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死亡——《哲学的邀请读后感》

前言:哲学有什么用?它在教育中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我们已经习惯于认为科学能够解答我们的许多疑惑和问题,但是有些问题依然存在,因为它们不可能有一个终极的答案。它们在我们作为人的一生中始终伴随着我们,一代又一代地重复着自己:它们是关于死亡、真理、宇宙、自由、正义、美和时间??的问题。 本书揭示了哲学中的问题如何与当下日常生活紧密相关,阐述了我们自身必须面对的问题:我认为理所当然的“我”到底是谁?对我来说活在世上意味着什么?我在什么意义上是自由的?死的想法是如何影响我的生活的???本书并不打算一劳永逸地回答所有这些问题,而是希望以一种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有意义的方式继续将它们提出,同时也尝试性地做出一些回答,以帮助我们理性地与这些问题共同生活。

面对死亡——《哲学的邀请读后感》

引言

我对于哲学了解并不多,在没有哲学之前以为哲学很深奥,哲学是一种抽象的学科,甚至不知道哲学到底该怎么学,是培养学生漫无边际的思考吗?直到高中政治接触了哲学生活后才发现哲学并不是我想到那样飘渺,它是有实在的确定的体系的,而且根本不像我想象的难以理解。相反因为哲学是来源于对生活的思考,其实它是对我们平时对生活的思考做出系统的总结。而且对于我们高中学习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我认为更加好理解,因为在高中主要学习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我看来我们为了应试学的哲学是很死板的,并且中国的马克思哲学带有很强的政治色彩。以至于有段时间我真的产生过怀疑:哲学的学习真的就像高中学习的这样生硬干瘪吗?它还是我认为的那样具有无限发散性与活跃性吗?但我还是相信,哲学并不是这么枯燥。只是因为高中学习的哲学主要是学习哲学体系,它可以引导我们运用哲学思维,但必须会有正确的答案对应相应的问题,这多少限制了我们思维的拓展与自主。

直到读了《哲学的邀请》这本书后我才真正被邀请进入了哲学的大门,至少能得窥门径。从此书中我看到了我很想了解的问题,这本书的探讨,给我呈现了更多角度和更深入的思考,并且会有一些观点的契合,其实是当我对人生尝试进

行更多更深的思考时,我已经多少在做哲学的思考了。这本书却让我对哲学有了很大改观。没有大段大段对前人观点的堆砌,作者而是采用了一种启发式的笔调,从我们身边的种种现象入手,引领我们去探寻从未注意过的种种习以为常的事件背后的哲理。对于我们这些入门者,作者如一个引路者般,把自己的思考过程展现在我们面前,甚至还常有真性情的流露,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引领着我们自己思考生活的学者,而不是一个居高临下的布道者,洗脑式地宣扬自己的大道理。沿着作者铺就的思路思考下去,我能很惊奇地发现很多高深的主题里面的一些小问题我自己其实也是能想明白的,并且还能引发自己更多的思想,并能反驳他的观点。

哲学是我们思考的问题:“我们为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里呢?”这是科学所不能回答的问题,我们已无需知道更多关于所发生事的信息,更重要是的我们对问题对于我们生活的思考,是一种更深层次上的智慧的思考,不仅仅是科学的信息。这就是我从书中理解到的学习哲学的必要性。

有时候我们会混淆哲学与科学,这也是自然的,老师在课上讲过哲学是很多学问的本源,但随着分支的发展壮大,哲学这个滥觞反而渐渐落寞(这也使我惊叹哲学的伟大)。相似的是,无论科学还是哲学,都试图回答由现实产生的问题。但不同的是,科学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哲学只提供各种回答,科学的成果可以随时为想查询它们的人服务,哲学上的成果只服务于那学决意独立思考的人,这使我明白了哲学的学习体系是怎样,它只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的辅助,这与我们高中学习的哲学有着本质性的差别。

