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谈龙应台教子方式

——读《孩子,你慢慢来》有感

龙应台的头衔有很多,台湾著名的文化人,公共知识分子,著名作家,中华民国文化部部长。——她还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在她所有的成就中,要数最得意的想必还是她的那两个孩子吧。《孩子,你慢慢来》讲述的正是关于她的儿子安德烈的故事。

对于孩子,龙应台是相当有耐心的。她可以坐在花铺斜阳浅照的石阶上,让一个孩子用他五岁的手指从从容容地把固定花束的那个蝴蝶结扎好;她可以一个Bird重复上数十遍,然后再教安德列将Bird与ㄅㄜ、大公鸡区分开来;她可以不厌其烦的回答安德烈从图画书上发现的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这都是些是极度挑战人神经的事情,因为就算是个简单的事,一句话,哪怕是一个词,你都得要重复上百遍,上千遍,而结果却未必能如你所愿。 她很愿意安德烈去接触新鲜的事物,就算在去猫川幼儿园的那条短短的普通的路上,她都要给安德烈介绍天气,沿途的景色,形形色色的路人,还有时刻在变换的事物。但有时她又极力避免安德烈去触碰那些令她不安的新鲜东西。譬如她在给安德烈读童话书,发现童话书里有残酷暴力的故事情节,便将那些童话书给藏到安德烈找不到的地方,她小心地为安德烈做着选择。孩子的世界是如此的纯净、美好,她不愿人世间的丑陋去破坏那份美好,于是她做了天底下所有为人父为人母都会做的事情——为孩子做选择,要想到那可是她曾经极度厌恶的事情。

孩子的世界是大人生活的缩影。龙应台送安德烈去幼儿园,道别的时候安德烈对着她说“妈妈,乖!”想必龙应台经常对他说,“安德烈,乖”吧。这让我想起《爸爸,去哪儿》第一期,王诗龄对慷慨送菜的爷爷说“爷爷,你在家里好好的啊”。这口吻听上去像极了大人,可孩子不就是个小大人嘛?在孩子的眼里大人和他们是一样的,而在大人的眼里,大人是大人,孩子就是孩子。

像所有的大人一样,龙应台有时候会低估孩子的能力。公车上偶遇一个黑人,安德烈从来没见过黑人,她还在担心如何跟安德烈 解释“黑人”这个词,却没曾想到安德烈其实早就懂了,当他看到印有黑人作家James Baldwin的杂志,能一下子说出那是个黑人。我们总以为孩子什么都不懂,而事实上孩子是懂的,他明白那个比他小小身体大几万倍、几万亿倍的世界。回想下,当我们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们真的如自己想的那样“不明事理”吗? 孩子总能带给你意外的惊喜。龙应台带安德烈回台省亲时,安德烈认识了龙,回到欧洲后,安德烈将挂在树上随风飘舞的彩带说成是龙,将自己排列起来的玩具车说成是龙。孩子的“举一反三”能力真的会让你咋舌。

面对孩子的大是大非,龙应台的教育方式很是独到。安德烈的小伙伴弗瑞弟偷拿了超市的巧克力,安德烈虽然没有参与偷窃,但是他没有阻止弗瑞弟,还和弗瑞弟一起享受了偷来的东西。龙应台先是同安德烈讲道理,让他明白自己做错了,然后再让安德烈去写检讨,并惩罚他扫落叶,三天不准看电视。扫落叶、不准看电视在大人的眼里那并不能算惩罚,但对于一个孩子来说,那已经是个天大的惩罚了。况且,惩罚的目的本来就不在于轻重,孩子能明白自己做错了才是最重要的。

龙应台的一本《孩子,你慢慢来》,将她与大儿子安德烈之间的点点滴滴,用她的方式,将她全部的爱娓娓道来。在不知不觉中,她哼的曲调不再是“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而是换成了“咕哇呱呱呱呱呱,就是母鸭带小鸭——”。她的世界里到处都是儿子安德烈的影子。与其说是龙应台在教安德烈认识这个世界,倒不如说是安德烈带着她重新感受这个世界。

 

第二篇:话语权读后感

中国如何掌握话语权

——读《话语权》有感

在外国人眼中,中国是怎样的呢?作为一个热血的大学生,你或许会说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有着各式各样让你胃口大开的美食、还有世界排名第二的GDP,经济正在蓬勃发展啊!又或许你是一个对诸多事情都不甚满意的愤青,你会说中国嘛,烂到渣了,天天被爆腐败,哪个省市的高级领导不腐败?还有应试教育,简直就是在活活扼杀中国人的想象力,把活泼可爱的小孩子弄得跟学校有深仇大恨似的,一提上学就怕。哼!不讲了,再讲我都没乐趣活了。

而真正的外国人,他们怎么想呢?这里有一组数据。20xx年皮尤全球态度项目(Pew Global Attitudes Project)对22个国家公众的民意测验结果显示:

在法国,59%对中国没有好感,41%有好感。在德国,61%对中国没有好感,只有30%有好感。中国的三个邻邦韩国、日本、印度都对中国缺乏好感。在韩国,56%对中国没有好感,38%有好感。在日本,69%对中国没有好感,只有26%有好感。在印度,52%对中国没有好感,34%有好感。。在美国,49%对中国有好感,36%没有好感。在英国,47%对中国有好感,35%没有好感。在西班牙,47%对中国有好感,38%没有好感。巴基斯坦、肯尼亚、尼日利亚都认为中国是个“超好”的国家。85%的巴基斯坦人对中国有好感,只有3%对中国没有好感。在肯尼亚,86%的人对中国有好感,只有10%对中国没有好感。在尼日利亚,76%的人对中国有好感,只有15%对中国没有好感。

为什么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群众有着不同的看法呢?当然,国家的对外政策起了很大作用。但是不能忽略的是媒体的存在。21世纪,各个国家群众的人交往都在加深,但对于从来没有与外国人结交过、也没迈出过国门的一大群群体来说,他们了解一个国家的途径就是媒体。中国媒体如何掌握好国外的话语权,就显得尤为重要。

何为话语权?简言之,就是说话权,即控制舆论的权力。话语权掌握在谁手里,决定了社会舆论的走向。在当代社会思潮中,话语权指影响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话语权如此看来非常重要,它引导着人们的看法,而看法也会直接影响着人们的举动。因此,世界各国都想掌握国际上的话语权来达到国家的某种目的。可是话语权也不是随随便便可以拿在手里把玩的,它的获得需要以下条件

从国家层面讲,国家实力是首位。经济和军事实力强大的国家在国际上显然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因为人们本性都会畏惧比自己强大的事物,会为了防止他对自己造成威胁,我们会时时关注并研究它。像中国的崛起,让许多国家深信“中国威胁论”而时刻关注中国官方的言论,美国的棱镜门也接连曝出监听中国企业和领导人的黑幕。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在国际上也有相当大的话语权。中国要是想在国际掌握话语权,提高综合国力是不可或缺的一步。

值得一提的是,国力常常会被忽视的一部分是软实力的提升。现在国内普遍的“韩剧热”“泰剧热”“美剧热”“中剧贬”“抗日神剧”“幼稚动画”现象,足以令我们深深地反思中国软实力的发展。中国软文化更应该做的是润物无声,以优秀的中国文化让国人在其中找到认同感,而不是用招来网民们一片骂声的“限播令”强制排斥外来文化的进入。中国口口声声在国际上说中国是一个兼容并包的宽容大国,这样的行为无疑是打了自己一个大嘴巴子,国家信用难以让人信服。法国思想家罗曼罗兰也说过,强制的社会制度是不能永存的。

从非政府的机构来说,媒体平台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的媒体给我的印象有几类:像新华社那样,只是在传达政府的思想和工作,在民众当中缺乏影响力;还有虽然有很多受众,但是只是在扒明星隐私的一些八卦杂志;最后剩下为数不多的,才是比较令人满意的合格的媒体,它们有主见,不被社会潮流牵扯,不盲目发表意见,但是一旦发表作品,有着足够的洞察力,发人深思。只是很可惜,这类媒体少之又少,而且很少能放下架子与广告商合作,除非有雄厚的财力支持,不然都逃不过破产的命运。讲了这些,好像觉得中国媒体无望了的吧,但其实我们可以从美国媒体的发展中获取养分。

在《话语权》一书里,美国媒体的发展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历经了许多年的探索。美国媒体在美国自由开放的法律保护下,最先是找不到什么目标的,只是在一味地评判社会现象和领导人物。直到遇到杰克逊,杰克逊是第一位懂得利用媒体为自己的执政服务的总统,看到了“总统——传媒——人民”之间的纽带联系,之后的美国媒体很好的延续了与领导人互利的关系。

他们有底线也有自由。涉及到美国利益与国防安全等重要问题,他们慎之又慎;在法律保护的范围里,他们畅所欲言,不被政府所拘束,可以明确地指出总统的错误、发表对国家措施的看法、拿高级领导开玩笑。新闻工作的准则是强调独立。一个多世纪以来,发行量较大的报纸、杂志及影响力较大的广播电视,几乎都与政治组织、政党或政治运动无密切联系,而有意避免与政治势力过密联系则成为美国新闻界的一个标志。而这在中国,难以想象。

美国媒体还知道如何掌握与商家的平衡,在保证资金充足的情况,进行有质量的创作。在比较著名的媒体,广告部和编辑部是不可以在同层办公的。同时为了避免广告所带来的商业化气息麻醉媒介的神经、污染新闻自由的空气,美国媒体不仅严禁记者涉足广告事务,而且刻意在新闻与经营部门之间筑起内墙,这种从20世纪初筑起的内墙迄今为止仍然屹立着。这种自律,中国媒体又有多少能做到?中国媒体要想学习美国媒体,精神和品德是首要要学习的。只是模仿制度,只能流于表面。

中国如何掌握话语权,这条路任重而道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