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 读后感

看见 读后感

读《看见》有感

《看见》读后,感觉作者是用心在写书,就像是对读者讲述一件件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并且讲出了自己的所思所想和酸甜苦辣,以及自己内心的感受,读来让人有特别真实的感觉。

读罢第一章,最直接的感觉,就是做什么事想做好都不容易,做记者也是一样。想要在同行中站住脚并出类拔萃,必须要付出比常人多得多的努力,具备超强的抗打击能力;作者刚进入央视,经历了工作和思想上的转轨,经受了各种考验。其中有这些句子,让人感受颇深。

“每次重录的时候,都得深更半夜把别人叫回演播室,灯光、摄像后来已经不吱声了,也不问,沉默地隐忍着。录完,我不打车,都是走回去,深一脚浅一脚,满心是对他们的愧疚。”

“批评你不可怕,对你失望才可怕。”

“上楼的时候,我深呼吸;下楼的时候,我深呼吸。我看着电梯工,她松松垮垮地坐着,闲来无事,瞪着墙,永远永远。我强烈地羡慕她。”

“上班时只有在洗手间,我能松垮两分钟。我尽量延长洗手的时间,一直开着龙头,一边深呼吸,看着镜子里的自己。”

“我每天上午报三个选题,下午联系,晚上录演播室,凌晨剪辑送审。”

作为国家电视台的记者,作者非常熟悉国外同行中代表人物的思想、典型做法,可见作者有很扎实的基本功,特别是爱好学习。

第一章以后的内容,主要是记述作者经历的几件有代表性的事件,或许对其本人是感触最深的。读了这些内容,我很自然得出那个被许多人说了许多遍的结论,“人是复杂的”,有许多在常人看来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但在当事人那里却很自然的发生了,而且是那样顺理成章,比如同性恋、家暴、虐猫事件、药家鑫事件。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这些事件的背后都有其发生的必然因素,当然,并不是说有些事是可以原谅的,但要想深入了解一些事情的来龙去脉,必须站在当事人的角度,走进他们。现实生活中,要想避免一些悲剧的发生,必须要有预见性,把工作做到前面。

柴静《看见》读后感

久未读书的我被《看见》中真实的文字和事例拍打着内心,看到第二章节讲述非典

时生命的脆弱,一个没忍住在深夜把眼睛哭得红肿。而当我以为我不会再如此动情的时候,就看到了临近书末的药家鑫事件。

非典时期发生在我的小学,具体情形已经记不真切,模糊中印象尚存了非典的种种骇人之处、学校每日查好几次的体温和教室里浓郁的消毒水味道。柴静书中描写的场景与我记忆中能重叠并不多,几个耳熟能详的“英雄事迹”被我一次一次用在作文中,那天夜晚更触动我的不是文中的人和事,只是我忽然惊觉我离这想要接近的真实社会原来这样远。

在美国读大二,我所学习的专业便是大众传媒。坚持在国外学习这个专业的初衷,是希望自己能够刨除在报纸新闻这些传播媒介中经过表述人和撰稿记者主观修饰的观点,身体力行地探寻事情的真相,看到最本真的人性。两年的大学生活,我平时用功学习,闲暇时候出去旅行,上网追星听歌,写一些文艺矫情的随笔,热爱写作的我有了比高中更多的时间,可成文数量却远远低于那些用课本遮挡写作本子的日子。以往吃饭时在餐厅还会放中央新闻频道的节目,我和朋友喜欢一边吃饭一边对新闻中的事情高谈阔论,言语之间充满着年少的无畏与自大,却不曾让自己离开时政离开这社会真实发生的事。现下终于明白为何要把大学叫做“象牙塔”,虽然在美国学习压力大,但大环境是安逸的,这容易让人产生一种惰性,或者说是一种不敢面对残酷现实的勇气。

带着这种自我反省和心理准备,接下来的阅读就没有再一次感情失控,当然,除了药家鑫事件。

那是20xx年上半年,我印象很深,因为我那时高三。重压之下的学生连喘息机会没有,阅读写作和关注新闻成为奢侈,只能从每日的餐间新闻和父母的电话言语之间简单了解了这个事情,一次周末放假后回校,语文老师让我们写一篇关于药家鑫的评论。

我刚从家里回来,从满网络对药家鑫的谴责中拔出脑袋,咬着笔杆强迫自己写得比其他同学要独特要犀利,我认为那才是时评。我还专门趴着橱子翻出了写那篇文章的本子,“很难想像他本人是一名在校大学生,所接受的是高等教育,居然对张妙做出如此丧心病狂的举动。我不知道在他眼中一个人的生命到底意味着什么,是否如草芥一般卑贱,才可以下手如此狠绝。”、“前有马加爵,后有药家鑫,案件不同,性质同样恶劣。这是教育的一种缺失。”