关于死亡

作者第一章就讲死亡,我很讶异,在我看来,死亡是个无比深奥的话题,甚至我和朋友谈论到这话题时最终都会避开,因为我们都觉得这个话题是很难讨论开来的,事实上我们自己都没真正想清楚,很大的方面是对着话题甚至有着恐惧感,是我们不愿面对却又很近的。但是看完作者的文章后我想通了许多以前一直迷惑的问题,并且能够让我直面死亡,不会再刻意逃避。

死亡是我们都会想到的问题,看了书后发现原来作者的经历和我这么像,哲学家也都是从生活中的小事思考的。我第一次真正开始思考死亡是大概十岁的时候,和作者一样,也是躺在床上,似乎是想到奶奶家刚死去的狗,它那么可爱,

就猝不及防的死了。生命是这么脆弱,奶奶年纪也大了,如果奶奶去世我会怎么办?我该怎么接受?突然一个念头袭来,然我顿时一振:我也是会死的啊,我最终也是会死的,可能很久后,也可能就在下一秒!死亡是什么样的,死亡了就不会有意识了,世界上就再也没有“我”的存在了,我将会被这世界遗忘。虽然我死后是没有意识的,一点感觉都没有,也不会像现在这样思考。但是不能思考更令我害怕,我可曾是活生生的人啊,有那么丰富思想的人,我的思想可以延伸至宇宙、入海洋,一旦死了,就全部没有了。我再也不会感受到任何事物了,我将永远躺在土地里,我对我经历的一生也不会有意识。我觉得死亡最令我害怕的就是失去意识,现在有意识的我不能想象没有意识是什么概念,正是因为我的意识我才会想到没意识,没有意识就是什么都不会想吧。于是年幼的我开始对死亡产生深深的恐慌,于是强迫停止自己的漫想,让自己快快入睡。有了那一次思维的“探险”后,我多年都不敢再想死亡,也不会想和别人讨论。大家似乎都抱着这样的想法,这是大家的默契,就像哈利波特里的伏地魔一样,大家因为恐惧而可以逃避,即使遇到一些把死亡当成艺术的观点也不置可否。

直到接触这本书后,我对死亡能够放开了,能够真的去直面地思考,看完后我也很乐意与朋友探讨。正是对死亡的意识,使生命变成一件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十分严肃和值得深思的事情。也正因为有死亡的意识,生命才变得神秘和令人敬畏,变成一种我们应当为之奋斗、为之努力、为之思索的宝贵的奇迹。死亡是平等的、必然的、无法改变的、随时可能降临。它不会因为我们的害怕逃避就不会来临,它是注定会降临到我们头上的,面对它,逃避它都是一样的结果。作者有宗教信仰,在他看来人死后会上天堂,我觉得就是有宗教精神鸦片,会限制人们某些思考,比如对死亡的思考,但它也是人们的一种逃避死亡的借口,相信天堂就不会那么惧怕死亡,惧怕死亡剥夺我们的意识。作者似乎也相信宗教因此不去想死亡后到的不是天堂而是无意识状态,这样想我们真的就不会那么迷茫,不会那么抽象。不过作者自己是知道这点的,他指出:“宗教的一个意义就在于赋予死亡。”信徒们把解释不了的是都寄托于宗教,死亡就是最大的问题,于是也是宗教存在的最大意义。

永恒的福礼和永恒的惩罚那只是一种情状的凝固,一种未完成的形式,而不是生命的真实状态。因此,即使那些极力许诺来时的宗教,也不能保证一种永恒

的生命;它们只是许诺了一种永恒的存在或延续,而这与人生也就是我们的生活是不一样的。我重新认识了永恒。

在我看这本书之前,一直以为永恒只会以物体的形式延续,比如我将永恒与永生混为一谈,看来这本书后我恍然大悟,原来,生命只是永恒的一段存在形式,还有精神思想永恒,或一种我们也不能解释的一种就永恒存在的形态,就像一股气一样。死亡并不代表着没有了永恒。我们想起死亡本身时,我们会产生畏惧感,有些人害怕可怕的事,另一些人则害怕虚无,我就是这样。伊壁鸠鲁说,死亡没有任何可怕的地方,因为我们从来不与它共存,与出生之前比较类似。想想出生之前我们不是也没有意识吗,死亡后的状态就如出生前的状态一样的。永恒之死是永久性的死亡,永远不会有,我们因为已经生过了,都是逃离了永恒之死的。既不存在,就没有任何失去的意识,这是生前与死的共性,但为什么人独独惧怕死亡呢?这是因为现在曾活过,就会遇见随着死亡会失去的东西,于是就会有不安,有了意识想到会失去意识,就是这种不安。

