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灌输论有感

关于灌输理论的思考

列宁的灌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直接理论依据,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支撑点。科学坚持灌输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现代思想政治工作中如何运用列宁的灌输理论 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 ,又是一个实践问题。我们既要反对教条主义地盲目照搬 ,也要反对虚无主义地全盘否定 ,而应该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和发展这一理论。

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出现了一些灌输论在中国有必要的否定和怀疑的论调。而由灌输论衍生出的“短暂的需求是否等同于永恒的美德”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以下,我将针对是否需要灌输理论的问题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灌输理论的内涵

早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中就包含有对灌输思想的描述。19xx年,列宁在《怎么办?》一书中,针对经济派崇拜自发性的错误进行了深刻的批判,论述了必须从外面向工人灌输社会主义意识的思想,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了“灌输理论”。灌输理论认为,工人运动不可能单独产生科学社会主义,自觉和自发是不同的,工人阶级本身不可能产生社会主义意

识,社会主义学说是从有产阶级的有教养的人即知识分子创造的哲学理论、历史理论、经济理论中发展起来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优越性使得无产阶级不得不进行理论的“灌输”。同时,列宁还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要把工人自发的运动变为自觉的革命运动,就必须把理论“灌输”与工人运动的实际相结合,把社会主义意识从工人运动外面灌输进来。

二、中国社会主义道路与灌输理论

在整个中国共 产 党的革命过程中,始终把科学传播马克思主义作为革命取得胜利的必要条件。从早期的农民革命运动到后来的整风运动,中国共 产 党不断坚持和加强灌输手段。正确灌输科学的社会主义意识是武装革命的基本原则,在科学灌输与武装斗争结合下,我们党最终取得了胜利。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改革开放的开展和深入,我国的马克思主义灌输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无一不是灌输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行为。在国际国内形式发生深刻变革的今天,坚持在中国共 产 党的领导下,加强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的理论灌输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

义。在西方资产阶级文化无孔不入、全世界范围内进行文化扩入侵的严峻情势下,如果我们放弃对社会主义理论的灌输,就会让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有机可乘,就会动摇我们的无产阶级专政和无产阶级制度,所以坚持科学的“灌输”,是对人民群众进行理论武装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无产阶级政党的重要任务。

三、正确坚持灌输理论

当前,有一部分人一提到“灌输”就会对其持完全否定的态度,因为他们马上就会把它和强制性的“填鸭式”教育联系在一起,认为它忽视了教育对象的主体性,给我们的科学灌输工作增加了困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要深入人心,就应该坚持把灌输作为理论武装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受灌输对象在理论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灌输”的有效性。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仍然需要社会主义理论的灌输,不仅要突出强制性的灌输,更要注重灌输的科学性和多样性,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创新和发展,坚持与时俱进,使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二篇:《列宁》读后感

意识对人类有着重要的作用

——读《列宁》有感

《列宁》是由美国著名新闻记者兼传记作家路易斯·费希尔创作的传记。是一本将列宁形象真实可信、生动鲜活地刻画在读者眼前的著作。本书既是以美国人的视角来书写和评判列宁。同时也超越了国别的界限,站在历史和人性的高度,全面、真实、详尽地诠释了列宁伟大的一生,并对其鲜为人知的一面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我想也只有美国人才能比较全面和客观的撰写一个俄国人的生平,因为从文化上来说,都属于西方阵营,是托克维尔预言过的主宰世界的两个大国,彼此间又分庭抗礼几十年,所以没有比一个美国人笔下的列宁更为真实和相对客观了。

《列宁》自出版以来即获得世界范围的广泛好评,被公认为当今世界最好的列宁传记版本,并被誉为传记文学中“划时代的巨著”。本书观点鲜明,论证充分,史料完整,表述准确。作者路易斯·费希尔是有名的列宁研究专家,为撰写本书搜集并掌握了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经过40余年的艰苦努力,最终创作出这部记述列宁一生政治活动、社会活动和生活情况的长篇巨著。

列宁最大的特点就是政治,这是英国演员本金斯利在谈到自己扮演列宁的体会的时候说的一句话。 因此,列宁的一生基本上就是一个职业革命者和政治家的生涯,他的生活是政治,是流亡和办报,是开会和演讲,做指示和阅读,列宁把自己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了工作之中,不仅仅是在口头上说说,而是真正做到每天都投入到了工作之中。

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必须要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能够眼高手低,光说不做,只有自己以身作则了才能为人民群众做出带头作用、榜样。列宁还认为:需要把一些单独的人锻炼成一支军队,需要把一些单独的职员组织成一个政府。任何人和事都不是独立存在的,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犹如滴水石穿,把所有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就是坚不可摧,没有人能够动摇。

列宁的早期生活占据了非常少的篇幅,百分之九十的篇幅是介绍19xx年到他去世时候的生涯。完全集中于他的对内对外政策,作为一个政党的领袖和国家的首脑来写,因此阅读本书需要不带任何情感色彩,在书中,你能看到的是一个冷静的国家首脑,而不是一个传奇。

通过列宁对于个人感情的控制这方面的内容,我们明白了意识能动性作用的重要性。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列宁通过对自己的情感控制,不随便动怒于人,不随便表现出自己的喜怒哀乐。对于什么事情能用平常心态去应对,这对于一个政治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老子说过: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告诉我们对以任何事情,都不要看的太重,凡事都要保持好的心态,才能游刃有余。

本书作者笔下的列宁具有英雄造就时势的观点,断言假如没有列宁本人就无十月革命的成功和苏联的建立。无论这样说会不会过于武断,都可以看出列宁自身的果断和魄力。沙皇和克仑斯基的垮台是由于战争的失败造成的整个国家的瘫痪和混乱,而混乱的时代正是需要一个铁碗专制的人物来控制局势和重建秩序,那本质并不是意识形态的胜利而是谁有强力的手段谁胜利。

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列宁带着自己的政治理想登上了历史舞台,如果列宁本身没有这个意识的话,也就不会有后来的一系列成就。意识总是适应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需要而产生的。本书中所介绍的很多章节,都透露了列宁当时所面临的一种尴尬境地,他所信奉的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他被迫的采取的违反正统理论的实用主义做法,如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与德国的和约,显示的是与其理想和宣传相反的

行为。

人的意识是在能动地认识世界的基础上,按照客观实际和客观规律,提出一定的目的、计划、办法等,指导人们进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作者认为列宁是有两个心的,一是作为思考者,一是作为行动者,而且两下并不冲突。其实列宁不过是把目的作为唯一的目标而已,手段是他所不在乎的,他说过,不怕弄脏自己的手,不要怜悯而是要敲打人们的脑门,人们生活在地狱里却不自知。列宁在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过程中,不断的加强自我意识以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