瞧瞧,真是大言不惭的批判,一句一铿锵地把事情简单分成黑与白,对着黑色一方毫不留情地随大流一起扔着石头。老师没有对我的文字做出评价,我要了几个班上学习好的同学的文章来看,无一例外地对药家鑫表现出愤懑,把张妙的部分写得抒情可怜。毕业之后事件又反复闹了几次,药家鑫执行死刑,药家鑫父亲含泪的微博,某教授对此事的咄咄逼人,张妙家人回头索要赔偿金额??于是渐渐开始反复想那些我始终困惑的问题,为什么一个热爱音乐的孩子会杀人、为什么会下此狠手、杀人魔为什么会自首?

答案本身体现在一个完整的事件中,并不能笼统地概括。但往往大部分人的思想是紧跟社会舆论导向的,并没有精力甚至没有机会了解到所有当事人的概述,一家之言是最听不得的。

所以又要说到记者这个职业,和传媒这个工作性质了。

当柴静刚进入中央电视台的时候,受到一系列打击,她的采访方式不被认可和接纳,20岁出头的年轻人总是执拗了一些,带她进来的陈虻扔给她一句话:

“你问一个问题的时候,你期待答案么?你要不期待,你就别问了。”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手边已经没有《看见》,这句话我却是一字不差地记得清楚,好像瞬间被一盆冷水浇得彻底,这话实在说得太狠。

初中的时候开始在学校电视台做记者和主持,初二采访了初中部的校长。那期节目设计得很用心,向全校范围征集大家感兴趣的问题话题,然后经过我整理修改出来,交到校长手上。结果被校长拿去一修改,几乎否定了我们一半的提问,换上的譬如学校的教育理念这些大面儿上的话题,跟我们平时的生活几乎没有关系。

于是那期节目宣传得沸沸扬扬,最后却做得令人兴致寡淡。

还有一件事,是每一年学校大型运动会上的采访。当时我和几个电视台的同学一起趴在主席台下面学校分给我们的小屋里,等着各个项目的决赛第一名和破各种记录的同学名单,然后拽着摄像就冲出去。现在回想起来,几乎对每个人的提问都千篇一律——我真的一点儿也不期待答案。

对着陈虻那句话,想想觉得挺难过的。

20xx年11月26日,BBC中文网宣布推出包括中文在内的BBC新闻学院(BBC College of Journalism)四种新语言网页,里面包括英国广播公司的新闻价值观、报道原则,以及专业操守等,是一流媒体为行业人才制定的规则。这不仅属于BBC。

全世界的新闻人都有克朗凯特口中的“独立的迫切性”,于是点进去仔细看了看。里面有一篇文章叫做《原创报道》。其实每一篇报道都是记者的原创,但是我还是一直在想原创中要夹带多少来自记者的主观思想。

事实证明,当一个人所了解的真相越少,他就越容易对事件产生偏激情绪。“不偏不倚”是所有BBC新闻报道的标准之一,但是要完全做到,何其难。记者是以人出发去探求事件最真实的一面,所以就很难保证不会被当事人左右态度。柴静说看到贵溪翻坠水塘的校车中幸存的5岁的贝贝眼神中的创伤和委屈,不可能没有情绪,但想要认清现实,只能老老实实,从愤慨出发,向事实走去。

无论如何,应当把对事件判断的权利移交给大众,所以报道的时候,记者和所属媒体应该对报道的准确性负责。

因为追星,所以看过太多报纸和媒体为了噱头而做的不实报道以及只吸引目光的标题党,如果明星追究则告上法庭或者媒体出面道歉,而大部分人选择置之不理,也更加恶化了这一现象。有时候大众就成为被媒体愚弄的对象,同样一个事情兜兜转转却发现

不过是游戏一场,这种感觉让人恼怒。很多人不把娱乐新闻当做新闻看,可是既然叫做“新闻”,就是属于这个行业的,一些小事能够折射更多现状。

新闻本应该是件挺严肃的事儿。

鲁迅先生曾经说:“我们从古至今,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看见》让我对CCTV改变了很多固有的成见,做新闻的人骨子里都有那么些执拗,作为观众我们看不到他们幕后的挣扎和探索。

关注无数人真实的生活,用我们富有感情和敏锐的眼睛去捕捉、发现,将完整事件铺陈在大众面前,让他们自己做出判断。

也许,这就是媒体最大程度上,能够做到的最好的。

谢谢《看见》。

 

