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后感

爱生如子 待生如友

——读《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有感

禹化小学

近日,有幸拜读了苏霍姆林斯的《教育三部曲》之《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深有感触。苏霍姆林斯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对教育实践的爱,包括他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孩子的爱以及对孩子实施爱的教育,他说:“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他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用力用心用爱呵护每一个孩子的成长,用实际行动来诠释“爱生如子”的真谛,这着实令人佩服。

书中提到:“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爱孩子。”。他从18岁开始担任小学教师,始终没有离开过教育岗位。他曾经先后为三千七百多名学生做过观察记录。他能指名道姓地说出几百名“最难教育”的学生的曲折成长过程。在他短短的52年的人生历程中,写了四十多本书,一百多篇论文,一千二百篇童话、短篇小说等。他的确做到了——就象他的这本书名所说的——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这位伟大的教育家当初也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教师,和你我一样,也是一个普通的教育一线的工作者。他不是高深莫测的理论家,但是正是这勤奋忘我的精神、热爱教育的品质和对孩子深深的爱,使他攀登上了事业的颠峰。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儿童的尊严是人类

灵魂里最敏感的角落,保护儿童的自尊心就是保护儿童前进的潜在力量。”学生有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有自己的行为方式和独立人格,甚至有自己的秘密。如果他能受到尊重,便能懂得自尊,也会懂得怎样去尊重别人。你不信任他,不尊重他,他同样不信任你,不尊重你。

回想起近几年在中学和小学的教学经历,许多事实更能说明尊重的重要性,中学生正处于生理转型期,你如果不尊重他,不要说大声的呵斥辱骂,哪怕是一个对他不屑的眼神,就可能导致师生关系的紧张。小学生的情感表现更是毫无遮掩,爱“恨”分明,因为你的不尊重,他可能路上遇到你不会向你问好,上课更是不会认真听讲。“若要人敬已,先要已敬人”,我想,为人师表,我们老师首先要学会尊重每个学生,让学生学会尊重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从来没有孩子不愿意学习的情况,他愿意学习只是他不会,他还没有能力集中注意力,没有能力强迫自己学习。”反思我的教学,我真的不了解我的学生。忘记了他们只是孩子,而学习不能是单纯轻松的游戏而是一种劳动。对于儿童来讲,掌握知识这是最终的目的,他不能像成人那样有选择的进行学习和计划学习。当孩子失去了对学习的愿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厌学情绪产生了,那任你用什么办法也不可能使孩子坐下来念书了。不了解学生,就没有办法给予学习的快乐、激发他们的自豪感。

爱学生,应该说是作为教师的最基本的条件,但如果是始终如一的爱,坚持不懈的爱,面向全体的爱,也是不容易做到的。爱孩子,很重要的一点是爱得要纯粹。不是施舍,不搀杂功利。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想给孩子们带来快乐,而孩子们的快乐,对于我就是最大的幸福。”只有这样,把孩子放在自己的心灵深处怜惜、爱护,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和他们一起欢笑,一起忧伤,才能赢得孩子的心。同时,无论年青还是年老,教师都要拥有童心。以孩子的眼光来看待事物,时时提醒自己,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孩子,你就能够更宽容,更豁达,也能够让孩子更喜欢你。

爱学生,就要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不仅要成为一个教导者,而且还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和他们一起克服困难,一起感受欢乐和忧愁;要忘记自己是个教师,而这时,孩子才会把一切都告诉他。”对于这一点,我想谈谈我的做法:上课时,我向学生露出亲切的笑脸,投去友善的目光,进行交谈式的教学;下课时,我留在教室和学生们谈心,说笑话……很快地,我和学生之间建立民主、平等、朋友式的师生关系,形成友好、愉快、轻松、和谐的心理气氛。这时,他们会把我当知心朋友,敞开心扉,让我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并求得我的帮助和指导。一个好教师应当主动与学生做知心朋友,倾听他们的心声,帮助他们解

