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武士观后感

题目:由《最后的武士》看武士道

内容摘要:日本的武士道精神究竟是什么?一言以蔽之,武士道的诀窍就是看透了死亡,“不怕死”而为主君毫无保留的舍命献身。这种思想也是对传统儒家“士道”的一种反动。儒家的“士道”讲究君臣之义,有“君臣义合”、“父子天合”的人伦观念,但是日本“武士道”是以为主君不怕死、不要命的觉悟为根本。武士道相传也讲究义、忍、勇、礼、诚、名誉、忠义等德目,但实际上是残酷无情,惨不忍睹。中世纪的镰仓时代,源氏家族亲兄弟(源义朝、源为义、源为朝),骨肉相克杀戮,而断了源氏的正嗣。又如因北条氏的策谋,功臣们也就断了命脉。

关键词:武士道 信仰 新旧交替 改革

电影开始了,幕布上渡边谦的目光如炬,如恶虎一般直视前方.凸显出处于明治维新时期那些幕府遗留下来的武士们,处在新旧交替的边缘,无助而尴尬的活着,为了自己信奉的理念顽强而迷惘地奋斗着,一路刀光剑影地走过,让生命脆弱而永恒得如同山间飘落的樱花,在寒冬过后的初春,蔚蓝的天光下纷纷而落,盛若萎蘼.

影片描绘的是18世纪中后期处于美国坚船利炮下民生凋蔽的日本,旧的武士道精神和新的西方文化的入侵,让日本陷入深深的迷茫.究竟是该继续闭关,崇尚武士道,还是该吸收西方文化,用自由主义思想覆盖曾经的忠诚和仁义,以及一千多年来从战国时代起沿袭至今的精神,成为摆在一个民族生死关头的选择.代表日本武士道精神的胜本与代表一心全盘西化的格拉娒之间的对决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成为必然.而作为精神灵魂的天皇,言谈间自然流露出了日本文化究竟该何去何从.在艾尔格雷用残破的身躯将胜本,也就是天皇的老师的那把刀送回来时,日本的未来就在天皇的一句话里决定了方向.日本,既没有成为西方文化的附庸,也没有成为顽固不化的古董,而是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族性格.

武士最大的悲哀在于他们所捍卫的东西已经将他们抛弃,而他们还在捍卫这一切.儒家思想的最高境界之一就是"知其不可而为之".就像三国时期的诸葛孔明,明知蜀的衰落无可挽回,自己单薄身躯何以挑起一个垂死挣扎的国家的大梁,却依旧至死不渝,用生命最后的光亮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悲歌.我不喜欢诸葛亮,但我崇敬这种精神,为了忠义而放弃了可能辉煌亦或悠然闲适的余生.

影片给我映像最深的情节就是村落里的青年们都穿上铠甲,拿起武器,金戈铁马,用刀与箭对抗着眼前的大炮与枪弹.第一轮弓箭手在枪林弹雨中牺牲了,第二轮拿起长刀发起冲

锋,面对眼前的长枪毫不畏惧,任身躯在冲锋中被穿得千疮百孔.第二轮战斗在大炮面前失败了,第三轮战斗又开始了,艾尔格雷和胜本率领骑兵冲了出来,在广阔的山谷唱响了交响乐最后的篇章.敌人发怵了,大炮的火药打完了,格拉娒慌里慌张地命令部队换上重机枪,对着马群一轮又一轮疯狂的扫射.真田广之终于倒下了,在身上被穿了几十个枪眼后终于倒下了,这个教导艾尔格雷的良师,这个对武士道信奉至死的武士,终于倒在了自己的信仰面前.胜本也倒下了,这个天皇的老师,这个为了日本幕府奉献了自己的灵魂的武士,这个感化了他们最大的敌人--美国人的艾尔格雷的益友,这个目光如炬,形象堪称完美的侍者,终于倒在重机枪的扫射里,倒在自己的刀前. 那支叛军根本称不上是叛军,“天皇一句话,我就可以马上剖腹。”胜本如是说。艾尔格雷最终也倒下了,和胜本躺在了一起.敌军的副统帅终于忍不住了,在自己的同胞面前流下了眼泪.虽然格拉姆一直叫着:FIRE,FIRE!但新军数千士兵都在这场震慑着灵魂的精神面前跪倒在地,为这个至死不渝的勇士献上虔诚的一拜.胜本用自己生命里最后一点力量,将那把斩人无数的刀插在自己的腹中.身旁,艾尔格雷眼脸无奈的痛苦."我是终究要死在剑下的,不是死在敌人的剑下,就是死在自己的剑下".闲谈时,胜本这样对艾尔格雷说.最后一批信奉着武士道的烈士们燃烧了,在青翠如玉的山谷间燃烧起自己微不足道的,被天皇和新政策遗弃的生命,宛如烟花一般在刹那间绽放,唱着崇尚武士道的最后一曲挽歌,在蓝天绿野间成为永恒的绝响,成为了飞蛾扑火的辉煌.

影片结束了,那些震撼人心的画面还在脑海中萦绕着.天皇说,我们是该学习西方,但是,我们不能忘了我们的根.汤姆.克鲁斯说:这里没有教堂,我不知道他们是否信仰上帝,但是,在他们心中,一直有一个信奉的东西,那就是他们的追求的灵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