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游记读后感

徐霞客游记读后感

在本学期应老师要求读了徐霞客游记,读了《徐霞客游记》这本书后,很受启发。知道了徐霞客一生共出游了二十四次,经历了种种磨难,游历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让我知道了只要有坚忍不拔,敢于奋斗,知难而上的精神就没有过不去的路。有时我又有些不相信,在那样一个交通闭塞的年代,靠骑马,一个半百的汉子,居然走遍了华夏的山山水水,漫游了半壁江山,还有时间坐下来,写了如此生动的游记。而且,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游记,它记述了当地的历史风貌,风土人情,考证了许多的历史谜题,事务由来。这是一本集历史学、文学、地理学和考证学为一体的重要著作,其学术价值,历久弥重。中华书局的书当然是善本,但不足之处是毫无注释,让许多欠缺古文功底的读者难以享用这经典大餐??

“他是一个用双脚丈量土地的人,穷其一生在祟山峻岭中跋涉。他一路风雨一路泼墨,笔锋里夹杂着奔放的自由。他一生只有一本书,却把大地山河之间蕴藏的巨大奥秘揭露得令人那样叹服。隔着四百年的的时光,我们依然能够听到他进行的脚步声。”央视的这一席说辞我觉得挺精彩的。现在有一词叫做“旅游考察”,可是现代人只知道旅游还还懂什么考察啊?就算是旅游他们也都是只知道拍个照,摆几个姿势,挤出几个生硬的笑容.这哪里是看风景啊,完全是煞风景!徐霞客的游记中令人振憾的不是他对湖光山色的描写而是他身体力行的探索过程。论文笔,古来的流传下来的游记名篇哪一篇不比他写

的好!但就是这样一个连举人都没考上的人写出日记体游的游记却是赢得了累世称赞。《徐霞客游记》以它那平实质朴,富有柴米气息的文字。深深着吸引着我们。看来旅游也还是得“背包”游才能体会到独特的感觉??

首先,我介绍一下这本书。《徐霞客游记》是以日记体为主的中国地理名著。主要述徐霞客明末1613~1639年30多年旅行观察所得,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作详细记录,写有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等名山游记17篇和《浙游日记》、《江右游日记》、《楚游日记》、《粤西游日记》、《黔游日记》、《滇游日记》等著作。除佚散者外,遗有60余万字游记资料。死后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记》。世传本有10卷、12卷、20卷等数种。《徐霞客游记》在地理学和文学上均卓有成就。

《徐霞客游记》在地理学上的重要成就有: (1)喀斯特地区的类型分布和各地区间的差异,尤其是喀斯特洞穴的特征、类型及成因,有详细的考察和科学的记述,他是中国和世界广泛考察喀斯特地貌的卓越先驱。 (2)纠正了文献记载的关于中国水道源流的一些错误。

(3)观察记述了很多植物的生态品种,明确提出了地形、气温、风速对植物分布和开花早晚的各种影响。 (4)调查了云南腾冲打鹰山的火山遗迹,科学地记录与解释了火山喷发出来的红色浮石的质地及成因;对地热现象的详细描述

《徐霞客游记》 在文学上的主要特点是: (1)写景记事,悉从真实中来,具有浓厚的生活实感; (2)写景状物,力求精细,常

运用动态描写或拟人手法,远较前人游记细致入微; (3)词汇丰富,敏于创制;绝不因袭套语,落入窠臼; (4)写景时注重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同时注意表现人的主观感觉; (5)通过丰富的描绘手段,使游记表现出很高的艺术性,具有恒久的审美价值。

此外,在记游的同时,还常常兼及当时各地的居民生活、风俗人情、少数民族的聚落分布、土司之间的战争兼并等等事情,多为正史稗官所不载,具有一定历史学、民族学价值。《徐霞客游记》被后人誉为“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 同时,《 徐霞客游记 》 也是伟大旅行家徐霞客给我们留下的旅游实录,是他一生进行旅游活动的丰碑。它为千百万热心的旅行者提供了一部选胜登临的绝好的导游手册,带领人们有游览了中国各地的美丽景色,促使人们更深入地了解到中国的文化和奇特的景观。

