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的成长演讲稿

享 受 幸 福

我在网上看到一则这样的笑话:有一个经理要招聘一名秘书,人事部主任招来一批有文凭的大学生,经理没有选中;又招来一批长的漂亮的有文凭的女大学生,经理又不满意。人事部主任很纳闷,就问经理:“到底要什么样的呢?经理说:要起得比鸡早的,睡得比猫头鹰晚的,干活如老黄牛的,报酬比农民工低的!”人事部主任想了半天说:“有,教----师。

这虽然是一个笑话,但也道出了我们教师的辛苦。唐朝诗人李商隐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直都被认为是我们教师的真实写照!是的,辛苦劳累,呕心沥血,正是教师职业的特点。一堂堂人生课,教师循循诱导,谆谆教诲;一册册作业簿,教师要轻轻展开,细细品评;一个个疑问,教师要苦苦思索,耐心解答……教师之苦在于劳心。但是,教师职业又完全可以作另外的诠释,我们不仅是辛勤工作的老黄牛,我们也可以是幸福的享有者。

年轻的教育专家袁卫星老师说:“对于幸福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本身。教师的一生不一定要干成惊天动地的伟业,但它应当如百合,展开是一朵花,凝聚成一枚果;但它应当如星辰,远望像一盏灯,近看是一团火……”

那么,我们究竟怎么做才能成为一个快乐点教育者,幸福的掌门人呢?我认为,很简单,就是改变心态、学会微笑!

我很欣赏一位英国主教的墓志铭:改变自己就可能改变世界

“我年少时,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当时曾梦想改变家乡。但当我年龄渐长,阅历曾多,发现自己无力改变家乡。于是,我缩小了范围,决定先改变我的家,我将试图改变的对象锁定在最亲密的家人身上。但天不遂人愿,他们个个还是维持原样。这时的我终于顿悟:我应该先改变自己,用以身作则的方式影响家人。若我能先当家人的榜样。”

不错,自己先改变了,身边的一些人就可能会跟着改变;身边的一些人改变了,很多人才可能会跟着改变;很多人改变了,更多的人就可能会改变。我相信,如果我们努力去改变自己的心态,去享受教育的幸福,学生们一定会给我们一个惊喜。一旦我们睁开双眼,认真的看看周围,就会发现,其实,幸福一直都围绕在我们身边:

每天早晨,走在校园当中,成群的青春的脸庞从你身边走过,热情的说着“老师好!”这时候的我们,不是幸福的吗?

每逢佳节,那些从远方通过无线电波飞来的短信让我们激动不已。在看到那些熟悉或者淡忘的一个个学生的名字时,快乐便油然而生。这时候的我们,不是幸福的吗?

一封封录取通知书来到学生的手中,满面春风的家长对我们千恩万谢,学生真诚的说一声“老师,您辛苦了!”这时候的我们,不是幸福的吗?

我想,每一位老师在那样一个瞬间,完全没有了抱怨,有的只有快乐与满足。

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用心去感受,这样的幸福无处不在,它会让你真正的认识教育,学会如何去做一名幸福的教师。

在我的班上有一名学生,学习不努力,作业不完成,上课违反纪律,没礼貌,时不时还跟老师对着干,惹老师生气,对于他我真是头疼,甚至看着他就觉得心烦。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让改变了对他的看法。有一天眼保健操时他主动的 1

管纪律带着同学做眼保健操,我很随意的在班上表扬了他,还称赞他说他的作业完成的很认真。接下来的日子里,他的作业竟然都能及时上交了,原来表扬远比批评更有效。那一刻,我看到了教育的希望,同时也看到了幸福。

另外,我们还要学会微笑,对我们的学生微笑。

微笑,是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微笑,是开启心灵的一把钥匙;微笑,真的可以使风雪化为春光!如此美妙,我们不该学会微笑吗?斯提德说得精彩:“微笑无需成本,却创造出许多价值。微笑使得到它的人们富有,却并不使献出它的人们变穷。”教师的微笑,可以使学生变得轻松、富有,更可以使自己获得自信与充实。

