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研究方法论讲义

语言研究方法论

语言研究需要一定的方法

做任何事都要有方法,语言研究也不例外。我们有的同学感觉写语言学的毕业论文很难,不知道如何下手,关键之一是没有掌握方法。

这里说的“方法”是广义的。

第一章 语言研究者需要具备一定的素养

一、有较好的驾驭文献的能力

东家一老婆,富来三五年。昔日贫于我,今笑我无钱。渠笑我在后,我笑渠在前。相.

笑傥不止,东边复西边。

世上一种人,出性常多事。终日傍街衢,不离诸酒肆。为他作保见,替他说道理。.一朝有乖张,过咎全归你。

——引自《寒山、拾得诗》

(寒山是有名的诗僧,相传是唐代贞观时或大历时人,又名寒山子。隐居在天台唐兴县的寒岩。拾得是国清寺和尚,与寒山交游。他们吟诗作偈,在一般人看来,有如贫子狂士。)

二、相关语言理论知识

实例一:

陈太丘诣荀朗陵,贫俭无仆役。乃使元方将车,季方持杖后从。长文尚小,载箸车.中。??

——引自《世说新语》

珠泪纷纷湿绮罗。少年公子负恩多。当初姊妹分明道:“莫把真心过与他。”子细思量着,淡薄知闻解好磨。 .

——引自《敦煌曲子词·抛毬乐》

(是研究唐五代口语的有用材料。)

这两个语料的“着”(箸)怎么解释?如何解释其发展演变?这就要用到语法化理论。

“着”由补语到动态助词的演变。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着”经常处于“V+着+L”的结构中,“着”是动词的补语,后面跟的都是处所名词,几乎无一例外。

文若亦小,坐着膝前。(世·德行)(着1)

负米一斛,送着寺中。(六度集经卷4)(着2)

到了唐代,出现了一个重要变化:“着”可以处于“V+着+O”结构中,“着”后面可以跟实体名词,“着”变为动态助词。

余时把着手子。(着3)

莫为此女人损着符(府)君性命。(叶净能诗)(着4)

为什么魏晋南北朝时期“着”的后面只能跟处所名词,而到唐代却可以跟实体名词?这不是语言习惯所能解释的。“着”本是一个动词,在魏晋南北朝时经常出现在“V+着+L”的结构中,用作补语,已经虚化了,但仍然保留一点“附着”的意义,表示动作的结果是人或物附着于某个处所,所以当时“着”前面的动词都是与空间位置有关(位 1

移或静止)的动词,“着”后的名词都是处所名词。在语言使用的过程中,“着”会因隐喻从空间向时间投射,静态动词后面的“着”(着1)和动态动词后面的“着”(着2)的差异也在投射过程中进一步扩大:“着1”由空间的持续变为时间的延续,逐渐演变为持续貌助词,即“把着手子”的“着”。“着2”由空间位移的完成变为动作的完成,逐渐演变为完成貌助词,即“损着符(府)君性命”的“着”。正因为“着”的性质发生了变化,所以它的组合也随之发生变化:“着”的附着义逐渐失去,变为表示持续貌或完成貌的助词,所以它前面的动词可以不局限于与空间运动有关的动词,同时,它的后面的也不局限于处所名词,只要是能和“着”前面的动词语义相应的,都可以出现在“着”的后面,这是因为体助词是表示动作的体貌的,依附于前面的动词,决定组合关系的不再是“着”,而是“着”前面的动词。这种演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且,在这个渐进过程中,“着”的语法化和组合关系的变化是互动的。

实例二:

再如我们去年讲的“差点儿”和“差点儿没”有时表示的意思相同。

张三上楼睡觉。

* 张三睡觉上楼。

这又要用到认知语言学理论加以解释。

实例三:

门口站着一个人。

* 一个人门口站着。

我吃了一个苹果。

* 一个苹果我吃了。

这要用到功能语言学理论分析。

实例四:

死了三天了。

等了三天了。

看了三天了。

挂了三天了。

前两例没有歧义,后两例才有歧义,怎样解释这一现象,这就要用到的语义特征分析。“死”类[+完成,-持续,-状态]

“等”类[-完成,+持续,-状态]

“看”与“挂”的区别由下面的例子可以看出:

看半天了。

挂半天了。

前一例没有歧义,后一例有歧义。

“看”类[+完成,+持续,-状态]

“挂”类[+完成,+持续,+状态]

实例五:

读书死。

读死书。

死读书。

2

这3例意思不一样,是由于语序和结构关系不同产生的,这要用到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分析方法。

实例六:

吴语中存在全浊辅音声母,如:

(並母)抱 步

(定母)同 读

(从母)情 净

(澄母)锄 助

(群母)拳 倦

再如:

“玄”,“弦”。“去”,“寻”,“需”。

浙江省有的地方保留有上古音,如:

“是”,“提”“题”“堤”。

“文”,“蚊”;“亡”,“忘”“望”。

这些语音现象是不同时期的古音在方言中的保留,对此研究就要用到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理论,将方言语音与历史语音相对照,考察方言语音所保留的历史层次。

三、语言敏锐,善于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带着问题大胆提出假设,然后进行调查研究,就像用探照灯去找寻物品一样,看所得到的材料是否能印证自己的假设,如果与自己的假设相符,就可以小心求证了。这很像做数学证明题。

实例一:

石毓智发现:英语中“have”是完成体助词,而汉语粤语、闽语、客家话中也有用“有”作完成体助词的,如:

我买有三斤。

我有收着汝个批。(我收到了你的信)

助词“have”和“有”都是由动词虚化来的,为什么英语和汉语表示领有的动词可以虚化为助词?背后存在怎样的认知理据?有必要对此进行研究。

石毓智《汉语领有动词与完成体的表达》,《语言研究》2004第2期

实例二:“把”的给予义的来源

却才小弟正欲要阻,兄长已把在他手里了。(《水浒全传》38回)

捉得这个和尚,请得一千贯钱来把我们做买卖,却不是好。(《平妖传》30回)

先夫留下银子,我好意把你,我也不知怎的来的。(《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锋塔》) 哥哥所遗衣饰庄田之类,都把他去。(《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

你可有盘缠?把些儿我去。(《西游记》76回)

实例三:“我被你笑死了”

普通话没有这种说法,这是受方言影响而造的句子。但通过分析这种错误的普通话让我考察我们方言被动标记“把在”的用法,发现我们方言的“把在”还可以用作表原因的连词,再进一步考察历史,发现汉语史上被动标记“被”和“吃”也有表原因的用法:

? 被义兵来,刬地坏了他事。(《朱子语类》卷127)

3

? 被武松不管他,拖了过来。(《水浒全传》26回)

? 只吃那嗓子粗,不中听。(《硃砂担》一[四季花]白)

? 但乞了这左眼大,早年克父,右眼小,周岁克娘。(《金瓶梅》26回)

由此我推测,这些表原因用法的“把在”“被”“吃”肯定是由被动标记发展来的,为什么被动标记通常可以发展为原因连词?这是我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实例四:肯定与否定的不对称

他犯了一点错误。 * 他有半点私心。

* 他一点错误犯了。 * 他半点私心有。

他没犯一点错误。 他没有半点私心。

他一点错误没犯。 他半点私心没有。

四、具备较好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写作能力

对语言现象要善于把握,要有高度的概括、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要全面、透彻。

实例一:既来之,则安之

“既”表示什么语法意义?《汉语大字典》、《古汉语虚词词典》等都说是连词“既然”的意思,其实,这里的“既”仍然是副词“已经”的意思。表示推论因果关系是这个句式表示的,而不是由“既”表示的。

实例二:“也”

你去,我也去。

风停了,浪也小了。

尽管下雨,他也来了。

你也太不客气了。

前两例有人认为“也”是表示并列,第三例有人认为是表示转折,陆俭明先生认为,这4例“也”的基本作用都是表示类同。

你去,我也去。(前后所说的两件事相同。)

风停了,浪也小了。(这是相互联系的两个自然现象,在缓和、减弱这一点上相类同。)

尽管下雨,他也来了。(不下雨、下雨都来,是不相应性类同。)

你也太不客气了。(表示指出的问题并非只是提到的人才有,从而减弱了责怪、怨恨的语气。)

这都需要高度的概括能力。

有的人写文章东一句,西一句,不知所云,不知道围绕一个中心来论证。

当然,还需要写作能力,写文章应该惜墨如金,尽量少废话,更不要出现语法错误。现在很多报纸杂志上,“地”和“的”都经常用错,而且不该用虚词的地方也滥用虚词。例如:

英语课提高了我的英语水平,我也通过了英语八级考试。 .

我被朋友偷了钱。 .

第二章 语言调查

一、汉语史研究中的文献调查

4

1、文献的选择

语言的演变只有通过书面记录才得以观察,而这又必然受到用以记录语言的文字的影响。汉语是用汉字记录的,汉字不是拼音文字,难于如实反映口语。秦以前的书面语和口语的距离估计不至于太大,但汉魏以后书面语(文言)和口语逐渐脱节,晚唐五代开始出现以口语为主的“白话”篇章。

选择能够反映口语实际的文献。汉语史研究的资料可分为语法词汇和语音两大类。下面分别加以介绍。研究语法词汇文献按照不同的历史时期主要有:

(一)唐五代

(1)敦煌文书

这是唐五代最重要的近代汉语研究资料。宋景祐二年(1035),敦煌莫高窟寺庙里的僧人为了躲避西夏而逃走,逃走前把一批经卷、文书封存在千佛洞的一个洞室里。到19xx年(一说1899年)才发现了这个石窟。但清政府对此未予重视,在1901-19xx年间,敦煌文书被英人斯坦因窃走9000卷,法人伯希和窃走5000卷,到19xx年清政府才将窃余部分运往北京,藏北京图书馆8000卷。此外,还有一些今存于日本和俄国。共计有22500余卷。

现在经过整理或校勘的敦煌文书主要有:

王重民的《敦煌变文集》

郭在贻、张涌泉、黄征编《敦煌变文集校议》

黄征、张涌泉《敦煌变文校注》

(2)禅宗语录

禅宗是佛教中的一派,注重“顿悟”,常以师徒间的问答作为使人开悟的手段,因此有语录传世。主要资料有《六祖坛经》、《神会语录》、《祖堂集》。

(3)唐诗、唐五代词、小说与笔记

主要以语言比较通俗的那一部分诗歌作材料。最口语化的是寒山和拾得的诗。项楚《寒山诗注》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笔记小说张鷟zhuó《朝野佥载》。

(4)日僧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

是圆仁于(838—847年)十年中所写的日记,有较多的口语成分。

(二)宋代(附金代)

(1)禅宗语录

宋代的禅宗语录,最常用的是道原编的《景德传灯录》。此书三十卷,成书于北宋景德元年(1004)。

(2)宋儒语录

是理学家讲话的记录。

《朱子语类》(120卷)

清代张伯行编的《朱子语类辑略》

(3)宋人话本

在宋代,“说话”(说讲故事)的风气大盛。说话人所用的底本叫做“话本”。“说话”是说给普通老百姓听的,所以比较接近口语。但今天我们看到的宋元话本主要保存在明冯梦龙编辑的三言中,经过后人改动,因而时代不容易确定。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有的研究者认为是晚唐五代的作品,有的研究者认为在元代前后经过修改。

《清平山堂话本》(明洪楩pián编)今存小说二十九篇,其中三篇为明人所作,其 5

余哪些作于宋代,哪些作于元代,研究者的意见不一。

冯梦龙《古今小说》(又称《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共收宋元明话本120篇。

宋李昉等《太平广记》,是汉代至宋初野史小说的汇集。

(4)史籍中的白话资料

《三朝北盟会编》250卷,徐梦莘编,记述宋徽宗、钦宗、高宗三朝与辽、金和战的始末。

《续资治通鉴长编》李涛撰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200卷,李心传撰

这些史料,或是外交谈判的记录,或是诉讼时的证词,都需要如实地记录当时的谈话,如果改成文言,就会失真。

(5)宋词与宋诗中的口语资料

宋词中,黄庭坚、曹组、辛弃疾口语较多;宋诗中杨万里的诗口语较多。

(6)金代的白话资料主要是《刘知远诸宫调》和《董解元西厢记》

(三)元代

(1)元杂剧

《元曲选》臧懋循,改动颇多。

《元刊杂剧三十种》

赵琦美《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

(2)元人散曲

散曲与杂剧同属“元曲”,但两者文白程度并不同。散曲多数是文人书写自己的情怀,所以口语程度不如元杂剧。但跟诗、词相比,口语化的程度要高。今人隋树森《全元散曲》。

(3)南戏

元杂剧流行于北方,南方流行的是南戏,又叫“戏文”。《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即《张协状元》(南宋作品)、《杀狗劝夫》(元人作品)、《小孙屠》(元人作品)。

