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记读后感

读《变形记》有感

看着已经发黄的书页,不禁开始猜想书里的内容。再看看出版的年代比我的年龄还要大,而成书的年代则要追朔到遥远的古罗马帝国盛世。可见,流传得有多么遥远了。《变形记》被公认为奥维德最好的作品。看完全书则有更多的感慨,首先给我深刻印象的是作者自己的预言:“我的作品完成了。任凭朱庇特的怒气,任凭刀、火,任凭时光的蚕食,都不能毁灭我的作品。时光只能销毁我的肉身,死期愿意来就请它来吧,来终结我这飘摇的寿命。但是我的精粹部分全是不朽的,它将与日月同寿;我的声名也将永不磨灭。”如今这泛黄的书页已是明证。然而诗人的命运却和诗歌的命运相反。因为写作触怒帝国领导而被流放,并在流放的第九年去世。幸运的是诗人的预言果真不爽,他的声名已经并将继续千载流传。

全书以变形为线索穿起一系列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这些的故事已经包含了朴素的唯物与辩证思想。世上一切无不在变易之中。诗的起始就说明了最大的变易即时代的变迁: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黄铜时代、黑铁时代。在黄金时代,没有人强迫它,没有法律,却自动保持了信义和正道。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其后的白银时代稍逊于黄金时代,但仍胜过黄铜时代,开始有了四季的不同,人们开始避寒,耕种;到了黄铜时代,日子更加困苦,兵灾日益繁重,欺骗、诡计、阴谋、暴力和贪婪代替了谦逊、真理和信仰。所幸,人们还相信天神;然后铁的出现使人们靠抢夺为生,人与人之间充满了戒心、猜忌和陷害。敬、孝、忠、义吃了败仗,因此天神中最小的神,正义女神也离开了染满血的人世。以至于最大的天神朱庇特下令放出洪水消灭人类。

接下来就是天神的故事,这些故事真是出乎意料,除了天神之间也充满了等级之外,和中国的神话故事完全不同,这里的天神完全没有神的尊严。男天神的特点是为所欲为、荒淫残酷。女天神则嫉妒和报复心强烈。按中国的标准,这哪里是天神啊。就是普通的人也要被谴责与咒骂,哪里有机会被编成故事流传那?然而这是希腊故事,作者不仅把神当作普通的人来写,而且采取的态度也是不恭敬的。且看看这些天神做了什么事。朱庇特是最大的天神,他先后诱骗了伊俄、卡丽斯托、欧罗巴等等许多类似的勾当。其妻子朱诺出了嫉妒以外似乎没有其它特点。因为她得嫉妒,朱庇特不得不把伊俄变成牛;她自己又把卡丽斯托变成熊,使朱庇特不能亲近她。再看看其它的天神,日神阿婆罗死命追求不愿意爱他的达佛涅,还假献殷勤。女神雅典娜因为嫉妒阿剌克涅姑娘织布比她织的好,就罚她变成蜘蛛。拉托那女神因为尼俄柏以生七子七女而骄傲,自己则一子一女就把人家子女全害死。并且她得两个天神孩子还亲自帮忙。由此可见,这些天神和中国故事中救苦救难的神仙完全相反。他们完全没有神的尊严,甚至显得荒唐可笑,有时甚至可耻。这哪里是天神啊?更像是当时的统治阶级,即罗马帝国的皇帝和贵族。当时正是罗马奴隶制度下的盛世,人与人之间没有平等可言。尤其是奴隶,其地位和那些奴隶主相比简直就不是人所应有的待遇。可见诗人所写是当时社会生活的投射,这些天神无疑代表着贵族,其中也反映了下层人民的不满。相比之下,中国的神话更多的是反映下层人民对生活的美好憧憬。因此在中国的故事里神仙大多都是救苦救难、大慈大悲的美好形象。明白了这一点也就无须惊异了。我们举其中的两个故事为例再详细看看当时贵族的面貌。朱庇特追逐伊俄,怕她逃跑,就布下一阵乌云。朱诺恰巧看到下界的这阵乌云,回头又发现丈夫不见了。马上就起了疑心,于是前去查看。朱庇特预感到妻子要来,就把伊俄变成了白牛。朱诺追问白牛的来历。朱庇特只好扯谎。朱诺又进一步向他要白牛,朱庇特就变

