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平的读后感

迎着朝阳奔跑

——读《世界是平的》有感

在非洲,羚羊每天早上醒来时,

它知道自己必须跑得比最快的狮子还快,

否则就会被吃掉;

狮子每天早上醒来时,

它知道自己必须追上跑得最慢的羚羊,

否则就会被饿死;

不管你是狮子还是羚羊,

当太阳升起时,你最好开始奔跑! ——《世界是平的》 这是摘自这本书封底的一段话,其中的深意让人回味,发人深省。 在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课程上,老师向我们推荐了这本关于经济全球化的书。俗话说“开卷有益”,《世界是平的》这本书着实令我受益匪浅。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不但学到了经济学中的很多知识,而且深切地感受到了作者向我们揭示的这样一个事实:世界变平了。 如今,资本市场的全球化甚至让我们难以辨别世界500强企业究竟属于哪些国家,世界各国的经济越来越紧密,越来越荣辱与共。一次经济危机,便可以如最强劲的台风,席卷大半个地球。或许在你家的阳台上眺望,就可以看见不远处某个跨国公司的办公楼,顶部装饰着巨大的霓虹LOGO,在它的旁边,又矗立着另一家跨国公司的大厦。然后,等你到了其他的城市,上海、北京、大连、班加罗尔、东京、纽约??看到的依然是在你家阳台上看到的景象。这时,你或许会恍然大悟般地感叹:哦,天哪!一模一样!你走遍全球才发现,你在

自家阳台上已经看到了大洋彼端的世界,甚至连望远镜都不用!没错,这就是全球化!平坦化!悄无声息却又汹涌澎湃,不知不觉间,你已被卷入其中,没有哪个国家,哪座城市,哪个人可以幸免,除非,你脱离社会而存在。

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身为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曾三度获得普立兹奖,也是公认的美国最有影响力的新闻工作者与趋势专家。 他从微观的角度,阐述宏观的全球化现象,用“地球正被抹平”这样的比喻,向读者阐述了一个可能大家都在经历但却没有认真思考或意识到的问题:世界正发生着显著的变化——科技、政治和经济革命正在消除各种壁垒,让世界变得更加平坦。在书中,作者援引了很多热点话题,介绍了诸多令人瞩目的市场和炙手可热的行业——开发源代码、外包、离岸生产、供应联合搜索技术等被描述成“铲平世界的10大动力”。像中国、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正在凭借着这些动力,在地球的各个地方勇往直前、势不可挡地奔跑。

托马斯·弗里德曼把全球化进程划分为3个伟大的时代:第一个时代(全球1.0版本),从哥伦布起航开启世界贸易开始,这一时期全球化是由“国家”的力量在拓展,世界变圆了;第二个时代(全球2.0版本),这一时期“跨国公司”扮演着全球化的重要角色,世界变小了;第三个时代(全球3.0版本),这一时期的全球化将以个人为主,在全球范围内合作与竞争以至将世界变为平地,世界变平了。

依书中的观点, 我们现在就处在全球化的3.0版,将我们带入这个新时期的动力既有地缘政治的因素,也有技术方面的进步以及在此基础之上的生产创新模式。在这样的时代,竞争的平台已经被推平,这就是“世界是平的”的含义。平坦后的世界,竞争环境变得公平了,大家的机会也都渐渐变得越来越均等了。这些观点都在启发着人们去思考该如何面对这场正在发生的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全球化变革,如何调整自己来迎接这场变革。

试看今日的世界,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免受竞争所带来的冲击,可以不享受因为合作所带来的极大丰厚的回报。一个国家,要强大,要走出狭隘,走出在世界低端市场徘徊的囹圄,还是得靠人才。面对汹涌而来的全球化浪潮,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如果缺乏全球战略型的人才,无疑是个巨大的硬伤。企业缺乏全球化视野的人才,就难以在经济发展浪潮中浮沉,国家缺乏全球视野的人才,就难以在世界范围内把握自己的命运。

当前,中国正在走一条科技兴国的科学发展之路,这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不二选择。不仅中国需要科技兴国,需要科学发展,任何国家都需如此,因为这是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游戏规则。在如此平坦、均等、公平的世界竞技场上,中国该做什么才能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中国的改革开发,加入WTO等一系列举措,已经把自己推到了这个平坦的世界竞技场上。要

