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尔库塞的《爱欲与文明》中的人与自然观的感想

关于马尔库塞的《爱欲与文明》中的人与自然观的感想

《爱欲与文明》是马尔库塞思想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此以前,马尔库塞一直致力于提出一种黑格尔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但进入 20世纪50年代以后,以《爱欲与文明》为标志,他开始用弗洛伊德理论补充马克思的思想,试图提出一种批判的文明理论。在《爱欲与文明》中,马尔库塞从弗洛伊德的现实原则下的压抑性理论出发,针对弗洛伊德提出的文明与爱欲的不可调和性,提出了人类文明应建立在非压抑性秩序的可能性。他认为,爱欲的解放不仅不会阻碍文明的进展,还有可能解决在现实原则的压抑性秩序下许多无法避免的潜在危机——其中就有关于人与自然的危机。

一、原始本能下人与自然冲突的起源

马尔库塞将人与自然的冲突起源,归结于为了满足不被限制的性欲而引起无疑是不当的,马尔库塞的这一理论观点,虽然来源于弗洛伊德的性欲论。但是,从人类自身的发展看,人类原始本能中的这种性欲的满足表面上是一种动物性的内驱力;但从本质上而言,更是一种从自身的快乐出发却不顾及周围环境及其人类整体发展的“私欲”因此,从这个角度去理解马尔库塞的人与自然观是很有启发性的

二、压抑性的社会秩序下人与自然的潜在危机

弗洛伊德“把性欲看作是一种本质上与文明相抵触的破坏力量”。马尔库塞将这种压抑称之为基本压抑,“而这种基本压抑乃是人从原始人向现代人发展的标志”。即基本压抑从理性上摆脱了非理性本能的放纵,从而保护了自我的生存,因为此时,必要的压抑使自然的缺乏与贫困不能再对人类产生控制,而且基本压抑“不是减少而是增加了满足,因为?吞没?自然,打破自然的强制,正是人类所特有的快乐原则的形式”。那么,在这种压抑性社会秩序下,人与自然之间的冲突就可以不存在了吗?马尔库塞结合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理论及其辩证法,遵循弗洛伊德所谓的文明辩证法,对它们加以改造,然后指出:在压抑性的社会秩序下,人与自然存在着潜在的危机。

三、非压抑性的社会秩序下人与自然的统一

弗洛伊德的文明理论一再指出,死亡本能的“派生物”与爱欲的各种“神经症的反常表现”是一股破坏,即存文化的逆流。但是,马尔库塞认为,它们恰恰破坏的是压抑,“它们的目的不只是反对现实原则,实行虚无,而且要超越现实原则,达到另外一种存在”。自亚里士多德以来,传统西方哲学的基本发展,也就是理性的发展,逻各斯作为存在的本质,与从属于快乐原则的技能和态度处于对抗之中,也就是说:“当哲学把逻各斯看作存在的本质时,这种逻各斯就已是统治的逻各斯了,已经是人与自然必须服从的理性,这种逻各斯不仅发号施令,为所欲为,而且确定方向”。所以,在压抑的文明下,对人与自然的各种斗争、征服活动都是无法避免的。

总而言之,如果说在分析人与自然的潜在危机时,马尔库塞还算是吸取了马克思主义的一些理论的话,但到这里,其理论核心的弗洛伊德主义已昭然若揭。他仅从心理学分析的角度去窥视人类社会、自然及其整个世界,从而将人与自然的统一纳入到性欲的扩展和爱欲的解放中。虽然,马尔库塞在揭示人与自然的潜在危机时,还尚存一丝合理因素,但在解决这些危机的途径上,他是毫无可取之处了。

 

第二篇:“欲”观后感

反腐警示片“欲”观后感

20xx年2月12日公司组织党员观看了反腐警示片“欲”,片中主要介绍了天津宝坻区原马家店镇党委书记李传继违法乱纪的案件,李传继在担任党委书记期间违法乱纪,利欲熏心,贪欲、享乐欲、控制欲、占有欲完全控制了他的内心和思想,严重违背了一名共 产 党员的职责,辜负了党对他的栽培及人民对他的信任。

作为一名共 产 党员,此片令人警省,发人深思,我个人感触很深,越发觉得应该严格要求自己,摈弃杂念,做到正大光明。在工作中要时刻谨记党的教诲以及公司赋予的责任。面对享乐欲要时刻保持一颗平常心;面对贪欲要保持一颗害怕心;面对占有欲要保持一颗感恩心;面对控制欲要保持一颗责任心。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加强学习,警示常怀于心,并接受公司广大员工的监督,堂堂正正做人,认认真真做事,对得起党的教育,对得起公司的培养,对得起群众的信任。

最后用一首诗表达我的观后感:

“欲”

怀感恩于心中;拒利诱之千里;

弃祸欲于身外;揽淡泊于胸怀;

戒弊病于萌芽;置警省于脑中;

待枷锁悬于身;叹自由之不及;

油田作业支持公司:单军锋

2014/2/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