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整理我爱我家

中班主题整理——我爱我家

主题活动网络图

主题整理我爱我家

主题目标分析

教材中的“内容与要求”

1、尝试采用多种方式收集身边的信息,了解自己的家。 2、尊敬父母和长辈,感受家的温暖。

幼儿经验与主题价值分析

家是我们每一个人温馨的港湾,如果孩子是这一港湾中的一叶小舟,父母则是那个永远风雨无阻的舵手,他们的爱是无私的,是不求回报的,因此,孩子往往认为这种爱是理所应

当的。如何让幼儿从接受爱转化为付出爱,是需要成人启发与引导的。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之一就是“体验并认识人与人相互关爱与协作的重要与快乐”。“我爱我家”主题活动的最大价值就在于这一情感的激发与体验。

“我爱我家”作为中班一个重要的主题,内容贴近幼儿生活,能引起他们参与和探索的内在需求。教师应以情感为主线,在帮助幼儿了解自己家与家人的过程中,引导他们感受家庭的温暖,产生对家人的爱意,乐意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爱。

主题实施的建议

1、教师可在分析本班幼儿对家和家人的情感基本态度与认知基本经验的基础上,选择主题的切入点。如可以从为家人庆祝生日来引发幼儿对家人的了解;可以从师生共同创设“娃娃家”区域游戏导入对家庭环境的探索;也可以抓住幼儿生成的热点切入,如幼儿搬新家、大家来做客等引出对家庭地址的认识等。

2、教师应根据中班幼儿在了解家与家人的过程中所要获得的必备经验与认知要求,如家人的职业、家中电话、家庭住址等,来确定本班开展主题的内容重点。

3、教师应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水平,逐渐丰富幼儿收集信息的方法和途径。如引导幼儿从“咨询成人”这一方式入手,进而获得访问、参观、调查等其他方法的初浅体验。

4、可以开展相关的亲子活动,如为家人庆祝生日、家庭才艺展示等。

重点关注

1、情感与态度方面

(1)乐意亲近、了解家人,包括了解父母和祖父母等,感受家的温暖。

(2)尊敬父母和长辈,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爱。

2、认知方面

(1)重点了解有关自己家和家人的基本情况和必要信息,如家庭地址、电话号码;家庭主要成员的名字、称谓、职业;家里房间、用品的名称及简单功能等。

(2)理解有关家的各种数字信息的意义,如门牌号码、电话号码以及家庭物品中每个数字表达的含义,积累排序、分类、按物取数等经验。

(3)初步获取几种收集信息的方法,积累多种途径收集信息的经验,如向家人调查、咨询,去同伴家参观,在照片或图书上查找等。

3、动作技能方面

(1)学做自己的事情,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如会自己穿脱衣裤、会整理自己的玩具、能独立入睡等。