在这一全球化的竞技场上占有自己的地盘,取得自己的地位,就必须先洒下勤奋和教育的种子,培养出能够应对这一世界变化的各种人才。中国目前由于廉价的劳动力市场而被世界各国看好,各大跨国公司纷纷在华设厂,中国的国民经济总产值也大大提高了,当然也暂时性的解决了很多就业问题,但单单成为廉价的世界加工厂不应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我们也应有自己的科技含量高的知识产权和品牌。如此,大量地培养人才,壮大自己的人才队伍变得越来越重要了。

就个人而言,从这本书里,我收获到了一种紧迫感。作为国家的一份子,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吸收新知识,从工作态度到责任心,从个人的学习能力到工作能力无不全面提高,不断地巩固已学到的知识并运用到实践中,才能在平坦的世界中有自己的立足之地,才能更好地为国家和人民服务。

世界是平的,这是一个“人人插上插头就可以大显身手”的时代,这本书传递给我们更激烈的生存竞争和压力信息的同时,也点燃了照亮我们人生发展道路的火把:如果你能够化全球资源为你所用,那么世界就是你的;如果你对全球化视而不见,可能在不知不觉中,你赖于生存的工作就被“外包”了。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除了想象力什么都可以“外包”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居安思危,拓展视野,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信息技术工具,提升自己对世界范围内资源的整合能力,提高自己的沟通、协调、控制和把握别人需求的能力等等各个方面的能力。

在这本书的封底还有这样几句话:

在美国,以前人们会说,

孩子,乖乖把饭吃完,

因为中国和印度的小孩没饭吃;

现在则改为,

孩子,乖乖把书念完,

因为中国与印度的小孩,

正等着抢你的饭碗。

世界愈发平坦,全球化的脚步越来越快,当全球化的太阳从东方徐徐升起之时,是迎接晨曦奋力奔跑,还是固步自封抑或犹疑不前,一切,由你自己决定!

 

第二篇:世界是平的读后感

世界从未如此之小

姓名:潘致铮 --------读《世界是平的》有感 学号:09381066 班级:09网工 “在我们睡大觉的时候,世界正在发生着惊人的变化。地球是圆的,但世界是平的。世界正在被快速的摊平或铲平,全球化也正在进入继国家全球化、公司全球化之后的全球化3.0时代,即个人全球化时代。”刚开篇,本书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便真真切切地告诉了我们,这个世界在以惊人的速度变平。本书从印度班加罗尔开始讲诉现代科技是如何改变这个世界,如何将这个世界上人与人,国与国,文化与文化之间连接起来。他们是如何协作共同创造高附加值的产业链。

托马斯·弗里德曼把全球化进程划分为3个伟大的时代:第一个时代(全球1.0版本),从哥伦布起航开启世界贸易开始,这一时期全球化是由“国家”的力量在拓展,世界变圆了;第二个时代(全球2.0版本),这一时期“跨国公司”扮演着全球化的重要角色,世界变小了;第三个时代(全球3.0版本),这一时期的全球化将以个人为主,在全球范围内合作与竞争以至将世界变为平地,世界变平了。

书中的观点认为,世界变平了,在全球化3.0时代,个人取代国家和公司成为全球化的主体,只要你有足够的能力和想象力,世界上的所有资源都可以为你所用;世界变小了,从小型变成微型,“光缆把全世界都连结起来,在没有刻意计划下,班加罗尔成了波士顿的近郊”;竞争在加剧,几乎所有的生产乃至服务都可以外包,借助外包,企业与企业之间,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竞争与合作,因为竞争与合作带来了整个世界的变化,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传播。

接下来,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解读下本书的中心:世界是平的。

一、 世界是平的,这是个什么概念?(是什么)

1、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使人与人之间距离缩短。于是,从几何的角度来看,把球的表面无限细分,就形成平面??

2、无障碍沟通。平的另一个意思是没有障碍物,由于互联网和各种传输协议的出现,抹平了人们沟通之间的障碍,于是,世界变成一个没有障碍物的平面。平的世界??

