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养生思想与现代健康理念讲稿

传统养生思想与现代健康理念讲稿 传统养生思想与现代健康理念

健康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战略工程。健康是人生第一财富。

1 概论

1.1 我国传统养生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自古以来,我们的祖先在漫长的岁月里与大自然进行着各种斗争,为了自身的健康和后代的繁衍,在劳动和生活实践中,逐渐认识了生命活动的规律,掌握了自身保健的方法,并通过总结逐渐创立了拥有系统理论、独树一帜的传统养生文化。

这种保健延年的方法,称之为“养生”,养生的理论和方法就叫做“养生之道”。

我国的传统养生文化是祖国医学(中医学)大宝库中瑰宝,传统养生文化的发展是与我国医学的发展一致的。 中医学是我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

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科学的思维方法,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

一、发展阶段

1、 我国传统养生文化起源于原始氏族社会至殷商时代,人们开始对原始养生术进行理论上的总结,形成了各种养生理论,提出了各种养生方法。

2、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局面,各种养生理论和养生方法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传统养生文化的内容。

《左传》中就有房室起居与养生关系的记载,对四时、五节、六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作了系统的论述,并进一步提出了适应自然气候的变化,调摄饮食起居,以及节制房事等养生主张。

《管子》认为“精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竭力提倡益气保精的养生方法。

吕不韦编的《吕氏春秋》认为精、气、神与形体的统一是生命的根本,因此十分重视精神的保养。《吕氏春秋·尽数篇》中说:“故精神安乎形,而年寿得长也。”书中还指出,过食厚味,喜怒不节,以及风、寒、暑、湿等外邪的侵袭都是致病的因素。

老子在《道德经》中则提出“归真返朴”、“清静无为”等养生理论,奉行导引、吐纳等养生方法。

《黄帝内经》是战国时期对前代医学和养生经验进行系统整理而成书的,包含了极为丰富的养生思想。《黄帝内经·素问》中云:“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俱而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养生必须把握生命运动的规律,在生活的各方面都要有节制;要根据不同季节的自然变化,讲究生理卫生。 “ 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结也,死生之本也,逆此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后药之,乱已成而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些预防保健思想,产生于科学不发达的春秋战国时期,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由于春秋战国时期医家、神仙家、道家等对养生的认识和方法各有所侧重,因而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养生之道。归纳起来,大致可分成三种类型。第一种侧重于饮食起居方面,如《黄帝内经》所主张的:“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终其天年”。第二种注重于精神修养,主静尚俭,如庄周在《庄子》中所说的:“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第三种主张通过身体运动来养生健身,例如,《吕氏春秋》就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形象地告诉人们要经常从事身体运动,才能保持健康。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传统养生文化全面兴起的一个重要时期,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其一,殷商时期,人们把天看作是万物的主宰,把天的意志叫做“天命”。在天命思想的束缚下,人们把国家的兴亡,四时的更替,人的寿夭福祸,都看作是天的意志。尽管《尚书·洪范》中记载了殷末周初人们对健康长寿的向往,但始终没有形成比较系统的养生思想和养生方法。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们总结和批判了前人的哲学思想,评击了“天命论”,公然宣称天是无意志的自然物,人类的吉凶、祸福、贫富、病痊,都不是天的意志,这就为我国传统养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唯物论的思想基础。

- 1

传统养生思想与现代健康理念讲稿

-

传统养生思想与现代健康理念讲稿 其二,由于战国时期诸子蜂起,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生动局面,促进了文化科学、医学、养生学的发展。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就是在这个时期成书的。著名医学家扁鹊也生于战国时期,他通晓生理学,医技精湛,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有传记的医学家。他写有《难经》医学著作,创造了许多科学的治疗疾病的方法。为传统养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3、从秦汉至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前期发展阶段,也是佛家、道家养生文化的兴盛时期,出现了炼丹术、 神仙术、服石法、房中术之类的养生法。

统治阶级上层出现了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唐宪宗、唐穆宗、唐敬宗等帝王为了追求长生不死,热衷于寻求“仙丹妙药”的荒唐事情,使我国传统养生文化走了一段曲折的道路。

汉末名医张仲景勤学古训,博采众方,撰写了《伤寒杂病论》一书,系统地阐明了养生的作用,以及防治老年病的方法,同时,对饮食相宜的道理亦有科学的论述。他说:“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病为害者,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与张仲景同时代的名医华佗,不仅精通方药、针灸及外科手术,而且对养生问题也颇有研究。 《三国志·华佗传》说他“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他尤为重视运动对健身的作用,并在总结前人导引术成就的基础上经过自身实践,创编了“五禽戏”,开创了我国导引术套路术式的先河。“五禽戏”分别把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动作,按照锻炼身体的原则和要求编排起来,形成动作互相衔接的五套运动健身术,各人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其中的一、二套经常进行锻炼。“五禽戏”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导引术已从单个动作术式发展成为一套完整而又连贯的医疗保健体操,对后世医疗保健体操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晋代的养生家葛洪创编了许多养生术。葛洪的养生术大体上可分为“内修”、“外养”两部分。“内修”即修心养性,指精神方面的修炼;“外养”是炼人身体的具体方法,可分为行气、导引、服食、卫生等几个方面。葛洪在总结华佗“五禽戏”的基础上又创编了龙导、虎引、龟咽、燕飞、蛇屈、猿据、兔惊等养生术。他认为行导引之法不必过于拘泥于形式,只要有守身炼形之效,就可以随时、随地、随意练习。

继葛洪之后,南北朝时期的陶弘景又把养生术向前推进了一步,他撰写的《养性延命录》和《导引养生图》。辑录了上自农黄以来,下及魏晋之际的导引养生理论及其方法,尤其是详尽地记述了华佗“五禽戏”的方法。《梁书》中说他“善辟谷导引之法,年逾八十而有壮容”。

到了唐代,由于帝王们笃信道教,在他们的倡导和扶植下,道教有很大的发展,道教的长生术也较为普及。在科学的发展,尤其是医学的发展,人们对生命、疾病的认识比以往深刻了,人们在养生健身、治疗疾病等方面都采取了一些有效的科学手段,为古老的养生术注入了新的血液,增加了科学的内容,使传统养生文化得到了健康的发展。在这方面贡献最突出的是被誉为“药王”的孙思邈。孙思邈著述很多,主要有《千金方》、《福禄论》、《枕中方》、《摄生真录》等,对传统养生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4、到了宋代,我国传统养生文化又有新的发展,最明显的是发展了动以养生的思想和方法。

苏轼在《教战守》一文中,把天下之势,比作一身,认为王公贵人所以常生病,是由于他们畏风雨,处优裕而造成的;农夫小民之所以少患疾病,是因为他们不畏风寒,勤劳常动的缘故。所以苏轼主张人要经常运动。他在和沈括合著的 《苏沈良方》中,主张以淡食和练气功作为养生保健的手段。

宋代另一位著名文学家欧阳修,也是一位养生家,他通过自身养生实践,总结出劳其形者长年,安其乐者短命的规律,提出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生的养生思想。在宋代,导引术方面也有创新,出现了一套动静结合的练身法—八段锦。这是一套动作连贯的健身体操 ,其中有文八段和武八段两种。文八段采用坐式,故又称为八段锦坐功;武八段是立式的。八段锦每一节动作都有针对性,所以练起来目的更为明确。

宋代蒲处贯根据前人的导引术改编了一套练身法叫做“小劳术”。他在《保生要录》中说:“养生者形要小劳,无至大疲。故流水则清,滞则污。养生之人,欲血脉常行,如水之流。坐不欲至倦,行不欲至劳,频行不已,然亦稍缓,即是小劳术也。”蒲处贯的小劳术发扬了华佗、葛洪的养生思想和方法,并把肢体运动与保健按摩结合起来,其健身祛病的效果自然更佳。

5、明清时期,养生家们搜集和整理了大量的养生资料,出版了许多有价值的养生著作。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对饮食和药补作了大量的论述。

虞抟从著的《医学正传》,既肯定了先天禀赋的重要性,又强调了后天保养的必要性。

李杲(gao3)的《保养说》提倡避风邪、节劳逸、戒色欲、正思虑、薄滋味、寡言语等养生法则,

- 2 -

传统养生思想与现代健康理念讲稿 张景岳在《治形论》中颇有创见地提出了善养生者,不仅要养神,还要重视养形,认为养形重在养精血,提倡用温补药养精血。

汪绮石在《理虚元论》中提出虚劳的诊治,拓宽了对老年病的认识,他所提倡的六节、八防 、二护、三候、三守、三禁等理论,对防衰保健有很大的意义。

清代曹慈山的《老老恒言》,从衣、食、住、行的角度总结出一套浅显易行的养生方法,摆脱了玄学、神学的束缚,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高濂(Lian2)的《遵生八笺》、汤灏的《保生编》、陆九芝的《世补斋医书》、徐灵胎的《医学源流论》等,均对我国传统养生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在明清时期还创编了太极拳、易筋经十二势、十二段锦等传统养生术。

1.2 我国传统养生思想

我国传统养生理论最显著的特点:强调养生应当树立保健预防思想,做到防病于未然;在养生过程中要树立“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人与外界环境要保持统一。

1、整体观学说

祖国医学把人体看作是一个以脏腑为核心、经络互相联系的整体。

人体的各个系统、器官是有机地联系的,作为特定内环境的脏腑,不是孤立不变的,各个脏腑之间相互依赖,以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和统一。它们之间联系的通路是经络和脉道;联系的载体是营、血和津液;其具体的功能表现是气和卫,从而构成了人体气、血、营、卫这一机制的整体。

以经络和脉道作为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之间的联系通路,即所谓十四经流注,环而无端。

在脏腑与组织之间的各个方面的联系:

心合小肠,主血脉,开窍于舌;肺合大肠,主皮毛,开窍于鼻;脾合胃、主肌肉及四肢,开窍于口;肝合胆,主筋,开窍于目;肾合膀胱,主骨,开窍于耳。

倘若脏腑发生变化,就可以通过经络,互相影响,并反映于体表;反之,体表组织器官的病,也可以通过经络影响体内所属脏腑。

经络的循环和流注,脏腑可通过经络作出各种相应的表现,因此,人体是内环境相对稳定的有机统一整体。 根据这一理论,我国历代医学家、养生家在疾病的防治和养生保健方面,都十分强调要从整体这一基本观点出发,根据这种联系和影响来指导辨证论治与养生,主张促进机体的平衡,主张治病求本,未病先防,注重于全身性的防衰保健措施。

2、恒动学说

祖国医学很早就认识到宇宙生物界,尤其是人类的生命活动有其“恒动”的特性。

元代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就说:“天之物,故恒之于动,人之有生,亦恒于动。”

自然界的气交变化运动孕育了生物,祖国医学把“气化”运动形式归纳为“升、降、出、入”。

这种运动形式,就是生命存在的先决条件,自然界中的万物万事,概莫能外,人体也不例外。

祖国医学在各个领域中始终贯穿着恒动的观点,在传统养生学中更是如此。

《三国志·华佗传》中说:“摇动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这是说,人体经常保持适量的运动,是增进身体健康,延缓衰老的有效手段。

3、精气学说

精气学说,是研究精气的来源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生成、发展、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理论。 管子则认为,万事万物均由“精气”构成,他们“凡物之精,比(化)则为生,下生五谷,上为列星,流于天地之间,谓之鬼神;藏于胸中,谓之圣人。是故此气,杲(gao3明亮)乎如登于天,杳乎如入于渊,淖(nao4烂泥)乎如在于海,卒乎如在于己(当作“山”)。”(《管子·内业》)。

在管子的学说中,精气不但是构成客观世界,包括人在内的物质本源,而且作为人体生命活动三要素的精、气、神还具有互相化生的特性。

后世的养生学家正是在此基础上,逐渐赋予了作为生命活动的三要素的精、气、神以独特的理论见解。 中医学精气学说(中国养生文化)——是研究人体内精、气、神的内涵、来源、分布、功能、相互关系及其与脏腑经络联系的理论。