(4)话本

《大宋宣和遗事》和《新编五代史平话》。

(5)直讲与直译

贯云石《孝经直解》

许衡《直说大学要略》、《大学直解》、《中庸直解》

(6)《元典章》和元代白话碑

《元典章》是元世祖至英宗时法令、案牍的汇编。白话碑是刊刻在石碑上的白话文牍,大部分是元代皇帝颁发给寺观的圣旨。

(四)明代

(1)史料

《元朝秘史》。此书记述的是铁木真(即元太祖成吉思汗),斡歌歹(即元太宗窝阔台)的事迹,原为蒙古文,明朝洪武年间译成汉文。

《皇明诏令》,汇集自明初到嘉靖十八年的皇帝诏令,有不少口语的记录。

(2)会话书

《老乞大》、《朴通事》

(3)小说

6

《三遂平妖传》20回,罗贯中。

《水浒》

《西游记》,使用的语言有江淮方言色彩。

《金瓶梅》

《清平山堂话本》、《三言》、《二拍》

(4)戏曲

高明《琵琶记》

(5)文集中的白话资料

《李善长狱词》,是明太祖朱元璋在给大臣李善长定罪时所录的供词、证词。 《刘仲景遇恩录》,是刘基的儿子刘仲璟多次受明太祖召见时谈话的实录。

《正统临戎录》,杨铭撰。记载了英宗被俘期间的经过。

(6)《山歌》

是冯梦龙收集的苏州话的民歌,内容是男女的恋情。是重要的明代吴语资料。

语音研究的材料和基本方法(这里一起介绍研究语音的方法,后面讲方法时主要只涉及语法词汇。)

研究历史语音的材料主要有:韵文;韵书;异文别字;形声字;反切;中外对音;韵图,等。

(1)形声字

提、题、堤、是; 闻;忙、芒、妄、忘、亡

(2)古代的韵文材料

韵文材料指的是诗歌、辞赋等韵文中的韵脚字。

现代人最容易觉察到语音变化的莫过于读古诗。拿《诗经》的第一篇《关雎》来说。这首诗的第一章今天读起来仍然押韵,第二、三章就不行了: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第二章后四句的韵脚“得、服、侧”,第三章的韵脚“采、友”“芼、乐”现代读音的差别很大,不能相互押韵了。

(3)古代的注音材料

注音材料包括古代文献中的直音、读若、反切等注音材料。

?直音:直接用同音字注音。

铺:东晋的徐邈注“音敷”

曼:徐邈注“音万”

?读若:通过比况的方法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注音。

椵,读若“贾” ;苋(苋wan尔),读若“丸”

?反切:用两个汉字来给一个汉字注音,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反切下字与 7

被切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

田:徒年切

乌:哀都切

但是,有很多反切按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读音来念,切不出被切字的音来: 东:德红切

楚:创举切

湛:徒减切

(4)古代的韵书和韵图

?韵书是古人将韵母相同、相近的字汇集在一起,使诗人在进行诗歌创作时能够据之选择韵脚字的一种词典,如《切韵》、《广韵》《集韵》等。

?韵图是古人编制的声韵调配合的音节表,它直观地将字的声母、韵母和声调情况都反映出来。如宋代的《韵镜》《七音略》等。

?这两种材料都能准确地反映出当时的语音系统,是研究古音最有用的材料。

(5)异文材料

?指不同的书或同一部书的不同版本在记载同一事物时使用不同的字词。

“伏羲氏”古书中也写作“庖牺氏”“包羲氏”

(6)声训材料

?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词去解释词语的一种训诂方法。

?《释名》:“邦,封也”;“负,背也”。

(7)对音材料

就是通常说的音译材料,对音材料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词在借用时的读音情况,在汉语古音研究特别是音值构拟上有独特的价值。

梵文 namas,汉语音译作“南无”,用“无”字对译原词的“ma”。

(8)方言材料

?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古代的某些音在一些方言中保留下来。

阶:西南官话读[k]

粤语里还保存了古代汉语的[-m]、[-p]、[-t]、[-k]

?立leb 力lig 栗lêd

2、文献的鉴别

“同时资料”和“后时资料”(说见太田辰夫《中国语历史文法·跋》)

同时资料:指某种资料的内容和它的外形(即文字)是同一时期产生的。甲骨、金石、木简等,还有作者的手稿是这一类。宋人著作的宋刊本也是这一类。

岑仲勉《隋唐史》中引《六祖坛经》,说唐代有“恁么”、“甚么”、“什么”等。岑 8

所引的例子见于《六祖坛经·机缘第七》,但这些例子只在明藏本中有,而在《坛经》的敦煌本和覆宋本中却没有,所以,这个结论是没有根据的。错误的原因在于没有选择好的版本,而使用了时代较晚的、实际上经过后人改动的版本。

后时资料:指经过转写转刊的资料。如唐人集子的宋刊本就是后时资料。后时资料就有可能经过改动和产生讹误,对此必须加以注意。例如:

关于“個”字产生的时代。

“個”原作“箇”,“個”是后来产生的。但“個”究竟产生于何时?

有的认为产生于唐朝,理由是“個”见于李邕碑文(李邕是唐李善的儿子,能诗善文,工书法,尤擅长行楷书。李邕碑文据关思亮等《行书字典》,国书刊行会,1978)以及韩愈诗中就有“個”字(见白川静《字统》:“個”见于韩愈《盆池》诗:“老翁真個似儿童。”)

但实际上这是不可靠的。据谷修等《行书草书大字典》(柏书房,1983),所谓“李邕碑文”,实际是董其昌(生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四年,精于书画鉴赏)书。《全唐诗》中的韩愈《盆池》诗确实作“個”,但四部丛刊本《朱文公(朱熹)校韩昌黎先生集》(元刊本)作“箇“,嘉靖十六年游居敬本《韩柳文》亦作“箇”。《全唐诗》是清初编纂的,是太田辰夫所说的“后时资料”。(据佐藤晴彦《说“個”》,20xx年3月在北大中文系的学术报告)

3、语料的搜集与选择

我们这里主要以现代汉语为例进行讲解。研究汉代汉语的材料包括现代汉语书面语和口语。北京口语语法的研究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基础。对研究者来说,很难设想事先有一批选择好了的、范围明确的语料放在那里作为研究对象。实际上,大多数语法著作不指明是专门研究口语的,可是也不说是专门研究书面语的,意思大概两者兼顾。在对口语材料进行搜集时,例句往往由作者自拟,这就难免会受作者本人的方言、古汉语及“欧化”句式的干扰。赵元任《中国话的文法》是专门研究北京口语的,但里面也有个别例子看得出是受吴语的干扰的:

(1) 高兴不高兴出去野餐去?

(2) 你什么事不高兴他了?(普通话形容词不带宾语。)

(3) 大家吃饭的前头,你别去吃点心。

由此可见,自拟例句必须十分慎重。如果对北京话并不十分熟悉,就把自拟的例句作为研究北京口语的根据,那是很危险的。

书面语往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研究材料。不过,我们很难给“典范的白话文著作”规定明确的标准与范围。不少语法著作从鲁迅、毛泽东、老舍、赵树理、曹禺、巴金、叶圣陶等人的著作里援引例句。可是这些著作的语言远远不是均匀、一致的。甚至同一部著作内部也不一定都一致。总之,我们把这些著作视为典范,并不意味着这些著作的语言全都能作为现代标准汉语的规范。关于这一点可以从鲁迅的作品里举几个例子:

(1) 因为从那里面,看见了被压迫者的善良的灵魂,的心酸,的挣扎??(《中

俄文字之交》)(汉语里“的心酸”这样的结构不能作为小句。

(2) 窗钱的几排破旧的外国书,在证明着他穷着也还是钉住着文学。(《忆韦素

园君》)(在形容词和“V住”后头加“着”。)

(3) 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

(《故乡》)(“没有”不能修饰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

所以,即使是名家的作品,也不能不谨慎。

9

从近年来刊布的语法论著(包括专著、教材、论文)来看,在选择语料的标准上,似乎有失之过宽的倾向。

(1) 他抓起来笔。(他抓起笔来。)

(2) 弟弟想起来她,心里有气。(弟弟想起她来,心里有气。)

(3) 咳,真被人笑掉牙,她连的确良都不懂。(“被”改“让”,“被”不能表使让。)

(4) 不料使他最感头痛的娟子却出现了,而且被他碰上了淑花。(冯德英《苦菜

花》)(“被”改“让”,“被”不能表使让。)

(5) 我被老师问过那个问题了。

(6) 我被他从身上偷了手表。(“被”字句的动词如果带宾语,宾语一般限于人的

身体部位。)

(7) 放在不放在家里。(“V在不V在+处所词”的句式站不住。)

(8) 草地上有一匹马跑着。(草地上跑着一匹马。)

(9) 他在吃着/他在走着/他在唱着(我知道他在吃)

(10) 梁振江回头对别的战士打个招呼,引我走出十来部远。(杨朔《三千里江山》)

(“打招呼”习惯用“跟”,用“对”可疑。)

(11) 给他瓶茅台酒喝几口。(给他瓶茅台酒喝。)

(12) 这只钢笔我借给你使。(“只”用错了字,是上海方言,要改成“支”。)

(13) 阿宝满头大汗,心都急得跳出来。(李国文《危楼记事》)(心都急得跳出来

了。)

因此,选择语料的时候要特别慎重,不能认为凡是书上刊印出来的都是可靠的书面语语料,都可以作为语法研究的对象。

二、方言语音、词汇、语法的调查

方言调查需要确定发音合作人的姓名、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籍贯等情况。

方言语音的调查一般依据社科院语言研究所19xx年编的《方言调查字表》。《字表》所选择的字都是中古就有的、并保留在方言中的字。《字表》在选字的时候遵循两个原则:一是要全面反映一个方言的音系,二是口语里面用得上,发音合作人念得出来。这些字基本上是从《广韵》里面挑出来的。以声母调查为例,选字如下:

布—步 别 怕 盘 门—闻 飞—灰 冯—红 符—胡

到—道 夺 太 同 难—兰 怒—路 女—吕 连—年—严 贵—跪 杰 开 葵 岸—案 化—话 围—危—微 午—武 ??

??

方言词汇的调查可以依据社科院语言研究所19xx年编的《汉语方言词语调查条目表》。

方言语法的调查目前还没有一个专门的调查表。有人列了一些句子来进行调查,但不是很完善:

(1)他知道不知道?

(2)你能来不能?

(3)有面条没有?没有。

(4)他还没有吃完吗?还没有呢。

(5)慢慢地走,不要跑。

(6)给我一本书。

10

(7)他在哪儿吃的饭?

(8)他吃了饭了。

(9)把这碗饭吃了!

(10)下雨了。天要晴了。

(11)我把衣服洗了。

(12)衣服被雨淋湿了。

(13)他被狗咬了。

(14)吃了饭去。

(15)桌上放着一碗水。

(16)他们正在说着话呢。

(17)坐着吃好还是站着吃好?

(18)说着说着笑起来了。

(19)站着!

(20)大着胆子说吧!

(21)在床上躺着。

(22)找着了。

(23)这个吃得,那个吃不得。

(24)他来得了,我来不了。

(25)写得好不好?写得好。

(26)写得好写不好?写得好。

(27)吃得饱饭。打得赢他。

(28)这是谁的书?是老王的。

(29)不要说他的坏话。

(30)是谁请的客?

(31)买个葱啊蒜的很方便。

(32)好得很。

(33)很香。

(34)非常香。

第三章 语言描写

尽可能全面掌握和占有材料,做到描写准确、充分。这是语言的静态研究。

从句类、词类、语音、肯定与否定、简单与复杂、句法位置、跟其他词语的搭配、语义、语用、社会心理等方面进行描写。

一、句类

不少虚词对句类有一定的选择性。

1、“或者”和“还是”

(1) 她或者明天,或者后天去广州。

你或者小张明天上午值班。

天气预报说下午有雨,你走的时候带件雨衣或者带把雨伞。

(2) 她明天还是后天去广州。

你还是小张明天上午值班。

天气预报说下午有雨,你是带雨衣还是带雨伞。

11

2、“吗”和“呢”

(1) 她明天回来吗?

(2) 我们明天去什么地方玩儿呢?