(2)乐意参加简单的家务劳动,学做家人的小帮手,如帮妈妈扫地、折叠衣服,帮奶奶剥豆等。

环境创设与区域活动举例

环境创设

1、我的家有几个人

材料提供:收集幼儿与家长的照片、即时贴、数字等

玩法:1、幼儿和同伴介绍自己的家人。

2、运用各种材料将照片进行装饰。

3、结合数字与人数对应。

观察重点:幼儿是否能与同伴间积极交流并能大胆想象、创造性地使

用各种材料。

2、找找我的爸爸是谁

材料提供:爸爸的照片、画纸、笔、剪刀等

玩法:1、根据爸爸的照片来画爸爸的脸。

2、幼儿和同伴介绍自己的爸爸。

观察重点:幼儿是否能根据爸爸照片将爸爸的脸型特征表现出来并能 大胆介绍自己的爸爸。

3、妈妈肚子里的我

材料提供:妈妈怀孕的照片、画纸、笔等

玩法:1、观察妈妈怀孕时的样子,并了解在妈妈肚子里的成长过程。

2、形象地表现我在妈妈肚子里的样子。

观察重点:幼儿是否了解在妈妈肚子里的成长过程

区域活动

主题整理我爱我家

主题整理我爱我家

主题整理我爱我家

1、一家人手拉手

材料提供:贴有大头贴照片的小人、各种连接材料等

玩法:1、幼儿找到自己的照片,寻找自己的家人或者朋友在哪里。

2、自主选择连接材料,将自己和家人或朋友手拉手。

3、利用收集的废旧材料制作小人。

观察重点:幼儿对材料的连接方法的自主探索;幼儿是否能通过不同

的途径解决问题。

2、给妈妈穿项链

材料提供:穿好的项链范例、各类珠子、废旧物品如吸管、塑料绳子

玩法:幼儿尝试用各种珠子、材料,进行想象、创造、搭配,穿出美丽

的项链做送给妈妈的礼物。

观察重点:幼儿手部精细动作的灵活性,穿珠子、打结的方法;幼儿能

否根据范例有规律地穿项链。

3、送礼物

材料提供:房子、门牌号码(1-6数字内)、任务卡等

玩法:根据任务卡的指示,将需要的礼物送到相应的门牌号码。观察孩

子游戏中对点、图形、数与实物的对应,及门牌号的理解。任务卡的难

易决定层次。

观察重点:幼儿是否能根据电话本及点、数与实物的联系修改正确的电

话号码;在电话联系后,幼儿是否能找到相对应的门牌号码的家并将礼

物送到家中。

4、打电话

材料提供:电话号码卡、点数卡片、数字卡片、大头贴等内容:

玩法:1、幼儿根据电话号码卡上的点数,将点数对应的翻译成数字,

并读一读,尝试打电话。

2、幼儿根据电话号码卡上的数字,在篮子里找到是哪个小朋友

的电话并贴上相应的照片。

观察重点:幼儿是否正确认读6以内数字和摆放6以内的数字卡;

主题整理我爱我家

主题整理我爱我家

主题整理我爱我家

主题整理我爱我家

幼儿

是否能记住电话号码,并快速的找到是谁的号码。

集体教学活动举例

例一 活动名称:家是什么

一、活动背景和没计意图

家是我们每一个人温馨的港湾,如果孩子是这一港湾中的一叶小舟,父母则

是那个永远风雨无阻的舵手,他们的爱是无私的,是不求回报的,因此,孩子往往认为这种爱是理所应当的。如何让幼儿从接受爱转化为付出爱,是需要成人启发与引导的。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之一就是“体验并认识人与人相互关爱与协作的重要与快乐”。“我爱我家”主题活动的最大价值就在于这一情感的激发与体验。

第一环节:谈话导入,引导幼儿说说各自家里都有什么。

第二环节:欣赏散文《家是什么》,引导幼儿感受家庭的温暖,产生对家人的爱意。 第三环节:抒发情感,引导幼儿讨论家到底是什么,乐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爱。

二、活动目标

1、欣赏散文《家是什么》,感受家的温暖。

2、尝试用比喻的方法来形容自己的家,表达对家的情感。

三、活动准备

1、幼儿自制的我的家里有什么的记录表。

2、一副温馨家园的图片。

3、班得瑞轻音乐。

四、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说说各自家里都有什么。

1、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家,家里都有谁呀?

2、他们爱我们这些宝宝吗?怎么爱的?

幼儿表达父母长辈为自己做的各种事情。

3、你有什么感觉?

(二)欣赏散文《家是什么》——引导幼儿感受家庭的温暖,产生对家人的爱意。

1、完整欣赏散文。

宝宝,听到散文里说了什么?能用散文里的话说一说吗?

2、出示图片,回忆散文的内容。

重点提问:看到这张图片让你想起散文中的哪一句?

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句呢?为什么呢?(联系自己家中的情景)

3、有感情地朗诵散文。

(三)抒发情感——讨论家到底是什么,乐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爱。

1、讨论:家还可以是什么?

这样的家是什么样的呢?宝宝喜欢什么样的家呢?

2、模仿散文的句式,介绍自己的家是什么?

五、活动反思与建议

描述:大多数的孩子和爸爸妈妈一起做了“家里有什么”的记录表,每个孩子的家都是最温馨的,家里有亲爱的爸爸妈妈,有温暖的床,有心爱的玩具??在第一环节中,孩子们的介绍都很热烈,能积极的用语言介绍自己家,但是语言比较简单,个别孩子声音也比较轻;在第二环节中,我使用班得瑞的轻音乐做背景朗诵诗歌,孩子们一下被吸引了,沉浸在诗歌里,倾听诗歌,提问:听到散文里说了什么?能用散文里的话说一说吗?孩子们听的很认真,和投入,此时却没有人举手回答。

分析:中班儿童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的特点,在理解成人语言时,时常凭借自己的具体经验,今天的活动在记录表的基础上,贴近孩子的生活经验,孩子的兴趣比较高,但是,“散文”的形式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所以在听到这个词孩子感觉有点茫然,可见这个提问不适宜,没有给孩子搭好阶梯,提问还要考虑中班第一学期的孩子的年龄特点,是需要更加具体。 调整:在提问的设计上,可能还要贴近孩子的经验,把提问:听到散文里说了什么?能用散文里的话说一说吗?修改成:“孩子们,多幸福的家啊,家,是什么呢?谁能把你听到的试着说一说呢?”

