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平的》书评、读后感集锦

《世界是平的》书评 本书揭开了笼罩在这个世界上的神秘面纱,讲述了复杂的外交政策和经济问题,涉及“世界是怎么变得平坦的”、“美国与平坦的世界”等问题。

在本书中,弗里德曼将全球化划分为三个阶段。“全球化1.0”主要是国家间融合和全球化,开始于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时,持续到1800年前后,是劳动力推动着这一阶段的全球化进程,这期间世界从大变为中等。“全球化2.0”是公司之间的融合,从1800年一直到 20xx年,各种硬件的发明和革新成为这次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从蒸汽船、铁路到电话和计算机的普及,这其间因大萧条和两次世界大战而被迫中断,这期间世界从中等变小。而在“全球化3.0”中,个人成为了主角,肤色或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不再是合作或竞争的障碍。软件的不断创新,网络的普及,让世界各地包括中国和印度的人们可以通过因特网轻松实现自己的社会分工。新一波的全球化,正在抹平一切疆界,世界变平了,从小缩成了微小。

在本书中,弗里德曼列举出了十股造成世界平坦化的重要力量,启发人们思考,当前的潮流,对国家、公司、团体或个人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这十股力量其中就包括了中国加入WTO这个重要因素。他认为,在世界变得更平坦的未来三十年之内,世界将从“卖给中国”变成“中国制造”,再到“中国设计”甚至“中国所梦想出来”。

后记:世界仍然是崎岖不平的

文:何 帆

出处:新华网综合 20xx年10月

托马斯·弗里德曼可能是当今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新闻记者之一。19xx年他加入《纽约时报》,先后在贝鲁特和耶路撒冷做记者,后来曾担任负责报道白宫事务的首席记者。19xx年之后他成为《纽约时报》的国际事务专栏作家,每周三、周五见报的专栏文章被全球七百多种报纸转载。他的书风格独树一帜,而且每本书都能成为畅销书:《从贝鲁特到耶路撒冷》获得19xx年非小说类国家图书奖,《凌志车和橄榄树》获得20xx年海外出版俱乐部的最佳图书奖。他曾经三次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现在已经成为普利策奖的终身评委。

弗里德曼的新书《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最早在20xx年4月出版。此书刚刚问世便大受欢迎,一时洛阳纸贵。仅仅半年时间,该书的销售量就已经突破一百万册,名列《纽约时报》、《商业周刊》、亚马逊书店等畅销书排行榜的首位。商业巨头比尔?盖茨极力推崇此书。《商业周刊》说,所有的MBA都在读《世界是平的》。据说美国的国会议员、州长也都在读此书。20xx年,此书因以丰富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和益处,提出了“现代商业课题中最令人瞩目和引人入胜的真知灼见”而荣获首届《金融时报》与高盛年度最佳商业图书奖。 我们这次翻译的是此书经过修订之后的第二版。其实,在中文版尚未问世之前,已经有很多国内的企业家和学者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推荐这本书了。 弗里德曼称我们现在正处于“全球化3.0”时期。将我们带入这个新时期的动力既有地缘政治的因素如柏林墙的倒塌,也有技术方面的进步如个人电脑和网络的流行,以及在此基础上生产过程和创新模式的革命。弗里德曼认为,在全球化3.0时代,竞争的平台已经被推平,这就是“世界是平的”的含义。在一个平坦的世界中,弱小的大卫能够胜过巨人。个人和小公司不但能够参与全球合作,也能参与全球竞争,成为世界的主角。原来以西方为中心的世界,随着中国、印度和俄罗斯等国的崛起,来自世界各个角落的非西方、非白人的个人群体拥有越来越大的能力与影响力。弗里德曼有其独特的写作风格。他的个人化的表述方式让我们感觉到很亲切。我们仿佛能够和他一起周游世界,时而到印度,时而到中东,时而在中国,时而在美国,感受到科技和全球经济就在最近几年内发生的惊心动魄的变化。

作为此书的译者之一,我得承认,阅读此书是一个令人愉快和激动的经历。和学者相比,记者的见识要广得多,而且反应非常敏锐。但是从学者的角度来看,记者往往凭借一些轶闻趣事就判断天下走势,

在立论上也会故作惊人之语。在敬佩作者见解之犀利、阅历之广泛的同时,对此书的一些基本观点我想提出一些不同的意见。

历史的演变是缓慢的,尽管技术的进步可以是呈指数型增长,但是决定历史变迁的仍然是海面下的潜流。制度在短期内是难以变动的,思想和信仰的成长会跨越很长的历史时期。调整人与人、人群与人群、人与技术的关系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因此我们不可能像从一扇门跨进另一扇门那样,从一个历史时期直接跨越到另一个历史时期。弗里德曼出于对技术的痴迷,在很多时候会有意无意地忽视这些相对不变、可能从新闻的角度来看也相对乏味的因素。这使得他的有些结论过于乐观,而有的结论则多少显得天真。

