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桔者言读书笔记

《新卖桔者言》读书笔记

11统计学林英超 2011407004

《新卖桔者言》作者:张五常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2-1字数:160000字页数:375页

在课余时间,我拜读了张五常教授所著的《新卖桔者言》。该书籍以通俗质朴的语言讲述了平凡而又深刻的真理,是帮助经济学学生入门的佳作。作为一名经济学院的学生,通过两年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我对文章中涉及的专业知识略知一二,并且加深了对某些知识的理解,让我受益匪浅。

在大三下学期,我们开设了《宏观经济分析与管理》这门课程。在第一节课,老师就告诉我们,经济学知识不是背来的,更重要的是理解和运用,作为经济学人,最起码要学会用基本的经济学视角来观察世界,这就是所谓的“练为战,不为看“的道理吧。在课程的第二讲中,老师讲授了产权和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知识,让我不由自主想起了《新卖桔者言》这本书,加深了我阅读这本经典之作的渴望。

这本书集结了价格、土地、劳动合同、国际贸易等60余篇随笔,它们从观察司空见惯的现象开始、再到引入理论或假说来作详细的解释。可能因为上课老师讲授的原因,我对其中的价格分歧理论和产权理论印象最为深刻。

张五常教授作为研究价格理论的专家,秉持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态度,两次在香港的年宵市场亲自卖桔。第一次因为下雨的缘故,使得桔子十之八九都掉了下来,由于“空多桔少”,结果只能以每盆5元的价格赔本销售。第二次由于选了行人较多的好摊位,再加上周围竞争者很少,使得所有四季桔全部卖出。然而全部卖出并不代表赚钱,赚钱与否取决于平均出售价格。在年宵市场上,讨价还价是理所当然的事,但每个顾客的讯息资料不同,所以成交价格不一。随着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人们讨价还价的手法不断变化,从而使得价格不断的转变。当同样的货品,同样的成本以不同价格出售时,价格分歧就产生了。当在同时同地销售同样产品,要想产生价格分歧就必须把顾客分开,如以会员与非会员之别,或以年龄分界,又或者以不同的包装,就可将顾客自然而然的分隔开来。若每个顾客都认为自己以“特价”买到货品时,由于心理收益的

作用,会让他没有意图去公布自己的买价,这种情况加重了买家信息的不完全,促使了价格分歧的产生。

从这篇随笔中我们可以明确了解到价格分歧产生的条件跟需求弹性的系数无关,而是跟顾客了解到的讯息多少有关。了解的讯息越多,砍价越多,也越明确,同时卖家的赚钱余地就越小。这种理论在现在的社会中仍有沿用。比如在玉器行业中一般都用手指比划开价,而不是直接交谈言明。从一篇文章中,我得知这种交易方式来源于一场意外的“袖笼交易”,无意中的误会却导致这种交易不断延续,有效阻隔了买家信息的来源渠道。除此之外,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制作商品时或多或少得发生些变化,如改变材质或是样式,将外观或是工艺稍复杂化,就会减少了消费者对商品的讯息了解,也就让消费者摸不着头脑,失去了强硬砍价的勇气。

张五常得新制度经济学大师科斯、阿尔奇安和德姆赛茨亲传,率先将新制度经济分析系统地运用到中国经济问题研究,对中国经济制度变革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和不可磨灭的影响。科斯曾在他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演说中多次提到张五常对新制度学的贡献,诺斯也多次提到张五常对其经济思想的影响,可想而知,张五常教授在经济论坛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美国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斯和罗伯特.托马斯在《西方世界的兴起》中提出一个不同凡响的观点:“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一个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在西欧的发展,正是西方兴起的原因所在。”这里提到的有效的经济组织指得就是产权。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张五常教授就将产权制度分析方法应用到在台湾的土地改革上,并创立了“新租佃理论”。