- 3 -

传统养生思想与现代健康理念讲稿 ①泛指宇宙中的无形而不断运动之气,即精气。

②世界上所有气当中的精粹部分。

③泛指人体内的一切有用的精华物质,包括先天之精、水谷之精、血液、津液等。

④指肾所藏之精,即肾精。

前二义是指哲学的意义,后二者是指中医学的意义。

在祖国养生理论中,“气”是一种极微小而且处在活动状态的精微物质,它构成并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全过程。 一切生命现象均被视为“气”活动的结果。

在祖国养生理论中,“神”是对人体生命活动现象的总称这样一种基本概念出现的,它包括了:

大脑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脏腑、经络、营卫、气血、津液等全部机体活动功能和外在表现。

“神”的生成主要以先天之精为基础,以后天的精气为补养培育而成。

所以“神”的盛衰与精、气的盈亏密不可分。只有作为生命物质要素的精气充足,作为生命活动功能外在表现的“神”才可能旺盛。

至于“神”的生理功能,祖国医学认为主要体现在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上。

人的整个机体,从大脑到内脏,从五官七窍到经络、气血、精、津液,以至肢体的活动,都无一不是依赖“神”作为维持其正常动转的内在活力。

正因为“神”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所以《黄帝内经》明确地得出了“得神者昌,失神者死”的重要论断。

祖国养生文化也正是在此观念影响下,才逐步形成了“形神兼养、养神为先”的鲜明民族特色。

精、气、神在祖国传统养生理论中是作为人体生命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出现的。精、气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而神则被视为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或称为生命结构的总体功能信息。

归纳神的概念:

①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的表现及其内在规律。

②人体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

③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

④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第一为哲学意义,第二,第三,第四为中医学的意义。

精、气、神三者之间的关系:

精充气足则神全,神躁不安则伤精耗气;精气不足,神也易浮躁不宁;只有精、气、神充盈,机体的生命活动才可能在健康状态中运行。

即:

⒈精气互化,⒉精气能生神养,⒊神统驭精气。

从养生保健的角度来看,正常的生命活动除了有赖于作为生命物质基础的精气充盈之外,同时还要力求精气处于有规则的流通状态之中。

《吕氏春秋·达郁》篇指出:“血脉欲其通也……精气欲其行也。若此,则病无所居,而恶无由生矣。”

传统的养生方法,如气功、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以及按摩针灸等等,其主要机理也都在于促进精气流通,以使病体康复。

精气流通作为传统养生理论指导原则之一,其本质要义不外乎协调阴阳气血,使机体各种功能处在最佳状态,从而有益于养生长寿。

精气学说的主要内容

(1)精气的概念:精气──在古代哲学中,是指存在于宇宙之中的不断运动、活力很强、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本原。

(2)气(精气)是构成世界的本原: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气构成的。

精气分阴阳,其轻清部分(阳)散而为天,重浊部分(阴)凝而为地。天之阳气下降、地之阴气上升,阴气与阳气感应交合于天地之间而化生万物。

气(精气)有二种状态:

- 4 -

传统养生思想与现代健康理念讲稿 无形——弥散而运动的状态----细小,分散,不断运动,肉眼不可见(如:水蒸汽)

有形——凝聚而形成实体的状态------视而可见,触之可得(如:水)

所谓“气”,“形”都是气的不同状态,故有“有形生于无形”之说。

(3)气运动不息,变化不止:气构成整个世界,气的运动引起了世界的各种运动和变化。

(4)气是天、地、万物之间的中介:气的中介作用一般体现于以下两个方面:

a.气作为自然界万物之间的中介,维系着天、地、万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它们成为一个整体。

b.气作为自然界万物之间的中介,使万物得以相互感应。

(5)天地之精气化生为人(社会人)

人是由天地之精气相合而产生的,天地之精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

人为宇宙万物之一,宇宙万物皆由精气构成,那么人也由天地阴阳精气交感聚合而化生。

人类与宇宙中的它物不同,不仅有生命,还有精神活动,故由“精气”即气中的精粹部分所化生。

人生由天地阴阳精气凝聚而成,人死后又散为气,人的生死过程,也就是气的聚散过程。

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精气是人体生命的动力:人体的五脏、六腑、形体、官窍、血和津液等,皆属有形而静,必须在无形之气的激发推动作用下方能活动。例如: 心气推动血液运行 肺气推动呼吸

(2)精气充足则生命力强:精气充足──生理活动正常,生命力旺盛,精气虚衰──生理活动异常,生命力虚弱

(3)气的运动必须协调而通畅: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必须协调有序而通畅,才能发挥生命动力的功能,才能维持人体的健康状态。

(4)精、气、神的关系

在祖国养生理论中,“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

根据“精”的来源、功能和作用又可分为“先天精”和“后天精”。

“先天精”,又叫“元精”,它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基础,主要来源于父母的精、血,被视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始微观物质。《黄帝内经》称:“人始生,先成精。”指的就是这种先天之精;

“后天精”又称“脏腑之精”,它主要来源于后天五谷饮食之营养,通过肺的呼吸调节,脾胃的消化吸收,从而将营养物质的精微部分转化到人体的各个腑脏而构成。

“精”尽管存在“先天”、“后天”之别,但二者又是相辅相成,互为依存的。

“先天之精”要依靠“后天之精”的不断补充,“后天之精”则必须依赖“先天之精”的活力,而且它们还共同储存于人的两肾之中,形成所谓“肾精”。

4、气——元论

气——元论认为,气是不断地运动着的物质实体,是世界万事万物的本原(或本体),为宇宙天体和天地万物统一的物质基础。

运动是气的根本特性,阴阳是气的固有属性,气是阴阳的矛盾统一体,气的胜复作用即阴阳的矛盾运动是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根源,气聚而成形,散而为气,形(有形)与气(无形)及其相互转化是物质世界存在和运动的基本形式。

物质世界是一个不断地发生着气的升降出入的气化运动的世界。

气分而为阴阳,阴阳合而生五行,而五行之中复有阴阳。作为一种自然观,气一元论是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基础。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是天地自然之气合乎规律的产物。

人体就是一个不断地发生着升降出入的气化运动的机体。

人体的气可分为阴气和阳气两类。阴阳匀平,命曰平人。

生命过程就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运动的结果。

人体的脏腑形体官窍等各个部分,又可按五行分为心、肺、脾、肝、肾等五个系统。

五行之中复有阴阳和五行。机体就是这样联系密切、错综复杂的系统。

5、阴阳协调学说

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祖国医学这一观点说明生命现象是由阴阳构成的。

祖国医学认为,阴阳双方是相互依存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

- 5 -

传统养生思想与现代健康理念讲稿 在人体阴阳的消长运动中,对立的双方总是保持着动态的相对平衡,使机体处于一种相对的静止状态,以维持着机体内环境的相对恒定以及机体与外界环境的相对协调和统一,从而保证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在疾病发展变化的过程中,由阳转阴,由阴转阳的变化,可出现阴阳失去相对的平衡,而表现偏盛偏衰的结果。 机体的阴阳任何一方虚损到一定程度,常可导致对方的不足,即 所谓“阳损及阳”、“阴损及阴”,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阴阳协调学说运用于医学领域,是用以说明人体生理活动、病理变化,并指导临床辩证治疗和养生保健,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6、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对世界本原的认识也从属于气——元论,不仅具有自然观的特征,更具有朴素的普遍系统论性质。 五行学说对宇宙本原的认识侧重于世界的物质构成,认为木、火、土、金、水是构成世界万物的物质元素,与气——元论主要说明世界的物质本原不同。

五行学说用五行的生克制化、乘侮胜复规律,来说明自然界万事万物整体动态平衡性,视五行为宇宙的普遍规律,以五行为基础阐述事物之间生克制化、乘侮胜复的相互关系。

由气而生成的天地万物,是由木、火、土、金、水五行结构系统所组成的整体,赖五行结构系统之间的生克制化、乘侮胜复机制,维持自然界的整体动态平衡。

人体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的五行结构系统所组成的有机整体。

人与环境也是一个有机整体。中医学应用五行学说,从系统结构观点分析了人体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之间的有机联系,以及人体与外界的统一,论证了人体是一个统一整体的整体观念。

五行生克乘侮胜复的调节机制,是人体脏腑经络结构系统保持相对稳定和动态平衡的原因。

故曰:“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类经图翼·运气》),必须生中有制,制中有生,才能运行不息,相反相成。

“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素问·五运行大论》)。 “有胜之气,其必来复也”(《素问·至真要大论》)。

“微者复微,甚者复甚,气之常也”(《素问·五常政大论》)。

气有阴阳,阴阳合而生五行,五行和阴阳结合而化生万物。

五行系统结构的矛盾运动是宇宙的普遍规律,也是生命运动的普遍规律。

阴阳五行的矛盾运动是人体之气运动的具体表现,是人体脏腑经络的运动规律,是生命运动的普遍规律。

7、天人相应学说

天人相应学说是祖国医学顺应自然养生方法的理论基础。人与周围自然环境有密切的关系,《黄帝内经· 素问》 指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自然界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寒暑燥湿的气候,直接影响人体的生长发育与健康。自然界是生命的源泉,机体的生理、病理、生长、发育和衰老都与自然的变化休戚相关。自然界的变化,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类长期生活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之中,已经能够适应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形成了自身的生理规律。

春夏阳气升发,秋冬阳气潜藏,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调节脏腑机能,养精安神,益气补血,平衡阴阳,机体就健康无病,而能享得天年。

反之,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如果超过了机体的正常适应能力,就会引起各种疾病,这就是天人相应学说。

8、形神相因学说

形神相因是祖国医学的又一重要养生理论。

形神相因又称为形神合一,即形体与精神的结合,也可以说是形态与机能的统一。

形是人体的一切组织器官,神即人的精神意识活动,形与神是紧密相联的,神不能离开人 体而存在,它与人有生俱来,亦与死俱灭,

范缜在《神灭论》中指出:“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也。”

张景岳在《类经》中也说:“无形则神无以生、无神则形不可活”,“形者神之质,神 者形之用”。

这些论述都认为形与神是息息相关的,要通过调形养神的方法,使形神合一;养神可以保形,保形就是摄神,只有形体完备,才能有精神现象的产生。

- 6 -

传统养生思想与现代健康理念讲稿 1.3传统养生内容

根据我国传统养生理论,我国养生家经过长期的实践,总结出以下几条养生的原则。

1、保养精神的原则

我国历代传统养生家都十分重视对精神的保养,认为形神合一是健康长寿的保证。

庄周在《庄子·养生主 论》中就说:“纯素之道,惟神是守,守而勿失,与神合一。”

《黄帝内经·素问》也说:“呼吸精气,独立 守神”、“得神者昌,失神者亡”,认为神为一身之主宰,是统帅五脏六腑的。

祖国医学把精神因素分为喜、 怒、忧、思、悲、恐、惊七情,认为每个人都有七情的变化。

心主神志,七情从心发出,情绪异常又会损伤心神。心神主宰全身,心神一伤,全身各脏器都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祖国医学在谈到调节精神,保养真气,以求健康长寿的养生方法时,要求人们做到:“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

保养精神要注意两个方面,其一,要涵养情操,安神益志;其二,要心情愉快,坦荡无忧。

《医钞类编》中指出:“ 养生在凝神,神凝则气聚,气聚则形全,若日逐攘忧烦,神不守舍,则易于衰老。”告诫人们养生要把调养精神放在首位。

2、适应四时的原则

我国自周秦以来,养生家们就已经认识到自然环境因素与人体健康休戚相关,养生必须要注意适应四时气候的 变化,以及昼夜的更替等,提倡要把顺应自然作为保健防病的重要原则。

一年四季气候的变化规律是春温、夏热、秋燥、冬寒,气候的这种变化对人体也会产生相应的影响。

《黄帝内经·素问》中所说的“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以及“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就是适应四时变化的养生之道。昼夜的更替对疾病也有一定的影响。