决实际问题,包括内心世界的苦恼与忧愁,这样,教师才会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学生。

爱学生,就要尊重他们的自尊心。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头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自尊心是人们希望别人肯定和重视以及自我肯定的一种积极情感,是不断追求、进取向上的动力,是生活的精神支柱,有了自尊心,人才能自爱、自严、自重;做了错事才能自责,才能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自我控制及自我教育。因此,尊重学生是教师的重要道德要求。

爱学生,就要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陶行知先生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那么,是否爱就应该对学生放宽要求了呢?当然不是。爱学生,反而应该要严格要求学生。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是出于对学生真诚的爱。严以爱为基础,爱以严为前提,严爱结合,爱而不纵,严而不凶。爱而不严,学生成不了才;严而不爱,容易伤害学生的心灵。严格之水只有渗透情爱之蜜,才能成为爱的甘露。

古代有一位大教育家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深沉的爱,是学生尊敬教师的源泉,也是激

发学生对教师热爱的源泉,每个教师劳动的内涵在于塑造儿童美好的心灵。就像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同样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每个学生的个性各不相同,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都需要教师的关心和爱护。那么作为教师必须热爱每个学生,假如你厌恶学生,那么当你工作刚开始,就已经结束了。教育——这首先是教师跟孩子精神上的交流。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我跟孩子们没有共同的兴趣、喜好和追求,那么我那通向孩子心灵的通道将会永远堵死。既然我已经选择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我愿意永远保持与拥有一颗永远童真的心。

“没有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教育。”这句至理名言道出了教育的真谛。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要用爱心去感染每一位学生,在每一位孩子的心田都播下希望的种子,以一颗智慧之心,仁爱之心,包容之心去拥抱我们的事业,拥抱我们的孩子,让学生在爱的环境中成长为一个懂得付出爱、懂得感恩的人。!

 

第二篇: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有感

基础教育工作应该怎样开展

【摘要】本书作者主要向我们记述了他五年期间和31名学生的平凡岁月,包含了一年的学前预备班和四年的小学班的日常教育和教学工作。前半部分写的是他所创立的“快乐学校”,在这一年里,作者了解了各个学生的家庭信息并且针对每个人的不同情况密切关注小朋友们的变化,用大自然培养了他们对美与善的信任,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后半部分写的是儿童时代,四年的小学生活,四年的教育,他依然没有忽略大自然的作用,用轻松的教学方法教会他们了解自然界得变化规律,科学知识,好与坏,祖国,党,信仰??并且德智体美劳共同发展。 —读《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关键词】了解 引导 大自然 兴趣 劳动 情感 思维 创造

一、教育,必须从了解开始

许多小学教育工作者在学生上一年级的时候就进行严密的教学工作,而没有去了解孩子们的基本信息和情况,基础教育不同于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应该来说是非常不同,在幼年阶段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在传授知识之前,应该好好了解每一个孩子,从家庭开始,因为小孩子性格的形成往往与家庭环境有着极大的关系。从家庭深入去考察每个人的知觉,思维和智力劳动的个人特点,在传授知识之前,先要教会思考,感知和观察,我想这就是现代教学开展学前教育的原因。除此之外,还应该了解孩子的健康状况上的个人特点来进行正常的教学。

作者在书中指出:一个只在上课时隔着讲桌和同学们会面的人是不会了解儿童的心灵的;而不了解儿童,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教育者。了解孩子,需要深入儿童精神世界的本领,用自己的心与孩子交流,并且可以把自己也当成一个孩子,在有他们有问题时,想一下,如果我是儿童,会怎么做。儿童世界“是一个特殊的世界”,儿童有他们自己的善恶和荣辱观念及人的尊严观念,他们有自己的美的标准,甚至有自己的时间尺度,要进入童年这个神秘之宫的门,就必须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一个孩子。“只有那些始终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一个孩子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教师。”

