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桐华小说的读后感

桐华笔下的男女之恋

从《大漠谣》到《云中歌》,从《曾许诺》到《长相思》,一个曼妙女子与两个男人纠结的故事,在桐大的笔下,表现为一段又一段的虐心之恋。

主人公都是有个性、有能力、有特色的女子,玉谨、云歌、珩、玟小六,有的善于经营和研读人心,有的善于厨艺,有的善于药物,有的善于使毒。她们都有曲折的人生经历,玉谨从狼女变成少女,云歌从隐居转到都市,玟小六从被人追杀到成为郡主。在她们的人生旅途中,都有两个为他们心仪的男子,而其中之一,则是把她们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的男子。玉谨因孟九而心碎,霍去病对玉谨情根深种,而孟九也是愿意拿生命来成全玉谨幸福生活的男子。云歌对玉珏动情,后因觉欺骗移情刘弗陵,而玉珏却也是愿意为她付出生命的男子。珩为蚩尤心动,而少昊也对她心仪,蚩尤愿意用生命来保护她,而少昊也用尽方法维护她。玟小六掩饰身份,却依然得到涂山景的深爱,而屡次虐待她的相柳,却也挖空心思接近和陪伴她。在一段又一段的故事中,深富男人雄性魅力和野性之美的霍去病和蚩尤成为女主人公无悔的选择。女主人公对她们挚爱的男子,往往追求纯粹唯美超脱生命的爱恋。

桐大笔下的爱情是与权力的考量相对比的。在女子的眼中,凡是为了权力金钱而稍稍迟疑的,都不是纯粹的爱情,亲情亦是如此,都会被贬低,被嘲笑,或者被视为无奈。如少昊,如刘病已。那种愿意以心换心,为了爱情扑火自焚的爱情,却是让人咏叹,如桑珠,如蚩尤,心最后未得到玉谨之爱的孟九。正因为追求爱情的纯粹,所以壮烈,所以曲折,所以在久经考验的途中生死坎坷,也才所以虐心。

桐华小学的选材,与历史的故事若即若离。有传说和历史中的人,但是这些人物以历史中未曾完善的内容出现,侧重于他们的生活和爱情。至于战争,那只是爱情生活中的引子,用以考验他们情感的真诚度。主人公的爱情,往往是从最简单的单恋开始,因为各种原因和误解而相互猜疑,最后能突破,在爱情没有溜走的时候结合,或者在爱情已经溜走之后遗憾。在这个过程中,心里奔腾着付出爱的无私,与担心爱而不得的忧患,害怕失去而隐藏真爱,如此种种,是对真心的虐恋,是对真爱的纠结。

看过桐大的小说,才知道女人可以如此率性,浪漫可以如此无牵挂,爱情可以如此纯粹,真心可以如此折磨。好在,很多的故事到最后,都有一个爱的结局。即使主人公死去,即使主人公失踪,即使主人公隐退,但是,他们都收获了爱的信息,真正地含笑而终,含笑而退。这就是历经几千年的爱情,在历史长河的浮沉中,仍然保留的真质。为爱而生的女人,为爱而生的男子,当遇到了真爱,爱无劫逃。

 

第二篇:读后感:读《契诃夫短篇小说之一》有感:遗失了的幸福

遗失了的幸福

——读《契诃夫小说——万卡》有感

如果不是读了契诃夫的万卡,我正的无法体会到九岁的男孩万卡的悲惨童年和那个时代的黑暗,阴森。剥夺了这个穷孩子的童年。虽然有许多类似的电视,或许生动的图画更能形象的表达出这种效果,但是,由图象表达出的人物形象与契诃夫笔下的万卡形象相比,总觉得缺了一种震撼力和一颗让人同情的心。

万卡,一个没有美好童年的男孩。童年,在我们看来是多么耀眼的字眼,它流动着灵气,溢漫生机,可是,万卡的童年是悲惨的,悲惨这个词,或许还不足以表达出这种遭遇。

在万卡写给他爷爷的信中写到:“昨天我挨了一顿打。老板揪着我的头发,把我拉到院子里,拿师傅干活用的皮条狠狠地抽我,怪我摇他们摇篮里的小娃娃,一不小心睡着了。上个星期老板娘叫我收拾一条青鱼,我从尾巴上动手收拾,她就捞起那条青鱼,把鱼头直截到我脸上来。师傅们总是耍笑我,打发我到小酒店里去打酒,怂恿我偷老板的黄瓜,老板随手捞到什么就用什么打我。吃食是什么也没有。早晨吃面包,午饭喝稀粥,晚上又是面包,至于茶啦,白菜汤啦,只有老板和老板娘大喝而特喝。他们叫我睡在过道里,他们的小娃娃一哭,我就根本不能睡觉,一股劲儿摇摇篮。亲爱的爷爷,发发上帝那样的慈悲,带着我离开这儿,回家去,回到村子里去吧,我再也熬不下去了……我给你叩头了,我会永远为你祷告上帝,带我离开这儿吧,不然我就要死了……

