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读后感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读《我们仨》小记

22120232 历史师范 钱敏

或许应该感谢老师布置了这么一份暑假作业,否则,也许真的会与这么一本好书失之交臂。

说实话,这本早就躺在了当当的购物车里,却到今天才到手,才翻开第一页,才真正定下心去读,是因为我对杨绛先生的了解绝大部分仍止于钱钟书先生,而对于钱老先生的了解绝大部分仅限于《围城》,出于一种对大家的敬畏,我迟疑不已。可就在翻到目录的一瞬间,我知道这次它给我的感触将不同以往。

第一部:我们俩老了。

第二部:我们仨失散了。

第三部: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一个先后痛失爱女和爱人的老人,在其最后的年月中孤单前行,并终于将这个温馨又历经挫折的家庭用朴实的文字展现在我们面前。 书中的前两部分,写的是“梦”。

这第一个梦里,“我”梦见钟书自顾撇我而去。于是醒来时便向他埋怨,钟书只是说,那是老人的梦,他也常做。于是钟书似乎记着“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个长达万里的梦。

这第二个“梦”里,便是“我” 最艰难最痛苦又长达万里的时光。奔波于双双病重的丈夫和女儿之间,“我”惶恐地走在人生的驿道上。爱女的先行一步已是对人生的重大打击,而爱侣的日渐衰弱更加让人心绪难平。“我曾做过一个小梦,怪他一声不响地忽然走了。他现在故

意慢慢儿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这我愿意。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到一面。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的愈远,愈怕从此不见。”人果然是一种矛盾体,短暂相聚却又意味着长久分离,到底是快刀斩乱麻还是抽丝剥茧般依依不舍,对于每一个作此抉择的人怕是都是一样的万般痛苦,书中满含割舍不断的亲情、爱情让每一位读者都深陷其中,感慨不已。

看到第三部分,,作者的笔触渐渐集中到这个小家庭“我们仨”的幸福时光。艰难困苦也罢,稳定安逸也好,生活中总是不乏快乐与满足,从英国到法国,从上海到北京,路途漫漫,但有了家便有了一切。志趣相投的夫妻俩,乖巧可爱的女儿,他们好像总是可以在平淡的生活中找出趣来,比如饭后遛弯儿是“探险”,而彼此分享所见所闻又称“石子”,看到这些精彩的生活细节,我总是忍俊不禁。他们一个人要扮演多个角色,爸爸在学术上是老师是巨人,在生活中却和女儿是兄弟甚至只是弟弟。妈妈总要把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把毛巾折得有棱有角,可还是会半夜怕鬼怕得要死,只有女儿在才敢走夜路。 多温暖的小家庭,多温馨的“我们仨”。

他们不求名份不求富贵,他们拥有最温馨的家庭生活也忍受过最艰难的社会压力,在学术上苦心钻研,享受生活中乐趣,就是这样,走过了普通却又不平凡的六十多年。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失去了“家”,屋子也仅仅是客栈,是暂时的栖身之地。

书中字句平淡,细细品味,却是满满的美好,作者穿梭在梦境、回忆与现实之中,让人不忍打断,我想,杨绛先生“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的心情,也许需要用很久的时间和深厚的阅历才能够领悟。

杨绛先生在文末说,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文章至此,在淡淡的哀婉语调之中却又透露出希望,不执念,认真生活,这亦不失为一种作者给予读者的财富。

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境遇,但“家”永远是温暖的代名词,把握当下,珍惜眼前,爱自己,爱自己的家人。

 

第二篇:《我们仨》读后感(集)

“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是这本书的题记。刚刚看到这句话时就对这本书充满了好奇。

泛黄的封面起了毛边,更是给人带来一种历史的凝重感,但同时,也带来了雅致、自然之风韵。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不妨抽出些时间,看看这一本需要慢慢咀嚼的书。 从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中,我们仿佛从今天返回了昨天,看看那过去的人,听听那过去的事。一家人相守、相助、相聚、相失,就这样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书中最后又说:“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 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路在何方,家在何处?愿杨绛生在这寻寻觅觅中永远怀着我们仨这份曾经的幸福。

读了扬降的《我们仨》,从作者 行云流水般文字里,真切感受到她和钱锺书以及他们的女儿阿媛一家三口的至情至爱。其情之真,其爱之切让我对家的含义,对爱的责任有了更深的了解。

在自己饿肚子的时候,会想到妈妈可口的饭菜;在生病的时候,会想到家里面温暖的“关怀”;在生气的时候回想起爸爸常在耳边说开心生活,活在当下;在不想再坚持下去的时候,回想起爸妈任劳任怨的表情……现在只要想起爸妈为了我读书那么的辛苦,而自己总是不会体谅爸妈的苦衷,而仍性妄为,我的眼泪就会情不自禁。这种爱,真的应该满足,我真的很幸福!