第二篇:读书笔记《看见》

读书笔记

——柴静《看见》

12法学3班 林志娟

沉默在尖叫

在“东方时空”时,我看过法学会的一份报告,各地监狱女性暴力重犯中,杀死丈夫的比例很高,有的地方达到百分之七十以上。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人——男人,死了;女人,活着的都是重罪:死缓、死缓、无期、无期、无期……

这是我心里几年没放下的事。

做完《双城的创伤》后,我有一个感觉,家庭是最小的社会单元,门吱呀一声关上后,在这里人们如何相待,多少决定了一个社会的基本面目。家庭是人类生活最亲密的部分,为什么会给彼此带来残酷的伤害?这是个很常规的问题。但爱伦堡说过:“石头就在那儿,我不仅仅要让人看见它,还要让人感觉到它。”

我想感觉到人,哪怕是血肉模糊的心。

《看见》书里面有一个章节,章节名为“沉默在尖叫”。这一章节里记录的是安华,小豆,Kim三个同样忍受着家庭暴力的女人的内心挣扎。

安华,小豆默默忍受着丈夫肆虐般疯狂的家暴行为,最后在沉默中爆发,各自选择了一种方式结束了丈夫的生命,停止了这种对心灵的侵害,用自由换取解脱。安华选择用连刺27刀结束了丈夫的生命,这是她第一次反抗,也是最后一次。法院判处安华死缓,已服刑五年。小豆用铁棍打在丈夫脑袋上,直接致命,被判处死缓,已服刑8年,但她始终不相信他死了,这种噩梦般的恐惧依旧久久

散不去。

Kim,“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的妻子,同样默默忍受着家庭暴力。一个倡导感恩父母,感恩一切的公益人物在风光的背后,同样有着不为人知的大男子主义,有着对妻子极其不尊重的家暴行为。最终,Kim选择了离婚结束这种束缚。

家庭暴力,这是一个让我们有所耳闻的却又从来为认真关注过的一个词。中国立法关于对家庭暴力的预防和惩治几近少之又少,极其不为完善。每个家庭都是社会的一个小单元,打开假的那一道门,传达给我们的除了家的温馨和幸福外,或许还有恐惧和暴力。“在一些家庭里,女性结婚在七八十年代,没受过教育,没有技能,没有外出打工的机会”她们像陷入泥沼一般不能自拔,拯救。失去独立生存能力的她们,依附着丈夫,也注定了她们在丈夫的暴虐性的施虐行为下无处求救,怯于控诉,默默忍受。这是一种绝望的沉默,失声尖叫。

自父系家长制取代母系家长制后,在中华五千年历史中,那些“君君,臣臣,父父”的纲常礼教被一代代延续下来,深深扎根于人们脑海的男权思想如此坚不可摧。大男子主义思想,在现代一些男性的观念里仍居有一席之地,莫名的优越感,他们对家中大小事务持有操纵权,女性的声音变得微不足道。世界早在19世纪末即开始倡导“女权运动”,倡导女权思想。时代在变,我们也看到了可喜的变化。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也开始逐步提高,女性开始撑起半边天。只是,对于一些我们关注不到的家庭,所谓的强者对弱者的欺压仍在延续。弱者由于某些方面的原因选择了沉默。

我们会开始反思,是什么把弱者推至一个沉默的位置?是弱者不懂维护自己权益,不知如何去拿起法律武器控诉自己的不平;是“男人不能打女人,但老公可以打老婆”的思想主导控制着常人思维,是“家丑不可外扬”的家庭隐私让弱者耻于

表达宣泄;是法制在家庭保护中的不健全让弱者无处求援。书里说:“全世界都存在难以根除的家庭暴力,没有任何婚姻制度可以承诺给人幸福,但应该有制度使人可以避免极端的不平。“在对家庭暴力的预防与惩治更为成熟的国家,”经验显示,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家庭暴力只要第一次发生时干预得当,之后都不在发生。”既然已有先例表明,家庭暴力问题可以解决,那我们能做的便是希望女性在受到家庭侵害时能勇敢站出来寻求法律援助,不要耻于控诉。

我想,除了无措,除了羞辱让弱者无法站出来宣泄自己的,或许还有眷念,Kim对李阳,对家的眷恋和抱存的最后一丝希望,也有恐惧与害怕,安华与小豆的惊慌和失措,对未来的绝望,我们很难想象,我们从未经受的,她们在承受,不仅是身体上的,对她们心灵上的巨大创伤才是难以弥补。

惟愿还有千千万万在默默承受的婚姻中的女性不要再沉默,不要再哑然失声,请声嘶力竭喊出你们的愤恨与不平,让社会更多去关注到你们。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社会文明,家庭文明不断发展进步。

我只是讨厌屈服

采访郝劲松时,我问过他:“你以谁的名义在诉讼?”

