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张爱玲色戒有感

参考

读张爱玲色戒有感

张爱玲原著、李安导演的电影《色,戒》,引起了香港文化界广泛的讨论。其讨论的范围,已不仅限于电影,而是提升到文化层次,并扩大到包括张爱玲小说的特色、风格和意义。

知名学者李SF看了三次《色,戒》,为的是研究张爱玲的文本,即《色,戒》电影剧本与原著的差别。李OF从《色,戒》文本读出“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苍凉。

LZF在评论张爱玲代表小说的文章,特别提到张爱玲作品苍凉感的始源。LZF写道:“张爱玲对世界是悲观的,对文明是悲观的,对人生是悲观的。现实中的一切实有,成功与失败,光荣与屈辱,到头来都将化作虚无与死亡,唯死亡与虚无乃是实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张爱玲的作品具有很浓的苍凉感,而其苍凉感的内涵又很独特,其独特的意义就是对于文明与人性的悲观。这种悲观的理由是她实际上发现人的一种悲剧性怪圈:人为了摆脱荒芜而造文明,但被文明刺激出来的欲望又使人走向荒野。人在拚命争取自由,但总是得不到自由。他们不仅是世界的人质也是自身欲望的人质,说到底只是‘屏风上的鸟’、‘被钉死的蝴蝶’,想象中的飞翔毕竟是虚假的,唯有被囚禁和死亡才是真实的。”

《色,戒》中的王佳芝与他的同伴的集体被枪毙,是悲剧的下场,也是结局。死亡之前的一切努力、奋斗,不管是成功与失败、荣与辱,都成了过眼的云烟,像“屏风上的鸟”、“钉死的蝴蝶”样本,已失去生前的意义,--

参考

呈现的是一种身不由己的死亡的静止状态!

XZQ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非常强调张爱玲小说的历史感,认为张爱玲是一个“忠实而深厚的历史家”,具有“强烈的历史意识”。LZF针对这一说法,认为张爱玲的代表小说《金锁记》与《倾城之恋》等的精神特点,并不是它的“历史感”,而是“哲学感”。

LZF是第一个把张爱玲的小说提到哲学层面考究的人,别饶兴味,他指出:“在本世纪中,张爱玲是一个逼近哲学、具有形上思索能力的很罕见的作家。浸透于她的作品中的是很浓的对于世界和人生的悲观哲学氛围。张爱玲具有作家的第二视力。当人们的第一视力看到‘文明’时,她却看到‘荒原’;当人们看到情感的可能时,她却看到不可能;而当人们看到不可能时,她却看到可能。《倾城之恋》告诉人们,世界并非在‘进步’,而是在一步步地走进死寂的荒原。因为作为世界主体的人是自私的,他们被无穷尽的欲望所控制,这种欲望导致了人性的崩塌和爱的失落。只有到了‘地老天荒’、世界走到末日的时候,欲望才会与世界同归于尽,人才可能重新发现和复活天性中的真诚。”

在《色,戒》中,王佳芝与敌伪特务头子的微妙感情,在一般人眼中,是不可能发生的。无他,身份使然,一个是爱国热血青年;一个是出卖民族利益的“汉奸走狗”。结果在小说(电影)情节的铺展下,这段感情却在不可能中而自然地发生了。这正是LZF所说的,张爱玲具有作家的“第二视力”,当人们看到感情的可能时,她却看到不可能—王佳芝原钟情爱国青年领袖邝裕民,这段感情却因王佳芝第三者身份被搁置了;而人们看到不可能——王佳芝与敌伪特务易先生发生的感情,她却让它发生了。 --

参考

LZF以上的文字,均援引自他在二零零零年于岭南大学主办的“张爱玲与现代中文文学”国际研讨会的发言稿。在这次研讨会上,LZF与夏志清

对张爱玲的评价曾作了一次学术交锋,激起了一道道波浪和朵朵的火花。

--

 

第二篇:张爱玲与色戒

张爱玲与色戒

浅析张爱玲与色戒

摘 要:本篇论文主要是对于《色·戒》进行分析和解读。全篇

通过题目、主题等方面对其进行了阐释。“色”体现的是一种感性,

“戒”体现的是一种理性。文本中其实是体现着感性的情感与理性

的警戒,及这两者之间的辨证关系;其次,是对于《色·戒》的主

题的探究,通过对人性的分析,总结出《色·戒》和张爱玲众多经

典的作品一样,只是通过对一件事情或人物的内心的记叙,使读者

明白生活现实或人性本质。小说是张爱玲对于爱情冷酷的揭示和对

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人物命运的关注。

关键词:色戒 感性 理性

有人说《色·戒》是张爱玲最精彩的一部小说,但是,在张爱玲

众多经典小说中,《色·戒》却算不上突出。而且,张爱玲从1950

年间开始写这部作品时,早已经过了她创作力最旺盛、的阶段。初

读《色·戒》总是若有所失,甚至烦闷,因为它没有了张爱玲的签

名式样——她用来诠释、体验世界与世界互动的主观性。本文将试

图从题旨、人物等几个方面对这部作品进行阐释。

一、《色·戒》题目的解读

《色·戒》的题目中,用符号把“色”与“戒”隔开,表明了“色”

