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为政》选修课讲稿

论语 为政篇

吴蕾?

看《论语》中的为政之道

摘要:儒家讲求“学而优则仕”,因此儒家对如何为争做了许多积极而有力的探索,作为儒家代表作之一的《伦语》对此也从从政者的素质、态度及方法等方面作了一些阐述。

关键词:论语 为政 为政以德 吾十有五 至于学

一、《论语》

《论语》是儒家经典代表作之一,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籍,由其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说直白些,也就是孔子之门生弟子为了追悼孔子而特意召开的“研讨会”之座谈言论纪要汇编。所以呈现为语录形态。因为是众人之座谈,所以成圆环状之列席之态,这也正合“论”字本意。

论,言为意所指,故取其形。仑,表声,亦为意所向,取其形声。与“仑”所类,皆以“圆环形向心辐射”,如“轮,抡”等。“论语”者,论之心声心得之众言也。论,即座谈之意;语,语录,记录。

二、《论语?为政》概述

《为政》篇是《论语》的第二篇,紧随第一篇《学而》使他的一个延续,但比它难读。第一篇其实只要弄清楚“学问”指的是做人的道理,在讲个人做学问的内在修养,则每句都可以理解其用意。而《为政》是学问的外用,初看上去比较乱,好像并不是在说为政,而是在

讲孝、讲君子、讲信用,似乎都是与政治无关的东西。

查阅资料“政”的意思——政,会意兼形声,从攴从正,正亦声。攴,敲击,统治者靠皮鞭来推行其政治。正,光明正大。政,正也。那么,在这里孔子是不是还是在讲做人?将如何做一个正直的人?继续大量搜集资料后发现这个说法很牵强。其实,为政就是讲如何来当政。但讲的是“为政”,不是政治。孔子所提的“为政”就是教化之意。宋朝宰相赵普曾说自己是以半部论语治天下,足见论语在为政等方面的作用与意义。

《为政》篇一共24句。第一句讲的是为政的最高境界,是主旨句起提纲挈领的作用。然后用《诗经》“思无邪”说明为政最需要解决的是思想问题。再后用自己的人生经历来说明为政需要丰富的人生经历。接下来,用了好几句来讲“孝”,然后讲了一个为政者的修为问题,最后用几句话总结:为政者“要有见义勇为的大勇,要有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的胸怀。”这样一看为政篇的思路就很清晰了。

三、第一则 ——子曰:“为政以德(1),譬如北辰(2), 居其所

(3)而众星共(4)之。”

【注释】

? (1)为政以德:以,用的意思。此句是说统治者应以道

德进行统治,即“德治”。

? (2)北辰:北极星。

? (3)所:处所,位置。

? (4)共:同拱,环绕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周君)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评析】

这段话代表了孔子的“为政以德”的思想,意思是说,统治者如果实行德治,群臣百姓就会自动围绕着你转。这是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原则。这是孔子学说中较有价值的部分,表明儒家治国的基本原则是德治,而非严刑峻法。 孔子提出的“为政以德”是在继承西周时期的“明德慎罚”思想以及春秋时期的德治思想资源的基础上形成的。后经孟子、荀子的系统发挥,形成了一套严密完整系统的治国方略。强调各级的政府官员首先要有道德,并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感化和教育百姓。统治者的道德品质不仅关系到社会的风气,还对国家的长治久安有重要的影响。 孔子所以提出“为政以德”是因为:

①统治集团的道德风气对社会道德风尚有导向社会效应;“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是实行“德政”的关键;

②为了缓和消解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日益尖锐的矛盾,防止“民变”的扩大,首先要规范统治者的行为,谨慎对待与民众的关系,争得民心。

③孔子崇拜周公“敬德保民”、“以德慎罚”的传统,汲取殷商失德亡国的教训和周朝有德而兴的历史经验。

德治论是一种政治理想主义,它把道德的社会功用夸大了,所以孔子、孟子在当时到处碰壁,并被目为迂远而阔于事情,相反富国强兵的法家学说得到了列国的采用。但是道德治国论只是不能独用,却不可或缺。它提出的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见解和正人先要正已的主张,都是万古不移的真理,它比法治论更具有战略眼光,更符合人道主义的精神。

四、第四则——子曰:“吾十有①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②,四十而不惑③,五十而知天命④,六十而耳顺⑤,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⑥。”

【注释】

①有:同“又”。

②立:站得住的意思。

③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④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⑤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一般而言,指对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

⑥从心所欲不逾矩:从,遵从的意思。逾,越过。矩,规矩。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评析】在本章里,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

