代表性,可以说是一剂灵丹妙药。总体上说,就是政府应当退出一线的管理,转而让市场来自己发挥其调节性;同时政府积极引导,更多利用市场机制而非行政指令;最重要的是明白自身的目的:重产出而非投入,永远公民即纳税人的利益考虑。

如果这几条建议能够有效实施,或许我们能够看到一个更加有效率的政府。

第五课

1.初次分配的各个要素

土地,劳动,资本,企业家才能。这是老师给出的四个要素,我想它们可能是最最基本的几个要素吧,但应该不能算是全部要素。

初次分配各个要素的比重,虽然老师没具体提到,但显然我们可以比较直观地通过一些例子看到端倪。罗技公司的鼠标,开发者和零部件商、销售商占了九成多,而工厂仅仅获得了7.5%的利润,还不考虑水电费和工资、土地、环境成本。由微笑曲线就能看到,我们的劳动力能够获得的比重极低。

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所决定的边际收益产品,决定了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某个要素的边际收益高,厂商才会对其需求大,所以才能在初次分配中有更多比重。这样,难免会出现分配不公平的状况。

2.再分配的必要性

正如上面分析的,由于公平性在初次分配中不是最主要考虑的因素,出现很严重的问题就是贫富差距的扩大。如果没有在此基础上的再分配,那么富的只会更富,穷的一辈子就穷下去。这一点由基尼系数就可以看得很明白了。

承认个体的区别是再分配首先必须考虑的。每个人在拥有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上是有区别的,这些有的是生来就决定的,有的是后天的,但无论如何,至少它的确阻碍了一部分人获得合理收益的机会。

人们又总在制造稀缺。这是经济学里一个很典型的问题,因为稀缺的确可以带来更多的收益。例如对于一个劳动者来说,他为何要学习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就是为了降低自己的可替代性,成为稀缺。是不是稀缺就和公平矛盾?这倒未必,但稀缺带来的公平问题的确也应该有一定的措施来缓和。

进一步说,即使有了相对公平的资源,提供要素的机会也不一定平等。性别,年龄等因素,会使一部分人不能将自己的资源完全转化为收益,因此收益的机会还是有区别。

从MU 和I 的图我们可以看到,当政府采取措施将高收入者的部分财富分配给低收入者时,第二块区域面积显然大于第一块,即它给低收入者带来的收益的影响大于给高收入者带来的损失。因此,尽管这样的再分配在效率和平等性方面依然备受质疑,它的存在仍然是对社会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

3.副题:性别亏损

正如老师所分析的,作为经济人的企业,或许无意歧视某个性别,只不过在规避“性别亏损”而已。但无论如何,我们必须正确看待两性在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中的区别。

首先,必须承认的一点是,男女是有别的,任何中性化的政策制定都又将成为某种程度上的歧视。我们很难也不应当让男女的社会分工完全相同,而应该根据两者的不同特点引导社会和市场为他们提供公平的机会。

我们也要利用好上面提到的再分配。现在其实我们就不乏这样的例子,比如女性的退休时间比男性早五年,女性可以休产假。但这显然远远不够。这样的政策事实上会造成其他方面的机会不平等,政府必须更多地介入其他方面,而且不仅仅采取行政和政策的方式,还引入一些经济方面的补贴和惩罚,使得那些企业不为了自身利益而回避某个性别。总之,就是让性别歧视的成本高于不歧视,让那些提供平等机会的企业获得性别亏损的补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