家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生活上的满足、物质上的需求,它更能给予我们心灵的慰藉。当我们身心疲惫的时候,家里有一盏期待的灯火;当我们远行时候,家里有一份长长的牵挂。无论离家多远,我们回首遥望的是它,期待回归的也是它。家是我们永远的驿站,是依托情感永恒的家园。这个安全、平和、宁静、温馨、温暖的港湾,需要我们用心去营造。

家在哪里?家不过是旅程中一个个驿站,旅途的起点和终点。家在哪里?其实世上本没有家;亲情是砖,是瓦,于是便在心里砌出一个家;坚强是房梁,是支柱,于是便在飘摇的风雨中撑起永不塌陷的家。

在路上,我们不会再迷茫。心在哪里,家,就在哪里。

我现在拥有着一家四口的小家庭,家中有爸爸妈妈姐姐和我,虽然我和姐姐都在异乡,但每次电话中父母对我的关心对我的爱,我们都是能用心体会到的。感觉家永远是那么的温暖!!有一个和谐的家,生活才会更有意义;有一个和谐的家,工作事业才会更成功!有了家的呵护,才更能满怀信心地实现自己的理想---------

我想家并不是只是固定的名词,它是存在每个人的心中的城堡,只要你能随时的想到爸妈,那他就随时地存在你的心中。而我的家业随时存在于我的心中,总之,我总结我的家是:温馨、和睦、团结、无形的财富

然而本书最让我思考的还是下面这几段文字:其中有伤感,有迷茫,更有追寻 … -- 三里河寓所,曾是我的家,因为有我们仨,我们仨失散了,家就没有了。剩下我一个,又是老人,就好比日暮途穷的羁旅旅倦客,顾望徘徊,能不感叹“人生如梦,如梦幻泡影”? -- 一九九七早春阿媛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锺书去世,我们仨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 -- 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做“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是啊,家在哪里,每个人最终的归途又是哪里?父母究竟不能伴你一生,夫妻也总有一个要先走的,更有白发人送黑发人之大悲。

世间万物,沧海桑田,终有一天你会赤条条来,赤条条去。没有一个亲人,没有一个挚友能陪你走。人有灵魂吗?死后有天堂吗?对于宗教,我没有更深的探究,但我读过《圣经》,《古兰经》,也对佛教有粗浅的认识。对神始终怀有一种敬畏的心情,相信万物乃神创造。我想有信仰的人毕竟是有福的,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最终的归宿。孤独和死亡都是回家的路。 不知道在上帝眼中我们是不是一群迷途的羔羊,希望他能象爱他的信徒一样爱他的每一个孩子,救赎每一个迷惑的灵魂,用他普爱众生的手牵引我们走向心灵的归途 …

不同于现在那些所谓明星们张扬到极至,在这本书中所读到的,绝对是真情实感的流露。“百宜一好是天然”,清新的文字方能容下隽永的回味。于是便在这洋洋洒洒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一代文学巨匠的平凡生活,在普通中孕育着伟大,在平淡中包含着世间百态。 它不仅仅是一本回忆录,更可以说是一本充满着人间一幕幕悲欢离合的剧本。角色都是如此鲜活,即使化作了文字还是如此活灵活现,仿佛就发生在身边似的;我们便好如从窗户纸的孔隙中,悄悄窥视着一户书香门第内,一天天发生的不同故事。即使主角中已有人遽归道山,尽管这故事并不惊心动魄,我们只是在这生活的平凡记录中感知一切,那些我们不可能经历的故事。

我们都会有这样一段段故事,它们不过是埋没在浩瀚历史中了;我们都会遇到这样一群群人,他们已经消失在人海中了。没有必要刻意寻找,再仔细地寻找也不会找到。它们和他

们,或许已经化作尘埃消逝;它们和他们,或许仍在继续着那个没有终点的故事;它们和他们,就在往往复复的周转中,渐渐飘散。

书中没有让人悲痛欲绝的词句,没有让人撕心裂肺的呼喊,然而处处洋溢着思念,对丈夫、对女儿的思念。如今,我们仨只剩下杨绛女士形影孤零,阴阳相隔,但是活在回忆中,也是如此地甜美。那种经过岁月沧桑的洗礼,一种大爱无言,荣辱不惊的情怀也许是支撑着杨绛先生的精神力量吧。

几十年的风雨路程,他们相濡以沫,特别是钱瑗先去后,对于杨绛女士这样不喑厨事,专做学问的人来说,他们的生活起居更是简单、不容易了。所有经历过的悲欢离合,大起大落,在作者眼里是一种淡定自然,如鱼在水,冷暖自知了。在读者那里却常常禁不住感慨万千、长叹不已……

记住一切你曾经拥有的,珍惜一切你所拥有的,寄希望于你即将拥有的——“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以免当我生命终结,我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 “向死而生”,不错。这本书中充满的不过是生活的片断,对人的思念。然而你可曾在其中听到过一滴怀念的泪水?坚强,在坚强中得到了磨练;希望,因希望世界被赋予以色彩;哲人其萎,所谓增哀思者,乃是为了明天更好地活着、活着,坚强、充满希望地活着。“只有在梦想中,人才能真正自由,从来如此,并将永远如此”?一切终究会改变;改变的代价是高昂的,然而我们必须付出以执著。前人植树后人乘凉,当我们将真心付出,我们的后代必会受益。相比之下,死又算得了什么?在爱因斯坦眼中,不过是不能听莫扎特罢了。成败何足道,看破烟云,就让那一份温情伴随我们走向路途的终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