在英国的“圈地运动”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过暴力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强占农民份地及公有地,剥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限制或取消原有的共同耕地权和畜牧权,把强占的土地圈占起来,变成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在这次产权界定中,壮大了资产阶级的力量,同时将大量人口从土地上解脱出来,客观上促进了英国工业的发展,为第一次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因此,产权的有效界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搭便车”、“公地的悲剧”等的发生。

在《新卖桔者言》中,作者借用养蚝、养鱼和建灯塔等小故事,强调产权的私有化及其清晰界定,但这个清晰的界定及产权间的关系确实一个难题。比如张

五常先生在《卖桔者言》中提到的那个问题:现在这个河口的产权是我的,但附近渔民所养的鱼游到我的河口,那么鱼的所有权不是我的,则我无权捕捉这些鱼,而河口是我的,我可以规定别人不来这里捕鱼。那么这个问题如何处理呢?其实这也是产权明确之后,产权与产权之间的关系问题,而这个关系也不是很明确。其实这一问题可以由产权的分割来解决:河口主人是否有权阻止渔民到其河口来捕回自己的鱼,其实这个问题就如跑到你地里的牛群是否会因主人无权来你地里而不索回牛群呢?海滩是你的,你可以在海滩养蚝,但你无权阻止我从海滩走过,你拥有某一产权也不代表你就可以对此为所欲为,就像你拥有一根笔但并不代表你可以用它乱涂乱画。对此薛兆丰博士曾说过:“产权,就是行为的选择权,如果这项行为恰好与某物品相连,就被粗略地说成是对物品的所有权。”这种选择权其实也是产权的分割。

20xx年,轰动一时的“许霆案”人们各执一词,可谓争议不断。这个事件在我看来,双方各有责任,但财产的所有权却一直没发生变化。比如一个家庭忘记锁门,而招致家中财产被盗,那这财产的所有权显而易见仍归该家庭。忘记锁门是他自己安全意识不够,他自己应承担相应责任,但不能因为这种疏忽,就失去对其财产的所有权。同理,“许霆案”中,许霆根本就无权占有并使用这些钱财,此行为应当属于盗窃行为。

但是产权的充分界定和行使以及对行为的考核,是要花费成本的,若是一味的追求产权的明确界定,可能会影响社会的发展,因此,在成本大于收益的情况下,一个社会需要通过伦理和道德的力量来克服“搭便车”问题,以使社会得到稳定。意识形态是寻求社会稳定性的灵丹妙药。这种意识形态通过提供给人们一种“世界观”而使行为决策更为经济,同时它不可避免地与人们有关世界是否公平的道德和伦理方面的评判交织在一起,一旦人们发现其经验与之不符,人们就会试图改变其意识形态。

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说过这样一句话:“最鲁莽,最不负责任的研究者,是有意或无意以事实来解释事实的那一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在本书中被充分印证。张五常教授通过很多日常生活的现象,再加以经济学理论进行分析阐释,展示了他的思想中神奇的经济世界,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经济学脱去华丽或是模糊外衣后的真正魅力。他才是最杰出的大

师,用通俗的语言给予我们最贴切和最迫切需要的知识。

他教给我们知识,教育我们要善于观察,告诉我们平日信奉的一些“真理”也会有出错的时候,因此质疑的精神是不可或缺的。正如张教授指出课本上价格分歧应该具备的条件是不对的,价格分歧跟顾客的需求弹性是无关的。

正因为张教授对质疑精神的提倡,我发现这本书中所写对社会主义的评价是稍微有些偏激的。这跟他出生香港,在美国上学的经历是分不开的。我想,如果张教授有机会在大陆生活的话,他也一定会发现社会主义并非一无是处,在许多方面也是优于资本主义的。同时资本主义也并非完美到极致,毕竟也曾多次发生金融危机,对经济产生巨大的消极作用。每个主义都有它的优势与劣势,只有取长补短,才会创造更美好的世界。