(3) 我去她家的时候,她们正在吃饭呢。

这些句子中“吗”和“呢”不能互换。

3、副词“更”“还”“最”“极”“十分”等。

不同的程度副词对句类的选择也不一样。

(1)比较起来,茵字更/最聪明。

(2)跟小王他们相比,小张更能干些

(3)*比较起来,茵在极/很/太聪明。

(4)*跟小王他们相比,小张极/很/十分能干些。

这是因为“极、十分、非常、很、怪、太”等是绝对程度副词,绝对程度副词指无所比较而泛言程度的副词;“更、还(hái)是相对程度副词,相对程度副词指相比较而言的程度副词。相对程度副词可以用于比较的句式,绝对程度副词不能用于比较的句式。

相对程度副词中的“更、还”和“最”还有区别,“更、还”能用于“比”字句,而“最”则不能用于“比”字句:

(5)玲玲比红红更/还聪明。

(6)*玲玲比红红最聪明。

反之,“最、顶”能用于“在??中/上/里,名词语+程度副词+形容词性词语”句式中,而“更/还”则不能。

(7)在我们班上,要数李小慧最聪明。

(8)*在我们班上,要数李小慧更/还聪明。

4、“究竟”和“难道”

“究竟”只用于“非是非问句”,“难道”只用于是非问句。

(1)究竟谁走漏了风声?

我究竟是听你的还是听她的呀?

你究竟去不去啊?

(2)*你究竟不去吗?

(3)*难道他走漏了风声?

*我难道是听你的还是听她的呀?

*你难道去不去啊?

(4)你难道不去吗?

她难道是外科大夫吗?

5、“千万”和“万万”

“千万”和“万万”都表示强调语气,但“千万”只用于祈使句,而“万万”既能用于祈使句,也能用于陈述句。

(1)这事儿你千万不能告诉她。

*我千万没有想到事情会那么糟。

(2)这事儿你万万不能告诉她。

我万万没有想到事情会那么糟。

12

6、“赶忙”和“赶紧”

在留学生的作文里出现了这样一个病句:

(1) 那时他高声说:“这里危险!你赶忙离开这里!”

“赶忙”只能用于陈述句,不能用于祈使句;“赶紧”既能用于陈述句,又能用于祈使句。

(2) 铁蛋儿看见姐姐来了,赶紧躲了起来。

(3) 你妈到处找你,你赶紧回去!

二、词类

这里所说的词类,既指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大类,也指大类下面的小类,包括从语义上分出来的小类。虚词对词类的选择更带有普遍性。

1、“而且”和“并且”

“而且”一般倾向于用来连接形容词性词语,而“并且”一般倾向于用了连接动词性词语。

(1) 他买的家具便宜而且实用。

(2) 他的脸黑而且瘦。

(3) 她的眼睛很大而且很亮

(4) ?他买的家具便宜并且实用。

(5) *他的脸黑并且瘦。

(6) *她的眼睛很大并且很亮

2、“很/挺+不??”格式对形容词、动词也有选择性。能进入这个格式的只限于:

(1)表示积极意义的形容词,例如:

很/挺不虚心 很/挺不骄傲

很/挺不坚强 很/挺不软弱

很/挺不正确 很/挺不错误

很/挺不老实 很/挺不狡猾

很/挺不轻松 很/挺不沉重

很/挺不干净 很/挺不脏

很/挺不安全 很/挺危险

很/挺不文明 很/挺不野蛮

很/挺不舒服 很/挺不难受

很/挺不积极 很/挺不消极

很/挺不好听 很/挺不难听

很/挺不整齐 很/挺不杂乱

(2)表示量小的量度形容词,例如:

他挣的钱很不少。 (*你挣的钱很不少。)

这房子很不低了。 (*这房子很不低了。)

你已经很不小了。 (*你已经很不小了。)

这根竹竿很不短了。 (*这根竹竿很不短了。)

这个坑儿挖得很不浅了。 (*这个坑儿挖得很不浅了。)

(3)表示心理活动、表示意愿的积极意义的动词词语,例如:

13

很/挺不喜欢 *很/挺不讨厌

很/挺不相信 *很/挺不怀疑

很/挺不支持 *很/挺不反对

很/挺不放心 *很/挺不担心

很/挺不满意

很/挺不欢迎

很/挺不希望

很/挺不值得

很/挺不受欢迎

很/挺不愿帮忙

很/挺不懂道理

很/挺不会处理问题

3、副词“有点儿”修饰形容词时,也只能修饰贬义或中性形容词,不能修饰褒义形容词。例如:

有点儿脏 * 有点儿干净

有点儿骄傲 * 有点儿虚心

有点儿危险 * 有点儿安全

有点儿野蛮 * 有点儿文明

有点儿小气 * 有点儿大方

有点儿虚伪 * 有点儿诚恳

有点儿粗心 * 有点儿细心

有点儿难受 * 有点儿舒服

有点儿不干净 * 有点儿不脏

有点儿不虚心 * 有点儿不骄傲

有点儿不安全 * 有点儿不危险

有点儿不文明 * 有点儿不野蛮

有点儿不大方 * 有点儿不小气

有点儿不诚恳 * 有点儿不虚伪

有点儿不细心 * 有点儿不粗心

有点儿不舒服 * 有点儿不难受

有点儿大 有点儿小

有点儿咸 有点儿淡

有点儿长 有点儿短

4、“多少”和“稍微”

(1)他比你多少强/聪明一些。

(2)相比之下,这个房间多少干净一点。

(3)比较起来,他多少高一点。

(4)这件衣服多少长一些。

(5)* 他比你多少笨一些。

14

(6)* 相比之下,这个房间多少脏一点。

(7)* 比较起来,他多少矮一点。

(8)* 这件衣服多少短一些。

例(1)-(8)里的“多少”换成“稍微”都能够说。这说明“多少”多与积极意义的形容词或量大的形容词共现,不大与消极意义形容词或量小的形容词共现。

三 音节

汉语里,音节也会对语法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我们在用词造句中常常要注意音节问题。这也可以说是汉语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

1、 副词“互”和“互相”

“互”只能修饰单音节词,不能修饰双音节词,而“互相”则正相反。

(1)互帮互学 *互帮助互学习

互敬互爱 *互尊敬互爱护

(2)互相帮助互相学习 * 互相帮互相学

互相尊敬互相爱护 * 互相敬互相爱

(3)户派大使 * 互派遣大使 互相派遣大使

互感失望 * 互感到失望 互相感到失望

互诉衷情 * 互诉说衷情 互相诉说衷情

互无往来 * 互没有往来 互相没有往来

2、 副词“屡”和“屡次”

屡教不改 屡战屡败 屡禁不止

屡出错误 * 屡出现错误

屡糟攻击 * 屡遭受攻击

他屡次说:“??。”

他屡次指出,??

3、 副词“连”和“一连”

连查了五个单位 * 连调查了五个单位

一连查/调查了五个单位

连学了三天 * 连学习了三天 一连学习了三天

4、 副词“足”和“足足”

足等了两个小时 * 足等候了两个小时 足足等/等候了两个小时

5、 副词“大为”、“甚为”、“颇为”、“极为”等

大为恼火 * 大为火 甚为整齐 * 甚为齐

颇为安静 * 颇为静 极为安静 * 极为静

行将灭亡 * 行将亡 万分炎热 * 万分热

大力兴建居民住宅 *大力建居民住宅

6、其他

考虑与否 * 想与否

录取与否 * 取与否

根据调查 * 根据查 据查/调查

四 轻重音

一个虚词往往有多种不同的语法意义,而这又往往是通过轻重音来表示的。

1、 副词“都”

15

我们?都看完了。 (表示总括)

我们都看?完了。 (表示已然)

2、 副词“已经”

?已经三个了。 (言够)

已经?三个了。 (言多)

3、 副词“再”

副词“再”可以表示两种不同的重复。一是表示“实在的重复”,指重复已经做过的相同性质的行为动作。例如:

这个电影太好了,明天再看一次。

一是表示“空缺的重复”,指原先想要进行的某种行为动作因某种原因没有进行,因而将在说话后的某个时间里进行。例如:

“老张,今天的电影票卖完了。”“票卖完了吗?没关系,我们明天再看好了。” 表示“实在的重复”时,自然重音只能在“再”后面的某个音节上,不能在“再”之前:

这个电影太好了,明天?再看一次。

这个电影太好了,明天再?看一次。

* 这个电影太好了,?明天再看一次。

表示“空缺的重复”时,自然重音只能在“再”之前,不能在“再”或“再”之后:

这个电影太好了,?明天再看一次。

票卖完了吗?没关系,我们明天再看好了。

4、 副词“就”

今天?就来了五个人。 (言少)

?今天就来了五个人。 (不算少)

五 肯定与否定

1有的虚词对肯定、否定有特殊的要求。如副词“从”,就要求后面必须跟一个否定形式:

她从不说假话。

这件事我从不认为是她的错。

* 她从就说假话。

* 这件事我从就认为是她的错。

“从”可以用“从来”替换。

2“万万”只能修饰否定形式。

万万不可粗心大意。

你们万万不能白吃白拿别人的东西。

*你可万万要当心!

“千万”则既可以修饰否定形式,又可以修饰肯定形式。

3“绝”也只能修饰否定形式,“绝对”则没有这个限制。

这个方案绝不会有问题。

这次投资绝不会亏本。

*这个方案绝有问题。

*这次投资绝会亏本。

16

“绝”换成“绝对”就可以。

4“豪”、“丝毫”也只能修饰否定形式。

5副词“万分”、“分外”只能修饰肯定形式。例如:

万分悲痛 万分不悲痛

万分荣幸 万分不荣幸

分外晴朗 分外不晴朗

分外热情 分外不热情

6、但与“万分”“分外”近义的“十分”、“非常”和“格外”就没有这个限制。 十分热情 十分不热情

非常明朗 非常不明朗

格外周到 格外不周到

7、副词“差不多”和“几乎”,基本意思一样,都是表示“接近于发生或达到”。但是,“差不多”只能直接修饰一个肯定形式,而“几乎”不受这种限制。例如:

(1)开学第一天,各班同学几乎都到齐了。

(2) 开学第一天,各班同学几乎都没到齐。

(3) 几年不见,他的头发几乎全都白了。

(4) 他都八十了,几乎没有一根白头发。

例(2)(4)里的“几乎”不能用“差不多”替换。

8、“稍微”和“多少”,都表示程度浅:

他比你稍微/多少好一点

你稍微/多少尝一点

但“稍微”可以修饰一个否定形式,“多少”则不行:

稍微不留神 稍微不注意 稍微不满意

*多少不留神 *多少不注意 *多少不满意

9、有的词既能用于肯定,也能用于否定,意思却一样。例如:

(1)一个人难免要犯错误/一个人难免不犯错误。

粗心大意,难免会出岔子/难免不出岔子。

(2)自行车别是他骑走了/自行车别不是他骑走了。

他别是先回上海去了/他别不是先回上海去了。

(3)去年我大病了一场,差点儿死了/差点儿没有死。

(4)他们乘的船险些翻了/他们的船险些没翻。

六 简单与复杂

语法研究中所讲的“简单”,是指单个儿一个词;“复杂”则是指一个句法结构,而非一个单词。通常我们说由“把”组成的介词结构后面一定得跟一个复杂形式。虚词对简单或复杂的要求,也比较普遍。

1、“对于”和“对”

一般谈介词“对”和“对于”的区别时,都说“能用‘对于’的地方,也能用‘对’,但能用‘对’的地方不一定能用‘对于’”。这是因为“对”除了表示对待关系这一语法 17

意义外,还能表示“朝、向”等语法意义,而“对于”不表示“朝、向”等语法意义,这是从语法语义来加以区分的。其实,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它们在用法上对于“简单”、“复杂”的要求有所不同——由“对于”组成的介词结构作状语时,一般要求中心语是个复杂形式,而由“对”组成的介词结构作状语时,没有这种要求。

(1) 对他要好好帮助。

对他能不能批评?

(2)我们应该对他帮助。

不能对他批评?