实践表明,许多疾病往往在清晨较轻,午后逐渐加重。

《黄帝内经 ·灵枢》中就指出:“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朝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这说明在晨、午、黄昏、夜半的过程中,由于人体的阳气存在着生、长、收、藏 的规律,因此,病情亦会发生慧、安、加、甚的变化。这与现代时间生物学的理论是基本一致的。 3、动静结合的原则

人体的动、静关系着精、气、神的衰旺存亡。

我国自古以来在养生方面就存在静派和动派两种观点。

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养生要安静自然:归根曰静,是曰复命。认为安静自然,可以加强体内气脉的运行,从而可以祛病延年。庄子也主张养生要清静无为,老庄学派以静养生的思想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吕氏春秋》 则主张以动养生,以“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生动实例说明运动对健身的作用。

华佗进一步完善了运动健身的方法,创编“五禽戏”,告诫人们要经常运动。

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也认为:“养生之道,常欲小劳, 但莫大疲及强而不能堪耳,且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运动故也。”

这些论述都提倡养生要动静结合,劳逸适度才能收到健身祛病的功效。

4、护肾保精的原则

在我国传统养生学中,护肾保精是一条重要原则。

祖国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精不仅是繁衍人类的生命之源,而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肾精之盈亏,影响着人的生长、发育、衰老乃至死亡的全过程,因此,十分强调要节色欲以养精。

祖国养生学认为,肾精作为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要素之一,它主要发挥以下三种生理功能:

推动人体生长发育。一个人如果肾脏精气充盈,生长发育就正常;反之则会出现发育迟缓或未老先衰等异常现象。

参与人体生殖繁衍。无论是两性副性特征的发育、性机能的成熟、或者是生殖能力的获得,都与肾精的盛衰盈亏密切相关。

- 7 -

传统养生思想与现代健康理念讲稿 濡养人体脏腑组织器官。人体的肾精在充盈有余的情况下,既可通过正常的生理渠道排泄体外,形成男性的泄精和女性的月经,也可以在必要时转化为其他形式,如气血津液等等,输送到脏腑器官去发挥濡养作用。

鉴于“精”具有上述重要生理功能,所以传统养生理论向来十分重视“养精”、“保精”和“炼精”的养生作用。《黄帝内经》就提出:“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素问·金匮真言论》)。在具体的实践中,我国古代养生家也摸索出了一整套以增加饮食营养调补“后天之精”、以节制房事固养“先天之精”的行之有效的养精方法。

5、补脾益胃的原则

脾为后天之本,是人体气血生化之源。祖国医学认为,人体的元气是健康之本,而脾胃则是元气之本。元气的产生全在脾胃,只有胃气充足,才能滋养先天。

五脏六腑皆受气于胃,得胃气的充养,才能发挥藏精气、润肌肤、养血脉、壮筋骨的功效。

金代名医李杲在《脾胃论》中说:“脾全借胃土平和,则有所受而生荣,周身四脏皆旺……外邪不能侮也。” 中国养生学认为“气”的生成主要与肾、脾胃、肺等脏腑器官密切相关。其中肾脏来自父母的先天精气;脾胃从各种饮食营养物质中汲取水谷精微之气;肺从自然界呼吸空气。“气”的存在是通过一定的生理功能表现出来的,这些生理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推动作用:“气”具有推动脏腑组织活动和促进血脉运行的作用。温煦作用:“气”具有维持人体正常温度,保持身体与外界环境协调平衡的功能。防御作用:“气”具有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的能力。固摄作用。“气”具有控制人体血、汗、尿、精不外泄的功能。气化作用:“气”具有维持脏腑功能正常活动和精、血、津液新陈代谢过程顺利进行的作用。

从“气”所具有的上述生理功能中可以看出,它与“精”一样,也是人体生命活动赖以进行了重要物质基础。 所谓“人含气而生,精尽而死”,正强调了“气”和“精”同属构成生命活动的物质要素。祖国养生理论十分强调“养气”、“补气”和气功锻炼,其着眼点正在于此。

《黄帝内经》荟萃先秦诸子百家养生之道,从医学角度探讨养生与长寿,创造了不少养生理论和方法。

自然观:天人合一,人体要顺应自然规律,才能维持正常生命活动。“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苟疾不起,是谓得道。”根据四时不同,采用春养生,夏养长,秋养收,冬养藏,以及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方法,即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生,取得人与自然的整体统一。

意志观:“意志者,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发挥人的意志作用结合季节特点,调养精神意志。“春三月,此谓发陈,以使志生”;“夏三月,此谓蕃秀,使志无怒”;“秋三月,此谓容平,使志安宁”;“冬三月,此谓闭藏,使志若伏若匿”。概言之,人的精神意志,春应舒畅,夏当充实,秋要安定,冬宜伏藏,从而保持“身无奇痛,万物不失,生气不竭,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藏不受邪矣”。

动静观:“能动能静,解以长生。”主张形神兼养。按四时不同,养形调神。春天“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夏天“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秋天“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冬天“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防治观:“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扰温饱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提出了未病先防的预防思想。“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外避六淫之邪,内免精神刺激,情志变动,达到未病先防。

精气观:“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气弛坏,荣涩已除,故神去之,而疾不愈也。”精气的盛衰决定人体的生长衰老过程,又是机体抗病的源泉。因此,养生必慎房事,积精全神。

食疗观:民以食为天。提倡“饮食有节”,维护后天脾胃之源。如“饮食自倍,脾胃乃伤”,伤则化源不足,易生百病。同时谆谆告诫人们,谨慎地调和五味,切忌偏嗜。“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古代名人养生一至九

名人养生“一德”:明代养生家吕坤说:“仁可长寿,德可延年,养德尤养生之第一要也。”

名人养生“二字”:宋代文学家苏东坡认为,生在于“安”、“和”二字。“安”即静心,“和”即顺心,“安则物之感我者轻,和则我之应物者顺。”

- 8 -

传统养生思想与现代健康理念讲稿 名人养生“三戒”: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名人养生“四法”:明代医学家万密斋指出:“养生之法有四:一曰寡欲,二曰慎动,三曰法时,四曰却疾。” 名人养生“五知”:宋代周守忠说:“知喜怒之损性,故豁情以宽心;知思虑之销神,故损情而内守;知语烦之侵气,故闭口而忘言;知哀乐之损寿,故抑之而不有;知情欲之窃命,故忍之而不为。

名人养生“六节”:明代医学家江绮石说:“节嗜欲以养精,节烦恼以养神,节愤怒以养肝,节辛勤以养力,节思虑以养心,节悲哀以养肺。”

名人养生“七食”:清代养生家石成金指出:食宜早些,不可迟晚;食宜缓些,不可粗速;食宜八九分,不可过饱;食宜淡些,不可厚味;食宜温暖,不可寒凉;食宜软烂,不可坚硬;食毕再饮茶两三口,漱口齿,令极净。

名人养生“八乐”:石成金的“八乐”是:静坐之乐,读书之乐,赏花之乐,玩月之乐,观画之乐,听写之乐,狂歌之乐,高卧之乐。

名人养生“九思”: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维,见德思义。”

古人养生有两条妙计

养生、养生,养好了才能生生不息,才能朝气蓬勃,才能身心愉悦,才能生命旺盛。

养生的“养”是手段,是方法,“生”才是目的。为了实现“生”的目的,我们的手段和方法,可从古人的智慧中汲取。

第一条妙计——养德:也就是说道德高尚的人必然长寿,长寿者必然是品德高尚的。

关于“寿”多数人都理解成是单一的实际年龄。其实“寿”还有第二层含意,这就是“死而不亡”。有的人实际年龄不很长,但他英名传之久远。原因就是他的“德”扎根于人心。

孔子说:“大德必得其寿”。

孟子提出的“爱生而不苟生”的积极养生观,就是把“仁义”,“道德”看成高于生命,他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名言,是仁人志士的养生之本。

唐代名医孙思邈亦说:“道德全,不祈善而得福,不求寿而自延,此养生之大旨也。”

第二条妙计——养中和之气。

古代《中庸》书中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中医理论认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思则气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

《道家养生概要》书中说:“少言语以养内气,寡色欲以养精气,薄滋味以养生气,咽津液以养脏气,戒嗔怒以养肝气,节粮食以养胃气,不漏精以养肾气,慎行藏以养神气。”这些都是滋养中和之气的良方妙计。 祖国传统养生之道——“清调补”:清理脾胃肠道;调节气血阴阳;补充营养不足。

1、情感调谐2、生活起居3、经络穴位4、药物调理5、饮食调理6、房事调谐7、劳动运动

传统的养生方法,

气功调谐、导引术、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练功十八法、太极拳、按摩针灸术。

1.4 现代健康理念

人人都想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怎样才算健康呢?是不是身体没有生病就是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四大基石:(16字)

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由中国营养学会组织修订的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

新膳食宝塔,四块砖一条路。踏上健康四大基石,从健康奔小康

全面读懂得世纪当代人健康素质;树立健康观念,采取健康行动,提高生存质量,实现健康寿命;善待健康,善待生命,尊重自己,爱戴家人;健康是公平的,人人有权享有,健康是无价的,胜过你的财富;做21世纪全面和谐发展的健康人——有力的心脏,聪慧的头脑,强健的体魄,充沛的精力,平和的情绪,有序的生活。

- 9 -

传统养生思想与现代健康理念讲稿

一、现代健康观念

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满状态。”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新确定的定义是:“人的身体、精神与社会的最佳状态,而不是单纯的没有生病”。

这表明,在现代社会仅仅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不能算做健康,现代社会不仅要求人们身体的健康和心理的健康,还要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这就是现代健康的观念。

要保持和维护现代人的健康,人们必须注重生理卫生,比如讲究起居饮食卫生,锻炼身体,足够的营养等等,还要注重心理卫生,这样才能达到现代的、真正意义上的健康。

牢记“预防重于治疗”的原则,加强健康教育,使人民群众接受平衡膳食的主张、贯彻健康的生活方式对提高全民健康素质极其重要!

聪明人投资健康,明白人爱护健康,普通人忽视健康,糊涂人透支健康!——中国健康教育首席专家、解放军总医院赵霖教授

二、用科学的系统工程理念管理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WHO)倡导的健康医学观念

19xx年,世界卫生组织庄严宣布:“21世纪的医学不能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研究领域,而应该以人类的健康为主 要研究方向。”毫无疑问,现代医学的医学模式应当向健康医学、生态医学、稳态医学的方向转化。 中医学在几千年前提出的基本理论与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健康医学观念极为接近。

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召开的国际《医学目的的再审查》会议指出:世界性的医疗危机,源于近代医学模式 造成技术统治医学的长期结果。

传统养生思想与现代健康理念讲稿

- 10 -

传统养生思想与现代健康理念讲稿 用科学的系统工程理念管理健康

树立养生新概念;慢养生:让生命之弦保持弹性;细节决定健康,细节决定生命;实现健康老龄化,着急靠自己;精神养生,不养而养——养生的至真境界;饮食养生,“寓医于食”;营养、免疫与健康——科学养生保健,全民同登寿域;医药养生,稳态调节与中医养生保健;艺术养生,心理保健,以健康文化创造美好人生。

三、现代营养学与健康

吃什么和怎么吃——关系着民族的命运!营养状况是人口素质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从宏观和长远的角度看,营养不仅影响人民的体质、智能、发育和健康程度,也影响着整个民族的竞争力与创造力,以及社会的文明进步和经济发展。

健康是人类最大的财富:一个人毕生从事的事业、成功、家庭、财产等等可以描述成下面这样一个巨大的数字,就是前面是一个1,后面有无数个零。第一个数字1代表健康,如果失去了1,一切都会变成零。