现在只要想想死亡后和出生前是一样的,这样我就不会这么害怕死亡了,毕竟出生前是经历过的,我知道是什么样的感觉了。

死亡的作用就在于引发我们思考,但思考的却并不是死亡,而是生命。哲学思考,也就从这里有了发端。

结语

这本书的每一章,每一页,每一段都带给我很大的感悟,读书笔记的主题是死亡只是因为死亡给我带来的启发最大。看完这本书花了两个月,我看的很慢,因为边看边在自己思考,慢慢理解感受,也会对书里的观念有提问,也会找到它的不恰当,有一点就是作者有宗教信仰,因此有些地方会用宗教术语解释,反而还带有一些宗教思维,而我却是个唯物主义者。

正如书末编后记所讲的一样:“其实,每个人都是哲学家,因为在生活中,每个人都在不断反思自己,发现自己,探索自己的人生,关注周围的世界,期盼人生幸福。哲学里我们并不遥远,当你对自然或人生中的问题感到惊讶并开始认真思考时,你就在靠近哲学。”

 

第二篇:面对死亡

面对死亡

成长中,有一件事情让我记忆深刻。那时我大概上小学三四延缓,有一个冬天的夜晚,父母下班晚了,还没回来。外面很冷,屋里灯光昏黄,一片寂静中我清晰地听见闹钟滴答、滴答地一直走,忽然想到:每滴答一下,就是时间又超过云一截儿,这么一直滴答下云,我就会死了吧?死是什么?是一个大黑洞吗?不相上下驼里我非常害怕,父母回来了,我依然害怕。因为“死”这件事没有人能帮我解决。其后,“死”成了我的一道 题,我解了它几十年。我庆幸自己很早就抽中了这道题,并且部分地解答了它,而且,我还有时间继续解答。

几年前,我采访过一位肿瘤科医生。我问她:“你送走过那么多癌症病人,他们在面对死亡时什么样?”医生说:“大多没有思想准备,忽然面对,基本都崩溃了。哭的、闹的、求的??什么样的都有。”

我问:“什么人会死得平静点儿,有尊严点儿?老人比年轻人好一些吗?男的比女的坚强些吗?教育程度高的、见过世面的好点儿吗?“

医生说:“不是,跟年龄、性别、地位毫无关系。好像被爱得多些、付出爱也多些的,总之体验美好情感多些的人会走得更平静些。”

医生的话也是我小时候那道题的部分答案。

我曾一度为自己的阅历不够丰富、曲折而自卑。后来我长大了,工作了,当记者了,开始有所为的“大事”和“阅历”了,才知道小时候的心理经历对一生很重要,因为你怎么思考那些小事,就会怎么面对那些大事。

(摘自《广州日报》 作者

初读这段文字,心里有一些触动。原因是文章总结得很点晴、也很动人:“被爱得多些、付出爱也多些的,总之体验美好情感多些的人会走得更平静些”。但是略作思量发现,这些话是借医生之口说的,医生怎么会知道那些病人得到和付出的爱多些呢?哪些人体验的美好情感多些呢?医生又怎么能详细地知道哪个人教育程度高?哪个人见的世面大呢?这些其实都是作者的感悟,引导人们不必太在意身外之物。

但不论怎样,人终究是感情动物。在离开令人留恋的滚滚红尘之际,当身外之物都不再需要,也不再重要之时,想必“被爱得多些、付出爱多些的、体验美好情感多些”的人遗憾会少些,想必会走得平静些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