尽管印度和中国在最近几年经济增长迅猛,但是这两个国家仍然属于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如果你没有到过印度和中国,而只是读过弗里德曼的书,你会觉得,这两个国家很快就会超过美国。但是,如果你到过印度和中国的农村和一些偏僻的地方,你就会发现这种想法有多么虚幻。况且,即使有一天中国真的超过了美国,也并不是像弗里德曼所说的那样,只要中国搭上全球化的列车,学会利用网络技术创造的条件就行。中国的现代化需要复杂而艰难的系统改革,这些改革中最艰难的部分不是引进和学习先进的技术,而是改革过去的体制,克服既有的利益和阻力,寻找各个目标之间的平衡。如果说弗里德曼对中国和印度的看法只是过于乐观,那么他对穆斯林世界的看法就显得有些天真。在谈论为什么西方世界优于穆斯林世界的时候,他评判的标准是西方世界创造了更多的技术和经济增长。在谈到为什么阿拉伯世界会落后、偏执的时候,他认为这是因为阿拉伯世界里电脑、网络等技术的普及程度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意识形态的对立,霸权国家的干预,殖民主义和民族主义遗留的历史问题,石油资源的争夺,所有这些因素似乎在弗里德曼的视野中都被蒸发掉了。当弗里德曼振振有词地说,穆斯林极端分子的错误在于不愿意正视开放给西方带来的优势和先进时,那种根深蒂固的西方人的傲慢和偏见跃然纸上。在谈到战争和冲突的时候,弗理德曼创造了“戴尔冲突防范理论”,并且以台海危机为例。他认为,由于像戴尔这样的跨国公司在台湾海峡两边都有投资,祖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均加入了全球生产链条,因此在台湾海峡爆发战争的可能性是很小的。他显然低估了民族统一对中国人的意义,也没有看到,任何一个微小的差错或误解都有可能触发更大的冲突。把和平的希望寄托在跨国公司和网络技术上面,这种论断是令人担忧的。技术的进步可能会呈指数型递增,但是这能够保证全球化的进程越走越顺吗?从最近两百多年的历史来看,全球化是有起伏跌宕的。在全球化潮涨潮落的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不是技术,不是经济,而是人们的反应和行为。当全球化的速度过快、相应的调节制度没有到位、赢家和输家越来越对立的时候,全球化会减速,甚至也会倒退。

这个世界可能看起来比以前更平坦了,但事实是,它仍然是崎岖不平的。与其感叹与赞美技术进步给我们带来的无限机会,不如探讨这种急剧的变化给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国家所带来的冲击、困惑和挑战,这才是更有意义的题目。(本文为该书的译后记)

信息时代的新福音书

文:冯聿峰

出处:中华读书报 20xx年11月

两千年前,施洗者约翰腰束皮带,吃着蝗虫野蜜,在旷野中大声疾呼:“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四百年前,弗兰西斯·培根吃着面包,攥着鹅毛笔,在书斋中奋笔疾书:“知识就是力量。”今天,弗里德曼喝着咖啡,敲打着键盘,轻言细语地宣告:“全球化3.0的时代到了!拥抱它吧,全世界受苦的人们!”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大大小小的先知。很早以前,先知阿尔文·托夫勒以《第三次浪潮》鼓吹信息时代的美妙前景时,大部分中国人还没听说过电脑,那个美好的新世界显得缥缈而虚幻。若干年前,先知尼葛洛庞帝以《数字化生存》宣讲信息时代的福音时,大部分中国人对电脑和网络尚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新时代的曙光刚刚出现在中国的地平线上。现在,先知托马斯·弗里德曼给大家带来了未来世界的又一本福音书——《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不同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对信息技术的巨大力量已经有了直观而深刻的印象。

贫穷的人有福了,第三世界的人民有福了,这一次不是因为富人进入天堂比骆驼穿过针眼还难,而是因为“世界变成了平坦的”。先知弗里德曼一觉醒来,为自己的这个伟大发现而激动不已。他不仅在第

一时间与自己的亲密爱人一起分享了这个伟大的发现,还试图与所有的人一起来分享这个发现。世界变成了平的,不是说地球在巨人的脚下被踩成了鸡蛋饼,而是说世界在技术发展和资本流动的双重推动下,正在发生我们尚无法预料结局的转型——传统的社会构架被打破,资源被重组,新的社会关系和网络诞生,一种新型的扁平结构的社会模式,将取代旧有的金字塔结构的社会模式。也就是说,由于信息的充分流动,世界将变得越来越开放、越来越透明、越来越一体化,在这样的浪潮下,传统社会的权力等级、阶级差异、地域差别将显得越来越次要,每个国家甚至每个人,都能有更多的机会发挥自己的潜力展开竞争,从而为自己赢得更好的生存环境。

由于技术的进步,产业链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地细分,因此像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也能获得大量机会,增加收入,刺激社会进步。弗里德曼有一个可爱的想法:对更好的俗世生活的向往和对利润的追求,最终会战胜宗教的偏见和种族的仇恨,因此当新技术能够为大多数人提供一个理想的生存环境的时候,没有人会去拒绝。

这是一个讲究专业的时代。单靠嗓门吆喝就能当上先知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弗里德曼作为一名世界经济及国际政治方面的资深记者,拥有傲人的采访经历,与众多当代的精英有过直接的交往,单单看看他在“致谢”中列出的名字——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戴尔公司总裁迈克尔·戴尔、网景公司发起人马克·安德森等等,我们就能知道,他完全有资格担当先知的角色。毫无疑问,《世界是平的》从内容到风格也都恰如其分的证实了这一点。漂浮不定的时空转换,丰富多彩的案例故事,展现出先知需要的博闻强记;而略带夸张的叙事方式和刻意制造的节奏感则表现出先知需要的激情和魅力。

