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关系论点

开篇

婆媳关系自古以来就很复杂。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女人的地位不断是升高。婆媳之间的矛盾也在随之而升级。尽管在座的的各位都是未婚青年,但是我们不难从越来越多的电视剧中发现不易相处的婆媳关系,如:双城生活,当婆婆遇上妈,麻辣婆媳,双面胶以及各种韩剧。下面我们将从一段视频中开始我们今天的话题。

从这段视频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婆婆和媳妇之间的那种剑拔弩张,步步惊心。儿子的左右为难。 为了让我们今后能更好地处理这个问题。此次我们将从马克思哲学矛盾的观点中来分析婆媳关系

论点:

。矛盾,是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的关系。矛盾即对立又统一,他们是不可分割的,没有对立就没有统一,没有统一也无所谓对立,无论离开对立或者离开统一,都不能称其为矛盾。从婆媳关系来看,母子之爱,夫妻之爱即是对立,而爱同一个人就是其统一。

与此同时,在世界万物中,矛盾是贯穿于每一件事物发展过程始终的,即它存在于一切事物中,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说的既是此理。因此,矛盾具有普遍性。从婆媳关系来看,其普遍性在于1 爱同一个人 2处理婆媳关系是大多数女性都会遇到的。但是事物都具有各自的特点,也就是说矛盾同时具有特殊性。同样从婆媳关系中看,母子之爱,夫妻之爱,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爱即是特殊性。

为了使大家更方便理解,以下是结构图:

母子之爱

婆媳关系论点

特殊性

婆媳关系论点

婆媳关系论点

婆媳关系论点

婆媳关系论点

婆媳关系论点

夫妻之爱

统一 爱同一个人 普遍性

显然,问题已经出现,而存在即合理。面对婆媳问题的存在,我们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为他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也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然而,正如《矛盾论》中指出:“在诸多的矛盾中必有一个是主要的,起着领导作用,决定作用,其他矛盾处于服从地位”所以,“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同样,我们为了使大家更加方便理解,请看另一张结构图:

主要矛盾:爱同一个人

次要矛盾:婆媳间的矛盾

主次方面:从婆媳方面分析——肯定对子(夫)之爱,认清两者纠结于同一个人,互相理解对方对同一个人的失去(占有),共同分享同一个人。

重点论:把握住两人同一个出发点 爱同一个人

接下来针对主次矛盾举例

第一种情况:如果儿子一家都来婆婆这里住,这时婆婆就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婆婆起主导作用,此时,婆婆应该需要做的是,主动的把生活安排得好好的,应该买什么,吃什么,主动和儿媳交心做朋友,征求她的意见,有什么困难积极帮她解决,她想买什么给她钱鼓励她

去买。只要做到了这一切,起到主导着用,儿媳会回报婆婆的,首先她会很尊重婆婆,她会主动做家务,陪你散步,替你分担忧愁,最后婆媳关系会如亲生母女般融洽。

第二种情况:如果我们要是去了儿子家住,这时婆媳矛盾的主要方面就变了,儿媳就成了婆媳矛盾的主要方面,这时的婆婆就要一切听儿媳的安排,尊重她的安排,并且常常表扬她的安排,当婆婆的不要拿架子,要主动的帮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体贴小两口的辛苦,又上班又带孩子又做家务,还要照顾婆婆。

当然矛盾还有许多的不同表现方式,上面提及的只是凤毛麟角,不过对于现代女性来说,我们需要提醒的只有一点:接受婆媳间有矛盾是正常现象。学会允许一些问题或矛盾持续存在一段时间,甚至可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无法解决,抑或根本无法解决。不过,即使问题无解,如果双方在对问题不断的讨论中,逐渐培养出彼此尊重,坦诚而又理解包容的沟通模式,也逐渐学习了解并尊重彼此的需要和坚持才是最重要的。问题似乎永远解决不完,但是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往往是关系深化的契机。有问题,更有爱。

最后,以上我们都是从婆与媳的角度在探讨马克思中的哲学思想。现在,从发展的观点看,三个矛盾中,子(夫)都扮演一个重要角色,这就要求他处理好这个问题,看到处理这个问题结果的利弊。儿子不仅是婆媳关系的敏感地带,更是婆媳关系的链接枢纽。因为儿子,婆媳关系才可能发生,也因为儿子婆媳关系才能够继续、维持和发展。作为儿子他要能够安慰母亲,作为老公他也要能够理解老婆。丈夫是两个女人之间的缓冲地带,也是双方的调解员,虽然辛苦也不要忘了她们如此付出甚至争执往往也都是为了你。让妈妈相信你们一直在努力,让太太知道你看到了她每一份努力。婆婆和媳妇是扁担的两头,挑不好是压垮人的负担,挑好了是装载幸福的收获。

最后的最后衷心祝愿在场的所有女生和所有男生(也包括老师您)都能拥有像毛豆豆和余味那样的美好生活。

 

第二篇:婆媳关系问题的多学科观点整合与有限解决策略设计发表版

1 婆媳关系问题的多学科观点整合与有限解决策略设计

张海钟

(吉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吉林 长春,130012)

(兰州城市学院教育学院,甘肃 兰州,730070) 摘要:查阅CNKI和谷歌、百度30年来的资料,关于婆媳关系问题,生物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文学都有研究成果,形成了一系列理论,比如亲代投资理论、养老资源争夺理论、家庭权力争夺理论、中介失衡理论、历史习俗理论、乱伦禁忌理论、角色失调理论、等差之爱理论、恋母情结理论、亲缘关系理论、成本收益理论、二次分离理论等。这些理论都从不同的视角提出了婆媳关系问题的假说,各自有理,但都难以完整的解释问题的根源,提出的处理原则和对策也都是常识性的。笔者认为,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是造成婆媳关系问题的原因,解决问题的近期策略是道德修养、法律调节、心理控制;中期策略是家庭小型化;远期策略是提高全民经济生活水平,建立养老保障机制。

