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谟《人性论》读后感

休谟《人性论》读后感

在大概的看了下《西方哲学史》的情况下,我知道了休谟这位伟大的哲学家,他的《人性论》让我很好奇,看书名,就让我觉得比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要有趣,当然哲学类的书籍都是非常枯燥难懂的,但只要懂了,那么在思想境界上就得到改造和提升。

休谟这位伟大的哲学家,我在上课时听老师介绍后,甚是震惊。12岁的休谟已经是爱登堡大学的学生了。出于“一种对于学习哲学和知识以外所有事物的极度厌烦感” 和在哲学研究上的突破,休谟决定“抛弃其他所有快乐和事业,完全奉献在这个领域(哲学)上。”,这时的他才18岁。我现在已经19岁了,还在拿“谁的青春不迷茫”这句话来作为自己迷迷糊糊的生活的托词,实在惭愧。

《人性论》这本著作是休谟在他26岁时初步完成的,并在之后不断地增加内容。这本伟大的著作在当时却得不到重视,给辛苦研究的休谟带来很重的挫折。

休谟认为一切科学都与人性有关,数学、自然科学和自然宗教,也都是在某种程度上依靠于人的哲学,科学是在人的认识范围之内,并且根据人的能力和官能而被判断的。因此休谟提出一个建立一个科学体系,即有关于人性的“人的科学”。在此之前,我认为科学是本身存在的,是不变的真理,它就在这个世界上,只能被同一地发现而不会有不同的认知。站在人的角度看,但是这世界在不同的人眼中是不一样的,否则就不会存在问题的辩论了,其中关于克隆的问题就是一

个例子。所以归根到底,“人的科学是其他科学的唯一牢固的基础”。 关于人性,休谟分成了三种:知性,情感和道德学。我仅对第一卷的《论知性》第一章《论观念的起源、组合、抽象、联系等》中的部分谈谈我的个人的体会,至于整个《人性论》的内容概括我还无法体会和概括。 《人性论》的第一卷,休谟认为人心灵的一切知觉可分为“印象”和“观念”这两种不同的类型。印象:初次进入人的灵魂中的最强烈的的知觉;观念:我们的感觉、情感和情绪在思维和推理中的微弱的意象。这两者是一般很容易区别,但是在少数的特殊例子上,两者可能很相近,以至于难以区分两者,所以需要一个东西作为区别,于是休谟就把印象和观念分为简单的和复合的这两类,这样就巧妙地消除了特殊例子对理论体系造成不严密性的漏洞威胁。

关于简单的印象和观念,书中所说“我们的全部简单观念最初出现时都是来自简单印象,这种简单印象和简单观念相应,而且为简单观念所精确地复现。,这里边就存在着一个次序关系。次序的关系,”

休谟用的正面证明例子是儿童对于颜色和味道的观念,和官能出现事故类似天生就是盲人或聋子的人对于某些印象和观念的的缺失。但是休谟又提出来一个矛盾的例子,就是在渐变连续的色调中的中间一个空白点,人是可以凭想象来补充这一缺陷的。当看到这里时,我在想:这矛盾似乎彻底的摧毁了关于印象和观念的次序上的理论。但是休谟对这种例子作出了关于次生观念的说明,观念可以从新观念中产生自己的意象,通过这个说明休谟完整严密地证明出了一切简单观念或是

间接地或是直接地从它们相应的印象得来的这个说法仍然是正确的。

印象又可分为两种:感觉印象和反省印象。其中说到“感觉印象是由我们所不知的原因开始产生于心中” 反省印象则即情感、欲望和情绪,大多数是由观念得来的。我产生了这样的迷惑其中的“所不知的原因”的得出又是什么原因呢?即为什么我们不知道?

关于印象在心中的复现的官能,休谟把它分成了两种。一种保持原有的活泼程度即“记忆”,另一种则完全失掉那种活泼性,变成一个纯粹的观念即“想象”。通过字面上的意思可以理解两者的不同,但是从生物学的角度研究会不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呢?现在大脑的研究还不能解释关于想象和记忆这两者之间在生物水平上是否存在关于印象有着交错的联系,更不知道相关的活动机理,在休谟那个时代科技更没有现在这么发达。假若这一分类在生物学方面不符合,是否就得推翻?或者通过修改词意来补救?这纯属我的胡思乱想,恐怕贻笑大方了。

字数和体会都很有限。对休谟《人性论》的学习还在初步阶段,学习到了休谟哲学的深刻迷人之处,也被他严密的逻辑推理所折服。学习过程中总是有许多不解、怀疑和矛盾的地方,看来哲学这门学科实在是博大精深,实在得下一番苦功钻研。

 

第二篇:人性论简述

人性

人性,既是人类的特性本质。休谟在他的《人性论》一书中说人性就是通常指撇开人的社会性和阶级性去解释人的共同本质。关于人性,古今中外有几种观点,分别是:有善有恶论、无善无恶论、性善论、性恶论。

我国最先主张“有善有恶论”的是战国初期人世硕,他主张人生来就具有“善”和“恶”这两种不同的自然属性,这两种属性是先天具有的,与生俱来的。他虽然认为人生来就有善与恶的不同本性,而要保持和发扬这种先天的本性,则在于养。后天养之善性,则是善性不断增长;养之恶性,则是恶性不断增长。我国最先主张“无善无恶论”的是战国中期人告子(告不害)。他认为人性无善恶,人们生来的性既不是善,也不是恶,善与恶是社会环境造成的。所以他说:“性无善与无不善也……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我国最先主张“性善论”的是战国中期人孟子,他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和发展人,是他创造了儒家哲学的唯心主义理论体系。他认为人生来就具有天赋的“善端”,具有一种先验的道德观念的萌芽,这是人异于禽兽、高于禽兽的本质的特征。因为人心天赋是善的,所以人性也是善的。他也认识到道德观念的形成与后天的培养有一定关系,人心有与生俱来的善端,但要发展这种善端,就必须存心、养性;存心就是存养这些善端,养性就是培养这种善端,使其不断发挥完善。所以他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的性善论作为儒家