每天,微笑着面对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你的微笑中卸下了包袱,轻松地学习;让学生在你的微笑中放飞思维的翅膀,在思想的天空自由地翱翔;也让学生从你的微笑中感受师爱的雨露,在你的微笑中体验幸福,快乐地成长。微笑着面对学生吧!你微笑着看学生,学生也会微笑着看你。一个会微笑的人,就会领悟微笑的魅力;一个懂得微笑的人,就会将灿烂的微笑进行到底!

前段日子,学生的课堂表现实在令人恼火,心不在焉。“学生,你就不能给笑脸,给他点阳光,他就灿烂”的话响彻在耳畔,于是,我不是接二连三对学生发火,就是冷若冰霜地给学生讲解,学生变得规矩多了。但课堂气氛一下子沉闷了,正当心里很压抑,无计可施时,学生的纸条中的几句话让我清醒了,“老师,我们压力太大,我们很累。上课时你能笑笑吗?我们一定会放松许多……”读着读着,不由得内疚起来,我觉得自己太小家子气了。学生只要求老师笑一笑,这要求并不高啊!可我为什么没做到呢?从那以后,每当我要迈进教室时,我总要提醒自己:“抬起头,微笑着看每一个学生。”不管我的心情有多沮丧,情绪有多低落,我都会尽量把微笑挂在脸上,让他们感觉到老师的心情很好,他们可以愉快地学习。

后来,我读到了这样的一句话:“教师就是面带微笑的知识。”我更坚定了我的微笑原则。是的,微笑是清泉,微笑是阳光,微笑是柔情,微笑是温馨,在这个世界上,谁会拒绝微笑呢?学生更不会拒绝老师的微笑!微笑,绽放在老师的脸上,也盛开在学生的心里!

正如保加利亚哲学家基里尔·瓦西列夫曾经说的一句话:“爱的微笑像一把神奇的钥匙,可以打开心灵迷宫,它的光芒能照亮周围的一切,给周围的气氛增添温暖和同情、殷切的期望和奇妙的幻景。”是啊,微笑是最动人的音乐,微笑是最高尚的表情。让我们用微笑的力量去关爱学生、感化学生从而影响学生,直至每个学生的脸上都挂起一片不落的灿烂!

给学生微笑吧,微笑地带他们一路捕捉美丽的风景,送他们进走幸福的象牙塔!

冰心说过:“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把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鲜花弥漫。”在教师之路上走了才走了三年,我还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事迹,但我会用心播种,并幸福地享受着学生成长路上醉人的花香。既然我选择了教师这个行业,我就要学会享受幸福。

即使是一片荒漠, 也要洒下最后一滴汗水把它变成绿洲;即使是一潭千年死水,也要搅它个浪花飞溅轻吟高唱。 让学习成为每一个学生的幸福旅程,让教育成为每一位教师的幸福生活,让学校成为每一位师生的幸福家园! 2

 