例(1)的“对”可以用“对于”替换,例(2)则不能。

2、“终究、通常、恐怕、稍微”也都要求所修饰的成分必须是个复杂形式,而分别跟它们同义或近义的“必将、常常、也许、较为”就没有这种要求。

终究要灭亡 必将要灭亡

*终究灭亡 必将灭亡

周末,我们通常来这里玩。 周末,我们常常来这里玩。

*周末,我们通常来。 周末,我们常常来。

试验恐怕会失败。 试验也许会失败。

*试验恐怕失败。 试验也许失败

这里稍微安静些。 这里较为安静些。

*这里稍微安静。 这里较为安静。

也有相反的情形。有的则要求所修饰的成分是个简单形式,如程度副词“异常”,如我们可以说“异常感谢”,但不说“异常感谢他”。

七 位置

这里所谓的“位置”有两种含义:

一是指某个虚词在句子中相对于其他成分而言所应处的位置。如“把”字句和“被”字句中,否定副词和能愿动词只能放在介词“把”、“被“的前面;再如介词结构“关于??”只能放在主语前面,介词结构“对于??”就没有这种限制。

二是指同类虚词连用共现时的先后次序问题。例如朱德熙先生在《语法讲义》就里谈到语气词连用的情况。他把现代汉语里的语气词分为三组:

第一组表示时态,包括“了”“呢1”“来着”;

第二组表示疑问或祈使,包括“呢2”“吗”“吧1”“吧2”;

第三组表示说话人的情感与态度的,包括“啊”“呕”“欸”“嚜和”“呢3”。

这三组语气词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接连出现,其顺序是固定的,总是第一组在最前面,第二组次之,第三组在最后。例如:

下雨了吗? 你把它吃了吧2。

不早啦(=了+啊)! 还小呢1嚜!

走啵(=吧+呕)! 好好说呗(=吧+欸)!

已经有了婆家了呗(=吧+欸)!

黄河、张谊生和袁毓林都探讨过副词连用共现的语序原则。黄河认为,副词连用共现的顺序大致如下:

语气副词>时间 / 总括副词>限定副词>程度副词>否定副词>协同副词>重复副词>方式副词

18

他也许已经回家了。 语气副词>时间副词

*他已经也许回家了。

他们难道都不认识她? 语气副词>总括副词

*他们都难道不认识她?

我幸亏只买了一件衣服。 语气副词>限定副词

*我只幸亏买了一件衣服。

她大概太疲劳了。 语气副词>程度副词

*她太大概疲劳了。

他常常只看一遍。 时间副词>限定副词

*他只常常看一遍。

他们都只吃一个馒头。 总括副词>限定副词

*他们只都吃一个馒头。

他正在埋头看书。 时间副词>方式副词

*他埋头正在看书。

他仅仅没有行礼就挨了打。 限定副词>否定副词

*他没有仅仅行礼就挨了打。

他只白干了一天。 限定副词>方式副词

*他白只干了一天。

有的副词位置比较自由,如“忽然”“从此”“或许”“也许”“莫非”“难道”等。有的在句前句中的意思有变化,例如:

他幸亏回来了,?? (指出避免了于“他”不利的事情)

幸亏他回来了,?? (指出在“他”的作用下避免了一起不如意的事情)

有些同义或近义的虚词用法上的差异正是表现在位置上,如连词“既”和“既然”,连词“一面”和“一方面”,连词“虽”和“虽然”,副词“明”和“明明”,副词“忽”和“忽然”,副词“渐”和“渐渐”。

他渐渐把这件事也淡忘了。

* 渐渐他把这件事也淡忘了。

天气渐暖,路上的行人也渐多起来了。

总之,如果存在着单音节双音节并存的同义词或近义词,大多双音节虚词既可以出现在主语后,也可以出现在主语前,而单音节虚词只能出现在主语后,不能出现在主语前。

八 跟其他词语的搭配

只有??才

只要??就

1、因为、由于

“由于”既可以同“所以”配合,又可以同“因而”“因此”配合;“因为”只同“所以”配合。

(1)由于问题复杂,对问题的看法又各不相同,因而一时很难取得一致的意见。

(2)由于他一贯软弱,委曲求全,因此他仅有的一次发怒一直留在我的记忆里。

(3)因为这几天氏族事情太多,所以你来了以后我没能及时来看你。

上述例子的“由于”和“因为”不能互换。

19

2、不但、不光、不只

三者都能跟“而且”搭配。

(1)她包的粽子不但好看,而且好吃。

但“不但”有时可以跟“反而”搭配,“不光”、“不只”则不能跟“反而”搭配。

(2)服药后,病情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加重了。

“不但”不能用“不光”“不只”替换。

3、毫、丝毫

作为加强否定语气的副词“毫”和“丝毫”,意思一样,但“丝毫”可以跟“不”、“没有”、“未”搭配,而不能跟“无”搭配。

(1)他丝毫不动摇。

(2)当时,她丝毫没有防备。

(3)你呀,老脾气丝毫未改。

(4)* 他丝毫无缚鸡之力。

将“丝毫”换成“毫”情况则有所改变:

(5)他毫不动摇。

(6)* 当时,她毫没有防备。

(7)* 你呀,老脾气毫未改。

(8)他毫无缚鸡之力。

4、有点儿、有些

表示程度浅的副词“有点儿”和“有些”,意义基本相同,但“有点儿”可以跟“太”搭配使用,“有些”则不能:

(1)心里有点儿不痛快。

(2)心里有些不痛快。

(3)她有点儿太讲究了。

(4)* 她有些太讲究了。

5、太、真

二者都是表示赞叹的副词。当它们都用来修饰一个修饰一个形容词时,“太”就要求后面必须有“了”与之相配,而“真”后面则绝对不能用“了”。

(1)这节目太精彩了!

(2)* 这节目太精彩!

(3)* 这节目真精彩了!

(4)这节目真精彩!

九 语义指向

所谓语义指向就是指句中某一成分在语义上跟哪个成分直接相关。

1、副词“只”和“光”的差异之一就是语义指向不同。二者都可以指向行为动作,也可以指向动作的施事或受事。

(1)他呀,只说不做。

(2)只你会可不行,还得让大家都会。

(3)他呀,只吃肉不吃蔬菜。

上述的“只”都可以用“光”替换。但“只”可以指向数量,而“光”不能:

(4)他苹果买得很少,只买了一个苹果。

(5)* 他苹果买得很少,光买了一个苹果。

2、“分别”和“各自”

20

二者在语义上都可以前指,例如:

(1)张惟和李炀把这事儿又分别告诉了自己的父母。

(2)红红和毛毛各自做了一个毽子。

这两例的“分别”和“各自”可以互换。但“各自”只能指前,不能指后,“分别”则既能指前,也能指后。

(3)红红分别给奶奶和妈妈递了一块热毛巾。

(4)王校长今天下午分别接见了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和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

十 社会心理

如“比”字句:

(1)你的衣服比我的衣服漂亮。

(2)你的孩子比我的孩子聪明。

(3)你的爷爷比我的爷爷硬朗。

例(1)(2)可以说成:

(4)你的衣服比我的漂亮。

(5)你的孩子比我的聪明。

但例(3)不能说成:

(6)* 你的爷爷比我的硬朗。

这是因为用“的”字结构用来指称人是不礼貌的,特别是不能用来指称长辈。

第四章 语言比较

(一)古代汉语—普通话—方言的比较(即朱先生的“大三角”理论)

实例一:

1、古代汉语的人称代词

见于先秦文献的第一人称代词有

我 吾 卬

余(予) 台 朕

“我”用作主语和宾语;“吾” 用作主语和定语,很少直接作宾语,只能在否定句中充当动词、介词的前置宾语。第一人称代词在殷代还有单复数的区别,“余”表单数;“我”表复数。秦始皇統一天下後,規定皇帝自稱用“朕”,以後歷代君王都沿用這一自稱。 第二人称代词

尔 汝 若 乃 而

“女(汝)”、“爾”、“若”可以充當主語、賓語或定語。“而”和“乃”主要充当定语,不作宾语,偶尔作主语。

先秦两汉时期没有发育完全的第三人称代词。

普通话中的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我

第二人称:你,敬称形式:您

第三人称:他

现代方言:

21

第一人称:我

第二人称:你

第三人称:他 渠 伊

2、普通话和方言的第三人称代词是怎样来的?

“之、其”本来是指示代词,用为第三人称代词都有限制。“之”在先秦文献里面主要是两种用法:作定语和作宾语。作定语的时候只能是指示代词,作宾语的时候才有可能是人称代词。“其”一般只作定语。“之、其”都不作主语。

汉代以后,“其”的使用范围开始扩大,到南北朝时期,除开不能独立用作动词宾语之外,第三人称代词的其他功能都已具备,“其”留下的这个空缺还是由“之”来填补的:

乃夜施帷帐,明灯烛,而令帝居他帐遥望之。(搜神记,卷2)

所以尔者,彼有钱财。须者则用之,是故为兄。(百喻经,卷上)

无论“其”“之”,在这期间都仍有指示代词用法:

其人贪戏,但饮酒食脯,不顾。(搜神记,卷3)

其人出外,见他妇女面貌端正,其鼻甚好。(百喻经,卷上) .

卿但遥拜,必无他,我为卿保之。(世说新语,假谲)

甲与乙斗争,甲啮下乙鼻。官吏欲断之。(古小说钩沉,笑林)

这说明“其”“之”并没有同指示代词完全分家,还不是真正的人称代词。

3、南北朝时期,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在文献中出现,这就是“伊”和“渠”。

《世说新语》用“伊”15次,可以出现在主语、宾语、定语各种位置上:

伊讵可以形色加人不?(方正)

勿学汝兄,汝兄自不如伊。(品藻)

自杀伊家人,何预卿事?(汰侈)

使伊去必能克定西楚。(识鉴)

“渠”用作第三人称代词初见于《三国志》,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还不多见。举例如下:

女婿昨来,必是渠所窃。(三国志,吴书,赵达传)

无奈人心复有忆,今暝将渠俱不眠。(庾信,秋夜望单飞雁)

无事交渠更相失,不及从来莫作双。(庾信,代人伤往)

关于“伊”的来源,一般认为是先秦用为指示代词的“伊”(《诗·秦风·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变来的,但现存文献提供的例证太少,难以说明究竟。关于“渠”,吕叔湘先生认为与“其”同源,六朝用于非领格的“其”可能代表实际口语里的“渠”。梅祖麟先生则认为“渠”与“其”无关。他说:“吾五乎切,汝人渚切,渠强鱼切,这三个代表第一、第二、第三人称代词的语词都是鱼部,整整齐齐,象是同一时期的产品。”“可能上古以前就有‘渠’字,这个字在北方方言里失落,保存在南方方言里,一直到魏晋时代才在文字记录中出现。”按梅先生的说法,“渠”在上古以前就已经产生, “吾”“汝”“渠”是同一时期的产品,可是,为什么“吾”“汝”没有在北方方言里失落,唯独这个“渠”会在北方方言里失落呢?这是需要解释的。

“渠”“伊”一般只出现在南朝的作品中,唐代通行范围较广,但后来并未在通语中 22

站住脚跟。与此同时,另一个第三人称代词“他”产生出来了。

4、第三人称代词“他”的来历

“他”在先秦是个无定指示代词(字或作“它”“人+它”),有作定语、宾语两用,意思是“别的”,不单独用以指人,表示“别人”的意思。俞理明1988指出:“专门称人的‘他’最早见于东汉康孟祥、昙果于建安12年(207)翻译的《中本起经》,举了两例:

何故诱他妓女著此坐为?

众人问佛:‘向者一女,并舞至此,瞿昙岂见之耶?’佛告众人:‘且自观身,观他何为?’

俞先生考察了汉末至隋的九种翻译佛经的“他”的用法,结果表明,东晋以前“他”很少单独用以指人,东晋以后就以指人为常了。由不能单独指人到普遍单独指人,“他”字在向人称代词发展的道路上向前跨进了一大步。第三人称代词指人,指的是确定的人。南北朝时代,“他”所指的都是不确定的人,所以还不是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

如果细加区分,南北朝指人的“他”又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包举所有的别人或泛指任何的别人;另一种是专指一个或几个别人。前者如:

年十四,学读书,一日所得,当他一旬。(高僧传,卷6)

虽造作经像,正欲得它人财物;既得它物,贪心即起。(洛阳伽蓝记,卷2) .