此时我耳边似乎看见了万卡嘴角撇下来,举起黑拳头揉揉眼睛,抽抽搭搭地哭了,我的心在流泪.虽然我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但我能体会得到,仅仅是一个九岁的孩子,一颗稚真的心,能受得了这般非人的生活和痛苦?他是怀着一颗怎样的心来看待这个世界的。我已经无法知晓了。

闭上眼睛,我看到了那凶狠的老板死死的揪住万卡金黄的头发,那皮鞭如雨点般的狠狠的打万卡身上。老板娘抓起一条青鱼向万卡脸上戳去,师傅们总是欺

负他,晚上还得哄老板的孩子入睡,而他自己不能睡觉,他早已习以为常了。万卡每天过着非人的生活。每天拖着伤痕累累,营养不良的身体干着重活,晚上还不准睡觉。他生活在那么暗无天日的旧社会,在一个阴暗的角落里受着刽子手似的主人们的折磨。可怜的小万卡,来吧,到我们温暖的国度来吧,这里有美好的人心,美味的食物,不再有人欺负你了,你会永远快乐,幸福的,永远,永远……

幸福又在哪里?他唯一的亲人只有爷爷,一个矮小精瘦而又异常矫健灵活的小老头,老是笑容满面,眨着醉眼。当每次万卡挨打时,他总是会想起爷爷给老爷家砍圣诞树的那美好时光:哪些包裹着严霜的树木冻得咔咔地响,沿着雪堆箭一般飞跑的兔子……当爷爷把云杉拖回老爷家后,他们便一起动手装点圣诞树了,忙得最起劲的是万卡喜爱的奥尔迦·伊格纳捷耶芙娜小姐。奥尔迦·伊格纳 捷耶芙娜就常给万卡糖果吃,闲着没事做便教他念书,写字,从一数到一百,甚至教他跳卡德里尔舞……可是,这些都已成为万卡美好的回忆了。这不幸的孤儿。

人人欺负他,他的生活糟糕透了,连狗都不如……但他仍然坚持下来,他仍然对美好生活充满向往。这美好的回忆,就是他生命的支撑,是他鼓起诺大的勇气,这是多么不可思议啊!他仅仅是一个九岁的男孩啊!却经历了这么多不幸与困难,每每这时,他总是哭,或许这也应该是一个九岁男孩所表现的吧!我想,如果我是文章中的万卡,我能挺得住吗?

吃不饱,睡不好,面黄肌瘦,整日无精打采。他惧怕这地狱式的生活,面临着生存的威胁。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万卡如此苦命?我在心中一遍又一遍地问着自己,为什么?

大概是因为我们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就注定生活在一个幸福、平等的社会里。而凡卡却生活在一个恃强凌弱的社会里,社会注定了他的命运,在这种社会里,只能是有钱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在这种社会里,穷人是不可能翻身的!在这种社会里,万卡只能是死路一条!

我不禁同情凡卡,也不禁憎恨旧社会的黑暗。看来,生活在旧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子女的生活是同样悲惨的。他们看不见生活的希望和曙光,只能躲在阴暗的角落里尽力避免富人的欺打,以求生存下去。但是他们连活下去的希望也是很小的。当我们现代人读到关于他们的故事的时候,不免会怀着深切的同情。说起现代,我们生活多么幸福啊!我们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集家庭的宠爱与一身。我们有条件上学,生活衣食无忧。我们不用干重活,可以安心地玩耍,专心地学习。相比起我们的幸福生活,那生活在旧社会的与我们同龄的孩子,他们的命运是我们现代孩子难以想象的。那时侯的孩子都不能像我们这样快活地过日子,这是让我们感到遗憾和同情的……

而文章最后又加剧这一情感的升华——那封没有地址的信。“他写完信而没有人来打扰,心里感到满意,就戴上帽子,顾不上披皮袄,只穿着衬衫就跑到街上去了。万卡跑到就近的一个邮筒,把那封宝贵的信塞进了筒口…… 他抱着美好的希望而定下心来,过了一个钟头,就睡熟了……在梦

中他看见一个炉灶。祖父坐在炉台上,耷拉着一双光脚,给厨娘们念信……

可是谁都知道,这封没有地址的信是不可能寄到爷爷那儿的……

万卡没有幸福,一个仅仅9岁的男孩就遗失了幸福,可是我们却是生活在一个如此幸福的社会中啊,想想万卡,再想想我们。我们的心中是否应该燃起一股斗志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