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南北宗的区别与联系

浅析南北宗的区别与联系

大家知道,禅宗(无论是慧能创立的南宗禅,还是以神秀为代表的北宗禅)是把心性论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的,而“心”这个概念又是整个禅宗思想的理论基石,可以说,禅宗的整个理论体系就是从把握本源(心)这一点出发而建立起来的。而“心”的内涵则涉及禅宗的审美本体论。因为佛性论是禅宗及其美学的基本理论,而佛性论的实质是心性论。诚然,慧能与神秀对“心”的解释是有着不同的理路的。

南北禅宗根据如来藏佛性学说,一致认为,人人都有妄念、烦恼、清净佛性为烦恼所覆蔽,因而,必须通过修行,去除烦恼尘垢,发现佛性,觉悟成佛。惠能法师说:“世人性净,犹如青天”,因“妄念浮云盖覆,自性不能明。”(敦煌本《坛经》)其弟子神会也说:“无明与佛性,俱是自然而生”;“烦恼与佛性,一时而有。”(《神会语录》)北宗也认为,“众生虽本来佛性,而无始无明覆之不见,故轮回生死。”(《禅源诸诠集都序》)但是,在如何去除烦恼、如何修行的问题上则存在着矛盾和分歧。

据《坛经》载,神秀和慧能各有一首阐述自己禅学见解的诗偈。神秀的偈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慧能的偈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惹尘埃!”

一般认为,这两个偈说明他们之间的分歧所在。神秀认为,佛性人皆具有,但为客尘所障,所以要时时拂拭,不断修习,成佛才有可能,这是一方面。而另一方面是,众生还应当观心,即直观内省,以观照、觉察清净心的存在,来实现心灵自觉,这也就是“看净”。这

两方面的禅法就是离念看净,或除妄显净。神秀认为,排除俗欲,离开妄念,克尽染心,显露净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有一定的程序,需要次第修行,才能达到。也就是说,神秀一系是修持规范化、程式化的禅法,是渐进的觉悟方式。慧能则提出,心性本净,本来是佛,不必经过繁复形式的修习便可进入佛的境界。慧能说:“何以渐顿,法即一种,见有迟疾,见迟即渐,见疾即顿。法无渐顿,人有利钝,故名渐顿。”又说:“法无顿渐,人有利钝,迷即渐契,悟人顿修,自识本心,自见本性。”这是说,人有利钝迷悟之分,根机有上下优劣之别,因而在彻见自心真性上也就有快疾迟慢的不同,这就是顿渐的根由。在慧能看来,所谓顿渐,就是见性的过程长短和时间快慢的区别。顿渐的区别实是由修行人的素质所决定的,利根,即素质高,悟道就快;钝根,即素质低,悟道就慢。慧能虽然强调人的素质高低对悟道的迟速起决定的作用,但又指出顿渐修证的基本准则一无相、无念、无住是相同的;另外,既有顿渐区别,相应地,修证方一法也就有不同,慧能提倡“自性顿修”,声称“惟传顿教法”,这也就是说,慧能关注的是为利根人设计、提供的顿悟法门。

然而他们又不是完全的隔离开,内在还是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觉悟方面,神秀一系也有顿悟思想,只是更偏于强调循序渐进,强调觉悟要有阶段性,属于渐悟的一类。神秀一系比较忽视持戒和读经,而重视禅定,重视由定发慧。慧能、神会师弟则主张单刀直入,直了见性。认为了悟自心本性是一刹那的事,不需经过种种阶段,是顿然觉悟。由此在修持上也不重视禅定,而是强调“定慧等”,实际上是