人类需要的三大营养——饮食营养、行为营养、心理营养

第一是饮食营养,学习营养学知识,接受平衡膳食观念与健康生活方式, 可以预防许多疾病。

第二是行为营养,运动就是行为营养,其价值不亚于食物的进补,运动可以加速机体的代谢,舒展身心,解除抑郁,提高食欲。

合理运动能促进消化系统的正常生理活动,加强对食物所含营养成分的吸收。进行有规律的、具备一定强度,并持续一定时间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肥胖。同时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提高神经系统的灵敏度,增强记忆力,预防老年痴呆症的发生。

第三是心理营养,我们每天上班的时候,就应该想到天空是晴朗的,阳光是灿烂的,心情是美好的,生活是快乐的。

如果注意这三个方面的营养,我们就会获得健康。

预防胜于治疗 牢记营养经济学

20xx年全国卫生资源消耗6100多亿,因疾病、伤残等造成的损失约7800亿,总计约14000亿。这是非常惊人的数字。众所周知,“三峡工程”15年的总投资才2000亿。

20xx年12月,国家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正式公布了《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分析报告》,本次调查为估算中国人因健康引起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提供了数据基础。其计算结果是,仅20xx年就高达8000多亿人民币,相当于当年GDP比重的7%左右。

国家“九五”攻关期间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在疾病的预防工作上投资1元钱,就可以节省8.5元的医疗费和100元的抢救费用。

西医治“人得的病”,中医治“有病的人”:西医治的是“人得的病”,中医治的是“有病的人”,所以平衡就是健康,调整就是治疗。

- 11 -

传统养生思想与现代健康理念讲稿

传统养生思想与现代健康理念讲稿 营养状况是人口素质和发展水平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从宏观和长远的角度看,营养不仅影响人民的体质、智能、发育和健康程度,也影响着整个民族的竞争力与创造力以及社会的文明进步和经济发展。

例如,流感等病毒在不断变异,变异的病毒和细菌“无药可治”。每年导致全世界约20—30万人死亡的流感病毒就是如此,由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和免疫因子组成的人体免疫系统,其发挥识别、屏障、吞噬、清除作用,始终与各种传染病相抗衡。

人类每天都要接触各种病毒和细菌,由于它们都在不断地变异,因此许多病“无药可治”。

因此保持免疫功能的稳定和完整,是预防传染病的根本手段。

当前的首要问题是医学观念需要改变,应该将注意力转移到提高自身调节能力、抗病能力,即人体自我防护和痊愈能力上。

任何一种营养的缺乏或失衡,对免疫系统都会产生不利影响。当今社会,许多人都缺乏对免疫系统有益的植物营养素、抗氧化剂与多糖等;营养失调会使免疫系统功能下降,人体更容易受病毒的侵袭与感染。

在抵抗感染方面,营养因素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由于免疫系统的绝大部分功能依赖于饮食,因此一旦营养失调,受影响最大、被严重损害的就是机体免疫系统。

古代先贤提倡 “寓医于食”应该牢记!关注“寓医于食”的结果,就是:个人少受罪,儿女少受累,节省医疗费,造福全社会。

食物是最好的药物:20xx年7月在维也纳召开了第17届国际营养学大会,来自全世界的3000余名营养学专家出席了本次会议。通过热烈的讨论,与会代表达成了一致的学术观点:“食物是最好的药物”。

“食疗”的保健效果浸透着历代先贤的血汗,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集中升华了亿万民众的实践、经验、痛苦和成功,反映了中华民族对健康与疾病这一对矛盾、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与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总体把握。

在欧洲“营养医学”、“营养药理学”新学科纷纷出现,反映了中国传统“食疗”思想被西方广泛接受的生动事实。 国际营养学界近年对膳食指南的认识发生了方向性的转变,从过去以营养素为基础转向以食物为基础。

因为营养素的发现依赖于人类的认识水平,而现在发现,在食物中存在着许多生物活性物质,所谓非必需营养素,这些物质如低聚糖、香菇多糖、黄酮类化合物、叶绿素、番茄红素、谷维素、茶多酚和二十八烷醇等,同样也在发挥重要的健康作用。

它们可以预防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延缓机体衰老、提高免疫力,在膳食中的地位十分重要,而这些生物活性物质大多存在于蔬菜和水果等植物性食物中。

低温烹饪 有益健康: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每公斤食品中丙烯酰胺不得超过1毫克。中国主食馒头、米饭、面条等烹制都采用100摄氏度左右的温度,比烘烤要低得多,爆炒菜肴在短时间内完成。

高低温结合的烹饪方式不仅有益于保持营养成分不受损失,满足表面杀菌的需要,也减少油脂的氧化,由此说明中国的传统主食更安全。

“营养配餐员”第一保健医生——从吃饱求生存到吃好求健康,国务院公布了第64个职业准入,我国出现了一个为保证人民健康的崭新职业“营养配餐员”,科学配餐是不用资金投入,就能提高和改善人民健康状况和健康水平。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加之经济、文化和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特别是由于膳食结构不平衡,导致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同在,而通过科学配餐,就能够有效地控制因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良造成的各种疾病。

为了避免重蹈西方发达国家的覆辙,根据国情调查、优化食物结构,引导全民族科学、合理地进行食物消费,已是当前刻不容缓的历史任务。

古代历代先贤关于膳食重要性的论述

战国名医扁鹊说:“君子有病,期先食以疗之,食疗不愈,然后用药”。

唐代药王孙思邈说:“安身之本,必须于食,不知食疗者,不足以全生。”“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情爽志以资气血。”“为医者,当晓病源,如其所犯,以食治之。食之不愈,然后命药。”

清代黄宫绣指出:“食物入口,等于药之治病同为一理,合则于脏腑有益,而可却病卫生,不合则于人脏腑有损,而即增病促死。”

中华民族传统营养学有非常深厚的哲学内涵:

第一,天人合一,身土不二的生态观。第二,调理阴阳,阴平阳秘的健康观。第三,药食同源、寓医于食的食疗观。第四,“审因施食,辩证用膳”的平衡膳食观。

- 12 -

传统养生思想与现代健康理念讲稿 中国传统膳食结构强调平衡膳食、辩证用膳,提倡含不同营养成分食物的互补,有关中华民族传统膳食结构也有精辟的论述。例如“饮食清淡,素食为主”;“可一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豆”;“粗茶淡饭、青菜豆腐保平安”;“食,不可无绿”等中华民族传统养生保健的膳食原则。

中华民族膳食与就餐的“十大平衡”:中国传统膳食结构强调“平衡膳食、辨证用膳”,提倡含不同营养成分食物的互补。有关中华民族传统膳食结构有如下精辟论述:

五谷宜为养,失豆则不良;五畜适为益,过则害非浅;五菜常为充,新鲜绿黄红;五果当为助,力求少而数;气味合则服,尤当忌偏独;饮食贵有节,切切勿使过。

“药片文化”误导消费,天然膳食促进健康

中国传统膳食和西方的药片文化。中华民族的农耕文明为人类选择和生产了丰富的食物原料。

中国的第一部农耕专著《齐民要术》,收集了谷类、豆类植物十多类,约200余种,蔬菜20多类,100多个品种,为养生保健奠定了物质的基础。中华民族伟大的农业文明,为人类选择和生产了极其丰富的食物原料,并且充分体现了食物来源生物多样性的原则。正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生态农业的成功实践,为“寓医于食”、利用饮食养生保健,奠定了物质基础。

作为食物的评价标准———色、香、味、形、器、效,6个方面缺一不可。好的厨师做的菜是“烂而不失其形”,而且要配合相应、合适的美丽的器皿。

《养老奉亲书》指出:“缘老人之性,皆厌于药而喜于食,以食治疾,胜于用药。”

《遵生八笺》中说:“饮食活人之本。”“由饮食以资气,生气以益精,生精以养气,气足以生神,神足以全身。” 全球1/3患者死于药物滥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疾病的模式在发生变化,首先就是食源性疾病增多,20xx年WHO宣布,全世界因营养过剩死亡的人数,首次超过因营养不良而死亡的人数。第二,药源性疾病不断增加,据WHO统计,全球约三分之一的患者死于药物的滥用,我国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如果住院病人平均每天合并用药5种的话,不合理用药发生率21.8%,伴随化学合成药物特别是抗菌素的滥用,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难以治愈的疾病不断出现。第三,医源性疾病,医疗模式的商业化倾向日益严重,医源性疾病不断增加。国际医学界有人批评中国,临床过度输液的问题,根据有关专家与解放军总医院护理部联合研究结果,发现输液问题不能忽视。

中国国民平均寿命是71.5岁(20xx年),平均健康寿命是62.3岁。平均每个人有9.5年是带病或残疾生活。(注:20xx年我国国民平均寿命已达73年多)

人在晚年60岁以上,消耗的医疗费用约占一生的40%以上,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医疗费是在人生的最后28天花费的,也就是抢救费用。

如果我们能够有效地预防疾病,把抢救费用改为进行预防,可以使人的健康生命延长远远超过28天。 膳食、营养因素可有效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20xx年,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粮农组织提出用膳食方法纠正高血压。提倡通过多消费蔬菜、水果,低热量的食物来预防高血压。

20xx年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粮农组织发布的“膳食、营养与慢性病预防”的专家报告中,提出了膳食和生活方式因素与肥胖、Ⅱ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癌症发病危险性相关关系的证据。这个资料尤其提到你要控制肥胖,就不能吃大块的食物。越是大块,像烤鸡腿,就非常容易引起肥胖。

一个人的健康状况取决于多种因素,如先天的遗传、后天的生活条件、卫生状况、饮食营养、爱好习惯、体育锻炼、精神状态等。在这些因素中,最主要、最经常起作用的还是饮食营养。人类从生命刚开始,就不断地从母体摄取各种营养。出生后,除阳光和空气外,人体完全要靠食物和饮水供给营养,以保证自身正常地生长发育,保持健康和进行各种活动。

现代营养学

认识人体必需的六大营养素;揭示饮食营养与人体健康的奥秘;了解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与保健作用;建立科学合理的饮食结构;掌握自身营养的均衡;科学搭配一日三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制订适合自身的饮食营养方案;掌握简单易行的食品质量鉴别诀窍;选择正确的烹调方法

- 13 -

传统养生思想与现代健康理念讲稿 2 传统养生理论基础和方法

传统养生理论基础与中医的理论基础是相同的,按着气——阴阳——五行的逻辑结构,从气——阴阳——五行的矛盾运动,阐述了生命运动的基本规律。

气—元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自然观和方法论。

2.1 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朴素的辨证唯物的哲学思想。

古代医学家借用阴阳五行学说来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的各种现象,并用以指导总结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形成了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的祖国医学和养生理论体系。

阴阳五行学说是在精气论说(气—元论说)的物质概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深刻辩证性质的气本体论的概念。

传统养生思想与现代健康理念讲稿

传统养生思想与现代健康理念讲稿

传统养生思想与现代健康理念讲稿

- 14 -

传统养生思想与现代健康理念讲稿 一、气、阴阳、五行的关系

气、阴阳、五行都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范畴。

气在与阴阳、五行的纵横联结中,构成了气——阴阳——五行的逻辑结构系统,形成了中国传统哲学自身的特点。

(一)气与阴阳

气是物质实体,是构成宇宙天体以及天地万物的最基本元素,是世界的本原。气的范畴肯定了物质世界的统一性。

阴阳是气的两种固有属性。按阴阳分,则世界上的气可分为阴气和阳气两类。阴阳又是气本身内在的矛盾要素。 阴气和阳气又各具阴阳对立要素,相互渗透,相互作用,构成了气的矛盾统一体。

一气分为阴阳,阴阳统一于气。“气有阴阳”(《正蒙·神化》),“一物两体,气也”(《正蒙·参两》),“气有阴阳,屈伸相感之无穷,故神之应也无穷”(《正蒙·乾称》)。

气是一,万物本原为一气,但一气分阴阳,气有阴阳为两,两存在于一之中,表现为对立的两个方面,“一”指对立双方的统一。作为宇宙本原的气是阴阳对立的统一物,物质世界在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下,不断地运动变化。 “两不立则一不可见,一不可见则两之用息。两体者,虚实也,动静也,聚散也,清浊也,其究一而已”(《横渠易说·说卦》)。