和“戒”是整篇小说的主题。

抛开字面意思,去深入挖掘,“色”又是指人的情欲,体现了感性。

在这场美人计中,无论是王佳芝还是易先生,都倾注了情感。“色

张爱玲与色戒

易守,情难防”,王佳芝因为“这个人是真爱我的”,在最后的关键

时刻选择了放弃,导致一切都功亏一篑,甚至搭上了性命。张爱玲

虽然笔触刻薄,但是也在小说最后安排易先生意识到了自己对于王

佳芝的爱。同样也赋予了这个汉奸以普通男人的柔情,演绎了一场

伤感的爱情故事。电影中的易先生是很爱王佳芝的,处决佳芝之后,

他坐在空荡荡的床沿,满眼是泪。张爱玲在《色·戒》出版的卷首

语上写道:“爱就是不问值得不值得。”所以说,“色”字还体现着

“情感”、“欲望”等感性方面的内涵。

而“戒”字,对故事情节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当然,“戒”不

仅指钻戒,还有“防备、警惕”,“警告”和“戒除”的意思。在《色·戒》

中,“戒”字的核心意义,可以解释为警戒。

或者,就《色·戒》的故事而言,“戒”字可以通俗地解释为戒色、

戒情。“色难戒,情更甚”。要理智对待色与情。但是,知易行难!

况且还有人认为“一个无欲无情的空心木偶,活着是没有意义的”。

总而言之,“戒”字表明一种睿智的态度,体现着理性方面的内涵。

易先生,是个懂得戒情的人。他与王佳芝不过是逢场作戏,只把

两人的交往看作是一宗艳遇。在珠宝店里实施暗杀时,张爱玲这样

写道:“他不在看她,脸上的微笑有点悲哀。本来以为想不到中年

以后还有这样的奇遇。当然也是权势的魔力。那倒还犹可,他的权

力与他本人多少是分不开的。[4]”王佳芝死了,可是这份情却在

易先生心中根深蒂固了,随时都会出来刺痛他。这样的情节正反映

张爱玲与色戒

了“色”与“戒”之间的内在的一种辩证关系。

二、《色·戒》中的人性探索

《色·戒》里的爱情是残缺的,尤其少有与爱情的结合。中国传

统社会男女之间的爱情感受与爱情分离,足以成“痛”,足以为“苦”。

《色·戒》既写了感性之爱不能结合的“痛”,又写了永无情爱的

“苦”,此外还有大量的无情爱的“悲”。

《色·戒》之情沉重;是复调的爱情;悲哀地让人感到缺憾。中

国人有着“人之初,性本善”的信念。大概因为婴幼儿对他人没有

伤害形成的概念,却不知那是因为幼儿还不具备伤害他人的能力。

而且,所谓“善”应该有与人为善的意思。其实,人的基因里携带

了两类不同行为的潜质:友善、利他等正向品性发展的潜质;同时

也具有发展负面品性的潜质,那便是自私、破坏性的一面。对于每

个个体,他(她)生长环境促使、允许哪个方面的潜质发展,那些

品质便成为该个体的成人后的品性。

《色·戒》的人性是晦涩的。性的隐私和禁忌,是世界各民族文

明的共同认同。在西方文明中,吃了智慧果的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

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对两性有了羞耻之意,摘下无花果叶盖住了隐

私部位。东方的传统文化,更是含蓄。在中国,性从来是隐性文化,

孔孟之道、礼义廉耻使性禁忌更为普泛。孔子思想和西方基督教、

印度佛教统称为“黄金法则”,标志着人类正在寻求的伦理底线。

爱情是人类最高贵美好的感情,是人与动物最本质的区别。凡是

张爱玲与色戒

读过《色·戒》这部作品的,无不为王佳芝、易先生那种似是而非,

若即若离。并不能称之为爱情但又不能完全否定的两性关系而困惑

不解。不知道两人是何种原因如此的结合。

让我们把人性、动物性从感性和理性的角度出发。还原到整部作

品之中。那么站在历史的角度上,我们就要从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人

物与环境去着手。

《色·戒》既不是张爱玲的偷梁换柱,也不是什么爱情的检讨,

王佳芝不是张爱玲自己,易先生也不是或胡兰成。可以说王佳芝和

易先生是很独特的个体,他们很典型地体现着人的本质。而通过对

于王佳芝和易先生心理、思想的揭露,张爱玲想说明的是人类本性

的某一方面的本质。《色·戒》从动笔到出版经历了近三十年,多

年的修改推敲将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写成了一部仅万字的小说,而

且淡化了背景,浓缩了情节。可就是这一部不足二十页的小说里,

张爱玲给出的是生活的真实和人性的根本以及生命存在的意义。将

时代的残酷与冷漠,人性的虚荣与自私,爱情的无奈都表现地淋漓

尽致,可以说小说《色·戒》给予读者的不仅是眼泪,更是一种无

奈,甚至绝望。这样的感觉烙在读者心中,根深蒂固,难以磨灭。

这正是张爱玲通过《色·戒》所要表达的对于人的认知和对于生活

现实的判断。

参考文献:

[1]张爱玲.《张爱玲作品集》[m].山西省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

张爱玲与色戒

2001-10:379;

[2]郑培凯主编.《〈色︱戒〉的世界》[m].广西桂林:广西师范大

学出版社,2007-11;

[3]李欧梵.《〈色︱戒〉:从小说到电影》.[j].《新华文摘》.2008

年第4期.p88;

[4]刘建平.《〈色︱戒〉撕裂了了我们的历史记忆》.[j].《新华

文摘》.20xx年第4期.p91;

[5]戴锦华.《时尚·焦点·身份:〈色︱戒〉的文本内外》.[j].

《新华文摘》.20xx年第4期.p92;

[6]郑培凯主编.《色︱戒》的世界[m].广西桂林:广西师范大学

出版社,2007-11:105

作者简介:赵天雄(1985—),男,河北保定人,本科,保定广播

电视大学助教,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