后者如:

长房曾与人共行,见一书生??无鞍骑马,下而叩头。长房曰:‘还他马,赦汝罪。’(后汉书,卷82,费长房)

往有商人,贷他半钱,久不得偿。(百喻经,上)

后一种“他”比前一种“他”多一点有定性,与第三人称代词更接近一些。

“他”字用作第三人称代词,最早的例子大约见于《晋书》:

尝大会,温(桓温)使司马刁彝嘲之。彝谓博(韩博)曰:‘君是韩卢后邪?’博曰:‘卿是韩卢后!’温笑曰:‘刁以君姓韩,故相问焉,他自姓刁,那得韩卢后邪?’(张轨传,附张天锡传)④(韩卢,古韩国良犬名)

盛唐以后,用例逐渐增多,逐渐在北方话中成为唯一的第三人称代词。

5、第二人称代词礼貌式“您”的来源

今天北京话里面,第二人称代词有一个礼貌形式“您”。这个“您”是怎么来的? 金元白话资料中,曾经有过一个“您”(或写作“恁”),是“你们”的合音,多用为第二人称复数,也用为第二人称单数。无论复数、单数,都不含恭敬意味。例如:

若您弟兄送他,我却官中共您理会。(刘知远,8)

问众官:‘您怎生料敌?’(三国志平话,下)

恁便做下那肉面山也压不下我心头火。(元刊杂剧,气英布,3折)

你须身姓刘,您妻须姓吕。(太平乐府,卷9)

王力先生认为表尊敬的“您”就是从这个以表复数为主的“您”变来的:最初表复数,后来跟你们分工,专表单数,渐渐由不表恭敬到表恭敬,成为第二人称代词的礼貌式。(《汉语史稿》中册,277—278页)

说表尊敬的“您”从以表复数为主的“您”变来是有困难的。“您”从以表复数为主的“您”变为第二人称代词的礼貌式,必须是这个字沿用不衰,这才有转变的可能。可是北京 23

至迟明代中叶以后已经没有“恁”的说法。今天河北、河南、山东、山西一些地方有“恁”的说法,却偏偏没有产生出一个第二人称代词的礼貌式。这就足以证明这个表恭敬的“您”跟金元时期以表复数为主的“您”没有关系。

我们认为吕叔湘先生关的说法是合情合理的。吕先生认为“您”是“你老(=你老人家)”的合音。③ “你老”合音怎么成为nin这个音呢?吕先生解释说:“老”字脱落元音,只剩下“l-”的时候,汉语汉语里既没有用“-l”作韵尾的习惯,就转成发音部位相同的-n。

实例二:

结构助词

1、普通话连接定语和中心语的结构助词用“的”,连接状语和中心语的助词用“地”。古代汉语中,大致相当于普通话“的”是“之”,如:

予欲观古人之象。(书经益稷)

归妹,天地之大义也。(易经归妹)

先秦汉语中,“之”常见的用法是连接名词和中心语。

但古代汉语没有“吾之”、“我之”、“汝之”、“尔之”的说法,也没有结构助词“地”。

2、近代汉语中“个”也可用作结构助词:

莫怪说,你个骨是乞骨。(张协状元,四出)

山高处个人,好似奴家张解元。(同上,四一出)

(日)神道不吃肥个。(净唱)肥个我不嫌,精个我最忺xian。(同上,一六出) 论诗书,缓视微吟处,真个得趣。(同上,二出)

再生个花佗。(同上,五出)

纵饶挑贩客家,独自个担来做己有。(同上,八出)

3、现代汉语方言中相当于普通话“的”的结构助词各不相同。有的方言用“里”(如宿松方言),有的方言用“个”(如吴语)。

实例三:

1、古代汉语语气词的情况

?A、陈述语气词

“也”、“矣”两个字。这两个语气词一直沿用到后世的文言文里。 “也”字用于表示判断,“矣”字用于表示变化或完成。例如:

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论语·季氏)

于赵则有功矣,于魏则未为忠臣也。(史记·魏公子列传)

?B、疑问语气词

上古的疑问语气词主要是四个:“乎”、“哉”、“与(欤)”、“耶(邪)”。王力把这四个字按其用途分为三种:

纯粹传疑:乎

纯粹反诘:哉

要求证实:“与(欤)”、“耶(邪)”

24

2、普通话中古代的语气全部消失

表陈述语气:呢1、 来着

普通话陈述句里相当于古代“矣”的用“了2”,但一般把“了2”看作事态助词,而不是语气词。

表疑问语气词主要是:吗、 呢2、 吧1

表祈使句语气主要是:吧2

感叹语气:啊

3、宿松方言

用于陈述句的语气:也、 哒1、哦1

表疑问语气: 呢、 哝

唦、 噻、 嗦

吧2、 呗1、 啵

嘛、 嘿、 末

用于祈使句: 啊1、 吧1、 哦2、 哒2

感叹语气: 啊2、 呗2

(二)方言—方言的比较

实例一:

宿松方言有这样一类表处置的祈使句:

(1)把王伢小王灌醉佢!

(2)今朝热,你把衣裳脱脱掉佢!

(3)这一碗饭你吃脱掉佢!

(4)这一碗饭你把佢吃脱掉佢!

这里祈使句的动结式往往是贬义的或中性的,褒义的VC不能进入这类祈使句。 贬义的VC:C表示人或事物离开、消失、损坏、或偏离原来的状态,充当C的动词或形容词有“走、破、穿、烂、死、断、碎、熄、脱、扁、弯、痛、瘦”等,例如:

(5)把佢他里的照相机捶扁佢! / 把佢里的衣裳撕脱掉佢! / 把碗摔脱掉佢! / 把门捶破佢! / 把佢里的衣裳搞邋遢赃佢!

中性的VC:C表示任务完成或达到某种预期结果,例如:

(6)把作业做脱佢!/ 把衣裳洗脱佢!/ 把信写起来佢!/ 把火点着佢! / 把书买倒佢! / 把菜切倒佢! / 把画挂倒佢! / 把鞋着倒佢!

(7)*把衣裳洗干净佢! / *把花放正佢! / *把话讲圆泛中听、周到佢! / *把鞋带系好佢!

黄冈话中,回指的“他”使用范围比宿松方言要窄,一般只用于谓语动词或动结式为贬义的祈使句,较少用于谓语动词或动结式为中性的祈使句,如可以说“把书卖他”“把衣服脱他”“把钱送他”,但不能说“把书买他”“把衣服穿他”“把结婚证领他”。但某些动结式 25

为中性的祈使句如“把作业做了他”,黄冈话也能说。

襄樊话句末回指的“他”的使用大致同黄冈话,但范围比黄冈话稍窄,黄冈话可以说“把作业做了他”,襄樊话则不能说。

湖南话的回指代词不仅可以进入谓语动词或动结式为贬义和中性的祈使句,而且可以进入谓语动词或动结式为褒义祈使句:

(8)把腿跌断他! / 把纸烧成灰他! (贬义)

(9)今朝把衣洗完他! / 把饭煮他/把信发出去他! / 把任务分配下去他!(中性)

(10)把房子布置归一(好)他! / 把椅子摆齐他! / 把帽子戴正他! / 把成绩提高他!(褒义)

武汉话和湖南话祈使句句末的“他”还有更为虚化的用法,例(26)引自李崇兴、胡颖(2006),例(27)引自易亚新(2003):

(11)这件事只许办成,不许办砸,办砸了你就去死他! / 你去听下子听听,听得不耐烦就溜他! / 你没有长脚?你不晓得跑他?

(12)会开一半就溜他! / 你干脆躲他!

回指代词对动词或动结式的选择就形成一个蕴含系列:如果能进入动词或动结式为中性的祈使句,那么它也能进入动词或动结式为贬义的祈使句;如果能进入动词或动结式为褒义的祈使句,那么它也能进入动词或动结式为中性的祈使句。

实例二:

(普)饭好了,吃了饭再去。

(苏)饭好哉,吃仔饭再去。

(宿)饭好着,吃脱饭再去。

(普)不吃了,吃了三碗了。

(苏)勿吃哉,吃仔三碗哉。

(宿)不吃在,吃脱三碗在。

(三)汉语—外语的比较

毛主席在《别了,司徒雷登》里头写的两句话,拿英译本来对照。

(1)多少一点困难怕什么。封锁吧,封锁十年八年,中国的一切问题都解决了。 What matter if we have to face some difficulties ? Let them blockade us! Let them blockade us for eight or ten years! By that time all of china’s problems will have been solved.

拿一种语言跟另一种语言比较,就会发现有三种情况:一是彼此不同,二是此一彼多或者此多彼一;三是此有彼无。

先说异同问题。

26

从语序看:

(2)你在看什么? what are you reading?

英语里面疑问句和非疑问句的语序不同(相同只是偶然),汉语里边语序相同。

(3)他一句话也没说。 He didn’t say anything,或者He said nothing.

汉语的否定句里边常常把宾语放在动词前头,英语里没有这种习惯。

(4)这个电影我看过。 I have seen this picture.

汉语里边动词的受动者如果带上“这个”“那个”的,一般放在动词前头,英语不这样。汉语里如果把这个名称放在动词后头,就好像话没说完,还得说下去:“我看过这个电影,是个惊险片。”

介词的使用也不同:

(5)向雷锋同志学习。Let’s learn from Comrade Lei Feng.

要是孤立起来看,“向”和“from”的意思恰好相反。

(6)在同志们的帮助下。With the help of comrades.

这两个例子是汉语和英语都用介词,但是用的是不同的介词。下面的例子是英语用介词汉语却用动词的例子:

(7)Go by train. 坐火车去。

A book on grammar. 讲语法的书。

A friend from far away. 远方来的朋友

The right man for the job. 适合[做]这个工作的人。

Lady into Fox. 女人变狐狸。(小说名)

第二种情况——一对多的情况。

汉语里边的名词的修饰语,不管它是一个词,一个短语,一个小句,都用一个“的”字连接;英语就有各种不同的连接法。

(1)伟大的诗人。 A great poet.

你的书。 Your book..

你找的人。 The man (whom / that) you are looking for.

找你的人。 The man who is asking for you.

开会的地方。 The place where the meeting will be held, 或the place for holding the meeting.

汉语用“什么”的地方,英语用不同的词:

(2)你要看什么? What would you like to read?

我想看点什么。 I should like to read something.

我不想看什么;我什么都不想看。I don’t want to read anything.

词汇的例子就更多了。

(3)把帽子、衣服、鞋子套在身上的动作,英语中统称为“wear”,如“wear a cap”、wear clothes" , " wear shoes"。不仅如此,英语中“wear”这个义位还可以表示把钻石等挂在身上,甚至留着头发等动作,可以说“wear a diamond" , "She worn her hair in a knob 27

behind”等。而在汉语中,上古这三个动作分别用“冠”、“衣”、“履”三个义位来表示,中古用“著”一个义位来表示,现代用“戴”、“穿”两个义位来表示。

(4)“摇头”、“摇树”、“摇旗(呐喊)”、“摇扇子”、“摇摇篮”、“摇辘护”、’‘摇尾巴”的”摇”,虽然动作的方式不一样,但是在说现代汉语的人看来,这些“摇”的词义并无不同,也就是说,把这些动作归为一类。但是在英语中,这些动作就要分别用不同的词表示,如:"shake head"、“、shake the tree"、 "wave a flag "、 “wave a fan”、"rock the cradle"、 "turn windlass" , “wag tail”等,也就是说,在说英语的人看来,这些动作要根据其方式(包括动作的主体、方向、频率等)的不同分为几类。

动作是如此,事物也是如此。《论语·雍也》:“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这个“水”是江河湖海的统称或任指。“水”的这个义位现代汉语中还保留着,如“水上居民”。这个义位要翻译成英语就很困难,因为英语中没有一个义位和它相当。汉语中的“水上居民”,英语中称为“boat dwellers"。也就是说,说汉语的人可以把“江”、“河”、“湖”、“海”归为一类(当然也可以分开),而说英语的人不把它们归为一类。

又如“笔”。中国最早使用的是毛笔。后来有了铅笔、钢笔、粉笔、圆珠笔等,人们把它们都归为一类,在汉语中统称为“笔”。但是,在英语中,“pen的定义是“an instrument for writing ordrawing with ink. esp. a. a thin short piece of wood, with a thin pointed piece of metal (NIB) at one end which is dipped into ink. b一FOUNTAIN PEN. c一BALLPOINT. d一Quill .”("LONGMAN ENGLISH DICTIONARY")即:只包括蘸水笔、自来水笔、圆珠笔、鹅毛笔。铅笔和粉笔都是另一类,分别称为“pencil"和“chalk";毛笔更是另一类,称为“writing brush",竟然和刷子归为一类了。这也是分类不同的一个有趣的例子。

再举一个表性状的例子。英语的“male" "female”表示性别,既可以指动物,也可以指人。在汉语(不论是古汉语还是现代汉语)中,表动物的性别和表人的性别必须分开,表动物的性别说“牝牡”、“公母”、“雌雄”,表人的性别说“男女”。这也是分类的不同。说英语的人把动物的性别和人的性别归为一类,而说汉语的人要把两者分开。

在各种语言中(或同一种语言的不同历史时期中),把某些事物、动作、性状归为一类,成为一个义位,把另一些归为另一类,成为另一个义位,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第一次分类”。哪些义位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词,这又是一次分类。这是我们所说的“第二次分类”。

(5) I,WE英语中是两个词,古汉语中都用“我”表示。

(6) NO"I,古汉语中在谓词性词语前面用“不”,在体词性词语前面用“非”。

(7) MANY英语中还有much,用以说明不可数名词,而MANY用于说明可数名词。汉语中只有一个“多”。

(8) BIRD古汉语中有两个词和它相应:“禽”和“鸟”。“禽”包括鸟和兽,义域比BIRD宽。

( 9 ) TREE古汉语中相应的词是“木”。“木”既指树,也指木头、木质的,义域比tree宽。

(10) BARK, SKIN BARK是树皮,SKIN是人和动物的皮。在古汉语中,人皮叫 28

“肤”,树皮和动物的皮都叫“皮”。在现代汉语中,三者统统叫“皮”。这是分类不同的一个好 例子。

( 11 ) FLESH FLESH主要指长在人和动物身上的肉,另有Meat主要指吃的肉(但不包括鱼肉和鸡肉)。古汉语中“肌”指人身上的肉,“肉”指动物的肉(不分身上的和吃的)。现代汉语中统统叫“肉”。这也是分类不同的一个好例子。不但分出来的类不同,而且英语和古汉语分类的标准也不同。

( 12) EGG古汉语中相应的词是“卵”。但“卵”的义域比EGG宽,还可以指鱼子,这在英语中叫spawn.