关键字:婆媳关系;问题;观点;分析;整合

Multidisciplinary point of view integration and limited solving strategies

design of the problem between law mother-daughter relationships

Zhang Haizhong

(School of Education, Lanzhou City University, Lanzhou 730070)

Abstract:Search 30 years of data on the law mother-daughter relations, biology, law, economics, sociology, ethics, psychology, literature from CNKI , Google and Baidu, research findings have formed a series of theories, such as parental investment theory, pension scramble for resources theory, family power struggle theory, intermediary imbalance theory, history and convention theory, incest and taboo theory, imbalanced role theory, arithmetic love theory, Oedipus complex theory, kinship theory, cost-benefit theory, quadratic separation theory. These theories bring forward hypothesis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that the problem between law mother-daughter relationship, each rational, but which are difficult to completely explain the source of the problem, the proposed principles and measures are also common sense. I believe that the problem of law mother-daughter relationship is caused by interaction between biological and social factors, the short-term strategy to solve problem is morality training, legal regulation, psychological control; the medium-term strategy is to smaller families; the long-term strategy is to enhance the people's economic life level, establish pension security system.

Keywords: Law Mother-Daughter Relationship; Issue; Perspective; Analysis; [1]作者简介:张海钟(1963-),男,汉族,甘肃靖远人,硕士,教授,兰州城市学院教育学院院长,西北师大教育学院心理学系特聘教授/硕士生导师,吉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在职博士生,主要研究健康心理学、区域跨文化心理学、女性心理学及高等教育学。

Integration

日本若名律师丹山雅在其著作《婆婆对付儿媳计》中说“如果谁能想出一个绝妙的解决婆媳关系的办法, 应该授予他诺贝尔奖金” [1]。实践证明,家庭日常生活中, 婆媳关系问题和矛盾要比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祖孙关系、手足关系、亲戚关系、朋友关系等其他家庭问题和矛盾多得多、严重得多,可以认为,婆媳关系问题实际上成为社会学和心理学的永恒难题。考察30年学术史,针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涉及到生物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伦理学、文化学、人类学、文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几乎囊括了所有人文社会科学分支和部分自然科学分支。而且,随着网络普及,有人已经开通婆媳关系网,每天都有许多文章讨论这个问题,以女性为对象的各种网站网页都有婆媳妇关系专栏,可见问题严重性。特别是电视剧《双面胶》播出后,更引起讨论热潮。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些学科中有关婆媳关系问题理论假设的综述,进而提出自己的整合学说,就教于学界方家。

一、婆媳关系问题的多学科研究综述 通过查阅CNKI和谷歌、百度30年来的资料,生物学、人类学、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伦理学、心理学、文学都有婆媳关系问题的研究成果,形成了一系列理论,比如生物学的亲缘等差关系理论、亲代投资理论;文化人类学的动物乱伦禁忌理论;经济学的养老资源争夺理论、投资成本收益理论;政治学的家庭权力争夺理论;社会心理学的中介失衡理论、心理学的恋母恋子情结理论、婆媳角色失调理论;历史学的历史习俗积淀理论;发展心理学的二次分离理论等,这些理论假说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分析了婆媳关系问题的根源,但都难以对这个问题作出圆满的解释。

(一)社会生物学的亲缘等差关系理论

研究和实践表明,越是亲近的血缘亲属关系,彼此双方越是能够缓和冲突和矛盾[2]。不同的关系有不同的伦理规范,也有不同的情感类型。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国人对各种人际关系会采用一个双维度的标准,一个维度是关系中的两个人身份角色的距离,另一个维度是关系中两个人的真情交换和义务履行的均 2

衡。在家庭关系中,亲子关系是一种先天的最亲近的血缘关系,而婆媳关系、夫妻关系则没有血缘关系。亲子之间、夫妻之间、手足之间都有来自角色身份规定的情感。梁漱溟区分为应有之情和真有之情[3]。亲子关系是“应有之情”,而婆媳关系、夫妻关系则是“真有之情”。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称之为“等差之爱” [4]。当原本没有亲缘关系,“本不是一家人”的男女,由于相爱“走进一家门”的时候,主要是被“真有之情”推动的。就媳妇而言,婚前与夫家的人一般交往比较少,所以,对丈夫是真有之情,而对公婆和夫家其他成员就只有应有之情。应有之情只是一种根据角色规定的情感,真有之情却是真情实感,当婆媳双方混淆了婆媳关系与母女关系,一方强调真有之情,另一方强调应有之情,两方都不满意。会因为对方无法满足自己的预期而渐生不满[5]。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听到婆婆抱怨媳妇或媳妇抱怨婆婆的事情,这实际上是因为婆媳双方混淆了婆媳关系的“真有之情”和母女关系的“应有之情” 。如果用真情来换取真情,婆媳关系就一定会与母女关系一样,成为家庭关系中新的情感支柱。 (二)生物经济学的亲代投资理论:

研究表明,动物在繁殖后代的过程中,雌雄双方都追求抚育投入与基因遗传收益的平衡,即都期望将各自一半的基因传给子代,但因为雌性的子代投资高于雄性,按照父子关系的不确定性假说、遗弃假说、择偶机会的代价假说就形成了雌雄双方后代抚育态度差异[6]。

这种亲代投资理论可以臆测性解释婆媳关系问题的生物学原理,婆婆对媳妇的所生子女与其儿子的关系存在不确定性(父子关系不确定性假说),导致婆媳之间信任关系难以建立。而且媳妇还可能跟公公有暧昧关系,这种结局将导致自己的利益受到极大损害。媳妇的进入家庭很大程度上剥夺了儿子的其他择偶机会(择偶机会的代价假说),而儿子可是千真万确地拥有婆婆一半的基因,这在生物演化过程中可是犯了大忌,无疑使媳妇丈夫对媳妇及其后代的亲代投入具有某种不确定性,这种状况将加深媳妇对婆婆的高度警惕,造成即使婆婆的好意也会 3