下面,就是徐霞客的个人的一些介绍了。徐霞客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地理学家之一,也是有名的旅游家徐霞客名弘祖,字振声,霞客是他的号,明万历十四年出生在江苏省江阴县。他生活在我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毅然放弃仕途,寄情山水,他决心进行自己感兴趣的地理考察事业。他喜欢读地理、历史和游历探险方面的书,向往着“问奇于名山大川”的生活。徐霞客埋头专心攻读和研究前人的地理学著作,但是,他并不是把前人的著述当作一成不变的经典盲目地相信,而是在吸取前人知识的同时,进行独立思考。为了搞清祖国河山的真实面貌,徐霞客决定亲身进行实地考察。从22岁起,徐霞客开始了游历考察生涯。三十多年间,他先后四次进行了长距离的跋涉,足迹

遍及相当于现在的江苏、浙江、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河南、安徽、江西、福建、广东、湖南、湖北、广西、贵州、云南和北京、天律、上海等19个省、市、自治区,是我国古代专业的旅行家。在三四百年前,徐霞客游历了如此广阔的地区,靠的完全是自己的两条腿。单凭这一点,就足以令人赞叹不已了,便何况他所考察的主要是陡峭的山峰和急流险滩呵。不难想象,他要经历多少艰难险阻,甚至随时有丧生的危险。徐霞客的考察探险活动,持续进行到公元1640年他55岁的时候。当时,他正在云南,不幸身患重病,被人送回江阴老家,第二年就去世了。可以说,徐霞客把自己的毕生精力献给了祖国的地理考察事业。

徐霞客出于对祖国山河强烈的热爱,以地理研究为己任,没有政治和宗教的目的,毕生从事旅行考察,他健于旅游,也善于旅游。他追求的是不问道理、不计行期的“万里遐征”,而不是一般人的“有方之游”。打听到哪里风景好,立即奔赴那里,他了解到几条路中哪条最陡最险,即决心选择最险的间道攀登,听说哪里豺虎出没,人迹罕至,越要循虎迹、追蟒踪,亲自去看看,他不知疲倦,从不满足,总是以求全的精神,力求“峰峰手摩足抉”,发现更多的胜景;在一组风景中,也力求游遍每个部分,这对地理学和文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徐霞客在他的游记中对许多地方的描写都是十分细致的,游黄山日记中,写出了徐霞客游遍黄山的整个过程,把自己的对黄山的热爱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黄山的美景,让人如痴如醉,山的险,景的美,

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全文字里行间表现出来的都是黄山的“险”与“奇”,黄山独有的景象在徐霞客老先生笔下仿佛增添了几分生气与灵气,这样在无形中又让我们对黄山增进了解,让我们不得不对黄山的美向往。在描写庐山险峻的自然风景时,他还加入了自己的主观感受,为庐山的风景增添了人文魅力。文字间表现了对庐山山水的细致描摹,语言非常丰富,刻划各泉水、飞瀑的不同特点非常准确,特别对三叠泉瀑布的描写,非但张弛有致描写准确,更注重了石、水、潭、山势之间的联系,让我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徐霞客的游庐山日记文字简单易懂,着重于对庐山险峰和流水的描写。再加上作者的个人感受更是为文章增色不少。让人对庐山向往!

《徐霞客游记》这本书还充分反映了徐霞客严谨的治学态度,实事求是的考察方法和追求真知的献身精神。徐霞客旅游的目的,就是要穷江河之渊源,山脉之经络,攀登地理科学的高峰。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下定最大的决心,临行前,他嘱咐儿子说:“譬如吾将死,幸无以家累相牵矣。’在考察中,他不畏岩,不避死,他百折不挠地同大自然做斗争,“虽山精怪兽群而狎我,亦不足为俱。”另外,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徐霞客是一个爱国主义者,他爱憎分明,对当时政治腐败不满,不入仕途,决心走科学救国的道路,他关心百姓疾苦,“恤孤怜寡,拯弱救饥。” 总之,我们通过这本书可以学到徐霞客的许多优良品质。徐霞客热爱祖国,热爱科学,在科学事业上奋勇攀登的精神,是值得后人永远学习的。他是我国古代学者的骄傲!