( 13) FEATHER, HAIR古汉语中相对应的有三个词:鸟的毛叫“羽”,人的头发叫“发”,人的其他毛和动物的毛叫“毛”。现代汉语中相对应的有两个词:头发叫“发”,其他都叫“毛”。(鸟的毛也可以叫“羽毛”。)但分类和英语不同。

(14) KILL汉语中相应的义位是“杀”。但KILL的义域比“杀”宽:"He was killed by an accident" , "They were killed with famine”中的KILL〕不能翻译为“杀”或“杀死”,只能翻译为“死”。

第三种情况是此有彼无。

外语有而汉语没有,像名词变格,动词时态,等等。中国人学外语感觉困难,外国人学汉语不感觉困难。汉语有而外语没有,如量词,语气助词,外国人学汉语感觉困难。

(四)普通话内部的比较

以上讲的这些方法适合于语音、词汇、语法研究。就语法研究而论,还要注意以下方法:

1、同义或近义虚词的比较

实例一 体助词“了1”和“过”都可以表示动词的完成,但“过”可以表经历,“了1”不能。

(1)吃过饭就去。

吃了饭就去。

(2)他吃过野菜。

他吃了野菜。

(3)他吃了野菜,现在肚子有点痛。

(4)* 他吃过野菜,现在肚子有点痛。

实例二 都、全、净

一般把“都”“全”“净”都看作表示总括的范围副词,这三个词有时可以互换。例如:

(1)那女人街,满街都是女同胞的服装。

这例的“都”可以用“全”“净”来替换。

其实“都”“全”“净”在意义上是有区别的。首先说“净”。不少工具书上说,“净”表示“全”、“都”、“全部”的意思,即表示总括;又说“净”可以表示“只”“光”的意思,即表示限制。其实,所谓“净”表示总括,或表示限制,都只是一种表面现象。请比较下面例句:

29

光/只 净 都/全

(2)~学生就有一万人。 + — —

(3)我们~不进去 — — +

(4)他们~吃馒头 + + +

(5)他们~吃三个馒头 + — +

实际上“净”表示单纯而没有别的,强调单一性。用“都/全”表示总括,用“光/只”表示限制。

光/只 净 都/全

(6)这个箱子里~是书。 + + +

(7)这个箱子里~有书。 + — —

(8)这些箱子里~是书。 + + +

(9)这些箱子里~有书。 + — + “是”字句有排他性,即除了书没有别的,“有”字句无排他性,即除了书还可能有别的。“是”字句的排他性和“净”强调单一性是一致的,所以“净”能用于“是”字句。必须有两个以上的箱子才能用表示总括的范围副词。

现在说“都”和“全”在语法意义上的异同。

“都”是一个典型的表示总括的范围副词,它总括的方面比较多,可以总括主体,总括动作行为的对象,总括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处所,总括条件。例如:

(10)他们都很勇敢。

(11)我把他们都得罪了。

(13)这个星期他都没来上班。

(14)我在上海、杭州、广州都遇见了我的老同学。

(15)无论夏天、冬天,我都坚持锻炼。

“全”可以总括主体、总括动作行为的对象,但一般不能总括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处所和条件,所以例(11)(12)里的“都”可用“全”来替换,例(13)-(15)里的“都”则不能用“全”来替换。

“都”能用于任指的句子,总括任指的范围。“全”似不能用于任指的句子。例如:

(16)人人都要遵守纪律。

(17)谁都知道这件事。

(18)我什么都不要。

(19)他一句话都不说。

(20)任何人都不会知道的。

(21)每个人都要努力学习。

(22)所有的学生都要参加这次活动。

实例三 等、等等

“等”和“等等”都是助词,单就下面两个例子来看,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似乎是一样的。

30

(1)参加这次高校英语演讲复赛的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

(2)自然界存在着许多的运动形式,如机械运动发声、发光、发热、电流、化合等等。 这两例的“等”和“等等”可以互换。

其实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并不完全相同。

“等”吃了表示列举未尽外,还可以表示列举已尽,前后可以有所列各项总计的具体数字,这时“等”含有“一共”的意思。例如:

(3)我们班同学主要来自北方的五个省: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等。 例(3)的“等”不能用“等等”来替换。

表示列举未尽时,二者也还有区别。

3.1 “等等”一般不用于指人的名词和专有名词之后,“等”不受这个限制:

(4)出席这次大会的,有工人、农民、学生、战士等。

(5)唐代著名诗人有杜甫、李白、白居易等。

3.2 “等等”后面一般不能再有其他词语,“等”不受这个限制:

(6)这次运动会有田径、体操、射击等比赛项目。

3.3 “等”可以附在单个名词后面表示列举未尽,这种“名词语+等”的助词结构通常作主语或定语,不能作宾语。例如:

(7)老张等赶忙过来帮忙,才把搁浅了的船推上了水面。

(8)* 参加会议的单位很多,有京棉一厂等。

(9)??,京棉一厂等也参加了这次会议。

例(4)-(9)里的“等”不能用“等等”来替换。

3.4 “等等”跟前面的词语之间可以有停顿,“等”则不允许有停顿:

? 记得小时候看过一些以体坛生活为内容的影片,如《冰上姐妹》、《水上春秋》、

《女跳水队员》,等等,那生动的故事情节,血肉丰满的银幕形象至今记忆

犹新。

3.5 “等等”可以重复,“等”不能。例如:

(10)这批货物品种很多,包括布匹、手表、收音机、电视机、录音机等等,等等。

2、意义相对的虚词的比较

实例: 时间副词“就”“才”

“就”表示在说话人看来,行为动作或情况发生、进行、完成得早或快。

“才”表示在说话人看来,行为动作或情况发生、进行、完成得晚或慢。

(1)a. 三两分钟就能修好。

b. *三两分钟才能修好。

(2)a. * 好半天就能修好。

b. 好半天才能修好。

(3)a. 三小时就能修好。

31

b. 三小时才能修好。

注意,如果“就”和“才”出现在表示时段的词语之前,情况又不同了:

(4)就三天怎么能完成?

(5)才三天怎么能完成?

这两句的“就”和“才”已不是时间副词,而是数量副词了。二者都表示时间短,但用“就”表示在说话人看来并不多,用“才”表示在说话人看来太少了。

3、说明同一方面问题的虚词的比较

实例一:普通话的被动标记:被、叫、让、给

(1)张三被车子撞了。

(2)他的请求被她婉言谢绝了。(书面语)

(3)他被评为“三好学生”。(表积极意义)

(4)张三叫/让/给车子撞了。(用“叫/让/给”比用“被”常见)

(5)* 张三叫/让撞了。

(6)张三给撞了。

(7)* 他的请求叫/让/给她婉言谢绝了。(“被”多用于书面语,“叫/让/给”多用于书面语)

(8)* 他给评为“三好学生”。

实例二:普通话的处置标记:把、将

(1)把门关好。

(2)你把这本书送给李老师。

(3)我把书拿到图书馆去。

这些例子的“把”一般不能用“将”替换。有人说用“把”是现在的说法,“将”多用于近代汉语中,或者文言中,现在普通话一般不用。但是,我们经常看见电视上厨师教人做菜时说:

(4)将一勺子盐放入水中。

(5)将大蒜、醋、糖一起搅拌。

药品的说明书上也经常可以看到:

(6)将50克药放入100克水中稀释。

例(4)-(6)应是口语化的句子,这些例句里的“将”一般不能用“把”替换。为什么?

原因在“把”字句带有较强的主观性,“将”字句则较客观。“把”字句往往带有句子表示的动作或事件对动作的受事来说是“不愉快、不如意”的:

(7)我把他看了一眼,他就打我。

(8)* 我看了他一眼,他就打我。

4、有无某虚词的比较

实例: 好了

32

有虚词“好了”和不用虚词“好了“的句子的对比:

没米饭吃面条好了。 没米饭吃面条。

你拿去看好了。 你拿去看。

你只管放手干好了。 你只管放手干。

让他去告好了。 让他去告。

通过比较,“好了”表示“不介意,不在乎,尽管放心”的语法意义。

5、形似实异的虚词比较

实例: 以至、以致

“以至”和“以致”都是连词,这两个词字形相近,读音完全相同,因此常常有人用错。

(1)搞城市建设不能只看眼前,要考虑到明年、后年( )十年、二十年??。

(2)由于他不听劝告,( )上了别人的当。

例(1)(2)中,“( )”里面填“以至”还是“以致”?

“以至”的意思相当于“直到、甚至”,表示递进关系,即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低到高、由浅到深的递进关系(也可用于相反的方向)。连接的成分如果不止两项,“以至”一般用在最后一项之前:

(3)这项工艺改革成功的话,生产效率将会提高几倍以至几十倍。

(4)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以至”还可以说成“以至于”:

(5)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丝的飞动着,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

(6)对群众的批评采取抵触以至于压制的态度,那是十分错误的。

“以致”则表示“致使”、“弄得”的意思,用在因果复句的主句开头,表示下文所说的是上述原因所造成的结果。这种结果大多是不好的,或说话人所不希望的:

(7)他只听一面之词,以致没有处理好那两家的纠纷。

(8)他腹部连中三弹,以致生命危在旦夕。

“以至”和“以致”的区别是明显的。有时似乎在同一个句子里,既可以用“以至”,也可以用“以致”,其实意思是不同的。例如:

(9)在一片赞扬声中,他变得飘飘然起来,以至看不到自己工作中的缺点。

(10)在一片赞扬声中,他变得飘飘然起来,以致看不到自己工作中的缺点。

例(9)表示递进关系,强调程度加深,意思是“在一片赞扬声中,他变得飘飘然起来,而且发展到了看不到自己工作中缺点的程度”。这里的“以至”可换成“甚至”。例(10)表示因果关系,强调由于上述原因而造成的结果,意思是“他在一片赞扬声中由于变得飘飘然起来,因此连自己工作中的缺点也看不到了”。这里的“以致”可换成“因此”。

第五章 语言解释

这是语言的动态研究,其内容包括:

1、语言现象的产生及发展演变(包括语音、词汇、语法成分和现象的产生及发展演变) 33

语音方面的演变。

“的”(底),都礼切,上荠端;“得”多则切,入德端;“了”卢鸟切,上条来;“着”陟略切,入药知。

词汇方面的演变可从两个方面谈:

(1)概念是怎样变了名称的:

“言语—话”、“道—说”、“面—脸”、“将—拿”、“饥—饿”、“(天)明—(天)亮”,“进—入”、“即—便—就”、“也—亦”的历时替换。

(2)词是怎样变了意义的

?1、1 词义的扩大

?(1)脸。——“脸”字出现较晚。《说文》里没有“脸”字。到六世纪以后才出现,例如:

满面胡沙满面风,眉消残黛脸消红。(白居易昭君怨)

轻匀两脸花,淡扫双眉柳。(晏几道词)

(2)目/眼。 “眼”在最初的时候,只是指眼球。例如:

抉吾眼,置之吴东门,以观越之灭吴也。(史记吴世家)

?“眼”字在汉魏六朝文献中就常作“目”讲。例如:

其人皆深眼,多须髯。(史记大宛列传)

?1、2 词义的缩小

?(1)臭——上古“臭”是“气味”的意思,所以广韵宥韵说:“臭,凡气之总名”。《易经》:“其臭如蓝”。例如:

色恶不食,臭恶不食。(论语)

