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与语文版初中语文教材之比较

人教版与语文版初中语文教材之比较

摘要:人民教育出版社和语文出版社为了配合新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新理念、新目标、新要求,各编写了义务教育初中段语文实验教材——《初中语文》。这两版教材不管是在教材编写的指导理念,还是在编写体例、文本选择上都存在着可比性。 关键词:人教版;语文版;指导理念;编写体例;文本选择

20xx年新课程实施以来,全国初中学生使用了新课程教材。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的初中阶段新课程教科书主要有3种,分别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语文出版社(语文版)、江苏教育出版社(苏教版)出版发行。本文将就人教版和语文版的初中语文教材的对比谈点看法。

一、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

2001 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出台,对教材和教学都提出了全新的目标、理念和要求。新课程实验教科书的编写,都以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理念为旨归。人教版和语文版的初中语文教材都适应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人教版教科书力图构建语文的综合实践体系,贯彻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精神,以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式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遵循语文教育规律,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力求富于开放性和弹性,给地方、学校和师生留下广阔的活动空间”。(《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

语文版教科书遵循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开放、有机统一、螺旋式上升的原则,以建构新的语文能力实践体系为宗旨,将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地融于教学内容的五个方面(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关注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将语文性质定位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并提出了语文课程的四个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人教版和语文版新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是在新课标的指导下确立的,因而有着明显的共同点。第一,以人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两版教科书都着眼于学生自学,全面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文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积累,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全球化的视野、创新能力、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第二,贴近生活,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两版教科书都贯彻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精神,目的是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以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有《在山的那边》《走一步,再走一步》《人生寓言》《山中访友》《紫藤萝瀑布》《风筝》《散步》《我的信念》等;同时它很注意选取科学、科普类作品。如,七年级上册 “ 科学 ” 单元,选有《化石吟》《看云识天气》《绿色蝈蝈》《月亮上的足迹》《山市》等。 第三,积极贯彻开放、创新的语文学习精神。这样富于开放性和弹性的教材可以引导教师、学生富于个性地解读教材,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创新性,让学生学语文、爱语文。

二、编写体例

翻看目录,结合内容考察这两版教材的编排体例。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语文课程教学目标。因此,在编写体例方面,为了体现遵循这三个维度的语文课程教学目标,人教版按照“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板块来组织单元。“单元、课文前的提示和课文后的‘研讨与练习’,也尽可能兼顾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然后从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两方面,激发阅读兴趣,指点阅读门径,提出阅读要求。”(顾振彪 21世纪初初中语文教材人教版的改革———人教版课标《语文》(7—9年级介绍)语文教学通讯,2004,7-8)在他们理解看来,世界包括自我、自然和社会,三者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世界。所以人教版教材以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板块为基础,分成若干单元进行编排,单元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比较六册安排就可以对人教

人教版与语文版初中语文教材之比较

课文内容为话题,开展写作和口语交际活动。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强调活动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将学生的语文学习置于社会生活和学生的生活这样的背景中,不但丰富多彩,而且生动活泼,淡化了文体的概念,每单元

以内容的相同或相近但体裁、写法、语言、风格各异的文章为依归,按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方面组织单元,既生动有趣又含义丰富,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使他们从中获得对生活的感悟与理解。综合性学习是与这套教材的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并列的一个项目。它突出表现为以下两个特性。一是与阅读单元相联系。以一个主题活动为统帅,使它们相互关联,相互影响,这是一个亮点。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阅读专题为四季,综合性学习设计为 “ 感受自然 ” ;第五单元阅读专题为亲情,综合性学习设计为 “ 我爱我家 ” 。写作与口语交际整合于综合学习之中。通过语文实践活动获取写作与口语交际的素材,学生可以不受题目、题材、体裁等的限制,毫不拘束地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事。由此,他们的个性特点、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就会得到训练和培养。另外,人教版将要求背诵的十首古诗词附在后边,还有三篇名著导读文章,另附有《硬笔书法》、《写好硬笔行楷字》。

而语文版教材对于单元的设计,仍坚持长期以来所盛行的文体组织单元的做法。每册都设七单元:五个单元现代文,两个单元文言文。单元内部安排了阅读、口语交际、写作、写字、综合性学习等五个模块。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目录: 第一单元