重在以慧摄定。在禅修方式上,南宗慧能和神会提倡顿悟,也讲渐修。《六祖能禅师碑铭》说:慧能“教人以忍”,并“以为教首”,就是教人忍耐,只正视自己的过失,不计较他人的错误,一心奉行“无相忏悔”,勤于修持。神会更发挥说:“夫学道者须顿悟渐修。??譬如母顿生子,与乳渐渐养育,其子智惠(慧)自然增长。顿悟佛性者,亦复如是。”(《答崇远法师问》,《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这是说,修持者顿悟后还必须渐修,就如母亲生出婴儿后,还必须用乳汁一点一点喂养,婴儿才能长大,智慧也才增长。宗密也说:“真理即悟而顿圆,妄情息之而渐尽”(《五灯会元》卷2《圭峰宗密禅师》),认为顿悟真理后,还要逐渐修持以灭尽妄情。顿悟渐修说影响深远。

因为佛性论是禅宗及其美学的基本理论,而佛性论的实质是心性论。诚然,慧能与神秀对“心”的解释是有着不同的理路的。

观心源、息妄念,是神秀的审美本体观。神秀禅学是以心为根本的。他反复强调心为衍法之根本,并把那一颗清净无垢的本心(如来藏自性清净心)视为人性的灵光,是人性之美的本源,是生命之美的最集中的体现。禅家一生的参禅悟道,就是要领悟、回归这一颗清净无垢的本心。神秀在《规心论》中,依一心而立净染的不同,指出人心中有真妄二心之别,人们应该通过断妄修真的禅定修习,获得解脱。他说:“心者,万法之根本也。一切诸法,唯心所生,若能了心,万行具备。”.这是把心看成世界万物乃至美丑善恶的“根本”,因而它是人们能否获得解脱的关键:”心为出世之门户,心是解脱之关津。“他提醒人们应觉察心源”,以发现和呈现人性之美。他还指出:“故

知所修戒行,不离于心。若自心清净,一切众生皆悉清净。他认为人心中有一种“自心清净”之心,也就是“真如之心”即真如佛性,它是人性之美的本源,是成佛的根本。另一方面,他又认为人心中有一

种“无明之心”,覆障了“真如之心”,使之不能发挥作用。他说:

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了四大五蕴本空、无我,了见自心起用有二种差别。云何为二?一者净心,二者染心。其净心者即是无漏真如之心,其染心者即是有漏无明之心。此二种心,自然本来俱有,虽假缘和合,互不相生。净心恒乐善因,染心常作恶业。若真如自觉,觉不受所染,则称之为圣,遂能远离诸苦,证涅粱境。若随染造恶,受其缠覆,则名之为凡,于是沉沦三界,受种种苦。何以故?由彼染心障真如故。(神秀《观心论》,见《中国佛教丛书·禅宗编》第一册)

在神秀看来,净染二者皆本一心,人自有之,通过修行,息妄显真,除染还净,了悟本觉真心,使人性之美焕发出耀眼之光,即得解脱,达于人生的最高境界(佛陀境界—审美境界)。

现在我们来看看慧能的审美本体观,慧能提出了“道由心悟”“即心即佛”的命题。在慧能禅学那里,心与性都不离现实的、具体的人们当下的心念,这是一切美的本源。慧能所言之“心”,比较多的是指“妄心”“邪心”,实际上指的是人们当下的一念之心;慧能所言之“性””一般用“本性”、“自性”、“人性”,具有真如、佛性或如来藏自性清净心之义,它既是一切众生的本性,又是众生得以解脱成佛的依据。诚然,慧能对本性的具体解释,已不同于传统的佛性——如来藏的思想,他用般若实相说("空”为根本)融摄楞伽心性论("心"为根本),

而将“性”引向了人们当下之心。因此,他所说的本净的自性,主要是指众生之心念念不起妄心执著之本性,是众生之心不起妄念的一种自然状态。这样,在慧能的禅学及其美学思想那里,实际上把活泼泼的人之为人的本性(生命)放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把人的内在生命提到了本体的高度。因而,慧能的审美本体论就超越了神秀以如来藏自性清净心为美的本源的思想。

