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六讲读后感

蒋勋的孤独要求是不趋之若鹜的思辨以及在社会中立百家之言,是一个人内心的自我约束与选择。其中不掺杂任何利益性的东西,也是一种“叛逆精神”的追求。他要求一个世界多元化,从而坚决杜绝“一元主义”。他向往的并非万众一心的“大同社会”。整本书从各个角度分析了中国根深蒂固的一些思想,包括台湾当局。

他的美学中人人平等。给失败者以肯定,给肯定失败者以肯定,甚至是毫不惜赞美之词,也毫不掩饰自己的观点和立场。他期待的是还原一个真实而非有意刻画了的历史和社会。换句话说,是一种彻底地对真、善、美的追求。蒋先生在“同而不和”和“和而不同”中选择。他给生命赋予了不同的意义,是徐锡麟,是秋瑾。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认识。他在启迪人们思考,不,应该说是思辨。一个社会需要的是理性的公民而不是政治或当局的盲目追随者。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历史与时间的沉淀,它总会有属于自己的合理性,也会有不足之处。但一个民族要前进的话,那些不足之处势必需要被我们所摒弃,这是一种如海水般的自我净化能力,包容、吸收之后却不改自己的味道。

“革命”这个字义长期以来与政治画上等号,但我相信它应该有一个更大的意义,就是如克鲁泡特金所说的“反叛者”,是对自我生活保持一种不满状态进而背叛,并维持背叛于一个绝对高度。

在革命孤独中,蒋先生就革命、政治和梦想三者的关系在不同的时空发生在同一个人身上进行了分析。旨在说明梦想的重要性,尤其是当现实发生时。

暴力孤独谈到了暴力、文明和生存活力的辩证关系。其重点在于:重视暴力,才能有效的解决它。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说,我们应该正视问题,以及不合理的存在,目的是让合理更完美的存在。在这里必须阐明的一点是,我们经常将事物定义为“对和错”或者是“好和不好”两个极端,但恰恰相反的是很多事情都是两个极端的中间值,即使有时候会稍稍发生偏差,所以理解“暴力”这个词时应该发生在不同的视角。在暴力孤独中也提到了隐形暴力和直白性暴力。其中,隐性暴力以文化为例进行说明,我将其划分成了两个方面,“硬暴力”和“软暴力”,“软暴力”在当今世界里是非常普遍的现象,经常表现为“同化”。

 

第二篇:十一种孤独读后感

《十一种孤独》读后感:每一个出口被堵死 除了死亡,人还有一大难逃的命运——孤独。

一些天资聪颖禀赋丰厚的人赞美孤独,因为他们已经把孤独化作隐藏于沙漠中的一口井,他们用一幅幅精美的画作,一曲曲动人的乐章,一篇篇绝妙的小说,一个个带来革命性突破的创造发明抵制住了漫无边际的荒凉。于他们,孤独最不济也还是一杯浓茶,苦中多少品得出一丝甘甜。

可是,对那些注定要平凡一辈子、一次次尝试努力却总是“收获”失败的小人物呢?众生何其芸芸!于是, 沙漠将漫无边际,绿洲将遥不可及。受孤独之渴的人只得一直走一直渴,一直渴一直走,直到有一天无力倒下,被沙漠覆盖,了无痕迹,如同从来没有来过这世界。

如果此时有一个镜头正对着某个写字楼的窗口,一个男人正紧盯着电脑屏幕,疯狂地敲着键盘,他只是个小职员,拿着微薄的工资,却要养活好几张口。他或许刚刚才受过老板的大声呵斥,男人的尊严遭到严重践踏,然而,他依然不得不以极强的忍耐抑制住涌上喉头的怒气,在那个该死的逼仄的格子间里卖力工作。因为今早,他的妻子才犯过一阵歇斯底里:房东又来催租啦,鸡蛋只剩半打不到啦,米价又张啦,衣服也早就穿得皱巴巴的了啊,谁谁的丈夫为妻子添了个全自动洗碗机啊,孩子的午餐费又该交了啊。