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

【重点赏析】“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孔子说这句话的时候已经七十多了,七十三岁上,这位伟人去世了。现在,很多人有了点本事就喜欢给自己写传记,刊刻于世,只怕不能留名于后;但孔子自己,仅仅留下了这句话来为自己的一生做个总结,还是后人弟子们记录下来的。

这句话是不好翻译的,因为这是孔子对自己的人生进行的简洁的盘点,有很多东西都给省略了。我们看不懂,是因为孔子没必要给我

们说那么清楚,在孔子自己自然是什么都清楚的。那,后来者就需要顺着孔子一生的脉络,自己探个究竟了,虽然免不了把自己的体会附加给了孔子,也是没办法的事。

——吾十有五而有志于学

我译之为:“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 很多人都会笑:我三四岁上幼儿园就在学习了,孔子十五岁才学习,我比孔子早十多年!但其实这一句并不是“吾十有五而学”,而是“志于学”,有没有这一个“志”字,天差地别。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说:“志乎此,则念念在此而不厌矣。”“志”也就是热爱、念念不忘的意思。能在十五岁就达到这个程度的,又有几个人?十五岁正是闹腾叛逆的时候,孔子却已经坚定好好学习的决心,实在是了不起。

古希腊有一个著名的圆圈理论:人的知识就像是一个园,圆内是已知,圆是未知,圆圈越大代表着知识越多。但是圆圈越大,与未知的边界也就越大,接触到的未知事物也就越多,所以越有知识的人越会感受到自己的无知。这个理论非常有道理,我们的成长都有这么一个过程:小的时候不知道天高地厚,以为自己够聪明知识够丰富;随着见识增长,圆圈逐渐扩大到一定程度,有一天会突然发现自己知识与外界相比是多么的浅薄,才发奋努力。孔子可能在十五岁时,就意识到自己的无知,于是下定决心好好学习。

其实孔子的学习要比十五岁早得多,这里要注意的是“有志”这

个词,即,十五岁那年,孔子开始有了一种觉醒,有了一种自觉。人生一世,自觉不自觉地,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学习,无论你是多么被动,也免不了受到外界的刺激,这刺激留在你的大脑之中,你就已经在“学习”了。那么,一个人能不能成点事,能不能有点学问,其实不在学习,而在是否“有志”地学习。

童年时期,孔子就已经开始了学习,不过也跟我们一样,是一种最自然的学习方式。譬如他也玩游戏。他经常偷看国家的各种祭祀活动,然后就跟小伙伴们一起装扮起来,你是国君,我是大祭司,我是司仪,一板一眼。可能正是这样的经历,使得孔子一生以“复周礼”为己任。

十五岁,是少年时期了,正是朝阳初生,心海澎湃。此时的觉醒正得其时。孔子要立志学习了。而学习对一个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孔子说自己并不是个先知,“吾非生而知之者”,哪能不学习呢?其实,这世界上哪里有先知?有的只是因好学而先知者罢了。而孔子,就是个这样的人。

孔子的学习非常勤奋。他本就不笨,加上勤奋,所以很快就掌握了很多知识。后来就跑到国家图书馆去读书,在断简乱麻间翻检了几年,渐渐觉得无书可读了,于是开始“求学”。学习而能到“求”的地步,不成事几乎是不可能的。为了问“礼”,跑到国都洛阳向老子求问;为了问“乐”,向乐师求教??“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这样说了,也这样做了。

孔子的学习是终身的。可以说,学习,成了孔子的生活方式之一,就像人必须吃饭睡觉一样自然,学习,对孔子来说是自然而然的生存方式。六七十岁的时候孜孜于《周易》,竟然“韦编三绝”,还说,假如上天再给他几年时间,他就可以把这本最难解的书解开了。可惜天命难违,他竟没能达成心愿。十几年前,教育界提出“终身学习”的概念,其实只要看看孔子就什么都明白了。

他向一切学习。除了向人学习外,他还师法自然。看到天地浩瀚而宏大,孔子突然不想说话了,因为天化成万物而无言,我还要聒噪什么呢?他目睹流水而喟然叹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有感于心,不免大痛。

他在快乐的学习,因为他喜爱他所学习的东西。“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以上所有的学习,都可以称之为“勤奋”,但不能说“刻苦”,因为孔子在学习之中就是快乐的,喜乐的,勤奋足矣,何来痛苦?既无痛苦,何来刻苦?