但必须承认,在慧能禅那里,仍然存在着对心性本源作净染二分的影响,在主要注重世俗人心与并未忘怀如来藏自性清净心之间左右摇摆。比如慧能一方而强调“人性本净”,另一方面又说“妄念浮云盖覆,自性不能明”。一方面高唱“佛性常清净,何处染尘埃”,另一方面又强调“除却从前谄狂心永断”,“莫心行谄曲”。总之,在慧能禅那里,般若以空为根本与楞伽以心为根本的思路还没有完全融通。因此,在他的心性论中,一方面强调世俗之人心为美之本体,另一方面又实际上承认自性清净心之美的存在。虽然,慧能是认真地把般若空观引入修行实践,把自性清净心引向人们的当下之心念,但思路中的矛盾并未消解,从而与神秀以自性清净心为美之本源的思想有着相似之处。

终极境界,是直接与心性思想相关的。从总体上讲,神秀北宗心性论和慧能南宗心性论共同促进了历史上禅宗心性论的繁荣。具体说来,神秀一系重在心性的“清净”,慧能在肯定心性“清净”的基础上,偏重于心性的“主寂”。与上述心性思想的变化大体相应,神秀一系认为,众生成佛是漫长遥远的事。慧能则认为,众生若认识本心,

即得解脱。这其间的变化,又与上述禅师所奉持的典籍直接相关。神秀一系归旨于《楞伽经》,慧能、神会则归旨于《金刚经》,这种依恃典籍的变化也是很明显的。神秀主张的观心看净、坐禅静修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对达摩以来楞伽师相传承的如来藏佛性思想的继承,在现实生活中显得活力不足,这一特点也决定了神秀北宗在经历繁盛时期后迅速走向衰微的命运;慧能是中国禅宗的真正创始人,他的自性清净、“识心见性”心性论,给已流传百余年的禅法带来了十分明显的变化,在整个中国禅宗心性史上带有某种转折意义。

 

第二篇:浅析会计电算化与传统会计的联系区别

会计电算化与传统会计

【摘 要】会计电算化作为一个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信息系统,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我国电算化会计经历了其自身的发展之后,具有了很多优越性:它不仅仅是是哟个计算机代替手工进行会计处理。还包括分析、预测、控制、决策等管理职能。会计电算化对信息的产生与利用远不是传统手工会计所能做到的。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优越性;传统手工会计;区别联系;影响

电子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会计工作,实现会计数据处理的电子计算机,被人们通称为会计 电算化。会计电算化也被称为财务电算化、电算化会计或电脑会计。会计电算化可以通过电 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报账以及部分代替人脑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决策 的全过程,它是一门容电子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和会计科学为一体的边缘科学。

一、会计电算化同传统手工会计的联系与区别

(一)主要联系

1.系统目标一致。两者都对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记录和核算,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加强 经营管理,提供会计信息,参与经营决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采用的基本会计理论与方法一致。两系统都要遵循基本的会计理论和方法,都采用 复式记账原理。

3.都要遵守会计和财务制度,以及国家的各项财经法纪,严格贯彻执行会计法规,从措施、技术、制度上堵塞各种可能的漏洞,消除弊端,防止作弊。

4.系统的基本功能相同。任何一个信息要达到系统目标,都应具备信息的采集输入、 存贮、加工处理、传输和输出这五项功能。

5.都要保存会计档案。作为会计信息系统的输出,会计信息档案必须妥善保存,以便查询。

6.编制会计报表的要求相同。两系统都要编制会计报表,并且都必须按国家要求编制 企业外部报表。

(二)主要差异比较

1.系统初始化设置工作有差异。手工会计的初始化工作包括建立会计科目,开设总账, 登录余额等;会计电算化的初始化设置工作则较为复杂,且带有一定的难度,其内容主要有 会计系统的安装,账套的设置,网络用户的权限设置,操作员及权限的设置,软件运行环境 的设置,科目级别与位长的设置,会计科目及其代码的建立,最明细科目初始余额的输入, 凭证类型设置,自动转账分录定义,会计报表名称、格式、数据来源公式的定义等。