在我国,并不是没有好的初等教育著作和教学体系,然而实行起来却并不是那么的容易,除了一些外在的物质因素,我觉得还与教师的个人素质有关,正如书名“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试问,有几个教师可以做到。几乎大部分老师,都会把学生分为两大类,想学习的和不想学习的,成绩好的与成绩坏的。这种极度错误的思想一旦在小学教育中扎根,便在学生的心中留下对学习恐惧的印象,为分数而学,为名次而学,不是因为自己想学而学,不是因为兴趣而学。特别是遇到不太愿意学习的学生,更应该好好了解一下原因,与他或者是他的父母进行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变化。

二、学习离不开劳动

健康是学习的保证,而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都是良好的学习状态的前提。现代的老师家访或者是找家长的时候,大多聊的是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忽略了最重要的健康。在平时的教育活动中,应该首要的是关注孩子的健康情况,因为无论是中学生还是小学生,只有在身体健康的情况下,才会有丰富的精神生活、高速发展的智力和巩固的知识,并且会对自己充满了信心。

劳动是获得健康的最基本手段,在劳动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使身体得到锻炼,还能在劳动中享受快乐,让自己的心灵有一个很好的放松。 在各种各样的劳动中,可以让学生们感到生活充实,思想明确,相信自己可以克服困难,这对于心理健康的发展施肥常有力的。

不可否认,劳动要成为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就要让他走进孩子的精神生活,要让他们从中感受到团结有爱的快乐,促进转眼精神和求知欲的发展,在克服困难后,产生激动人心的快乐,在劳动中可以不断发现到新的事物。劳动的乐趣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每个孩子在孩童时代都应当体会这种情感。

三、充分利用大自然的进行教育

儿童思维的独特性和创造性是其他年龄段的无法,他们的想象力是那么的丰富多彩,走向大自然的旅程可以走向思维和语言的源泉,孩子看世界有他们自己的眼光,有他自己的艺术表现手法上的语言,这种能力,是其他年龄段的人森么也效仿不来的。我始终相信,了解这个世界,学习科学知识,是无论如何都离不开大自然的。没有自然,没有童话,没有幻想,没有创作的学习是枯燥的,一味的接受课堂知识只会让那充满创造的思维变得迟钝。儿童在给周围世界添各种幻想的形象的同时,不仅可以发现真善美,而且还可以从众发现真理。孩子离开大自然如果从一开始学习就只是感知词语,那么那积极的脑细胞会迅速疲劳,没有生动的形象,只有抽象的概括的课堂是抹杀创造力的最直接手段。大自然中发展儿童的思维和智力增强儿童的思考能力,这些都是儿童机体自然发展的要求。

试着回想儿童时代的我们,是有多么多的问题:为什么鸟会飞而人不会呢?太阳为什么一到晚上就不见了?我究竟是从哪里来的,是爸爸妈妈从煤堆捡来的吗??自然界从来都不缺乏问题的探索,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来说,它是多么的神奇和美妙,在自然里可以听到各种美妙的音乐,欣赏到各种美景: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在此书中,不论是上学前的“快乐学校”,还是后来的小学生活,从来就没有忽略过自然对教学教育工作的巨大作用,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自然中,学生们学会了辨别善恶,学会了劳动,学会了关心,学会了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引发儿童的学习的兴趣。

乌申斯基说过这样一句话:“大自然是教育的最强有利的手段之一,不采取这种手段,即使是最细心的教育,也是枯燥无味的、片面而不能引人入胜的。”

1、自然环境对孩子进行体育教育的作用

自然环境对幼儿的神经系统有着镇静作用,著名文学家高尔基曾说过“森林往往能引起我内心的平静与愉快的情感,于是我的一切愁闷都会在这种情感中消失,使我忘掉一切不愉快的事情。”自然环境中的山山水水都是儿童进行体育锻