被媳妇理解为别有用心。当然,这种心理机制是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的,根深蒂固于每个女人的潜意识中,导致婆媳关系天然的矛盾和冲突。用同样理论很容易解释为什么公媳之间、爷婿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显然不会达到势不两立[7]。

(三)政治经济学的养老资源争夺理论:

现代的家庭结构和家庭关系都较以前简单,特别是大部分妇女走出家庭进入社会中,家庭不再是她们人生惟一的舞台,婆婆和媳妇作为两个独立家庭的管理者,她们之间的直接联系并不是很多,但这并不妨碍她们之间的争权夺利,联接她们关系的男人便成为其矛盾的焦点。表面上婆媳冲突的焦点是婆婆为了永久地占有对儿子的控制权,媳妇是为了完全得到对丈夫的管理权,但实质是对养老资源的争夺。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交换行为不仅发生存在于市场关系中,而且存在于包括友谊、爱情、亲情在内的多种社会关系中。该理论是建立在投入与回报的基点上的,认为只要有投入就会获得回报。婆婆与儿子的关系、儿子与媳妇关系实质上是一种交换关系,而且婆婆和媳妇二者都想交换到同一种资源,那就是养老资源。Wolf 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妇女是怎样在婆媳关系中为自己的命运奋斗的,这个概念叫“母体家庭”。该理论说,在一个大家庭中,女人精心培育着和儿子之间最紧密的关系,为的都是她将来能在家中获得实力和晚年生活的保障。这种“母体家庭”从本质上讲反对任何其他成员进入这圈子,可是母亲总要给儿子娶媳妇。这样就出现了一个不可解决的矛盾:儿子是母亲惟一的养老资源,孙子是媳妇惟一的养老资源,可是儿子又是媳妇的养老资源,以及孙子的主要投资者[8]。所以婆婆将儿子视为自己希望的实现者和情感的寄托对象,儿子是婆婆的精神支柱,当然会对儿子投入很多,无论在物质上还是在情感上。作为儿子先期的投资者,婆婆为的是在自己年老时得到儿子的回报,但媳妇作为受益者却不愿意承担这一责任,因为她的丈夫同时也是自己的养老资源,她会把和丈夫生活一辈子作为砝码要求其养老,这就造成婆媳双方争锋相对,引发冲突[9]。

(四)应用经济学的投入成本收益理论

尽管我国的正式制度(譬如《婚姻法》)并没有这些规定子女随父姓,只是 4

社会习俗,但习俗也是一种合约,经济学称之为“非正式制度”,这就使婆媳关系完全适用于成本——收益分析法。按照这一非正式制度,婆婆的“收益”一般总是低于“成本”。投资20多年养育的成本,却对“收益”预期心里没底。从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出发,最好是“收益>成本”,但是,一般找对象,很少有男方要求女方的综合条件超过自己的,对婆婆而言恰恰是“成本>收益”,除非婆婆是位有很好“理性预期”的人(譬如媳妇一定会生孙子而不是孙女)。假设儿子和媳妇是“天造一对,地造一对”,至少使婆婆的“成本=收益”(这就是经济学家眼中的“门当户对”),而且小两口一切靠“自力更生”,但婆婆还得面对“娶了媳妇忘了娘”的“感性预期”,生怕自己的投资回报被媳妇“搭便车”,老无所养。“婆媳关系”博弈中,儿子(老公)也是重要的一方,为了达到均衡,让婆媳“双赢”,儿子(老公)往往只好放弃“经济人”地位,主动追求零利益或负利益,即老百姓所说的成为“三夹板的中间一层”。如果仍然无法均衡,那就利用“信息不对称”,弄点“私房钱”安慰安慰老娘,或者猛拍老婆的马屁。当然,非正式制度毕竟还属于社会伦理的范畴,它必定受到许多人类情感的影响。既然约定俗成,做媳妇的应该主动支付些“孝顺成本”,既可以改变老公的“非人”地位,又有利于婆婆建立起对媳妇的“品牌忠诚”,何乐而不为呢[10]?

(五)政治社会学的家庭权力争夺理论

社会冲突论的代表人科塞把社会冲突的根源归结为两类:第一类是物质性的原因,第二类是非物质性原因。其中物质性的原因指权力、地位和资源的分配不均。在家庭系统内部存在着不平等的权威关系,女性是主要的管理者与经营者,而且它的内部管理是以金字塔形构成的。按照中国社会长幼排序,婆婆自然拥有绝对的权力,婆婆和媳妇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但人的支配欲、权力欲是天性,被支配者总想摆脱被支配,而拥有支配权的会想方设法维护其权威。在婆媳关系中,处于被支配地位的媳妇迫于种种压力在一定时间内是无力改变;婆婆会把媳妇当作自己权力的直接威胁者,她们俩是家庭中惟一没有血缘关系的人,缺 5

乏一般亲情关系中的宽容与理解,而家庭成员中即使出现了矛盾,解决起来也因亲情而具有一定的弹性,往往复杂问题简单化,婆媳之间往往因缺乏解决问题的弹性,就有简单问题复杂化的倾向[11]。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权力本质上是经济权力。家庭作为社会的一个细胞,也不允许存在二元权力中心[12]。对于儿媳一方而言,家庭是以爱情为基础建立起来的,靠爱情建立起来的婚姻,在情感上具有排他性和占有性。但因爱情建立起来的婚姻有其短暂性,在热恋过程中,完全不去考虑婆婆的敌视和不满,而结婚后就变得势利,认为只有统帅家庭,击垮婆婆才能得到丈夫以及家庭其他成员或社会人的尊重。最终因婆婆的年老失去经济基础,但是这一二元家庭权力之争需经过长期的斗争[13]。