2.科目的设置和使用上存在差异。在手工会计中,由于手工核算的限制,将账户分设为总账和明细账,明细账大多仅设到三级账户,此外,再开设辅助账户以满足管理核算上的需要;科目的设置和使用一般都仅为中文科目。而在会计电算化中,计算机可以处理各种复杂的工作,科目的级数和位长设置因不同的软件而异,有的财务软件将科目的级数可设置到6级以上,完全满足了会计明细核算方面的需要;科目的设置上除设置中文科目外,仍应设置与中文科目一一对应的科目代码,使用科目时,计算机只要求用户输入某一科目代码,而不要求输入该中文科目,但在显示打印时,一般都将中文科目和与之对应的科目代码同时显示。

3.账务处理程序上存在差异。手工会计根据企业的生产规模、经营方式和管理形式的不同,采用不同的会计核算形式,常用的账务处理程序有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日记账核算形式等,对业务数据采用了分散收集、分散处理、重复登记的操作方法,通过多人员、多环节进行内部牵制和相互核对,目的是为了简化会计

核算的手续,以减少舞弊和差错。而在会计电算化中,一般要根据文件的设置来确定,常用的是日记账文件核算形式和凭证文件核算形式,在一个计算机会计系统中,通常只采用其中一种核算形式,对数据进行集中收集、统一处理、数据共享的操作方法。

4.账簿格式存在差异。在手工会计中,账簿的格式分为订本式、活页式和卡片式三种, 并且对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和总账必须采用订本式账簿。而在计算机会计系统中, 由于受到打印机的条件限制,不太可能打印出订本式账簿,因此根据《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 规定,所有的账页均可按活页式打印后装订成册;总账账页的格式有传统三栏借贷式总账和科目汇总式总账,后者可代替前者;明细账的格式可有三栏式、多栏式和数量金额式等。

二、会计电算化对传统会计的影响

(一)改变了会计数据和账务处理方式,账务处理流程呈现一体化趋势

手工会计的账务处理流程,简单地说就是:凭证一账簿一报表。会计人员的工作重点是在填制凭证以后的阶段,要登记账簿直至会计报表,必须经过填制凭证、过账、结账、试算平衡、对账等诸多程序。

在电算化系统中,整个账务处理流程分为输入、处理、输出三个环节,首先将分散于手工会计各个核算岗位的会计数据输入计算机,此后的各种数据处理工作都由计算机按照会计软件的要求自动完成,不受人工干预。从输入会计凭证到输出会计报表,一气呵成,一切中间环节都在机内自动处理,而需要的任何中间资料都可以通过系统提供的查询功能得到,真正实现了数出一门(所有的数据都来源于凭证)数据共享 、(账簿报表甚至分析表都可以使用凭证中数据)整个账务处理流程具有高度的连续性、严密性,呈现出一体化趋势,极大地提高了财务报告的时效性。因此,在手工会计核算中非常费时、费力和繁琐的工作,在电算化会计系统中变成了简单的操作指令。过去繁杂的填制凭证、记账、编表等工作,现在只需要少量的录入人员进行操作就可以了。

因此,手工会计条件下不同会计核算形式的划分已没有必要,可以采用一种统一的会计核算形式,这就为实现电算化系统中会计核算形式的通用化提供了前提。

(二)内部控制制度得到加强

实现会计工作电算化后,原来账簿之间互相核对的查错纠错控制不复存在。由于数据处理的自动化,人工不能直接参与内部控制。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内部控制工作由计算机通过专门程序进行,控制方式从单纯的手工控制转化为组织控制、手工控制和程序控制相结合的全面内部控制。