1、巴东三峡(刘大杰) 2、周庄水韵(赵丽宏)

3、*青海湖,梦幻般的湖(冯君莉) 4、*走进纽约(刘成章)

口语交际--摸拟旅游咨询 写作--写一篇游记 综合性学习--旅游资源调查

第二单元

5、北京喜获20xx年奥运会主办权(许基仁等)6、 别了,"不列颠尼亚"(周婷等)

7、*生命之舟(梁家新等) 8、*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谭士珍) 口语交际--当一回小记者 写字--写一则本地或本校消息 综合性学习--编一份手抄报 第三单元

9、纪念白求恩(毛泽东) 10、*谈语言(王力)

11、最苦与最乐(梁启超) 12、*懒惰的智慧(凯利)

口语交际--交流格言 写作--写一篇议论文

写字--行楷字的书写原则(一)

第四单元

13、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施耐庵) 14、范进中举(吴敬梓)

15、、*选举风波(秦文君) 16、*山米与白鹤(贝特西·贝尔斯) 口语交际--开一次头脑风暴会 写作--缩写小说

第五单元

17、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贾祖璋)

18、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巴里·齐默尔曼等)

19、*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20、*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杨振宁) 口语交际--"小院士"科普讲座 写作--说明事理 综合性学习--环保小课题研究

第六单元

21、小石潭记(柳宗元) 22、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23、*游恒山记(徐霞客) 24、*满井游记(袁宏道)

25、诗词五首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过故人庄(孟浩然) 游山西村(陆游) 渔家傲(塞下秋风景异)(范仲淹) 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苏轼)

口语交际--古诗漫谈 写作--写一篇读后感

写字--行楷字的书写原则(二)

第七单元

2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27、 曹刿论战《左传》

28、*干将莫邪(干宝) 29、*劳山道士(蒲松龄)

30、诗词五首

观刈麦(白居易) 赤壁(杜牧) 过零丁洋(文天祥)

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龚自珍)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口语交际--劝说 写作--改写《曹刿论战》

附录一 名著引读(三) 附录二 语法知识(二)

根据以上目录可以看出,每册教材一般安排30篇课文,现代文每单元4课,文言文每单元5课;同一单元内的课文,又有精读和略读之分,二者基本上是一比一。口语交际每册安排7次,写作每册安排7次,写字每册安排2次,综合性学习每册安排3次,其中2次社会实践性专题,1次探究性学习专题。这是我们对语文版教材最粗略的整体感知。

语文版教材阅读、口语交际、写作、写字、综合性学习等五个模块,各模块之间有机结合,互相渗透,最大限度地开掘教材的文本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每个单元前面有二三百字的单元说明,或介绍单元学习的内容,或提示学习的重点、学习方法。阅读由课文、注释、思考与练习、字词积累等组成。写作多结合单元阅读教学内容进行设计,注意写作和阅读之间的有机联系;口语交际设计注意结合单元学习内容、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热点”设置话题,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综合性学习设计注意联系单元学习要求,拓展学生视野,密切语文同生活的联系,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大致了解、掌握科研的一般规范,培养创新思维和探究兴趣。

由此可见,在教材内容编写上,虽然人教版教材比较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语文课程教学目标的确定和实施,但我个人认为语文版教材以阅读、口语交际、写作、写字、综合性学习等五个模块来编写教材更体现了新课标对语文性质的定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并且如果实施得好,我认为语文版初中教材更能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探究、提高,更容易实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三、文本选择

