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欲与文明读后感

《爱欲与文明》读书笔记

社工092 戴慧敏 10091002

马尔库塞的《爱欲与文明》是一部极具开创性并且特色鲜明的书,他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方法作为理论基础,却从中另辟蹊径,从个体性的、保守性的弗洛伊德理论中挖掘出了政治的、批判的内涵,并与马克思学说的一些概念、范畴相结合,从而将其创造性地转化成一种关于人类解放的批判理论,拉开了精神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帷幕。

在此书中,马尔库塞把弗洛伊德的爱欲本质论同马克思的人类解放论相结合,提出了一种爱欲解放论。这其实是一种人性解放论,他试图将精神分析学说应用于革命的批判,使爱欲与文明的冲突同社会矛盾相结合,以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不幸的根源,用弗洛伊德的本能压抑论补充马克思的政治压迫经济剥削的分析,将性本能解放同马克思的废除异化劳动,建立新型的自由平等生产者联合等关于人的解放的思想结合在一起,以构建自己的弗洛伊德式马克思主义人类学理论体系,并指导社会变革的愿望。

他将人的心理结构分为“无意识”和“意识”两部分,而“意识”是后天形成的,受“现实原则”支配,“无意识”是与生俱来的,受“快乐原则”支配,所以“无意识”比“意识”更能体现人的本质,而性行为是生物繁衍生息的必经行为,它作为自然界赋予生物的本能被赋予了较高层次的解释。当人作为一个生物而言,对性行为的渴望就称之为性欲,许多时候人们为寻求一时的快乐不分对象和结果,希望通过性行为来实现身体上的满足,这是人与生俱来的即“无意识”心理,它不存在思想意识层面上的爱或恨,只为了满足自身的愉悦,人们此时的行为不存在思想约束的,这样更能体现人作为一种生物的本质。而当人作为一个社会的组成部分而言,他对性行为的渴望就应该被称为爱欲,为组成社会中的家庭,人们有意识的去寻找适合自己的伴侣,并通过性行为表达自己的爱意,在这里对性行为的渴望是有特定对象的,思想意识引导人们渴望互相之间的亲密接触,只有唯一的彼此才能满足自己在肉体上的需求,而现实的伦理道德作为约束社会人的工具,将爱欲固定在一定范围内,当人们对固定的对象不存在情感上的渴求时,爱欲便会有所缺失,现实的社会工具反而会约束人性的解放。

爱欲的升华,有两层意义。狭义的“升华”,是在性心理完全的禁忌和彻底的开放之中,开辟一个和谐、纯洁、高雅的境界,用弗洛伊德的话说,是“在尽情享受的生活与绝对的禁欲苦行之间,采取某种适中的立场”。 广义的“升华”,则是将爱欲冲动导向有益人类文明的创造性活动,也就是“将性的能源移开性对象,投入更高级的文化活动。”

人们如若渴望冲破这种人性的枷锁,爱欲的解放就是一种最为直接最为有效的方法,不仅是性行为还有艺术和劳动,爱欲解放论包含对性的需求、对梦想的追求以及对自我实现的渴求,人们要感性的看待事物,以此来发泄主观意识上的所思所想,那些唯理论的专制制度导致人们思想上的贫瘠和荒芜,马尔库塞教导人们正视感性思想,不应该为自身的真情流露而感到羞耻,人类社会需要这种赤裸裸的真实的爱欲,当热情的灵魂超脱理性束缚的时候,社会文明就会以一种中立的立场存在,文化也会因此焕发出一种新的光彩。马尔库塞的爱欲解放论是一种绝对主观的思想,他所渴望的是一种绝对自由的乌托邦社会,这种社会因为经济政治的存在是无法实现的,但站在文化的立场上爱欲解放论又为艺术实践者们建造了一方实现自我价值的灵魂土地。