同学们,也许是在人生路上,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我们生下来第一

件事就是学会走路,现在我们去某一个地方都有车骑,又方便又快,而徐霞客当时去游历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他用的是什么走遍了大江南北,他用的是一双脚!同学们,让我们去学习徐霞客的意志力去学习他的精神,让我们向目标奋斗吧!

 

第二篇:李杜山水诗、徐霞客游记读后感

在老师的建议下我阅读了《中国古代山水诗鉴赏辞典》和《徐霞客游记》,我阅读了李白的《望天门山》《东鲁门泛舟》和《独坐敬亭山》,杜甫的《白帝》和《禹庙》,徐霞客的《游天台山日记》《游恒山记》《游雁宕山日记》《游大理日记》和《游武彝山日记》,还读了老师要求以外的刘长春的散文集《天台山笔记》还看了许多恒山、大理的照片。读完之后不仅感受到了这些文学大家的文学风采和文学霸气,还领略了他们作品所描写的景物的美丽。下面是我读完这些作品后的感受。

李白的诗总是那样充满霸气,用短短的几句诗就表达出自己怀才不遇和情感与周围景物呼应的效果。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第一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着重写出浩荡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它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楚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在作者笔下,楚江仿佛成了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显示出冲决一切阻碍的神奇力量,而天门山也似乎默默地为它让出了一条通道。 第二句“碧水东流至此回”,又反过来着重写夹江对峙的天门山对汹涌奔腾的楚江的约束力和反作用。由于两山夹峙,浩阔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如果说上一句是借山势写出水的汹涌,那么这一句则是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上句写望中所见天门两山的雄姿,下句则点醒“望”的立脚点和表现诗人的淋漓兴会。诗人并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个地方遥望天门山,他“望”的立脚点便是从“日边来”的“一片孤帆”。这首诗中 “两岸青山相对出”的“出”字炼的非常好,因为它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但却很少去考虑诗人何以有“相对出”的感受。如果是站在岸上某个固定的立脚点“望天门山”,那大概只会产生“两岸青山相对立”的静态感。反之,舟行江上,顺流而下,望着远处的天门两山扑进眼帘,显现出愈来愈清晰的身姿时,“两岸青山相对出”的感受就非常突出了。“出”字不但逼真地表现了在舟行过程中“望天门山”时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寓含了舟中人的新鲜喜悦之感。夹江对峙的天门山,似乎正迎面向自己走来,表示它对江上来客的欢迎。

青山既然对远客如此有情,则远客自当更加兴会淋漓。“孤帆一片日边来”,正传神地描绘出孤帆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的情景,和诗人欣睹名山胜景、目接神驰的情状。它似乎包含着这样的潜台词:雄伟险要的天门山呵,我这乘一片孤帆的远方来客,今天终于看见了你。

东鲁门泛舟

日落沙明天倒开,波摇石动水萦回。

轻舟泛月寻溪转,疑似山阴雪后来。

“日落沙明天倒开”。第一句写景就奇妙。常言“天开”往往与日出相关,把天开与日落联在一起,则闻所未闻。但它确乎写出一种实感:“日落”时回光反照的现象,使水中沙洲与天空的倒影分外眼明,给人以“天开”之感。这光景通过水中倒影来写,更是奇中有奇。

此句从写景中已间接展示“泛舟”之事,又是很好的发端。

“波摇石动水萦回”。按常理应该波摇石不动。而“波摇石动”,同样来自弄水的实感。这是因为现实生活中人们观察事物时,往往会产生各种错觉。波浪的轻摇,水流的萦回,都可能造成“石动”的感觉。至于石的倒影更是摇荡不宁的。这样通过主观感受来写,一下子就抓住使人感到妙不可言的景象特征,与前句有共同的妙处。