炼的良好条件。儿童如果成天在室内身体得不到锻炼,那么在他的身体和心理方面都会有不小的影响。在户外运动,吸收到新鲜的空气。“孩子们是乐意走的,因为他感到自己是世界的发现者。”苏霍姆林斯基和他的孩子们经常整整一个月的时间都是在户外度过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在池塘洗澡,去果园,下农田,在窝棚中生活。他说道:“良好的营养,加上阳光、空气、水、以及适当的劳动和休息,所有这一切配合起来便是无从取代。所以现代幼儿教育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带领学生去观察、散步、游戏、劳动,既满足了儿童的多种需要,又使儿童的身体得到了健康发展。 2、自然环境对孩子智力教育的作用

大自然是孩子最初获取知识的丰富源泉,自然环境中的万事万物直观具体,使儿童在接触中懂得了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我的老家是农村,我记得在很小的时候我已经通过爸爸妈妈认识了好多植物,知道了金银花泡水喝可以清热解毒,知道蕨类植物做菜是那么的鲜美,知道春夏秋冬,季节不同,植物的开花结果时间不同,我想这大概也是我选择生物科学专业的主要原因之一,从小对大自然的印象深深的刻在了脑海,创造,探索,兴趣,随之而来。幼儿园之父福禄培尔幼年丧母,性格内向,以与植物打交道求得安慰,当他发现一棵植物的种子藏在一个整齐的六角形的囊里时,欣喜异常,由此萌发了研究大自然里的数和形的求知欲望,今天我们引导孩子们观察植物、动物,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就如同播下一粒种子,将来一定会有收获的。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室内自然角和走向大自然的室外教育功能,应多带儿童到大自然去走走,提高儿童的认识辨别能力,锻炼儿童感知觉,发展儿童思维。自然环境中的事物都是千丝万缕相互联系的,当儿童通过第一步的观察进入第二步了解其内在关系时儿童的思维也就得到了发展。3、自然对孩子德育的作用

一个人最不容易忘记的是童年时代的美好时光,最不容易忘记的是故乡的山水风光,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拒绝国外优厚的报酬和物质条件,克服了重重困难,毅然回到了依然贫困落后的祖国,献身于祖国的地质事业,也正是由于他没有忘记童年时代生活过的故土,忘不了生他养他的故乡,忘不了儿时曾经游泳过的小河和放过牛的山川。这种对故乡的爱,也正是源于童年时代对大自然的一些愉快的体验和留恋因而产生深深记忆。

此外,儿童在大自然的活动中,需要有一定的毅力,不怕吃苦,还需要同伴间的相互团结与合作,培养合作精神与相互帮助对德育发展有积极作用。而在苏霍姆林斯基与孩子在大自然的的快乐生活学习中,他们一块去关心孤单的养蜂人安德烈依老爷爷,从而学会了关心身边的每一位同学??因此自然环境对儿童的教育不仅能够使其获得更高的知识,重要的是使儿童产生情绪体验,触动儿童的情感世界,为他们的道德观念的形成奠定基础,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品德。

4、自然环境对孩子进行美育教育的作用

自然美,意即未加任何修饰雕刻的美。而这一点恰恰是自然环境中所具备的。自然环境中的色彩、声响、形态、芳香,都是实实在在的,如蔚蓝的天空,变化多端的云彩,青青的绿草,鲜艳的花朵,丰硕的果园,茁壮的庄稼,壮丽的山河以及鸟儿的歌唱等等,这一些都对儿童产生巨大的感染力,使幼儿感受都什么是美,使情操得到陶冶,审美能力得到培养。乌申斯基曾把“芳香的田野”以及“玫瑰色的春天和堇色的秋天”称为“教育家”也正是基于这样的道理。

儿童是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自然环境对儿童进行全面发展的作用是巨大的,应当说离开自然环境,教育的内容就会无味而枯竭,就会变成照本宣科,失去了生动性和教育意义。而且从自然界提升出来的美的感受是课堂无法比拟的。