在课文的编选上,两版教材的共同点是都注重了“新”和“广”。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材编写建议”中强调“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选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所以,这两版教材 “新”就“新” “文质兼美,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在教材中新课文的比例大,不再是旧调重谈,新的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特别对广大从教多年的教师们的教学激情和兴趣,教师不再反复讲述着同样的内容,面对新的课文,进行新的解读、备课,教师投入了激情和热情,学生自然能感受到这份激情,学习起来自然更投入更用心。另外,这“新”还体现在它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适合当代学生的特点。这也许就是这两版教材“新”的妙处。而“广”主要体现在两版教材的课文选择上范围广:所选文本来自世界各地、古今中外,既有传统的名家名篇,又有充满现代气息的中外精品佳作。如语文版教科书,有体现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文言文:《论语》六则、《世说新语》二则、《期行》 《乘船》、《伤仲永》、《木兰诗》等;有饱含时代气息的文章:《犟龟》、《小溪流的歌》、《基因畅想》、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等;有中国名人名篇:《我爱这土地》、《乡愁》、《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等;有外国名家著作:《山米与白鹤》、《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樵夫,别砍那棵树》等。人教版教材也是如此,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大自然的语言》、《雷电颂》、《大雁归来》等,两版教材所选课文范围之广,如此可见一斑。教材中绝大部分篇目都是旧有教材所难以见到的,这样选编,既能看见编选者的独到眼光,也体现了语文课文选材的丰富性。其目的是为了使新教材能把富有文化内涵和充满时代生活气息这两方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一步体现《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语文性质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的定位。

通过上述对人教版和语文版的初中语文教材的对比,我们不难发现,这两套教材存在着相同和相异之处,各有侧重,各有千秋。人教版教材编写地更有方向性、系统性些,而语文版教材编写地更有板块性、更灵动些。然不管怎样,新教材的编写总是为“学生掌握科学的、高效的言语技能发挥定向作用。”(《语文教育展望》188页)更好地体现学生主体意识,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但是“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师的教学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充分抓住不同版本教材的特点,突显各自的优势,同时也要从全面培养学生素养的高度,综合各家之长。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年2月出版

2、《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 张中原 徐林祥主编,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xx年2月出版

3、《21世纪初初中语文教材人教版的改革———人教版课标《语文》(7—9年级介绍)》 顾振彪 语文教学通讯, 2004,7-8

 

第二篇: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及人教版教材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及人教版教材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

第一部分

二种常见叙事线索:物线、情线。

二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二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二种说明语言:平实、生动。

二种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 事物说明文。

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

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

二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 道理论据。

第二部分

三种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三种感情色彩:褒义、 贬义、 中性。

小说三要素: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情节(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 环境(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人物主要掌握通过适当的描写方法、角度刻画人物形象,反映人物思想性格的阅读技巧。 情节主要了解各部分的基本内容及理解、分析小说情节的方法、技巧。 开端 交代背景,铺垫下文。

例:《孔乙己》开端部分叙写咸亨酒店的格局和两种不同身份、地位的酒客(短衣帮、长衫主顾)来往的情景,交代了当时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社会背景,为下文孔乙己这一特殊的人物的出场作下铺垫。

发展 刻画人物,反映性格。

例:《孔乙己》发展部分叙写孔乙己第一次到咸亨酒店喝酒遭人耻笑的情景,通过刻画孔乙己的肖像、神态、动作、语言等,揭示其贫困潦倒、自欺欺人、迂腐可笑、死要面子、好逸恶劳的思想性格。

高潮 表现冲突,揭示主题。

例:《孔乙己》高潮部分叙写孔乙己最后一次到咸亨酒店喝酒遭人耻笑的情景,通过侧面反映丁举人的横行霸道、心横手辣和正面描写孔乙己的身残气微,表现其悲惨遭遇,从而深刻的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

结局 深化主题,留下思考。

例:《孔乙己》结局部分以“大约”、“确实”这样一组意味深长的词句,不仅为孔乙己的悲惨命运增添了悲剧意味,还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思考。

环境 主要理解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作用。

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渲染气氛、衬托情感、预示人物命运、揭示社会本质、推动情节发展。

例1:《孔乙己》高潮部分通过描写秋天悲凉的景象,渲染了凄凉的气氛,预示着孔乙己即将死亡的悲惨结局。

例2:《我的叔叔于勒》高潮和结局部分通过描写两处对比鲜明海上景象,分别衬托出人物欢快和失落、沮丧的心情。

例3:《在烈日和暴雨下》全文极力描写烈日、狂风暴雨,不仅步步亦趋地推动着情节发

展,还表现了拉车人牛马不如的悲惨命运,更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炎凉。

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交代故事背景,揭示社会本质,铺垫下文内容。

例:《孔乙己》开端部分通过描写咸亨酒店的格局和来往酒客的情形,交代了当时阶级对立、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为下文孔乙己这一特殊的人物的出场作下了铺垫。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 论据、 论证。