得非常狼狈。为了不让妻子起疑心就只牺牲伊俄。这就是最大的两个天神所做出的事。这简直就是普通夫妻之间所能发生的故事。又如爱神维纳斯和战神马尔斯通奸,被日神索耳看见,就去报告她丈夫乌尔。他是个巧匠,就制了一张比蜘蛛网还细的大网把妻子和马尔斯网住,然后把门打开,请众神进来看他们两个像铁链一样锁在一起,其状可耻。然而有的神却逗趣,便祷告说,他也希望蒙上这样的羞辱。众神大笑。这件事在天堂流传了很久。这样的情况哪里是天堂啊?活生生的一副当时贵族生活的写照。

神的故事之后则是古代神话中英雄的故事,这些故事大多是悲剧的爱情故事。好多都包含某些不正常的情欲。如美狄亚因为爱伊阿宋而背叛自己的父亲,帮助伊阿宋取得金羊毛,和他一块逃走,又使伊阿宋的父亲返老还童,杀死篡夺王位者,但是伊阿宋却又爱上了别人。就像是中国古代的陈世美一样忘恩负义、背叛爱人。另一个故事则是忒柔斯的妻子为了给妹妹报仇不惜杀死自己的亲生儿子。则多少带点残酷的味道了。像这样的故事主角,按照我国的标准,是不能够算作英雄的。我国古代的英雄形象一般都是大义凌然,为国为家,虽然身边不乏有美女的追随。但英雄本人都是不沉溺于女色。一个发妻足矣!在这方面如果有些绯闻故事,那也是当时女方死缠或甘愿。就算是英雄没过美人关,那也总是有个特殊原因的!哪像希腊故事里的英雄们啊?大多是情欲泛滥,因此惹出许多是非,流传许多故事。但是也有例外,这些故事则非常凄美,和我国古代的可以媲美。例如俄耳普斯用自己的音乐感动了地下的鬼神,答应他从地府领会已故的爱妻。但唯一的条件是在回阳路上,俄耳普斯不准回头看她。但俄耳普斯一路上实在是忍不住,竟然回头看了,这一回头不知引起了多少代读者的遗憾。这个故事简直可以和我国的牛郎织女故事相比了,一样的动人,一样的惹人遐想。希腊和古代中国的文化差异虽然有的,甚至可以说差得相当大,这正是这些故事所关注点不一样的原因。但做为同样的人类感情还是一致的,所以才有俄耳普斯这样牵动中国读者心神的故事。我本人就非常喜欢这个故事。

全书的最后则是历史人物的故事,距作者生活的年代已经很近了。当然了,诗不是史书,多少都带有诗人的加工。值得一提的首先是弥达斯王的故事,我们读着会觉得特别亲切。酒神为了答谢弥达斯王,就请他自己选一件礼物。这位王竟然要求自己碰到的东西都能变成黄金。他果然如愿了,但是不久他得欢天喜地就被惶恐取代,因为被他接触到的食物都成黄金了,甚至水也变成金水。他口渴难熬,饥肠辘辘,面对死亡的威胁,他不得不祈求天神收回他的这件大礼。这似乎与我国传统的教育一样的。由于他得知错能改,天神果真收回了对他的“恩赐”。这样的故事总是感觉非常的熟悉,在我国可以找到不少类似的呢,在此不再举例了。接下来是惊心动魄的特洛伊之战。神勇无敌的阿喀琉斯、刀枪不入的库克诺斯,适时出现的天神的身影,以及阿喀琉斯死后出现的鬼魂,这一切都不禁让我想起了我国的古典小说《封神榜》,两者之间太相似了。之后,库克诺斯死后被天神变成天鹅,阿喀琉斯被射中自己唯一的弱点而死的情节,都充满了传奇的色彩。在全诗的结尾,作者提到毕达哥拉斯的学说:“宇宙间一切都无定形,一切都在变易,一切形象都是在变易中形成的。”无疑地,作者也采取这样的观点。然而,作者在凯撒被刺一节,又提到,世界上发生的一切都早刻在命运三姐妹家的铜碑和铁碑上。这些碑硕大无比,牢固永久,不怕雷雨、天塌和地震,因此个人永远无法改变命运。这无疑是在宣扬命运天定说,在今天看来是不能接受的,但这丝毫不影响诗歌本身的魅力。最后以凯撒死后升天成为天上的星宿而结束。可见诗人对其的无比推崇。