夜里水上的景色,因“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而特别美妙。月光映射水面,铺上一层粼粼的银光,船儿好象泛着月光而行。这使舟中人陶然心醉,忘怀一切,几乎没有目的地沿溪寻路,信流而行。“轻舟泛月寻溪转”,这不仅是写景记事,也刻画了人物精神状态。一个“轻”字,很好地表现了那种飘飘然的感觉。

到此三句均写景叙事,末句才归结到抒情。这里,诗人并未把感情和盘托出,却信手拈来一个著名故事,予以形容。事出《世说新语。任诞》,说的是东晋王徽之居山阴时,在一个明朗的雪夜,忽然思念住在剡地的好友戴逵,便连夜乘舟造访,隔了一宿才到达。王到后,却不入见,反而掉过船头回去了。别人问他何以如此,他答道:“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乘兴而行”,正是李白泛舟时的心情。那时,他原未必有王子猷那走朋访友的打算,用访戴故事未必确切;然而,他那忘乎其形豪兴,却与雪夜访戴的王子猷颇为神似,而那月夜与雪夜的境界也很神似。无怪乎诗人不禁胡涂起来,我是李太白呢,是王子猷呢,一时自己也不甚了然了。一个“疑”字运用得极为传神。

这里的用典之妙,在于自如,在于信手拈来,因而用之,借其一端,发挥出无尽的诗意。典故的活用,原是李白七绝的特长之一。此诗在艺术上的成功与此是分不开的,不特因为写景入妙。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前二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看似写眼前之景,其实,把孤独之感写尽了: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因此,这两句是写“动”见“静”,以“动”衬“静”。这种“静”,正烘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能给读者以联想,并且暗示了诗人在敬亭山游览观望之久,勾画出他“独坐”出神的形象,为下联“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

诗的下半运用拟人手法写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鸟飞云去之后,静悄悄地只剩下诗人和敬亭山了。诗人凝视着秀丽的敬亭山,而敬亭山似乎也在一动不动地看着诗人。这使诗人很动情—世界上大概只有它还愿和我作伴吧?“相看两不厌”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深厚感情。“相”“两”二字同义重复,把诗人与敬亭山紧紧地联在一起,表现出强烈的感情。结句中“只有”两字也是经过锤炼的,更突出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鸟飞云去又何足挂齿!这两句诗所创造的意境仍然是“静”的,表面看来,是写了诗人与敬亭山相对而视,脉脉含情。实际上,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愈是表现出人的“无情”;而他那横遭冷遇,寂寞凄凉的处境,也就在这静谧的场面中透露出来了。

杜甫的诗总是那么愁,总是表达对国家的忧虑。

白 帝 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

高江急峡雷霆斗,翠木苍藤日月昏。

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

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

诗的首联即用民歌的复沓句法来写峡江云雨翻腾的奇险景象。登上白帝城楼,只觉云气翻滚,从城门中腾涌而出,此极言山城之高峻。往下看,“城下”大雨倾盆,使人觉得城还在云雨的上头,再次衬出城高。这两句用俗语入诗,再加上音节奇崛,不合一般律诗的平仄,读来颇为拗拙,但也因而有一种劲健的气骨。

下一联承“雨翻盆”而来,具体描写雨景。而且一反上一联的拗拙,写得非常工巧。首先是成功地运用当句对,使形象凝炼而集中。“高江”对“急峡”,“古木”对“苍藤”,对偶工稳,铢两悉称;“雷霆”和“日月”各指一物,上下相对。这样,两句中集中了六个形象,一个接一个奔凑到诗人笔下,真有急管繁弦之势,有声有色地传达了雨势的急骤。“高江”,指长江此段地势之高,藏“江水顺势而下”意;“急峡”,说两山夹水,致峡中水流至急,加以翻盆暴雨,江水猛涨,水势益急,竟使人如闻雷霆一般。从音节上言,这两句平仄完全合律,与上联一拙一工,而有跌宕错落之美。