例二 活动名称:方脸与圆脸

一、活动背景和没计意图

家里面除了家人之外还有很多的物品,幼儿在形容的时候常常会有图形来形容,而且中班数活动领域目标中提到让幼儿认识不同的图形并能进行分辨,所以在本次活动通过故事的导入帮助让幼儿分辨方与圆的不同。

第一环节:故事导入,回忆前期幼儿对于家认识的相关经验。

第二环节:片段欣赏故事在观察、交流、讨论中让幼儿找找方、圆的的物体并能进行分辨,同时在故事中能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与想法。

第三环节:通过方与圆的物体是否能够分开作为讨论点让幼儿初步知道方与圆的物体时不能分开的,在讨论中感受一家人在一起开心才会有快乐。

二、活动目标

1、初步知道有些物体是圆和方组成,不能分开的。

2、了解一家人在一起开心才会有快乐的道理。

三、活动准备

有关故事的图片,一些圆和方的物体图片,黑板,篮子等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回忆前期幼儿对于家认识的相关经验。

1、每个人都有家,小朋友有家,老师也有,前面我们已经讨论过了家是什么,请你们说说,家是什么?

2、幼儿听故事名字:《方脸和圆脸》

3、师:小朋友们,故事的名字叫什么呢?(方脸和圆脸)

(二)欣赏、讨论故事——了解物体是圆和方组成,并能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与想法。

1、听故事从“山脚??”到“??分吧。”

2、在故事的图上找一找圆和方

3、听故事从“?站在院子里一看”听到“袖子是圆的。”说一说老婆婆找到了那些圆的东西(老公公又找到了那些方的东西)

4、看图,找一找老公公和老婆婆找到的那些又是圆的又是方的物体。

5、老师这边呀有许多东西,我请小朋友呀帮老公公和老婆婆分一分,哪些是老公公的,哪些是老婆婆的?(请小朋友送到圆的家和方的家里,准备方圆的家不要拿出来由小朋友发现问题后出现)

6、幼儿分类(出示圆和方的图案或图片等让幼儿分)

7、小朋友能帮老公公和老婆婆分出来吗?

8、那又是方的又是圆的该放哪儿?他们该分给谁?老公公还是老婆婆?

9、从“老两口再相互一看”听到“两颗门牙是方的”

10、那老公公和老婆婆有没有分家呢?请小朋友猜一猜。

11、听故事到结尾。

(三)幼儿理解——在讨论中感受一家人在一起开心才会有快乐。

1、师:他们怎么会不分家了?(许多东西不能分的,是圆和方组合成的)

2、家是有家里的所有人组成的,是不是也不能分开呢!

3、一家人在一起开心不开心呢?想不想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在一起呢?

4、那小朋友们回家对爷爷奶奶或爸爸妈妈说一句好听的话好不好!

五、活动反思与建议

描述:在活动中幼儿对于家里面有多少人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在操作的过程中幼儿对于男生、女生分开来计算有多少人有一定的困难,有部分的幼儿只能算出总数是多少,分开来就不能算清楚;有个别幼儿知道自己家里面男生、女生有多少但是总数不能算出来,加法对于幼儿有难度让幼儿接着往下数,但是幼儿没有这样的能力进行不知道怎么进行数。

分析:幼儿现阶段主要还是以一个一个点着数为主,当看到两个数字在一起的时候幼儿就不知道怎么数,在与幼儿交流中让幼儿用接着数的方法进行,但是由于都是数字对于幼儿来说比较抽象很难理解清楚,对于幼儿的操作有一定的影响。

调整:可提供一些点子或是实物的卡片这些比较具体的东西对于幼儿来说比较能够理解。

例三 活动名称:爸爸本领大

一、活动背景和没计意图

在活动之前,我们的孩子和爸爸一起做了图文并茂的“爸爸调查表”,我们将调查表展示出来,孩子们会聚在一起说说爸爸的爱好,爸爸的本领等等,在这个背景下,进行爸爸本领大的活动比较成熟。