作为诗歌,《变形记》无疑是成功的。它拥有独特的文学价值与美学价值。在结构与修辞上都有自己的特点,一直受到历代文学家的推崇。然而,从哲学的观点纵观全诗,作者的思想似乎并不一致。一方面,他相信一切都在变易的唯物观点,不仅在诗中提到,而且在全诗的第一句就做出了说明:“我心里想要说的是形象如何变成新物体的事。”这无疑是非常进步的。另一方面,作这又相信灵魂转移的唯心观点。诗中经常有灵魂,地狱这样的场景出现。然而,这是可以原谅的,毕竟成书在公元前呢。诗中的每一节,都是某个人物变成了鸟兽、花树之类的东西,正应诗歌的题目,以及全书的线索。可见为了统一,诗人采取了两种观点表面上的相似处,即变易。这样的处理在文学上是非常巧妙的。而这也正是诗歌吸引读者的地方,相比之下,里面的哲学思想倒无须苛求了。因为我们是在读一本文学书,而不是哲学书。

 

第二篇:变形记读后感

卡夫卡的《变形记》究竟预示着什么?是一场恶梦,还是想说明人类无法抗争的现实。它引起了我的思考。《变形记》的故事情节荒诞,恍惚间像在梦中:格里高尔是位平平常常的小公务员,在某天早上醒来时,突然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甲虫,他痛苦、绝望,家人从震惊、恐惧到冷漠、厌烦。读到这些首先让人产生厌恶感的是卡夫卡塑造的大甲虫以及它身上的烂苹果,在他的笔下我仿佛看到了“格里高尔脸形削尖,双眼鼓胀,背负着沉重的甲壳缩在萨母沙屋内的一角,它静静地注视着世界,神情恐惧,绝望而茫然。之后,他颓然无力地垂下头,在这个世界上呼出最后一口摇曳不定的气息……同时格里高尔变成虫,是那么无奈和痛苦,旁人对它是冷酷的,就连家人也因此逐渐疏远他,经历最初的恐怖之后,起初家人仍没有忘记他曾是这个家庭的主要成员之一,他的母亲试图关心他,却不敢接近他,父亲憎恶他这个可怕的东西,屡次攻击他,伤害他,并在最终直接导致了死亡。唯独格里高尔的妹妹,聪明的葛蕾特敢于接近关心他,可却无能为力。最可怕的是格里高尔本人,他试图靠自己改变一切,甚至想重回旧职,可在小说构建的被异化的环境中,一切抗争都变得徒劳。结果他死了,消失在这个世界上。他那种被异化的社会生活经历,则使人产生心理上的厌恶。没有亲情,只有痛苦、孤独。读完这个故事,我就感觉-卡夫卡其实就在写自己,你瞧故事主人公与他的生平,经历是多么相似,在他的一生中,他活得就像一只虫子。卡夫卡喜爱文学,很想成为一名作家,但是现实没有让他如愿,因为他和家人要生存,不得不成为一名保险公司小职员,整天奔波劳碌,忙得不可开交。他害怕孤独,渴望爱情,曾三次与女友订婚,最终也没有结婚。不知为什么,他内心总充满这样的矛盾:没有她我不能活,和她在一起我也没法生活。在这样顾虑重重下,他始终没有勇气迈出那至关重要的一步!素不知,只要他有勇气,就能够幸福,所以性格上,不能不说他是个怪癖的人。他的一生是一场悲剧。卡夫卡父亲专横粗暴,在他强大的阴影下,他觉得自己很渺小,而且充满自卑,以致使他完全失去了自信。故此,他缺少一个健全的人格,孤独懦弱的个性使他总有一种负罪感,在他的内心世界里,他看到了人生的无意义,看到了世界上做人的卑微,更看到了世界的荒诞。 卡夫卡生活和创作主要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社会腐败、奥匈帝国的强暴专制,政治矛盾与民族矛盾的双重困扰,人民生活的贫穷困苦,经济衰败,这一切更加深了敏感抑郁的卡