一熏一莸,十年尚犹有臭。(左传僖公四年)

(2)谷。——《说文》“谷,百谷之总名”。这是“谷”的本义。例如:

汝后稷,播时(是)百谷。(书经舜典)

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论语微子)

?后来“谷”的词义缩小了,它只是稻子的果实。

?1、3 词义的转移

? (1)脚。——《说文》:“脚,胫也”; 《释名》:“脚,却也,以其坐时却在后也”。可见“脚”的本义是小腿。例如:

羊起而触之,折其脚。(墨子明鬼下)

?汉魏时期,“脚”除一部分仍用作“小腿”外,最常见的用法是统指下肢,即整条退。例如:

后以脚疾,遂废于里巷(《晋书·习凿齿传》

34

?东汉魏晋时期,“脚”也有少数指“脚掌”。如:

?时婆罗门嫌王头臭,即便掷地,脚踏而去。(大正新修大藏经·卷6,390)

?随着“脚”的大量使用,“足”的出现频率明显降低,这样“脚”就逐渐代替了“足”。

?(2)涕。——“涕”、还有“泣”在上古是“眼泪”的意思。鼻涕在上古叫做“洟”或“泗”,不叫做“涕”。

有一美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诗经陈风)

? “涕泗滂沱“,毛传:自目曰涕,自鼻曰泗”

念彼共人,涕零如雨。(诗经小雅)

“泪”在口语里取代“涕”或“泣”不晚于汉末。

语法方面的演变。

(1)个体量词从无到有

(2)代词的变化

(3)判断表示从不用系词到用系词

(4)被动表达的变化

(5)动补结构的产生

(6)动态助词的产生

(7)结构助词的产生

(8)语序的变化

(9)语气词的变化

2、句法、语音、语义和语用相结合进行解释

A、注意相关语法形式的演变之间的联系和影响

语法是一个系统,各种语法形式之间会互相影响。有些问题应当联系起来加以考察,才能研究得比较深入。

实例一:动态助词“了”的来源

比如,对虚词的研究在古代就比较重视,但往往只是就单个的虚词作训诂式的解释。20世纪50年底,注意到一些虚词的历史演变,如疑问语气词“吗”是有动词“无”演变来的,动词词缀“了”是由“完结”义的动词“了”演变来的,但没有把它们和句式联系起来。实际上,有些虚词和句法是密切相关的。比如,表完成的动态助词“了”的产生,就和表完成的句式的发展密切相关,在“V+O+了”出现之前,就已经有“V+O”之后加完成动词“毕”“竟”“已”“讫”的句式。而这些句式,在先秦就能看到,到东汉和魏晋南北朝有较大的发展。梅祖麟(1981、1999)把这些联系起来进行研究,很好地说明了表完成的动态助词“了”的历史发展。

动态助词“了”由“终了”义动词“了”发展而来。

35

(1)‘了’用为‘终了’‘了结’义动词

最早见于东汉末年文献:

人远则难绥,事总则难了。(仲长统《昌言·损益》)

仪常规画分部,筹度粮谷,不稽思虑,斯须便了。(《三国志·蜀书·杨仪传》) 《广雅·释诂》:“了,讫也。”

但在南北朝时期,‘了’用为‘终了’‘了结’义的例子还很罕见。

(2)“动(+宾)+完成动词”格式

诸城门吏,各入请龠,开门已,辄复上龠。(《墨子·号令》)

饭已,尽怀其余肉持去,衣尽汙。(《史记·滑稽列传》)

剑斩虞常已。(《汉书·苏武传》)

这种格式南北朝盛行。

俱乞食讫,还至世尊所。(东晋·僧迦提婆译《增壹阿含经》)

谢公与人围棋,俄而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世说新语·雅量》) 谢与王叙寒温毕。(《世说新语·雅量》)

‘了’从唐代开始进入“动(+宾)+完成动词”的格式,并且逐渐占据优势。 半啼封裹了,知欲寄谁将?(孟浩然诗)

何日桑田俱变了,不教伊水向东流。(李商隐诗)

直至黄昏,收兵不了。(《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

(王力《汉语语法史》引有晋代例:“珍又每见根书符了,有所呼召,似人来取。”出葛洪《神仙传·刘根》)

(3)“动+了+宾”格式的出现

唐五代的例子,除去似是而非和时代不可靠的,只有寥寥几个。

见了师兄便入来。(《敦煌变文集·难陁出家缘起》)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李煜《乌夜啼》)

(4)‘了’怎样由动词变为动态助词

梅祖麟1981

‘了’表示完成貌,结果补语也表示完成貌(一件事总要完成后才有结果,所以结果补语既表示结果,也必得同时表示完成),但两者的语法结构又同又不同:结果补语不但可以放在动宾短语之后,还可以放在动宾之间:

长绳百尺拽碑倒。(李商隐《韩碑》)

无令长相思,折断绿杨枝。(李白《宣城送刘副使入秦》)

‘了’这时只能放在动宾之后。因为完成貌和结果补语的语意功能相同,所以结果补语既有的两种语序便促成‘了’字由动宾之后挪到动宾之间。

实例二: 受事主语句的发展对被动句的影响

蒋绍愚在《『给』字句、『教』字句表被动的来源》(刊于《语言学论丛》第26辑,20xx年8月)一文中,论证了『给』字句是由表给予发展为表使役再发展为表被动,时间大约是清代;『教』字句也是从表使役发展为表被动,时间大约是唐代。时间相隔将近一千年,而 36

两种句式都是由表使役发展为表被动,可见这是一种带有规律性的发展。

蒋绍愚2004在《受事主語句的发展与使役句到被动句的演变》一文中,论证受事主语句的发展,对被动句发展的影响。

在使役句发展为被动句的过程中,有不少句子处在过渡状态,既可以理解为使役句,也可以理解为被动句。如:

(1)五月贩鲜鱼,莫教人笑汝。(寒山诗)

(2)愿为化得红绶带,许教双凤一时衔。(李商隐:饮席代官妓赠两从事)

(3)我的一件梯己,收到如今,没给宝玉看见过。(红楼梦42回)

(4)千万别给老太太、太太知道。(红楼梦52回)

这些句子为什么既可以理解为使役句,也可以理解为被动句呢?这是因为:使役句和被动句有相同之处,即:『教/给』字和『被』字后面部分的基本结构相同,都是『N+V(+O)』,而且几个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也相同,N都是V的施事,O是V的受事。但它们也有不同之处,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在通常情况下,『教/给』和『被』前面的名词和后面的动词的施受关系不同:使役句『教/给』前面的名词是后面的动词的施事,被动句『被』前面的名词是后面的动词的受事。即:

使役句:施事+教/给+N +V(+O)

被动句:受事+ 被 +N +V(+O)

如果在使役句前面出现受事,那么 『教/给』的前后部分都和『被』的前后部分相同,其间的语义关系也都相同,即:

使役句:受事+教/给+N +V(+O)

被动句:受事+ 被 +N +V(+O)

在这种情况下,时间一长,人们就会把『教给』看作和『被』一样,是一个被动标志。这样,『教/给』字句就重新分析为被动句。

上面几个句子之所以可以有两种理解,是因为句子的施受关系是模糊的,具体地说,可以分为二类:

(一)例(1),『教』前没有主语。而且,因为是禁止性的否定句,禁止的对象“汝”已经作为“笑”的宾语出现,在『教』前面补不出主语,所以施受关系模糊,理解为『莫使人笑汝』和『莫被人笑汝』均可。这种句子不多。

(二)例(2-4),『教/给』前没有主语,但可以补出主语。如果补出的主语是施事,这就是使役句。如果补出的主语是受事,这就是被动句。即:

(2)(天)许教双凤一时衔。——使役句

(红绶带)许教双凤一时衔。——被动句

(3)(我)没给宝玉看见过——使役句

(这件梯己)没给宝玉看见过——被动句

37

(4)(你)千万别给老太太、太太知道——使役句

(此事)千万别给老太太、太太知道——被动句

语义上的歧义往往是语法变化的起点。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这几类句子都很容易由使役句被重新分析为被动句。『教』字句、『给』字句由使役句向被动句的演变,就是通过这样的发展而形成的。

这里最值得注意的是例(2)(3)(4)类句子:使役句的句首出现受事。那么,这种『受事+(施事)+教+N+V』的句式,是自古就有的,还是后来才产生的?这和汉语的受事主语句的历史发展有关。蒋绍愚先生选取代表三个历史层面的三部书:《论语》、《世说新语》、《敦煌变文集》来加以考察。

《论语》中除了有『不』和有『可』的句子外,受事主语句动词后面必须有个宾语“之”回指动词后的宾语,《论语》中这种“受事(施事)+动词+之”类型的句子最多:

(5)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为政)

(6)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八佾)

(7)吾道一以贯之。(里仁)

使役句也可以有这种类型的受事主语句。如《孟子·梁惠王下》:『今有璞玉于此,虽万镒,必使玉人雕琢之。』『必使玉人雕琢之』的主语承上省略,实际上是『璞玉』,它确实是『雕琢』的受事。那么,『璞玉必使玉人雕琢之』这种有受事主语的使役句能不能演变为被动句呢?不能。因为这种受事主语句的特点是在动词后面必须有个宾语『之』,而唐以前的被动句动词后面带『之』字的极少。

《世说新语》出现了一种新类型的受事主语句:

受事(+施事)+动词词组

(8)王丞相拜扬州,宾客数百人并加沾接,人人有说色。(政事)

(9)平子脱衣巾,径上树取鹊子,凉衣拘阂树枝,便复脱去。(简傲)

只有受事主语句进一步发展,动词后面不需要『之』来回指了,情况才会发生变化。《世说新语》中出现的这类受事主语句,就是动词后面不用『之』。这种句子在《世说新语》中不多,但是是一种重要的发展。《敦煌变文集》中,这类句式很多:

(10)水体性本润,頑石无由入得。 (廬山遠公話)

(11)百味饮食将来。(八相变)

在唐代也出现了这种带受事主语的使役句:

(12)邪痴多是愚人作,邪曲争教智者行?(维摩诘经讲经文一)

(13)休教烦恼久缠萦,休把贪瞋起战争。(维摩诘经讲经文一)

(14)心贞不共楚王言,眉淡每教张敞画。(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天经讲经文)

B、语义、语用、语音对语法的影响

语义对语法的影响

38

从语义方面看,“使役——被动”的演变是有条件的:

?这件事要/别给他知道——使役

?这件事要/别给他弄砸——被动

?电灯教/叫电工修好了——使役

?电灯教/叫电工弄坏了——被动

语用对语法的影响

宿松方言中,祈使句对“佢”的选择实际受两个方面的制约:一方面,跟回指的“佢”的语用义有关;另一方面,跟祈使句的语用预设有关。

“佢”的语用义是表示说话人意在将听话人的注意力集中到处置的对象(动作的受事)上,以引起听话人的关注,从而敦促听话人对动作的受事实施某种处置。试比较:

(1)你把这些烂菜撂扔脱佢!

(2)你把这些烂菜撂扔脱!

例(1)(2)表示的意思基本相同,二者没有明显差别,相比之下,例(1)带有说话人要听话人把注意力转移到“烂菜”上,从而敦促听话人对此作出处置;而例(2)只是一般的指令,敦促处置的意味要比例(1)弱一些。

袁毓林(1993:7)指出:“从表达功能上看,祈使句的作用主要是要求(包括命令、希望、恳求等)听话人做或不做某事。”祈使句的使用要受语用预设的约束,即“说话人在发出一个指令之前,必须对听话人应该不应该、能够不能够、愿意不愿意执行指令事先作出若干假定”。(袁毓林1993:27)VC为贬义的祈使句的语用预设是:说话人认为他所发出的指令对处置的对象(动作的受事)甚至动作涉及的某一方是不利的、有损害的,说话人在发出这个指令之前,认为听话人不一定愿意去执行这个指令,因而一般需用“佢”回指来强调动作的受事,以引起听话人的关注,从而敦促听话人作出处置。

VC为中性的祈使句的语用预设是:说话人认为他所发出的指令对处置的对象(动作的受事)甚至动作涉及的某一方无所谓好坏,说话人在发出这个指令之前,认为听话人可能会去执行这个指令,因而可在句末用回指的“佢”,但也可不用。如果说话人要加强自己的指令或意志,以便敦促听话人去执行,便用“佢”。例如:

(3)把衣裳洗脱掉佢!