第一环节,以个别爸爸的录像,引发孩子对爸爸的崇拜。

第二环节,充分运用孩子的调查表,让孩子大胆介绍自己爸爸的本领,并且尝试用歌曲中的节奏来大胆表达。

第三环节,运用歌曲来抒发幼儿对爸爸的情感。

二、活动目标

1、了解爸爸的本领,感受爸爸本领大。

2、喜欢爸爸,用语言大胆表达对爸爸的爱。

三、活动准备

爸爸本领大的录像、爸爸调查表。

四、活动过程

(一)录像导入——以个别爸爸的录像,引发孩子对爸爸的崇拜。

1、观看录像:说说录像中的爸爸有些什么大本领?

(二)说说:爸爸本领大——尝试用歌曲中的节奏来大胆表达。

1、出示“爸爸调查表”,介绍自己爸爸的本领。

2、大胆尝试有节奏地介绍爸爸的本领,感受爸爸的本领大。

如:爸爸 本领大 │爸爸 会×× │ 爸爸 爸爸×××│

3、模仿爸爸的动作,学学爸爸的本领,为爸爸的本领拍手叫好,大声说出“爸爸我爱你”。

(三)唱唱:爸爸本领大——用歌曲来抒发幼儿对爸爸的情感。

1、鼓励幼儿大声唱出“爸爸我爱你”。

2、引导幼儿把爸爸的本领编到歌曲里,唱出来。

五、活动反思与建议

描述:今天的活动定位主要是在大胆地语言表达,在第二环节中,也是达成目标的主要环节,孩子们看着调查表说说自己的爸爸本领,还是比较踊跃的,都想说说,虽然说的不是很完整但是能比较响亮大胆,大多数的孩子对自己的爸爸很崇拜,有的说爸爸会开轮船,有的说爸爸会烧菜,还有的说爸爸会开汽车等等,可是坐在后面的晨晨始终不出声,也不和老师互动,低着头,因为他没有做调查表,爸爸妈妈离婚后他一直和妈妈生活,在后面活动中,他一直处于情绪低落状态。

分析:晨晨是离异家庭的孩子,和外公外婆还有妈妈一起生活,爸爸不大和晨晨接触和交流,也从来没有来过幼儿园。孩子们在这样的主题背景下,对自己爸爸的本领很自豪,可是晨晨的心里不能得到满足,在父爱缺失的情况下,今天的活动对他来说是不愉悦的。集体教学活动中是面对全体幼儿的,在与幼儿群体互动中还要兼顾到个别特殊的幼儿,要进行个别的互动,在活动过程中,我关注到了晨晨的状态,要进行心里的疏导和关爱。

调整:活动前,对晨晨的情况做一个了解,与妈妈沟通,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能否有可能晨晨和爸爸一起玩一玩,做一做“爸爸调查表”,如果不能,我们如何在活动中照顾到将孩子的心理健康。活动中,和晨晨进行个别互动,鼓励孩子。活动后,关爱晨晨,多于孩子沟通,然孩子感受温暖的家,感受外公外婆和妈妈的爱。

例四 活动内容:我爱我家

一、活动背景和没计意图

在主题活动《我爱我家》的背景下,通过前期调查,幼儿对家中的人,物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孩子们都能说说家里有什么。在幼儿的相互交谈中,我发现幼儿很想画画自己的家,以往我们在画自己的家时,只是注重房子的外表轮廓,而对于家里的家具及摆设从来没有画过。这次正好孩子们都事先观察了家里的家里及电器,在结合《我爱我家》的主题活动下,我设计了本次艺术教学活动《我爱我家》,引导幼儿用线条、图形组合的方发表现物品的基本特征,感受家的温馨、家的美。

第一环节:通过师幼间的谈话,引起互动,感受家具及电器物品,激发幼儿创作的兴趣。 第二环节:通过准备的范例,让幼儿观察各个房间的物品特点。

第三环节:幼儿创作。在观察和了解物品的基本特征后,引导幼儿用线条、图形组合的方法来表现。

二、活动目标

1、尝试用线条、图形组合的方法表现物品的基本特征。

2、了解家里的人、事、物,感受家的温馨、家的美。

三、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份房子图样的纸、水彩笔等

四、活动过程

(一)谈话:我爱我家——引起互动,感受家具及电器物品,激发幼儿创作的兴趣。

1、说说自己喜欢家的理由。

2、你的家里有些什么?