议论文结构三部分: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 解决问题(结论)。 三种说明顺序: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 逻辑顺序。

语言运用三原则:简明、 连贯、 得体。

记叙的三种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属于插叙一种)

第三部分

四种文学体裁:小说、 诗歌、 戏剧、 散文

句子的四种用途:陈述句、 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 发展、高潮、结局

第四部分

五种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

五种表达方式:记叙、 描写、 说明、抒情、议论。

引号的五种用法:①表引用 ②表讽刺或否定 ③表特定称谓 ④表强调或着重指出⑤特殊含义

破折号的五种用法:①表注释 ②表插说 ③表声音中断、延续 ④表话题转换 ⑤表意思递进

第五部分

六种逻辑顺序:①一般←→个别 ②现象←→本质 ③原因←→ 结果④概括←→具体 ⑤部分←→整体 ⑥主要←→次要

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六种人物的描写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神态描写。

六种病句类型:①成分残缺 ②搭配不当 ③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 ④前后矛盾 ⑤语序不当 ⑥误用 滥用虚词(介词)

省略号的六种用法:①表内容省略 ②表语言断续 ③表因抢白话未说完 ④表心情矛盾 ⑤表思维跳跃 ⑥表思索正在进行

第六部分

七种说明方法: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下定义、作引用。

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后补短语、的字短语、介宾短语。

第七部分

八种复句类型:①并列复句 ②转折复句 ③条件复句 ④递进复句 ⑤选择复句 ⑥因果复句 ⑦假设复句 ⑧承接复句

九种常用修辞方法:

①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

②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

③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

④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⑤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

⑥引用--增强语言说服力。

⑦设问--引起读者注意、思考。

⑧反问--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

⑨呼告---直接抒情,是情不自抑的表现,可以增强情感的感染力,引起读者的共鸣。 例:《土地的誓言》“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这是作者感情的激烈喷发,隐含其中的对家乡的热爱与思念鲜明而强烈,可以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 十种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烘托、伏笔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借景抒情、借物喻人。

象征通过某一特点的具体形象,表达某种人和某种社会现象的本质特点。

例:《白杨礼赞》

白杨树的伟岸、正直、朴质,不缺少温和而又坚强挺拔的内在风格不但“象征了北方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衬托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突出本体的主要特征。

例:《白杨礼赞》

开头描写白杨树的生长环境---西北高原的雄壮,衬托出白杨树傲然挺立的高大形象。 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鲜明的突出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

例:《海燕》

以海燕的高大形象与海鸭、海鸥、企鹅的卑怯形象作对比,突出海燕勇猛、敢于斗争的鲜明特征。

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真挚的思想感情。 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文章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淋漓尽致的描摹百草园声色趣俱全的景观和三味书屋枯燥乏味的生活场景,表现作者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和不满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的思想感情。

借物喻人描写事物,突出其特点,并以此设喻,表现作者高尚的思想情操。

例:《白杨礼赞》

以白杨树比喻北方军民,以白杨树正直、朴质、严肃、挺拔、力争上游的特点比喻北方军民为我国的解放事业而抗争、战斗的顽强精神。

先抑后扬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尔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更突出地强调事物的特征。

例:《白杨礼赞》

先说白杨树不是“好女子”,而后称颂其是“伟丈夫”,更突出的强调了白杨树的外在形象和内在神韵。

一、七年级(下)语文单元、课文总体目标

--------------------------------------------------------------------------------

第一单元

深入了解掌握复杂的记叙文(多种角度的叙述、多种手法的运用,叙述中穿插议论、抒

情等)。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回忆性散文)

学习本文事件对比中表达思想及景物、场景生动描写的手法;

2、《爸爸的花儿落了》(回忆性散文)

学习本文事件叙述中的插叙介绍及叙述中含情的手法;

3、《丑小鸭》(童话)

进一步理解童话的特点及故事的深刻含义,学习本文反衬对照的手法;

4、《诗两首》(哲理诗)

理解、体味诗中深刻的哲理及不同的表现手法;

5、《伤仲永》(文言文)

领悟文中表达的道理和启示,掌握文言字词:焉、于、彼、矣,了解和掌握意动用法。 个人同步教育方案:

第二单元

学习不同体裁文章的不同表达方法,重点了解小说的特点,引导孩子阅读小说。

6、《黄河颂》(诗歌)

结合抗战纪念,介绍此诗背景,理解黄河的象征意义,体会此诗豪迈壮阔的风格;

7、《最后一课》(小说)

了解小说特点以及人物形象分析的基本方法,引导、指导课外阅读小说名著;

8、《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议论性散文)

理解本文的含义和表达手法,体会思索艰难曲折中斗争前进的“趣味”,学习本文比喻、象征手法;

9、《土地的誓言》(抒情性散文)

领会理解“土地”的含义,体会本文中感情,欣赏、体味其语言的表达,学习仿造本文排比句式的运用(逻辑、气势、语言);

10、《木兰诗》(乐府诗) 背诵

分析女英雄木兰的形象特征,体味其民歌风味与文人诗结合的特点;了解排比、设问、对偶句式以及比喻与象征等手法。

个人同步教育方案:人教版初一下学期语文教案

第三单元

中外名人传记单元。学习名人身上体现的精神,学习人物传记不同的写法;选择片断表现人物不同侧面的横式结构和以人物发展成长为线索选取典型事例的纵式结构,要写出个性。

11、《邓稼先》

学习本文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格的写法,掌握本文的词语;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学习闻一多先生说、做统一以及踏实做事、实践为先的精神;学习本文围绕人物一点展开深化、夹叙夹议的写法,学习本文语言句式;

13、《音乐巨人贝多芬》

了解音乐艺术以及贝多芬的艺术精神;学习本文“以宾衬主”,以事件为线索、刻画人物外貌突出人物的写人手法;

14、《福楼拜的星期天》

学习本文以星期天福楼拜家中聚会为线索刻画四位着名作家群像的构思及抓住人物特征写出不同个性的手法;

15、《孙权劝学》

了解《资治通鉴》,掌握语气助词:耶、耳;

个人同步教育方案:

第四单元

了解什么是文化,了解中外主要的几种文化艺术样式(中国画、西洋画、戏剧、戏曲、音乐、舞蹈、书法等),增强文化艺术素养。学习本单元文章中不同的表达方法,调查当地的艺术样式(农民画、田歌等),写一篇文章介绍。

16、《社戏》(小说)

体会童真童趣,学习本文围绕“社戏”表现童年情趣和选材上的特点,重点写看戏前的铺垫和看戏后的归航;

17、《安塞腰鼓》(抒情散文)

体味中华民族在艰苦磨难中培育的直面坎坷苦难、乐观豪壮的精神;学习本文从各种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手法刻画事物,用形象写抽象声音的手法,体会本文豪壮激越的风格(气势、语言、句式);

18、《竹影》(艺术散文)

体会文中表达的艺术观点,了解、欣赏中国画重意的特点,收集关于画竹的诗文;与上文比较,体味阳刚、阴柔的不同风格;

19、《观舞记》(记叙文)

了解舞蹈艺术的特点,理解艺术无国界的道理;学习本文写动态舞姿的手法,比较、体味《安塞腰鼓》中描写声音手法;

20、《口技》(文言文)

了解古代口技艺术,学习本文正面摹写与侧面烘托的手法和通过记事写声音的特点,掌握文言文中的时间词:者、但、其、虽;

单元综合性练习:1.介绍或收集不同艺术样式的资料;2.了解中国戏曲(写意性、程式性、抒情性的特点);3.介绍京剧知识(角色、流派、唱腔、脸谱等),欣赏京剧唱腔;介绍当地艺术样式。

个人同步教育方案:

第五单元

激发孩子科学探险的兴趣,培养孩子不怕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继续学习记叙文中不同的叙述方法,介绍不同的阅读方法,指导孩子快速阅读和仔细阅读相结合的阅读方法。

21、《伟大的悲剧》(记叙文)

了解胜利与失败的真正含义,正确对待人生中的奋斗、成功与失败,体会文章选材角度及效果(从失败中体现英勇精神的悲剧美),掌握本文词语;

22、《荒岛余生》(记叙文)

理解身处绝境而奋斗求生的精神,培养生存意识、热爱生活,学习本文第一人称的叙事方法;