虚实、动静、聚散、清浊等是对立两方面的具体表现,也是一气之阴阳的具体内涵。这种阴阳对立的双方,共同组成气的统一体,它们是一切运动变化的根源,从而建立起对立统一的气—元的物质概念。

(二)气与五行

气是世界的本原,“天地间一气耳。气之清而强者为火,清而弱者为水;浊而沉者为土,浊而浮者为木,浊而实者为金,皆一气之清浊而流派为五也。一气分五行,而五行又各有五行’’,“五可还一,一可摄五,譬之一树……各不同形,实总一根菱”(《百子全书·叔苴子内篇·卷一》)。

五行同一气,一气合五行。《云笈七笺》吸收了阴阳五行思想,根据“元气本一,化生有万”的理论,阐述了气与五行的关系,谓:“一含五气,为水、为火、为木、为金、为土”,“元气分而为五行,五行归于一气”。

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元素是由气的运动变化而成的。将五行多元物质结构概念统一于气——元论的单一的物质概念之中。

(三)阴阳与五行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天降阳,地出阴,阴阳合而生五行”(《李觏(gou4)《删定易图序论一》)。即五行本原于阴阳之气,阴阳二气相互作用而产生五行。

“阴变阳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阴阳也,阴阳——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御纂性理精义·卷一》)。

世界本原一气,气之动静而为阴阳,气为阴阳之体,阴阳为气之用。

一气分阴阳,阴阳生五行,阴阳五行均为气之消息变化。

(四)气—元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关系

气、阴阳和五行,均为中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关于世界的物质构成的哲学范畴,属于世界本原的物质概念。是中国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是中国传统文化认识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方法,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智慧和才能。气—元论作为一种自然观,奠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石,而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作为方法论,则构筑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

气—元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既各有所指和特点,又相互关联。

二、阴阳学说

(一)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

阴阳学说,认为宇宙间任何事物都具有既对立又统一的阴阳两个方面,经常不断地运动和相互作用。这种运动和相互作用,是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源。

古人把这种不断运动变化,叫做“生化不息”。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对立统一的存在,是一切事物的根本法则),万物之纲纪(一切事物都不能违背这个法则而存在),在变化之父母(事物的变化是由事物本身阴阳两个方面,不断运动和相互作

- 15 -

传统养生思想与现代健康理念讲稿 用形成的),生杀之本始(事物的生成和毁灭都是来自于这个根本法则),神明之府也(这就是自然一切奥妙的所在),故治病必求于本(所以要想治好病,就必须从这个根本问题-阴阳上求得解决)”。

阐明了宇宙间一切事物的生长、发展和消亡,都是事物阴阳两个方面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因而,阴阳学说也就成为认识和掌握自然界规律的一种思想方法。

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围,认为人体生理活动,疾病的发生发展,也超越不出阴阳这个道理。因此,我们想要掌握疾病的发展过程,探求疾病的本质,从而获得满意疗效,就必须探求人体的阴阳变化情况。

阴阳的含意及普遍性:古代思想家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是由互相对立又互相依存的两个方面构成的。这两个方面就称为阴阳。

一般来说,阳代表事物具有动的、活跃的、刚强的等属性的一方面,例如,动、刚强、活跃、兴奋、积极、光亮、无形的、机能的、上升的、外露的、轻的、热的、增长、生命活动等。

阴代表事物的具有静的、不活跃、柔和的、等属性的另一方面,例如,静、柔和、不活跃、抑制、消极、晦暗、有形的、物质的、下降的、在内的、重的、冷的、减少、肉体等。

当两件事物发生一定联系时,可以把它们分为阴阳。

例如,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火为阳、水为阴、男为阳、女为阴;白天为阳,黑夜为阴……。 若是以一个动物为例,则它的肉体为阴,生命活动为阳;它内在的脏腑为阴,外露的皮毛为阳;它向下的腹为阴、向上背为阳……。

由以上例子说明,阴阳是指宇宙间万事万物,最基本的也是最高度的区别和概括。

(二)阴阳变化的规律

阴和阳之间,并不是孤立和静止不变的,而是存在着相对,依存、消长、转化的关系。

(1)阴阳的相对性:阴阳是说明事物的两种属性,是代表矛盾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是自然界相互联系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

如天为阳、地为阴;白天为阳、黑夜为阴;上为阳、下为阴;热为阳、寒为阴;阳电与阴电等。

诸如此类,说明了不论任何事物,都是对立存在宇宙间的,但是,事物的阴阳属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必须根据互相比较的条件而定。

就人体而言体表为阳,内脏为阴;就内脏而言,六腑属阳,五脏为阴;就五脏而言,心肺在上属阳、肝肾在下属阴;就肾而言,肾所藏之“精”为阴,肾的“命门之火”属阳。

由此可见,事物的阴阳属性是相对的。

(2)阴阳的互根:古代医学家称为“阴阳互根”。

中医学有“阳根于阴,阴根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和“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等论点。意思是说,阳依附于阴,阴依附于阳,在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资生、相互依存的关系――即任何阳的一面或阴的一面,都不能离开另一面而单独存在。

以自然界来说,外为阳、内为阴;上为阳,下为阴,白天为阳、黑夜为阴。如果没有上、外、白天,也就无法说明下、内、黑夜。

以人体生理来说,机能活动属阳,营养物质(津液、精血等)属阴。

各种营养物质是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有了足够的营养物质,机能活动就表现得旺盛。

从另一方面来说,营养物质的来源,又是依靠内脏的功能活动而吸取的。

以上说明二者是相互依傍、存亡与共的,如果没有阴,也就谈不上有阳。

如果单独的有阴无阳,或者有阳无阴,则势必如《内经》所说:“孤阳不生,独阴不长”,则一切都归于静止寂灭了。

(3)阴阳的消长:指阴阳双方在对立互根的基础上是在永恒地运动变化着,不断出现“阴消阳长”与“阳消阴长”的现象,这是一切事物运动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例如:四季气候变化,从冬至春至夏,由寒逐渐变热,是一个“阴消阳长”的过程;由夏至秋至冬,由热逐渐变寒,又是一个“阳消阴长”的过程。由于四季气候阴阳消长,所以才有寒热温凉的变化。万物才能生长收藏。 如果气候失去了常度,出现了反常变化,就会产生灾害。

中医常常以阴阳偏盛偏衰(即阴阳消长)来说明临床的不同证候。

- 16 -

传统养生思想与现代健康理念讲稿 例如,寒属阴、阴盛则见寒证,如受冷后出现的胃寒腹痛、腹泻等;热属阳、阳盛则见热证,如一般的急性肺炎、有高热口渴、皮肤红等急性热病症状。

有些虚弱的病症,其发病机制不是因为阴或阳的偏盛,而是因为偏虚。如果某脏腑的阴偏虚,称为“阴虚”,此为阴消,“阳”相对的突出,因为热属阳,故阴虚见热证。这种现象称为“虚热”。

如果某脏腑的阳偏虚,此为阳消,称为“阳虚”,此时“阴”相对突出,因寒属阴,故阳虚见寒证,这种现象称为“虚寒”。

在正常情况下,阴阳常处于相对平衡的,如果“消长”关系超出一定的限制,不能保持相对的平衡时,便将出现阴阳某一方面的偏盛偏衰,导致疾病的发生。

(4)阴阳的转化:指同一体的阴阳,在一定的条件下,当其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其双方可以各自向其相反方面转化,阴可以转为阳,阳可以转为阴,称之为“阴阳转化”。

如果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过程的话,则转化便是一个质变的过程。

《素问》所谓“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极”时,便有可能向热的方向转化,热“极”时,便有可能向寒的方向转化。

如某些急性热病,由于邪热极重,大量耗伤机体正气,在持续高热的情况下,可以突然出现体温下降,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一派阴寒危象,这种病症变化,即属由阳转阴。若抢救及时,处理得当,使正气恢复,四肢转温,色脉转和,阳气恢复,为由阴转阳,病情好转。

此外,临床上常见的各种由实转虚,由虚转实、由表入里、由里出表等病证变化,也是阴阳转化的例证。

(三)阴阳在医学中的应用

(1)阴阳与人体解剖部位的关系:根据上述之外为阳、内为阴;上为阳,下为阴;背为阳,腹为阴的规律,则人之皮毛在外为阳,脏腑在内为阴;头在上为阳,足在下为阴。

(2)阴阳与人体生理的关系:人体的健康与否,决定于阴阳的是否调和,

如《内经》所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人体摄取饮食后,经过脾、胃的腐熟运化,将营养物质运送至全身各处,使肉体增长强壮、使生命活动力旺盛。食物消化后有形的废料,由前后二阴排出。人体之阴阳若是保持在平衡的情况下,人体就健康。

(3)阴阳与人体病理的关系:人体阴阳失去平衡后,就会表现出各种症状来,古人对症状的分类,也是用阴阳来代表和说明的。

阳证,一般表现的症状是:发热、口渴、脉数(快)等,这类症状,古人又称为热(即阳)证。

阴证,一般表现的症状是:不发热,口不渴、手足冷、脉迟(慢)等,这类症状,古人又称为寒(即阴)证。 这就是《内经》所说的:“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阴阳偏衰,是指阴或阳低于正常水平的失调,其一方低于正常水平,而另一方保持正常水平,或双方都不同程度的低于正常水平,故出现虚证。

阴不足,阳正常则阴虚生内热;阳不足,阴正常则阳虚生外寒;阴阳双方都不同程度的不足,则虚寒、虚热并见或阴阳两虚。

这就是“内经”所说的“阴虚生内热,阳虚生外寒”、“阴阳两虚”证。

(4)阴阳在诊断上的应用:阴阳是诊断的总纲。

疾病虽然很多,但其属性不外阴阳两类,如从疾病发展部位来看,不在表(阳),就在里(阴)。

从疾病性质来看:热证(阳),寒证(阴),

从疾病发展趋势来自看:实证(阳)虚证(阴)。

总之,阴阳可以概括疾病的属性。

(5)阴阳在治疗上的应用:中药种类甚多,但就其性能不外阴阳两类,从药性来看:寒、热、温、凉,温热属阳,寒凉属阴。

从治疗上总原则是“调整阴阳,以平为期”,这就是治疗的基本出发点。

针对阴阳盛衰,采取补其不足,泻其有余,使阴阳偏盛偏衰的异常现象得到纠正,恢复其相对平衡状态。 中医常用“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实者泻之,虚者补之”的治疗原则,促使失调的阴阳重新恢复到相对的平衡。临床上借药性之偏,来纠正人体阴阳之偏,使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 17 -

传统养生思想与现代健康理念讲稿 临床具体用法:

①阳虚和阴胜则寒,治法:寒者热之(用热药);②阴虚和阳胜则热,治法:热者寒之(用寒药);③正气不足,治法:虚者补之;④邪气偏胜,治法:实者泻之;⑤阴不足、阳偏亢,治法:滋阴潜阳;⑥阴阳两者均不足,治法:滋阴助阳(阴阳双补)。

二、五行学说

(一)五行学说的概念

五行学说同“阴阳学说”一样,它也是一种哲学概念,是一种认识和分析事物的思想方法。“五行”,就是自然界中“木、火、土、金、水”这五类物质的运动。“五行学说”是指这五类物质的运动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相生、相克作为解释事物之间相互关联及运动变化规律的说理工具。

首先以归类的方法,说明人体各部位之间,与外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其次是在五行归类的基础上,以五脏为中心,以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说明人体各部之间在生理过程中的关系。

在病理情况下,也以这种关系分析判断病情。

五行的属性:

木-代表生气旺盛的-“木曰曲直”。火-代表炎热的、向上的-“火曰炎上”。土-代表具有营养作用的-“土曰稼穑(se4)”。金-代表具有摧残杀伤作用的-“金曰从革”。水-代表寒冷的、向下的-“水曰润下”。