后半首境界陡变,由紧张激烈化为阴惨凄冷。雷声渐远,雨帘已疏,诗人眼前出现了一片雨后萧条的原野。颈联即是写所见:荒原上闲蹓着的“归马”和横遭洗劫后的村庄。这里一个“逸”字值得注意。眼前之马逸则逸矣,看来是无主之马。虽然不必拉车耕地了,其命运难道不可悲吗?十室九空的荒村,那更是怵目惊心了。这一联又运用了当句对,但形式与上联不同,即是将包含相同词素的词语置于句子的前后部分,形成一种纡徐回复、一唱三叹的语调,传达出诗人无穷的感喟和叹息,这和上面急骤的调子形成鲜明对照。

景色惨淡,满目凋敝,那人民生活如何呢?这就逼出尾联碎人肝肠的哀诉。它以典型的悲剧形象,控诉了黑暗现实。孤苦无依的寡妇,终日哀伤,有着多少忧愁和痛苦啊!她的丈夫或许就是死于战乱,然而官府对她家也并不放过,搜刮尽净,那么其他人可想而知。最后写荒原中传来阵阵哭声,在收获的秋季尚且如此,其苦况可以想见。“何处村”是说辨不清哪个村庄有人在哭,造成一种苍茫的悲剧气氛,实际是说无处没有哭声。

本诗在意境上的参差变化很值得注意。首先是前后境界的转换,好象乐队在金鼓齐鸣之后奏出了如泣如诉的缕缕哀音;又好象电影在风狂雨暴的场景后,接着出现了一幅满目疮痍的秋原荒村图。这一转换,展现了经过安史之乱后唐代社会的缩影。

禹 庙

禹庙空山里, 秋风落日斜。

荒庭垂桔柚, 古屋画龙蛇。

云气嘘青壁, 江声走白沙。

早知乘四载, 疏凿控三巴。

“禹庙空山里,秋风落日斜。”开门见山,起笔便令人森然、肃然。山是“空”的,可见荒凉;加以秋风瑟瑟,气氛更觉萧森。但山空,那古庙就更显得巍然独峙;加以晚霞的涂染,格外鲜明庄严,令人肃然而生敬意。诗人正是怀着这种心情登山入庙的。

“荒庭垂桔柚,古屋画龙蛇。”庙内,庭院荒芜,房屋古旧,一“荒”二“古”,不免使人感到凄凉、冷落。但诗人却观察到另一番景象:庭中桔柚硕果垂枝,壁上古画神龙舞爪。桔柚和龙蛇,给荒庭古屋带来一片生气和动感。“垂桔柚”、“画龙蛇”,既是眼前实景,又暗含着歌颂大禹的典故。景与典,化为一体,使人不觉诗人是在用典。

五、六两句写庙外之景:“云气嘘青壁,江声走白沙。”云雾团团,在长满青苔的古老的山崖峭壁间缓缓卷动;江涛澎湃,白浪淘沙,向三峡滚滚奔流。这里 “嘘”、“走”二字特别传神。古谓:“云从龙”。从迷离的云雾,奔腾的江流,恍惚间,我们仿佛看到庙内壁画中的神龙,飞到峭壁间盘旋嬉游,口中嘘出团团云气;又仿佛看到有个巨人,牵着长江的鼻子,让它沿着沙道驯服地向东方迅奔。??在这里,神话和现实,庙内和庙外之景,大自然的磅礴气势和大禹治理山河的伟大气魄,迭合到一起了。这壮观的画面,令人感到无限的力与美。

