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的榜样演讲稿发就事论事

那如磐石的坚守,那如生命的大爱

有这样一个憨厚汉子,他身高一米八一,走路总是大步流星,每天奔忙于最基层的生产一线;双手粗糙布满厚茧,深深的手纹里,经常留有难以清洗干净的油污;每天都要接数不清的电话,手机俨然变成了热线。

还是这个人,若没有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报道,若没有《光明日报》等各大媒体连篇累牍地讲述,我们永远不会知道,他已将人间大爱默默演绎了15年,他已将爱心悄悄地传递了15年。

他就是杨政武,朔黄铁路公司万名员工中最普通的一员。

他就是杨政武,那个为了一个约定默默坚守了15年的“倔”小伙。

他就是杨政武,那个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关注成了“名人”之后仍低调前行的人。

事情还得从15年前说起,19xx年,杨政武的同班同学李宝元因患扩张性心脏病去世,在此前李宝元的哥哥也因同样的病离开了人世。两个儿子接连去世和7万元的债务,给家在河北省承德农村的李维贺夫妇致命的打击。

为帮助两位老人重新树立起生活的信念,从19xx年起,还是在校学生的杨政武就和同学们约定——“宝元的父母咱们得管”。

走出象牙塔后的杨政武孑然一身,不知道自己的明天在哪里,也不知道自己将要去往何方,生活的艰辛让这个血气方刚的大学生尝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但他默默地在心里给自己定下了一个准则,那就是不管生活有多艰难,每年也要资助“李叔李婶”!这个准则,成了杨政武雷打不动的习惯,一直坚持到现在。

生活中,杨政武什么都可以省,就是寄给“李叔李婶”的生活费不能省!即便是自己的生活都青黄不接的时候,他都没有动过给“李叔李婶”攒下的钱。

结婚可以简单,买房子可以退后,可是照顾“李叔李婶”的事情唯独不能落下。

一切那么朴实无华,却坚不可摧。15年,15张汇款单,56封信,“李叔李婶”7万元的债务悉数还清,生活的信心得以重新确立。在这个数字喧嚣的年代,这些微不足道的数字平地崛起,却是那么地掷地有声。

就这样,一个无言的约定,坚守了15年,并依然在继续。一颗幸福的火种,传递了15年,并接着传递下去。

若你要问,杨政武何以坚守15年,只因为一种叫做奉献的爱。

已经不记得有多久没有再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不记得秋雨过后老家的土墙上是否又多了几分斑驳和沧桑,不记得在家操劳的妻子是否又多了几根银丝,只记得这个工队缺两把椅子,那个工队的宿舍电源线松了。

孩子是该上学的年纪了,从他身上的衣服到学校的选择,哪一样有杨政武的功劳,没有。孩子哭喊着要爸爸的时候,他在哪里?他在澡堂的顶棚维修热水器;孩子想要爸爸陪着跑步时,他在哪里?他在滴流磴站区忙着搞绿化。在我们神华,有多少人能亲历孩子的成长?有多少人错过了人生中仅有的几件大事?杨政武只是20万神华人中的一个代表,他们将青春,将风华书写在神华大动脉上。

你若问杨政武何以如此坚守岗位,只因那份对职业说不出的热爱。

杨政武无意成为优秀,也从未想过当什么先进。但他在那平凡的岗位上,认真做好每件事的态度,让每一个朔黄人都折服。剪枝修草、洒水浇花、洗碗端盘子,接电源,换灯泡,维修管道,修理热水器,招待所大事小事,沿线各个站区的绿化工作,哪里都能见到他的身影。废寝忘食有了回报,餐风宿露有了收获。沿线的绿化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并得到了当地政府和集团、公司领导的肯定。维修技术也是突飞猛进,但他永远都是那个一个电话就到的“政武”。从不喊累,从不推脱的他,成了大家公认的大忙人,好人缘儿。

若是没有人提起,人们都要淡忘掉他大学生的身份了。因为朴实的性格,也因为生活的历练,让他已褪去了那层光环,甩掉了那副架子,当别人左一个抱怨右一声叹息时,他却已经在用辛勤的汗水去上孝老父,下养妻儿,还时时接济着远在他乡的“李叔李婶”。