每个时代都需要自己的先知。先知们可以为那些每天平凡而刻板地活着的人带来希望,在对一个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中重新鼓动起激情的翅膀;先知们能够为那些天生的冒险家提供一个可能存在的猎物,在猛扑上去之后或者品尝一顿成功捕获猎物之后的饕餮大餐,或者喝下一杯水中捞月之后的苦酒;当然,先知们也可能仅仅是大众的娱乐明星,他们在舞台上的激情演出或者为无聊的人们带来些许饭后的谈资,或者在一阵狂热的喧嚣后只留下暗淡的回声。所以,怎样阅读先知们的预言书,完全取决于你,取决于你的个性和你对生活的态度。一则评论断言“所有的MBA都在读《世界是平的》”,另一则宣称“全美国的州长和国会议员都在谈论《世界是平的》”,这种断言的可靠性通常令人生疑。不过,一本通俗易懂而又不失趣味的预言书,得到人们的追捧也是毫不奇怪的,毕竟每个人都不希望自己仅仅是一场正在发生的伟大变革的旁观者。

全球化的热切讴歌者

节选自《未来学:他们预测并改变了世界》文:李国华

出处:中国图书商报 20xx年11月

全球化的极致是世界从球形变成平面,而且这是你无法逃避的现实。由于在《“凌志汽车”和“橄榄树”的视角》、《世界是平的》中,托马斯·弗里德曼不遗余力的鼓吹和恰当的表达,他被公认为“全球化”问题代言人。

他在周游列国时,一不留神就发现了一条定理:凡是有麦当劳店的国家,再没有哪两个国家兵戎相见。这一被称为“预防冲突的金色拱门”的理论,用其书面语言来说是: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产生的中产阶级强大到能支持麦当劳销售网时,该国就成了一个“麦当劳国家”;“麦当劳国家”是不希望发生任何大规模战争的,他们宁愿选择排长队等待汉堡包。

而他在1995年采访微软公司二号人物史蒂夫·鲍尔默时,也有一件趣事。问曰:“微软衡量最有力量国家的标准是什么?”鲍尔默回答:“衡量的标准就是看一个比率——每户拥有家用电脑的数量。”当时,微软增长最快的地区是亚洲,卖得最火的在中国。3年后,弗里德曼又到硅谷,访问英特尔、太阳和思科系统及斯坦福大学的教授们,发现同一个问题已经有了不同解答。教授们说,硅谷衡量力量的标准已不再是看拥有家庭电脑的数量,而是看“连接速度”。

以上例子触及的是全球化这一未来命题的核心内容。前例作为托马斯·弗里德曼的最受争议与攻击的理论,核心意思是:全球化使得世界进入了一个更复杂的体系,并对地缘政治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全球化出现了要某些国家改变他们的组织结构等新的外部压力,这种压力不仅指军事入侵,更多的是“超级市场”和“超级授权个人”那种看不见的入侵。后例则说明经济全球化中,什么样的民族国家将出局、什么

样的民族国家将掌握核心力量,这一力量来自全球化的标志——互联网。

概括起来,《“凌志汽车”和“橄榄树”的视角》一书说的是:全球化不只是一种现象,也不只是一种短暂的趋势,它是一种取代冷战体系的国际体系。全球化是资本、技术和信息超越国界的结合,这种结合创造了一个单一的全球市场,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一个全球村。

这本书,有助于我们更深入理解《世界是平的》。这里,弗里德曼将全球化分割成三个阶段。“全球化1.0”主要是国家间融合,始于1492年哥伦布打开新旧世界的贸易大门,直至公元 1800年前后,劳动力推动着这一阶段的全球化进程;“全球化2.0”是公司之间的融合,从公元1800年持续到2000年,其间被大萧条和两次世界大战打断,硬件的革新扮演着主要的推动力——从蒸汽船、铁路再到电话和计算机的普及;而在“全球化3.0”中,个人成为主角,肤色或东西方文化差异不再是合作或竞争的门槛,软件的不断创新让大洋两岸的人们可以通过海底光缆轻松实现自己的社会分工。随着人们对世界地理的认识、工业革命、蒸汽机、铁路、电话跨国公司、个人电脑、卫星、光纤、互联网的发展,地球越来越小,从而揭示出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必然规律。

世界和平,还是帝国降临?

文:维舟

出处:南方都市报 20xx年10月

托马斯·弗里德曼描绘了一个平坦、无边界、无差别的世界,人才可以在世界各地参与竞争,这固然平等、美好,但也意味着这些人才要像麦当劳的汉堡一样,必须符合某个统一的生产标准——而我们知道,这通常就是强者的标准。

全球化的好消息

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托马斯·弗里德曼把自己描绘为一个敏锐的先知,率先意识到如今每个人都可以在同一起跑线上合作或竞争,种族、肤色、语言等差异都被打破了,人类通过海底光缆和网络就能实现社会分工。他不厌其烦地强调,在这个美丽新世界中,“变革正在无情地推进”,不过那是好事情,因为只要你信仰这位先知的话,顺应潮流作出变革的决策,那么你就将获得前所未有的机会。 看来这对发展中国家很不错,因为“公司和个人几乎可以把工作包到任何地方”,如作者说的,如今“没有所谓的美国人的工作,任何人,只要有能力,都可以参与竞争”。听起来很公平,是吗?而且现在的人才在世界的任何角落里都可以“即插即用”,似乎还顺便解决了穷国的人才流失问题。