结语

教育是一个无止境的探索过程,苏霍姆林斯基在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摸索了很多好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最重要的是与孩子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把整个心灵献给教育,若每个教师都可以做到这样,不难相信,教育事业必将呈现欣欣向荣的发展。然而现实却并不是这样,最终要的还是培养好要培养人的人。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G]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

教育需要用心——读苏霍姆林斯基的《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一、他把心献给孩子

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作为第一线的教师,他通过与儿童不间断的交往,通过日常教育实践,在儿童教育学领域创生了卓越的思想。他一生写了不少论文和专著,《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是其中优秀的文献之一。

苏霍姆林斯基在该书中省思了自己作为教师的一生:“我生活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我可以毫不犹疑的回答说:爱孩子。”在该书的前言里,苏霍姆林斯基写道:“在一所农村学校身不离教地工作三十二年,这对我来讲是无与伦比的幸福。我把自己的一生献给孩子们,所以考虑很久之后给这本书题名叫《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该书的题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便是苏霍姆林斯基从事教育事业的一生总结和灵魂的写照。

如果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那么孩子的一切便会是自己的一切,便会竭尽一切为孩子谋划与工作。

如果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那么就要走进孩子的心中,尊重、认识、理解、欣赏孩子,了解孩子的兴趣和需要,给孩子成长所需要的精神食粮。

列·托尔斯泰说的好:“如果教师只爱事业,那他会成为一个好教师。如果教师只像父母那样爱学生,那他会比那种通晓书本,但既不爱事业,又不爱学生的教师好。如果教师既爱事业,又爱学生,那他是一个完美的教师。”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吧。

二、对儿童的爱

苏霍姆林斯基写道:“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人性、对孩子们深沉的爱,兼有父母亲昵温存和睿智的严厉与严格相结合的那种爱。”说到苏霍姆林斯基对儿童的爱,就不能不提及波兰教育家亚努什·柯尔恰克苏霍姆林斯基一生都是以他为自己的榜样。柯尔恰克曾是犹太区孤儿院的教养员,法西斯分子要烧死那里的犹太孩子。他们让柯尔恰克选择:要么离开孩子而保全性命,要么与孩子们同归于尽。柯尔恰克为了继续照顾那些可怜的孩子而选择了后者。柯尔恰克的事迹深深打动了苏霍姆林斯基,他写道:“当我在战后不久得知柯尔恰克的英雄事迹之后,他的话对于我就成了指导终生的遗训。”从柯尔恰克的事迹中,“我懂得了: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献给他们。”

苏霍姆林斯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说,每当长时间见不到孩子们,感受不到他们的欢乐与苦恼时,就记起这些话来。“年复一年,在我头脑中越发增强了这样一个信念:对孩子的依恋之感——这是教育素养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一种品质。”没有对孩子的爱甚至依恋,就不可能成为优秀教师。而教师要具备这一素养就必须经常与孩子进行精神上的交流,彼此在思想、情感、感受上相互渗透。“教育——这首先是教师跟孩子在精神上的经常接触。”与孩子的交流不能局限于课堂里,还要延伸在课后的生活里,“个别学校师生之间存在着令人不能容忍的不正常关系,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教师有时感受不到儿童隐秘的内心活动,不能同孩子们休戚与共,不能在思想上把自己置身于孩子的地位。”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儿童的生活尤其是在低龄儿童的生活中具有重大的意义。“我多次深切地认识到低年级老师在孩子生活中所起的巨大作用。他对孩子来说应当是一个与生母一般亲昵可爱的人。学生对老师的信赖,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孩子在老师身上所看到的人道典范,这些都是基本的、同时也是最复杂、最明智的教育规则,教师掌握了它们就能成为真正的精神导师。”

中国有句古话:“亲师信道。”皮亚杰则说过相似的话:如果没有情感的沟通,智慧的交流是无法达成的。显然,苏霍姆林斯基也认识到了这一点,而且把教师对儿童的依恋感作为教师“教育素养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一种品质。”