(二)五行学说的内容

1.五行学说的基本规律:

(1)相生规律:生,含有资生、助长、促进的意义。五行之间,都具有互相资生、互相助长的关系。这种关系简称为“五行相生”。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在五行相生的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我生两方面的关系,也就是母子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

以水为例,生我者为金,则金为水之母;我生者是木,则木为水之子。

其它四行,以此类推。由于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结合五脏来讲,就是肝生心,心生脾,脾生肺,肺生肾,肾生肝起资生和促进作用。

(2)相克规律:克,含有制约、阻抑、克服的意义。

五行之间,都具有相互制约、相互克服,相互阻抑的关系,简称“五行相克”。

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在五行相克的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克我、我克两方面的关系,也就是“所胜”、“所不胜”的关系。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

以木为例,克我者为金,则金为木之“所不胜”,我克者为土,则土为木之“所胜”。其它四行,以此类推。 结合五脏来讲,就是肝克脾,脾克肾,肾克心,心克肺、肺克肝,起着制约和阻抑的作用。

(3)五行制化:在五行相生之中,同时寓有相克,在相克之中,同时也寓有相生。这是自然界运动变化的一般规律。

如果只有相生而无相克,就不能保持正常的平衡发展;有相克而无相生,则万物不会有生化。

所以相生,相克是一切事物维持相对平衡的两个不可缺少的条件。

只有在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基础上,才能促进事物的生化不息。

例如,木能克土,但土却能生金制木。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土虽被克,但并不会发生偏衰。

其它火、土、金、水都是如此。

古人把五行相生寓有相克和五行相克寓有相生的这种内在联系,名之曰“五行制化”。制化规律的具体情况如下: 木克土,土生金,金克木。火克金,金生水,水克火。土克水,水生木,木克土。金克木,木生火,火克金。水克火,火生土,土克水。

(4)相乘规律:乘,是乘袭的意思。

从五行生克规律来看,是一种病理的反常现象。相乘与相克意义相似,只是超出了正常范围,达到了病理的程度。相乘与相克的次序也是一致的。

- 18 -

传统养生思想与现代健康理念讲稿 即是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

如木克土,当木气太过,金则不能对木加以正常的制约,因此,太过无制的木乘土,即过强的木克土,土被乘更虚,而不能生金,故金虚弱,无力制木。

(5)相侮规律:侮,是欺侮的意思。从五行生克规律来看,与相乘一样,同样属于病理的反常现象。但相侮与反克的意义相似,故有时又曰反侮。相侮的次序也与相克相反,即是: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 以上相乘、相侮的两个规律,都是在病理情况下才会产生,例如,水气有余,便克害火气(所胜),同时又会反过来侮土(所不胜)。如果水气不足,则土来乘之(所不胜),火来侮之(所胜)。这都是由于太过和不及出现的反常现象。

传统养生思想与现代健康理念讲稿

传统养生思想与现代健康理念讲稿

传统养生思想与现代健康理念讲稿

(三)五行学说在临床中的应用

1.以五行的特性说明五脏生理活动特点:

①肝喜条达,有疏泄的功能,木有生发的特性,故肝属木;

②心阳有温煦的作用,火有阳热的特性,故心属火;

③脾为生化之源,土有生化万物的特性,故脾属土;

④肺气主肃降,金有清肃收敛的特性,故肺属金;

⑤肾有主水藏精的功能,水有润下的特点,故肾属水。

五脏之间生理功能上的相互资生的关系为:

①肾(水)之精以养肝;

②肝(木)藏血以济心;

③心(火)之热以温脾;

④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以充肺;

⑤肺清肃下行以助肾水。

相互制约的关系为:

①肺(金)气清肃下降,可以抑制肝阳上亢;

②肝(木)的条达,可以疏泄肺金的奎郁;

③脾(土)的运化,可以制止肾水的泛滥;

④肾(水)的滋润,可以防止心(火)的亢烈;

⑤心(火)的阳热,可以制约肺(金)清肃太过。

2.说明脏腑间的病理影响:如肝病可以传脾,即木乘土;脾病可以影响肝,是土侮木;肝脾同病,相互影响即木郁土虚或土奎木郁;肝病影响心,为母病及子,肝病影响肺,为木侮金;影响肾为子病及母等。

3.用于诊断和治疗:临床诊断疾病时,可以综合望、闻、间、切四诊所知,根据五行的所属及生克乘侮的变化规律,来推断病情,指导治疗。

例如滋水涵木、培土生金、壮水制火、扶土抑木等等,都是一些具体应用的体现。

中医学运用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来解释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关系,利用调整五脏间生克乘侮关系来治病。 ①肝木乘脾土,则临床上见肝脾不和证,治疗时一般是采取“培土抑木”(疏肝健脾)的方法。

- 19 -

传统养生思想与现代健康理念讲稿

②肾生肝,(水生木)肾精能滋养肝脾不和证,即“水能生木”,当“肾水”不足时,肝木失养,病人出现“肝阳上亢”等水不涵木的病证,治疗时要滋水涵木,肝阳上亢的证候可以得到改善。 ③肾助脾(火生土),脾的运化功能需要肾阳的帮助才能正常进行,如果肾阳虚导致脾阳虚,临床上出现脾肾阳虚证,产生腹泻、水肿等证。治宜温补肾火,资助脾阳(温肾健脾)的方法。 ④脾益肺(土生金),脾气健运,将饮食精微运输给肺,从而保持肺的功能正常,脾虚精微不升,废浊不降,容易产生痰湿,出现痰多,咳嗽等肺的症状,治疗则需健脾化痰,即“培土生金”健脾补肺的方法治疗,往往取得较好的效果。

⑤肾济心(水火相济),肾主水,心主火,肾藏精。

正常时,心肾互济,心助肾以阳,肾助心以阴,互相交往,保持平衡状态,中医叫“心肾相交”。

如肾水不足,则不能滋润心阳,就会引起心火亢盛的症状,出现“心肾不交证。”治疗应当滋肾水(阴)降心火,使病证得以痊愈。

总之,懂得这些规律,可以帮助加深对中医病因,病理的理解。治疗方面,同样利用五行关系,指导临床实践,仍有一定意义。对于养生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2.2 阴阳五行学说与人体五藏的关系 一、自然与人体结构、机能的五行分属

祖国医学理论,不仅认为人体各部分是一个整体,而且认为人体与外在自然境,也有其相应的关系。 以五行为中心,按照它的各个特性,用取类比象的方法,将自然界和人体有关的事物按其属性,形态现象相类同的,分别归纳为五大类。见表2-1。

传统养生思想与现代健康理念讲稿

传统养生思想与现代健康理念讲稿

- 20 -

传统养生思想与现代健康理念讲稿

从上可以看出,每一行所属各种现象之间的关系,也可能说明事物变化发展互相推移的综合关系。

- 21

传统养生思想与现代健康理念讲稿

-

传统养生思想与现代健康理念讲稿 例如,以木来说,春季草木开始萌芽生长,呈现了蓬勃的生气,并出现青的颜色,故用木来象征春。在生长化收藏的过程中,属于“生”的一环。春季多风,结合人体肝脏性喜条达舒畅,象征着木和春的情况。而五脏中的肝和六腑中的胆是表里关系,肝又开窍于目,在五体中主筋,故肝病每多出现目病或抽筋(痉挛)的症状。肝木旺者多喜怒,而大怒又易伤肝,所以在五志中主怒。某些肝病,往往会出现青的颜色。

把这些自然现象和生理与病理现象联系在一起,就可以把木、春、肝、胆、目、筋、怒、青等一系列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木的一类之下,形成了一个系统。

三、脏腑相关生理

(一)五脏间的相互关系

传统养生思想与现代健康理念讲稿

- 22 -

传统养生思想与现代健康理念讲稿 (二)五脏与六腑间的相互关系

传统养生思想与现代健康理念讲稿

四、六腑间的相互关系

六腑的主要功能是传导化物,对饮食的消化、吸收与排泄并参与水液代谢,故《灵枢·本脏篇》说:“六腑者,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液者也。”

1.饮食物的消化、吸收、排泄

人类在生命活动中必须不断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作为从事劳动、维持体温的能量来源和提供生长、发育、生殖的重建及新建的原料。

饮食经口腔咀嚼,搅拌,吞咽,经食道入胃。

胃受纳,腐熟成为食糜,下降于小肠,经小肠肌肉收缩运动,将食物磨碎,使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通过各种消化酶,将食糜中的蛋白质、脂肪和搪类进行化学分解,使之成为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通过蠕动,食糜缓慢向下移动。

这一过程,中医学称为“小肠受盛及泌别清浊”,同时胆囊分泌胆汁,以促进脂肪的分解吸收。胃及小肠吸收的水谷精微,靠脾的运化转输全身。

小肠内的消化极为重要,食物通过小肠后,消化过程基本完成,只留下未经消化的食物残渣(糟粕)经小肠进入大肠。大肠的主要功能在于吸收水分,并作为糟粕暂时贮存场所,中医学称之为“传导、燥化”,形成粪便,由肛门排出体外。上述食物的摄入、消化、吸收、排泄过程均经历上焦、中焦、下焦。吸收的水谷精微也通过三焦而分布全身。

2.参与水液的代谢

- 23 -

传统养生思想与现代健康理念讲稿 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代谢终产物和多余的水,通过以下途径排出:

①经肺呼出二氧化碳和少量水分。

②通过汗腺排出一定量的水、氯化钠和尿素、尿酸。

③经肠道排出混入粪便的消化液、无机盐、胆色素。

④经尿液形式排出水和溶于水的尿素、肌醉、尿酸。以上四个排泄水液的途径,以中医学的肺、脾、肾三脏为主体。 六腑也有密切关系。胃为“水谷之海”吸收食物部分的水,化为津液,也分泌胃液。

“小肠主液”。人体每日饮水约1 ~2L,连同胰液、胆汁、小肠分泌的消化液含水分总量可达8L左右,除每日大便中含水约150ml,绝大部分被肠道重吸收。

中医将重吸收的部位称为“阑门”,然后经血液循环渗入膀胧,膀胧贮藏津液和排出小便。

上述水液代谢也是经厉上、中、下焦,以三焦为通路。

3.六腑以通为用

胆、胃、小肠、大肠、膀胧、三焦等.六腑具有出纳、转输、传化水谷的共同功能,故宜畅通,不宜阻滞,以下行通降为顺,以滞塞上逆为病。

中医有“六腑以通为用”,“腑病以通为补”,不管气、血、寒、热、湿、食、虫、石,任何病因造成通降失常,都可出现“痛”、“闭”病症。“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是中医学对空腔脏器梗阻、梗阻上方管腔平滑肌阵发性痉挛以期解除梗阻的精辟概括。

4.病理上的影响

六腑在生理上的密切关系,也造成了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如胃实热证能消灼津液引起大便秘结,而肠燥便闭也可使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引起恶心、呕吐。

又如胆火炽盛,常可犯胃,出现呕恶、吐苦水等胃失和降的病症等。

五、气、血

1. 含义

(1)气含义有二:①体内流动着的有营养的精微物质,如水谷之气、呼吸之清气等。

②泛指脏腑的机能,如五脏之气、心气、胃气等。根据来源分布、功能不同,可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真气等。

(2)血指血液。血是由食物精微通过气化作用而生成的一种红色液体,它的生化之源在中焦的脾胃,循环流动于脉管内,能将机体需要的氧、蛋白质、糖类、脂类、维生素、水和无机盐运送到身体各部,以奉养全身。

2.生成与作用

(1)气的生成与作用分述如下:

①元气,又称原气,根源于肾(含命门),主要由肾藏的先天之精所生化(隐含体内各内分泌所分泌的激素),有赖水谷精气的濡润滋养和补充。

元气藏于肾叫肾气。元气以三焦为通路而运行至周身,具有激发、温煦、推动脏腑、经络、身形的功能,是人体生长、发育、生殖、呼吸、消化、循环的原动力。

②宗气,是由肺吸入的自然清气和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结合而成,其合成在肺,而聚于胸中,其作用为推动肺的呼吸和心的搏动,并影响声音的强弱,是一身之气运动、输布的出发点。