23、《登上地球之颠》(记叙文)

学习登山队员不怕艰险,勇于攀登的精神,学习本文介绍事件中突出重点(登主峰)的记叙手法;

24、《真正的英雄》(讲演稿)

理解人类在科学探索中艰巨险阻,培养勇于探索、不屈不挠的精神,掌握讲演稿的特点(针对性、鼓动性、艺术性),理解文章中的警句;

25、《短文两篇》(文言文)

文言文中的句子成分省略,文中的字词重点:孰、汝;

个人同步教育方案:

第六单元

热爱自然、珍惜动物,培养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识;掌握叙述与说明的不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26、《珍珠鸟》(记叙文)

围绕鸟,写人与鸟的关系变化,融合情感;

27、《羚羊飞渡》(记叙文)

谴责滥捕滥杀动物的行为,了解动物保护法律,珍爱动物;学习本文动物人性化的表达(融入强烈情感)方法;

28、《华南虎》(诗)

体味诗中“虎”中含义(表层—深层)及诗人的情感,“虎”的文化意义;

29、《马》(说明文)

学习本文比较、拟人的说明方法,掌握本文词语;

30、《狼》

理解本文的含义(联系《聊斋志异》小说的总体特点),掌握本文中的文言字词。 个人同步教育方案:

二、八年级(上)语文单元,课文总体目标

------------------------------------------------------------

概述:

初二承上启下,继续积累语文知识和词语,培养孩子的阅读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提高写作表达技巧,培养文体感。重点是学好复杂的记叙文和说明文,同时也加强了文言文的教学,为初三的议论文教学及总复习打下基础。

第一单元

正确认识人类产生后战争的历史实质,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战争,谴责非正义战争,支持反侵略。深入学习虚实叙事性作品,掌握根据不同内容选择不同文体和表达方法的构思原则,认识叙事类中新闻、小说的文体。

1、《新闻二则》(新闻)

了解回顾历史,认识新闻体裁的特点、语言要求,学习概括叙述、背景叙述、细节(典型)叙述等不同叙述,根据新闻的写作要求,分析报刊新闻;

2《芦花荡》(小说)

了解孙犁小说的总体特点,从小说三要素出发分析本文的思想内容、人物、艺术;

3、《蜡烛》(小说)

回顾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历史,继续掌握小说的特点,分析本文中两个人物(陪衬与重点关系);

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罢特勒上尉的信》(书信)

了解、谴责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与罪恶,理解雨果的人道主义精神,读懂文中含义(特别是讽刺句子);5、《亲爱的爸爸妈妈》(记叙性散文)

正确对待历史(联系对日),学习本文历史、现实交叉互现的叙述方法,通过想象展现历史、启示现实,表达作者的思想观点。

第二单元

本文是培养爱心的单元,培养孩子体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情感,培养孩子的体谅人、同情人、关爱人的感情,特别是关注关爱普通人、弱势群体。学习观察生活,挖掘普通人身上的写作材料,进一步学习记叙文中多种手法的运用,使记叙文向艺术性发展。

6、《阿长与〈山海经〉》(记叙性散文)

观察、体味普通人身上的人情,重视亲情、友情,学会关爱人,学习本文从平凡小事中挖掘人物个性、刻画人物和“欲扬先抑”的手法;

7、《背影》(记叙性散文)

体会感受父母亲之爱,学习本文围绕中心事物逐层深入,叙述白描中饱含感情的手法;

8、《台阶》(小说)

体会、理解父母亲养家的艰辛及对子女的爱心,学习从平凡普通生活中寻找题材,围绕中心事件,通过“我”的眼光塑造中心人物的手法,与《背影》比较不同;

9、《老王》(记叙性散文)

观察、感受普通人身上的美德和善良,学习本文从常见小事中观察、提炼题材及白描叙述中含情的手法;

10、《信客》(记叙性散文)

观察、学习普通人身上的美德,培养诚信为中心的个人品质,掌握本文词语,分析本文两个人物及作者的构思与表达。

综合性练习:引导孩子关爱身边的普通人,观察、调查他们生活,挖掘他们身上的“美”,并写好观察笔记,作为写作素材;重点是记叙文与记叙性散文了解与写作。

第三单元

说明文单元(建筑、园林)。从美学的观点出发,在学习课文同时了解我国的建筑工艺文化,了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学习建筑、园林工艺等可感事物的说明方法(构思、层次、手法、语言等) 。

