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

邂逅

——《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 我相信,有些好书,我们看完了之后,会希望作者是我们非常亲近的朋友,于是我们就可以打个电话去和他们探讨。

邂逅《麦田里的守望者》,可以说得上是我的荣幸。我看见这个充满田园气息的名字时,眼前总会浮现出大片大片金黄色的麦苗,随风像波浪似的翻滚着。

第一次看这本书,我还刚读初中,并不喜欢主人公霍尔顿,也许,是不喜欢他满口粗话的样子。这个17岁的少年,厌恶身边的一切,父母和老师教导他好好读书,却只是希望他长大挣钱,“好买辆混账凯迪拉克”。身边的同学在他看来也只是一个个伪君子,聚在一起谈论着书、戏剧和电影,互相攀比。于是,他拿着包,逃出了学校。

不过慢慢的,我开始喜欢上了霍尔顿,估计是打交道的人多了罢。对于功利主义、人人带着面具生活着一类的语句,都有了更近的认识。当霍尔顿在电话亭边哭泣的时候,我发觉他并不那么讨厌,他只是反对虚伪的理想主义者,却找不到人倾听。他早就厌倦了这个充满虚伪空气的地方,可是要到哪里去,他也不知道。

回想我自己,有时也不免会想去到偏僻的小镇,不见了追名逐利和勾心斗角,每天都是那么悠闲,虽然我也明白,这一切并不是轻易可以得到的。不过我知道只要努力,就能学到一些重要的知识,日后实现自己的理想。记得霍尔顿最敬重的老师说过一句话:一个不成熟的人的标志是为了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而成熟的人则会选择卑贱地活着。我想,或许有一天,世界上的守望者们都会找到一种能与现实相处,而又不妥协于现实的办法,生存下去。记得书的最后,霍尔顿看着自己的妹妹骑上旋转木马,暗示着一切事物都是不会停留的,但也让更我决心守住心底的一份纯真,不去成为假模假式的拜金者。

高高的草垛,长长的麦子,和那随风飘扬的金色,我在这里邂逅了一段重要的经历,看着远方缓缓走来一个狭长的人影——他叫霍尔顿。我明白了要做一个坚硬背对悬崖的人,要做一个柔软守望麦田的人。即使我掉进了物质世界的悬崖,我也依旧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

朱嘉盛

 

第二篇:《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800字

“不管怎样,我老是在想象,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我的职务就是在那里守望??我只想当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霍尔顿

读完了《麦田里的守望者》一书,一个少年形象出现在我的脑海中——他是大人们眼中的坏孩子,因为他所作的、所想的一切都“不像话”,他的成绩也是那样的糟糕,几乎没有人喜欢他??他就是全书的主人公——霍尔顿。

他的讨厌周围肮脏的世界——他讨厌伪君子,讨厌周围的虚假的人,却又不得不跟他们交往;他讨厌电影,却不得不在无所事事的时候去那里消磨时间??霍尔顿没有真正好的朋友,只有肮脏的“阿克莱”、表里不一的斯特拉德莱塔等室友,但他又不得不跟他们交往,他厌恶他们,却又无奈,他无法改变现状。他不想和他们同流合污,成绩自然会很差。他看不惯周围的世道,所以他苦闷、踌躇、彷徨,自己的心事也只能被自己扛着。

霍尔顿一直都希望自己可以变得很勇敢,但是实际却是他一直都很胆小,被别人欺负后只能在做白日梦的时候幻想着可以把他打败,他连一个瘦弱的女人都制服不了,更何况别人呢?他被学校开除后,都不敢贸然回家,蹑手蹑脚地回去还一定要躲避着父母。他一直都在用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安慰自己,却没有胆量去做真正意义上的叛逆。

他是青春期的少年代表,从他的经历里可以清楚的看到与家长的代沟,家长总希望他像哥哥一样可以成为出人头地的人,可是他的理想也只是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站在悬崖上,捉住不断奔跑的孩子。大人总认为霍尔顿是一个败家子,是一个不良少年。但他有自己的思想,在他那半成熟的心中还存留着点点梦想,即使它在那污浊的世道变得那样的细微渺小。

霍尔顿是明智的,是聪明的,他看透了社会的本质。他的朴素和善良,是他所在的年代很少的,虽然他的有些思想还比较幼稚,虽然他有许许多多的缺点,但他反抗现实、向往美好世界的纯洁的一面是不可忽视的。

作者借助笔下的霍尔顿,活灵活现的展现了自己的想法,用一个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的口吻讲述了一个关于那所谓“叛逆”的想法,讲述了成熟与不成熟之间的过渡,大人与青春期少年之间的代沟。

霍尔顿的那个只想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梦想,那个为了不让小孩子掉下悬崖而站在悬崖边救孩子的形象,那个纯洁无私的想法,天真幼稚却又些许成熟的心事,渐渐放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