(六)社会心理学的交换中介失衡理论

在婆媳关系中,联接她们之间关系的男人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他承担着儿子和丈夫的双重角色,扮演着中介角色。埃默森提出了“交换网络”的概念,他认为交换网络由两个或更多个彼此联结的交换关系构成[13]。以三人互动为例:假设A—婆婆,C—媳妇,B--儿子和丈夫,A 与C的关系是通过B 来联结起来的。如果A 与B、B 与C 之间的交换关系的增加会促进A 与C 关系的增强,那么此时B 的联结就是正向的或合作性的,而如果A 与B、B 与C 之间的交换关系的增加会降低

A 与C 关系的交往水平,此时B 的联结就是负向的或者是竞争性的。若儿子这种中介作用发挥得好,可以加强婆媳之间的情感联系;反之,则使婆媳关系恶化,导致婆媳冲突,而且容易使自己成为矛盾的焦点,出现“两面受敌”的困境。尽管母子情深,也难以避免结婚以后这种关系变得复杂的事实。因为夫妻之间毕竟在活动、计划、开支以及交往等方面有更多的共同点。在这些问题上,夫妻观点的一致性往往要超过母子观点的一致性,这是因为儿子和母亲相隔一代,在心理上还是存在着差异,这样就容易造成儿子中介作用的失衡。如果母亲不理解就会产生“儿子娶了媳妇忘了娘”的心态,误认为儿子对自己的感情被儿媳夺去了,而迁怒于儿媳;当儿子特别孝顺,事事听从母亲,儿媳又会怪丈夫不把自己当“自己人” 6

看待,会把婆婆当作自己的“眼中钉”,这样儿媳可能会在自己的丈夫面前说婆婆的坏话,一次可能不要紧,次数多了,儿子可能会对自己的母亲产生怀疑,慢慢地倒向自己妻子这边,对自己母亲的感情减弱。这样联接婆媳的中介失衡,婆媳关系恶化,婆媳冲突发生[14]。

(七)民俗历史学的习俗演变理论

中国古代奴隶和封建社会的最大的特点是宗法制度决定社会及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礼治而非法治的农业乡土社会结构,以纲常伦理为其治国的根本大法。天人和一、政教合一的宇宙本体论指导下的家国一体论,决定了道德伦理规范为教育的最高准则。历代女子教育教材都强调男尊女卑、夫为妻纲、三从四德、从一而终;柔弱静顺、贤孝敬慎、声言寡微、针织茶饭[15]。所以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媳妇始终屈从于婆婆,为此,中国文学史上,由婆媳矛盾而酿成的家庭悲剧可以说是中国传统的叙事作品的基本主题之一,如《寒夜》、《孔雀东南飞》等

[16]。

同时,中国传统社会的“父系”制度强化了生男嗣的重要性。因为对于媳妇而言,要巩固自己在夫家家族中的地位就得靠替夫家生出子嗣,惟有如此才能延绵夫家家族的香火并提供祖先祭拜时主要奉祭的人员。但若生不出子嗣,则恐遭休妻或纳妾的命运。在这重重压力之下媳妇由年轻到熬成婆婆的这一路上,儿子便成为自己最真实的情感寄托也是最重要的生活依靠。然而,这种因文化结构限制而更形强化的母子连结不但造成婆婆对儿子的绝对偏袒,更对婆媳关系而言成了一大致命伤。尽管婆媳关系之难由来已久,但毕竟还是以现代社会表现为甚。个中原因实际上也易于理解,就是因为在传统专制的社会里,婆媳之间的地位差异至巨,一方面婆婆高高在上,另一方面媳妇则俯首如奴。如此,在封建家长制的约束下,媳妇纵然再“强悍”,也自然不敢招惹婆婆,与其分庭对抗的。现代则不同。所谓“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现代民主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从而表现在家庭关系上,使得那些长期倍受恶性压迫的媳妇们终于从无比的艰难中解脱了出来。但也就这样一个解脱,给了她们对抗婆婆 7

和舒展自我的机会,也才因此有了“婆媳斗法”的可能!新时代的婆媳关系与其说是个人之间的矛盾,不如说是传统道德与现代新思潮之间的斗争与冲击[17]。

(八)文化人类学的动物乱伦禁忌理论

在人类科学地认识到近亲繁殖会导致种群退化以前,高等动物就已经“知道”了乱伦的严重危害,因为很多动物甚至在人类诞生以前就已经进化出了避免近亲繁殖的换群行为。漫长的动物进化的历程中,社会性哺乳动物进化出了三种不同的换群模式以避免乱伦的发生:第一种是两性换群模式,自然生活的马群就采用这种模式换群。第二种是雄性换群模式,大多数猴类采用这种模式换群。第三种是雌性换群模式,即群内出生的所有雌性个体在青春期离开其出生的群体,加入到其它没有血缘关系的新群体并在那里生活和繁殖后代,雄性则终生留在其出生的群体里。大多数猿类采用这种模式换群。通过这几种模式换群,高等动物成功地避免了乱伦的发生,也避免了因近亲繁殖导致的种群退化。早期人类也是采用女性换群模式来避免近亲繁殖的。直到今天,世界上绝大多数民族仍然保留着姑娘出嫁的传统,这个传统源自早期人类女性换群的婚配传统。因此,漫长的进化历程赋予那些进入青春期的少女以强烈的换群心理冲动,也即荣格所谓集体潜意识,这种集体潜意识让她们拥有足够的勇气义无反顾地离开她生长的群体进入另一个群体[18]。