(三)使财务会计工作统一规范

企业单位可以轻松实现财务数据处理和业务流程的规范化,避免了传统会计在数据处理方面的不统一和不对应,减少了工作中标准模糊以及主观人为的不确定性,增强了会计工作的客观性和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四)有利于信息资源共享

在各种信息高速发展时代,会计信息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由于会计信息的网络化处理,不仅可以做到各财会岗位的资源共识,保证财务数据一体化,而且对会计信息可以在同一时间内任意查询,使会计对经济活动的反映能力更加及时、准确,反映的信息更加细致、全面,为领导掌握财务运行情况提供了方便,保证了财务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

三、会计电算化应注意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加强内部控制制度

在手工会计环境下,会计业务处理程序的各个关键环节设立了相应的稽核制度和审查制度,做到账账相符、账证相符、账表相符、账实相符,并实行各级领导审查制度。而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大部分工作由计算机完成,审查、复核等控制制度被削弱或取消,原来由几

个部门按规定步骤完成的业务事项可集中在一个部门甚至由一个人完成,这就给内部控制提出了新的要求。鉴于这一情况,必须加强网络系统安全的控制、计算机病毒防治控制、系统权限控制、修改程序控制等,建立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二)注重会计处理的审核

在手工操作中,财会人员要进行、账证、账账、账表的核对才能报送报表。因此,一般非人为错误比较容易发现和纠正。而在计算机环境下,只有凭证的录入需要核对,而账证、账账、账表不再需要核对,由计算机自动生成。对一些串录或非金额性错误只有在对账时或再次检查时才有可能发现。因此,应加强对凭证录入的审核, 不仅要对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进行核对审核,还要在计算机上结合明细账进行审核,以防止串录现象发生。

(三)保障会计信息安全

目前市场上会计软件繁多,水平参差不齐,软件的安全性与保密性存在诸多问题,使舞弊者有机可乘;许多软件缺乏操作日志记录功能,对操作人、操作时间和操作内容没有具体记录,出现问题不便于追究责任。另外,数据库缺少必要的加密措施,可以方便地从外部打开和修改,特别是一些商业软件为了占领市场,还为用户提供修改以前年度账目等功能,这都为舞弊提供了便利,这个问题一定要引起重视。

(四)档案管理不容忽视

电算化会计档案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如一个年度),把计算机系统中的所有会计数据拷贝(备份)存储,从而脱离计算机系统的会计资料。按有关规定,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应坚持每天备份,且要求双重备份,将其存放在两个不同的地方,以防止出现意外,造成整个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毁灭与系统的不可恢复。同时,按照《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的规定,电子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后,其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会计档案要打印输出。为了保证财务数据安全,要求所有财务会计资料全部用激光打印机打印,并装订成册,随电算化备份资料一并保存。会计电算化的应用,给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增添了新的内容,这就要求不仅要保存好相关的纸质数据文件,还要保存保管好已存储在电子介质中的各种会计数据和计算机程序。

四、结束语

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已经步入了信息化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的国际化竞争要求企业管 理现代化,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关键是管理手段的现代化,而我国企业当前财务信息失真、财 务资金管理失控成为突出的问题。而现代信息技术是发展为企业实行集中统一的财务管理创 造了必要条件。大力推进会计电算化的进程,可以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与资金监控,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降低资金风险,并且还可以推动其他各项管理。特别是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快速更新和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发展,更对我国会计电算化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我国企业和会计软件商家应联合起来,消除一切影响会计电算化发展的不利因素,推进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向更深层次发展。

【参考文献】

[1]薛云奎.手工会计的技术特征及其对电算化会计的局限[J].会计研究,1997(11)

[2]白岚.新“会计法”对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意义[J].武汉大学学报,1998(8)

[3]李岩.会计电算化过程中的思考[J].商业研究,2004(21)

[4]王储.会计电算化与会计工作[M].北京:财会出版社,2003

[5]刘语城.中国会计电算化的实践分析[M].北京:海洋大学出版社,20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