小结:我们都喜欢自己的家,家里有许多家具和电器物品,如:沙发、电视机、电脑、床等等。

(二)欣赏与讨论——让幼儿观察各个房间的物品特点。

1、这是谁的家?家是怎样的?

(这是沈老师的家??)

2、家里有些什么?

小结:只要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家里有许多家具和电器物品。

(三)幼儿创作——在观察和了解物品的基本特征后,引导幼儿用线条、图形组合的方法来表现。

1、这是你们的家,把你们的家也画下来。

2、指导重点

家是什么?(床、电灯、洗衣机??)

3、引导评价

家是??,有了它会??(幼儿用语言介绍自己的家)

小结:家是温暖的床,有了它会睡觉香香。

五、活动反思与建议

描述:在活动开始时,孩子们纷纷举手说了自己喜欢家的理由。“我喜欢我的家,因为家里有电脑。”“我的家里有空调。”当菲菲说:“我的家里有香香的枕头。”我引导她:“枕头在哪来啊?原来枕头在床上,菲菲家有一张大大的床,床上还有香香的枕头。”在后来菲菲创作画画时,她用一个长方形来表现了这个香香的枕头,而之前幼儿说的电脑和空调都有出现在作品里,非常好。但是看了孩子们的作品后,发现多数都是电视机和桌子,其他的家具和卫生间物品很少。

分析:通过《我爱我家》的主题活动调查,幼儿已经观察过家里的物品,如普遍的电视机、桌子、空调等,这些孩子们画起来很熟练。而一些新的物品,如:床、柜子、马桶、沙发等,以往幼儿没有画过,所以有点难度。

调整:老师在示范用线条和图形组合方法画柜子、床时、应该放慢速度,一笔一划地仔细示范,特别是沙发,有弯弯的弧度和直线组成。先画弯弯的线,再画直线,画柜子时,先画一个大大的长方形,在用直线分割。老师示范的步骤一定要仔细,范例要大清晰,让孩子们理解清楚。

例五 活动内容:我家住哪里

一、活动背景和没计意图

在《我爱我家》的主题背景下,幼儿已经了解了很多关于家的事物,但是对于家的地址,他们还不知道。对于中班的孩子,在家长的陪同能认识自己的家,但是如果独自走丢了,他们就很难再找到家,很危险。因此结合本次主题活动,我设计了《我家住哪里》的活动,通过前期调查,让幼儿认识家的门牌号码,能准确表述自己住在那里,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

力。

第一环节:介绍自己家的门牌号码。通过自由说、个别说的形式来介绍自己家的门牌号码。

第二环节:讨论门牌号码的作用。通过个别讨论,引导幼儿了解门牌号码的作用。 第三环节:送礼物。引导幼儿将礼物准确送到“几号楼几零几”的家。

二、活动目标

1、认识门牌号码,能准确表述自己住在哪里。

2、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三、活动准备

前期调查表、材料布置等

四、活动过程

(一)介绍自己家的门牌号码——通过自由说,个别说的形式来介绍自己家的门牌号码。

1、引出主题

师:昨天老师请小朋友们调查了自己家中的门牌号码,那我们今天就来说说它吧。 要求: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例:我家住在??

2、幼儿自由地介绍

师:让你们把家里的门牌号码告诉给你的好朋友听。

3、个别幼儿介绍

师:现在,我也很想知道你们家住在哪里,你们愿意告诉给我吗?

请几个小朋友上来说。

小结:经过刚才的讨论,我发现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门牌号码,并且这个门牌都是不一样的。

(二)讨论门牌号码的作用——通过个别讨论,引导幼儿了解门牌号码的作用。

1、幼儿自由讨论、个别讨论:请几位小朋友回答:(邮递员送信、来客人时??)

2、我们都知道门牌号码可以帮助邮递员叔叔把信件准确地送到家来,让客人别走错地方等。 那除了这些,我们想一下,如果我们有一天丢了,怎么办?