我们不能强求每个人都像孔子一样伟大;但一个人,能像孔子一样,视学习为生命的一种存在方式,便不会是一个无趣的人。

 

第二篇:论语选修课论文例

《论语》感想——君子不易

时光流逝,大浪淘沙,留下的是经得起长时间的实践考验的经典。《论语》这部儒家学派的巨著,两千多年来对世界有着深远的影响。它包含着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伟大思想,蕴含着博大精深的知识和智慧、高尚的理想以及不朽的真理。几千年下来,人们仍然尊奉孔子,甚至当代许多国外的学者也提出,有必要在这个过分现实,过分功利的社会大力推行孔子的思想。孔子从各方面教育人如何为人处世,如何孝敬父母,如何与人相处,如何修身养性......他提出‘仁‘的思想,做君子的准则,对中华名族的心理素质和道德行为起到了巨大影响。儒家提倡的“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原则,至今值得我们作为一生的座右铭和日常准则。俗话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世人对论语的评价,它不只教人修养,更可以作为治理天下的宝典。

我认为《论语》是在教人如何做一个君子。书中‘君子’一词出现的次数最多,可见做君子队儒家是多么重要。君子对自身要求是很高的,不管是‘学’上的,‘孝’上的,‘礼’上的,‘政’上的,和其他方面都是很严格的。

学而第一中,‘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就这一点恐怕就很难做到了。‘不愠’就是没有丝毫的生气,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被别人误解,被冤枉的情况,这个时候有几个人能做到没有一点儿生气呢?至少最让我生气的就是被冤枉了。这一点能做到的话,无论是自己的内心,还是现实意义上,都是好的。这样既能使自己过得没那么多烦

恼,也能显示自己的风度。但是“巧言令色,鲜矣仁”要求君子不能巧言令色,这样不符合现在对人的‘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圆滑’之类的现实的要求。这样,做君子可能会自己使自己的路不太顺畅。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要求君子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以无能为耻,要德才兼备。“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这是建立在有才能的基础之上的,求己不求人。以此观点,现在的专攻‘人际关系’的人都算不上君子,可现实是会‘求人’的确是一种才能呢,而且是很实用的。如果选择做君子,当然就区别于小人,那么君子不求人,似乎有一些极端,现在就被看作异类了。这样的君子似乎与大众格格不入,要做到‘和而不同’可是相当不易啊。可见用世人的眼光,做君子是很令人痛苦的事啊。

可是《论语》的目的是教人在愉快的生活中度过人生,不为物役,不为利驱,以一颗淡泊的心,旷达的胸襟,超逸的性情去感悟生活,创造理想的生活,将自己的感情和生命融入自然状态,找到内心的安宁。‘君子食无求饱,寝无求安’‘饭疏食,饮长,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作君子不刻意追求任何物质上的享受,而只在乎内心的安宁,内心的无愧,坦荡泰然。这来自于君子始终坚持道义,坚持仁爱,坚持理想。俗话说,做好事容易,难的事一直做好事。

这世上坚持是最难的。在极其严格的要求之下,极力克制自己的物欲‘食不求饱,寖不求安’;要使自己的行为符合道义的标准,‘敏

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要包容世人的偏见和不理解,‘人不知而不愠’;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学而不厌’;要为他人着想,‘己欲达而达人,己欲立而立人’。而这些尽是自愿的去做,不是在棍棒之下的所为,不是为了做给别人看,而只是为了使自己无愧于心,为了实践和成就道义。有说‘道德,就是在黑暗中的所为’。君子绝不会是做给别人看,君子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依然坚持正确的。无论面对什么样的诱惑,不管收到什么样的威胁,不论世人如何打击反对,也不会怀疑真理,不会放弃自己的坚持。孔子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他的人生不断遭受官场的失意,生活的窘迫,他人的迫害、抨击等等,可谓困难重重。可是即使是行走在荆棘、泥泞之中,孔子依然保持君子风度,不被利益所诱惑,坦然面对客观的一切。只有炼狱才能真正考验一个人意志,作为世界十大名人之首的孔子,在不断地考验面前让我们看到真正的坚持,是风吹雷打之下岿然不动。这让我想起就那些拳击手,他们坚持着自己的原则,即使打到肋骨断裂,打到视网膜脱落,打到肝脏近乎衰竭,却没有想要放弃,仍然全力防守,移动,寻找机会出拳。这种坚持难道不值得我们尊敬吗?

要做到想孔子那样的君子的确不易,我们又何必要做孔子那样的人呢?孔子也主张博采众长,活到老学到老的。我们要孝顺父母,也没有必要做到像‘三年无改于父道’之类的不符合现代现实的要求;我们要不断学习,也没有必要非得做到‘不忧,不惑,不惧’;我们哇哦看淡功利,不斤斤计较个人利益,但也没必要做到物质上无所求

的境界。这样就有了现实一点的君子学,就是让我们所学的一切,更多的不是想着去追求功名利禄,而要想着修养身心,追求心灵的满足感。甚至可以是,追求富裕的生活,只是要遵守道义,不去损害他人的正当利益,不会为一时的得失耿耿于怀,也使自己能得到内心的安宁和坦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