第二篇:20xx学年教师专业成长演讲稿

20xx年教师专业成长演讲稿

刘本章小学

20xx年11月3日

教师专业成长演讲稿

第一次走上讲台的老师也许一看见学生就紧张得脸红,一开口说话就忘词,在黑

板上写字时说不定胳膊还直打哆嗦;但多年以后,这位老师已经久经沙场了,他再也不会在课堂上因为紧张而脸红心跳了,他甚至可以不用备课就能滔滔不绝的对学生讲个几十分钟,还能保证让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而不至于开小差,在这之间,他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心路历程呢? 教育心理学家对一些教师进行了长达几年的追踪观察和研究,然后根据教师所主要关注的问题的不同,将教师的发展过程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关注生存的阶段 处于这一阶段的教师,非常关注自己在新环境中的生存适应能力,他们关心的主要问题是学生会不会接受自己,同事会不会欣赏自己,领导会不会觉得自己干得不错,等等。一般说来,参与教学实习的师范生和那些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比老教师更关注这个问题。由于对自己生存能力的忧虑,某些教师可能会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如何与学生搞好个人关系方面,而不是如何教他们;而有些老师则时时琢磨如何给学生一个下马威,让学生服从自己,在学生中树立威信,而不是如何帮助学生取得进步。因此,大部分老师关心的问题还不是教课的问题,而是管理课堂的问题。 2.关注情境的阶段 当教师已经在学校站稳脚跟,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威信以后,教师关注的问题就主要是学生的学习成绩问题了。在这一阶段,教师关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节刻,关心班级的大小,关心课堂时间是否充足,备课材料是否充分,以及如何利用有效地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等等。一般说来,在职教师才会关注这个问题,师范生很少在短期的实习中达到这个阶段。 3.关注学生的阶段 当教师顺利度过前两个阶段以后,教学就变得比较得心应手了,即使在课堂上出现一些不曾预料到的意外事件教师也能够很好的处理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不再是教师关心的主要问题了。在这一时候,教师才开始真正进行?因材施教?。他们开始关注不同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孩子在社会交往和情感方面的不同需求,认识到某些材料,某种教学方法不适合一部分学生,而另外的某些材料和教学方法则更适合他们,因此,他们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进

行调整,实施个性化的教学。但遗憾的是,很多教师终其一生都没有达到这个阶段。 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每个阶段都有自己不同的需要,这些需要会影响他们的课堂行为和教学活动,也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影响。 ===================================================================== 第2篇 新课程的实施在我县已进入了第四个年头了,这一场新世纪的第一轮课程改革不仅在课程的功能、结构、内容、教学、评价和管理等方面进行了重大的创新与突破,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与学习生活的改善,更给学校教师的职业生存与专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新课程教育理念的与时俱进、教学内容的飞速翻新,教学方法的日益进步,教学手段的逐步现代化都向教师的专业素养与业务水平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课程功能的转变要求教师从?教会知识?到?教会学习?,要求教师必须从?教书匠?转为?教育家?,成为学生学习的顾问、交换意见的对象、帮助学生发现矛盾焦点的人; 课程结构的改革,活动课程、综合课程、选修课和研究型课程的增设,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求教师具有宽广的专业知识背景,要求教师的教学技能冲破学科的限制,并将它们整合起来; 课程内容的现代化要求提升教师学术水平,拓宽学术视野,贴近本学科的学术前沿;课程内容的生活化要求教师在知识价值的理解上,超越学科的局限,去深切体悟知识的生活价值及其对学生人生成长的重要意义,要保持一种持续的探索意识和学术敏感力; 师生关系的转变、课程双主体