三、爱与理解分不开

一方面,苏霍姆林斯基说“这本书论述的是教师的心”,另一方面,他又说这本书“是阐述儿童世界的”。表面看来,似乎矛盾,其实不然。它恰恰反映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深刻洞见:教师的心是与儿童的心不可分割的。

苏霍姆林斯基的儿童教育正是架构在他对儿童世界的认识上的。“教育——这首先的人学。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有一些精神品质,一个教师缺少了它们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教育者,“而其中最首要的便是深入儿童精神世界的本领”,“只有那些始终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一个孩子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教师”。

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个真诚而谦虚的人,他提到柯尔恰克的儿童观念对他的影响。他没有渲染自己的创新性发展,而是写道:“那本波兰文灰皮书里的这些话使我终生难忘。”这里顺便说一句,苏堆姆林斯基的这种真诚和谦虚的高尚情操,同样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其实,苏霍姆林斯基对儿童的精神世界有卓越的认识。他认识到:儿童世界“是一个特殊的世界”,儿童有他们自己的善恶和荣辱观念及人的尊严观念;他们有自己的美的标准,甚至有自己的时间尺度:童年时代,一天犹如一年,而一

年则是无限长的。“我一向认为,要进入童年这个神秘之宫的门,就必须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一个孩子。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们才不会把您当成一个偶然闯进他们那个童话世界大门的人,当成一个守卫这个世界的看守人,一个对这个世界里发生的一切都无动于衷的看守人。”

亚努什·柯尔恰克在一封信中提到:必须提高到孩子的精神境界上来,而不是去俯就它。苏霍姆林斯基就此评论说:“一个真正的教师不能把孩子理想化,不能盲加一些美妙特性于他,但不能不考虑到孩子对世界的感知、孩子对周围现实的情绪反应和精神反应有其独特的鲜明性、细微性和天真性。亚努什·柯尔恰克发出的要提高到孩子的精神境界上来的号召应当理解为对儿童的认识世界——思想上的心灵上的认识——作最细致的理解和体验。”苏堆姆林斯基认为不可美化儿童,但他也承认儿童的生活、儿童的世界在有些方面确实超过了成人。他说:“原来小孩子看世界有他自己的眼光,有他自己的艺术表现手法上的语言,不论你怎样努力,也是无法做到的。”他深知儿童的世界是童话的、游戏的世界,所以他反对成人霸道地将儿童从他自己的世界生硬地拽往成人的世界,——“不能让儿童幻想的这种绝妙语言来迁就我们成人的语言。”这种认识是十分深刻的。

苏霍姆林斯基认识到:“童年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这不是对未来生活的准备时期,而是真正的、灿烂的、独特的、不可重现的一种生活。”苏霍姆林斯基认识到“人的性格、思维、语言是学龄前和学龄初形成的”,“学龄前期和学龄初期阶段在很大程度上预先决定一个人的未来”。年幼儿童将来成长为怎样的成人,取决于他的童年生活,取决于童年时代由谁携手领路,以及周围世界哪些东西进入了他的头脑和心灵。难能可贵的是,苏霍姆林斯基意识到:孩子从书本、从教科书、从课堂上所吸收的一切之所以能被吸收,恰恰是由于除书本以外,周围还存在着一个活生生的世界。

然而,令苏霍姆林斯基痛心的是,许多教师把教育看作尽量多地往孩子头脑里灌输知识,孩子正常的生活就被打乱。孩子在校的时间变成了漫无止境、令人生厌的上课。决不能再这样下去。苏霍姆林斯基试图进行教育变革。