诗人伫立崖头,观此一番情景,怎能不对英雄大禹发出衷心的赞美,故结句云:“早知乘四载,疏凿控三巴。”传说禹治水到处奔波,水乘舟,陆乘车,泥乘輴,山乘樏,是为“四载”。三巴指巴郡、巴东、巴西(今四川忠县、云阳、阆中等地)。传说这一带原为泽国,大禹凿通三峡后始控为陆地。这两句诗很含蓄,意思是说:禹啊,禹啊,我早就耳闻你乘四载、凿三峡、疏长江、控三巴的英雄事迹;今天亲临现场,目睹遗迹,越发敬佩你的伟大了! 这首诗重点在于歌颂大禹不惧艰险、征服自然、为民造福的创业精神。唐王朝自安史之乱后,长期战乱,象洪水横流,给人民带来了无边的灾难;山“空”庭 “荒”,正是当时整个社会面貌的真实写照。诗人用“春秋笔法”暗暗讽刺当时祸国殃民的昏庸统治者,而寄希望于新当政的代宗李豫,希望他能发扬大禹“乘四载”、“控三巴”的艰苦创业精神,重振山河,把国家治理好。

在抒情诗中,情与景本应协调、统一。而这首诗,诗人歌颂英雄,感情基调昂扬、豪迈,但禹庙之景却十分荒凉:山空,风寒,庭荒,屋旧。这些景物与感情基调不协调。诗人为解决这个矛盾,巧妙地运用了抑扬相衬的手法:山虽空,但有禹庙之峥嵘;秋风虽萧瑟,但有落日之光彩;庭虽荒,但有桔柚垂枝;屋虽古旧,但有龙蛇在画壁间飞动??。这样一抑一扬,既真实地再现了客观景物,又不使人产生冷落、低沉之感;加以后四句声弘气壮,调子愈来愈昂扬,令人愈读愈振奋。由此可见诗人的艺术匠心。

徐霞客的游记不仅是文学产物还是地理地质的重要产考资料。

读徐霞客《游天台山日记》有感

“天台山,在今浙江天台县北,有华顶、赤城、琼台、桃源、寒岩等名景,其中以石梁飞瀑最为著名。”这一段交代了天台山的地理位置,景点这两个信息,一目了然人。

从文中得知:徐霞客于万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到浙江旅游,先游普陀山,但没有游记传下来,后来沿海南行,游天台山及雁宕山,同行者有莲舟和尚。公元1613年农历三月末,霞客从宁海出发,及游览玩天台山,已是4月初八,仅一天台山,就费时9日,可见霞客醉心于山水之心切切!一溪一涧,一山一石,细品细玩味,每日粗茶淡饭,徒步而行,寻寺而卧,心与意在山水神韵之间,在我这样的俗人看来,这才是行路旅途中的大痴,而痴中见大雅。

写景,不惜笔墨,有点象泼墨的国画,偶有感慨,惜墨如金,情却跃然纸上。如:“翠丛中山鹃映发,令人攀历忘苦。”四月初一这天,行65里路,就此一句,写满了惊喜艰苦之意。 “闻明星满天,喜不成寐。”初二,阴雨的天,五更梦中,竟然有这样的赤子之情,呵呵,好可爱。 “观石梁卧虹,飞瀑喷雪,几不欲卧。”初三。昙花亭飞瀑。 “天色一碧如黛。不暇晨餐……”一个“暇”字,迫不及待的心情,不言自明。“有雨色,不顾。”初五。“人在回崖顶上,对之清光溢壁。”真是有无限风光在险峰啊!一步一景,山与水依依恋恋,却最喜他写水,飞瀑也好,山涧也好,都是清幽灵动。山因水而多情,石因水而俊朗。

唉,若得秉烛夜谈!而此时是20xx年的元宵,新历的3月4日。夜深,忽闻窗外春雨,随之热闹的蛙鸣。读古人之书,而望与其夜谈,也算一痴心人了。春天来得有些措手不及了,也太热闹。紫荆花还在开,木棉也次第地开过来了,我渴盼的凤凰花,可也灿烂了吗?芒果

的花穗虽然不艳丽,可也热闹得紧呀,黄桷树的嫩叶是这南方最新的绿。这样的热闹,不够疏阔,也就少了闲情雅致。闲,才有雅。大雅,闲之大境界。幽幽古人知我心。他在武汉说,放烟花的人很多,很热闹,但热闹都是他们的