当然,他承认全球网络的单一化进程也会产生自己的问题:通过网络,基地组织也同样会如鱼得水。对此作者还是乐观的,他承认“会有一些彻底不负责任的言论”,不过又说正因为网络充分自由,信息流动才会彻底畅通。但网络并不仅仅是交流速度更快的媒介,它还有自己独特的媒介特性,即它的群体激化及协同过滤使思想类似的人沟通更方便,却使不同观念更难沟通(参见《网络共和国》)。网上人们总是链接和自己趣味相似的网站,像日本甚至出现了从不认识的网友相约一起自杀的多起案件——这在以前根本不可能。

全球化并不是就是鲜花盛开,完全的竞争也意味着一个残酷的竞技场。在一个平坦的世界里,中国的确在低成本制造业中享有巨大的优势和竞争力,但这种开放性同时也意味着本国的汽车工业、飞机工业等更难独立发展,因为它们将遭受猛烈的冲击——今天中国是全球汽车业巨头的主战场之一。

作者和所有赞成全球化的人一样,强调的是机会均等;而反对全球化的呼声,实际上强调的是利益均等。因为一个“机会均等的公平竞争”,有时是极不公平的。正如一个15岁的青年与另一个壮汉对练拳击,或许有助于他提高竞争力,但如果是一个5岁的孩子,那这种公开竞争立刻就会置他于死地。 我本人也觉得,全球化无论好坏,可能是现代化无可逆转的趋势,不过现在为此做好准备的,大多并不是穷国,因此这种骤然放开的格局,最终造成的也许是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对作者描绘的这个新世界,我很难立刻鼓掌欢迎,对不少弱势的人群来说,这个前景未来也许使自己越竞争越有力,可第一关太难了,他们也许还没进门就倒下了。而成功迎接这个全球化社会的人,也需适应全世界的需求。 有学者曾考察电视的普及对印度村庄带来的社会变迁和文化冲击,发现电视的确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收看电视的人都能直接接受外界的信息,经济开始逐渐好转,对原来的社会秩序也有重大冲击;不过村里少量没有电视机的贫穷家庭,却变得更加弱势了,这一幕何尝不能在网络时代更大范围内重演

呢?

另一种预言

《世界是平的》据说得到比尔·盖茨的强烈推荐,这也不奇怪,它的很多段落读起来就像某些宣扬高科技未来前景的财经杂志。对于同一个全球化进程,四年前另一本轰动一时的著作《帝国——全球化的政治秩序》却给出截然不同的、令人恐惧的预言,声称全球化将导致一个帝国(它将是“无中心、无疆界的统治机器”)的诞生,在这个新的体系内,民族国家的主权控制在衰落(以“人权高于主权”等名义),并最终被摧毁。毫不意外,这本书只有左派知识分子有兴趣,而决不会得到比尔·盖茨的强烈推荐。

托马斯·弗里德曼在高度的乐观情绪下,也淡淡提到一下自己的忧虑:这一次全球化发生的速度、规模都将远过以往,破坏性也会更强,“因为权力从旧主人转移到新主人手中的过程是无序的”。的确,现代化本身就是一个旧的社会机制解体的过程,过渡进程常常很痛苦,不过更关键的是,新主人将是谁? 仅凭常识我们也能想到,全球化的受益者将是跨国公司,而不是非洲的农民——后者更可能在“数字鸿沟”中被遗弃。20xx年世界500强第一名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营业收入3399亿美元——如果该公司是个国家,可以排进全球前20名,相当于6亿印度人的年产值。全球化导致经济流动的“无国界化”,这某种程度上是好事,但却也削弱了民族国家的主权,如今不提“经济殖民”了,但这种资本流动足以使国家身不由己,甚至被迫屈服于国际财团,巴西19xx年代的失败和泰国金融风暴就是显著的案例。 在一个前现代社会,各地区经济自立能力通常很高。例如民国时代的中国,全国甚至货币也不统一,各省自给自足的程度高,其经济生活不依赖于其他地区的力量仍可维持——这固然有很多弊端,但如果某地经济衰落,也不会波及到其余省份。而完成政治经济统合进程的日本则全国一体,仿佛一个灵敏的小动物,行动迅捷,但只要一个部位受伤害,就是致命伤,整体都会瘫痪下来。未来全球化深入后,这种景象将更让人熟悉:正由于你与世界密切成为一体,因此你躲避风险的能力也降低了。以前墨西哥或印度发生什么根本与你无关,现在或许那里的经济危机将导致你失去工作,流落街头。

同时,这种经济自立能力的减弱,在带来全球性商品流通的同时,也使文化的多元性遭受极大的冲击。印度各地区自给自足程度高,因此各地的面貌千差万别;而中国近二十年来,常有人抨击抱怨全国城市都长一个模样——这种雷同正是内部流通无边界化的结果。托马斯·弗里德曼描绘了一个平坦、无边界、无差别的世界,人才可以在世界各地参与竞争,这固然平等、美好,但也意味着这些人才要像麦当劳的汉堡一样,必须符合某个统一的生产标准——而我们知道,这通常就是强者的标准。

的确,工业革命本身就是用技术秩序取代自然秩序的努力,以原本任意生态分布的资源等服从于一种技术理性,这本身就会对自然、文化的多元化带来冲击。问题在于这种冲击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接受,使我们的付出少于获得。

“我说得究竟对不对?”