四、对儿童有怎样的认识,便会有怎样的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认识到,要使儿童将来掌握更多的本领,越要注意年幼时期身心的发育成长。他说:“需要掌握的知识范围越大,就越要照顾到人的飞快成长、发育和形成时期,即童年时代人体的本性。”显然,这与卢梭的否定教育论是异曲同工的。他们都反对忽视儿童的自然成长,忽视儿童的兴趣和天然需要,把成人认为重要的知识、技能生硬地灌输给儿童,他们都反对知识本位、成人本位的教育,而主张以儿童本位取而代之。

苏霍姆林斯基将儿童教育内容的重心从书本转移到自然界和社会环境,将教育的环境从教室转移到蓝天下,鼓励儿童探索、发现,在知识、语言、美的活动的源头——大自然中快乐地学习和成长,从而将儿童从死记硬背中解脱出来。“人曾是、而且永远是大自然之子”,因此应当把他同大自然的血肉联系利用来向他介绍精神文化财富。儿童周围世界,首先就是那包含无穷现象和无限美的大自然的世界。这个大自然是儿童理性的永远源泉。而与此同时,同人们的社会关系、同劳动相关联的那些环境因素的作用也在逐年增长。”

于是,苏霍姆林斯基便带学前班的孩子们来到了蓝天下、自然界,办起了独特的学前学校。这个学校被称为“快乐学校”,也被称为“蓝天下的学校”。 “快乐学校”“蓝天下的学校”是激动人心的,它实际上类似于意大利瑞吉

欧的方案教学,然而比方案教学更为自由,更接近自然。苏霍姆林斯基创办学前学校的思想和经验集中在他的著作《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的前半部分。《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分为《“快乐学校”》和《儿童时代》两部分。前一部分谈的是学前教育,后一部分谈的是小学教育。

对儿童有怎样的认识,便会有怎样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再一次证明了这个道理。对儿童的认识如果是浅薄的,那么教育便会必然是浅薄的;对儿童的认识如果是深刻的,那么教育便会必然地是成功的。从教育思想史的发展来看,儿童教育的近现代观念的产生和发展是以儿童的发现和儿童观的逐步发展为基础的。卢梭在《爱弥儿》中“发现了儿童”,所以他才能相应地提出“否定教育”的教育思想。从卢梭开始,儿童教育的近现代观念才逐步发展起来。教育者对儿童的认识是如此的重要,以致杜威提出儿童中心主义的教育思想。教育要“以儿童为中心”,这便更清楚地说明,对儿童的认识是开展儿童教育工作的前提。蒙台梭利提出教师应当(跟随儿童)的口号。苏霍姆林斯基卓越的儿童教育工作同样是以认识儿童、走进儿童的精神世界为前提的。而在今天风靡中国的意大利瑞吉欧的方案教学更是以儿童为中心的,方案教学是让儿童根据自己的探索兴趣而确定教育内容,而教师则是一个儿童生活的研究者、引导者、帮助者。我想,儿童教育思想在未来的进一步的发展,依然要依赖于对儿童世界的深入认识上。对儿童的认识程度将制约教育思想的发展水平,也制约着儿童教育工作成功的程度,同时也制约着儿童在受教育过程中能够获得多少的欢乐。

五、在阅读中感动

苏霍姆林斯基引导儿童探索、发现生活和世界的真、善、美,是因为他拥有崇高、丰富、细腻的真善美的生活。他的智慧、善良和诗意促使他去欣赏世界中的真善美,促使他在儿童的心灵中发现这些真善美的种子,并使它们成长壮大。这就是苏霍姆林斯基的心——一个教师的心。他把整个心灵献给了孩子。 尽管他教导这些孩子时,年代已离我们较遥远,我读苏堆姆林斯基的文字,没有感觉到时代的差异,也没有感觉到他是白种的俄罗斯人林而是我的异族。没有!他多像一位好而平易的邻人长者,更像一位亲切与智慧的良师益友!人的肤色和体貌特征是有种族差别的,但是凡是真善美的东西却是共同的、普适的、全人类的。

我知道,在阅读的感动里,那阅读的人在成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