的出现,要求教师角色要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 为了应付这种挑战,更好的胜任自己的工作,促进学生的发展,并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教师只有以积极的心态主动投入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才能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者,没有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没有课程改革的发展。教师要怎样尽快达到课程改革所需的专业发展呢?这既要靠政府部门以及教育行政部门为教师专业发展建立各种导向和激励机制,靠科研部门对教师实施各种形式的引导和培训,也要靠教师群体间的合作互助,更要靠教师个体的自我反思与不懈摸索。 概括起来,实现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途径有: 一、自我反思 即教师以自己的教育实践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行为及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其本质是一种理解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卓有成效的自我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具体而言,教师要善与在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进行反思,也要善于通过阅读思考反思比较自己的实践效果,从其中发现差距。 教前反思,要求教师在备课前认真分析教材、学生及学生以前生活、学习状况,通过教学前深思准备出符合班情、生情的个性化教案,这种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并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教中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根据课堂上随时出现的问题即时反思,抓住契机,调整自已的教学策略这种反思具有监控性,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教后反思,这种反思具有批判性,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阅读反思,通过阅读教育教学专著不断的汲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来促进自己的专业素养。 通过反思、通过研究,教师可以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使自己真正成为教学和教学研究的主人,提高教学工作的自主性和目的性,克服被动性、盲目性。实践证明,教学与反思相结合,还可以帮助教师在劳动中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上的愉悦,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思维品位,从而可以改变教师自己的生活方式,使教师能够体会到自己的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经验+反思=成长,只有经过反思,使原始的经验不断地处于被审视、被修正、被强化,这样经验才会得到提炼、得到升华,从而成为一种开放性的系统和理性的力量,唯其如此,经验才能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力杠杆。只有教师自己才能改变自己,只有教师意识到自己的教学经验及其局限性并经过反思使之得到调整和重组,才能形成符合新课程理念要求的先进的教学观念和个人化教育哲学。 二、同伴互助 教师要实现专业成长就需要在自我反思的同时,开放自己,加强教师之间以及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上的专业切磋、协调和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同伴互助的实质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之间的交往、互动与合作,并基本形式有: 信息交换,通过信息发布会,大家把自己拥有的信息公诸于众,如许多学校开辟的教海拾贝、学习园地等墙报,通过读书汇报会,交流彼此看到过的书、观点以及心得体会,这一点我县举行的教育阅读活动就卓有成效。经验共享,教师通过经验会,例如我县举行的?我与新课程的故事?等演讲与征文活动等,分享、反思和提升自己的经验;借鉴和吸收他人的经验。在这一方面经验交流或经验总结会——大家把自己的成功的事例和体会,失败的教训和感想与同事分享、交流。深度会谈(课改沙龙),可以是有主题的,也可以是无主题的,关键在于教师间要有非常真诚的人际关系,大家彼此信任,互相视为伙伴(心灵伙伴),只有这样才能无拘无束地发表意见,发生思维互动。深度会谈是一个自由的开放的发散过程,它会诱使教师把深藏于心的甚至连自己都意识不到的看法、思想、智慧展示出来、表达

出来,这个过程同时也是最具有生成性和建议性的,它会冒出和形成很多有价值的新见解。专题讨论(辩论),大家在一起围绕某个问题畅所欲言,提出各自的意见和看法。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为自己的意见辩护,同时也不断思考和质疑他人的意见。大家互相丰富着彼此的思想,不断地提高自己和同事对问题的认识。知识也因此不断地变更和扩张。在有效的讨论中每个教师都能获得单独学习所得不到的东西。协作攻关,教师共同承担完成任务,共同承担教研课题或教改任务。它强调团队精神,群策群力,一要发挥每个教师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使教师在互补共生中成长;二要发挥每个教师的作用,每个教师都要贡献力量,彼此在互动、合作中成长。咨询帮带,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绩突出的优秀教师,指导新任教师,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使其尽快适应角色和环境的要求。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是教师中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是教师队伍的核心和中坚力量。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要在同样互助中发挥积极作用。通过同伴互助,防止和克服教师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现象。 可以说,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和合作文化成了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助推器。为此,要切实改造学校教育的情境,使学校真正成为一个民主的、开放的讨论领域,其中尤其要加以强调的是教师集体内部的专业争论。 三、专业引领 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在教师的自觉自醒的基础上展开的,是围教师本人的实践和问题进行的,但教师的成长不可能完全只依靠自己,专业研究人员的参与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专业引领就其实质而言,是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理论与实践关系的重建。离开了专业研究人员等?局外人?的引领,教师的发展就往往会处于同水平反复,迈不开实质性的步伐,甚至会停滞不前。从这个角度说,专业研究人员的参与是教师专业成长向纵深持续发展的关键,学校和教师个人应积极主动争取专业人员的支持和指导。 专业研究人员主要包括教研人员、科研人员和大学教师,相对于一线的教师而言,他们的长处在于系统的教育理论素养。专业研究人员应该有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对教学实践高度关注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参与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的建设,为学校和教师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 专业引领就其形式而言,主要有学术专题报告、理论学习辅导讲座、教学现场指导以及教学专业咨询(座谈)等,每一种形式都有其特定的功用,有助于达到某种目的,但就其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而言,教学现场指导是最有效的形式,也是最受教师欢迎的形式。实践证明,专业研究人员与教师共同备课(设计)、听课(观察)、评课(总结)等,对教师帮助最大。 对于专业研究人员角度讲,要树立?实践第一?的理念,要有深切的实践关怀,自觉地长期地深入到课改第一线中去,从实践中,从教师的无穷智慧和创造性劳动中,归纳、概括、提炼、升华、构建出具有时代精神的指导力强的生动活泼的教学理论,从而既发展和完善教学理论,增强对教学理论的信念;又为教学理论应用于实践奠定良好的基础,充分发挥教学理论的指导功能。专业研究人员在开展教学现场指导活动中,要努力做到:到位但不越位。所谓到位,就是给教师提供所需要的帮助;所谓不越位,就是不越俎代庖,不包办代替。 从教师角度讲,加强理论学习,并自觉接受理论的指导,努力提高教学理论素养,增强理论思维能力,这是从教书匠通往教育家的必经之路。 当前,教师的专业发展要警惕存在以下的倾向: 1、 淡化反思 2、 无效合作。同伴互助走过场, 3、 拒绝理论 要坚决纠正教学实践存在着的排斥教学理论指导的倾向。 这种倾向突出表现在:经验主义,片面强调教学经验对教学实践的作用和意义,以教学经验取代教学理论;操作主义,对教学理论应用做片面狭隘的操作主义理解,把理论完全操作化、技术化、形式化;实用功利主义,以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对待教学理论应用,急功近利地追求教学的短视效应。 拒绝理论,就是拒绝进步,实践就只能在低层次上重复。实际上理论的价值不单在?操作?,理论更重要的价值在于