3、产业链的延伸。外包业务的出现,使得产业链向外延展,越来越成为线性平面。

4、复杂的事物简单化。当信息充分共享,没有什么不可能。当复杂的事物只用0和1的数字表达,所有的表达方式变得单一化和标准化之后,复杂的事物的传递都变成简单的数据流,正如阿拉伯数字世界通用一样。统一的数据流也让这些复杂的事物的魅力展现在众人面前。

二、 为什么我们要关注这一变化?(为什么)

1、每个人都是世界的主人翁,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发表看法,监督他人并接受他人的监督,影响他人并被他人影响。受世界上其他与自己相距半个地球甚至更多距离的人的事的影响。人的影响面扩大,受影响面扩大。

2、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正是刚才主人翁精神的指引,使得人们在网络资源的共享和上传方面努力不懈。里面提到的金矿开采的事例让我们看到民众的巨大的创造力。

3、提升了全球总体福利。正是因为打破国家界限,资源在全球内自由流动,奔向利用率最高的地方。当把全球看做是一个整体社会,每个国家做最擅长的事情类似社会分工。于是,总体社会福利增加。

三、 不同国家和人们是如何对待这一变化的?(怎么办)

1、如果把全球经济作为一个统一体,把全球当作一个大社会,每个国家就是这些社会中分别扮演角色的不同的群体。从追求经济效率和产业分工的角度来说,如果能在全球范围内找到最低的成本和最高的生产效率,那么,整体的生产成本就能降低。于是,大量资本拥向这些地方,大量劳务和产品从这些地方输出。当一个公司建立起全球的产业链和物流供应链,它就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对最低的劳动力成本进行搜索,从而获得更低成本的竞争优势,比如沃尔玛。中国和印度成为了外包业务的集中地。雇用同样质量和生产效率的产业工人,在中国和印度的成本与在美国的成本相比,是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差距。于是,外包业务越来越多,国家的界限逐渐模糊,价值创造由垂直转为水平。

2、对于中国印度来说,外资的进入在国内创造了许多的就业机会,也可能通过进行OEM(代工生产)学习技术为未来的ODM(原始设计商)和OBM(自有品牌商)做准备,印度软件产业的发展是其中一个例子。但从整体上说,中国和印度目前仍处于全球价值链偏低端的部分,对全球经济价值提高的利润分享仍较低,大量的劳动力成本被低估,这是残酷的现实。解决办法只能是提高自身创造价值的核心能力,比如技术专利,经营模式等等。这些核心创造能力,往往难以复制,不可模仿,也是未来占据产业链高端的筹码。

3、对于美国来说,大量业务外包或被计算机取代,美国国内的就业岗位在减少。大量仅仅具有一般机械式的操作手艺的工人的工作被机器取代,他们只能选择更低的工资或是继续地学习和提高。

4、人们工作地点的变化。上个世纪美国移民潮的狂热早已被信息时代的平坦世界冷却。不论在世界哪个地方,都可以为另一个地点工作。比如:坐在印度的家里,打开电脑,通过通话软件和工作流软件,就可以为一名美国小学生进行高中辅导,而这些,早就已经在平坦的世界中变成常事。因此,原先许多梦想去美国工作的人已经放弃这个决定,因为在居住地就可以申请到同样的职位。这一方面是外包业务的出现使得世界很多地方的人都可以方便地像在其他地方一样工作,另一方面就是视频和通话软件的出现,它让世界近在咫尺。

读完本书,可以隐约看见作者将地球整个展平后的蓝图:我们从前乘坐公共交通,到各个商店购买自己需要的产品,而现在只需上网点开淘宝网,敲下几个按键便大功告成。我们足不出户也能了解天下大事,联系朋友亲人,上网冲浪,网上阅读文章,远程接受教育…诚然,全球化给个人带来的利益不言而喻,但是作为这些快速变化的代价,我们,或者说我们的国家也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

看看我们的广州,还有清水么?蓝天呢?深圳,我的家,正最好的诠释着以环境换经济是个什么样子:曾经用来打渔的深圳河,现在早已成为了第一大臭水沟。经过它时,即使坐在公交车里也要被熏得头晕目眩。世界工厂的确为我们带来了许多经济发展和就业的机会,可是反过来,看看曾经蓝蓝的天空碧绿的河水,让人不禁感叹:全球化到底是福音,还是诅咒?

最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日益强大的中国是否还是安于扮演产业链的低端角色?我们曾经的发展,更多是靠的污染+廉价劳动力+资源浪费。世界被工业信息技术碾平的那一刻,也许就已经确定了各个参与全球化这个游戏国家的角色。作者说美国不用担心失业问题,而是要着手于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和结构,升级为高科技低污染产业后,将原本污染大,附加值低的产业就转移给别的国家。而就中国而言,我们已经扮演这个“别的国家”角色很久了,产业创新步伐跟不上,所以我们仍在做这些产业。

在世界越来越小的今天,我们的选择越来越小。如果再不积极寻求角色的转换,那么只能永远是“发展中国家”,成为发达国家的傀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