“公民。”

“公民和普通百姓的概念区别是什么?”

“能独立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却不傲慢,岁政治表示服从,却不卑躬屈膝。能积极地参与国家的政策,看到弱者知道同情,看到邪恶知道愤怒,我认为他才算是一个真正的公民。”

我问他最后一个问题:“你想要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这个当时三十四岁的年轻人说:“我想要宪法赋予我的那个世界。”

“今天你可以失去获得它的权利,你不抗争,明天你同样会失去更多的权利,人身权,财产权,包括土地、房屋。中国现在这种状况不是偶然造成的,而是长期温水住青蛙的一个结果,大家会觉得农民的土地被侵占了与我何干,别人的房屋被强行拆迁与我何干,有一天,这些事情都会落在你的身上。”

有天晚上,我在微博上发了一条微博:“不想成为若有若无的存在。”一句一时的烦恼的抒发, “亲爱的,你很重要。“你一直都重要的存在着。””好友即时的回复让我感触颇深。是的,我们每一个人的力量都很重要。我们不是无足轻重的个体,我们存在着,我们很重要。

陈法庆,为了村子附近石矿的粉尘和流过家门的脏水,到处申诉,先后把环保局,省政府告上法庭,又给人大写立法建议,最后干脆自己出钱在《人民日报》上打公益广告。

郝劲松,“维权战士”,两年多打了七场官司,在火车餐车上买了一瓶水,向列车员索要#5@p,“火车自古没有#5@p”是他得到的回复。因而他起诉铁道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在地铁是用来收费厕所,认为这五毛钱不合理,把北京地铁公司告上法庭。

这是柴静《看见》一个章节里两个人物,章节名为一句简单而富有张力的一句话:“我只是讨厌屈服。”陈法庆,农民,小学六年级毕业后便辍学了。郝劲松,一名普通的学法律的学生,没有律师证,以“公民”的名义打官司。他们,身份简单,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那便是公民。作为公民,法律赋予了公民维护自己利益的权利和义务,而他们做的就是相信法律,用法律武器来保护权益。

由彼及己,同样作为一名学习法律专业知识的本科在校生,维权意识于我而言,显得如此浅薄。在我过去的观念里,我会认为,5毛钱是小事,收费厕所便当是买个教训,无足轻重。至于#5@p,我甚至经常性的由于惰性而未向商家索要#5@p。确实如此,大多数人在面对个人权益遭受侵害时,很多选择和平了事,或全当是用金钱换取教训。因为相对而言,诉讼打官司所需要的更多是金钱,人力物力的损耗,显得顾此失彼,得不偿失。有人甚至是为了打赢一场官司,搭上一整个身家。溯及本源,中国人思想里认为免于诉讼才是好事,凡民事纠纷尽量避免诉讼。这与西方人的“好讼”形成鲜明对比。只是,思想的麻痹让我们习惯了在权益受到侵害时忍气吞声。当每一个个体都习惯性用这种思维去解决问题时,社会就会出现一个更大的问题,那便是国人的法治意识,维权意识的淡薄。

郝劲松曾说过一句话:“权利是用来伸张的,否则权利就只是一张白纸。”我国的法治自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就迅速成长,立法机关通过各种途径健全立法,保障每一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面对权利的赋予,我们就应去行使本该属于公民的权利。我们现在会认为逃税,漏税是无足大小的小事,因为它不涉及我们的切身利益,但当我们的权益被极大侵害时,你还愿意屈服吗?不愿意。

郝劲松希望用个人的力量去呼唤更多的人起来维权,用这种集合的力量去威慑那些损害人们权益利益的群体。他相信个人的力量也能改变整个世界。只有每一个人都真正意识到自己所享有的权利并积极去理性,我们才能交到中国一个民主法治健全的社会到来的那一天。

真实自有万钧之力

我采访过一个姑娘,她在地震中被压了五十多个小时,截肢后在病床上开始画画。有一张是她在自己被压在废墟下,只能看到脸,一只手撑着头上的石灰板,眼睛睁得很大,向外看,那是她“绝望又希望”的一刻。

她说画这张画的原因,是后来玉树地震发生,别人要她给灾民画张画来展览,“给他们画个新家园吧。”

但她画了她自己,她说“这样才是对他们的安慰。”

