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无邪——读《诗经》有感

学校:宋诏桥桥中学

思无邪 ——读《诗经》有感 807班计萌 指导老师:鲍娇琼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耳边有琴声铮铮,不由得滞足观望。有伊人抚琴,素衣裹身,青丝松挽,蛾眉微蹙,眉间一点朱砂痣夺人眼目,身后一片漫漫桃花林,清风带来温暖馥郁的香气。走近了,那女子的面庞也跟着由模糊转为清晰。我沉醉其中。几不知身在何处。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那是由雾笼着的远山长水筑成的细眉。有一个凄清静谧的早晨,天色就明,晓雾将歇。遥遥的江水清清冷冷、恍恍惚惚。孤独的青年樵夫,钟情于一位在江上往来的姑娘,怅然望向那虚无缥缈的汉水烟波,茫然无措。那心底里的姑娘要出嫁了,他叹息啊,他痛苦啊,他无以解脱,眼底里的失魂落魄淹没在滔滔江水中。我反复地诵读这首诗歌,眼前浮现的是可望不可即的汉江水,是男子眼中徘徊压抑的相思与苦痛,耳边传来的是空灵的水波声,是深远的樵歌声。眼前一片白茫茫,水天一色,隐隐约约有一个人影凝视着未知的远方。我闭眼想象,余音渺渺。于是,我消融在这极美、极哀的《汉广》中,不舍释卷。

恍惚间,我仿佛看到谁在铜镜前精致地描眉,满带怜惜的、安静娴好的。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那是由灵动着的羽翼盈盈织成的秋瞳。正是拂晓之时,芦苇轻摇,白露凝霜,晨风萧萧,蒹葭苍苍,秋水茫茫。水上烟波袅袅,空中雾霭沉沉。河道曲折,水洲婉立。痴情男儿踟蹰于水畔,他急切地逆流而上,追寻着心上的恋人。那恋人好像在水一方,但河道阻隔、路途艰远。伊人可望而不可即,于是他徘徊往复,内心痛苦。我被那高洁的伊人吸引,蒹葭白露、秋水澄明,天边飞鸟。恍如虚幻的一场梦,让我不由自主地想与诗人同寻仙女般的伊人。我仿佛身临其境,被江上的寒意侵蚀,化作一片模糊的蒹葭,默然望着天际。

茫茫间,我仿佛看到谁的双眼缓缓睁开,竟将这世界的色彩剥夺,及无声的伤感。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那是由娇嫩着的花瓣细细染成的嘴唇。有诗云:“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那热闹的出阁宴,桃花般明艳的新娘,有妇人殷殷的嘱咐,有客人美好的祝福,有几盏桃花醉,有几坛女儿红。大红色的喜衣在桃花的映衬下越发动人,却还比不上新娘子面若桃花。在新婚的喜悦后,我看到安家宜室、子孙满堂,桃花的枝叶开散,

褪去开始的青涩与意气风发,愈发成熟、温和。我在这里看到的,是漫山遍野的十里桃花,是安适美满的生活,没有丝毫的不美满,满溢着幸福。

欣然间,我仿佛看到谁采了最是灼人的那朵桃花,染了伊人唇,最是那一抿唇的温柔。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那是由缠绵着的雨线慷慨绘成的肌骨。从战场传来的远古号角,将士齐声呐喊的冲天士气,兵戈相碰的激烈声响,把每个人的热血沸腾到极点。马蹄扬起的黄沙迷眼,天怒而作的狂风不止。天边的云霞将澈空凝结成紫色。他们持剑的双手因刚刚的一击而如电击般麻木,他们的脸颊无时不刻感到刀刃擦过时带起的热流以及对方蓬勃的杀意,他们还记得上阵前的誓言,眼前喷溅的鲜血染红了战衣。说什么没有战衣?与你穿同样的!我透过时光触碰到了古战场的激越战鼓,足以震撼天地的交战,与将士的同仇敌忾、必胜的信心融为一体。好像整个人也随之沸腾了。

跃跃间,我仿佛看到了谁的柔荑拂过战场,谁的青葱点着战鼓,把成与败化作肌骨。

海德格尔说:“人的本质目的是诗性地活在大地上。”

在《诗经》里我亲见了《桃夭》的繁华,《出车》的深沉,土国城漕的劳苦和死生契阔的悲凉------

悠悠《诗经》,荡涤着我的身心,聆听于其中,仿若身处世外桃源来到一个音乐的殿堂!数不尽的风华绝代,道不完的艳羡惊绝。我手捧《诗经》,轻轻吟诵。

教师评语:文中写“我”在《诗经》中畅游,《诗经》不仅给予“我”美的享受,还引起“我”的沉思和联想。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在小作者散文化的语言中,《诗经》成了一本不灭的书,她似动听的歌喉,唱出了一份真情,一份赞美;她似哀怨的二胡,唱出了一份无奈。她,拥有着一份典雅,一份清新,一份美丽,是桃花源里那清澈,美丽的小河,在读者心中缓缓的,流淌。