小结:如果走丢了,我们可以找警察叔叔,把我们的家庭地址,电话号码,爸爸妈妈的手机号码告诉他,这样我们就能安全地回家了。

(三)送礼物——引导幼儿将礼物准确送到“几号楼几零几”的家。

方法:把身上贴有数字的礼物送到相对应的家里面。

小结:仔细看清门牌号码,数字对应起来。

五、活动反思与建议

描述:在活动中发现幼儿对门牌号码基本上都表达不清楚,对几零几的概念也不是很清楚。宣宣说:“501就是5号楼的第一个房间”王晨说:“不对,501是5楼。”“那501中的1是什么意识呢?”孩子们都摇摇头。

分析:门牌的含义对于孩子来说只是对数字的认识,但是对每个数字所代表的含义还是不了解的。所以老师要将难点定为:分清门牌中每个数字代表的意义,能识别门牌。通过本次活动能让孩子清楚的知道自己家住在哪里,对门牌号码的概念更清晰些。

调整:在个别化学习活动中,老师可以设置送礼物的环境和材料,提供几幢楼几零几室,引导孩子能数点对应的找到相应的门牌号码来送礼物,可设计任务卡,调节难度。

例六 活动内容:猜猜我家有几口人

一、活动背景和没计意图

进入中班主题《我爱我家》孩子们带来了全家福,孩子们对此很兴奋,常常会对自己的好朋友来介绍自己的家里人,有的孩子会告诉朋友自己家里有几个人,但有时候就会产生一些争执,因为有些孩子对于数数自己家中到底有多少人会有一些误差,结合中班数领域的内容让幼儿认读6以内的数,本次活动让幼儿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对于数的认识,巩固6以内的数数。

第一环节:通过游戏来进行导入,动用幼儿各种感官来表达数量,让幼儿进一步理解数的实际含义。

第二环节:通过为家人购物来让幼儿进行数物的对应。

第三环节:在交流的过程中帮助幼儿进一步感知数与物之间的关系,从而进一步明确目标中提到的数的实际意义。

第四环节:活动延伸,鼓励幼儿在爸妈的带领下到真实的超市中去为家人选礼物,更好的感受为全家送礼物的快乐。

二、活动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练习按数取物、按物说数,进一步感知数的实际意义。

2、为家人选礼物,萌发关心家人的情感。

三、活动准备

纸巾、小毛巾、纸杯等物品若干(作礼物用)、超市场景布置

四、活动过程

(一)猜猜我家有几口人——引导幼儿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1、游戏规则:请幼儿用动作或声音来表示自己家里有几口人,做完动作后说:“猜猜我家有几口人?”其他幼儿猜,并鼓励幼儿说完整“你家有×口人。”

2、先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做示范游戏。

3、幼儿找朋友俩俩分别游戏。

鼓励幼儿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家里有几口人,如:跺脚、拍手、学小动物叫等。

小结:我们都会用自己的方式告诉大家你家有几口人,有的宝宝家里有三口人,有的家里有四口人。

(二)为家人买礼物——引导幼儿尝试按数取物。

1、设计超市场景,引出“国庆节”要到了,请幼儿为家人购买礼物,交代游戏要求。

2、购物规则:超市里的每一样东西都可以选,但不管选什么礼物,都要让你家里的每一个人都有一份一样的礼物,也就是说,每一样礼物都要跟家里的人数一样多。如:如果家里有四口人,你买小毛巾时就要买四块。

3、幼儿每人拿一个包去选礼物,提醒幼儿每一种礼物的数量都要和家里的人数一样多。 小结:你家有几口人就买几份礼物,可以是几份一样的礼物也可以是不一样的礼物,但是家里的每个人都要有一份礼物。

(三)检查交流——引导幼儿按物说数。

1、幼儿互相交流,看看同伴包里的礼物说说有几种。

2、引导幼儿通过看礼物的数量来猜测同伴家里到底有几口人。

3、个别交流:请个别幼儿来讲自己是怎么猜到的。(幼儿讲述时,提醒幼儿正确使用量词) 小结:如果每种玩具都和你家的人数一样多,猜到幼儿数出每种礼物的数目,就能正确地猜测出你家里有几个人了。

4、请少数幼儿纠错:重新购物。

(四)活动延伸——进一步巩固幼儿对数的实际意义。

请家长带幼儿去超市购物,用“买礼物”这一方式让幼儿实际购物,在真实体验中巩固对数的实际意义的认识,同时体验关爱家人时自己的内心感受。

五、活动反思与建议

描述:在今天的活动中,孩子们都能开动脑筋,如在开始的游戏环节,孩子都能想出和别人不一样方式,“学猫叫”、“跺脚”、“摆手”、特别是用舌头发出声音来请同伴猜猜家里有几口人。但是,在给家人买礼物的时候,没把自己算进去,如有的幼儿说家里有四口人,事实自己算在里面是五口人。

