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持久战读后感

论持久战---读后感

《论持久战》是毛泽东于19xx年5月26日至6月3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的演讲稿,是关于中国抗日战争方针的军事政治著作。毛泽东在总结抗日战争初期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中国国民党内部分人的“中国必亡论”和“中国速胜论”,以及中国共 产 党内部分人轻视游击战的倾向,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实行持久战以获得对日胜利的战略。

文章开篇以“中国必亡论”和“中国速胜论”做引子,然后针对这两种错误观点作者进行了一一驳斥,接着通过条分缕析的阐述来说明抗日战争为什么是持久战,怎么进行持久战,我们为什么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我们应当怎样做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从而表达了: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的胜利是中国的这一伟大论点。

一、独立自主与国际视野

毛泽东在书中做敌我力量态势分析的时候,反复提及敌强我弱的现实情况,其中对当时中日两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军事各个方面都有着极为精辟的论述,并提及抗日战争胜利的最大依据乃是人民统一战线的保障,这一结论在现在看来似乎是“无甚高论”,毕竟是我们在书上从小到大就已经耳熟能详的结论,但若是联系到当时抗战全面刚刚才展开十个月,就不禁令人惊叹毛泽东惊人的战略眼光了。同样的,全面的战略视野也表现在其对当时国际形势的判断上,毛泽东

敏锐的察觉到当时英美上层的“靖绥”政策,因而提醒全国人民切不可将希望放在不可靠的英美统治者身上,如果毛泽东仅仅讲到这一点也就罢了,但是他惊人的预料到了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成立,这一点在日后盟军成立战事进展明显加快得到了验证。我们可以想到毛泽东思想的灵魂---独立自主,我们国家终是无法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走在一条道上的,坚持靠自己来走自己的路,并认清国际形势,这一点对于我们国家以后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二、侵略战争与国际和平

抗日战争从本质上来讲是一场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华民族的一场侵略战争,其根本目的是亡国灭种从而达到其称霸亚洲的野心,是一场不义的战争。俗话说:名不顺则事不成,又有古语言: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邓小平也曾在改革开放初期有过当今世界上的问题都可归结于和平与发展两个问题的阐述。当今大势,阿拉伯乱麻兴起于前,中东狼烟遍起,东亚纠葛辗转数十年终究被揭到台面上,明暗都是可以燎原的火星,谁也无法预测下个十年会不会爆发新的世界大战,且退后一步来说,谁又能保证日本那些疯狂的野心家不会再制造一次“九一八”?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三、《论持久战》中对当前大学生的一些启示

曾经有人笑言,中国是思想教育最严的国家,却也是思想道

德素质问题最严重的大国。六年枯燥的思想课教育,教育方法实在是惨不忍睹,导致的结果就是适得其反,大学生中对七十年前那场战争的态度其实也许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正直和理智,毕竟,现实中的糖衣炮弹太多太多。《论持久战》是一篇宏文,激荡人心,可是言语与文字的力量是不够的,只有时间才能证明一切。

相关推荐