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传》读后感

《阿Q正传》读后感

我读完《阿Q正传》后,内心世界非常复杂、纠结。

《阿Q正传》,写于1921到19xx年间,鲁迅小说代表作。后收入小说集《呐喊》。《阿Q正传》是鲁迅唯一的一部中篇小说,共九章,其写成形式为章回体。

主人公阿Q,他无家无地无固定职业,以出卖劳力为生,备受残酷的压迫与剥削。但他不能正视自己的悲惨地位,却以“精神胜利法”自我陶醉。阿Q从盲目的自尊自大到可悲的自轻自贱,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环境里的典型性格。阿Q的阶级地位决定他欢迎革命,但他不了解革命,认识糊涂,精神麻木,结果被篡夺了革命果实的封建地主阶级枪毙示众。给我印象最深的情节,就是到了小说最后,“阿Q要画圆圈了,那手捏着笔却只是抖。于是那人替他将纸铺在地上,阿Q伏下去,使尽了平生的力画圆圈。他生怕被别人笑话,立志要画圆。”这段既夸张了又讽刺,夸张了阿Q到死也不没有真正明白自己为什么要画圆圈,为什么被枪毙,而且还在死前表演了他最后的精神胜利法:“过了二十年又是一个好汉……”精神胜利法主要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产物,烙上了民族耻辱的湛深印记。在帝国主义扩张浪潮不断冲击下,封建统治阶级日趋没落,现实环境使他们产生一种无可奈何的心情,“精神胜利法”正是这种病态心理的表现。马克思和恩格斯说过:“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看完这部小说,我内心复杂。

我从小说中看到了那时中国人民的现状,看到了饱受半封建半殖民地统治下的悲惨,感受到了国人麻木愚昧,对现状存在不满但无力反抗,并对革命的实质一无所知。但相较于鲁迅塑造的其他人物,阿Q最大的特征就在于其“精神胜利法”。无论遇到任何挫败,阿Q都能运用精神胜利法得到自解,以致爽然一身,无忧无虑。仅从文本来说,这显然是愚蠢的做法。但细细想来,这一思想却有或多或少存在于每个人心中,正如朱旭旻所说,精神胜利法用好了,是一种自我调节、自我减压的心理疗法;用坏了,则使人自轻自贱,失去动力。 看完这部小说,我内心纠结。

而从整个社会来说,鲁迅显然希望通过文中的革命来反映辛亥革命的实质:赢少输多,名义上推翻了封建制度,实际上却没有净化已被封建思想腐化到内心的底层人民的心灵。革命后,统治阶级依旧,法律制度不伦不类,百姓麻木不仁,社会也没得到彻底的安定。这不是一次划时代意义的革命应有的成果,究其原因,无外乎二者:革命者忽视底层人民的力量;底层人民不了解革命目标及革命意义。《阿Q正传》是鲁迅对革命者发出的呐喊,也是对长期受压迫的劳动人民发出的呐喊,只有双方都意识到共同的利益追求所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能带领中国走入一个新的纪元。而事实,共 产 党的成功也证明了鲁迅的这一思想。

阿Q是一个“现代我们国人的灵魂”,是中国人的一面镜子。这是我看完这本书体会最深和思考的一些地方,对于鲁迅先生笔下的中国人虽然被讽刺的一文不值,但是鲁迅先生想要告诉我们的

应该是不要自欺欺人,不要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也不要对人太过自私,不然永远都不会进步。

这正如我们现在的社会,每个人都在为生活而忙忙碌碌,巨大的压力侵蚀着我们每一个人,我们没有本事,没有手艺,没有知识就不能在这个社会上生存。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达尔文的《进化论》残酷的说明了这一切。因此我们应该尽可能多的学习知识,来完善自我,使我们成为用价值的大学生!

 

第二篇:草稿--阿Q正传读后感

阿Q正传读后感

《阿Q正传》,作者鲁迅,创作于19xx年12月至19xx年2月,发表在《晨报副刊》上。鲁迅,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市,原名周樟寿,字豫山,1892年进入三味书屋学习时改为豫才,在他1898年时,只身去南京求学,同时取学名为周树人。他在日本求学,起初在东京进弘文学院补习日语,后前往仙台医专学医。因在电影里看见一个中国人被日军砍头时周围一群看热闹的中国人却表情麻木时,他受到了深深的刺激,使他深刻地认识到了现在的中国人所要医治的不是身体,而是灵魂。于是他毅然弃医从文,写下了《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脍炙人口的名篇巨作,成就了一生的传奇。

在《阿Q正传》整篇文章中,留给大多数读者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阿Q的精神胜利法。“精神胜利法”是一种心理现象。表面上看起来,是对现实的无能为力,实际上包孕着内心深处的不满和抗议,是不甘心于失败、力图摆脱失败的心理表现。当人们对物质上的解放感到绝望时,往往就去追寻精神上的解放来代替,就去追寻思想上的安慰,以摆脱完全的绝望处境。事实上这是在想象和幻觉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在阿Q身上,这种精神胜利法居于统治地位,在现实面前无能为力时,阿Q更多的是经常性的以精神胜利法来自我慰藉和逃避现实。

阿Q常常用过去的和未来的来掩饰他现在的不幸,比如他常这样夸耀自己:“我以前比你阔多啦!你算什么东西。”“我儿子会阔多啦”可是当他说这句话时,连老婆还没有着落。他能用自轻自贱来获取心理的满足。在被别人打败后,他就自轻自贱地承认自己是虫豸,并以这种自轻自贱的第一开安慰自己,并说,我这是第一,状元不就是第一吗,那我就是状元来“狠狠地”赞美自己一翻。他用祖传的法宝“忘却”来掩饰自己生活中的不幸。总而言之,“精神胜利法”所带给阿Q的,在阿Q自身看来,是值得炫耀的资本,是别人都没有而惟独自己有的值得大家都来学习的地方。

在洋鬼子面前,他是羊;在小尼姑、小D面前,他又变成了狼。他的性格经常在对立的两极之间来回摆动,幅度之大,速度之快,都令人叹为观止。他的超级麻木,则表现在他的惊人的健忘:被假洋鬼子打了一顿,一会儿就忘了,甚至觉得轻松些,以致于“有些高兴”了;更表现在他几乎丧失了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的独立意识。阿Q诸多方面的劣点,事实上也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弱点。从阿Q身上完全可以看出,我们的民族有时为什么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为什么既能安于做奴隶,又能扮演非常傲慢的角色。因之,阿Q又是国民劣根性的典型。

阿Q的精神胜利法在一方面失败了,在另一方面得到补偿,它对强者是怯弱的兔子,对弱者却是凶恶的狮子。这固然是自欺,但更重要的是欺人。它表面来看是一种精神上的胜利,其实是一种痛苦和屈辱的避难所。

透过阿Q来审视现代的我们,其实阿Q精神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身上,甚至有些人比那个时代的阿Q有过之而无不及。我希望通过对阿Q的学习,可以让我们从可悲可怜可憎的阿Q影子中摆脱出来,成为一个脱胎换骨的新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