分析:游戏环节,教师在请幼儿猜猜同伴家里有几口人时,教师首先做了示范,并且请孩子们讨论可以用什么方式来告诉别人自己家里有几口人,听到别人的想法,幼儿的思维就容易被打开了,最后,雯雯用了大家都没有想到的方式:“舌头发出声音”。教师在请孩子谈谈家里有几口人的时候,没有进行验证,导致大部分幼儿把自己遗漏了。

调整:活动前做好充分的预设,尽可能多考虑孩子会出现的问题,找到解决的办法。

例七 活动内容:画妈妈

一、活动背景和没计意图

在主题《我爱我家》的开展过程中,孩子们纷纷带来了自己妈妈的照片,讨论着自己妈妈长的什么样,从孩子们的交流中你时常可以听到,如“我的妈妈是乱头发的。”、“我的妈妈眼睛大大的。”等等,于是我便问孩子们:“那你们的妈妈长的一样吗?”孩子们纷纷摇头。基于孩子的现有经验,我们预设了本次活动,通过观察,用绘画的形式来表现自己妈妈的基本特征,同时进一步激发孩子爱妈妈的情感。

第一环节:游戏导入,观察比较并说出自己妈妈的长相特点。

第二环节:示范添画。教师出示各种脸型的范例,让幼儿清楚各种发型的特点及画在头部的主要位置。

第三环节:幼儿创作。幼儿自己选择不同轮廓的纸,根据对妈妈的观察绘画表现自己妈妈的五官的特点。

第四环节:讲评,谁画的图像最像妈妈。

二、活动目标

1、学习用简单线条描述记忆形象,画出自己妈妈的突出特征。

2、培养关爱妈妈的情感。

三、活动准备

不同脸型的轮廓纸、水彩笔、幼儿妈妈的照片等

四、活动过程

(一)游戏“猜猜谁的妈妈?”——帮助幼儿回忆妈妈的突出特征。

1、通过游戏,观察比较并说出自己的妈妈的长相的特点。

2、“你的妈妈漂亮吗?妈妈什么地方长得漂亮?”请幼儿说出自己妈妈长的什么样子。(可请几名幼儿在全班讲述,然后分组都来说明自己妈妈的特征是什么)。

小结:我们每个人的妈妈都不一样,有的妈妈头发长长的,有的妈妈眼睛大大的,有的妈妈是卷发的。

(二)示范添画:画妈妈——引导幼儿表现妈妈的五官特征。

1、教师出示各种脸型的范例,让幼儿清楚各种发型的特点及画在头部的主要位置。 “你的妈妈的脸什么形状的?”(选择不同形状的轮廓)

“妈妈头发是什么样的?”(运用曲直不同的两种线条表现妈妈的不同的发型)

“妈妈的眼睛是大大的?还是小小的?”(运用圆形、线性表现妈妈不同形状的眼睛) “妈妈的眉毛是怎样的?”(粗粗的?细细的?弯弯的?平平的?)

“妈妈的鼻子什么样的?”

“妈妈的嘴巴什么颜色的?笑起来会怎样?”

(三)幼儿创作——幼儿进一步巩固表现妈妈的特征。

1、幼儿自己选择不同轮廓的纸,根据对妈妈的观察绘画表现自己妈妈的五官的特点。 “现在你们想不想把自己的妈妈画下来介绍给你的小伙伴?要画的像自己的妈妈!”

2、教师指导:

1)指导能力强的幼儿大胆的表现自己对妈妈的观察和了解,鼓励其在进一步观察的基础上表现自己妈妈的与别人的妈妈的不同的地方。例如:脸上的痣、有没有戴眼镜、头发长短曲直等。

2)指导能力弱的幼儿大胆绘画表现自己的妈妈,能用不同的线条表现人物的五官,会说出自己妈妈的特点。

小结:我们每个人的妈妈都不一样,要画出自己妈妈突出的特征。

(四)讲评——激发幼儿关爱妈妈的情感。

哪个是你的妈妈?妈妈的特征是什么?