结群动物的群体规模与其个体的生存能力成反比例。人类在进化历程中的群体规模的演变也遵循着这一定律。早期人类族群中年长女首领的入群认可是少女换群成功与否的关键,因为她有责任把握群体中女人的生殖能力与男人的供养能力之间的平衡。换群少女的身心都融入新群体才是换群的完成。在漫长的换群历史中,女首领权威性的入群认可总是新人入群的前提。即使换群少女选择一个群体而恰好女首领也有同意接纳的意向表示,也只意味着换群活动的开始。换群少女还必须做很多努力与女首领和整个群体进行长时间的情感磨合,才能使换群过程顺利进行。这就形成了数千年来媳妇顺从婆婆、婆婆领导媳妇的非理性心理定式[19]。

8

随着人类逐渐进化发展和个体适应能力的不断提高,人类生活的基本单位也由“浩浩荡荡”的能人群体逐渐演变成了现代家庭。那个“换群”而来的年轻女子演变成了现代家庭中的新媳妇;而那个高顺位的年长女性演变成了今天的婆婆;她们之间的关系也自然演变成了婚姻制度下的婆媳关系。但是,在自由恋爱和核心家庭流行的时代,家庭中的女首领(准婆婆)的认可不再具有权威性和决定性了。然而,在婆婆的潜意识里,她的认可仍然是姑娘能否走进家门的“路条”。如果儿子带回的女友——换群少女——恰好被她的直觉所认可,未来的婆媳间便没有非理性的心理障碍,两人之间也容易顺利发展出和睦的婆媳关系。相反,如果准婆婆潜意识里对未来儿媳不认可,她往往会固执地拒绝这个姑娘走进家门做媳妇。所以,早期人类的这些非理性的换群行为,为现代人理性地绕过婆媳间非理性心理障碍树起了参考坐标,但让每位婆与媳都清除其心灵深处的非理性心理定式是不可能的[20]。

(九)社会心理学恋母情结固着理论

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文艺评论家用弗洛伊德理论分析《孔雀东南飞》的悲剧。根据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如果深入到孤儿寡母的潜意识,我们不难发现,正是或隐或显的“恋子情结”使婆婆在儿子的婚姻上进退两难,对媳妇产生怨恨、忌妒之情,并刁难和折磨媳妇。软弱儿子的“恋母情结”不但使矛盾难以调和反而有所激化,悲剧也就再所难免[19]。弗洛伊德认为:“儿童把自己的父母当作最早的爱恋对象,这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完全正常的。但是他的利比多不会始终固着于这些最早的对象上,后来,它会仅仅把这些对象当作样板,而且等到最后选择对象的时机到来时就会逐渐从这些对象过渡到某些外界人物身上。由此可见,只要一个儿童不面临与社会不相适合的危险,他同自己父母的这种分离便是一个不可逃避的任务[20]” 。 儿子迟早是要走出母亲的影子去独立面对人生的婚姻、爱情、家庭,母亲也应鼓励儿子这样去做,可母子间牢固的“俄狄浦斯情结”却总使他们剪不断,理还乱。

儿子的“俄狄浦斯情结”是成长中的正常现象,但任何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 9

儿子依恋母亲,母亲对儿子的感情更是深厚的。儿子结婚之后,与媳妇如胶似漆,对母亲若即若离,婆婆已切切实实地品尝到了“娶了美人丢了妈”的滋味。同时,在生活起居上,儿子不再需要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由媳妇来代替原先婆婆为儿子所做的,婆婆感到自己对儿子的感情和儿子对自己的感情日渐淡薄,甚至疏远了她。自己含辛茹苦培养的爱子竟轻而易举地被另一个女人拥有,又怎能不生嫉妒之心呢[21]?嫉妒心理、占有心理导致婆婆将对儿子的怨全转化为对媳妇的恨,甚至由于女性的敏感多疑心理特征,可能会导致婆婆怀疑媳妇在儿子面前“嚼舌头”,总之,这些“恋子情结”表现的淋漓尽致,是导致婆媳关系不和的心理原因,母亲对儿子的态度是无私的奉献与自私的“占有”所构成既相矛盾又相统一的心理表现。

(十)发展心理学的二次分离理论

如果依照发展心理学的观点,健康的母子关系要经历“二次分离”。第一次分离是“孩子的分娩”。“第一次分离”的结果是孩子由纯然的对母亲的依赖到自己独立的探索世界,尽可能的摆脱母亲的干预而独立自主。第一次分离如果成功的话,对母亲和孩子都是双赢的:母亲除了对孩子尽必要的照顾之责外,把生命的重心放在自己身上,依然的追寻自己的情感、事业及成长;孩子则可以自由的发展自己。假若,“第一次分离”不成功,就会导致母子的“情感依恋”及“互赖”的现象。尤其是母亲本人的心理不成熟或情感遭受挫折,如离婚单亲、老公背叛、家庭意外事件等,都可能造成母亲把生命的重心放在孩子身上,全神贯注着孩子的每个动向。这样的母亲情感失衡,过多的“爱”孩子,从而对孩子施加了更多的压力和期许。孩子也回很痛苦,面对一个“完美的”、“严厉的”母亲,也容易发展出“依恋型人格”或“畏缩型人格”——躺在母亲的怀里不想长大或长不大[22]。

“第一次分离”为孩子的“第二次分离”——结婚成家埋下了伏笔。如果说第一次的分离不成功,孩子结婚后(从恋爱开始),母亲便有被孩子遗弃的感觉,孩子也会产生“新婚焦虑症”——不适应婚姻生活,甚至在潜意识里期待妻子既 10

是“太太”又有“妈妈的感觉”。这是很危险的信号!母亲想回到从前儿子只对她一人依恋的局面,而现实不许可,母亲的行为出现“退化现象”——情绪多变、敏感、脆弱等。其实,母亲“行为退化”的心理需要是“儿子的关注” [23]。