读徐霞客《游大理日记》有感

大理给我一种自然美感以及历史厚重感。大理不仅会聚了苍山、洱海之胜,自然生态优美,而且作为古都,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关于自然之美,游记中有述,“有巨石蹲涧旁,两崖巉石,俱堆削如夹。西眺内门,双耸中劈,仅如一线,后峰垂雪正当其中,掩映层叠,如挂幅中垂,幽异殊甚。”显示出山之壮美,“方广各二丈余,其色纯绿,漾光浮黛,照耀崖谷,午日射其中,金碧交荡,光怪得未曾有。”展现出潭之清幽,潭之碧绿。关于大理的文化,文中有述,“寺前三塔鼎立,而中塔最高,形方,累十二层,故今名为三塔。塔四旁皆高松参天。其西由山门而入,有钟楼与三塔对,势极雄壮;而四壁已颓,檐瓦半脱,已岌岌矣”显示出厚重的佛教文化底蕴。大理石也是大理一绝,徐霞客赞美大理石说:“从此丹青一家,皆为俗笔,而画苑可废矣!”,让人为之向往。

读徐霞客《游恒山记》有感

读完《游恒山记》,总结归纳出恒山最显著的特点,一个字:险;两个字:很险;三个字:非常险;四个字:十分的险??好了好了,不开玩笑了

用文中的话来说就是:“望两崖断处,中垂草莽者千尺,为登顶间道??仰眺绝顶,犹杰然天半??攀践辄断折??若堕洪涛,汩汩不能出。”我国古代的一位非常非常有名的,可以说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诗人,他一生写诗无数,为后人所景仰,他的一篇《蜀道难》就十分形象贴切的写出了其路之险,套用在此《恒山》上,就是“恒山难,难于上青天!”可是,即使是如此险要的恒山,徐霞客也依然是毫不客气的将其拿下,最终他终于站在恒山的最高峰!这也告诉了我们:只要和、肯攀登,不怕山高水又深,自然也就不怕题难了。登上了险峰,最重要的便是欣赏山顶那美好的景色了:“时日色澄丽,俯瞰山北,崩崖乱坠,杂树密翳??北瞰隔山一重,苍茫无际。南惟龙泉,西惟五台,青青与此作伍??” 有俗话说的好:“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又有人说“无限风光在险峰”而上一段就是如此完美的例子。徐霞客不畏山险,不怕辛苦勇于攀登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与学习。

还是俗话说的好:“阳光总在风雨后”、“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如果徐霞客不抱着必死的决心走访祖国的山川河流,那么也就写不出如此大气磅礴、荡气回肠的千古绝唱!

再来一句俗话说的好:“坚持就是胜利”若徐霞客不是坚持走访祖国近30多年,现在又怎会有《徐霞客游记》这本书呢?而我们又怎么可以“不出门游遍天下”呢?而且《徐霞客游记》为地质学、地理学、风俗学、历史学以及生物学等等的学科提供了丰富的假想资料,并证实了大部分。

最后一句俗话说的好:“人是一本书,看人如看书”徐霞客,光是从名字来看就知道这个人向往自由,并且名字暗喻了他一生与自然为伴的事迹,总而言之,言而总之,给徐霞客取名字的人实在是太英明啦!真的是最后一句俗话说的好:“一篇好的文章必有一个好的结尾,一个好结尾一定会照应好每一段开头”一般来说,一个好结尾一定是像《游恒山记》那样的结尾,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精炼。

读徐霞客《游武彝山日记》有感

武夷山碧水绕丹山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独特的丹霞地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三十六峰耸立、九曲清溪环绕的奇景,让人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神奇。山间的历史文化遗迹及景观,也给人一种雅致清幽的享受,如“有亭有竹,四面悬崖,凭空下眺,真仙凡复隔”,

“落照侵松,山光水曲,交加入览”。耸立的山峰,也奇趣尽显,如文中所诉,“岩北尽处,更有一岩尤奇:上下皆绝壁,壁间横坳仅一线,须伏身蛇行,盘壁而度,乃可入。余即从壁坳行;已而坳渐低,壁渐危,则就而伛偻;愈低愈狭,则膝行蛇伏,至坳转处,上下仅悬七寸,阔止尺五。坳外壁深万仞。余匍匐以进,胸背相摩,盘旋久之,得度其险。”真切的描述,令人身临其境,让人有一种即刻去攀登的冲动。