通过认真阅读这本书,我增加了学习的兴趣,找到了学习的乐趣,因为自此我开始深切体会到经济并不仅仅局限于一些死板硬性的定理,更重要的是从生活寻找经济问题并加以解决,有生活的地方就会有经济,只是自己的眼睛是否能够发现的问题,因此平时多多观察,多多想象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习惯和能力。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上的。

读过张五常教授的《新卖桔者言》,我对经济产生了极度的兴趣。倘若能一直保持着一份积极的热情和喜爱,我相信我会在经济这条路上越走越远。当积极发现、积极思考成为人生当中自然而然的一件事时,我一定会收获更多的乐趣。

 

第二篇:读书笔记

《无快乐的经济》——读书笔记

作者:提勃尔·西托夫斯基(1910—2002)出生于匈牙利,最早在布达佩斯学习法律,后来就读于剑桥大学的三一学院。19xx年,西托夫斯基进入伦敦经济学院学习。“二战”之后,他获得了斯坦福大学的终身教职。20世纪60年代,西托夫斯基在位于巴黎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工作。19xx年,他发表了自己最负盛名的著作《无快乐的经济》。西托夫斯基是我们时代的思想家,是当代消费研究的第一人,是快乐经济学的发起者。读他的作品是智力生活中的一种享受。——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 郑也夫

背景:为什么美国经济史无前例的快速增长带来的繁荣未能使它的受益者感到满意。是什么力量驱动着人们、人们需要什么以及为什么未获满足的需要能够解释人们——甚至那些富人——的不满,为什么现代的年轻人和失业者那么容易转向毒品,为什么暴力呈现上升趋势,等等。人们需要保持忙碌,但由于无法找到使他们保持忙碌的合适刺激,于是感到无聊。这种情况困扰着那些悠闲的人们,但目前的社会文化发展水平还不能让每个人既摆脱无聊,又可以找到健康的方式来摆脱无聊。

核心观点:《无快乐的经济》一书包含无穷多的睿智妙想。人要满足自己本能上的两种追求:舒适与刺激。后者帮助我们保持精神系统的“觉醒度”,觉醒度太高了(受到过强的刺激)受不了,太低了觉得“无聊”。“最优的水准不是一个定量,而要在兴奋与松弛间调整。”温饱的广泛解决,使得无聊成为普遍性的问题。“无聊不会为劳作的人带

来问题,它只给有闲者惹出麻烦。”无聊要寻找发泄渠道。渠道不外两个。“暴力似乎是发泄精力的本能的出口。古人的决斗、角力、谋杀、阴谋、战争、侵略,都兼备这种意味。除了赌博、女人,少一些残酷的活动对有闲的强人刺激不够。文明提供了派遣无聊的另一途径。文明创造了非暴力和劳作的刺激行为,开发出从事这些活动的技巧。最刺激的良性活动要求最高的技巧,不幸最渴望强刺激的人大多不能和不愿学习这些技巧。无聊是像饥饿一样的有力的驱动力,造成了一种生理上的解脱它的需求。”快乐可以通过自足(独处)、相互刺激(聊天、游戏)、外部性、非市场服务、工作中的乐趣、市场中的商品和服务,六种手段来满足。“经济对人类幸福的贡献是众所周知的,但缺乏的是理解经济在人类满足的整体框架中的位置,理解幸福的其他来源。”收入与快乐没有密切的关联。其一在于快乐与社会地位关系大,与个人绝对收入关系小。其二,收入常常是做不愉快事情的报酬,收入高意味着做不愉快的事情多。欧洲有更深厚的文化传统,更重视美食、度假、咖啡馆中的交流,等等。而美国是清教徒的传统占据上风,注重工作,轻视生活的乐趣和技巧。缺乏了这些技巧,就会寻找低级的刺激。应该提倡通才教育,而不是技术教育,前者包含了如何生活。