除了上述几种理论之外,有的学者还提出如下观点:解放前, 农村婆媳关系一直是不平等的, 婆婆占主导地位, 儿媳处于被动地位,新中国成立以后,新文化思想使儿媳摆脱了传统的枷锁;婚姻自由确立了儿媳的家庭平等地位;土地公有使儿媳摆脱了对公婆财产的依赖;经济独立为农村婆媳关系的转变奠定了物质基础,但有些家庭中儿媳妇却反过来压迫婆婆,造成了许多家庭矛盾,影响和谐社会建设[24]。刘彩玲, 李桂梅在《现代家庭婆媳关系的理性探索与关怀》中认为,传统家庭中由于经济因素、居住方式、文化因素,婆媳矛盾以婆婆为主体, 婆婆是强者, 专制的婆婆在家庭中处于重要的地位。随着女性的经济独立、社会地位的提高, 各种权利逐渐确立和扩大, 反对男权, 提倡男女平等使得女性突破男权思想和家长制的控制, 使传统家庭的婆媳关系受到挑战。现代家庭的婆婆已无威风可言, 但婆媳矛盾中固有的敏感、微妙的状态仍然存在。由于文化差异、个性差异、经济利益、血缘之爱、亲情之爱的差异导致的矛盾越来越严重[25]。还有学者在解密婆媳难相处的十大根源提出,争风吃醋、抢夺家权、观念冲突、同性相斥、混淆关系、父系制度、心胸狭隘、代沟问题、沟通不良、人格缺陷是婆媳妇矛盾的根源[26]。

二、婆媳关系问题的多学科处理原则和策略综述

前述有些理论的作俑者和信徒们依据自己的理论,分别提出了处理婆媳关系的原则和策略,这些策略中有的可以通过婆婆、媳妇、儿子(丈夫)的行为自我控制来实现,但更多的则需要立法或道德修养来完成,但总体而言,悲观论比乐观论者多,所提出的建议都是常识性的、伦理性的,希望通过当事人的相互关怀宽容体谅实现和谐,缺乏深度可操作性意见。

(一)文化人类学的原则和策略建议

11

按照文化人类学的推论,要保证家庭和谐,首先,准婆婆应该无条件认可准儿媳,特别是当非理性情感倾向于拒绝的时候,一定要用理性控制情绪,因为“女族长”的认可不再是“换群”的前提。其次,婆婆要真心付出关爱,成为新媳妇的心灵依托。因为“换群”的年轻姑娘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群体,只有在找到一位高辈份的女族长为依靠后,才能安心舒心地将身心融入这个新群体。这种心理定式至今仍存在于每一位新媳妇的心里,她的身心需要“女族长”的保护和抚慰。第三,青年女子在准备过门和过门以后,都应该多说一些表示感激甚至是讨好婆婆的话,尽量高频率地使用尊敬与亲昵的称谓,多做一些对婆婆表达尊敬顺从和依赖依恋的行为举止。第四,婆婆一定要给儿媳准备一个结婚仪式即婚礼。因为仪式对人们非理性心理的影响远大于我们理性的估价。今天的新婚女子同样需要一个仪式作为她心理转换的契机,才能顺利完成从一家的姑娘到另一家媳妇的心理转变。第五,准媳妇和新媳妇要尽量减少对婆家母子关系的影响。因为母子关系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这是母子关系特殊性的自然体现。第六,经常互赠些礼物,包括分享食物和语言安慰。第七,婆媳间要多些体肤接触和互相陪伴。因为人类是典型的结群性社会动物,相互陪伴和抚摩是增进情感的纽带。总之婆媳关系本身是既无血亲又无姻情的。与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相比,婆媳关系缺少自行化解矛盾的先天机制。因此,理性地回避非理性心理定式对婆媳关系的负面作用,就有机会让社会有更多的和睦婆媳,更多的幸福家庭和更多的灿烂笑容[27]。

(二)认知心理学的处理原则和策略建议

中国妇女报 20xx年1月8日报道,全国妇女发展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59.81%的婆媳关系相处良好,表示“没有太大意见,从未发生过争执”。这一比例大大高于20世纪世纪80年代的调查结果。调查数据显示,婆媳关系处理良好的媳妇拥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80%,婆婆中拥有初中(含)以上文化程度的占40%;婆媳关系处理不太好的媳妇中拥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2%。可以看出,受教育程度是影响婆媳关系的重要指数。

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发现,在认知心理学中对学习迁移的探讨与认知结构密 12

切相连,媳妇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和经验,这些知识和经验便在主体中建立一定的心理结构。这种心理结构不断调节人的行为,使媳妇更好的适应和改造环境,媳妇的心理结构是知、情、意的统一,而认知结构便是心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接受教育的过程,实则是学习知识和经验的过程,接受到的知识信息量越多,在长时记忆中储存的线索就越多。当媳妇面对婆媳矛盾时,就越有可能出现理智行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女性大多数能接受高等教育,因此矛盾相对比较少。这说明媳妇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将会很大程度的影响媳妇处理婆媳矛盾。所以,解决矛盾的途径之一就是提高女性的文化程度[28]。

(三)社会心理学的处理原则和策略建议

根据社会心理学的理论,解决婆媳关系的的原则是:首先,婆媳相互尊重和谅解,双方都要承认对方有独立的人格和经济地位,养成民主家风,互不干涉隐私。其次,婆媳之间尽量避免争吵,不要传播矛盾。其三,物质孝敬与情感交流相结合,在中国养老机制缺失的情况下,媳妇要和给予老人经济上的赡养;其四要发挥儿子的中介作用,儿子作为双方关系的中介点,儿子要学会帮助婆媳进行心理沟通,婆媳之间出现矛盾,儿子可要起疏导作用;其五要促进家庭规模的小型化,因为家庭规模越小型化,家庭中的代际层次越少,家庭关系便越简单化,家庭中的民主氛围也越浓厚。相反,家庭规模越大,代际层次越多,则家庭关系越复杂[29]。转型时期的中国家庭发生了裂变,家庭结构趋向小型化、核心化,核心家庭成为现代家庭模式的潮流,这种潮流对解决婆媳关系有很大帮助。