总的看来,托马斯·弗里德曼相信人类进步的必然性,因此他文中不断催促人们赶快抓紧机会,向着明天出发;既然“世界是平的”,那么文化、国界、语言、肤色的差异都不重要,可以相通。而在另一类预言如《帝国》中,我们却看到作者对全球化的质疑,更坚持文化/国家之间的特殊性,对一个单一结构笼罩性影响的恐惧。套用汪荣祖《康章合论》里的话说,托马斯·弗里德曼惟见全地球的共同“归宿”(destiny),而无视(或认为不必顾虑)各文化的个别“命运”(fate)。

托马斯·弗里德曼对这本著作似乎极自信,在接受《财富》杂志采访时说:“问题只有一个:我说得究竟对不对?”——问题恐怕就在于,这不是一个可以简单说对错的问题,对于读者来说,兼听则明,多了解和比较一下对全球化的这两种预言,或许能让我们更全面地判断。正如《小马过河》的故事那样,老牛说水很浅,尽可放心,小松鼠说水很深,他兄弟都淹死在河里了;最后小马自己一试,不深也不浅。

听听弗里德曼讲述的故事

文:庄建,高级记者、中华读书报总编辑

出处:中华读书报 20xx年1月

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并把他的发现——“地球是圆的”报告给他的国王之后五个世纪,美国专栏作

家、三度普利策奖得主托马斯·弗里德曼却把这样一个概念提供给世界的读者:世界是平的。

弗里德曼认为,今天,世界开始从垂直的价值创造模式(命令和控制)向日益水平的价值创造模式(联系与合作)转变。这意味着,信息的充分流动和共享,使得世界变得越来越开放、越来越透明、越来越一体化。在这样的浪潮下,传统社会的权力等级、阶级差异、地域差别将显得越来越次要,每个国家甚至每个人,都能有更多的机会发挥自己的潜力展开竞争,从而为自己赢得更好的生存环境。这个结论缘自作者在印度软件公司听到的一句话。首席执行官“奈利卡尼说:?当今世界竞技场已经夷为平地。?”弗里德曼在笔记本上写下它的瞬间意识到,这揭示了他在班加罗尔采访过程中所有见闻的幕后真相:全球的竞技场变平了。追随这瞬间的灵感,弗里德曼在书中对世界正在变平的过程进行了描述。

他的描述是精彩的。记者的观察与敏感,使他从身边的变化细节生发开去,透过开放源代码、外包、离岸生产、供应链、搜索技术……这些今天人们已经司空见惯的纷繁事物,将世界正在发生的最本质的变化呈现给人们。

当然,这只是弗里德曼的看法。

今天,世界正变得日益多元,日益多彩,了解你生活的时代,世界已经、正在和即将发生什么,周围的人、世界其他生存环境中的人对这些变化有什么看法和感受,对每一个人都是重要的,因为在今天,面对世界的变化,纯粹的旁观者已不存在。于是,这成为我们推荐这本书的理由。

当太阳升起时,你最好开始奔跑

文:孙桂均 出处:文汇读书周报 20xx年5月

我引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一句经典语言作为本文的标题,个人认为它客观地反映了21世纪人类必须追求的一种价值观:高效与完美。无论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团队、或一个人,无论你愿意与否,当太阳升起时,你最好开始奔跑,否则,就有可能失去机会或者落伍。意大利未来学家托夫勒在撰写他的《第三次浪潮》时,中国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份量和影响力微不足道,未能纳入未来学家和趋势学家们关注和研究的视野。不过是弹指之间的20年,中国(包括印度等)的发展与崛起让全世界感到震惊,让托夫勒们刮目,于是乎,新一代的未来及趋势学代表人物之一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他的名著《世界是平的》一书中以专门的章节论述了中国等的发展对当今世界的深远影响。该书在问世后很短的时间内,即被翻译成包括汉语繁体字版在内的多种文字,在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风靡发行,20xx年的西方商业社会,该书的影响力被认为是一场无法回避的“文化盛事”。

这本书里面主要讲了什么呢?弗理德曼主要讲全球化。按照他的观点,全球化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他称之为全球化的3.0时期。在全球化3.0的时期,每一个企业,无论其大小,每一个民族,无论其东西,每一个人,无论正邪,都可以充分地利用全球化带来的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这不再是一个等级制度森严的社会,处于边缘和底层的人们可以更容易地抗衡主流和上层的人们。最终,那些最有创意的企业和个人是胜出者,而全球化会变得更加多彩多姿。弗理德曼为什么把书名叫做《世界是平的》呢?因为英文中有句话叫“leveltheplayfield”,即把竞技的场地铲平。弗理德曼要表达的含义就是全球竞争的场地已经被铲平,人和人,国家和国家前所未有的平等。他列举出铲平世界的十大力量。除了政治方面的因素,如冷战的结束和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改革开放,他谈得最多的是技术方面的因素,如互联网的诞生、工作流软件的出现,以及在此基础上生产方式的变化。