在现阶段,文明的发展为消除压抑创造了条件:科技的发展可以把一切不悦的工作降低到最低限度,甚至予以取消;物质资料的丰富可以消除匮乏的威胁。文明不必抑制人的本能,而应当允许这些本能履行自己的功能,使人尽可能获得最大的快乐和满足,这就是说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的冲突消除了,因而爱欲的基本压抑也就没有存在的理由了。然而人们面对的事实是,在现代发达工业社会里,人类的爱欲所受的压抑不仅没有消失和减轻,反而更加严重起来。既然如此,消除这种爱欲压抑,彻底解放爱欲,就不会颠覆文明本身,而只会推翻现行社会的统治秩序。

 

第二篇:关于马尔库塞的《爱欲与文明》中的人与自然观的感想

关于马尔库塞的《爱欲与文明》中的人与自然观的感想

《爱欲与文明》是马尔库塞思想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此以前,马尔库塞一直致力于提出一种黑格尔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但进入 20世纪50年代以后,以《爱欲与文明》为标志,他开始用弗洛伊德理论补充马克思的思想,试图提出一种批判的文明理论。在《爱欲与文明》中,马尔库塞从弗洛伊德的现实原则下的压抑性理论出发,针对弗洛伊德提出的文明与爱欲的不可调和性,提出了人类文明应建立在非压抑性秩序的可能性。他认为,爱欲的解放不仅不会阻碍文明的进展,还有可能解决在现实原则的压抑性秩序下许多无法避免的潜在危机——其中就有关于人与自然的危机。

一、原始本能下人与自然冲突的起源

马尔库塞将人与自然的冲突起源,归结于为了满足不被限制的性欲而引起无疑是不当的,马尔库塞的这一理论观点,虽然来源于弗洛伊德的性欲论。但是,从人类自身的发展看,人类原始本能中的这种性欲的满足表面上是一种动物性的内驱力;但从本质上而言,更是一种从自身的快乐出发却不顾及周围环境及其人类整体发展的“私欲”因此,从这个角度去理解马尔库塞的人与自然观是很有启发性的

二、压抑性的社会秩序下人与自然的潜在危机

弗洛伊德“把性欲看作是一种本质上与文明相抵触的破坏力量”。马尔库塞将这种压抑称之为基本压抑,“而这种基本压抑乃是人从原始人向现代人发展的标志”。即基本压抑从理性上摆脱了非理性本能的放纵,从而保护了自我的生存,因为此时,必要的压抑使自然的缺乏与贫困不能再对人类产生控制,而且基本压抑“不是减少而是增加了满足,因为?吞没?自然,打破自然的强制,正是人类所特有的快乐原则的形式”。那么,在这种压抑性社会秩序下,人与自然之间的冲突就可以不存在了吗?马尔库塞结合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理论及其辩证法,遵循弗洛伊德所谓的文明辩证法,对它们加以改造,然后指出:在压抑性的社会秩序下,人与自然存在着潜在的危机。

三、非压抑性的社会秩序下人与自然的统一

弗洛伊德的文明理论一再指出,死亡本能的“派生物”与爱欲的各种“神经症的反常表现”是一股破坏,即存文化的逆流。但是,马尔库塞认为,它们恰恰破坏的是压抑,“它们的目的不只是反对现实原则,实行虚无,而且要超越现实原则,达到另外一种存在”。自亚里士多德以来,传统西方哲学的基本发展,也就是理性的发展,逻各斯作为存在的本质,与从属于快乐原则的技能和态度处于对抗之中,也就是说:“当哲学把逻各斯看作存在的本质时,这种逻各斯就已是统治的逻各斯了,已经是人与自然必须服从的理性,这种逻各斯不仅发号施令,为所欲为,而且确定方向”。所以,在压抑的文明下,对人与自然的各种斗争、征服活动都是无法避免的。

总而言之,如果说在分析人与自然的潜在危机时,马尔库塞还算是吸取了马克思主义的一些理论的话,但到这里,其理论核心的弗洛伊德主义已昭然若揭。他仅从心理学分析的角度去窥视人类社会、自然及其整个世界,从而将人与自然的统一纳入到性欲的扩展和爱欲的解放中。虽然,马尔库塞在揭示人与自然的潜在危机时,还尚存一丝合理因素,但在解决这些危机的途径上,他是毫无可取之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