百善孝先,大爱无言。

读着杨政武那令人热泪盈眶的感人事迹,看着杨政武那跑前奔后的忙碌身影,我在默默地思量:

心在哪里安放?心在钢铁长虹安放!扎根基层,扎根一线,风风雨雨,日出日落。那昼夜不息的车轮和飞扬的鸣笛声,回荡在大山深处。那太行山间弯弯的铁道,滹沱河上长长的铁桥,长梁山麓深深的隧道,还有那斗转星移的白云和月亮,一定会记得,这些穿梭在神华铁路大动脉上披星戴月的忙碌身影。

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个大学生,一个老实人,一个普通劳动者。

这就是杨政武,一个淡薄名利、默默无闻的人。 这就是杨政武,一个诚实守信、一诺千金的人。 这就是杨政武,一个耿直淳朴、乐观豁达的人。 那如磐石的坚守,将震撼朔黄每一个人。

那如生命的大爱,将激荡神华每一颗心。

我们每一个人,都将执着这份爱,奉献朔黄,奉献神华,

奉献人间。

 

第二篇:榜样 演讲稿

榜样 演讲稿

高2013届7班 夏越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今天在这里,让我和大家分享我在寒假采访一位成功人物后的心得与感想。我采访的是我爸爸的同学,他曾任中国质检局首席分析师,现在在一大型私营企业担任ceo。

他在别人眼中是聪明人。然而很多人不知道,他读书的时候有多勤奋。19xx年考入成都7中,上高中后,支持他坚持努力的唯一想法就是考大学。在这个高手如云的地方,他知道唯有勤奋才能让他进入名牌大学。在回忆求学时代“大学是一道门槛,你迈入的这道门槛有多高,决定了你今后接触的人与事的层面有多高。”那时候,一周只有一天休息的时间,可他连这仅有的一天也不放过。高中两年时间,周末基本上没有回过家,全在学校里努力。而与他一同进入7中另一个同学,自从进入学校后便松懈下来,想凭借自己的聪明,就把学习搞好,把大量的时间花在玩耍上。他知道,努力才是唯一正道。没有所谓的天才,天才之所以别人叫他天才,是因为他在拼命。读书不拼命,能有什么好结果?经过2年刻苦地学习,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进了华东理工学院。

85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大型国营企业,当时,处于“大锅饭”时代,大部分人工作不积极,混日子。而他在这种环境中丝毫没有受到影响,潜心专研技术,别人不想做的工作推给他,他也欣然接受,毫无怨言。因此,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受到领导的器重。在后来凭借这些过硬的技术本领,被中国质量检测局录用。

他有一句话常挂在嘴边“要做就做到最好”,这也是他的人生准则。从理想的大学、理想的专业毕业,他走上了工作岗位。人在其位,有目标,有追求,并为之付出努力,成功并不难。很快,他就坐到了质监局的首席分析师,他一直追求的NO.1.。在质检局呆了几年,他就离开了,别人都很不解,但他自己确是义无反顾。他已经在那里做到了最好,觉得再呆下去也没有什么意义了。“没有挑战性还有什么意义呢?人生要充满挑战才有趣味。”现在在私营企业继续拼搏,虽不管人---天性自由,不受束缚---却有绝对的话语权。他自己说“我现在还不是NO1,所以我还要继续努力。”最后,受到一家民营企业老板的器重,担任技术总监。有一次,客户起诉他们企业的产品质量不过关,要求赔偿几千万元,他亲自前往客户处调查,通过自己过硬的技术和超人的沟通能力,一方面分析出问题不在产品上,另一方面与对方的技术总监真诚的交流,最后将赔偿改为补偿几十万,既避免了公司的损失,又挽回了公司的名誉,同时赢得了客户的尊重。

他对我说的最多的就是“要好好读书”。纵观他的学生时代,我明白了天才是自己拼搏而来的。努力的必要性,从他的经历中突显出来。追求,也是成功的要素。人要给自己一个定位,要舍得吃苦。他对工作的态度,对人生的信念,也让我明白若要人生有意义,还得自己去追求。

努力的意义人人都明白,但是真正付诸于行动的人少之又少。我们应该向这些少数人看齐,去追求人生,突破自己的极限,走向优秀,走向成功。

希望我的心得体会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大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