给人;精神和气质的熏陶,智慧和思维的启迪,思想和理念的提升。这也是学习理论根本目的。教师一定要养成学习理论的习惯,当前,要认真系统地学习与新课程相关的教学理论。读一本好书、一篇好文章,实际上就是与一位大师对话,所以,教师自学理论实际上一种隐性的专业引领。 4、 引领越位 越位的指导,体现为提供过细的教参,甚至是包办代替或压制教师的创造性。这种做法也许会急教师一时之所需,但却会导致教师产生惰性和依赖心理,从而不仅无助于而且还会阻碍教师的专业成长。 指导教师,单纯凭理论太抽象,指导往往不到位;单纯凭经验,手把手地教,容易越位。旧的理论和老的经验都失去了指导的资格。教师才是教学的真正主体,专业研究人员无论怎么指导,都不能也不应该代替教师的独立思考。?导为了不导?,专业研究人员要立足于提高教师独立教学能力、独立研究能力来进行指导。当前,还有一点值得特别强调,那就是专业研究人员在组织和参与评课的时候,一定要冲破传统和世俗的观念,千万不要搞形式主义,要注重实效,实事求是,即要把优点说够,给人予鼓舞;又要把问题说透,给人予启迪。同时还要避免话语霸权,提倡学术对话,尤其要注意对不同思想观点的宽容、鼓励与支持。 每位教师都硬倾向地意识到:?教学的成功和失败,‘我’是决定的因素。我个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气氛和情境的主因。身为教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活得愉快或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能是启发的媒介。我能让学生丢脸,也能使他们开心;能伤人也能救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一场危机之恶化或化解,学生是否受到感化,全部决定于我。?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课改的成败直接取决于教师!教师只有不断地自我学习,主动参与实践,并且在不断的实践中自我反思、分析、总结,才有可能使自身专业素质不断地得到成长、发展。研究表明,有效的专业成长应建立在学校或班级的基础上,与教师的课堂直接教学相关。它应以教师为本位,帮助教师深入理解所教的课程,以便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胜任教学工作,并为其一生的专业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刘本章小学

20xx年11月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