读后感:阅读此书作者的睿智妙想给予了我深深的启发,让我体会到了所谓与世界接轨,在浅层次上是器物的、商品上的往来,深层次上则是思想的融汇、思想者们的交流。

西托夫斯基在这部书中,明确提出犯罪的动力之一是找刺激,不

然为什么美国最富裕,犯罪却最多。“人对刺激的需求是有限的,增加了这一种就少了那一种,长远的看,艺术是很好的刺激的替代。不要技巧的刺激往往外部伤害性更大,没有技巧者也往往寻求外部性最大的刺激。教育不能改变人的本能,但可以为本能提供新的满足渠道。”西托夫斯基在这本书中,怀疑资本主义能否持久存在。其论据是资本主义以往的成功秘诀是其制度富有弹性。其一是个人(无论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经济上的弹性。其二是整体系统的调整对个体的依赖,增加对适应着的依赖,适应变迁的环境。两种弹性都来自于市场中的价格信号:借此不断将经济重心转向适应者,离开不适者。但是个人财富普遍增长后,这种弹性有降低的趋势。比如,富裕的消费者宁愿为虚荣承担很高的个人成本。再比如,宁愿失业也不愿做低级工作人员。这些都将导致系统弹性的减弱。西托夫斯基在这部署中提出“如何将快乐引进经济学”。

《无快乐的经济》不能算是一本严格的经济学著作,虽然作者的经济学出身为本书打上了鲜明的经济学烙印。在本书中,作者的思想旅程起于经济学,也终于经济学,但他所关注的问题却远远超越了经济学。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本书是一本颠覆性的著作,因为其矛头直指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理性人假设”。西托夫斯基选择了一个很好的工具来实现他的目标,这个工具就是心理学。阿尔弗雷德·马歇尔曾经说过,经济学既是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西托夫斯基就是从对人的心理需求的分析开始他的论述的。作者的所有心理学论述都建立在一个核心概念的基础之上,这个核心概

念就是“唤起”。“唤起”是个体一切心理感受的基础。人的一切行为的目的,就是尽量把自己的“唤起”水平维持在最佳水平上。对个体来说,“唤起”水平过高或者过低都是难以忍受的。用“唤起”还可以解释人格的差异,内向的人和外向的人在神经生理上的主要差别,就是内向的人的基础“唤起”水平较高。对每一个人来说,追求新奇都是一个最基本的需求。也就是说,寻求刺激和消费信息是生存的必需。但是,人对信息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因此他对新奇度的要求也是有限的。人们既不喜欢过于熟悉的东西,也不喜欢过于新奇的东西。而且,他对新奇的享受必须建立在熟悉的基础之上。换句话说,人们所接受的信息,必须既有新信息,又有老信息,这种老信息就叫做冗余。冗余就是人们在人际交流时共享的内容,它的另一个名字就叫做文化。 在书的最后,西托夫斯基附上了他的一篇演讲稿,题目叫做《文化是一个好东西》。一个经济学家谈论文化,这本身就是一件不寻常的事情。接着,西托夫斯基区分了舒适与快乐的不同,这为他在后文阐述美国这个“没有快乐的经济”埋下了伏笔。西托夫斯基还区分了“防御型的产品”和“创造性的产品”,这种区分较之于“必需品”和“奢侈品”更富解释力。西托夫斯基非常关注工作的性质,他告诉人们,工作不仅仅是乏味辛苦的,它还可以是快乐的,或者说,它以前一直是快乐的———直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据了主导地位。西托夫斯基发展了马歇尔所创立的一个概念,即“以自身为目的的活动”。他认为,要把快乐重新注入经济,最关键的就是人们更多地从事“以自身为目的的活动”。西托夫斯基认为,现代社会所面临的许多问题,其根源