③营气,是营运于脉中的水谷精气,来源于食物,由脾胃生化,出于中焦,具有生化血液和营养周身的功能。 ④卫气,也来源于饮食物,由脾胃所化生,与营气同源,但行于脉外。

《灵枢·营卫生会》说:“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即现代医学的组织液,在毛细血管的动脉端透出血管壁进入组织间隙,是细胞与血液进行物质交换的内环境,其分布昼夜之间有所不同。 《灵枢.大惑论》说:“卫气者,昼日常行于阳,夜行于阴”,与现代医学微循环开闭完全一致。

安静状态下,真毛细血管网大部分处于关闭状态,开放的只占全身循环血量500左右,其开放区与关闭区也是交替的,轮换的。白天肌肉组织活动增加,真毛细血管大量开放,循环血量大增。而夜间,骨骼肌毛细血管只有1%开放。

此时内脏的消化吸收活动相对增强,血供相对增多。

- 24 -

传统养生思想与现代健康理念讲稿 卫气作用三:a温养脏腑与肌揍皮肤,启闭汗孔调节体温;b卫气昼行于阳,使人体保持清醒,夜行于阴,使人体进入睡眠;c保卫肌表、抗御外邪作用,指血液中的粒细胞、单核细胞可透出血管壁,向炎症区域渗透,移动并具有吞噬能力。

⑤真气,是由先天的元气和后天的营气及宗气结合而成。

《灵枢·刺节真邪篇》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其生化合成、贮藏主要在脑髓和五脏,在人体无处不到,无处不有,中医所称之“阳气”、“阴气”、“正气”、“肺气”……均为真气在各不同部位的别称。

(2)血的生成与作用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

生成血液的基本物质主要来自脾胃的水谷精微。血细胞的生成场所在骨髓、脾、淋巴结。血液通过脉管运行全身。

《难经·二十二难》说:“血主濡之”,即血液将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送到身体各部的组织细胞。血液的正常循行,是各内脏共同作用的结果:“心主血脉”心气推动血液运行不息,“肺朝百脉”循行周身的血脉,都要汇聚于肺,进行气体交换,“肝藏血”起调节血量和主疏泄(解毒)功能,“脾统血”具有固摄血液不外溢(血小板保护血管壁的完整性)。因之,其中任何一个脏器的功能失调都将引起血行失常的病证。

六、津液

1.含义、生成、输布与排泄

津液在现代医学称体液,由水和溶质(无机盐、葡萄糖、蛋白质)组成。

无机盐和葡萄糖为晶体物质,蛋白质为胶体物质。因无机盐和蛋白质在水中能离解成带正、负电荷的离子,又称电解质;葡萄糖在水中呈分子状态,被称为非电解质;体液是多种晶体、胶体或电解质液、非电解质液的混合体。 体液是人体内除血液以外的一切液体及代谢物的总称,包括一切组织间液(占体重15%)、细胞内液(占体重40%)、血浆(占5 % ),以及唾液(每日分泌1000-1500ml)、胃液(1500- 2500ml/日)、胰液(700-1500rnl/日)、胆汁(500-1500m1/日)、小肠液(500-1500ml/日)、脑脊液(120-140ml)、关节腔液和汗、尿、泪、涕等。

因体液含蛋白质和其他溶质多少不同,中医将清而稀的称津,主要指输布体表的汗、唾液、泪和存在于气血之中(血清)。

浊而稠厚的叫液,专指关节液、脑脊液、消化液、尿液等。因均来源于饮食物通常合称为津液。

津液来源于食物和饮水,经食道入胃、小肠。

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产物(中医称水谷精微)和水、无机盐、维生素等,通过肠粘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液,这个过程中医学称为“脾的运化。”

食道是上焦,胃肠为中焦,全身主要的动静脉、胸导管,以及输尿管、结肠、直肠均位于中医的“三焦”。所以中医说:“津液以三焦为通道”。在三焦中升降循环,上输肺脉时呼出二氧化碳和水分称“肺气宣发”,经肺循环后入体循环称为“肺气肃降,通调水道”。

清中之浊(代谢废料)由三焦水道下行,归于肾。

浊中之清(指原尿中营养物质)经肾阳的蒸化(回吸收)后藏于膀胱,并形成尿液排出。

全身的津液,由于神经一内分泌的正常调节,每日摄入和排出的水量是平衡的,消化液每日分泌总量可达8000ml左右,但绝大多数在回肠末段和右半结肠重新回吸收,只有100ml左右水由粪排出。汗液是汗腺的分泌物,其分泌由温性刺激或精神紧张所引起,前一种称温热性发汗,后一种称精神性发汗。

正常人每天通过皮肤蒸发水分达600m1,这种蒸发失水比较恒定,并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称非湿性发汗。 中医学对汗比较重视,认为是由津液所化,津液与血液相互渗透,故称“汗为心液”,心阳虚则自汗,心阴虚则盗汗。

总之,中医学认为津液的生成、输布、排泄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许多脏腑病变都可造成津液平衡失调。 如生成不足或丧失过多就会出现伤津、脱液。如输布障碍、水液停滞就会出现痰饮、水肿。同时,也会影响某些脏腑的功能,如水饮凌心则心悸、射肺则出现咳喘、津伤肺燥则咳、胃燥则渴、肠燥则便结等。

2.津液的作用

①津液是人体重要的组织成分,占人体总体重的60%,其中40%分布于细胞内。

②人体从外界摄入的营养物质必须通过细胞外液,才能进入细胞,细胞的代谢产物,也通过细胞外液,再经有关器官排出体外。

- 25 -

传统养生思想与现代健康理念讲稿 ③参与体温调节、酸碱平衡调节及某些体液因素(激素)的转运。

④起润滑(关节液、胸腔、心包腔液、泪、唾液)保护(脑脊液、体液免疫物质)功能。

精、神、气、血、津液的关系

以人体血液为主题,来论述中医学精、气、血、津液与神的相互关系,可以发现其理论独特、严谨,且具有科学性。

血液是一种红色、混浊、带有一定腥味和粘滞性的液体,由有形成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由90% ~92%水和蛋白质、糖类、脂肪、无机盐、维生素、各种内分泌激素、酶类以及代谢的废物)组成。由于血液在脉管内不停息的循环流动,其血细胞和血浆在功能上对身体起着运输生命需要的养料和带走废物;调节机体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负担机体防御保卫的功能。血浆中的水、蛋白质、糖类、脂肪、无机盐、维生素等有形成分均由机体摄取饮食物,经“胃的受纳”、“小肠的化物”、“脾的运化”进入血液的水谷精微,在血液中又称营气,均溶于水分之中,这种体液即津液。

由此可见“血、精、气、津液”同源于水谷精微,有时候是“一物多名”。

如水谷精微的“精”指溶于津液的营气,而含于水的营养物质,在血中称血清,中医又称为津液。可见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生化的。

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精、气、血、津液是神产生和表现的物质基础。

人体有精、血、气、津液的濡养、温煦、推动脏腑的功能活动,才有人体的生命活动及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物质基础与功能活动的辨证关系,是人的形体与精神辨证统一的关系。

2.3 传统养生方法

1.安定情绪、恬愉精神

“使志无怒”、“使志安宁”, (《四气调神大论》)可增强健康,延长寿命,否则将产生不利的影响。 “喜怒不节则伤脏” (《灵枢·百病始生》) , “悲哀愁忧则心动” (《灵枢·口问》)。

总结出“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为导致疾病的重要原因。

从养生的角度,强调情绪安定和精神愉快,做到“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 (《灵枢·本藏》)。

2.注意饮食起居的卫生合适

人的生命活动,需要不断地吸收补充营养物质,对于养生,则更须注意饮食的质和量。

《素问·脏气法时论》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以保证人体全面的营养需要。

《生气通天论》也说:“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进一步指出调和饮食五味,可以保证人体筋骨、肌肉、血脉等正常强健,从而达到健康长寿。

同时,提醒人们:虽然各种食物是维持人体生理的物质基础,但应适量,否则有害。

《素问·五常政大论》指出:“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因为“五味入于口也,各有所走,各有所病” (《灵枢·五味论》),“食饮自倍,肠胃乃伤” ( 《素问·痹论》 );“因而饱食,筋脉横解, 。因而大饮,则气逆”(《生气通天论》)等,都论述了贪吃饱餐对健康与养生的危害。

生活起居的合乎卫生和规律性,对健康和养生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

3. 合适的性生活

精是人体宝贵的物质,强调注意合适的性生活和节欲。是古人养生的一个重要方法。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指出:“若入房过度,…,则伤肾”。《上古天真论》告诫人们不可“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

强调应“志闲而少欲” ,“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上古天真论》)

4. 实行动静兼修

“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古人认识到运动对人体健康与寿命的积极意义。

采取劳逸结合、动静兼养的方法,效果更佳。

《上古天真论》中“和于术数”,就是要求正确掌握修身养性的方法,其中有动静兼养的含意。

- 26 -

传统养生思想与现代健康理念讲稿 春季每天应早起“广步于庭”《四气调神大论》。

运动和劳动都应适度,要“不妄作劳”,使“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上古天真论》)。

导引——摇动筋骨关节;按——抑按皮肉;蹻——捷举手足。按摩意义。导引包括吐纳、服气、五禽戏、太极拳等。吐纳和服气即现在气功。气功就包含了动静兼养的作用。气功在保健强身、防病治病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功效。 《上古天真论》中“呼吸精气,独立守神”,其含义是气功。

5. 保持适中与平衡

人体各种活动超过常度,各种因素所致的人体各部分失去平衡,都是产生疾病的原因。

“春夏秋冬,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 (《素问·经脉别论》)。

“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此五久劳所病也” (《灵枢·九针论》)。

因此,要求各处运动适中,并采用各处措施促使人体各部保持平衡。

“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素问·至真要大论》)。

养生的原则——未病先防

生长壮老死,是人类生命的自然规律。

健康与长寿,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的共同愿望和追求。几千年来,中医学在总结和积累如何确保人类健康、怎样延长人类的寿命方面做出了许多的探索和研究,有着极为丰富、种类繁多的文献记载。

《黄帝内经》就强调了“防病于未然”的预防为主的思想。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己成而后药之,乱己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种未病先防,防重于治的思想,至今乃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未病先防,总结和介绍养生之道,《内经》有一段精辟的论述,认为人的生活方式应遵循“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均适寒温,房劳有度,避绝六欲。”

(1)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人生活于天地之间,应掌握阴阳变化的规律,适应自然环境,调整身心状态,杜绝对名、权、利的不倦追求,达到怡情养性、恬淡虚无的精神境界。这就是法于阴阳之大意。

和于术数是指流传于世的养生之术,即吐纳,导引,行气,炼内丹、内功,养性,摄生,修命……名目繁多的功法,通过练“气”,用于强身却病,延年益寿。它既可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又有强壮筋骨,健美身型,激发潜能,增长技击的功夫。

(2)饮食有节食物是维持人体生长、发育,供给人体营养物质,满足生命活动需要的基本条件。

合理的调剂饮食,对增进健康、延年益寿是很重要的。生活贫困,营养不良,抵抗力低下,常致病魔缠身,呻吟求治。富贵者,终日美味佳肴,偏食膏粱厚味,患糖尿病、冠心病、癌症的病死率明显提高。

西方的医生和人民在近半个世纪才认识到高糖、高脂饮食对人体的危害。

可是古代中医先贤已指出“富贵者,昧养生之理,不问卫生之方;贫穷者,急养身之策,何知保身之道。” 中医强调:饮食应定时、定量,不能饥饱无常,应该“未饥先食,未饱先止”,不能暴饮暴食,不宜过冷过热,食物种类调和,保证身体需要,搭配要合理,饮食要讲卫生……中医称为饮食养生。

不遵循这些法则,轻则有损脏腑,重则增病促死。

(3)起居有常,不妄作劳起居是指日常生活作息、工作、学习、劳作、睡眠要有规律。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有些因工作需要,不能按昼劳夜息的作息方式,要求人们既要适应社会需要,也要合理地安排生活,做到起卧有时、劳逸结合。劳作要求“量力而行,莫强行之”。

(4)房劳有度,避绝六欲色性是人类传宗接代的一种本能,适时婚育是年轻夫妇养生保健、有利优生优育的一项重要措施。

节制房事,切忌“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务求其心、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色情放浪导致肾虚早衰。

所谓“六欲”是指“游不知疲、乐不知倦、酒不知足、色不知频、气不知满、财不知足”,图一时之快,做逆于生理之举,生命必受其累。

(5)食疗、药疗食疗是运用食物的寒凉热温属性以平衡人体阴阳,通过饮食的调节达到康复的目的,《本草纲目》记载常用药粥62种。

- 27 -

传统养生思想与现代健康理念讲稿 人为何会生病?