作为一个记者,弗理德曼的优势是见识广、反应快。他周游世界,从美国的硅谷到印度的班加罗尔,从中国的大连到中东的迪拜,采访了许多的政治家、企业家、经济学家和普通的公众。他描述的很多全球化的特征并未尘埃落定,而是仍然在动荡和变化之中,这些变化对我们普通读者来说仍然是新奇的。即使对于身处技术前沿的人们来说,弗理德曼从他的角度,即从社会变迁的角度来看技术变化,仍然富有启发性。这是学术著作无法取代他作品的主要原因。作为学者,从力求严谨的要求出发,往往要等到一件事情真正水落石出后才能下结论,等到学者的严谨研究出来,技术和社会的变化可能早已绝尘而去。弗理德曼的著作还有鲜明的个人色彩。他在写作的时候总是会谈到自己的感受,他的生活,这就拉近了读者和作者的距离。

《世界是平的》简体中文版自20xx年9月推出以来,至今已售出了40余万本,荣登20xx年国内畅销书排行榜前3名;第十七届全国书市的图书零售,该书更是高居榜首,风头盖过了于丹的《论语

心得》和易中天的《品三国》。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写道:在非洲,瞪羚每天早上醒来时,他知道自己必须跑得比最快的狮子还要快,否则就会被吃掉。狮子每天早上醒来时,他知道自己必须追上跑得最慢的瞪羚,否则自己就会被饿死。不管你是瞪羚还是狮子,当太阳升起时,你最好开始奔跑。他说的一点都不错。

世界变平之后会怎样

《世界是平的》是一本讲述信息化浪潮的好书。只要带有忧患意识去看,无论西方人还是东方人,皆会开卷有益。前不久,《世界是平的》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又来到北京。作为美国新闻界最高奖普利策奖的3次得主,弗里德曼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对素材的组织能力在书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探讨全球化这个严肃而艰深的问题上,他那感性的新闻写作方式,使得这本书较之晦涩的学术专著浅显易懂得多。 在与弗里德曼共进午餐时,笔者告诉他:你这本书给美国政界和企业界带来了和《日本可以说不》同样的震憾。弗里德曼回答说,要说对美国的震撼,可以上溯到19xx年苏联率先发射了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最近几十年来,美国受到来自外部的三次刺激,第一次是另一个超级大国苏联,第二次是自己的盟国日本,这三次是印度、中国等发展中国家。

《世界是平的》从500多年前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算起,将全球化浪潮划分为3个阶段。无论是发源于哥伦布的殖民时代,还是诞生在英国的工业时代,抑或是兴起于美国的信息时代,本质上都是全球范围内各种资源特别是自然资源的重新分配。但是,这并非是对自然资源合理而公平的配置,而是与动物世界依靠弱肉强食的法则建立的食物链类似——通过某种力量实现分配。从依靠坚船利炮的“明抢”,到凭借工业品和技术优势的“暗夺”,不过是借助科技的进步,分配的手段日趋文明、分配的规则日趋隐蔽罢了。

在当今世界,唯有依靠科技实力才能进入到“产业食物链”的顶层。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没有理由兴奋于位于“产业食物链”中下层的制造基地、软件外包。制造基地和软件外包只不过是融入全球化进程的必经阶段,绝非终极目标。在这个必经阶段中,我们今天做“学徒”是为了明天的“出师”,因此,重要的是如何用最小的代价和最短的时间“出师”。如今,几乎所有资源都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重新分配,唯有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资源例外。或迟或早,环境问题将成为全球化中无法回避的关键问题。 (作者系中国计算机报副总编辑)(文:马文方 出处:光明日报 20xx年1月)

弗里德曼显然误解了全球化

文:余世存

出处:新京报 20xx年9月

冷战后的世界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人们提供过极为不同的答案。历史终结了,文明冲突了,国家主权削弱了,一个地球村、全球政治经济一体化的时代来临了……但对这个新的时代或世界,不同的人准备也极为不同。

有人乐观,有人悲观,有人怀疑。国内理论界早就指出过全球化的阴影,并思考中国之路;欧洲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则力图走“第三条道路”……如此众多的回应和分歧,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看到了全球化的事实,都是根据自身的需要和梦想而做出的反应。

这些反应在托马斯·弗里德曼笔下,却显得有点想当然了。在弗里德曼眼里,这些反应仍在人为地制造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的障碍,因为全球化的时代里,“世界是平的”。他举例说,他的朋友是驻印度的记者,总为自己的电视只能收看到几个频道苦恼不已,但楼下的看门大爷却见怪不惊地告诉记者,他的电视能收看全世界的频道,因为他花了一点小钱,装了一个接收天线就可以了。

这样的例子太多。弗里德曼做过多年的国际专栏作家,有机会到全世界观察,他熟悉各种机构、会议、选举活动,也熟悉上至国家元首、下至普通村民的生活态度。他注意到,所有各种人为的对美国和全球化的误解,都只是增加了生存的成本,并延宕了发展的速度。

弗里德曼说,对全球化而言,并非一国想闭关锁国,在橄榄树下过自己日子就可以解决问题;全球

化是不以权力和个人意志为转移的文明进程,在全球化进程中,国家面临的挑战只是在于:贵国频带有多宽?贵国速度有多快?贵国正在捕获知识吗?贵国有多重?贵国对外开放吗?贵国在内部开放吗?贵国愿意除掉受伤者、抚育幸存者吗?贵国交朋友怎样?贵国的商标知名度如何?……一国国民必须有自己的“凌志汽车”,而非像印度的看门人那样,装一个接收天线偷偷地窥视全球化的世界。因为“凌志汽车”代表了全球化中令人着迷的一面:更高的效率、更好的产品、更激烈的竞争、更自由的资本流动、更广泛的合作、更尖端的科技,它将人们引入一条惊险却令人兴奋的快速信道中,通往更繁荣、更具有普遍特质的未来。