是人们拥有了不期而遇的闲暇,却没有为享受这种闲暇做好准备。不仅仅是个体的社会成员没有做好准备,整个社会也没有做好准备。西托夫斯基高于其他经济学家之处,就在于他看到了文化因素对经济的巨大影响,他在书中重点讨论了清教主义对美国经济的影响。无论其解释是否正确,他的眼光是令人敬佩的。西托夫斯基的文笔朴实无华,他的文风与其他英语作家晦涩的文风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西托夫斯基也尽量避免过多使用专业术语,这使得本书可读性非常强。书中还有许多生动的例子,这大大提高了本书的趣味性。西托夫斯基在前言中说,这是他“进行写作时最快乐的一本书”。我要说,这也是我在“进行翻译时很快乐的一本书”。在翻译中,我每每感到西托夫斯基在向我会心地微笑。

当然,在阅读本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疑惑和不是很苟同的地方。以前经济学家在研究市场时,喜欢简化问题,将人描述为“理性人”,纯粹斤斤计较的自私机器。后来一些经济学家将人扩充为“基本理性人”,这里面的人也会受周围环境和自身习惯的影响,不那么只计较眼前利益,可以协作。但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人这样做的动力来源在哪里?本书作者试图解答这个问题,借助心理学家的进展,重新梳理了作为消费者的个人的两个动力来源:舒适和快乐。就像钟摆一样,当它在最高点,就是过于紧张的,痛苦和有压力;当它在最低点,就是舒适的,完全消除了紧张感;快乐在从痛苦到舒适的过程中被释放了出来;但它停下来的时间一长,就变得无聊了,这时又想逃离这个稳定点,再动起来,逃离又带来了快乐。所以,舒适=平衡点,快乐=

运动。幸福=舒适+快乐=不断折腾。不过,作者就到此为止了,转了论述了他最想说的话:美国人和欧洲邻居比较,习惯于追求舒适,而不是追求快乐。到了最后,就几乎是在对清教主义宣战,并向贵族式生活致敬了。客观地说,这里面有其可取的地方,他帮助我们认识到,主流化带来的快乐是不长久的,比如日趋庸俗的流行音乐。能拯救我们快乐源泉的,是更精致更分散的非主流化生活(注意,这种非主流,不是指反对主流,而是提升主流)。所以,我们都需要学习消费技巧,而不只是纯粹的工作技巧。这点我完全认同。但可惜作者只关注个人的自利动机,而比较少关注自然人本身也是社会人的双重身份,所以更多的还是经济学家角度,而不是社会学家角度。特别是他说的“文化”,更多是指品位和消费技巧,而不是人群的相互影响。作为东方人,很大的幸福感还是从作为群体的一员中得到了,是从自然主义中品味到的,并不是仅仅从折腾中来。所以他的模型还是比较粗糙,仍需要雕砌。不过,将注意力重新集中到人身上,重新研究消费,这方面的贡献是无人能匹敌的。

最后,从环境资源的角度来看,书中的大多数结论,特别是那些和我们对舒适的过度享用有关的内容,今天仍然适用。我们应该强调,人们对舒适的过度热爱剥夺了他们生活中的很多乐趣。现在我要加上一句:它还损害我们的环境。看起来舒适是代价最高的人类满足之源——从对不可再生资源和对我们星球的破坏的角度来看。如果生活水平的国际比较可信的话,瑞典人、挪威人?瑞士人、原联邦德国人和美国人同样富有,可是他们人均消费的能源和人均制造的垃圾还不到

我们的一半——可以设想,由于他们的生活方式不那么强求舒适,他们将从其他的满足之源获得补偿。就生活方式而言,如果是他们——而不是我们——成为世界时尚领袖的话,对环境的益处将会是巨大的。

总之,阅读完此书之后,最吸引我的是作者的奇思睿想,我以为,思想家有两种,一种是率先提出了一个大思想,比如剩余价值,比如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另一种则在似乎并不宏大的表述中展示了一番又一番精彩的、出人意表的小道理。前者高屋建瓴,一俊遮百丑。后者却更有思想家的味道。因为我总以为,有卓越的思想能力方为思想家,如是他们就应该时时处处显示他们思维上的卓尔不群。西托夫斯基正是这种角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