VC为褒义的祈使句的语用预设是:说话人认为他所发出的指令对处置的对象(动作的受事)或动作涉及的某一方是好的、有利的,说话人在发出这个指令之前,认为听话人会主动去执行这个指令,因此,说话人关注的往往不是听话人是否执行指令,而是动作结果的实现,因而这类祈使句一般不用“佢”促成处置,但可在句末用表动作实现的完成体助词“着”。例如:

(4)把衣裳洗干净着。

(5)把鞋带系好着。

C、句法对语义的影响

39

汉语介词、助词一般都是在连动结构中开始虚化的。如处置式中的“把”,被动标记。述补结构、比较句也跟连动结构有关。

实例一:比较结构

上古后期和汉代,又出现了另一个比较词“比”,但它是一个动词,意思是“比较”(或者是“象”,“比照”),例如:

(1)夫世愚学之人比有术之士也犹蚁址之比大陵也(韩非子·奸 弑君)

六朝时期,比较词“比”仍然被用作单个及物动词,意思是“比较”。

(2)王比使君(世说新语·品藻)

(3)王夷甫以王东海比乐令(世说新语·品藻)

动词“比”在古汉语中从来不被用在连动结构中。我认为“比”也是作为V1被用在“V1+O1+V2+(O2)”连动结构中而被语法化为介词的。

然而我们也能发现“X+比+Y+VP”形式,这个形式在后期的上古汉语中没有出现,比较的第二成分后面有一个VP表示被比较事物的性质和特点。例如:

(4)周顗比臣有国士门风(世说新语·品藻)

(5)阿奴比丞相但有都长(世说新语·品藻)

在《史记》中有两个例子V2位置上是形容词,例如:

(6)故其比诸将最亲。

(7)比九世乱,于是诸侯莫朝。

只有到了唐代,大约8-9世纪即中古末期,“V1+O1+V2+O2” (V1是动词“比”)中,V2位置上通常是一个谓词性形容词。例如:

(8)若比李三犹自胜(白居易诗)

(9)官职比君虽较小(白居易诗)

(10)色比琼浆犹嫩(郎士元诗)

以上例子VP位置上的形容词前面都有副词。这些例子在结构上与现代汉语的比较句没有什么不同。因此,我们把动词“比”语法化为介词的时间定在中唐,也就是大约8世纪的时候,而不是象C.N.Li和S.A.Thompson(1980)那样定在15世纪。

实例二:双宾结构

“與、予、遗”本是带双宾结构的“给予”义动词:

(1)(重耳)乞食於野人,野人與之塊。《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2)秦亦不以城予趙 , 趙亦終不予 秦 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康子 饋藥,拜而受之。《论语·乡党》

汉初,出现了一种新的结构:“V1+V2+IO+DO”,在V1位置上的动词是所有的带“给”的语义特征的动词(如“供、递、卖、分),V2位置上的动词是三个不同的动词:與、予、 40

遗,它们也都有“给”的意义。因此,V2是带有“给”义的、但意义已经泛化了的动词,而V1是具有“给”义的具体动词(意思是用确定的方式或带着确定的意图“给”)。所以这个结构在语义上是多余的,因为第二个动词重复了V1已经包含了的“给”的语义。这就是E.C.Trangott(1988)提出的信息强化理论。信息强化可能在语法化的初期出现。“V1+V2+IO+DO”结构举例如:

(4)而厚分與其女财。(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5)欲传與公。(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6)假予产业。(史记·平准书)

(7)间献遗戎王。(史记·货殖列传)

另一发生在六朝的有趣的事情是,出现了新的双宾语结构“V1+DO+V2+IO”。用在V2位置上的词有“與”或“遗”,这一点正与“V1+V2+IO+DO”结构相同。如:

(8)阮家既嫁丑女與卿。(世说新语·栖逸)

(9)送一船米遗之。(世说新语·方正)

双宾语结构的历史演变提供了另一在连动结构中的动词语法化为介词的例证。但这种演变又不同于处置式和比较结构,因为,在“V1+O1+V2(+O2)”结构中,“将、把、比”是V1,而“與”在“V1+V2+IO+DO”和“V1+DO+V2+IO”中是V2。

3、把语言演变放到同类演变的背景上来考察

首先,把某种语法演变放到同类语法演变的背景上来考察。比如,在近代汉语时期,表完成的动态助词不止一个,除了“了”以外,还有“却”“取”“得”“将”“着”等,他们各有自己的语法化的途径以及发展或消亡的过程,但他们既然有相同的语法功能,而又在一个历史时期中共存,彼此之间就会有一定的差别,也会有相互的影响。所以,把它们放到一起来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刘坚等(1992)、曹广顺(1995)正是这样做的,从而提出了“了”由宾语后移到动词前是否受“却”的影响的问题,也由此而探讨了汉语动态助词语法化的规律。

其次,是把某种语法演变放到历史曾出现过的类似的语法演变的背景上来考察。比如,近代汉语中用于选择问句的“还”和“还是”是怎么来的?梅祖麟认为“还”是对中古时期选择的记号“为”的取代。李崇兴(1990)不同意这种看法,认为表选择问的“还”是从“还”的表转折的用法演变来的,他举出“可”和“却”作为旁证:“可”和“却”在近代汉语中都可以联系选择问,他们的来源都是表转折的副词,由此发展为选择问记号的过程也和“还”相同。梅祖麟“选择问是把两种假设的情况并列,让对方选择”,李崇兴“选择问是把两种断定、揣测、拟议的情况并列,让对方选择”。 “还是”进入选择问之前,“还”字已单独用于选择问。例如:

(1)古人还扶入门不扶入门?(祖堂集卷十一,保福和尚)

41

但更多的是用于是非问和正反问,还有用于特指问的。

(2)咄!这阿师,还知道襄阳节度使斩斫自由摩?(祖卷十四,紫玉和尚)

(3)公还诵《金刚经》以否?(变,186页)

(4)师初参夹山。夹山而问:“汝是什摩处人?”对曰:“闽中人。”夹山云:“还

识老僧不?”对曰:“还识学人不?”(祖卷九,黄山和尚)

这类用于问句的“还”,只有加强语气的作用。在这个起加强语气作用的“还”产生之前,有一个表转折语气的“还”。

(5)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乐府诗集》卷二十八的《鸡鸣》

以下就是中唐以后的材料了:

(6)不得人间寿,还留身后名。(白居易:哭皇甫七郎中)

(7)厨非寒食还无火,菊待重阳拟泛茶。(徐夤:辇下赠屯田何员外)

细味《鸡鸣》诗,“还”是“反、反而”的意思,表示出乎意料之外或有乖事理,这还是魏晋六朝的用法。“还”的“却”义由“反,反而”义来,但更虚。(6)(7)才是真正的“却”义。由这几例看起来,“还”有“却”义不会晚于中唐。我们认为,这样的“还”是起加强语气作用的“还”的来源。

在近代汉语里面,“可、却”也曾用来连系选择问。例如:

(8)你说可是我的是,可是他的是?(黄花峪一折)

(9)可是你叫,是那个叫?(东堂老三折)

(10)竟不知我兄弟可曾进取功名也,还是那流落四方?(冻苏秦三折)

(11)足下却要沽酒,却要买肉?(水浒全传四十九回,上海人民出版社19xx年11月版。以下简称“水”)

(12)你三个却是要吃板刀面,却是要吃馄饨?(水三十七回)

(13)武松翻过脸来道:“你要死,却是要活?”(水二十六回)

4、 把近代汉语语法研究和现代汉语方言语法的研究结合起来进行解释

4.1 用近代汉语的研究成果来解释现代汉语方言中某种语法形式的来源和发展演变。 如宿松方言“把”字句,被动句。

1.1 “把”构成处置式的例:

(1)把书看脱着把书看完了。

(2)把车修好着了。

(3)把书送在到学校里去在了。

处置式中另外有一类致使义处置式。这类句子的谓语都由不及物动词或形容词充当,谓语后常有表示结果、状态、趋向的补语,构成“把+N+VC”或“把+N+V得C”(C为补语)的格式,例如:

(4)这些日子把老王忙死着。

42

(5)渠把脸都气白着。

(6)妹妹妹把眼珠眼睛哭红着。

“把”引进工具语,表示动作凭借的工具、方式。例如:

(7)把刀切菜。

(8)把报纸包书。

(9)把桶装水。

“把”的宾语是处所名词,“把”相当于普通话的介词“向、从、朝”。例如:

(10)血把外流。

(11)水把河里冲。

(12)好多人把屋里挤。

宿松方言的“把”的上述用法在近代汉语中都已出现。

“把”字处置句唐代已见用例:

(13)有人把椿树,唤作白旃檀。(《寒山诗》)

(14)把舜子头发悬在中庭树地。(《敦煌变文集·舜子变》)

引进工具语的用法唐代也已经出现:

(15)直把春偿酒,都将命乞花。(韩愈《游城南·嘲少年》,《全唐诗》卷343)

(16)轻将玉杖敲花片,旋把金鞭约柳丝。(张祜《公子行》,《全唐诗》卷511) 元明时期,“把”出现了引进处所和引进动作受益者的用法:

(17)居在人间世,则合把路上经过,向阴云中步行因甚麼?(《西蜀梦》三折[迎仙客]曲)

(18)你敢把囚人放了绳索来!(《元曲选·还牢末》二折,白)

“把”用于致使义处置式:

(19)把个凤丫头病倒了。

“把”表处置和引进工具语的用法唐代就已出现。祝敏彻(1957)、贝罗贝(1989)、王力(1980)等指出,表处置和引进工具语的“把”都来源于用于连动结构的“持拿”义动词“把”,在“V1(把)+N1+V2+N2”中,当N1=N2时,“把”虚化为表处置的介词;当N1≠N2时,“把”虚化为引进工具语的介词。

(20)醉把茱萸仔细看。(杜甫·九月蓝田崔氏庄)

(21)诗句无人识,应须把剑看。(姚合诗)

例(20)的“把”虚化为表处置的介词,例(21)的“把”虚化为引进工具语的介词。

4.2 用现代汉语方言来解释或拟测近代汉语语法的发展演变。

刘勋宁(1985)用陕西清涧方言来论证近代汉语的事态助词“了”是由“了+也”合成的。他首先分析了《祖堂集》中的例句,指出在《祖堂集》“V+O+了”后面必须有另一个分句,只有在“了”后面再加一个“也”才能独立成句,所以,《祖堂集》中的“了也”相当于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吃了饭了”中的“了2”。然后,根据清涧话中“了2”和“也”的语音平行关系,认为“了2”是由“了也”发展而来的。

5、探索语言演变的机制和诱因

刘坚、曹广顺、吴福祥(1995)指出了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几个因素:

43

1. 句法位置的改变。如:“将”“取”“得”等动词进入连动式,处于第二个动词的位置,这种语境使得它们逐渐语法化,先变为补语,最后成为动态助词。

2. 词义变化。如量词“个”可以虚指而放在形容词后面,“好个声音好羽毛“(郑谷:飞鸟),表示事物具有某种性质。再进一步发展可以放到名词、动词后面,“后面个僧袛对看”(景德传灯录,卷8),“今日问个,明日复将来温寻,仔细熟看”(朱子语类,卷115),语法化为结构助词。

又如动词“看”先引申为“测试”义,可以放在另一动词后面。如果用于祈使句中,就语法化为尝试态助词。

3. 语境影响。如助动词“敢”经常用于反诘句的语境,因此,逐渐虚化为反诘副词。 时间名词“时”在假设句中语法化为表假设的语气词。

(1)忆惜少年时,求神愿成长。(寒山诗)

(2)闻身强健时,多施还须吃。(王梵志诗)

(3)更得出头时,换却汝衣服。(拾得诗)

例(1)指过去某时段,例(2)指现在之时。过去或现在表示的行为动作已发生,即已然,例(3)指将来,表示的动作是尚未发生的,是将然、未然。

假设的行为、事件显然是尚未发生的,所以,表示假设的助词“时”应是从表示将然、未然的时间名词虚化而来的。例如:

(4)钱财只恨无,有时实不惜。(王梵志诗)

例(4)虽然可以理解为“当有钱的时候不会吝惜”,但由于是指未然,又是跟上句的“无”相对而说,所以也可理解为“如果有的话就不吝惜”。

当“时”用于假设句中时,它就逐渐语法化为表假设的语气词了。

(5)男女有亦好,无时亦最精。(王梵志诗)

与“有”对言,强调的是“没有孩子”这种状况,而不是时间。

(6)若使交他教化时,化尽门徒诸弟子。(敦煌变文集)

(7)我与你四锭钞,肯时卖,你不肯时,赶将去。(古本《老乞大》)

上面例子的“时”都不是指时间,而是指行为、动作、性质、状态本身。

动词“着”在“动词+着+处所名词”的语境中虚化为介词。

4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