11、《中国石拱桥》

了解中国造桥历史和技术,了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学习本文抓住事物特点,按照一定次序说明的顺序和由总到分到总的结构特点;

12、《桥之美》

理解和学会从“美”的角度去观赏事物,学习本文紧扣桥“绘画形式美”特点,举例说明的手法(与前文介绍事物本身不同,本文着重从艺术美角度谈);

13、《苏州园林》

了解苏州园林幽深小巧的南方园林美学特色,学习本文抓住“一幅完美的图画”逐层说明的次序,由总到分的结构和打比方,作比较等多种说明方法;

14、《故宫博物院》

了解故宫园林宏大壮丽的北方园林美学特色,学习本文按照建筑物本身结构次序,突出重点说明的手法;

15、《说屏》

学习本文围绕说明对象从各个不同角度介绍,穿插趣味性的诗文知识的手法。

第四单元

通过科学事理说明文学习,引导孩子崇尚科学的思想,培养孩子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方法、求真创新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科学思想方法;学习抽象事理的说明方法。

16、《大自然的语言》

了解物候学,观察关注大自然的现象,学习本文按照说明对象一定逻辑逐层说明的结构和运用丰富语言和多种说明的方法;

17、《奇妙的克隆》

了解克隆技术并正确对待克隆技术,培养科学兴趣;学习本文围绕说明对象,采用多种方法(多种举例、下定义等),使深奥的科技知识变得生动浅显的方法;

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培养大胆设想与严密考证相结合的科学方法,探索科学奥秘;学习本文运用不同材料,从不同角度解释科学现象的方法和写作手法;

19、《生物入侵者》

了解最新的科技知识,关注最新的科技成果,学习本文从现象到本质、逐层深入的说明构思和多种说明方法;

20、《你一定会听见》

学习本文运用大量具体例子说明抽象事物的方法,学习本文第二人称及形象生动的说明语言。

第五单元

学习、了解、关注、热爱中国古代文化,熟悉古代名篇佳文,增强自己的文化知识底蕴。掌握常用的文言虚、实词和句式(作些归纳,并经常复习),学习和掌握阅读、分析、评价古代文言文的能力。

21、《桃花源记》(记叙文)

了解作者和本文的有关背景及意义,掌握本文按顺序记述的构思和古今词义相异的词语,了解句子成分在文中的省略;

22、《短文两篇》

学习古人淡泊名利,保持高洁品格的高雅志趣;了解“铭”、“说”两种文体,理解文章的含义;掌握文中字词,背诵;

23、《核舟记》(说明文)

了解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了解作者身世;学习本文仔细观察、选择好事物角度和说明次序的方法;

24、《大道之行也》(议论文)

了解《礼记》一书,评析“大同”理想(与《桃花源》比较);掌握本文字词;

25、《杜甫诗三首》

了解、学习杜甫的忧国忧民精神和“诗史”的含义(要求背诵);理解三诗的内容和表现艺术,联系第一单元分析杜甫的“战争观”。

第六单元

体会古人从大自然中领略、感受到的人文熏陶和审美观感,引导培养孩子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从审美和认知两个角度提高孩子对古代美文佳篇的阅读、感知、赏析、体味和领悟能力,掌握重点字词和基本句式,背诵美篇佳句。

26、《三峡》(写景散文)

了解和体会三峡山水自然之美,学习本文从不同角度,抓住四季特点刻画景物的手法;背诵默写其中佳句;

27、《短文两篇》(笔记体小品)

领略文中的美妙境界,体会作者的志趣,学习对偶佳句,要求此篇背诵默写;

28、《观潮》(笔记体记叙文)

学习本文的场景描写手法,掌握文中的文言时间词及其他字词;

29、《湖心亭看雪》(笔记体小品)

体会其中文人的雅趣(明亡特定环境下的回忆),学习本文抓住特点、简练成趣以及叙事、绘景、写情相结合的手法;

30、《诗四首》

体会诗中的情趣美色,领略不同的表现手法,要求此篇背诵默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