(四)家庭社会学的处理原则和策略建议

新世纪以来,许多社会学者针对婆媳矛盾提出了解决的原则和策略,比如唐重振通过农村婆媳关系变化的制度分析认为,为了寻找新时代的农村婆媳关系平衡点,进而化解紧张的婆媳关系,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议重塑传统“孝”文化, 发扬中华民族敬老的传统美德;基层政府应大力宣传尊婆爱媳的典型, 在农村形成良好的尊婆爱媳风气;建立农村婆媳纠纷调解机制, 使婆媳的矛盾解决在初发状态[30]。刘彩玲、李桂梅认为,如果我们把关怀伦 13

理学理论运用于中国现代家庭婆媳关系矛盾的解决, 那么婆媳关系理所当然是关怀者(主体) 与被关怀者(对象) 的关系。在实施关怀的过程中婆婆关怀了媳妇, 媳妇应该感受到了婆婆的关怀, 同时媳妇承认婆婆关怀了她;或者媳妇关怀了婆婆, 婆婆应该感受到了媳妇的关怀,同时婆婆承认媳妇关怀了她。只有凝聚了婆媳双方的爱的联合, 才能使家庭团结一致, 才能达到家庭思想的统一。也只有在这种前提下, 婆媳间的个性差异、能力差异、智慧差异、知识差异等这些表面的现象才会显得微不足道。构建以爱为前提的经济关怀、物质关怀、精神关怀和人格关怀, 这样才有可能达到处理好婆媳关系的目标[31]。林世芳则在《社会学新问题:婆媳不和现象》中根据理论实践分析提出,首先是媳妇进门婆婆交权,其次是如果水火不容,最好分居,另外就是提高女性的受教育水平[32]。

三、婆媳关系问题理论的整合和解决问题的对策设计

在写这篇论文的过程中,笔者试图寻找西方社会处理婆媳关系问题的策略,通过查阅资料发现,有些出国的中国媳妇总是赞扬西方婆婆多好,认为西方社会并没有太多婆媳关系问题,倒是听有国外朋友谈起过丈母娘和女婿的关系挺难相处,不过也是很少的比例。西方的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相对独立,一般成年子女结婚后,父母对子女小家庭的内部事物干涉很少,而且父母一般自己有养老金,不需要子女赡养,这样父母子女之间相互尊重,友好往来,有事儿互相帮帮忙,反而增进了相互之间的情谊[33]。有的海外学者通过自己的体会,总结了美国婆媳关系处理的原则。婆婆原则是绝对不干涉儿子找对象;绝对不干涉儿子和媳妇未来的生活。媳妇原则是绝对不指望结婚的时候从婆家得到一分钱;搬家,买房,装修,绝对不指望婆家任何帮助[34]。

但令人惊奇的是,英国剑桥大学心理学研究者特里·阿普特,积累过去20年的研究,在倾听了163个人的婆媳故事后,写成《你要从我这得到什么?》,20xx年7月在美国上市。这本书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就是:婆媳关系远比岳母和女婿的关系紧张。书中写道,60%的受访女性认为,与婆婆的矛盾让她们长期感到有压力;仅有15%的男性抱怨说,岳母让他们很头疼——先不管他们是不是 14

在插科打诨。而婆媳争论的焦点则是育儿和做家务的方式[35]。20xx年以来大陆电视台播放的令人烦恼的韩剧则充分说明国外的婆媳关系问题决不亚于中国。至于印度的婆婆媳妇关系则因嫁妆问题而不得不制定《反嫁妆法》,结果又造成新的问题,不得不再次修改[36]。日本为了解决婆媳关系问题还举办婆媳学校,很有特色。《日本新华侨报》报道,中国媳妇出嫁日本,不仅文化差异难以适应,心理适应问题更加严重[37]。在对照本文开头的一句话,我们可以进一步断定,婆媳关系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性,那些嫁到美国的中国媳妇的体验式报告并不可信。

现在我们回头来讨论前述各种理论的解释力问题。我们假设生物学、人类学、心理学理论完全正确,即造成婆婆媳妇矛盾的根源是婆媳有“换群女首领和少女”的集体潜意识;由于亲缘血缘关系,婆婆媳妇不可能亲热如亲子关系;婆婆有恋子情结、儿子有恋母情结,这些都是经过生物进化和文化进化形成的生物本能和文化谜米,是不可能改变的,只能是压抑。因为我们人类的现行文化与本能和谜米是严重冲突的,也就是佛罗伊德心理学中的超我和本我的冲突,或者说自然生物性和社会文化性的冲突,但我们不可能回归到原始社会乃至动物社会,人类为了种族发展不得不牺牲本能。

那么,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有两个退而其次的策略可以选择,第一就是改变我们的习惯,采取男嫁女娶方式组合家庭,但两个男人(女婿和岳父)的矛盾如何表现,我们不得而知,而且这种习俗改变非人力自觉所能为,即使现行法律鼓励男嫁女娶,政府行为也无能为力;第二策略就是保持习俗现状,着力解决两个”天敌”的本能和集体潜意识以及非理性心理定式的竞争和矛盾,也就是解决家庭政治经济、社会伦理、心理感情方面的矛盾,而要提出良好的策略还需要参照一些成功例证。

首先分析国外,美国和其他国家婆媳矛盾相对比较少的原因之一是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婆婆有退休金养老金,同时法律规定父母要抚养子女,但子女不必赡养父母,子女18岁以后完全独立,不与父母一起居住。其次分析国内,中国 15