小结:原来,有的孩子妈妈的特征是头发卷卷的,有的妈妈脸上有颗痣,每个妈妈都有属于自己的特征。

五、活动反思与建议

描述:在交流自己妈妈的特征时,思思说:我的妈妈头发是卷卷的,坐在边上的曈曈、陈勇波也说自己妈妈的头发是卷卷的。还有的幼儿说妈妈脸上有痣,有的说妈妈爱美,喜欢涂口红等。在表现妈妈的特征时,有一组幼儿画的都是卷发的妈妈。

分析:从幼儿描述妈妈的特征发现,幼儿平时关注的基本上都是妈妈的面部特征,只有一个孩子说到了妈妈喜欢涂口红,说明平时孩子对于家人的关注还是不多,对家人的不了解,在表现时出现了跟从他人的现象发生。

调整:前期请幼儿关注自己的家人,了解家人的特征,可以是面部特征,也可以从穿着、打扮等全方位的进行关注。 幼儿生成活动举例

活动名称:全家福

实例

我爱我家的主题已经进行了2周,孩子们纷纷都带来了全家福照片,我将自己家的全家福照片做了相框,打扮漂亮展示在区域中,引起了孩子们的注意,孩子们都觉得很好看,于是,我们在创意室投放了一系列相关的材料,有各种类型的相框纸,做背景,各种粘纸,有颜色,形状的不同,还有即时贴剪成各种形状的,乐乐和浩浩两个弟弟今天在打扮全家福,他们两个都选择了即时贴剪成的爱心形状,小心的拿起来,乐乐是不知道怎么去用,看着浩浩,浩浩知道要将反面的纸剥掉,可是半天也没有成功,最后求助老师。

价值判断

1、全家福的内容符合主题,使幼儿能感受家人的温暖。

2、发展了幼儿使用剪刀的技能和装扮能力。

支持策略

1、有必要在讲评中将这个问题进行交流,这是幼儿尝试探索新经验的一个行为,幼儿有兴趣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可以通过生生的互动,给予幼儿一些启发。

2、可以在一些材料的使用给予幼儿一些图示帮助,幼儿能通过自己的一个观察来进行操作, 让活动过程体现自主性。

其他相关活动举例

活动内容:给爷爷奶奶敲敲背捶捶腿

一、活动目标:给爷爷奶奶敲敲背锤锤腿,激发关爱祖辈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1、邀请爷爷、奶奶来班级

2、音乐等

三、活动过程

(一)讲讲祖辈给我们做过的事——体会祖辈的辛苦。

1、爷爷奶奶喜欢你吗?他们为你做了些什么事情?

2、你喜欢他们吗?你又为他们做了些什么事情呢?

(二)给爷爷奶奶敲背捶腿——激发幼儿关爱祖辈的情感及帮助祖辈的意愿。

1、听音乐。

2、歌曲表演。

五、家长与社区资源利用:

1、引导家长支持幼儿采用多种方法收集信息,如带幼儿寻找小区中的数字、展示自己的本领等。

2、引导家长与幼儿共同收集亲子制作、建构游戏的各类废旧材料,如瓶、罐、盒等。

3、鼓励各家庭积极参加各类亲子活动。

4、完成“爸爸调查表”,通过采访爸爸,了解爸爸,激发孩子爱爸爸的情感。同时进一步激发孩子继续了解家人的愿望。

反思与建议举例

家是幼儿最熟悉的地方,是幼儿最为重要,最为亲切的生活环境。父母及家人是幼儿最亲密的人,也是给幼儿最多体验的人。孩子们在家里享受着父母的爱,是全家关注的焦点,他们在各方面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他们的需要很容易在家中得到满足,但他们能体会父母对他们的关爱吗?能体会成人的辛劳吗?在《我爱我家》这一主题中,我们通过语言、绘画、音乐等活动,让幼儿认识自己家人及自己与家人的关系,感受家人一起生活的甜美,体验父母对自己的爱,学习关心爱护家人,了解有关家的经验,从而培养幼儿爱家及爱家人的情感。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同幼儿一起创设了丰富的活动环境,如:主题墙“我爱我家”,贴上孩子们的全家福。孩子们把带来的全家福与同伴们互相交流,交流着自己父母的工作,把

自己喜欢的玩具带来和同伴一起玩。在角色区的“娃娃家”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孩子们把平时在家看到的、学到的一一自由地展示着,孩子们的自尊心得到了充分的满足。这次活动大大增强了同伴间的互动密度,使同伴关系更加融洽。

另外,我觉得在这个主题活动中,还可以让孩子的爸爸妈妈来介绍自己的工作情况,让孩子更加了解大人们上班是非常辛苦,自己要更加热爱自己的父母。我想,如果我们的主题活动能走出幼儿园,得到社会的支持,或者在大自然中学习,那肯定会变得更加精彩纷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