夫卡内心的苦闷。由此,不难理解他的作品为什么那么荒诞,他是依梦而作,这种荒诞来自于生活的现实,是现实生活的折射,而非天外。卡夫卡创造了象征的世界来表现被异化的人的困境,变形记中的格里高尔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那天空永远是灰暗的,与世界隔着窄小门缝,身处无可名状的绝望和令人羞愧的寂静,还要用触角饱尝羞辱后的气噫,包围他的是冰冷的情感,感觉呈灰绿色和褚褐色,着实向来让人恐怖。格里高尔的背后隐藏着卡夫卡式的无奈、痛苦、忧郁。难道我们没有卡夫卡式的痛苦吗?应该说时常存在,卡夫卡作品中含有的空虚、固执的怀疑,向前追求一种无信仰的安全感。这种焦虑,正是人类文明不曾隐去的痛苦,这种痛楚并没有因为文明的日趋完善,人类改造能力的日益增强而减弱,反而愈加凝重。作为对人类改造的回报,一次次的自然灾害,疾病横行,真是对人类莫大的讽刺。曾经我们将一棵棵树木伐去,盖上摩天大楼,并惊呼,我们创造了新世界,可转瞬,人均耕地面积减少,沙尘暴接踵而来,我们又不得不一株株种上,毁屋种树,退耕还林,一切都没变。反反复复,矛盾中我们的创造是徒劳。生活中,我们在重复着父辈们的生活轨迹,结婚、生儿育女。家庭、工作,时常困扰我们的是那些错综复杂的社会角色,剪不断,理还乱的家庭矛盾。人到中年,我们更能读懂卡夫卡的精神世界,读书时我们憧憬着未来的美好。毕业后,我们为了寻找工作,四处碰壁,于是我们改变了原来的思维模式,屈就于社会对我们的选择,可是心理的那种沮丧,不是几杯酒可以消除的。索性,我们比卡夫卡会生活,会寻找生活中新的平衡点来满足自己,我们有知心朋友,有烦恼时可以一吐为快,来自社会上的压力,我们会自觉地去化解它,我们比卡夫卡更了解自己,学会洒脱,不会自闭。我们应该感谢卡夫卡,《变形记》这个现代派经典文本所揭示的真谛,尽管隐藏得很深,被踩踏得很模糊,宽泛得无所不在,但总是如钝斧一下下坚持敲打着地面,让我们的心灵为之震撼。它让我们懂得思考,从另一种角度去重新审视这个世界,曾几何时,被儒家经典“中庸之道”又重新被大家接受,并美其名曰:和谐。无论是人与人,还是人与自然,只有和谐,我们才会有所作为。这时我想起诸葛亮的名言: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相信我们在读过卡夫卡的《变形记》之后,心灵上能够得到宣泄,然后平静下来,理清思绪,让我们的路越走越平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