的正统思想,传播广泛,影响深远,以至宋代启蒙读物《三字经》开篇就云:“人之初,性本善。”我国最先主张“性恶论”的是战国中期人荀子(荀况),他认为,人生来性就是恶的,后天教育可以由恶变善。他认为由于人人都有欲望追求,这是性中自有,这种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就决定了人的性恶。所以他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纵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矣。”

孔子,是先秦诸子中最早对人性问题做了比较系统明确的探讨。孔子的?性相近,习相远?说的是性与习的关系,他比较注重后天环境对人性的影响。在孔子的人性观点里面,他认为?仁?是极其重要的,孔子以?爱人?为?仁?,在《颜渊》中,?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智,子曰:‘知人’。孔子主张仁智双彰,以爱人为仁,知人为智。他继承周公以来的人道主义传统,不仅反对人殉人牲,甚至对以人形的木陶俑去陪葬都表示厌恶。根据《论语〃乡党》记载,有一次退朝,孔子闻知马厩着火,他首先问?伤人乎?不问马?。孔子关心的是人,而不是马。他关心的人,包括饲养马的普通劳动者。这种爱人、同情人、关切人,包括爱、同情、关怀下层百姓,是?仁?的宗旨。孔子这种爱人的思想,说明他在人性上,是注重人性是善的观点的。《中庸》中记载孔子答哀公问政的一段话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杀之,尊贤之等,礼所生也。?杀,音shai,降等、减杀之意。这就是说,?仁?是人类的本质,是人之所以为人之道,是以亲爱亲人为起点的

道德感,是孝敬父母等亲情的扩大,即推己及人。如果人类连最根本的亲人爱人也做不到,忠孝两全就更不用谈了。孔子的人性论里,?仁?作为人最根本的本质,解释了人为什么为人的道理,人从一开始就注定要以?仁?为最终的目标而成长奋斗,为了做到?仁?,人就要不断的努力,当做到了之后,忠孝仁义,自然可以做到,到那时候,人,就升级为了?圣人?。在孔子的思想里,?仁?这个范畴有不同的层次,高一层次的、作为人的最高标准、最高道德原则、最高精神境界和价值理想的?仁?,可以统摄作为社会普遍道德规范的、与义、礼、智、信并列的仁。孔子的天命论里说,人之所以为人,不能没有超越的向往,即终极关怀,亦即支撑生命的信仰信念。这也是人性里所要求的一部分。

在孔子的方法论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那就是中庸。人不可以太过偏执,对某一观点如果太过偏倚,有过之而无不及的话就不可以做到中庸了。而孔子认为,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庸之法才是符合社会生存的标准与法则的,而中庸,强调的正是动态的平衡和统一,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做人不可以太过于拘泥,一味的只会机械的拘执僵死的教条、规范。而是要做到变通。

老子,老子的人生哲学是以其自然人性论为基础的,老子哲学的立论宗旨是出于人学目的的终权关怀。老子着重在自然中寻找人的存在的根据,其立论的最根本动因乃是对人的现实与理想之间存在的鸿沟所进行的广泛考察和深入思考,并以自然之性作为人的存在的终权依据和价值归依。通过对自然之性的异化与回归纳深刻分析,老子哲学提出圣人人格建构的人生修养旨趣,对传统中国人的人生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老子的形而上学的观点其实也包含有他的人性论观点在里面。老子说,?上

善若水?,他认识到事物发展的极限,主张提前预测设计,避免事物向相反的方向发展,防患于未然,因而提出了?不争?、?贵柔?、?受雌?、?安于卑下?的原则。他就主张我们向水的品格学习。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要把事情做得太超乎极限,如若不然事物必定会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那样就会产生不好的影响。所以,人就应该知道万事都不可以做到绝对,好与坏,福与祸等等,任何两个对立面都是一起存在的,没了任何一方另一方都不可以生存。所以,老子所谓的?玄德?和?常德?,即是深远、永恒的本性,如山谷、沟溪、赤子,乃在于它具有超越性和本真性,即超越了一定社会的等级秩序、道德准则和善恶是非,摆脱了人为地沾染,真正回复到人的本然的纯粹的性状,这才是人应持有的本性或品德。

老子的道德观其实就是他人性观,按照老子的道德理想,道德境界,人生智慧和人格休养论,他推崇的美德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贵柔守雌、慈俭谦退、知足不争、致虚守静、清静无为、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本性,就是老子的人性观。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保持清净的心态去面对世间的一切,心静,无为。

人性,也就是说人生活在这个社会之中要如何定位自己,选择怎么样的心态和面目去面对这个世界,也就是,如何做自己的问题。人性并不分好坏,人性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其实只在于我们希望它是属于哪一种而已,希望是先天,那么性善性恶也由人自己来说,自己来定义。希望是后天起主导作用,那就表示我们注重外部环境对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就会更加注重对自身的塑造与培养,以达到不断提高的目的。

在人性的问题上,我比较偏向老子的观点,上善若水,清静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