读徐霞客《游雁宕山日记》有感

四百年前,史上最牛的“驴友”徐霞客,来到浙江雁宕山(今称雁荡山),作五日游,并以他对大自然的炽热情感和深厚的文字功底,随手写下一篇《游雁宕山日记》。

徐霞客游雁荡时,一路拔山涉水,徒步而来,还带着两个仆人,按照范伟的说法,算得上是组团自助游。五天内,他游遍了雁宕山的峰、谷、溪、桥、岩、洞、寺庵、道观,记下的景点名称不下四十处,且对老僧岩、灵峰寺、龙鼻水、大龙湫等多处景观描述细腻,形象具体,情景相融,读之如临其境,倍受感染。

较之时下走马观花的快餐式旅游,除了坐车、拍照、购物,就是吃饭睡眠,徐霞客的旅游则更为丰富多彩,体现旅游的精神所在。试问自己,走过的风景名胜,又曾记得多少细节,也许不过几张照片,证明自己到此一游。且不说远处,就是家乡的几个景点,若是细究,也是不过了了,更别说景点承载的典故和意义。徐霞客却能每过一处,必探本究源,细细记录。如对“龙鼻水”,作者就作了如此记录:“龙鼻之穴从石罅直上,似灵峰洞而小。穴内石色俱黄紫,独罅口石纹一缕,青绀润泽,颇有鳞爪之状。自顶贯入洞底,垂下一端如鼻,鼻端孔可容指,水自内滴下注石盆”。试问有哪个游雁荡游者有如此体察入微经历呢。小小一个龙鼻水尚且如此,何况“雁湖”。“雁宕山”因“山顶有湖,芦苇丛生,秋雁宿之”而得名,对于此湖,徐霞客思慕已久,当此身尚处龙湫飞瀑之下时,已经“神飞雁湖山顶”。尽管道人说“湖中草满,已成芜田”,徐霞客还是希望一探究竟,主仆三人如猿猴、如走兽,攀附绝壁,险些命丧山间。最后穷尽峰顶仍不可得,虽然有点遗憾,但也让他领略了别人不可能看到的美景:“四望白云,迷漫一色,平铺峰下。诸峰朵朵,仅露一顶,日光映之,如冰壶瑶界,不辨海陆”。这种“无限风光在险峰”境界,也只有如徐霞客之辈才配拥有。

我羡慕他且行且住的自助游兴致,这让他能够真正体会到旅游的旨趣,让他的身心与大自然贴得更近,更能品出个中三味。一个雁荡山,我只作一日游,他走走停停,细细品味,竟玩了五天。你看他到了窝顶洞,发现有如此清幽之地,如人间仙境,就“坐玩至暝色”才回到留宿的寺中。又看他在大龙湫下,“面瀑踞坐久之”,对着飞瀑神游半天,然后“下饭庵中”。这种“坐玩”,这种“久坐”,我想已经与时下旅游没有多少关系了。可只有经历“久坐”“坐玩”,才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才会有脱离物质的精神享受。徐霞客可以面瀑久坐,现在你要是还想在那里多坐一会,等着拍照留念的叔伯姑姨哥姐妹弟们早把你挤到潭水中去洗澡,要不就是导游催着去看下个景点。我也羡慕他可以在雁荡山四处闲逛,而不收门票,那才是自由;我更羡慕他走累了可以借宿寺庵道观,而不需要房费饭费,还可以找个免费的向导,那样的民风才叫淳朴,那样的关系才叫和谐。 现在的旅游现状,不说也罢,大家自己想去。

都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那是说游历可以增长知识,现在的旅游却成了行万里路,不如读一卷书。

旅游当如徐霞客。读罢游记,虽不能效之,然心向往之。

读完这些作品,我真切感受到中国山水的美丽和古人的文学魅力,有机会一定要遍游全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