阴阳不平衡。气候环境变化,饮食不平衡,劳作过度,休息不足,不良嗜好等。

病因辨证——六淫

风、寒、暑、湿、燥、火是自然界的六气。六气的反常变化如太过或急骤发生,抵抗力或适应性差的人就可致病,成为疾病发生的病因。中医文献称这种“不正之气谓之邪”。

过多、过甚谓之“淫”,也有六淫称谓。六淫在中医临床辨证施治方面,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它的含义有两个方面:一是指引起疾病的直接刺激;二是指证候的归类方法。

1. 风邪

风为春季的主气,但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风邪有外风、内风之分:外风指风邪直接侵袭人体而得病,例如伤风。 风具有流动的特性,因此是生物性病原体和过敏性疾病过敏原的运载工具,容易引起传染病的流行和过敏性疾病的发作。

中医学精辟地概括为“风者,百病之长也。”内风是由肝脏功能失调所引起,把起病急骤、变幻无常的症候群如卒然昏倒、震颤、抽搐、眩晕、摇头等都归纳为内风的范畴,所以《至真要大论》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的说法。

性质特点

①风为百病之长,风邪是外邪致病的先导,寒、燥、湿、热等邪气多依附风而侵袭人体。如风寒、风热、风湿、风燥等。

②风属阳邪,其性开泄,善动,具有升发向上的特点,易侵犯人体上部,出现头痛、颜面浮肿等症均与风邪有关。 ③风邪多侵犯肌表或从口鼻而人,使皮毛膝理开泄,出现恶风发热、汗出、咳嗽、咳痰、咽痛等“表证”症候。 ④风有善行和数变特点,因之中医学将游走性关节疼痛的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列入“风、寒、湿”三邪引起的“痹证”。皮肤搔痒、发无定处、此起彼伏的过敏性皮疹,如风疹、尊麻疹、湿疹均属于风邪范畴。

⑤风行主动,“动”具摇摆不定特征,故将惊厥、项强、两眼上翻、角弓反张诸症表现列为肝功能紊乱所致的“热极生风”,将头目眩晕、卒然昏倒、半身不遂、西医的脑血管意外、面神经麻痹视为肝脏的“阳极生风”;而有视物模糊、肢体麻木、震颐或肌肉跳动归为“血虚生风”。可见所谓内风实际是一种症候学的归类。

常见病证

外风有①伤风、②风寒、③风热、④风湿、⑤风痹、⑥风水、⑦风疹等;

内风已在“风行主动”中提及。

2. 寒邪

寒为冬季主气,其他季节也可见到。寒邪也有外寒、内寒之分。外寒指寒邪直接侵袭人体,根据深浅又有伤寒和中寒之分。

伤寒(并非西医的肠伤寒)指寒邪伤及肌表,也包括生物性病原体侵袭。

中寒则指机体阳气衰虚,表现为机能减退,多与肾阳有关。

性质特点

①寒为阴邪、易伤阳气。阳气主指元气,它以三焦为通路而运行全身,具激发,温煦,推动脏腑、经络、身形功能。阳气受损,则必定出现机能减退的寒证。如寒邪侵袭肌表则出现发热、症候。若伤脾胃(悠食生冷的书冰箱症”)则发生腹痛、腹泻或饮食不洁,出现严重吐泻,导致脱水和低血容量性休克,均为“中寒”,可见于霍乱、急性胃肠炎的严重脱水。

②寒性凝滞,所谓凝滞就是闭塞不通之意。若客于脉外引起血供减少,病人常取蜷缩而卧体位。客于脉中则气不通,产生筋骨疼痛、肢体屈伸不能自如症状。

③内寒表现为上焦心肺阳虚、胸闷、胸背彻痛、咳喘气促;中焦脾阳不足,同“中寒”表现;下焦肾阳不足,则出现腰膝冷痛、阳萎、女子带下清稀、五更泻等。

常见病证

外寒有①风寒、②寒痹(痛痹)、③寒伤脾胃。

内寒主要有阳衰气虚、机能减退的表现。

3. 暑邪

- 28 -

传统养生思想与现代健康理念讲稿 暑是夏天炎热的气候,为夏季的主气。人在这样炎热的环境里,如果不能适应,就会感受暑邪而生病,也包括生物性病原体所致的肠道传染病,如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细菌性食物中毒、霍乱、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等有明显的季节性的疾病。暑邪纯属外邪,无内暑之说。

性质特点

①暑为阳邪,其性炎热。人体体温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人体依靠辐射、传导、对流及皮肤出汗蒸发等四种方式散热,当外界温度超过皮肤温度(>32 ℃)时,辐射、传导和对流散热将降至零,唯一依赖皮肤出汗蒸发散热,若出汗尚不能将身体所产生的热散发出去,则出现高热、口渴、多汗、脉洪等表现。 ②暑邪易耗气伤津,暑天体温升高,氧气消耗量增加,大量出汗失液,则会出现呼吸加快、血液浓缩、身倦无力、口燥唇干、尿少、便秘等症状,中医称为“耗气伤津。”

③暑邪多挟湿:一因夏季多雨,二因暑日乘凉露宿,态饮生冷,易伤脾胃而生内湿,出现恶心、欲吐、食欲不振、胸闷、腹泻等。

常见病证

①伤暑,常见于暑令流行性感冒。②暑热,以持续低热为主要特征,到秋凉后,体温常自行恢复正常,多见于小儿。③暑温,常见于乙脑、脊髓灰质炎、钩端螺旋体病等。④暑泄,见于病毒性肝炎、伤寒、菌痢、阿米巴痢等。⑤中暑,可分日射病、中暑痉挛、中暑高热、中暑衰竭。

4. 湿邪

湿为长夏主气。空气中含水湿过多,即湿邪,也包括生物性病原体,有外湿、内湿之分。

外湿为病与季节、环境有关:黄梅季节多雨,土地潮湿,物体易霉,早晨雾气弥漫,居处潮湿,长期水中作业,涉水淋雨,人在此时易病。

内湿为脾失健运,属于症候归类范畴,中医有“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将现代医学的慢性肠炎、慢性菌痢、慢性肾炎,以及肝性、肾性、营养不良性水肿时表现的面色苍白、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小便量少、浮肿等均归为脾失健运,水湿内停所致。

性质特点

①湿性粘滞,所以病程较长,缠绵难愈。

②湿为阴邪。脾是运化水湿的主要脏器,性喜燥恶湿,如果湿邪留滞,常伤及脾阳,使水湿内停,而出现腹水、尿少、浮肿、腹泻等症。

③湿性重浊,所谓“重”即重着之意,指头重如裹,周身沉重困倦,若湿犯肌表有恶寒、发热、四肢酸楚、口腻不渴;若湿滞关节、肢体,则四肢酸痛、漫肿、固定不移或肢体麻木、伸屈不能自如。所谓“浊”即秽浊,如面色污秽、眼屎多、大便稀薄、小便浑浊、妇女白带过多、湿疹流水等。

④湿热下注,常有尿频、尿急、小便涩痛、疮疡流水、流脓等。

常见病证

外湿有①湿犯肌表。②湿留关节。

内湿常见证型有三:①湿滞上焦,可见胸隔满闷、头重、头昏、汗出而热不退。②湿阻中焦,可见院腹胀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便塘、四肢沉重。③湿注下焦,可见足肿、小便淋浊、妇女带下等症。

5. 燥邪

燥是秋天的主气,与湿的意义相反,是指空气中水分减少、湿度降低而形成的干燥现象。燥有外燥、内燥之分;人体感受外界燥邪,包括生物性病原体而发病,称为外燥。外燥为病,多见于气候干燥的秋季,所以中医有“秋燥”之称。

燥邪多从口鼻而入,其病常从肺卫开始。外燥又有温燥、凉燥之分。

初秋气温高而干燥,是为温澡;深秋气温凉而干燥,易感凉燥。内燥指津液或精血亏损所表现的症候。 性质特点

①燥邪干涩,易伤津液。无论外燥、内燥都表现有体表肌肤和体内脏腑缺乏津液,如口鼻干燥,咽干口渴,皮肤千燥、裂,毛发干枯、失去润泽,大便秘结,小便短少等。所以《素问玄机原病式》说:“诸涩枯涸、干劲辍揭,皆属于燥”。

- 29 -

传统养生思想与现代健康理念讲稿 ②燥易伤肺:肺为娇脏,外合皮毛,外感燥邪,最易伤肺,使肺失宣降而出现干咳少痰,或痰稠难于咯出,痰中带血、喘息,胸痛等症,见于急性咽炎、白喉、呼吸道感染、胸膜炎、肺结核等呼吸道疾病。

常见病证

外燥有①燥邪犯目,常见于睑缘炎、急性结膜炎、泡疹性结膜炎。②燥犯咽喉,常见于急性咽炎和白喉。③燥邪犯肺,见于秋令上呼吸道感染与肺结核反复发作。

内燥见于剧烈吐泻、失血、高热、汗出过多造成水、电解质紊乱及老年人功能衰退等所致津枯血燥表现。 性质特点

①热邪蒸发炎上,所以火热为病,可见高热、恶热、烦渴、汗出。若扰乱神明,则有烦燥失眠、狂燥妄动、神昏谙语、四肢抽搐、颈项强直等表现,以及五官部位的红肿热痛,如牙齿肿痛、目赤涩痛、舌尖独赤、咽喉疼痛等症。 ②消灼津液、火热邪气最易伤津,故除上述蒸发热象之外,同时可见口干渴、喜冷饮、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表现。 ③迫血妄行、火热之邪可使血流加快,甚至迫血妄行,使血液溢于脉外而导致各种出血,如妞血、吐血、便血、尿血、皮肤紫瘫、妇女月经过多、崩漏等,且可聚于局部,腐蚀血肉而发生痈肿疮疡。

6.火邪

又称“热邪”,指光和热的物理刺激,但在很大程度上是指外感热性病(包括生物性病原体)在热盛期的症候群。 火与热经常并称。火邪有外感和内生之分。

直接侵入人体为病的属于外感;由于情志活动异常或气机不畅,郁而化火以及阴液损耗,形成阴虚火旺者皆属内生。

常见病证

外感火热证,常见于温热病,初起有发热、恶热、口渴、头痛、咽喉肿痛等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发热。高热引起神经机能紊乱,在发热早期,神经兴奋性升高出现不安、失眠、幻觉澹妄;至极度发热时,大脑皮层抑制,皮层下兴奋而出现热性昏迷、抽搐。所谓迫血妄行,多由于生物性病原体及其毒素损伤血管内皮而出现各种出血症状。 内生火热证,主要有①心火,常见于某些热性病热盛期、精神分裂症。②肝胆火,见于胆道感染、神经性头痛、结膜炎、中耳炎。③脾胃火,常见于口腔炎、牙周炎。④肺火,常见于急性支气管炎、大叶性肺炎、肺脓肿。⑤肾火,常见神经官能症、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 30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