他只是在无意中瞥见摆在办公桌上的相框时,才偶尔想起曾经那个怀揣梦想朝气蓬勃的

自己,那个靠在他肩膀上笑靥如花的妻子。相框玻璃上一层厚厚的灰。

镜头拉开,越来越远,像这样的窗口、一个两个、三个四个,无数个,小而又小。像这样的男人,一个两个,三个四个,无数个,微乎其微。

金字塔怎么建起来的,就是由一块又一块的砖头默默承重,支起了那骄傲的塔尖——那最少的几块石头享受了最大的荣耀。

暮色像巨人的黑色翅膀,一厘一寸向高楼大厦覆盖过来,一盏街灯撑起一个橘黄色光圈,营造出一个暧昧的世界,什么都是模模糊糊的,最模糊莫过于一张张擦身而过的脸。

那一张张模糊的脸就是理查德耶茨在《十一种孤独》里所要描写的人物。

而这个在评论界可以媲美契诃夫,菲茨杰拉德,这个“焦虑时代的伟大作家”多么残忍,他用自己的笔把作品中每一个人的出路堵死。

曼哈顿办公楼里被炒的白领,有着杰出想象力的出租车司机,屡遭挫败却一心想成为作家的年轻人,即将结婚又万分迷茫的男女,囚禁于第七号楼的肺结核病人,想要成名的爵士钢琴手,古怪的老教师,新转学的小学生,老病号的妻子,郁郁不得志的军官和退伍军人。

他们都是被边缘化的小人物,想进入某个世界,却屡遭拒绝,他们的努力被别人看成用以取乐的滑稽剧。那个他们想要融入其间的世界带着它尖锐刺耳的笑声渐行渐远,留他们独自一人,站在荒芜之地,看着自己的笨拙,为自己感到羞愧,手脚仿佛是多余的什么部件,不

知道该往哪里放。

“酗酒、 抽烟、疾病、贫穷、潦倒、怀才不遇,生前未曾大紫大红,死后迅速被人遗忘。。。。。”对于理查德耶茨,在译后记《孤独人写孤独书》里,开篇就是这样介绍。接着看下去,即使只简短地了解了一下作者生平,对他能写出这样读来像被人捅刀子,疼痛而又是那么真切的作品,你也就不足为奇了。大作家多不是科班出生,他们是品尝过命运的苦酒的,生活提供的土壤如此贫瘠,他们不得不以自己的生命为肥料,才催生出一朵艳丽的玫瑰。

如果孤独是潜伏在骨血里的隐痛,那么,任何形式的爱都只能作为缓解剂,可以止痛而不能从根本上治痛。

如果孤独是一种刺向人体的武器,那么,所有的爱便只能作为一件护甲,它只是一种防御机制,我们总是处在一个被动的境地,而不能主动出击,只能承受,却不能消灭孤独。

常人还好,那些游走在世界边缘的人呢?当爱之镇痛剂不够强烈,当爱之护甲不够坚固。世界以痛吻我,不是每个人都唱得出歌。更多的是暗夜里,拼命压低的呜咽。

所谓找准病灶,对症下药,可是,孤独的病灶是什么呢?要探讨下去,几千字的论文还只能开个篇吧。

或许源于生存,或许源于竞争,或许源于越来越发达的文明。或许生命本身就是一种孤独之旅,像搭上一列午夜启程的火车。

你能说我今天不吃饭吗?你能说我今天不去竞争吗?你能阻止轰隆隆一如既往向前驶去的历史车辙吗?你能要求爸爸妈妈把你送回未出生的无意识状态中去吗?

埃德蒙唐泰斯失去父亲失去未婚妻,在遭遇陷害与牢狱之灾,在历经种种人生的磨难后,大仲马终于还是让他搭上航船,消失在一片无边无际自由自在的蔚蓝色里,身边还有个美丽的海黛。

拉斯科尔尼科夫在贫病,犯罪,犯罪后的种种内心挣扎、以及挣扎后的自首,自首后的流放西伯利亚后,陀思妥耶夫斯基好歹让一个曾经为生活所迫而沦落风尘的善良女子等待着他从自我救赎中重获新生。

要是我们患上了不治之症,大仲马、妥氏们这样的传统作家会说:哦!朋友,放松点,情况的确不很乐观,但也不是全无希望,放松点,要来一杯吗?而理查德耶茨会说:是恶性肿瘤。他还会加上一句:你活不过下下个周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