当然,在全球化的世界里,人们仍有自己的“橄榄树”,橄榄树在人们心里扎根,将人们连在一起,它给我们家庭带来温暖,同时也使人们对未来充满信心,对周围感到安全。“橄榄树”

代表更传统的家庭、民族、地区性、传统文化等更为传统的因素,它们为人提供内心需求中稳定的一面。弗里德曼认为,当代世界的众多冲突无不可以看作是“凌志汽车”和“橄榄树”之间的纠缠:是要凌志汽车,还是要橄榄树?

不用说,弗里德曼对冷战后的世界做了简化处理。因为凌志汽车和橄榄树未必如“鱼和熊掌”,是人们所同时需要的,人们完全可以在青春期时坐“凌志汽车”,到暮年时想到内心或身份感而回到“橄榄树下”;人们也完全可以在“凌志汽车”的世界里“乐不思蜀”;人们完全可以直认他乡为故乡。

国家亦然,这样的例子已经多次发生。

弗里德曼是一个记者型的作家。他在全世界走马观花,乐观的叙述表明他更多的对“凌志汽车”之路坚信不疑。《世界是平的:凌志汽车和橄榄树的视角》只是一个极为粗浅的记者记叙文字,连记者们惯常的笔法,即记者经济学或记者小说学的笔法都极为欠缺。弗里德曼自身证明了“世界是平的”是一种状态,即无深度和复杂性的状态,一种不怎么过脑子、没有反思性的状态。这种书的好处在于,它提供的信息和故事足够丰富,让读者开眼;缺点在于,它仍属于简化的类型,没有个性的思考让读者有所收获。用弗里德曼自己的话来说,他那样的人是平面世界典型的“信息套利者”,他并非这个极为丰富世界里有着原创能力的知识产品的提供者。

几年前,我在演讲文明假说时说:“人生有蒙昧童幼时期、有成人壮年时期,有老年时期,文明的发展也会经历这种人生阶段。前一阶段的个体往往无能认知后一阶段的人生,像歌德、托马斯曼这样的人以为世界大事都看过了,而福山也以为历史终结了。当年的农民会以为毛泽东进了紫禁城,生活就是天天吃芝麻烧饼;而落后民族以为现代文明就是好莱坞加可口可乐加迪斯尼。这都是跟对文明历史的误解有关。”弗里德曼显然属于误解全球化的一类人。

全球化的乐观者们总是以为现代人类可以了解一切、认知一切,这其实是一种文明的自负。世界是平的,有如说太阳从西边出。

世界是平的,除非全世界的人都集中在美国,但我们知道,即使美国,有些人群有意无意地永远绝缘于“凌志汽车”,有些人群则永远绝缘于“橄榄树”。那些贫民窟的人,那些只愿意流浪的生活者,那些只在假日才踏上泥土的老板和白领们。

他们之间的文明感受是千差万别的。这种知识、信息、思想、信仰在人群之间分布的不均状态,导致了世界不可能是平的。我们越是自以为接近了人类和谐天下一家的全球化轨道,我们彼此的距离却可能越来越遥远。

冷战之后的世界并不太平,国家、人民之间的对抗从利益对抗到意识形态的对抗,如今又进入一种更为复杂的文明碰撞,并以恐怖主义那样更为激烈的形式出现,可见我们对全球化下的世界不能有盲目乐观。即使世界真变平了,人们也不应放纵自己。

对仍处于国家、种族、地缘、血缘等多重重负下的个体而言,即使他的电视连接上了全世界的频道又有什么意义?他既跟真正的“凌志汽车”无缘,他的“橄榄树”也并不那么亲切温暖。而他是无能自主的,他眼里的世界是无望的。弗里德曼只是带着发达国家和国际“电子族”们的游戏精神,来要求后发国家及其人民。这是一个自以为摆脱了必然桎梏之人的态度,是一个优越的游戏者的套利游戏。而大多数人仍在精神和物质的艰难中挣扎,他们的处境跟过往时代的先人没有什么两样。

弗里德曼,他喜欢全球化

文:晋洪宇

出处:新京报 20xx年9月

在爱德华·泰勒的著述《人类学———人及其文化研究》中,有这样一则精彩的故事:从太平洋岛屿上来的传教士约翰·威廉斯说,有一天,他在森林劳作木匠活儿的时候,把直角尺忘到家里,就用一块炭在木片上写了请把这件东西给他送来。

他把这个临时写的便条托一位土著的首领带给妻子。

这位土著首领极为惊讶地发现,木片没有嘴却能说话。他后来就把这个木片长期地戴在脖子上,并且向他同族的人们讲述着木片令人惊异的功能。

托马斯·弗里德曼的经典著作《世界是平的》给我带来的惊叹,虽然没有会讲话的木片给土著人带来的惊异那么大,但是他全方位的叙事视角、深入浅出的叙事方式、对世界趋势准确的洞察和把握,已经足以在人内心深处引起震动。