只有同样经历过无边黑暗的人,才有资格说,我理解你。

20xx年5月12日,汶川地震。一对夫妻,叶哥,叶嫂,他们的房子在地震中倒塌了。叶哥在跑去山下县城救孩子时,因救助路上的伤者,永远失去了救出自己孩子的机会。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性的一切,叶哥叶嫂整理好挫败的心情,开始重新搭建房屋。他们在废墟中找回一些旧物,计划着生活。叶嫂年及四十,但她依旧希望能够再生一个儿子,好好养育他。在一旁聆听的叶哥补上一句说:“就像对第一个儿子那样。”没有过多的痛哭,但中年丧子的酸楚我们深深感受得到。三年后,柴静重回杨柳村拜访叶哥叶嫂,他们终是没能再生一个儿子,日子过得平淡而近自然。新的生活就这么开始了。

《霸王别姬》的编剧芦苇曾批评一个导演的作品:“只刻意求新,为赋新词强说愁,所以矫情虚妄。生活并不需要时时有新的主题,即使是华丽的《霸王别姬》,力量也在于真实的市井人性。”他说:“真实自有万钧之力。”

地震新闻专题,柴静在直播了两则报道后,选择了跟随一对受难者,拍下一个完整的真实的灾后复原。

面对灾难,我们免于灾难的人习惯于从一个悲悯者的角度去同情,怜悯受难

者,殊不知,受难者不需要被施予。我们能做的便是心怀感激,默默祈祷祝福受难者,愿逝者安息,生者生存。对于受难者,我们可以在物资上予以一定救助,但不要在心灵上把他们当做弱者。经受灾难的人们,会慢慢学会自己治愈伤口,顽强生活下去。幸存者有自己的生存法则。我们应该放心,放手让他们独立去愈疗身心受到的创伤。一昧地给予过多的精神上的同情和怜悯,是对他们的尊重。因为我们未曾经受,我们无法体会他们在生死边缘挣扎一番的惊恐,更无法体会他们失去亲人,一无所有的心如刀绞的痛究竟有多痛。地震带给他们的伤害远非是物质上的,更多是心灵上的。无边的黑暗,唯有他们自己感受到,并且慢慢学会远离深渊对他们的吞噬,健康生活起来。

无以言表,这是怎样的一种伤与痛,生活全部的重心瞬间倒塌,但他们依旧需要重新构建生活的希望。这是一种对新生的希望,对生命的尊重。灾难过后,不管生活待你如何不公,咬咬牙,挺过去,往前看,生活还是要继续的。对于巨大灾难后,人们从困境中走出,重新构建新的家园,开始新的生活,我总是心怀敬意。他们的勇气,坚忍,对未来的希望,对新生的热爱,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他人经受的苦难,我免于遭受。我心怀感激,感谢生活给我一个如此安定的生活环境,感恩一切。汶川地震,玉树地震,雅安地震,不变的是坚守,永恒的是新生。祝福你们。

模仿学习

采访的场记我看了又看,再对着那张白纸,战战兢兢写下节目中的第一句话:“在市场经济中,有一条众所周知的规则:自由地买和卖,等价交换。在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后,中国已经也能为尊重和适用这条规律,得到巨大的发展,但是却在影响人口最多的土地问题上有了一些例外。”

多么寻常的一句话,我敝帚自珍,看了又看。一个人从小到大拾人牙慧,写日记的时候抄格言,做电台的时候念别人文章,做电视了模仿别人提问,像是一只拄着拐杖的人,现在试着脱手,踉踉跄跄,想站起来。

这是柴静在一段采访后写下的一段话,从模仿学习到可以有自己的创造,这是多么来之不易。

我渴望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独立的关于对事物的看法与见解。我希望有一天当我看到一件事物时,我能独立地去思考它存在的意义。

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生命的个体,我的思想是我区别于世界任何一个生命的存在的地方。我们被赋予了独立思考的能力,用它去思考与我们休戚相关的事物,思考“我是谁”,思考生命存在的意义。思想是自由的。我们如此幸运,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就更该有自己的思想。

只是,从小习惯了接收,习惯了按原则办事,我发现自己总是习惯于放空大脑地去接收指令,但属于自己的独立孕育出来的看法,被扼杀在摇篮之中。渐渐地,乏于思考,欠缺思想,遇事很难有自己的主见,难以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看法。我拒绝这样的思想空洞的自己。

面对自己的依赖性的思维模式,没有独立见解,我必须有所改变,尝试。书是人类汲取思想,寻找自我灵魂的地方。在书中去寻找一种思想与另一种思想的碰撞,何尝不是一件好事?以前,我总有种看法,书里尽是他人的思想与与看法,

我为什么要去了解他人的思想而无益于自己的成长壮大?

但又唯有汲取思想,领悟后才可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唯有学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