 

第二篇:思无邪--读《诗经》有感

思无邪

——《诗经》读后感

最初邂逅这美丽的《诗经》竟然是由于在初中的成语课游戏,成语接龙让我感觉成语非常有意思,于是我有了第一本成语词典。后来翻阅中,我发现好多成语的出处都是《诗经》某某篇,就像“遇人不淑”出自《诗经.王风》等等。那时候,我就对这本熟悉却神秘的《诗经》很好奇,终于我拿着节省下来的零花钱买了一本精美的《诗经》。如今已经淡忘了那个懵懂都说不上的年纪会对《诗经》有怎样的感受了,而当我今天再翻阅这本书时,我仿佛穿越着时空来到了千年之前的芦苇岸,身着翩翩素衣,口中吟唱着这柔柔的少女心事。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仿佛,我就化身为这个待嫁的女子,出嫁的女子样貌很好看,就像盛开的桃花一样,很开心就要嫁做人妇,其后也会像桃花一样为夫家开枝散叶。读着诗句就仿若看见那位明眸皓齿的姑娘,披着嫁衣,含羞带笑的等着出嫁,并对自己以后的生活充满美好的希望。 当然《关雎》依然是最能拨动心弦的那首??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雎鸠鸟两两相对的在水中的小岛上鸣叫,善良美丽的女子是男子理想的配偶。参差不齐的荇菜在水底随着水流摆动,朝思暮想的想要追求那个采菜的姑娘,去追求,确未能如愿,就日夜牵挂,漫漫长夜,翻来覆去睡不着;对着左来右去的采摘荇菜的姑娘,弹琴鼓瑟向其表示友好,对着挑选荇菜的姑娘,以钟鼓之乐来讨她欢心。小伙子为了追求自己喜欢的姑娘,辗转难眠,想尽办法去取悦姑娘,如此淳朴的民风,实在是让人无法不喜欢,而在诗经中,这样的诗句还有很多,“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大意为“你的衣领色青青,时时萦绕在我心。纵然我没去找你,怎么不给我音讯?你的佩玉色青青,我的思念永不停。即使我没去找你,你怎么不来扫我兴?走来走去多少趟,久久等在城楼上。一天没见你的面,好像隔了三月长。”如此优美的旋律,让人沉醉,真是诗不醉人人自醉!这首《子衿》大胆直接的倾诉了女子思念爱人的焦躁心情,是多么纯粹的情感啊!在某种程度上是人性的直白,如此酣畅淋漓,让人连连惊叹!读来,我也能感受到女子的那份深沉的思念。似乎看到她在城楼上美目顾盼却不见良人的那份失望与落寞,不由心生疼痛,只想说一句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多么淳朴而真挚的感情,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无一字有“爱”,却处处关情。思想就是这么简单淳朴。也难怪孔老夫子就这么肯定的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当然,如若《诗经》只是表达青年男女的爱慕,我想,其文化价值肯定会有不少折扣。然而,《诗经》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内容十分丰富,它包括天文地理,政治经济,祭祀典礼,战争徭役,定都建国等等,其信息量之大,文献价值之高,令人惊叹。在诗经之后至今的几千年历史中,对本诗内容的诠释也多种多样。比如“伊人”可以理解为关乎爱情的意中人,也可以是关于理想的追求,甚至还可以认为,主人公所追求的“所谓伊人”,只是所有理想

的象征,它既可以是客观存在的“意中人”,也可以指形而上的一种境界。见仁见智。诗人上下求索,而伊人虽隐约可见却依然遥不可及。比起还有辛弃疾的著名词句“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诗经的中的这位诗人寻觅伊人之路似乎更为艰辛,让人不禁慨叹咫尺天涯!这让我想起了《西厢记》中莺莺在普救寺中因母亲的拘系而不能与张生结合,叹惜“隔花荫人远天涯近”,《蒹葭》中的诗人也是同样的感觉吧。诗人的追寻似乎就要成功了,但终究还是水月镜花。

总之,诗的艺术美感和朦胧的意境展现出的浪漫精神让我深深着迷。诗歌表述婉转而又深切动人,在把主人公的真情实感展露得淋漓尽致的同时,也会让我有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思无邪,《诗经》就像是少女的私人日记,写不尽的缠绵悱恻,当然也有相思之苦,现实之残酷,但不管怎样,这本书就像是没有污浊杂念的少女的记事本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