的婆媳关系问题农村多于城市(主要是经济问题,婆婆无经济来源,需要媳妇养活);家庭贫穷的多于富裕的(完全是经济问题);媳妇不贤惠的多于贤惠的(虽然贫穷但相依为命,也是经济问题);婆婆厉害的多于宽容的(道德修养问题);婆婆没有工作的多于有工作的(经济问题);婆婆家庭地位低的多于地位高的(经济政治问题);文化程度低的多于文化程度高的(主要是经济问题,文化程度高有工作,不与婆婆争高低);婆媳合住的多于分居的(也是经济问题,有钱才可以分开居住)。

就此可以发现,根本问题是经济问题,所谓家庭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心理问题最具决定性的是经济问题,只要家庭经济生活水平达到一定高度,给老人一定的养老金,或者老人有退休金,就可以避免媳妇掌权遗弃婆婆;就可以分开居住,实现家庭小型化,减少矛盾。但是,就目前中国的经济状况而言,绝大多数工人农民是没有退休金的,养老金制度正在建立之中,这就不得不再退而求其次,依靠法律调节,正如现行法律规定子女必须赡养父母;依靠婆媳双方的道德修养,正如本文第二部分提出的尊重谅解宽容孝顺关怀等等;同时依靠心理教育调节,比如提高女性的文化程度,比如前述儿子的中介作用,家庭心理治疗等。但是这个方案是就一般规律而言,即使经济问题解决了,还会有许多特殊情况,比如婆婆需要男孙子,而媳妇生育的是女儿;比如婆婆认为自己付出养育成本,要求儿子报答;比如婆婆大病,需要照顾,婆媳还会发生矛盾;比如婆婆或媳妇成为高级干部,弱势方也只好忍耐;比如婆媳某方有人格缺陷等等。这些特殊问题需要特殊解决。只要有人和人的相互作用,就会有矛盾,在这一点上,婆媳关系和亲子关系、夫妻关系、朋友关系、亲戚关系、同事关系一样,矛盾永远消除不完,政府、学者、社会服务机构只有不断探索减少的策略。 总而言之,如果把生物学、人类学、心理学因素多归结于生物因素,把政治、经济、社会、伦理因素都归结于社会因素,我们可以说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是造成婆媳关系问题的原因,中国婆媳关系问题减少的近期策略是道德修 16

养、法律调节、心理控制;中期策略是家庭小型化;远期策略是提高全民经济生活水平,建立养老保障机制,但许多特殊问题还需要特殊解决。

注释:

[1]谢洪英,杨健:婆媳关系道德简析[J].道德与文明,1992(3): 23-24 [2][3][4] [5]佚名:中国婆媳关系难相处的心理根源[J].中华心理教育网,2008-1-10

[6][7]佚名:婆媳关系难以融洽的生物学解释[J].

http://dew200year./117617717.html,2009-06-01

[8]笑东:最后一代传统婆婆[J].社会学研究,2002 (3) :81- 82.

[9][11] [13][14]朱东丽:婆媳冲突的社会学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1):118-121

[10]佚名:婆媳关系的经济学分析[J ]./home.asp?m_id=19404

[12]马尔科姆·沃特斯:现代社会学理论[M]. 第2 版. 杨善华,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78.

[13][29]邓伟志,徐榕. 家庭社会学[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89

[15]张海钟等:现代女性心理学导论[M].中国档案出版社,2007:55-59

[16]刘传霞: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婆媳关系[M].东岳论丛,2004,25(2):99-1003

[17] [26]爱燕双飞:解密婆媳难相处的十大根源[J].,2009-01-07 07:10

[18][27]李红月:禁忌、换群与微妙的婆媳关系[J].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长春市委员会主办内部资料.议政,2002(05):15-19

[19]刘雄平.俄狄浦斯情结与现代文学作品中的婆媳矛盾[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26

(1):56-58.

[20](奥)弗洛伊德著,林尘等译: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 C]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108

[21][22][23]刘荣荣:婚姻中的“恋母情结”与婆媳关系[J]..cn,2008-05-30 23:05:36

[24][30] 唐重振:农村婆媳关系变化的制度分析[J].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xx年(7):65-68

[25][31]刘彩玲, 李桂梅:现代家庭婆媳关系的理性探索与关怀[J]. 株洲工学院学报,2005(09):57-59

[28]张继平:婆媳关系的心理学分析与对策[J].河西学院毕业论文系统,2009(07).

[32]林世芳.社会学新问题:婆媳不和现象[J].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xx年(4):93-96

[33][34] 佚名:看看美国人怎样处理婆媳关系[J].http://bbs.,2008-4-20

[35]佚名:英国学者写了本书专门讲婆媳关系[J]..cn20xx年12月 17

05日

[36]佚名:媳妇婆婆违法数量太多,印度准备修改反嫁妆法[J].中国网 ,2008-09-04

[37]佚名:日本的“婆媳学校” [J]. 海峡都市报(福州),2009-08-03

参考文献:

[1][英]达尔文.人类的由来[M].商务印书馆,1983.

[2]张昀.生物进化[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俄]克鲁泡特金.互助论[M].商务印书馆,1963.

[4][美]威廉·A·哈唯兰.当代人类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5][美]M。E。斯皮罗.文化与人性[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6][德].爱里希.弗洛姆.人类的破坏性剖析[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2000.

[7][美]爱德华·o·威尔逊.论人性[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8][美]安东尼·华尔士.爱的科学[M].团结出版社,1999.

[9][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M],商务印书馆,1985.

[10]杨宁宁.“婆媳矛盾”文学现象的心理分析[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xx年,21(1):37-40

[11]毛新青.对现代家庭婆媳关系的思考[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1(1):22-24

[12]郭秀娟.浅析当代农村家庭婆媳不和现象[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4,16(4):44-46

[13]李春萌. 婆媳关系的人类学分析[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5 (1):36.

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