会讲话的木片给土著人带来的惊异也许会远远大过家用电脑、手机、因特网等现代化通讯手段在初次接触这些东西的现代人身上所引发的反应。但在短短不到十年的时间里,越来越多的人进入了由这些通讯手段所编制的现代化网络,无论这种进入是主动接入,还是被动拉入。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他的早期著作《世界是平的———“凌志汽车”和“橄榄树”的视角》中,将这一过程称为“技术的民主化”,“它能让越来越多的人,用越来越多的家用电脑、调制解调器、手机、光纤系统、因特网站点达到越来越远的地方,联络越来越多的国家。”在新版的《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中,他进一步发展了这种观点,提出了三个版本的全球化模式,并指出了正在碾平世界的十大动力。

技术创新改变着个人:个人的工作方式在改变———网上银行服务上门,足不出户办公成为可能;个人的思维方式也在改变———从全球化的视角思考问题,按全球化的观点办事。技术创新也深深影响到企业的经营策略和经营方式:在全球化国际体系形成的过程中,企业必须遵守自由市场规则,穿上“金色紧身衣”;必须建立电子商务系统,通过网络快速获取信息和资讯,通过网络进行交易,并建立企业在网络时代的组织文化;企业必须使组织随时处于最佳竞争状态,因为竞争对手分布在世界各个角落,他们极有可能趁你降低警备之际,将你置于死地。在科技创新推动的全球化进程中,传统的政府部门功能也受到了一定冲击。

经济全球化要求经济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自由、大量流动和不断重组,因此,经济资源投放到哪里,取决于该地是否有自由和健全的市场环境,来供资源自由配置和流通。顺应这种经济全球化的要求,政府转变职能已经成为一种必然,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发达和正处于发展中的国家的政府。政府必须放弃对经济的直接干预,发挥市场调节作用。政府应该为企业的竞争创造统一的市场规则。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政府应该放眼全球,和企业一同穿上“金色紧身衣”,遵守世界市场规则,按全球规则办事。

技术民主化催生了信息的民主化,进而在世界范围内造就了一个统一的竞争平台,任何人、企业和国家,都有机会自由享有平台上的资源,并成为台上的主角。网络犹如一马平川,放眼望去,一切信息尽收眼底。

技术民主化所推动的全球化也把整个世界紧密糅合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企业、个人和国家之间彼此不可分离。“如果第一次全球化将一个?大?世界缩小到一个?中等?世界,此次全球化就是将一个?中等?世界缩小成一个?小?世界了。”世界被整合为一个“地球村”,国与国之间“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弗里德曼,他喜欢全球化。”评论家如是说。通过《世界是平的》,作者传达了这样的信念:在技术的支撑下,世界走向一体化和全球化是一种必然趋势。

不过,在弗里德曼对科技和全球化大加褒扬的同时,也许还需用的话作为反思:“光有知识和技能并不能使人类过上幸福而优裕的生活。人类有充分理由把对高尚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的赞美置于对客观真理的发现之上。”

弗里德曼答问录

出处:中华读书报 20xx年11月

问:在书中,你列举了“碾平世界的10大动力”,请问为什么正好是10个呢?

答:为什么只是10个,这个问题真的不错。最早我提的是3个,后来是5个,然后是8个,最后

则增加到了10个。这个世界正在扁平,如何能跟踪上这个趋势呢?我想是关注10个最重要的驱动力量。有人说,可能还有一些其他的动力,比如说金融、集装箱运输可能都值得考虑,但是我感觉我找10个就够了,这10个已经足够我写一本书了,它们能够解释很多事情(尽管不是所有的问题)。有人说是不是能够接着扩展到12个,我想还是10个吧,因为10确实是个幸运数字。

问:在世界是平的状况下,中国如何改变目前只是世界平台OEM(原始设备生产)基地的情况,有什么捷径?

答: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我简要回答一下。不管是中国还是美国、巴西或者孟加拉,有四个东西你必须得搞好,才能够在扁平的世界里生存。

第一个是基础设施,比如机场、铁路、电信设施、互联网等等,如果你没有这些基础设施,使你的人民与平坦的世界相联系,那么所有的协作就不能成功。第二个是教育,你需要人民接受更好的教育。第三个是良好的法治环境、知识产权制度,还有自由市场的存在。第四个是健康、良好的工作环境,因为高素质的人才是驱动经济发展的动力,但是这些人才具有很高的流动性,像有些员工,他们今天在微软工作,明天就到IBM工作,后天又去Google工作了,因为他们想在一个非常美丽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

问:你在书里写到,发展中国家中的工资水平会不断提高,那么这样的后果是什么呢?还有,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就是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不可能所有国家的人都像美国人一样生活,如果我们都像美国人一样生活,那意味着什么?

答:这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实际上我也在书中探讨了这个问题。这个世界变平以后,30亿新的消费者从中国、印度、俄罗斯涌现出来,他们都进入了平坦的世界舞台,他们都有自己版本的梦,比如自己的房子、车、微波炉等等,但是,地球也许很难提供能够满足这一切的资源供我们利用。如果我们有选择,可以选择其他能源取代原油。否则,前景就很不妙。所以我们必须沿着两条路走,第一条路就是科技创新,寻找生产更多的东西而消耗更少的材料的办法。第二条路是大家必须选择不同的发展道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